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众人都低声附和,心内一片凄凉。

    他们所有人,没有一个是没吃过苦的,就冰糖一个算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但是家族也被昏君迫害了,最后闹了个流离失所,从大小姐变成了婢女的命运。

    至于秦宜宁这个自小就没享受过好日子的就更不必说。

    所以他们都最能了解百姓的疾苦。最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很多时候,寻常百姓甚至都不在乎自己是在谁的管辖之下,他们在乎的只是能不能吃饱、穿暖。能不能不要受战乱的侵扰。

    只可惜,这是个乱世,尤其大燕朝的土地,就仿佛被人诅咒了一半,灾难接连不断。他们有时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是奢望。

    一行人心情沉重的回到衙门门前,逄枭和巩优已经带着人在备马了。

    因为道路毁坏严重,还时常有山体滑坡造成的道路阻塞,他们此番出门不能乘车,只能骑马。

    “王爷,阳县的路不好走,中途可能还需要咱们爬过石头堆。王妃身子弱,跟着去能行吗?”

    逄枭笑道:“她没事,别看她长得柔柔弱弱,却是个不输咱们男人的心性,阳县还有他陪嫁的庄子,她想去看看。若是能筹措到粮食岂不是好?”

    巩优笑着点头,道:“能配得上王爷的女子,哪里会是简单的?对了,王妃以前是不是就是燕朝人?”

    这时秦宜宁已经走近,闻言笑道:“是啊,巩大人,我父亲原来是燕朝的丞相,后封为太子太师,领安平侯爵。后来燕朝混乱腐朽,我父亲便归顺了圣上。”

    “啊!我知道,我知道了!令尊就是当朝秦尚书,号称智潘安的那一位,秦大人是不是?”

    秦宜宁笑着点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王妃是出自名门,难怪这通身的气度与寻常女子不同,那么这次捐出的嫁妆和银钱,又变卖了本宅,也是秦尚书……”

    秦宜宁微笑着道:“能帮上忙就很好了。我父亲的意思是不欲张扬。”

    一行差役闻言,又感激起来。

    就连随性的精虎卫和龙骧军此时都有些敬佩起忠顺亲王和秦大人。也都理解为何他们不预备宣扬功绩。他们只想为百姓做一些事实,不想夺走谁的名声,也不想引火烧身。

    就是这样朴实的为百姓做实事,才更让人动容。

    逄枭牵过一匹枣红色的温顺牝马,逄枭的那匹黑色骏马也一并跟了过来,用长脸蹭了蹭秦宜宁。

    秦宜宁被逗笑了,忍不住伸出修长的手指摸了摸马鬃,她白皙的手在乌云黑亮的毛发下,显得雪一样白。

    逄枭将牝马的缰绳递给秦宜宁,道:“我的乌云脾气太暴,虽然它很喜欢你,但万一它一高兴带着你疯跑起来,那就危险了。这匹马耐力好,又温顺,你骑着它吧。”

    秦宜宁接过缰绳,笑道:“好,不过你不必担忧,我的骑术还可以,以前在外面我骑过野马,还跟着野马群一同生活过一段时间。”

    秦宜宁说着,便将帷帽戴上,随后一踩马镫,便潇洒的翻身骑上马背。

    她今日穿的是短褙子,下身的长裙又是百褶裙,上马时裙裾飞扬,就像是一只展翅的蝴蝶。看的人目不转睛,而她端坐在马背上背脊挺直是的模样,着实给人飒爽英姿之感。

    逄枭看的眼睛都亮起来,拍了拍秦宜宁的手,便回身一跃跳上乌云的背。

    虎子这时也扶着冰糖上了马,还不住的打趣道:“幸好早前我教过你起码,不然现在岂不是都要跟不上我们了?”

    冰糖白了他一眼,道:“是夫人教的我,又不是你。”

    “嗳!你这人怎么忘恩负义啊。”

    “谁忘恩负义了。驾!”冰糖一抖缰绳,就策马到了秦宜宁身边。

    虎子只好摸摸鼻子,也上了马。

    巩优这厢带着卢师爷以及四个年轻的差役也都上了马,与逄枭一行并行,剩余的精虎卫,银面暗探,则与龙骧军的马混在一处。

    一行人离开都城,一路去往阳县的方向。

    阳县距离旧都,若是马不停蹄半天就能抵达。

    但那是从前路况好的时候。

    去往阳县的路山路居多。这就导致地龙翻身之后,山体滑坡,巨石滚落,将去往阳县的路折腾的没有一处能够放马奔驰。

    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没有了路,需要他们牵着马踩着石头和开裂土堆。

    起初巩优还有些担心,毕竟大家闺秀学习骑术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如这般翻山越岭的可是少有女子能够承受。

    他来时说那一番话,就是希望逄枭能放弃带上女子上路,可逄枭偏不听,他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

    可是真正到了山路,巩优、卢师爷和那四个差役才算是真的大开眼界。

    秦宜宁身手极为灵巧,且胆大心细。

    就譬如现在这段路,山上一块大石滚落下来挡住了整个去路,只余下一天能容一人通过的小窄路,但是这条窄路的一侧是巨石,另一侧就是万丈深渊,连马都不肯往前走。秦宜宁硬是牵着她那匹枣红马贴着边,劝着枣红马走了过去。

    这着实是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甚至有些胆小不敢走的,见到一个女流之辈都如此厉害,他们也都鼓足了勇气毫不犹豫的走过去了。

    一行人真可谓是跋山涉水,半天的路程他们走到天黑才到。

    而阳县的情况,也并不比旧都好太多。唯一好一点的,是阳县没有旧都那般有很多的楼房,看起来断壁残垣的还没有那么惨烈。

    街道上照旧是有许多的难民。看到这一行人牵着马来,队伍浩浩荡荡的,其中还不乏军人,难民们就更加避之不及了。

    巩优带着一行人到了县衙。

    县衙的墙壁被震的塌陷了一半,站墙外,能看到院子里竟然搭着帐篷,许多难民都拥在里头。

    巩优就将马交给差役,与逄枭、秦宜宁和几名护卫一同进了院子穿梭在这格式简陋的帐篷之间到了前面的班房。

    “你们李知县呢?”

    “啊?您是巩知府!您怎么亲自来了?知县大人才刚进屋去,我这就给你叫去!”回话的人见过巩优,说话之间就已经跑的没影了。

    巩优跟逄枭解释道:“那是李知县身边的随从。”

    逄枭点点头,就站在院中等着。

    秦宜宁则是看向四周的帐篷,那里头住着的百姓大多是房屋毁坏无家可归的老百姓,有些是一家人住在一间帐篷。也有一些是几个男子一间,或者几个女子带着孩子一间。

    看来阳县的知县倒是爱民如子。

    只是秦宜宁有些怀疑宝藏会来到阳县。她觉得李启天的探子探查的或许不对。因为他们来时的山路着实太难走了。

    尤其是临近阳县的那座山,山路都被巨石挡住了,她都是牵着马贴边提心吊胆走过来的。那笔宝藏的车队哪里能顺利通过?

    除非来阳县还有其他的路。

    正沉思,李知县就带着随从快步出来了,一看到巩优,也不行礼客套,劈头盖脸就问:“巩大人!粮食呢!圣上的赈米到了吗?”

    李知县是个年近三十岁,面白无须的男子,生的五官端正,浓眉粗黑,一看就是个直性子。

    巩优咳嗽了一声,道:“先进去再说。”

    李知县这才发现一旁还有人,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道:“失礼了。着实是太焦急了才会失态,咱们先进里面说。”

    逄枭笑着摆手示意无碍,就带着秦宜宁和随从跟着进了屋里。

    巩优这才介绍起来:“李知县,这位是圣上派来的赈灾大使,忠顺亲王武英殿逄大学士。”

    这个介绍虽然说的全面,但也略显得不伦不类。

    可李知县一听,就双眼冒光,忙给逄枭行礼:“原来是王爷!真真是失礼,失礼了。”

    逄枭笑着还礼,道:“本王看院中有许多灾民?李知县一直将他们安置在院中?”

    “是啊,他们房子毁了,我怕他们接近废墟,再染上什么病疫,这才将人都弄眼皮子底下。只是王爷,圣上的赈米现在还没到吗?我开仓施粥,就算是最稀的稀粥,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这个情况本王知道。但是本王也是临危受命,圣上的赈灾钱粮想必还要往后拖一拖才能道。”

    逄枭刚说完,李知县就憋屈的皱了眉。

    还是巩优将人拉到了一旁,将逄枭来之后的所作所为,以及他捐款多少都说了。

 第四百五十章 暗中

    李知县与巩优一样,先前对逄枭的行事因为外头恶名影响,都有一些误会。

    可如今听闻这样的解释,再听说逄枭一家连同礼部的秦尚书,竟然能够变卖家产捐给灾区的百姓购置米粮,且还吩咐不许张扬,李知县感动的眼眶直发热。

    在官场混迹之人,谁都不是傻子,谁的心里也都有一杆秤,逄枭捐了银子,却不声张,根本没有敲锣打鼓昭告天下的意思。

    阳县距离旧都这么近的距离,若是巩知府不说,他都不会知道这件事,更何况远在京城的皇上?

    所以逄枭这时是真的单纯只默默地为了百姓做事,不想表功,甘愿藏身在幕后沉默的付出。

    这样的做法,比某些人大张旗鼓的说要赈灾,却迟迟的不来人,也没有赈米送来强的多了!

    谁愿意心甘情愿的这么损己利人?之所以默默付出的原因是什么,在场之人心里都清楚。

    李知县吸了吸鼻子,再面向逄枭和秦宜宁时,神色之中便又多几分郑重。

    “王爷放心,下官跟您保证,您的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上,尽量保证让更多的老百姓活下来!”

    李知县的声音洪亮,如雷贯耳。足以表达他的决心。

    逄枭被他的情绪感染,一时也颇为动容,颔首道:“相信咱们一同努力,一定能让更多的百姓活下去。”

    巩知府和李知县热血沸腾,都不约而同的重重的点头:“一定!”

    天色已暗,众人就暂且歇在了府衙里。

    蚊虫多,逄枭担心秦宜宁再被毒蚊子叮了发烧,一夜也没怎么睡,不时就要起来帮秦宜宁赶蚊子扇风。

    次日清晨,逄枭依旧神清气爽的模样,旁人根本看不出端倪,秦宜宁服侍他关系更以后,便起身陪同逄枭在外头巡视。

    阳县的灾情与旧都比较起来稍轻一些,许是因为已经不是地龙翻身的中心,加上高楼砖房并不多,伤亡的人数要少许多。

    他们在城中巡查,照旧发现了几户大户,围墙已经修补过了,甚至还有一家将围墙增高了一些。

    如此做法,当真有几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不难猜测他们的宅院里必定是有存粮的。

    巩知府询问李知县:“丁家和裴家的粮食还是那个价格吗?”

    李知县痛心疾首的点头,“不只是不肯降价,多问了几次,甚至还有坐地起价的意思。”

    巩知府咬牙切齿的身低咒了一声:“这些为富不仁的狗贼!他们从前在大燕就是这么盘剥百姓的,现在居然还敢吃百姓的血肉!”

    “我看他们只是想跟官府狮子大开口,想捞上一笔国难财!若是官府拿不出这笔钱来,他们就有理由说圣上舍不得给百姓吃饭了!”逄枭低沉的声音中满含怒意,从他额角爆起的青筋不难看出他的愤怒。

    “王爷分析的是。这些人为富不仁,根本就不配为人,咱们就该狠狠的教训他们!”李知县年轻,性子要冲动一些。

    逄枭霸气爽朗,这时想法倒是与李知县不谋而合,闻言沉声道:“别急,本王回头就去找他们谈谈。”

    他征伐沙场,若是真的认真起来,只需一厉眼便能将人震慑住。

    李知县和巩知府见状,心下就多了几分笃定,只要逄枭肯真心出力,相信百姓们的粮食问题总能够解决。

    二人一瞬都有一种逄枭抵达之后就有了主心骨的感觉。

    逄枭与巩知府、李知县带着卢师爷等人巡查时,秦宜宁也带着身边的人单独行动,在城中四处寻找青天盟有可能留下的讯号。

    圣上既然说宝藏可能在阳县,宝藏若不是被银面暗探的人独吞了,那青天盟的人就必然会经手。

    如果青天盟的人彻底背叛了她,也不在乎往后会面对秦宜宁和逄枭疯狂的报复那就另算,否则青天盟一定会联系她。

    秦宜宁 一行人分头行动,最后找打到了三个青天盟留下的暗示。

    “夫人您看,这几个位置的暗号,串联起来的意思是想让您去北边的山上。就是咱们昨日来时路过的那座山。”

    秦宜宁点点头,道:“将记号都毁掉吧,咱们心里知道就行了。”

    “是。”小满立即领命,悄然无息的将记号统统毁了。

    寄云和冰糖低声道:“夫人,您打算去吗?”

    冰糖焦急的劝说道:“夫人最好还是别去,他们临时改变主意,又不告诉您他们把东西弄哪里去了,现在忽然冒出来,还要引您去这种路况堪忧的破山路,他们根本就没安好心!”

    “是啊夫人,我也觉得可疑。”大寒也道,“您还是仔细一些,与老爷商量之后再行决定吧。可别孤身一人去了反倒上当。”

    秦宜宁知道他们的好意,而且她也觉得这件事不是她一个人能够解决的事。

    是以当日巡查之后,秦宜宁回到府衙,就与逄枭躲在房间里说悄悄话。

    逄枭搂着秦宜宁的腰,将下巴枕在她肩头,低声在她耳畔道:“真的找到记号了?”

    “是啊,但是我没敢一个人去。”秦宜宁也仰着头,在他的耳边低声道:“我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幸好你没有去。今日我得了京城来的密报了。我不是留下个人在岳父身边吗?这消息就是岳父命他送来的。”

    逄枭的声音压的更低,热气都喷在了秦宜宁的耳廓,“圣上已经秘密来阳县了。咱们的行动都在监视之中,若是轻举妄动,恐怕早晚都要叫圣上知道,到时候那咱们可就百口莫辩了。”

    秦宜宁听的浑身一僵,不自禁后怕起来。

    幸好她现在养成了依赖逄枭的习惯,遇事都喜欢与逄枭商议着行事,若是还似从前那般自己拿主意,恐怕这一次真要阴沟里翻船,带累逄枭,还有可能将青天盟的人也暴露出来,更加上在京城的两家人。

    “幸好我没有去。”秦宜宁长吁一口气。

    “是啊。”逄枭吻了吻她的额头,道:“从现在起,咱们就只管专心赈灾,宝藏的事还有青天盟他们的联络,都不要管,行动上不能露出任何马脚,否则咱们家京城的家人就要危险了。”

    秦宜宁唬的背脊上都冒了冷汗,忙点点头。

 第四百五十一章 起价

    秦宜宁觉得后怕。

    若是刚才她找到线索就立即不管不顾,很有可能会引起李启天的注意。甚至刚才他们寻找线索的举动,也很有可能已经落入李启天耳目的眼中。

    见她愁眉不展,逄枭很容易便猜到她在担忧什么,禁不住安抚的摸了摸她的额头:“傻丫头,胡思乱想什么?你手下的人做事老练,必定没有暴露行迹。何况阳县的地形本就曲折,山路又多,完好无损时想寻个路都不容易,何况地龙翻身之后整个县城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何况他们就算是留了眼线,首先也是要监视我这个大目标,然后才可能是你这个小目标,且还未必立即找得到你。”

    秦宜宁闻言噗嗤笑了,“就你最是知道我。我什么都不说,你都知道我在想些什么。”

    “那当然了。”逄枭得意的掐了掐她的脸颊,“你一个眼神我都知道你做什么。譬如你现在就觉得为夫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你是不是特别想亲亲我?”

    “厚脸皮。”秦宜宁用粉拳招呼他。

    逄枭却是一把将她柔软的拳头握在手心,移到唇边轻轻地落下个吻:“别担心,有我在呢。”

    一句别担心,让秦宜宁心下安定,不由得埋首于他胸口,呼吸他身上皂荚香和独属于他的阳刚气息,闷闷地道:“我知道了。我不怕,也不担心。”

    逄枭身的手臂紧紧的环抱住她,大手一下下的轻轻拍着她的背脊。

    在她身边的人,除了秦槐远,其余人都是在依靠她。她是很聪敏,遇到事也能够独当一面,甚至比很多男子都要果决。

    可是所有人都忘了,她再强悍,也只是个少女而已。

    而他虚长了她八岁,难道她在他的身边,他还要让她提心吊胆吗?

    逄枭仿佛发誓一般,在她耳边轻声道:“放心,一切都交给我。”

    她就像一只乖巧的小动物,在他的怀中点点头,发顶蹭过他的下颌,带起一阵痒意。

    二人静静的相处了片刻,便出去忙着安排赈灾事宜。一切比照着旧都的模样,清理废墟,搭建粥棚和医棚,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巩知府还将逄枭捐出的银钱拨款给了李知县一部分。

    可李知县的难处与巩知府是一样的。

    “王爷,现在咱们是无处买粮啊,一些粮店的粮食早已落入大户的手中,而大户人家一个个约好了似的,将粮价咬的死紧,一石糙米竟然已经涨到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巩知府倒吸了一口凉气,又惊又怒的道,“这些发国难财的王八蛋!这才两天,他们又涨价了二两。”

    李知县望着逄枭,“王爷,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逄枭摩挲着下巴,转而看向秦宜宁:“现在也只能去与他们谈判了。若是现在我手里还有兵就好了。”

    秦宜宁嗔道:“有兵又能如何?”

    “有兵马在,我就是还有牙的恶狼,一言不合就要吃人的!将我那群小狼崽子往那些大户跟前一溜,不用谈判,只问他们你们要命还是要钱,就足够将他们震慑以正常价格卖出米粮了。”

    “唉!王爷要是能带兵来,那咱们还说什么呀!直接冲进去,把那些为富不仁的畜生抓出来,不用别的,王爷往那一站,就能吓的他们尿裤子!”一旁的差役也不由得附和。

    可没有了军权的逄枭现在就像是被拔掉了利齿的狼,本人即便是再有威望,又能如何?还不是要受制于人?

    巩知府和李知县闻言,也不由得叹息。

    他们这些外面的小官儿,对京城的事情了解不多。可是逄枭怎么看都是个忠善仁义之人,哪里会行那等反叛谋逆之事?

    天子的有戒心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如此防备之下,耽搁了正经事不说,那么一个为了建国立业流血流汗的功臣却被人如此防备着,也着实令人寒心啊。

    可是这样一个被辜负的人,却能够捐出那么一大笔的家当来给灾区的老百姓买粮吃,买药用,且还是在国家的赈米和赈灾银款都没到的时候默默地捐出来的。

    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能让人不深感敬服?

    “罢了,为今之计,只有我亲自去与他们谈一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看能否将价格谈下来。”逄枭起去叫虎子和精虎卫随行。

    秦宜宁道:“我就不随你去了。今日我打算去一趟庄子上,看看能不能调一些米粮来。也不知我的庄子受灾是否严重。”

    逄枭点头道:“你注意安全,我叫身边的人跟你去。”

    “不用,你那边更紧急一些,侍卫你多带几个吧,我带四个侍卫足够了。”

    逄枭看向秦宜宁身后的惊蛰四人,放心的点了头。

    巩知府和李知县将二人送出大门,饱含希望的看着他们的背影走远,对视了一眼,感慨道:“王爷和王妃果真都是极好的人,尤其是王妃,在这里跟着咱们吃稀粥,又要为了粮草的事忙前跑后的,却一句抱怨也没听过到过。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忠顺亲王那样仁义的人。”

    “是啊。”

    虽然吃不饱肚子,但是有王爷和王妃这样的大人物在此处陪着他们一起吃苦,一起想办法,他们都充满了干劲儿。

    李知县和巩知府就忙着去安顿灾民,忙起一应大小适宜。

    秦宜宁这厢则是与冰糖、寄云,惊蛰等四名银面暗探,一同去了阳县不远处的一个农庄。

    来应门的是个梳双丫髻,穿粗布袄,看起来六七岁的小姑娘。

    一见到秦宜宁,小姑娘惊喜的大叫来:“是四小姐!四小姐来了!”

    秦宜宁仔细想想,才认出面前之的小姑娘是谁。

    “你是平丫儿?你长高了不少啊,我都差点没认出来。”当初在常春山上,秦宜宁在逄枭的送她的宁园收留了许多灾民,平丫儿就是其中之一,想不到钟大掌柜将她安排在阳县的庄子上了。

    “哎呀!真的是四小姐!”

    听见平丫儿的召唤,庄子里跑出好几个人来,见了秦宜宁,都行了大礼,七嘴八舌的问候。

    “四小姐!”

    “恩公您怎么来了!”

    “快快快,请恩公屋里头坐。”

    秦宜宁便被众星拱月一般让进了屋里。

 第四百五十二章 粮草问题

    秦宜宁虽然是庄子的主人,但是看到这些曾经帮助过的熟面孔,秦宜宁的心下到底安定了很多。

    “恩人,您怎么亲自来了?这地龙翻身,路不好走啊。”张庄头道。

    “是啊恩人,路上这么危险,而且您是不知道,这地龙翻身,隔几天就一次,隔几天就一次,大的小的,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张庄头的浑家丁氏道。

    秦宜宁关切的问:“咱们庄子上一切可还好?可有人伤着了?”

    “哎,有几家的房子都毁了,伤着了十来个,还有一家的老妈被掉落的横梁砸中了,当时就去了。”

    秦宜宁叹息着道:“哎,天灾人祸,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丁氏道:“恩人心地善良,当初我们能保住一条小命都是多亏了您,咱们大家伙能安顿在庄子里,有饭吃,有衣裳穿,有屋子住,平平安安的过了个年,这已经是我们的幸运了。恩人已经为我们尽了力,您就别伤心了。”

    张庄头也实在的道:“是啊,咱们庄子上还算好一些的。多亏了先前钟大掌柜给咱们盖房都盖的结实,地龙翻身,大部分的房屋愣是没什么大事。”

    “那就好。”秦宜宁叹息道:“我这一次来,是跟随王爷奉旨出来的。国库空虚,圣上一时半刻没有给赈灾的米粮和银钱,城里的惨状,我想你们都知道,看着那么多人挨饿,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咱们庄子上可还有多余的粮食?”

    “恩人,去年遭灾,今年才收了一茬庄稼,粮食是有,但是不多,红薯倒是有一些。”

    秦宜宁道:“你们留出庄子上所有人足够的口粮,剩下的帮我装上车吧,我待会儿运回城里的粥棚,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张庄头闻言点头,立即去办了。

    丁氏却是有些欲言又止。

    秦宜宁笑着道:“丁嫂子,有话不妨直说。”

    “嗳,恩人,我知道这话原本轮不到我一个妇人说的,恩人心善,只想着救更多的人,他们那么大的一个朝廷,难道一个大子儿都拿不出来吗?我看是有人看准了恩人您心善,只要到了这里,看到受苦的百姓,您看不过眼去自然就会掏银子买粮食了,此其一。”

    “二则,咱们的能力有限,您的粮食就算全都捐了,到底不可能救很多的人的。到时看到伤亡的人数,不会有人 记得您捐了多少,只会看死了多少人。哎!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您的东西,可是我就是看不得恩人吃亏。”

    秦宜宁闻言,动容的笑了起来,“多谢丁嫂子直言,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件事我会仔细考虑的,而且王爷那边应该也会想法子去解决粮草问题,我只是想在他想到解决办法之前,能够尽力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您是善良的人,当初就是您这份善良,我们才能都能够活命。您的吩咐,我们都会照办的。”说到此处,丁氏又觉得自己真真是龌龊。难道只准当初的秦宜宁使银子救她?现在人家想救别人的命,她却还在这里小人之心。

    秦宜宁在屋内稍作休息,庄子里的人是紧锣密鼓的张罗起来。因为路况不好,马车难行走,粮食就都驮在了骡马的背上,所有的粮食加起来,怎么也能凑辆大车的量。

    秦宜宁将张庄头拉倒一边低声问:“装了这么多,庄子上人吃的可还够吗?你们不要因为我的一句话,就将自己的口粮都捐了。”

    张庄头心里暖呼呼的,“恩人放心,依着您的吩咐,我们都将口粮留出来了,您只管放心便是。只是我听说城里已经有人生疫病了,恩人总在那一处行走,千万千万要小心啊!”

    秦宜宁笑着点点头,道:“你们也是,好生的将庄子看护好,大家这段日子也不急着做什么了,就只管好生活下去。只要有命在,咱们就来日方长。”

    “是!”

    秦宜宁不敢多做耽搁,既然有了一些粮食,那就要立即运送回去,救人如救火,她不想再看见百姓因为昏君而白白牺牲。

    路是极为难走的。幸而这一队都是马匹,遇到难走的路面小心的牵着马过去也是一样。

    不过饶是如此,回到阳县发现成里时也已经到了下午了。

    逄枭担心秦宜宁,一直就在城门口守着,见秦宜宁一行带着马队回来,上头还绑着粮食,逄枭的眼中就泛起了笑意,但是更多的却是心疼。

    “回来了。”逄枭笑着迎上前。

    秦宜宁翻身下马,笑道:“想不到你们先回来了。”

    “嗯,过了午后就回来了。怎么样,骑了这么久的马,累不累?”

    “还好。”秦宜宁与逄枭并肩往府衙走,低声笑道:“就是马鞍有一些磨腿。我以前都不觉得,现在养尊处优的,倒是变的娇气了。”

    “你哪里是娇气?本来就是细皮嫩肉的娇软姑娘,却要跟着我来吃苦。”逄枭大手撩了一下她散乱的碎发。

    二人就站在一处树荫下,看着手下之人牵着马往前走去。

    待到周围没有旁人了,逄枭这才压低声音告诉秦宜宁:“我的探子发现,整个旧都附近都被龙骧军包围了。应该是圣上亲临带来的人。尤其是还有人往阳县的方面赶来,只是因为路况不好耽搁了一些。但是相信很快那些兵马就到了。”

    秦宜宁听的心惊,“这么说,宝藏真的在阳县了。”

    “是啊。否则圣上不会如此行事。只是咱们还不知道宝藏藏在何处,也不知道此事青天盟的人到底是站在什么立场。他们留下的记号是不是就是藏匿宝藏的所在。”

    秦宜宁无奈的道:“既然知道调用了兵马,圣上还暗中赶来了,咱们就更不能掉以轻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