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子请我攀高枝-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麻烦?怕麻烦的从来都是旁人,不会是他,承誉无谓一笑,抿了口茶才道:“放心吧!他挨了打还要遮掩,不会乱说,他父亲要是知道他来听月楼欺负姑娘,估摸着还要揍他。”
是吗?看样子他应该对那个人很了解,安公子一派无谓,那应该没什么事,既如此,她也就不再多问。
实则这些都是他的安慰之词,假如闵忠奇知道实情,应该不会再闹大,但若这小世子撒谎,鼓动他父亲,可就说不好会是什么后果。不论怎样,承誉都一力承担,断不会让她忧虑。
他本想问她为何会流落此地,但看她没报本名,想来是不希望旁人发现她的身份,估摸着是有什么苦衷,当下也没提,只装作不知情,打算回头再去查证。
“姑娘今日受了惊,我不便在此打扰,你且记得擦药,得空我再来看你。”道罢,承誉就此告辞。
送他离开后,立在门口的宁疏看着院前被风吹落的残花,心下一片迷茫,今日她或许可以侥幸躲过,可往后呢?万一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安公子不可能回回都在场,那时的她又该如何自处?
巧姨表面说会护她,实则一遇见有权有势的就怂了,这样一直待下去,迟早有一日会出事!她不能再坐以待毙,实该想法子逃出去才是!
且说那闵越峰受了伤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请大夫,悄悄的请人来开药,然而嘴快的丫鬟还是禀报给镇国公夫人,这当娘的心疼儿子,又跟他爹说了,闵忠奇得知儿子是在听月楼受伤,顿时火冒三丈,径直到儿子房中去质问他究竟是在怎么回事。
闵越峰避重就轻,说是要点一位姑娘听曲儿,却被安王给拦下。
才说了个开头,闵忠奇就抬指怒斥,
“说过不许花天酒地,你怎的就是不听?愣是背着为父四处瞎逛,还被人给打了!你不嫌丢人,老子都觉得难堪!”
就猜父亲肯定会为这事儿训责他,闵越峰硬着头皮听着数落,心有不甘的他将责任全推给承誉,
“孩儿固然有错,可承誉也不该如此仗势欺人。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吧?明明是孩儿先去,他凭什么从我手里抢人?孩儿咽不下这口气,这才与他动起手来,他居然口出狂言,说……”
见他有所迟疑,不耐的闵忠奇沉声怒呵,“说什么?”
“说闵忠奇教出来的儿子不过如此。爹,他一个废太子,竟敢如此狂妄,直呼您的大名,还敢奚落于我,就等于看不起您,您可要为孩儿做主啊!”
原本乾德帝废东宫封安王时,闵忠奇就不同意皇帝的这种做法,认为他是在养虎为患,可皇帝为了那个沈悠然,固执己见,闵忠奇几次劝谏皆无用,最后只得罢休。
私下里他一直在提防着承誉,这回的事,即使是他儿子有错在先,他也要借机去到皇帝面前告承誉一状!
然而出乎闵忠奇意料的是,他带着儿子入宫打算讲明此事时,承誉居然也在正明殿内。
见他们父子过来,端坐于龙椅上的乾德帝打量了闵越峰一眼,看他嘴角有淤青,心下了然,眼神莫测,悠悠开口,“莫非你们是为了同一桩事而来?”
若非特殊情况,承誉本不愿来见乾德帝,只因今日是每月一次可见他母妃的日子,他才会踏入宫门,加之承誉猜测闵越峰很有可能恶人先告状,思来想去,他才决定主动前来面圣,讲清此事。
皇帝问话,闵忠奇不敢怠慢,当下命儿子道出原委,正好与承誉当面对质。
一想到昨日被此人欺压,闵越峰这气儿就不打一处来,当着皇上的面上添油加醋的恨数承誉的不是,又将承誉直呼其父大名一事说出来,为的就是想让皇上将他治罪。
对此承誉供认不讳,“我的确说过,但世子似乎说漏了,我记得原话好像是:闵忠奇教的好儿子,居然掳劫听月楼的姑娘送给大皇子!”
此言一出,闵忠奇面色顿僵,小声质问儿子,“你不是说只是找姑娘听曲儿吗?”
至此乾德帝算是听出来了,“原来越峰没说实话,朕且问你,你找那姑娘究竟是为自己,还是为令州?”
“这……”当众被戳穿,闵越峰一时语塞,想着承誉在场,可能已与皇帝说过什么,他此时不敢再撒谎,隐瞒父亲顶多被责骂,但若对蒙骗皇帝,万一皇帝再找人来对质,这后果他可担当不起!
权衡利弊之下,闵越峰唯有咬牙承认,说是先前大皇子见过她一次,喜欢听那姑娘唱小调儿,他才打算请她去伺候大皇子。
得知儿子找人询问一首小调儿的来源,乾德帝双眼微眯,大约能猜出令州是何目的,遂问越峰究竟是谁的意思,
“令州派你去请姑娘?”
闵越峰尚未回话,闵忠奇赶忙借口道:“皇上,大殿下清心寡欲,整日忙着户部之事,怎会有心思找女人?定是犬子顽劣,自个儿想出的主意,都怪臣教子无方,才使她如此胆大妄为,没个分寸,臣难辞其咎,还请皇上责罚!”
闵忠奇可不敢因为这件小事而得罪大皇子,是以不管真相如何,都主动将这责任揽下,也好维护皇家颜面。
虽然承誉从未有轻视文宁疏之意,但今日为了将闵越峰一军,还是得说句贬低人的话,
“臣打人确属冲动,但实在看不惯世子的作为,大皇子身边多的是宫女,世子却故意找些青楼女子到大皇子身边,却不知安的什么心!”
三言两语轻易就将矛头指向闵家,闵忠奇暗叹这个承誉当真是心机深沉,惯会挑拨离间,故意让皇帝认为他儿子带坏大皇子,企图使皇帝对越峰生出偏见!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莲姐灌溉的营养液,感谢大家的留评支持呀!
第18章
奈何越峰的确理亏,闵忠奇也不好再为儿子辩解,即刻拱手向皇帝请罪,
“小儿顽劣不懂规矩,才会做出此等有失妥当之事,但他自小和大殿下在一处,情同手足,定然没有害他之心,还望皇上明鉴。”
承誉之意如此明显,乾德帝自是了然于心,但他不可能因为这件小事就严惩闵家人,以免寒了闵忠奇的心,只板着脸警告闵越峰几句,提醒他切莫再肆意妄为,而后又嘱咐承誉,
“往后注意些,莫再当众大打出手,以免教外人笑话。”
“臣谨记皇上教诲,先前不曾与闵世子谋过面,才会失手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往后臣定会让着他,给他留几分颜面。”
侧眸迎上闵越峰那愤恨却又不敢在皇帝面前放肆的目光,承誉傲然扬首,而后收回目光,朝着乾德帝恭敬道:
“母妃她还在等着我,臣告退。”拱手垂眸时,面上噙着淡笑的承誉心沟里默默淌着血。他这条命,是他父皇的鲜血换来的,而今他得对着杀父仇人恭敬叩拜,个中酸涩和屈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承誉也是花了许久的工夫才说服自己在乾德帝面前说些恭维之词,每每作伏低状,他的心都像被小刀剜割一般,愧疚更盛,只觉对不起自己的父皇,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举动,他相信父皇的在天之灵定会谅解他的苦衷,终有一日,他会尽数讨回,将乾德帝从这龙椅上拉下来!让他为他的强取豪夺付出代价!
默默退出正明殿后,承誉毅然扬起头颅,昂首阔步地走在这熟悉的宫道之上,曾经这巍峨的宫殿是他的家,是属于他的恢宏气派,而今鸠占鹊巢,他羽翼未丰,奈何不得赵易泽,惟有俯首称臣。
去往琼华宫的路上,偶有宫人路过,向他行礼,听着安王的称谓,他只觉讽刺,赵易泽刻意封他为安王,就是想让他时刻谨记,安分守己。这些个宫人表面恭敬,指不定背后如何议论,大约都在笑他为活命而认贼为君吧?
谴责与指点终归是有的,既选择了这条路,他就不该再去顾忌旁人的看法,正如文宁疏所言,一条道坚持走下去,终能看到黎明!
胡思乱想间,他已到得琼华宫。此殿偏僻,本就冷清,而今与往常似乎没什么不同,院内的蔷薇爬了满架,还有几盆山茶摆放在阶前,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此刻的他就像是又受父皇所托,来此请他母妃去参加宫宴一般。
忆起从前的情形,承誉酸涩难当,立在门口定了会子神,这才踏步跨过门槛。
恰逢云英自内殿出来,瞧见他眼前一亮,但行礼的声音比之寻常小了许多,承誉由此猜测,母亲应是在歇着。
云英点头应道:“娘娘她喝了药才睡下没多会子,殿下且稍候片刻。”
承誉顿觉诧异,“这都快一个月了,母妃的伤还没养好?”
“外伤早已养好,娘娘如今这是心病,朝局更迭,物是人非,娘娘忧思成疾,是以太医只能调理,关键还在娘娘自己,看开了这病才能痊愈。”
连他都很难接受,更何况是他母亲?若然真如裴公公所言,那他母亲对他父皇应该还是有感情的,父皇驾崩,江山易主,前夫登基,母妃定然难以接受这混乱的局面才会诱发心病。
难得母亲安眠,承誉没打扰,坐在殿外相侯,贵太妃似是有感应一般,睡不踏实,遂唤云英进来,
“我梦见承誉来了,他最近是不是能来看我了?”
云英笑点头,扶她坐起身来更衣,“娘娘猜的没错,殿下的确已到宫中,在外头候着呢!”
“你怎的也不叫我一声?”如今儿子是她活在人世唯一的希望,她日夜惦念着,自然想多看几眼,贵太妃咳了好几声,嗓子干痒,难受得厉害,但仍旧强撑着精神起来穿衣,准备去见儿子。
母子俩一月才能见一回,他还不能久待,她自当好好珍惜这难得的相处。
待她去往外殿,终于见到儿子,看着任性桀骜的他被迫磨去棱角,收敛光芒,她既欣慰,又觉心酸,这么倔强的孩子肯接受赵易泽的安排,放下尊严继续活下去,他的内心肯定挣扎痛苦了许久,在儿子最迷茫无助之际,她却未能陪在身畔,贵太妃心下十分自责,颤抖着手指抚着他消瘦的面庞,眼尾发红,心疼叹息,
“儿啊!你受苦了!”
摇了摇头,承誉扶着母亲坐下,勉笑道:“孩儿没事,受苦的是母妃才对,您独处这冷宫之中,又身患疾病,孩儿无法在旁侍奉,实属不孝!我这就去找那个人说情,将您接至我府上养病。”
她倒是想去陪儿子,却也深知没有这个机会,摇了摇头,贵太妃又咳了好一阵,生怕儿子担忧,勉强压下才又道:
“他留我在此正是想钳制你,又怎么可能让咱们母子真正团聚?不必去说,他不可能同意,你且放心,为娘会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喝药养身子,为了你,娘也要好好活下去!”
只因赵易泽说过,她若是死了,承誉也不能活,是以她必须撑下去,绝不能让自己出事!
接过儿子递来的茶,喝下几口后,那口闷在胸口的气儿才顺了些,贵太妃不想再提这些扫兴之事,转头问他最近过得如何。
承誉如实回答,只道最近去听月楼时遇到了一位姑娘,而那位姑娘正是文尚书的女儿。
“怎么会呢?”贵太妃面露讶然之色,文尚书入狱一事她是晓得的,“怎么说也是官家千金,即便文家遭难,她也该被送入宫中做宫女才对,你莫不是看花了眼?”
他不可能认错,只因早前他曾见过文宁疏,但她应该不记得那桩旧事,是以并未认出他的身份,
“儿臣没认错,那位姑娘自称闻雪,想来应是文姑娘的化名,至于她为何流落至听月楼,我还没来得及询问。戴罪官员的女眷入宫后皆应记录在册,儿臣派人一查便知她曾被派往何处。”
一位姑娘竟能令他如此上心,贵太妃听着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欣慰笑道:
“想查便去查吧!她若真是文尚书的女儿,在那风月场岂不可怜?你若是有意,便将她接至你身边,毕竟文尚书在朝为官时也是兢兢业业,为百姓谋过不少福祉,而今因为宫变而遭难,妻女离散着实悲惨,你救他女儿于困苦之中也是应该的。”
实则他也有这个打算,毕竟他不可能日日都去听月楼,万一她再被人欺凌,依照她的性子,怕是会做出极端之事。只不过,
“儿臣稍有顾忌,母妃可还记得,永定侯世子与文家有婚约,若然儿臣将人带走,岂不拆散了旁人的姻缘?”
“这……”贵太妃略一思量,好像还真有这回事,“虽说有婚约,可我听闻文尚书入狱之后,永定侯府非但没有为之求情,反而还落井下石,参了文尚书一本,依照这样的情势看来,这桩亲事应是要作废的。
不过你还是先问清楚为好,把人接出来,安置好再做打算。”
“好,”承誉笑应道:“儿臣会尽量妥善安置此事。”母子二人又聊了会子,承誉在此陪母亲用了午膳,念着她身子不适,便没再继续打扰,请她入内歇息,他则告退出宫。
而乾德帝看在闵忠奇的面儿上,并未严加处置闵越峰。事实上乾德帝的关注点一直在那首小调儿上,他总觉得令州已经察觉了什么。但此事他又不能点明,免得到时候没法儿交代,唯有走一步是一步。
当赵令州得知闵越峰因他而受伤时,又好气又好笑,抽空去了一趟镇国公府看望他,无奈数落道:
“你也太冲动了些,做这些事之前怎的不与我商议?”
“我若跟你说,你肯定不会让我去,这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嘛!”彼时闵越峰正可怜兮兮的趴在床上,只因皇上没动真格,他爹却是抽了他鞭子,虽说有他娘护着,只抽了两下,但夏日衣衫本就薄,这么一打,算是皮开肉绽,疼得他只能趴着睡,又得休养许久,以致他越发痛恨承誉,
“都怪他恶人先告状,否则我也不至于挨父亲打骂。”
这一回连赵令州都想说他两句,“即便你是为我着想,可也不该强迫闻雪姑娘,我只是喜欢那首小调儿而已,也没想着要占人便宜,你公然去抢人,可不把人给吓坏了?”
饶是他行为有失妥当,大皇子说他还好,但怎么也轮不到承誉,“那也碍不着安王什么事儿吧?我也是花了银子的,那听月楼不就是散财的地儿嘛!看银子说话,他凭什么拦我?”
赵令州暗自琢磨着,“估摸着他是对那位姑娘有意吧?”
不甘心就此罢休,闵越峰怂恿道:“殿下,昨儿个我无意中揭开了那姑娘的面纱,的确是好相貌,那画婵就好比妖娆的牡丹,烟视媚行,这闻雪就如同山茶花一般,清丽脱俗,自成一道风景,我敢保证,你瞧见肯定钟意,再说那姑娘会唱小曲儿,若是把她接到你身边,你便可随时听她唱曲儿奏乐,岂不妙哉?”
两人同穿一条裤子长大,闵越峰有什么小心思绝对逃不过赵令州的法眼,轻挥檀木扇,他了然哼笑,“你不就是想让我跟承誉争抢嘛!”
没错,他就是想让大皇子为他报仇,他二人可是自小玩到大的交情,也就无需遮掩什么,
“您去瞧瞧呗!不喜欢便罢,若然喜欢,先下手为强,煞煞承誉的威风,也算为兄弟我出这口恶气。他敢仗势欺我,定然不敢与殿下您争抢!”
“成——”说到底越峰也是为他而受伤,纵然赵令州不赞同他的做法,也要维护他的颜面,
“儿时我被人欺负,都是你来护我,而今你被人欺负,我自当相护。”
得他应承,闵越峰这才稍稍舒坦,偏过头去勾唇阴笑,只盼着能看到承誉吃瘪的模样。
日薄西山的淡淡光晕洒于整座听月楼中,给院中的花草镀了一层金色辉光,此时的文宁疏才为自己擦完药。
娇嫩的人儿经不起拽扯,现下她的胳膊上有好几处淤青,幸得衣袖遮盖,才不至于显于眼前。这两日她做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稍一用力就会扯到筋骨,疼痛得厉害,书情已来看望过她,给她带了些补品,这会子正让丫鬟去熬煮。
才收起青白瓷瓶,忽闻一阵叩门声,文宁疏不禁在想,难道是那位安公子来看望她?
第19章
想着安公子已见过她的真容,没必要再以面纱遮挡,宁疏便没再去戴,径直起身去开门,哪料门一打开,眼前却是位陌生人,要说陌生,其实也不算,终归有过一面之缘,宁疏记得他,正是昨儿个那位闹事者的朋友。
发觉不是安公子,她那面上的浅笑顿僵,慌忙转过身去,回屋去找面纱覆上。
纵使只有匆匆一眼,赵令州也看清了她的容貌,起初他还以为闵越峰夸大其词,此刻一见才明白,越峰没撒谎。
初见那日,看到她那灵动的双眼时他就在想,怎样的容貌才配得上这双眸子,这会儿一瞧,他便觉得老天对她当真偏爱,她的鼻梁虽不算太挺,但小巧玲珑,恰到好处,粉薄的唇瓣莹润娇俏,上唇的唇珠十分明显,这样的五官融汇在一张鹅蛋脸上,堪称绝配!
她这幅容颜散发出的气息倒不似山茶花,而似鹅黄睡莲一般,清贵而冷冽。
然而未等他细赏,她已转身覆好面纱,遮住脸容。再回身时,她的眸间暗藏愠色,浑没了方才开门那一瞬的清浅笑颜。
“怎么是你?”
这一声勉强的招呼似乎饱含失落,看来他不是她想见的那个人,感觉到自己不怎么受欢迎,进了门的赵令州饶有兴致的问了句,
“那姑娘以为会是谁?”
掩下闪烁的眸光,宁疏敷衍道:“我以为是书情姐姐来看我。”
“唔——”原来是个姑娘,那还好,了悟地应了声,赵令州随命门外人将补品与贺礼皆带进来摆于桌上,宁疏见状不解其意,
“公子这是作甚?”
虽为皇子,赵令州此人也无甚架子,说起话来平易近人,语调轻松,不会给人带来压力,
“为越峰的过分行径向姑娘道歉,他也没与我商议就直接过来带你走,冒犯了姑娘,我深感抱歉,还请姑娘见谅。”
他是否知情,宁疏并不在意,也没兴趣探究,
“他的行为我不会谅解,你无需替他道歉,这些东西我也不会收,您来听月楼便是客,要求弹曲或是唱调我都没资格拒绝,但我不会出去,希望公子不要再为难我。”
“这个自然。”赵令州断然做不出这种强迫人的事,尤其是这么惹人怜爱的姑娘,他又怎么忍心欺负?
赔礼道歉后,他才在桌旁坐下,眼看她没有招呼之意,赵令州笑提醒,“姑娘该不会连茶都不舍得让我尝吧?”
来者是客,此人也没有不规矩的行为,宁疏不好怠慢,免得巧姨又来训她,思及此,宁疏才不怎么情愿的去备茶。
赵令州闲坐在一旁看着她立于桌前倒茶,那修长白皙的兰指微微上翘,娴熟地将热水斟倒于杯盏之中,滚烫的白水与细嫩的龙井叶哗然相冲,一股清香悄然四溢。
尽管此刻有面纱遮挡,他仍能回忆起方才见到她时惊为天人的那一幕,说来他自小在边疆长大,那边不论男女都高大魁梧,甚少见到如她这般灵巧的女子。
随其父入宫之后,那些宫女倒也小巧,但个个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全无半分灵气,起初他只是因为一首小调而注意到闻雪,现下她的容貌又让他有种赏心悦目之感,以致于赵令州的目光总是不自觉的追随着她,她的一举一动都让他觉得很有意思,甚至觉得这位姑娘近乎完美。
文宁疏并无闲心瞧他,只当这是一场应酬,若是安公子,她还愿意说几句话,但若是旁人,她实在没那个兴致,只问他想听什么曲子。
“你还会什么小调儿?”
想了想,文宁疏抱来琵琶,随意弹奏着,为他唱了两首小调儿。
以手支额的赵令州听着小调儿,脑海中又不自觉的浮现出那段挥之不去的模糊场景,先前闻雪说那曲子是吴江的小调儿,他已派人去那边探查,奈何山高水远,尚未有消息传回,他唯有耐心等待。
此刻佳人在前,他一直在细细的望着她,看着她拨弦唱曲儿,目光悠远,不禁开始猜测,这样的姑娘会有怎样的故事。
原本琵琶对她而言很容易,可如今两条手臂皆有伤,手指来回滑动拨弹时需要用力,难免扯到某根筋,起初她还能忍着,可后来有个动作幅度较大,她没能忍住,以致于她唱的曲调也跟着走了音,忍痛轻嘶了一声。
见她似有不适,赵令州当即起身问她这是怎么了。
不得已而终止弹奏,宁疏深感抱歉,“昨儿个手臂受了些伤,尚未恢复,不能完整奏曲,扫了公子的兴,实在抱歉。”
“可是越峰的人伤了你?”赵令州忙问她伤势如何,宁疏只道没什么大碍,正在擦药。
赵令州越发愧疚,恨嗤越峰的手下没轻没重,竟伤了闻雪,怪不得她对他如此排斥。不忍见她受苦,他抬手将她怀中的琵琶拿走,放置旁处,
“有伤你且歇着,不弹便是,你若早告诉我,我断不会为难你。”
她也不愿与这位公子周旋,只因她认为近墨者黑,那闵世子横行霸道,想来这位赵公子也不会是好人,是以她对他没什么好印象,趁机赶客,
“要不公子去找别的姐姐吧!她们都会唱小曲儿。”
然而赵令州并无兴致,“你唱得最好听,不过你不舒坦,今日不听也无妨,可这会子我也不想回府,家里太闷,也没个人跟我说话,我能坐这儿跟你聊会儿吗?”
他是客,他想怎样那是他的自由,毕竟他来时出了银子,本不必这般客气的询问她的意见,不到两个时辰,她是没资格赶客的,无奈之下,宁疏唯有答应。
于是赵令州便与她讲起他小时候的一些事,“我生在边疆,那里与都城的秀丽繁华不同,放眼望去辽阔无垠,成片的山丘连绵不绝,草原上尽是牛羊和马群,儿时的生活虽然贫苦,却是自由自在,
可是后来,我爹决定回京,他说这里才是他曾扎根的土壤,我便也得跟来,这里的日子虽然富庶,我却很不适应,只因此处有太多的规矩,而我必须依照规矩行事,周围总是跟着一群人,告诉我应当如何,不该如何,走路该如何迈步,吃饭时不许言语,即便喜欢某道菜也不能多食……
这规矩简直莫名其妙!我已长大成人,有着自己的习惯,又不是三岁小孩,他们突然强迫我改变,我真的很烦躁……”
起初宁疏对陌生人的生活并无兴趣,可听到后来,她大约能理解他的抑郁是为何故,
“习惯翱翔于天际的雄鹰被人捕捉关进笼子里,即使给它逮来猎物喂至嘴边,它也不会快乐,它享受的是自由捕猎的过程,而不是被软禁的安逸。”
他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都怪他读书少,说不出这么精简的话来,而今被她一语道破,赵令州顿觉这干涸了许久的心泉似涌出了水花一般,终于得到一丝慰藉,不再孤寂,
“姑娘真乃我的知己,我想说什么你都能理解。”
“……”可惜宁疏并不愿做他的知己,她只是觉得对方说了好半晌,她若一直不接话似乎有些太尴尬,这才随口接了句,就被引为知己了?这也太轻易了吧?
宁疏颇觉尴尬,忽然不晓得该怎么接,只在旁默默斟茶,而他抿了一口又开始继续说着自己的故事,这是她头一回发现,原来男子也可以话这么多,她弟弟那可是规规矩矩,除了读书外甚少说话,家教很严。
这位从边疆来的公子果然不一般,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想必他在家里也被人看管的极严,今日难得有人可倾诉,他才如泄了洪的大坝一般,谈天说地,畅所欲言!她这壶茶怕是都不够倒的,这可怎么办?这得陪他熬坐到何时?
惆怅的宁疏故意打了声哈欠,果不其然,对面的公子听到动静立马止了声,问她可是困乏了。
宁疏歉意道:“晌午陪一位姐姐说话,没来得及午歇,这会子竟有些犯困呢!没关系您继续说。”
这般一客套,他反倒不说了,“困了就早点儿歇着,改日我再来与你闲谈也是一样的,今日总算能找个说话的人儿,很高兴能与你结识。”
说着他已起身,准备离开,宁疏见状忙提醒他将这些贺礼拿走,“我不需要这些,烦请公子带走。”
“此乃我的一番心意,姑娘若是不收便是还在生气。”说着赵令州无谓一笑,“你且拆开瞧瞧,若有用得着的就留下,不喜欢的随你处置。”
道罢他转身便离,徒留宁疏一脸懵然,她实在不愿受旁人的礼,最终选择将东西分开其他人,书情自然是分得最多的。
把玩着那枚孔雀石坠子,书情啧啧笑叹,“这位公子对你可真大方,才见第二面就送这么多贵重之礼,你当真不收吗?”
摇了摇头,宁疏全无半分兴致,“总觉着一收礼便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我心里接受不了,还是留给姐姐吧!”
她的想法书情很能理解,“原先我跟那个人在一起时,也觉得收旁人的礼对不得他,可犹豫之后我还是收了,把那些东西典当变卖成银子都拿去接济他,结果呢?”
忆起自己的悲惨下场,书情笑得极为苦涩,“所以现在我也不在乎了,谁送礼我都收,浑不觉对不起谁。”
说起这个,她又忍不住打趣道:“妹妹你呢?不愿收礼是为何?可是觉着对不住安公子?”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说曹操曹操到!
承誉:仿佛感觉到有人在想我!
第20章
此言一出,宁疏顿时面染红霞,窘迫低眉,“姐姐就甭打趣了,安公子只是来听过两回曲子罢了,我与他并不相熟,何来对不起一说?”
书情倒是想信她的话,偏偏最近的事她都看在眼里,“如若不熟,他又怎会为了你而与镇国公府的世子大打出手?我可是听闻当时安公子放了话,说你是他的女人呐!”
这事儿居然传开了么?被打趣的宁疏越发羞窘,急忙澄清,“那只是权宜之计,实则并无此事,他每回过来都只是听一曲便走,并未多待,姐姐万莫再笑我。”
瞧她吓得语无伦次的娇模样,书情再不乱说,拍着她的手安抚道:“好好好,姐姐晓得你们没什么,再不逗你便是。”
说笑归说笑,书情还是得提点她一句,“这姑娘家情窦初开的时候难免会对人动心,我也曾对那个人动过真情,偏偏我眼光不好,看错了人,加之后来接触一些客人,便觉这世上的男人大都薄情,没什么真心。”
贺行中给她带来的创伤太深刻,以致于在她心底留下了阴影,但宁疏却觉得她不该因为这一个负心汉就将其他好男人也一棒子打死,
“可是武安公对姐姐也不错啊!你看他都出远门了,还不忘护着你。”
对此书情不以为意,笑得一派淡然,“一时欢喜便视作宝,这样的感情大都不会长久。谁叫我看得太透,往后也就很难付出真心。”
那样无所保留的去爱一个人,她真的不敢了,这些藏在心底的苦楚她本不愿与旁人说道,纯粹是看闻雪是个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