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男主貌美如花-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珊儿精神好得很,我叫冯妈妈带她回去,她还不肯,非得留下来。”说到待人接物,黄夫人比吴夫人高了起码两个档次,今日要是没有她,灵音阁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陆珊抱着个五彩缤纷的六菱球在顾萝身边蹦来蹦去,其实就是偷听她和黄夫人说话,不料顾萝竟然不说了,还让黄夫人先回去。陆珊愣了愣,天真地朝着黄夫人挥挥手:“叔祖母再见。”
黄夫人闻言温柔一笑,伸手在陆珊的额头上轻轻点了下:“你个小精灵鬼,真是什么都知道。”
陆珊没有等到黄夫人再来找顾萝说话或是顾萝带着她前往清风院就知道了今日背后的真相。她们回到秋棠院不久,得到消息的陆昊就匆匆跑来向顾萝确认了。
顾萝无奈地解释道:“夫君你知道的,我和太子妃、穆王妃私交很好,可我既然请了她们,其他的王妃就不能不发请帖。文康郡主和我们家关系不一般,她和长平公主又是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所以只要是出阁开府的公主,我也都发了请帖。她们来不来是一回事,可要是我的请帖没送到位,过后是要被人记恨的。但我不知道太子妃私下说了什么,然后她们就都来了……”
“太太肯定以为你是故意的,心里不知道怎么不舒服呢。”陆昊虽然没有看到,但他能够想象得到,吴夫人当时的表情有多难看,事后说不定还会跟顾萝过不去。
只是孝字当头,除非吴夫人做得太过分太不像话,不然他什么也不能做,否则要是被御史知道了,他就是中了进士,也没任何前途可言,盛宁王朝以孝治天下,可不是说着玩的。
顾萝懊恼地叹了口气:“我是想着压压五弟妹的气焰,省得她成天跟我过不去。可我真没想过,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春闱在即,对你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吴夫人高不高兴,过后会不会找自己算账,顾萝毫不在意,反正她又不能拿自己怎么样。至于陆昊,顾萝更不需要他做什么,他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对她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要是陆昊为了她和吴夫人怼上了,对顾萝来说反而是麻烦事。因为婆媳之间有点小纠纷很正常,谁家都是难免的,可由于婆媳关系影响到母子关系,说出去就是儿媳妇的错了。
顾萝别的都不怕,她就怕影响到陆昊的春闱,要是那样的话,可就真是玩砸了。
陆昊摆摆手,不以为然道:“对我能有什么影响,王妃公主们身份再高,也是你正正经经的娘家亲戚。我们给女儿过周岁,请舅母姨母喝杯酒,就是御史也挑不出错来。”
顾萝闻言松了口气:“我想也是,整件事虽然有点失控,可归根结底,也就是家事。不过今日之后,我们的珊儿在遥京城大概就要出名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陆珊听完父母的对话,心里有谱了。原来是太子妃插了手,她娘计划的两三位娘家嫂子姐妹就变成了顾家的娘子军齐齐出动,只是太子妃为什么这么做,顾萝没有说,陆珊也就不得而知。
顾萝说得没错,经过那场声势浩大的周岁宴,在遥京的世家贵族,陆珊闻名遐迩。
好在没等陆珊出上几日风头,今年二月的重头戏上演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迅速转移了。
宝元十六年的会试开始了。
不算恩科的话,会试三年一次,每次录取不到三百人,乃是盛宁王朝三年一度的大事。
太丨祖皇帝规定了,非科举不得入仕,遥京的世家贵族对会试投以再高的热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要么有自家的子弟参考,要么就有各种亲朋故旧家的子弟参考,总不会是局外人的。
安远侯府今年有陆昊和陆昆参加会试,还有陆昕的未婚夫姜柏,关注度更是高过往年。
送了陆昊和陆昆出门,陆家全家开始吃素了,这是老太太的意思,无人敢不遵从。
陆珊刚进化到食肉动物就赶上家里的吃素浪潮,心里有点小怨念。主要是她想不通,陆昊能不能中进士和她吃肉还是吃素,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好在陆家所谓的吃素只是半素,会试总共也不到十日,咬咬牙还是可以坚持的。
陆珊以前看过古代有关科举的科普,知道会试很不容易,全体考生要在贡院关上九日,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二月中旬的气温并不算高,考生不允许穿夹衣,因病不能坚持的大有人在。
想到这里,陆珊对吃素的不满基本上消失了。她爹只能可怜兮兮地穿着单衣在贡院的号子里啃干粮,她还有香喷喷的蒸鸡蛋可以吃,相较之下已经很幸福了,就不要强求太多了。
九日会试结束,早早侯在贡院门口的陆家小厮把自家三爷和四爷接了回来。
陆昊看上去还好,他的眉眼间虽然透着几分倦意,可整个人显得很有精神,从内到外那种。倒是陆昆,看着就蛮吓人的,脸色苍白,眼眶深陷,累得都快脱了形。
陆昊回到家,闷头睡了一天一夜,第二日醒来神清气爽,拿着默出来的答案找陆励研究去了。陆励是礼部尚书,本该负责春闱的,可他两个侄儿今年都要参考,就申请回避了。
陆昆却是病了场,养了将近半个月才好,急得安远侯不行,就怕儿子赶不上三月份的殿试。
三月上旬,会试的成绩出来了,陆昊中了第七名贡士,姜柏排在第一百九十五名,双双榜上有名。倒是考前被人看好的陆昆,名落孙山之后,让人大吃一惊。
毕竟长期以来,陆家人的印象都是三爷好高骛远,四爷刻苦踏实。若是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能考中,你问十个人,有九个会告诉你是陆昆,剩下那个还是三房的人。
不是人们对陆昊有偏见,而是陆昊一贯的表现,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对读书这个事不上心。
然而世事就是这样的出人意料,陆昊不仅考中了,名次还非常靠前,若是他金殿廷试的时候努把力,冲击一甲前三并不是没有机会。
陆昆榜上无名就不说了,姜柏虽然中了,名次却有些尴尬,要是殿试不能把握机会把名次往前挪一挪,搞不好就是同进士,也是蛮郁闷的。
不管怎么说,能参加殿试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陆家两个儿子一个女婿参考,就有两人进了殿试,算是非常了不起了。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此时的安远侯府必然是欢天喜地的。
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安远侯不开心,他心爱的儿子落榜了;吴夫人不开心,未来女婿的名次岌岌可危,要是考个同进士可怎么办;陆昆落榜了,显然更是开心不起来。
面对意想不到的局面,陆珊表示她有点看不懂了。
陆勉和吴夫人太搞笑了,陆昊是他们的亲生儿子,谁家儿子会试考了第七名爹娘不是激动地要上天了,这两位倒好,真情实感地在那里委屈。
跟他们比起来,陆励和黄夫人对陆昊好多了,陆珊很同情她爹投胎跑错了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周六开V,小天使们要多多支持哦,留言有惊喜~
第026章 探花
会试成绩没出来; 安远侯陆勉急得要命,先是陆昆病了,病得还有些严重,要是及时好不了,赶不上下个月的殿试,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那几日,陆勉天天命人拿着他的帖子往太医院跑,连着请了两三位太医上门给陆昆看诊。
结果每位太医都说,陆昆这不是什么大症候; 就是考前太紧张太拼命了,考试的条件又比较艰苦,有点着凉; 考完就爆发出来了。不过不碍事,陆昆年轻; 身体底子好,喝上两服药就好了。
话虽如此; 陆勉还是紧张,每天要往夏桂院跑两三次,每次去了就是啰啰嗦嗦叮嘱一大堆,听得乔氏都烦了,就没见过谁家公公这么嫌弃儿媳妇没把儿子照顾好的; 这不该是婆婆的事吗。
陆昆虽然病着,精神却还不错,他笑着安慰乔氏道:“父亲的话你听过就算; 不必放在心上,他也不是针对你的。”陆勉那是没话找话,不骂儿媳妇,他还能骂生病的儿子不成。
“四爷放心,我明白的,我就是……心里有点别扭。”乔氏说话时的表情非常无奈。
乔家是商户人家,跑船起家的,富甲天下,可就是底蕴太差,名声不是很好。
一直到乔氏的祖父当家,不知费了多少力气,乔家终于在户部挂上了号,成了皇商。
此后,乔家努力走上了转型之路。盛宁王朝没有商人子弟不许科考的规矩,只是乔家子弟自由惯了,突然叫他们都去读书也不现实,只能从娃娃抓起,倒是家中的女儿们,可以嫁给读书人。
少年进士最是难得,不要说世家贵族的千金小姐,就是顾家的公主郡主也喜欢,像乔家这样的人家,肯定是抢不到的。少年举人相对多些,可从举人到进士,那条路宛若天堑,有很多人一辈子也跨不过去。乔氏有好几个姑姑都是嫁了当时据说很有前途的清贫人家出来的年轻举子,可一直到乔氏出嫁,她的姑父们还是举人,前途遥不可期。
乔氏和陆昆订婚时,陆昆连举人都不是,他只是个秀才,完全不符合乔家的投资条件。乔家看中陆昆的,可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潜力,而是他侯府少爷的身份,哪怕他只是安远侯的外室子。
安远侯选中乔氏,原因就更简单了,和陆家差不多的人家,谁会把嫡女嫁给陆昆,说不定连庶女都舍不得,像曹氏那样徒有虚名的世家女,陆勉又看不上,他觉得还是乔家这样的人家更实惠。
说白了,乔家图名,陆勉重利,两家一拍即合,乔氏和陆昆的婚事就这么说定了。
乔氏嫁来陆家的时候,嫁妆看着不显眼,只有七十二抬,其实里面的东西多得吓人,压箱银子更是多达五万两,可她还是很紧张,怕陆昆不好相处,更怕婆婆是个刁难人的。
毕竟,陆昆只是安远侯的外室所出,虽然从小就抱回了侯府抚养,可说起来还是不那么好听的。乔家当然知道陆昆的身世尴尬,可要不是这样的话,也轮不到他们家的闺女嫁过去。
乔氏自己也有庶出的兄长,她见过母亲对庶嫂漠视的态度,心里怎么可能不担忧。妾生子是正大光明生的,主母见了尚且不舒服,外室子名不正言不顺,不被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就是好的。
若是乔氏自己可以选择,她宁可像她的姑姑们那样,拿着丰厚的嫁妆嫁个穷些的举人,哪怕对方科举上出不来,她吃穿不求人,在夫家也能过得很自在,倒是进了陆家,前途一片茫然。
可惜乔氏没有选择的资格,不仅她没有,她娘乔太太也没有,她爹好容易搭上安远侯,怎么可能舍得放手。嫁个女儿过去算什么,对方是外室子又算什么,以后乔家和安远侯府就是亲家了。
嫁到陆家以后,乔氏惊讶地发现实际情况比她想象的好多了。陆昆不是她以为的纨绔子弟,他县试的时候就是案首,在她过门不久,更是中了举人。
夫君年少有为,待她更是温柔有礼,乔氏满意地不能再满意;婆婆吴夫人虽然有点难缠,但她不打不骂,最多就是说话刻薄些,咬咬牙也就忍了,没什么过不去的。
就是乔氏最担心的陆昆会不会因为出身被人看不起的问题,其实也不算什么。
这个世道对男人比女人宽松多了,陆昆要是女儿身,顶着外室女的身份,就是有安远侯护着,将来也没什么好归宿。可他是男人,还很会读书,前途一片光明,谁会闲得没事看不起他。
最让乔氏感到崩溃的,是她的公公安远侯,他的挑剔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乔氏在家时,从没见过像陆勉这样宠儿子的父亲,旁人养闺女都没他养儿子那么精细。无论陆昆哪里不好,他都觉得是她不对,是她没把夫君伺候好了,动不动就找嬷嬷过来指点她。
好在陆勉挑剔归挑剔,对陆昆那是好得没话说,私下贴补起银子来从不手软。这回陆昆病了,他更是打开了小金库,送来不少乔氏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说是慰问儿子的。
等到陆昆病好了,陆勉又四处帮他打探成绩去了,他虽说辞官了好些年,但有安远侯的身份在,还是有自己的人脉的,真要打听什么,小道消息灵通得很,都不比回避的陆励慢多少。
陆勉的消息的确不慢,就是结果不尽如人意,陆昆榜上无名,陆昊倒是位列前茅。
陆勉生怕自己看错了,仔仔细细看了三遍,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一脸的不情不愿。
很显然,陆昆落榜带给陆勉的打击是陆昊考了第七名都不能弥补的,他甚至还要担心,陆昆会不会因此受到刺激。因为从小到大,陆昆读书比陆昊上心多了,偏偏结果却不是天道酬勤。
陆勉从不否认自己是个偏心的父亲,他就是喜欢陆昆超过其他儿女,要是陆昊陆昆一起中了,他也会为陆昊感到高兴的,就像四年前,他们兄弟一起中了举人。可是陆昊中了,陆昆却落榜了,陆勉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的,他努力调整了下心情,小心翼翼地去安慰失望的儿子了。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陆勉偏爱陆昆是因为他早逝的生母。在侯府下人上不得台面的传言中,那位红颜早逝无缘进入侯府的女子是陆勉的白月光朱砂痣,绝对地属于真爱。
只有陆勉自己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陆昆的生母叫什么名长什么样,他早就不记得了。之所以喜欢陆昆,纯粹是因为这个儿子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成就感。
有人也许会问,陆昊的成绩比陆昆更好,陆昆只是县试案首,陆昊直接就是小三元了,陆勉为何没有成就感。原因很简单,陆昊是老太太养大的,从小读书是陆励指点的,跟陆勉没什么关系。陆昆就不同了,那是他亲手养大的儿子,学业也是他请人教导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人的感情是很奇妙的,付出越多,爱得越深。
陆勉对陆昆就是这样,他开始也许还是炫耀为主,然而到了后来,就是看陆昆哪哪都好了,不愧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
陆昊的成长过程里,陆勉的参与度太低了,自然没有养成的满足感。
在陆昆考得好的前提下,陆昊考好了,陆勉也会高兴,都是他的儿子,最起码说明他种子不错。可是陆昆考砸了,陆昊考成什么样儿,陆勉就没心情关注了。
要是陆珊知道安远侯的想法,她肯定会说,这不就是本命和墙头的关系么。
以前她追星际联赛的时候,只要本命发挥尚可,她看所有墙头都顺眼,每个都有兴趣给他们加油。可要是本命被淘汰了,再看墙头的比赛,也就意兴索然了,根本提不起劲。
只不过……
追星的时候有所偏颇很正常,因为谁也不会那么博爱,但是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也能偏到这个程度,那就显得有点荒谬了。
陆勉絮絮叨叨安慰了陆昆许久,乔氏借口照顾孩子,没有过去请安。她是真的怕了这位公公了,千错万错就是不是自己的错,她怕陆昆被他带到沟里去,有事就往他人身上推诿。
好容易等到陆勉走了,乔氏去了书房,发现陆昆对考试结果看得比陆勉开多了。他说从贡院出来,他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了,还让乔氏不要听信流言,该给秋棠院道贺的,千万不要忘了。
“四爷,你真不在意?其实,你不用勉强自己的。”乔氏对陆昆的话表示怀疑,要是真的想开了,他为什么不自己去向陆昊道贺,还得她转一个弯,顾萝那里再转一个弯,也不嫌麻烦。
“技不如人,输给三哥我是心服口服的。”陆昆说到这里顿了顿,挑眉道:“这和我现在不想看到他,有什么冲突吗?”他把陆昊当了好几年的假想敌,就算认输了,也不是马上就能放开的。
“四爷这话听了,我心里算是踏实了。”之前陆昆的话太假了,听得乔氏心里直敲小鼓。如今听到他说实话了,乔氏反而松了口气,她就怕陆昆钻进死胡同了,绕死在里面钻不出来。
“娘子放心,凤冠霞帔早晚会给你的,我不会忘了早前说过的话。”陆昆其实是有些后悔的,三年前他该下场,便是像陆昊那样名落孙山也好,有过经验才不会紧张,他浪费了三年的时间。
比起陆勉,吴夫人对陆昊的怨念更深一些,因为他不仅压过了她的准女婿姜柏。更重要的是,提到陆昊,很多人就会想起陆晟,他们可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要知道,在陆昊和陆昆没有硝烟的比试中,两人其实是互有胜负的。陆昆比陆昊小两岁,可他中秀才比陆昊早三年,中举人虽然是在同一年,可也是陆昆的名次更靠前些。
正因为过往的成绩对比摆在那里,今年会试之前,安远侯府才会看好陆昆的人更多。要不是凭着会试的结果打了翻身战,陆昊至今还被陆昆压着,哪来今日的风光无限。
如果说陆昊和陆昆的关系属于你追我赶,算是良性竞争,那么陆昊对陆晟,就是绝对的碾压了。
陆昊已经是贡士了,殿试下来就是进士,还有可能是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再不济也是二甲进士。陆晟呢,从小号称爱读书的他,至今连个秀才都不是,说出去很不好听。
自从皇榜贴出来,上门到安远侯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主要恭喜陆昊,附带恭喜姜柏。这些人想到前段时间陆珊非同寻常的周岁宴,个个舌灿如花,只恨不得把陆昊夸到天上去。
吴夫人勉强支应了半日,嚷嚷着心口痛,罢工回去休息了。顾萝闻讯嗤笑一声,自己跑去招呼客人了。吴夫人听不得别人夸奖陆昊,她却是听不够的,多多益善。
陆昕最近心情很好,兄长和未婚夫双双上榜,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就是吴夫人,老是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让她听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那是她亲哥哎,她为什么不能替他感到高兴。
听说吴夫人身体不适,陆昕放下手上做了一半的绣活,匆匆赶去安福堂探望。
“母亲哪里不舒服了?怎么不请大夫?你们这些伺候的人都是怎么回事?”谁知进门一看,吴夫人好端端地坐着,脸色看上去和常人无异,陆昕顿时就纳闷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夫人朝着陆昕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还让陆昕坐下说话。
陆昕眨眨眼,不解道:“我听说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又听说……”
“客人有你三嫂招呼呢,人太多了,吵得我不舒服,就先回来了。”吴夫人当然知道陆昊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他眼里除了老太太和顾萝,哪里有她这个亲娘,真是不提也罢。
陆昕听说人这么多,忙道:“母亲,我去给三嫂打下手吧。”她只是听丫鬟说了,也晓得家里现在有多热闹,若是吴夫人理不得事,她打算去帮帮顾萝,省得她忙不过来。
吴夫人恨铁不成钢地叹气道:“你三嫂被人捧着,正是得意的时候,你去做什么?”
陆昕腾地站起身,跺了跺脚,急道:“母亲,你怎么能这么说?”吴夫人对陆昊的不满,陆昕隐约知道一些,起因是老太太从小把陆昊抱去抚养,让吴夫人觉得这个儿子不贴心。
可陆昕不明白的是,儿子要那么贴心做什么,孝顺不就好了。她的五哥陆晟倒是和母亲很贴心,连她这个当闺女的有时候也会自愧不如,可是再贴心的儿子,不能干他也闹心。
要陆昕自己说,她以后的儿子若是有陆昊这样能干,她做梦都要笑醒,要是像陆晟那样……
陆昕赶紧摇了摇头,拒绝这种可怕的设想。
见陆昕真心实意在为顾萝着想,吴夫人的脸色不由沉了几分,厉声道:“昕儿,坐下,看看你像什么样子。都要出嫁的大姑娘了,还这么毛手毛脚的,嫁了人可怎么办?”
陆昕不甘不愿地坐回了原位,表情仍是不以为然。出嫁怎么了,她就是嫁了陆昊也是她三哥,又不是从此就没有关系了。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又有谁家的姑娘是出嫁后就和娘家毫无瓜葛的。
别以为她不知道,女人在夫家的地位如何,只靠丈夫的疼爱是靠不住的。至于儿子,等儿子长大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父兄是否能干是非常关键的。
远的不说,就说安远侯府,陆昕不是看不出来,老太太对婶母的重视远胜她的母亲。
为什么?因为黄家是“祖孙七进士,父子两阁老”,黄家的女儿嫁出去,谁家不是高高捧着。黄家的两位阁老分别是黄夫人的父亲和兄长,老太太能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吗?
吴夫人的出身比起黄夫人差远了,她是莒国公府二房的庶女,各种机缘巧合,才成了陆勉的继室。莒国公府的爵位已经传到第五代,现任莒国公是吴夫人的长房堂兄。
莒国公和安远侯差不多,都是空有爵位没有实职。陆家胜在爵位是世袭罔替的,一代不成还能期待下一代,而且陆家对子弟的学业要求比较严,每代都有陆励、陆昊这样的人出现。
吴家就不成了,连着两代没人入仕,只要吴夫人的堂兄去世,全家人马上回到平民身份。
陆昕不至于看不起自己的亲娘,可她绝不希望,自己出嫁后面临吴夫人这样的窘境。
陆昊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兄长,又是兄弟几个里头前途最被看好的,他和顾萝平时对她还很好。陆昕怎么想也想不通,别人求都求不到的好兄嫂,吴夫人为什么不喜欢看到她和他们亲近。
面对女儿茫然的目光,吴夫人有苦难诉,最后选择了保持沉默。
天知道当年陆昊刚生下来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欣喜若狂,说是生命从此有了色彩都不夸张。
吴夫人出身不高,给陆勉当继室都有高攀的嫌疑,进门后又不得婆婆喜爱,丈夫对她也是平平,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可不是看得比命根子都要重,那就是她未来的依靠。
谁知陆昊还没满月,老太太发话了,她要亲自抚养孙子,让把陆昊给她抱过去。
吴夫人闻讯如遭雷劈,有种自己最珍视的宝贝被人抢走的感觉。老太太是什么意思,她身边养着前头沈夫人留下的陆昌和陆昭,绝不会是寂寞了,想要个孩子跟她作伴。
吴夫人猜不透老太太的想法,也不敢违逆她的意思,陆昊一满月就被抱去了宁寿堂。
起初,吴夫人常去看望儿子,每次请安都恨不得待在宁寿堂不走了。老太太也不反对吴夫人和陆昊接触,她爱看多久看多久,从不拦着她。
但是吴夫人觉得不满足,她原本可以时时刻刻见到儿子,把他抱在怀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找着各种合理不合理的理由,才能和儿子多待一会儿。
通常来说,小孩子都是跟接触时间更长的人更亲,陆昊也是如此。他从小跟着老太太长大,对祖母肯定比对母亲更亲热,让吴夫人见了心里酸楚不已,总觉得儿子不是自己的了。
陆昊三岁那年,吴夫人生下了陆晟,母子间日后的矛盾开始初现端倪。
没有陆晟之前,吴夫人只是觉得儿子和婆婆更亲,心里对婆婆有怨言。有了陆晟以后,她把双份的母爱投入到了小儿子身上,并渐渐对大儿子生出了不满来。
吴夫人对两个儿子亲疏有别,理由勉强也是说得通的。一边是婆婆养大的乖张爱搞怪还跟自己不亲热的大儿子,一边是亲自抚养的乖巧听话懂事的小儿子,当娘的要想不偏心也难。
随着年纪的增长,陆昊的性子愈发桀骜,好在他的本事跟得上他的脾气,倒也不算什么;反观陆晟,性子变得软弱多疑,毫无主见,也不知是不是吴夫人从小帮他拿的主意太多了。
自己养的儿子,不成器也要自己担着,吴夫人不怪陆晟读书不开窍,反而嫌弃陆昊太出色。
到了陆昊说亲的年纪,吴夫人忙活上了,她想给陆昊娶个听话的媳妇回来。儿子管不住,她还能管不住儿媳妇,只要儿媳妇能抓住儿子的心,儿子终究也是要听她话的。
吴夫人想得挺好,还提前看好了两个不错的姑娘,谁知陆昊的婚事,根本轮不到她插手。陆昊和顾萝的婚事是皇帝赐的,儿媳妇来头太硬,吴夫人明明不喜欢,对顾萝也不好太不客气。
随着兄弟俩的差距越来越大,吴夫人看陆昊越发不顺眼,总觉得是他欺负了陆晟。
就某些方面而言,陆勉和吴夫人也算得上是典型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至少在不喜欢陆昊的原因上,他们是有共同点的,就是他们都认为陆昊压过了自己喜欢的儿子的风采。
相较陆勉和吴夫人偏得已经看不见的心,陆昊的兄弟姐妹们明显要上道得多。他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表面功夫都是做到位了的,绝对让人挑不出错处来。
陆昌和陆显亲自给陆昊道了贺,态度客气地不得了,都说殿试还没进行,就不打搅陆昊温书了,等到金殿廷试结束,他们兄弟几个摆一桌,不醉不罢休。
陆昆如他自己所说,心情不好,暂时不想见陆昊,可乔氏跑秋棠院跑得勤快,还帮着顾萝招呼远远近近各家亲戚。陆昕虽然被吴夫人训了,仍然拖着陆晓去给顾萝帮忙了。
只有陆晟和王氏,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仿佛若无其事似的。
陆珊每天跟着顾萝进进出出,欣赏众生百态,对陆勉和吴夫人的心态,也揣摩出了几分。
他们应该是不讨厌陆昊的,不然陆昊在梓阳生病的时候,他们不会着急。只不过,他们也不怎么喜欢他,在这对奇葩夫妻的心里,各自有更喜欢的儿子,那是陆昊比不了的。
陆昊比较招人恨的地方在于,他死死地压住了陆昆和陆晟,所以陆勉和吴夫人不高兴了。他们有着身份上的天然优势,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自己的不悦,反正陆昊是不能违背孝道的。
想到这里,陆珊陡然生出了几分同命相怜的感觉,不由小小声地叹了口气。
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上辈子的她和这辈子的陆昊显然都是不谙其中之道的。
她还好,穿越之后改运了,陆昊的话,谁知道下辈子会是什么样,反正这辈子,他是别指望陆勉和吴夫人了。
陆珊越想越同情她爹,最后决定去书房安慰下他。
殿试只考一道题,而且没有落榜的危险,陆昊准备起来比前段时间放松不少。
这日,陆昊正在书房看书,门外响起“叮铃铃”的声音,不用说,是他的宝贝女儿来了。原来,陆琮和陆珊身上都有铃铛,今年过了年,陆琮进了家学,再不肯戴铃铛了,说是会被人笑话。
陆昊放下书本,笑着迎了出去,刚好看到陆珊在努力地翻门槛。
“奴婢见过三爷。”看到陆昊出来,冯妈妈有些紧张,不是她不负责,把陆珊扔在地上不管,而是小三姑娘倔强,非要自己走自己翻,谁说要帮忙她都不乐意。
陆昊摆摆手,了然地笑笑:“没事儿,你们先退下吧。”说完笑眯眯地看着陆珊。
陆珊骑在门槛上,进退两难,她抬头看了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