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宠后养成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湘暗暗咬牙,这个教训,她终身铭记。
“那就别放过她。”徐朗显然也是一样的心思,军中磨练出的狠厉不再掩藏,他的语气脸色皆是冰寒,旋即拂袖起身道:“卫玠兄他们该回来了,你照看琳琅,我去外面看看。”
徐湘应了一声,便往隔壁去照看。
*
琳琅醒来的时候床边围着不少人,贺卫玠、贺璇玑、徐家兄妹和徐夫人。她脑子里懵懵的,一时没反应过来,待瞧见徐湘那转瞬欣喜起来的表情的表情时,才想起水里的那一幕——她惊慌的往下沉,徐湘的脸隔着水波晃动,近在咫尺却如隔生死。
身子仿佛骤然变寒,她忍不住一个哆嗦,就听贺璇玑道:“冷了么?”
琳琅摇了摇头,抱着被子坐起来,问候徐夫人。徐夫人就坐在她的床边,见状也是高兴,“醒了就好,我们听说你淹了水,可都担心坏了。”
“是我太莽撞不小心,叫伯母担心了。”琳琅有些不好意思,徐夫人笑了笑,叫人拿过取来姜汤给琳琅喝。
徐夫人事务缠身,见琳琅已无大碍,便自忙碌去了,大概是有事要商量,连同贺卫玠都带走了。剩下徐朗站在那里,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明知道自己不会凫水还敢救人,差点把命搭进去,你是不是傻?”
琳琅噘着嘴坐在那里,觉得委屈,“难道我该见死不救啊?”
“湘儿就在旁边,你喊她帮忙就是,能耽误多久。”徐朗看她的时候仿佛在看笨蛋。
琳琅闻言恍然,有些懊悔。用十岁小姑娘的心态活了两个月,就连应变都活回去了,当时确实不该莽撞的。一想起裴明岚那故意扑腾阻挠的样子,心里的懊恼更甚,当真是活回去了,当时竟连点防备都没有!她抬头问道:“裴姑娘呢?”
“叫人送回去了。”徐湘一声冷哼,“可别叫我再瞧见她!”
屋里的光线已经暗了下来,琳琅瞧着徐湘的神情,心中愈发肯定,果然!
因琳琅溺水受寒,当晚就不可避免的发烧头疼起来。大夏天的受风寒也是罕见,徐夫人着人为她煎药熬汤,倒让琳琅大为不好意思,也不敢再跟以前一样闹着不喝苦药,落得满嘴苦味儿,小脸都皱成了一团。
徐家的药见效倒快,次日清晨虽还有些不适,却没什么大碍了。
琳琅病后体虚,自然没法再去骑马游湖,这一日已经是十六,贺卫玠和贺璇玑便着人收拾东西,一伙人在徐家的庄子里散步说说话,晌午的时候就辞别徐夫人,回城去了。
临走时琳琅又被喂了一碗药,路上药效发作,一路昏昏沉沉的睡到了府里。
已经是日落时分,马车行到拱门外停下,便有婆子们过来将东西搬进去。琳琅迫不及待的跳下马车,鸟儿般飞进兰陵院里,就见秦氏和贺文湛对坐在海棠树下,正拿竹签子戳西瓜吃,是赏心悦目的家常温馨景象。
见了琳琅跑进来,夫妻俩脸上均有笑意浮起,秦氏道:“回来啦,就等你吃饭呢。”说着让锦绣带她到后院去洗洗路上风尘,一面又命摆饭。
晚风虽凉,到底还有残余的暑热在,院子里一树丁香开得正好,画扇带着锦绣和锦屏、夏雨伺候三人用饭,不远处画屏拿着银剪挑出些丁香花枝剪下来,供到屋里的白瓷瓶里去。
琳琅瞅着她剪花的时候心不在焉,蓦然想起她前些天被拨到外面去伺候崔莺,怎的又回来了呢?
心里藏着疑惑,饭后一家三口在兰陵院前的花圃边散步消食,琳琅便问道:“娘,画屏姐姐怎么回来了,她不是在外面的么?”
“崔姑娘的亲事定在七月,画屏在那里待久了不好,我另买了几个丫鬟,就让她回来了。”秦氏抚着肚子,脸色盈有笑意,“这回给崔姑娘办嫁妆,我倒是想起来了,你那边虽然不必精于女工,却也不能全都撂下,回头我请人来教教你。”
“琳琅跟着咱们读书,又不用自己绣衣服,女工不要紧的。”贺文湛偏袒。
秦氏便转目嗔他,“说得轻巧,她自然不用亲自动手,但女儿家嫁了人,总会有人挑这些。先前二嫂还拐着弯儿说我针线差,咱们琳琅纵不必在这上面出头,也不能叫人小瞧。我这是为她好!”
她这样有点赌气的情态在贺文湛看来风情无限,当即道:“那就听你的,听你的。”
旁边琳琅原本还欢欣雀跃呢,见了贺文湛妥协,登时泄气,委屈的看着秦氏。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啊,娘亲不乐意做的事情,为什么还要逼着她做,还美其名曰为她好呢?唉!
☆、第22章 “故人”重逢
老太爷下令贺文涛休妻的事情在府里悄无声息的传开,原本二房突然少出门就叫人意外,而今更是众说纷纭。原本大夫人驭下甚严,这会儿放任流言不管,恐怕也是有些推波助澜的意思了——休妻流言传开,就算贺文涛最后没写休书,二夫人脸上肯定也挂不住的。
这么些年来,大房和二房的积怨看来也不浅呐。
府里的日子仿佛重归平静,至少老夫人和二房都收起了尾巴,安生得很。
兰陵院里倒是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秦氏身边的画屏被提前放出去,配给养马的张财做了填房,叫人大感意外。
按说以画屏的身份,母亲是三老爷的奶娘,她又是一直伺候在秦氏跟前的得脸大丫鬟,就算放出府也该有个体面的归宿才是,可那张财已经三十多岁,是个跛子不说还满脸麻子,画屏配给他简直就是掉进了泥潭。
琳琅好奇之下难免跟秦氏探问,秦氏冷笑道:“她存了不该有的心思,这处罚算是轻的了。”
“就是上次她假传消息,想帮崔莺的事吗?”琳琅后面当然也知道了秦氏生气的原因。画屏假传消息,在秦氏和贺文湛之间挑拨离间,恰好崔莺又是个能勾人的,一旦贺文湛收了崔莺,开了收房的先例,她就不愁没机会了,倒是打得好算盘。
秦氏脸上透着厌恶,道:“假传消息算什么。你还记得先前丢掉的羊花藤?前阵子我觉得心烦气躁,记着上次的教训就搜了搜,结果又找到了那东西,藏得还十分隐秘,一查竟是她做的手脚。这种痴心妄想的混账,还留在身边做什么!”
琳琅没想到画屏竟还敢存了这样的心,一时之间也是满心厌弃。
没过两天,柳妈妈在院里当差犯了错,秦氏念她上了年纪身子不好,赠了些银钱,也把她打发出去安顿了。
六月末的时候各地官员要陆续进京述职,贺老太爷虽已辞官隐退,贺文瀚却是握着实权的尚书令,贺家在朝里的影响依旧稳固。贺老太爷为官一生,朝里门生故旧不少,这会儿自然少不了前来拜望问候的故人,贺府门庭若市,外院里格外热闹。
琳琅平时爱跑到贺文湛的书房里去消磨时间,近日人员往来繁杂,她也不敢多往外跑。怕有人会往竹林中散心闲游,愈发连外院都不敢多去了。
这一日天降小雨,难得的凉爽湿润,许是雨中难行所致,热闹的贺府外院难得的清净了起来。因是旬休,贺文湛也不必往衙署去,就着清凉安闲的小雨陪妻女用饭过后,便领着琳琅往书房去了。
上回琳琅去贺老太爷的书楼里挖了不少好书,今日意兴再起,便缠着贺文湛撒娇。贺文湛没办法,回禀过老太爷示下,便亲自带她去书楼里挑了一摞书拿出来,书房里两张书案一高一矮,父女俩埋头读书时刚好。
将近晌午,秦氏派人来请,琳琅放下书让眼睛缓缓,贺文湛还有点东西没写完,叫她先等等。
外面小雨依旧淅淅沥沥,门前铺满的青石砖尽被淋透,积了一汪汪的水。屋檐上雨水滴答滴答掉下来,琳琅站在檐下伸个懒腰,也不必婆子服侍,自顾自的撑开伞,听那水滴敲打伞面,倒是别样的意趣。
烟雨迷蒙中,贺府的门房忽然忙碌起来,继而便有马车从偏门驶入,有位中年汉子下车,在仆人簇拥下绕过影壁往贺老太爷的书房来,后面还跟着个身姿窈窕的妇人。
门房的管事殷勤的在前面带路,琳琅隔着雨幕没瞧清来客,便退回书房内,趴在门边探头去看。就见来人缓步前行时侧头同那管事说话,后面还有人忙着搬包袱行李。这等阵势自然不是客人造访了,琳琅略一回思,猛然想起了他的三伯贺文清。
贺文清外任在南边,除了年下一家团聚,寻常少至京城。听说这回他的辖内由他亲自来述职,自然要回贺府拜望二老的,不过听大夫人的意思,三伯应该是五天后才能到,这会儿提前这么多,倒是叫人意外。
渐渐的来人靠近,琳琅也看清了那面孔,阔额方脸,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确实是他的三伯贺文清无疑!
琳琅笑嘻嘻的想退进去向贺文湛报告这个好消息,目光一转,扫过贺文清身后走出来的人时,陡然身子巨震——
十四岁的少年郎锦衣短靴,生得俊秀风流,不像其他士子般温雅内敛,他身上衣衫如火,哪怕只是一扬手,都透着股张扬。那张脸她熟悉之极,江南才子无数,论及容貌,却无人能出其右。不止因其眉眼五官都恰到好处,更因其性格张扬挥洒,哪怕是勾唇牵出个笑容,都透着魅惑肆意的味道,能瞬时攫走少女芳心。
这张脸曾让她魂牵梦萦,也曾让她心灰意冷,更曾让她咬牙切齿刻骨愤恨!
细雨无声的飘落,他隔着雨幕撑伞走过来,瞬时与前世的记忆交叠。琳琅有一瞬的恍惚,是她眼花了么,为什么会在这里看到朱成钰?
前世临死的记忆猛然汹涌翻出,叫她一时难以承受。琳琅死死的扣紧了门框,瞧着那人一步步走近——是朱成钰没错,和记忆中初见的模样差别不大,乍一眼看上去,确实是养尊处优的富贵郎君,别具风流。
那一世的种种情形陡然涌出,从相识到怀恨,如荒芜错杂的梦境,琳琅心跳急剧,一瞬间有无数的情绪涌起,她有些站不稳的靠在墙壁。
这个人……她曾捧着炙热的真心去爱他,却最终恨入骨髓。那固然是因为他对付贺家的手段太过冷血狠厉,也许还掺杂着少女旧情破灭后的不甘和悔恨吧?琳琅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只管将那门框愈抓愈紧,直到身后的婆子凑过来道:“姑娘当心门口着凉。”
琳琅恍然惊觉,触到滚烫的铁板一样缩手退后,脸色苍白。
婆子惊呼一声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怎么额头这么多汗?”她的咋呼引来了贺文湛,他意外的蹲身看着琳琅,见小姑娘额头缀汗,脸上似有痛苦,诧异道:“铃铛儿,怎么了?”
“爹!”太多的情绪压在胸口,琳琅没法去宣泄梳理,忽然扑过去紧紧搂着贺文湛的脖子。
她的娘亲还在,父亲也在,并没有绝望自尽于牢狱,如今的圆满幸福是真实可触碰的。那些噩梦她不敢再想,只是大口的喘气,仿佛梦魇初醒。
其实琳琅重生之后也曾想过与这位故人重逢会是怎样的场景,她会是怎样的情绪,那定是在烟雨水色的温软江南,她必是满腔愤恨。可事到临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朱成钰仓促出现,叫她猝不及防,甚至有些震惊。一直没有深思的某个问题猛然清晰无比的跃上心间——天下终会大乱,朱家依旧虎视眈眈,到时将是谁主沉浮?王朝更替天下易主,非她一介女子所能左右,如果这一世还是朱家得势,那么保皇的贺家会是怎样的下场?
琳琅不敢深想,她只知道,不管怎样,她不能让贺家沦为阶下囚。
哪怕她现下只是个十岁的小姑娘,也可以尽力去筹谋,万不能让悲剧重演!
贺文湛对着女儿这样反常的表现,一时诧异,轻拍着她的背道:“铃铛儿是怎么了?”
琳琅只是摇着头不说话,猛然听见有极轻微的脚步声靠近门口,慌忙站直了身子,门外已经响起了张妈妈的声音,“四爷,三爷回来了,还带了客人来拜会,老爷叫你过去。”
贺文涛一怔之下大喜,忙道:“这么快!我这就过去!”看了琳琅一眼,终究不放心,“铃铛儿先回院里用午饭,爹爹忙完了就去看你。”
琳琅强自镇定心绪,冲他笑了笑道:“爹爹放心去忙吧,我没事的。”说着偏头向旁边的婆子道:“咱们回去!”
撑着伞匆匆回到兰陵院,秦氏已经叫人做好了饭,见琳琅独自回来,秦氏自然是意外的,“你爹爹呢?”
“三伯回来了,爹爹在老太爷书房和他说话呢。”琳琅刚才情绪波动,这会儿瞧着秦氏时愈发觉得要珍惜这时光,便凑过去贴在她的小腹,觉得甜蜜难得,“小弟弟听话么?”
“乖得很。”秦氏拉她坐下来,便叫人布菜。她如今的身孕已经是四个月了,虽然还不是很显身子,脸色却是愈来愈好,身材丰润不说,皮肤比往常格外柔润滑腻,愈发显出美妇韵味。
寻常魏妈妈说起来,也觉得难得,“郎中说夫人腹中的应该是个小公子,可瞧夫人这气色,又像是怀着位姑娘,才能把夫人将养得这样好。”
这种时候秦氏通常只是笑笑,“是男是女有什么打紧,郎中说是个小公子,不过是哄四爷高兴罢了。”她会低头摸着小腹,满脸的慈爱,“其实我更想要个女儿,跟咱们铃铛一样贴心。”
魏妈妈便陪着笑,不再多提。
这府里统共就这么几位主子,秦氏有了身孕,其实也有无数眼睛盯着。大房和二房、三房枝繁叶茂,唯独四房人丁冷落,如今就琳琅一个女儿,秦氏嫁进来十多年,早年和贺文湛的别扭人尽皆知,而今膝下无子,在众人看来终究欠缺。
尤其老夫人那里,眼巴巴的瞅着四房,若秦氏这一胎是个女儿,恐怕又要以无子为由,变着法儿往四房塞人了。
琳琅舀着青笋莲叶汤,白瓷勺里碧绿笋,清爽又悦目。她不在乎是弟弟还是妹妹,只盼着秦氏顺利诞下孩子,兰陵院里和乐安好就成。至于老夫人那点闹腾,和生死安危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娘儿两个用了饭,因为外面下雨就免了往常的散步消食,难得秦氏心情不错,便叫画扇和锦绣伺候笔墨,秦氏指点琳琅练字。
贺文湛归来已是后晌,他是冒着细雨走来的,显然是记挂着女儿。见了琳琅安然无恙的在那里练字,瞧着妻女和美,不由带出笑意,静悄悄的走过来看了会儿,道:“铃铛儿的字突飞猛进,看来最近是下了功夫。”
琳琅仰头看她,得意笑道:“那当然。”旁边秦氏便问道:“三哥那边都安顿下了?”
“往双瑞堂去了,今晚他有应酬,明天怕会家宴,二哥二嫂都来。”他的言喻自明,秦氏闻言点了点头,琳琅便问道:“爹爹,我瞧三伯带了个少年过来,那是谁呀?”
☆、第23章 提出分家
贺文湛这也是头一次见朱成钰,听了琳琅问,便道:“那是袁州都督朱墉家的二公子,叫朱成钰。”
琳琅“唔”了一声,偏头问道:“咱们家以前跟朱家没来往呀,他来做什么?”
贺文湛便笑着抚她的头发,“他是你三伯在路上碰见的,正好救了你三伯的性命就一路同行,他们在京城的住处还没收拾出来,就先在这里住一晚。说是先代朱墉拜望老太爷,等朱墉到了京城,再来亲自拜会。”
琳琅听了不再多问,心里却是嗤笑。朱家的手段还是那样,但凡想攀有名望的前辈,都要派出朱成钰打头阵。朱成钰很能装模作样的讨老人家欢心,又还是个少年的身份,先铺垫好由头,朱墉出马时就不显突兀了。
关于朱家的事千头万绪,是时候好好琢磨琢磨了!
次日果然办起了家宴,因是夏末秋初,后园里景致好,便安排在那里。
贺文清虽是庶子,到底有出息挣了功名,他难得回京一趟,老太爷自然高兴。外面祖孙三代的男丁摆开宴席,拿十八扇山水屏风隔出的内厅里便是女眷了。
其实女眷也就是那些人,老夫人和大房的几位都是如常,三夫人因为贺文清到来而高兴,比寻常喜气了许多,就连贺珊瑚都不似平实少言寡语,难得的笑脸鲜衣,露出花样年华该有的气息。贺文清带来的那位窈窕妇人是他随行的妾室,姓柳名嫣,据说是当地一位落魄秀才的闺女,恭恭敬敬的侍候着,倒不突兀。
二房母女自打禁足后极少出门,就连贺卫琨的妻子安氏都不怎么出现,这回二夫人带着贺瑾瑜出来,因有老太爷先前的休妻命令在,娘儿两个的脸色都不怎么好。
琳琅也是许久没见贺瑾瑜了,上回还是她从拱门里面冲出来,拿着银针想划花她的脸,心绪激烈而气势汹汹。经这许多天的禁足,她变了许多,不再如从前那般热情好动,整个人仿佛沉甸了许多,不怎么开口说话,行动规矩疏离,眼神有些空茫。
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堂姐,琳琅见惯了浓烈如月季的贺瑾瑜,这会儿看她形容消瘦,竟隐隐生出些同情。
易地而处,贺瑾瑜芳心错付、行止踏错未嫁先孕,接着被逼落胎禁足思过,那个男子别说担当,就连面都没露过,怎么说都是可怜。若她没有迁怒在秦氏头上,谋算着害秦氏的性命,琳琅还能真心去安慰一番。
琳琅刚刚重活的时候怀着前世的刻骨仇怨,加之二房欲图加害秦氏,一怒之下就将贺瑾瑜的身孕抖了出来,这会儿想起来,倒是叹了口气。
姐妹几个是围坐在一桌的,琳琅原本正和贺璇玑说话呢,见贺瑾瑜走来,难免起身招呼。贺玲珑姐妹俩满怀好奇的打量着贺瑾瑜,倒是贺璇玑伸出手去扶了她一把道:“身子这么弱,快来坐着。”
琳琅晓得贺璇玑的心性,恩怨分明,做事总留有余地。羊花藤的事情都落在二夫人头上,贺璇玑对贺瑾瑜却是真的同情,吩咐丫鬟倒了热茶过来,关心道:“二妹妹的病都好了么?”
贺瑾瑜显然有些诧异,抬头看了贺璇玑一眼,仿佛尴尬,又仿佛感激,随即道:“慢慢将养着总会好的,谢谢姐姐记挂。”她的眼神轻飘飘的扫过琳琅,在贺玲珑的脸上停了片刻,却是什么话都没说,低头喝茶去了。
贺玲珑以前跟贺瑾瑜说亲道热的,这会儿却也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虽也凑过去关心,到底透着客气。而贺瑾瑜的态度,除了最初对贺璇玑的感激一瞥,到后面就全然是冷落客气了。
琳琅瞧着贺瑾瑜的神情,心里感慨,豆蔻年华遇到这样冷情没有担当的男子,叫她一人承受所有的屈辱和苦痛,应该是着实令她灰心的。渐渐觉出些伤感,琳琅舀了汤递过去道:“二姐姐病着,多吃点东西补补。”对面贺瑾瑜看了她一眼,轻飘飘的道:“谢谢六妹妹。”
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琳琅也不多牵扯,转头跟贺珊瑚说话。
她们这一桌气氛微妙,隔壁也是如此。二夫人先是因为贺瑾瑜的事情闭门思过,后面又被勒令休妻,这会儿贺文涛虽还没写休书,这事儿却是传遍了的。如今举家女眷聚在一起,二夫人任是再厚的脸皮,都觉得羞愧尴尬。
倒是老夫人有意照拂,拉着她问长问短,关心备至。
宴厅附近亭台水榭相连,大夫人特地请了戏班子过来凑趣,倒也喜庆热闹。酒过三巡,气氛有些冷淡,大夫人便着人拿来小鼓花枝,想来个击鼓传花取乐。
这头正忙着呢,忽听外面传来碗盏碎裂的声音,老夫人忙派人去看,小丫鬟片刻即回,回道:“外面二老爷喝了酒,跟老太爷闹起来了。”
这消息吓了老夫人一跳,忙叫人都停下来,她扶着金燕儿的手要往前面去。
这一停下,屏风外的声音便清晰传了过来,就听二老爷带着酒意含糊的道:“……慧娘她嫁给我这么多年,如今连儿媳都有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如何能休她,父亲……请你收回成命吧!”他嗓门不低,带着些微哀求的意思,琳琅扫一眼二夫人,就见她红着眼眶,正拿帕子拭泪。
外面老太爷不为所动,老夫人也绕过屏风,求情道:“难得一家子聚在一处,和和气气的多好,老爷不看老二的面子,也看看琨儿兄妹呀。至不济,也看看我吧!”她上了年纪的人,说到最后动情,竟也哭了起来,一面又目示贺文涛,想叫他服软迂回。
哪知贺文涛梗着个脖子,死不认错,只说二夫人生儿育女劳苦功高,绝不能休弃。老太爷愈发心烦,怒声道:“我贺家以诗书礼仪传家,留下那恶妇,总叫家宅不宁。”瞧着老夫人这胡搅蛮缠护短的样子,愈发气不打一处来。
当年几个儿子陆续长成时,正是贺知秋仕途顺利公务繁忙时,因贺文瀚是长子,他才留心撮合,娶了大夫人这个名门闺秀。至于次子贺文涛,原本他就不如贺文瀚有出息,况又不是长子,贺知秋便将婚事全权交给了老夫人。
那会儿老夫人娘家已日渐败落起来,她有意照拂娘家侄女,况觉得大夫人不好拿捏,便将二夫人安氏娶进门来,有点培植臂膀的意思。
贺知秋当时对老夫人还比较放心,也未深究二夫人的底细,后来隐约听说二夫人在闺中时就泼辣不省事,出过两件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就有了点成见。
这么多年下来,二夫人的种种行径老太爷是看在眼里的,虽然看不上,却也不好插手。谁知近来先后闹出贺瑾瑜行事不正,江氏和秦氏被人加害之事,老太爷的怒火是彻底被点燃了!
养女不教本就是大罪了,谁料二夫人竟还心怀不轨,欲图加害妯娌长孙?大夫人的娘家和亲戚大多位高权重,秦氏的父亲是一方大员且与他私教交至深,若真闹出事来,对贺文瀚和贺文湛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此种种,老太爷对这位二儿媳是半点都忍不下去了。
而今阖府家宴,贺文涛却酒后昏了头提起这茬,老太爷既气二夫人的行径,又恼贺文涛没个主见,被一介妇人玩弄于股掌,拍案哼了一声,怒气未平。
二老爷是个软耳朵的人,早年听了二夫人的挑唆,把一位姨娘和庶女赶到庄子上去住,叫那双母女命丧黄泉时都不曾心软,这些年里对二夫人可谓言听计从。这会儿见老太爷盛怒,便脱口道:“父亲既然觉得慧娘不贤,执意要让她出了贺府,不如连儿子也一并赶出去吧。”
此言一出,老太爷瞬时惊愕,贺文涛这是要分家了?就连旁边哭得正伤心的老夫人都停了下来,有些不可置信,“老二你说什么!”
贺文涛反倒是坦然了,“家里出了这些事,儿子也没脸待着了,不如就让我们夫妻搬出去吧,也免得给父母亲添堵。”
外面鸦雀无声,内厅也是如此。大夫人和秦氏面面相觑,贺璇玑面露惊讶,贺瑾瑜却是若无其事的喝茶,仿佛早就有此预料。再看二夫人,虽然依旧拿着帕子拭泪,却已不是方才的哀戚容色了。
所以……琳琅蓦然反应过来,贺文涛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此心了?
挑着这样的时机说出来,依老太爷的脾性,要么听人劝解退一步,要么就允了他的请求分家,大有箭在弦上之势。
若果真如此,琳琅倒不得不佩服二夫人了,能将贺文涛拿捏得如此言听计从,也算是个本事了!
安静了半晌,外面传来老太爷冰寒低沉的声音,“那就搬出去!”旁边贺文瀚等人劝了几句,奈何那一对父子都死拗,老夫人说话已然没了半点用处,大夫人对此更是无可置喙,况且府里大事全都是贺老太爷说了算,他执意如此,那就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一场家宴不欢而散,琳琅跟着贺文湛和秦氏回到兰陵院的时候,手心里还捏着把汗。
刚才宴散时那阵势实在是吓人,就连大夫人都如履薄冰,她们一众小辈更是连呼吸都恨不得屏住。琳琅还记得离开时老夫人那张惨白的脸,她大概不会料到,费心寻来了一个崔莺,引出了却是这样的结果。更不会料到,苦心巴力偏疼着的二房,到头来会给她这样的答案。
☆、第24章 各得其所
第二天一早往庆远堂去问安,就听老夫人患病卧床了,几个人往内室去瞧,便见她阖目沉睡,脸色奇差。儿媳、孙媳和孙女围进去探望,因怕打搅她歇息,早早就退出去了。
大夫人安排人伺候在侧,她和秦氏不敢怠慢,叫几个姑娘先回去,她俩带着孙媳妇们守在旁边。
琳琅跟着贺璇玑往清秋院去,因贺璇玑八月里出嫁,姐妹俩在一起的时日也不多了,这会儿格外亲密,能多黏会儿自然要多黏着。
远远的瞧见贺卫琨自回廊走过,琳琅道:“大姐姐,咱们……真的要分家了?”虽说对二房怀有恨意,但琳琅当初打算的是借老太爷的手责罚二房,让二夫人闹腾不起来,好教秦氏和江氏顺利诞下胎儿,谁知峰回路转,二房竟提出了分家的请求,却是她始料未及。
贺璇玑罕见的叹了口气道:“昨晚父亲整宿没睡,今早就往老太爷的书房去了,想必是去商议这事儿。四叔也去了吧?”
“一早就去了。”琳琅咬了咬唇,“昨晚二伯说的突然,老太爷肯定是气坏了才答应的。”父亲尚在,儿孙却提出要分家,这在诗书礼仪的贺家来说,实在是件丢人的事。
“二夫人早就有这个心了。”贺璇玑倒是看得开,“搬出府去她就当家做主,正好有这个由头,何乐而不为呢。”
姐妹俩比旁人亲近,议论起这些时也不太遮掩,琳琅到底不敢苟同,“她是自在了,老太爷和大伯他们怎么办呢。”这一分家,京城多少双眼睛都得盯过来,谁知道会生出怎样的闲话?家里人走出去,若真有人拿这个来嘲笑,脸上毕竟不好看。
可这样的大家庭,若是齐心协力倒也罢了,最怕的就是兄弟间离心离德。贺老太爷毕竟是个读书清贵之人,眼睛里揉不了大沙粒,与其各怀鬼胎的拘在一处,倒还真不如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些事情她俩晓得,老太爷他们自然更透彻。虽然闹到了这步田地,毕竟父子亲情尚在,又不是反目成仇不相往来,二老爷酒后清醒,早晨便跪着跟老太爷请了罪。不过休妻的事情上都不肯退让半步,二房还是得搬出去。
贺府外隔着葫芦巷是个三进的大院子,原来住的是工部侍郎,正巧两月前外任兖州举家搬迁,就将那院子空了出来。贺家出了笔银子买下宅院,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就拾掇出来,二老爷便带着一家几口搬了出去。
这一搬,除了日用起居之物可以随身带出去外,家具仆从样样都要添置。二老爷官位不高俸禄有限,二夫人出嫁时家道败落嫁妆也不多,拖家带口的搬过去,老太爷也不忍心叫儿孙们受苦的。
所幸大房和四房底子丰厚,三老爷又极有气性,已在南边置了不薄的产业,几个人一商量,便将贺家在京里的几处产业划到了二房名下。
这么清清楚楚的划开,倒叫二老爷有些惭愧惆怅,虽说都是亲兄弟,住在一处和分居的差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