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妻驾到之世子倾城-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备回京。”
“是。”
*
离京一年十个月,凤珩一行人,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同一时间,华安县的凤霄,也踏上了回京之旅。
而这些,京城很多人早就收到了消息。
或者说,那些关心华安和林东之事的人,早在看到两地百姓恢复普通生活的时候,就猜到他们快要回京了。
一时间,京城也渐渐不平静起来。
在这种不平静中,苏曼卿过的依旧平淡。
她没有得到消息,像赈灾这种事,苏江庭等人的身份也不够,知道的那些人,也不会随意外传。
这几日,宫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太子妃入宫作陪,在御花园遇见了二皇子妃,两人发生了争吵,太子妃被推了一下,差点伤了肚子里的孩子。
此事让太子和二皇子一党,越发剑拔弩张,京城氛围紧绷。
以至于苏曼卿再一次进宫的时候,格外的小心。
如今已经寒冬,天气格外的寒冷。
苏曼卿刚到凤仪宫,就被嬷嬷请了进去。
脱去斗篷,拂去发间的飞雪,苏曼卿给皇后见了礼。
“卿卿,快来坐。”
皇后对她越发亲近,苏曼卿也渐渐适应了。
“娘娘,太子妃可无碍?”
太子妃和二皇子妃的事,传的人尽皆知,她都不慰问一下,也说不过去。
一提起太子妃,皇后的脸色难看了些,显然对这位太子妃不太满意。
“无事,她也快临盆了,本宫让她在府中好生休养着呢。”
听出了皇后话中的不耐,苏曼卿不再多问,只是递上了一个盒子。
“这是我从王府里找到的百年人参,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也能让太子妃补补身子,还望娘娘转交给太子妃。”
“你这孩子,倒是有心了。”
皇后接过,递给了一旁伺候的嬷嬷。
苏曼卿笑笑,也不接话。
跟苏曼卿相处的多了,皇后也了解了她的性子,不用她多说,自顾自的说起了一些琐事。
“这几日本宫着实头疼,本以为老二家那个是个性子好的,这才求了皇上为他们赐婚,却不曾想,凝儿这丫头也厉害的紧,最近闹得二皇子府里不安生,连带着老二和庆贵妃,都埋怨上了本宫。”
皇后口中的老二自然是二皇子凤麟,而二皇子妃,则是宁凝。
说起来,自从这两人成亲之后,苏曼卿就没怎么见过宁凝了,她也不喜欢打听别的家事,只是在皇后这听过一些宁凝的近况。
无非就是一些后宅争斗,宁凝成了二皇子妃,与几个侧妃之间,有些摩擦,闹得有些大。
而皇后这个赐婚人,自然也遭了牵连。
“唉,本宫这个皇后当的,着实憋屈,偏偏荣音又是个没脑子的,你说好好的在御花园,何必跟凝丫头对上,也是孩子没事,不然本宫如何跟太子交代?”
皇后念念叨叨的抱怨,完全就是把苏曼卿当成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苏曼卿也不接话,任由她说着。
许久,皇后说够了,这才转而说道。
“对了,华安和林东赈灾的事,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本宫听闻,阿珩也快要回京了,你收到阿珩的信了没?”
话题跨越有些大,苏曼卿愣了好一会儿,才摇头。
“未曾。”
“嘿,阿珩这小子,怎么办事的。”
皇后安抚的拍拍她的手,“没事,估计是想着给你一个惊喜,按本宫收到的消息,怕是半个月后,他就能到京城了,到时候本宫也不当那个碍事的,把你叫进宫了,让你们小两口好好聚聚。”
苏曼卿被打趣的红了脸,“谢娘娘。”
皇后笑睨了她两眼,吩咐嬷嬷,“时辰也不早了,传膳吧。”
“是,娘娘。”
又用了一顿精美的午膳之后,下午时分,苏曼卿出了宫。
回到府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步依。
“步依,有小哥哥的信吗?”
“有的。”
苏曼卿一喜,“快拿来。”
步依连忙递过,苏曼卿展开信,快速过目。
这封信比较长,说了一些凤珩在林东的作为,也说了一些近况,不过却没有提他要回京的事。
苏曼卿有些失望,皇后还不至于骗她,消息肯定没错,可为什么信上没提呢?
“步依,小哥哥是不是要回京了?”
她问道,双眸紧盯着步依,等一个回答。
步依迟疑了一会,点了点头。
“那为什么不告诉我?”
“王爷说,怕你担心。”
怕她担心?
不是给她惊喜?
苏曼卿心头一紧,这话的潜台词是,回京路上有危险?
粉唇紧抿,她一颗心都提了起来,“他现在到哪了?”
事情都被知道了,步依不敢隐瞒,“王爷已经出发五天了,应该已经到半路上了。”
☆、305、他要回来了
苏曼卿抿紧了唇。
“让他给我写信,我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到京城。”
“是。”
步依一一应了,心中却是想着,王爷知道这个消息,会不会责怪她。
是小姐的意愿,应该就不会吧。
得出这个结论,步依没再多想,离开之后就通过步兵堂传递消息的方式,给步离传了信。
……
三皇子和凤王赈灾回京的消息,开始在京城里流传。
二皇子府。
“凝儿,你安分些。”
凤麟的语气不轻不重,带着些征求安抚的意味。
宁凝坐在一旁,美艳无双的面容依旧精致,华贵的衣裙,夺目的配饰,让她显得越发迷人。
“殿下应该明白,需要安分的不是妾身。”
凤麟自然是爱美人的,可他更看重权势,宁凝这么不知轻重的话语,让他微微有些不舒服。
“荣音的事,是你的错,你不该去招惹她的。”
“你明知道,荣音临盆在即,现在所有人的视线都在她身上,你这个时候招惹她,就等同于把二皇子府架在火上烤。”
“殿下真的觉得,是妾身的错?”
宁凝美目微抬,睨着他,潋滟的眸子里似笑非笑。
“外人不知道也就罢了,太子妃那一摔是怎么回事,还需要妾身告诉殿下吗?”
上次御花园中,她与太子妃相遇,是言语不和,发生了几句争执,女人依附的本就是男人。
太子和凤麟针锋相对,她们身为两人的女人,又怎么可能和平相处,这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场景罢了。
可是荣音那个蠢妇人,竟然趁着那个机会,故意栽赃她。
荣音假意摔倒,将一切责任推给她,她一时不查,竟这般着了道。
害的她接连被皇上皇后训斥不说,回府之后还要被府里那些个女人挤兑暗讽。
事后她也查过了,荣音是个没脑子的,根本就找不到那么好的时机陷害她,这背后给荣音出主意的人,是凤麟的侧妃。
那也就那个跟她斗了近两年的女人,孙薇。
所以,不安分的从来都不是她,而是凤麟后院那些不安分的女人才对。
凤麟脸色难看了一瞬,显然这件事他也查清楚了,知道了前因后果。
对孙薇设计宁凝的事,他也是不满的,两人都是他的女人,按理说不管做什么,应该要以他的利益为先才是,偏偏这两人反其道而行,害的他没得到好处不说,还遭受了牵连。
可怪孙薇他也做不到,孙薇的父亲是宗人府丞,这个职位对他有大用,他还得哄着孙薇。
“薇儿此事做的是不对,你是正妃,就大度一些。”
“大度?”
宁凝挑眉,坐直了身子。
“妾身生来被父母娇宠长大,这些年学会了许多,唯一学不会的就是大度。”
“你……”
接二连三,宁凝这般不给他面子,一向被顺着惯了的凤麟真有些怒了。
宁侯府自然是他手下第一大将,可也不代表他要受宁凝的气。
一看他这幅表现,宁凝知道自己的态度,已经激怒到了他的底线,她缓了态度。
“也罢,殿下说不计较,那就不计较好了。”
她宁凝从小到大,学的是谋略,眼界可不是这些后宅女子可比。
一个孙薇,她自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对付。
凤麟正要发脾气,就被宁凝这不痛不痒的话堵了回去,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事实上,他也清楚,宁凝的存在比什么孙薇李薇重要的多,不提宁侯府,光是宁凝这个人,就足以让他视为珍宝。
她手中教养出来的那些女人,管理的那些山庄,擅长的那些谋略,不比谋士差。
想到这,凤麟的语气也缓了许多,“委屈你了。”
“妾身不委屈,只盼殿下记得妾身的好就够了。”
宁凝垂着头,眉眼浮现淡淡娇羞。
直到凤麟离开之后,那抹娇羞才瞬间淡去,凤眸微眯间,划过一丝凌厉。
……
接下来两天,宁凝都没吃什么东西,胃口也不大好。
打探到这个消息,丫鬟高高兴兴回了南院,告诉了孙薇这个好消息。
“孙侧妃,听说殿下从二皇子妃那离开后,二皇子妃就一直胃口不太好,肯定是跟殿下吵架了。”
孙薇听了十分满意,她敢做教唆太子妃陷害宁凝的事,自然是有把握不会被责罚的。
最近京城发生了一桩案子,牵扯了不少人,殿下正需要父亲为他办事呢,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处罚她?
她有恃无恐。
谁知下午才得了这个好消息,晚上凤麟就过来了,亲自训斥了她一顿不说,还禁了她的足。
孙薇不敢置信,丫鬟去打听了才知道。
今日下午,二皇子妃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突然晕了过去,御医来看诊过后才发现,二皇子妃已有两个月的身孕。
御医还说,太子妃食欲不振,是因为郁气积胸,心气不顺,这样不利于腹中胎儿。
孙薇听了,气的砸了满屋子的东西。
“那个女人竟然怀孕了!”
“难怪这么嚣张!”
什么郁气积胸,什么心气不顺不想吃饭,完全就是借故在找她的麻烦!
谁让她现在肚子里多了块肉,有这个资本。
孙薇气的嗓子眼都疼了,可一想到宁凝有了身孕,凤麟和庆贵妃会有多重视,她也知道自己暂时翻不了盘。
“怀上了不一定能生下来,宁凝,我们走着瞧!”
……
得知宁凝有了身孕,最开心的就要数凤麟了。
荣音肚子里的那个孩子,一直是凤麟心里的一根刺,就担心从荣音肚子里蹦出个儿子来,成了父皇看重的皇长孙。
他还想着,太子府都有了动静,他府中怎么会没动静,好在,现在动静来了。
抚着宁凝的肚子,凤麟满脸温柔,这一刻的他,不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子,反而像极了一个知道妻子怀孕的普通丈夫。
“才两个月,凝儿你辛苦了。”
“妾身不辛苦,就是……”
宁凝蹙眉,脸上适当掠过一抹担忧,“还不知晓孩子的性别,若是个一举得男,妾身才真的高兴呢。”
一举得男,多么好的想法。
可惜,肚子里怀的是男是女,是由上天决定的。
就算是男,还得看荣音肚子里的是男是女。
凤麟眼中划过一丝戾气,他着实不喜欢把一切结果交给老天,他更相信人定胜天。
“这个你无须担心,好好养着,把孩子生下来,其他费心的事都不要想,有什么吩咐交给下人就是。”
“殿下放心,妾身明白。”
这一日,凤麟在宁凝在待了许久,从两人成亲之后,这可能是待的最久的一次。
而宁凝,也拿出了足够的价值。
“殿下,妾身如今有孕在身,许多事情不能再操劳,有个人便需要殿下你亲自关注了。”
“哦,是谁?”
凤麟一心惦记着她肚子里的孩子,这句话还是第一次听闻。
“凤王的未婚妻,苏曼卿。”
“你说的是,从抚州来的那个小丫头。”
“就是她。”
凤麟思量了一会儿,“我知道她,听说皇后对她颇为欣赏,常唤她进宫作陪,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别的优点,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殿下这可就小瞧她了。”
宁凝扬唇浅笑,“这位苏姑娘最大的优点,就是紧攥住了凤王的心。”
凤麟蹙眉,依旧不太懂她的意思。
好在宁凝藏了够久,有些东西也不打算再瞒着他了。
这些好处,都是她留给凤麟的饵,只有凤麟得了足够的好处,才会对她死心塌地,这样有朝一日,她便能借助凤麟,踏上宫中那个万人之上的凤位。
“殿下可曾听说过,前任凤王,曾留下一样东西?”
“嗯?是何东西?”
凤麟满脸不解,比起老谋深算的宁中天,以及早就对凤王府十分了解的皇后,他是真的不太了解凤王府的事。
特别是,那个时候他还小。
“一份名单,一份记录了凤王暗子,以及朝中大臣把柄的名单。”
宁凝幽幽的望着他,漆黑的瞳孔透着几分引诱。
“这份名单,如今在凤珩手里。”
“我父亲早些年希望我能骗取这份名单,作为献给殿下的投名状,妾身也曾经努力过,只是凤珩防备心很重,并没有拿到。”
凤麟十分震惊,“你说的是真的?”
这件事他竟然完全都没有听说过。
这世间真有这样一份名单?若是真如她所说,上面记载了大臣的把柄的话,那简直就是一柄利器,不亚于一支军队。
“自然是真的,殿下就不好奇,明明凤珩离京多年,太子与他也不熟稔,为何他一回京太子便会刻意收买接近他?
还有皇后娘娘,凤珩如今可不在京城,她对凤珩和苏曼卿那么好,真的是看在曾经凤王妃的面子上?”
一连两个疑问,问倒了凤麟。
这些问题他之前也想过,最后归功于,皇后与前凤王妃关系匪浅,现在看来,原来其中还有这么一层深意。
只是……
“凤珩已经成了凤起一脉的人,现在说这些,是不是晚了?”
“晚了?”
宁凝捏着凤麟的手心,轻轻的揉,“怎么会晚呢,当然不晚。”
她敛眉,飞扬的眉尾,引得人心颤了颤。
“那位苏姑娘,不是凤珩的心头肉么?殿下用她来换名单,妾身想凤王一定会同意的。”
凤麟这才明白,她之前那句,“这位苏姑娘最大的优点,就是紧攥住了凤王的心。”的含义。
果真是个好优点呢。
凤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同时也暗自欣喜,娶宁凝真是娶对了,每当他感慨宁侯府带给自己的助益之后,宁凝又总是会抛出另一个助益,这样的妻子,实在是夫复何求。
“好好休息,这件事我自有决断。”
“自然,只是殿下要抓紧了,听闻凤王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他一回来,这件事就不好办了。”
“我明白。”
*
凤珩和凤霄回京所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除去凤麟的动作之外,凤起也不是毫无作为。
“老三到哪了?”
“回殿下,到浦新了。”
“你说老三想要吞并阿珩的功劳?”
“是的殿下,林东那边已经传来确切消息。”
凤起嗤笑,“还是没长本事,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种歪门邪道上,难怪没有作为。”
讽刺完,他又问道,“阿珩那边怎么说?”
自从凤珩去往林东之后,他与凤珩就一直暗中有书信往来。
这是凤珩自己的意思,也算是投名状,代表自己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脉。
对于凤珩的识相,还有以前年少的好感,凤起对他十分满意。
“凤王说,殿下不必担忧,他已经做好应对,让殿下看着就是。”
“呵,果然不愧是阿珩,老三这个蠢货,只怕还在偷乐呢,也罢,就让他先乐上一会,之后有他哭的。”
虽这样说,凤起却并没有打算就这般放任这件事。
顿了好一会儿,他问道。
“派人去堵截老三,能不让他回京,就让他别回来了。”
所幸这京城里,已经斗的天翻地覆了,多上一个竞争者可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他还带着‘大功劳’回京。
想必不止是他,那些个有想法的兄弟,都已经派出了人手拦截,接下来就看老三的命够不够大了。
……
凤霄的命够大,却也不够大。
兴高采烈揽了一身功劳回京,就等着父皇奖赏,将他放在与太子和二皇兄的同一个水平上对待。
刚到半路,就遇上了匪患。
同行上千护卫,被几千土匪杀的七零八落,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子,也成了逃命亡徒,被追杀的四处乱窜。
凤霄不傻,同行的那些大人护卫也不少。
回京这一路哪来的匪患,就算有,也是几百人的小股土匪,遇上他们这样精良的队伍,早就远远避开了,哪里还会撞上来。
特别是这些土匪的身手,比之他从京城带来的精英护卫也不差什么,说是土匪,还不如说是杀手还差不多。
可明白归明白,凤霄没有证据,且自己被追杀的四处逃窜,连回京都成了奢求,找出幕后指使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样的遭遇,让凤霄愤恨万分,却不得不忍气吞声。
☆、306、危机
同样,凤珩那边遭遇的不比凤霄少。
只是凤珩早就准备,身边护卫的能力,也比凤霄这边的要好得多。
凤霄还忙着借赈灾之事中饱私囊,揽取功劳之际,凤珩已经借用林东旱灾之事,把握住了百姓的民心。
对普通百姓而言,凤珩的所作所为,是心系天下苍生,爱护百姓之举。
而对某些心有想法的人而言,凤珩更是在借机捞好处,什么爱护百姓,心系天下苍生,要不是皇上有命,他会舍命来林东?
他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表现自己罢了,顶多表现之事做的真,不像凤霄那般敷衍。
唯有凤珩自己知道,他从来都不是什么圣人。
或许以前生活在父母膝下,那个有人教导,有人宠爱的凤王世子有一颗善良顾及世人的心。
可自从凤王府覆灭,父母成了牺牲品那日起,他就不是了。
他所做的一切,都带着自己的目的,爬的更高,手里握的东西更多,能力更强。
比如,他身边除了从京城带出来的护卫之外,回京的人数远远比来时的多。
对他死心塌地的护卫林晨,负责研制出预防瘟疫药剂的大夫……
这次林东之行,也让他从民间找到了许多有用的人才,经过这一年多的培养,这些人才都成了他手下的新鲜血液。
“王爷,三皇子失踪了。”
车队刚停下,负责打探消息的人,就告知了凤霄一行人的消息。
凤珩挑了挑眉,“有生命危险?”
“应该没有,据说胸口挨了一刀,被身边的护卫护送着逃了,最后消失在了大山里。”
回京这一路,走的都是官道,远离城镇的路线,附近多少都有些山脉。
凤霄遇刺受伤之下,选择逃近山中也算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凤珩没再多问,不管是刺客是谁派去的,还是凤霄如今怎么样,他都不关心。
许久,他丢下一句,“好好警戒。”
“是,王爷。”
那人匆匆来上禀了几句话,又匆匆退去,这个时候,众人正忙着吃干粮,应付自己的午膳。
步离一手干粮一手水壶,快速吃了几口咽下,走到了凤珩身边。
“王爷,京城来消息了。”
凤珩刚要拿糕点的手一顿,定定的朝他望去。
京城里与他有联系的就那么几个,若是太子凤起的消息的话,步离不会是这种表情,所以是谁也不必再猜了。
步离搔搔头,“苏小姐说,需要知道我们的准确行程。”
说完,他偷瞄了自家主子一眼,补了句。
“我看苏小姐似乎很担心王爷,需要照实说嘛?”
人又不在一起,所谓的准确行程,准确不准确还是由他们说了算。
凤珩没急着回答,朝马车外望了一眼。
现在的队伍,正行驶在一处官道,此处官道幽静,因为旱灾的余威,经过这一片的行人极为稀少,之前顶多遇上一些附近村庄的过路人。
可此刻,凤珩突然觉得,这条官道附近的树林,着实太过安静了些。
从苏父那得来的秘籍,这一年多间他从未偷懒,如今已经修习到了第七层,内力方面更是远远超过离京前的自己。
那片树林里的异样,才刚刚冒头,就被他所察觉。
凤珩来不及回答步离的问题,也有意不回答这个问题。
“敌袭!警戒!”
少年清冽冰冷的声音,瞬间传遍整个队伍。
刚刚还忙着啃干粮的众人,瞬间就做出了反应,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将东西一收,就将剑横在了自己身前,自左向右的将整个队伍包围保护了起来。
敌人,在哪?
众人四处眺望,入眼处,只有一片土黄沙尘的官道,以及官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林。
旱灾过后的这一年间,这些的树木已经恢复。
他们没看到敌人,却也坚定地相信凤珩的判断没有错误。
“王爷……”
林晨从外围挤进来,朝步离微微颔首示意,抿着唇看着四周。
“敌人……”
他还没说完,就发现凤珩的视线一直停留在一个方向,连他前来请示都没有转回过视线。
能在林东这么多百姓中脱颖而出,成为凤珩选中在身边的人,林晨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敏锐天赋。
他立即锁定了前方右侧的树林,并且挥手示意,让队伍中的几个护卫,朝着那处树林缓缓出发查探。
这一下,树林里的人窝不住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暴露的,可暴都暴露了,不能偷袭自然也无须再一直藏在里面。
几位护卫还未靠近,里面便接连挥来了几道刺眼的刀光。
“小心!”
是步杀的声音。
几乎跟声音同一时间响起的,是步杀的长剑。
那把长剑铛的挡在了几个护卫身前,硬是抗住了几道刀光。
几个护卫吓的不轻,很快就明白,这里面是真的有危险,都不用他们回禀结果,车队这边的护卫就已经做出了反应。
近二十来个护卫飞身上前,落在开始几个护卫的位置,与他们一起抗敌,而步杀的存在,就是这支小队的尖刀,将树林里的刺客全都拦在了林中。
这种结果看似很好,凤珩脸上的凝重却不曾消散过,因为他知道一点。
今日遭遇的刺杀,绝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摆平的,因为能简单摆平的刺杀,前几日已经遭遇过了。
有了初次交锋的试探,这一次那些人必定出动了足够的人手。
也因为,他离京城不过只剩下两三天的路程,剩下的路程机会就不再那么好找,且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损失了这么多人手,那些人也不一定能够再凑齐袭击的人手。
所以这一次,很可能是对方最拼尽全力的一战,也是最危险的一战。
果不其然,就在前方那支抵抗的小队刚刚松了些气之际,忽然林间的攻势突然变得迅猛起来。
不止如此,有高手出手了。
护卫中的某些人还未反应过来,便被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刀光砍伤,哪怕他们耐力惊人,手上的动作也渐渐慢了起来。
而趁着这个时机,林间的人已经扩大优势,冲出了一个口子。
一大群穿着普通布衣,面容也看不出丝毫特色的人,冲向了车队,手中大刀寒冽凌人,满是杀意。
这当然不是普通百姓,而他们身上这身普通百姓的装扮,恐怕是这些日子隐藏在这附近的伪装。
凤珩的视线在这些布衣刺客身上游荡,身边密密麻麻的人手,早就在林晨的组织下,进行了有力的防护。
唯独步离,一直寸步不离的跟着凤珩,他在防止有危险越过他涉及到凤珩。
“防护!”
林晨大吼,“后面的,弓箭准备!”
在离开林东之时,凤珩就说过回京一路可能会不平静。
林晨作为这一年多来,凤珩身边的亲信之一,自然也知晓,所以早在之前,心中就做了一些排练准备,这个时候遇上也不算太过慌乱。
队伍中是有弓箭手的,不过,也就十来个人。
这十来个人还都不是凤珩带去林东的,而是他在林东收编的人手,他们都有一定的基础,这一年多的时间,凤珩在忙着赈灾,他们这些人,却全都被凤珩丢去了各种各样的地方训练。
现在成果也是喜人的,虽做不到个个都是神箭手,却比军中的弓箭手要靠谱的多。
凤珩无须他们像军人一样,一板一眼,他更喜于看到他们有自己的风格,一样的弓箭手,塑造不同的风格便能做出不一样的攻击方式。
眼下这十几人便是如此,林晨话才落,他们就拿出了身后背的弓箭,搭箭瞄准,数十人盯着林间那些布衣刺客。
他们不是按照顺序一轮射击,而是谁先瞄准一个敌人,谁便先出手,不分先后,能杀人便好。
也不知道凤珩是怎么训练他们的,他们每一箭都极稳,前一箭刚射出去,下一箭已经搭好。
咻——
射箭——搭箭——瞄准——射箭。
明明只有十来个人,却硬是射出了一支军队般的攻势,林间的刺客因为这连续不断的弓箭攻击,着实损失了不少人手。
特别是那些从林间撕裂口子,涌向车队的人,看向车队后方的十几个弓箭手,就如同啖血。
“杀!”
他们不是没有弓箭手,相反,他们有。
弓箭手的作用,是用在暗杀上,若是凤珩没有发现他们,当车队行驶到他们埋伏的位置时,林间的弓箭手便会万箭齐发,先抹去车队近半的实力。
可天不遂人愿,凤珩发现了,车队没人上当,而他们当初为了不打草惊蛇,埋伏的位置并不是靠近官道,而是更靠近山脚那边。
这样的距离,弓箭手鞭长莫及,根本攻击不到。
即便攻击的到,也大失准头,特别是现在两方人马站在一起,万箭齐发下来,抹去的也许不止是凤珩等人,也有可能是他们。
这么一来,弓箭手的存在就有些多余了,林间隐藏的那些弓箭手也是这般想的,这个时候已经弃弓握刀,沿着官道杀来了。
凤珩这边就不一样了,躲在车队后面一心射杀的弓箭手,还仅仅十几人,他们每人只盯一个敌人,一轮箭羽下来,会误伤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伤的全是敌人,这让这些布衣刺客十分不甘。
明明有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却错失了,现在被十几个弓箭手压着打,是谁都憋屈。
布衣刺客们倒下了一轮又一轮,到底占据着人数优势,而这十来个弓箭手射箭也不是不需要力气,不过维持了两刻钟时间,他们已经开始感受到力竭,带来的箭羽也不多了。
林晨的时间卡的刚刚好,“收弓,保护王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