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男主貌美如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昊摆摆手,了然地笑笑:“没事儿,你们先退下吧。”说完笑眯眯地看着陆珊。
陆珊骑在门槛上,进退两难,她抬头看了眼陆昊,把手伸了出去:“爹……”门槛这玩意儿真是太反人类了,考虑过小短腿的感受吗,她每次骑在上面下不来,都恨不得找两把锯子来。
“珊儿怎么来了?是想爹了吗?”陆昊说着把女儿抱进了屋。
陆珊用力点点头,还从荷包里翻出一粒话梅糖,塞进了陆昊嘴里:“我请爹吃糖。”
陆昊笑纳了女儿的好意,还逗她道:“爹吃了糖,珊儿可就吃不到了。”
陆琮爱吃糖,陆昊顾萝第一次为人父母没经验,差点让他蛀了自己的小奶牙。到了陆珊这里,糖果成了计划供应物资,正常情况每天只有一粒,吃过了就没有了,珍贵性不言而喻。
“我不吃,给爹吃。”真要陆珊说,她可以长篇大论搞出篇小论文来,可是那样的表现,太不符合她眼下的年纪了,所以她只能装嫩,用最简单的话语逗陆昊开心。
陆昊闻言笑意更甚,用力在陆珊的脸上亲了亲:“我的乖宝贝,果然没白疼你。”
陆珊嘻嘻地笑,看着满屋子的书露出羡慕的目光:“爹好多书哦!”陆珊现在最想看的就是书了,她对盛宁王朝乃至这个时空的了解七鳞八爪,很不成体系,就指着有书籍能给她解惑。
不过陆琮刚进家学不久,她要等着学认字,起码还有两三年,真是好漫长好难熬。
“以后珊儿上学了,爹书房里的书都给你看。”陆昊的话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陆家的女孩子也是要念书的,就是不知道几岁开始,陆玲比陆琮大一岁,也还没有开始读书。
陆珊拍拍手,一脸似懂非懂的表情,心里却在想着,她能不能趁着她爹不注意,用空间偷拿两本书回去看,书房这么多书,她看了就还回来,她爹肯定发现不了。
可是陆珊再一想,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偷书不难,但她根本没有独处的空间,就是把书拿回去了,也没办法看。因为她身边无时无刻都是有人的,总不能在被窝里看,把眼睛弄近视了怎么办。
转眼到了殿试那日,陆昊胸有成竹地出了家门。比起会试九日的煎熬,顾萝此时已经不紧张了。陆昊会试的名次好,只要殿试的时候脑子不抽风,二甲前列还是比较稳的,实在不用太担心。
整个陆家此时此刻最紧张的人,要数吴夫人和陆昕无疑。姜柏会试的名次不太理想,排在了将近两百名的位置,若是殿试的发挥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被挤到三甲,成为同进士。
虽说同进士也能当官,可有“如夫人不如夫人,同进士不同进士”的说法摆在那里,有几个读书人愿意自己是同进士的,顶着这个名号入仕,一辈子都会遭人笑话,还有人中了同进士弃官的。
所以陆昕拼命祈祷,姜柏一定要发挥出色,争取挤进二甲,不然他的仕途,还没开始就难走了。
陆琮从家学回来,扯着顾萝的衣袖问道:“娘,为什么他们都说我爹会中探花?”他说话的时候,小嘴微微撅起,明显是有些不开心,探花有什么好的,只不过是第三名而已,他不稀罕。
顾萝其实也有这样的预感,可考试成绩还没出来,她不会随便开口,只摸着陆琮的脑袋笑道:“那是有人逗你玩呢,殿试还没结束,你爹还没回来,可不能出去乱说话。”
陆琮点点头,认真道:“我就说他们是在胡说,我爹要中状元的,怎么会是探花。”吓得顾萝赶紧伸手捂住儿子的嘴,在他耳边细细讲了一通道理,也不知道陆琮听进去多少。
陆珊听了陆琮的话暗自发笑,因为她也觉得,陆昊中探花的可能是最大的。谁让探花这个位置,挑的是双重实力,既要文章写得好,还要人年轻漂亮,差了一样,都对不起探花的称号。
陆昊到底年轻,虽然才学出众,可也没到技压群雄的地步,这从他会试的名次就能看出来。
盛宁王朝的历届探花都是从殿试排名靠前的学子里挑最年轻最好看的,陆珊对陆昊的脸比他的才学更有信心,如果她是皇帝的话,肯定要点陆昊为探花的,这样才是名副其实。
陆琮能在家学听到这样的传言,说明大多数人的想法和陆珊是差不多的。
殿试当天就能放榜,不至于让人提心吊胆等待消息。结果正如大多数人预料的那样,陆昊被皇帝点为了新科探花,安远侯府也因此多了个“叔侄两探花”的名号。
陆昕的未婚夫姜柏殿试发挥不错,挤进了二甲的行列,避开了同进士的尴尬身份。
陆昊高中探花,姜柏位列二甲,陆家双喜临门,一时宾客盈门。吴夫人这回不能再推脱了,必须亲自出来料理,她可以不给陆昊面子,却不能不在乎陆昕,她和姜柏的婚事不能再拖了。
在不知内情的外人看来,吴夫人此时该是志得意满的,儿子中了探花,女婿中了进士,再没什么人能比她更有福气了。事实上,吴夫人的心情一点都不美好,她很不满意陆昊抢了陆昕的风头,偏偏这番心思还不能对外人道,只能憋在心里。吴夫人心情不爽,总觉得陆昕委屈了,就使劲给她增添嫁妆,反正陆昭的先例摆在那里,陆昕是越不过去的。
想起陆家的大姑奶奶陆昭,吴夫人浑身不舒服。她初到陆家时,陆昌陆昭不知受了谁的挑唆,对她充满敌意。她费了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安抚好了陆昌,但是陆昭,对她的态度始终如一。
陆昭性子硬气,从不服软,仗着老太太的疼爱,每每哽得吴夫人说不出话。吴夫人唯一庆幸的,就是陆昭是个女儿,总是要嫁出去的,不会一辈子和她过不去。陆昭出阁时,陆昌仅在沈夫人的陪嫁中捡了几样作纪念,其余的全部给了胞妹。沈夫人是定远侯府的嫡长女,嫁妆丰厚自不用说,陆昭继承了生母的嫁妆,再加上安远侯府给她准备的那份,陪嫁自然丰厚无比。
陆昕出阁,因为都是嫡女,陆家的标准不会变,可吴夫人是填房,嫁妆哪里比得上沈夫人丰厚。再说陆昌尚了燕国公主,银子多得用不完,当然可以不在意生母的嫁妆,她却还有个儿子陆晟要照顾,就算这些年住持中馈有所收获,也不可能补贴女儿太多,两相对比之下,心里自然不平衡。
其实,陆昕的嫁妆也就是比不过陆昭,和遥京差不多人家的姑娘比起来,已经算是很多的,拉出去绝对不丢份。所以吴夫人的纠结,陆昕根本不知情,她高高兴兴等着做新嫁娘。
按照陆家和姜家之前的约定,春闱结束姜家就要派人过来商议婚期了,谁知姜家就是迟迟不来。吴夫人等得不耐烦,还在犹豫要不要托熟人打听下是怎么回事,姜家终于来人了。
谁知姜家竟然不是来商议婚事的,而是来退亲的,他们的言辞很恳切,还说聘礼也不用退了。
第027章 退亲
听说姜家是来退亲的; 安远侯府上下无不震惊,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要退亲了。
陆昕和姜柏的婚事订下有五六年了,两家都非常满意,逢年过节礼来礼往,关系一向不错。
姜柏是姜家二房的独生子,又比陆昕大三岁,姜二太太急着抱孙子,曾提出让陆昕一及笄就嫁过去。但是吴夫人只有陆昕一个女儿; 舍不得让她太早嫁人,就提出想把女儿多留一年。
吴夫人的要求不算过分,姜二太太自己也是有女儿的人; 就通情达理地同意了。谁知刚过半年,一向身体很好的姜家老爷子突然去了; 陆昕和姜柏的婚事就耽搁到了今天。
盛宁王朝的婚龄算是比较合理的,男子娶妻通常在十七八岁; 女子出阁则是十五六岁,更早或是更晚的也有,但都不多见。
姜柏今年二十一岁,陆昕马上就满十八岁,年龄都不小了; 算是这个年代的晚婚典范。
过年那会儿,姜二太太还和吴夫人商量,说是上半年之内; 无论如何也要把两个孩子的婚事给操办了,这样明年过了年,她说不定就能抱上孙子孙女了。
谁知殿试的结果出来了大半个月,姜家先是毫无动静,陡然派人上了门,却是要退亲的。
姜家来退亲的时候,曹氏正带着陆玲到秋棠院找顾萝说话,听到这个消息,两人都很惊讶。顾萝率先回过神来,吩咐大丫鬟秀如道:“你叫两个小丫鬟出去打听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顾萝八卦,而是姜家这事儿做的,让人感觉莫名其妙,非常的不可思议。
如果说陆昕是高攀了姜柏,姜柏考中了进士要另攀高枝,虽然也不像话,好歹也是个理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陆昕非但没有高攀,反而还有几分下嫁的意味,姜家退亲的行为显得很不合理。
姜家称得上是书香世家,从姜柏的曾祖父算起,每代都有子弟考中进士。只是姜家之前是耕读人家,在官场没有人脉,就是入了仕途,前两代也是五六品的地方官就到头了。
一直到姜柏的大伯父担任大理寺少卿一职,姜家才算出了第一个京官。陆家的先辈是跟着太丨祖皇帝顾修打天下的功臣,甚至因此得到了世袭罔替的爵位,门第比姜家高出了许多。
吴夫人精挑细选给女儿选中了姜柏,一是看中了他的人才,二也是想着低嫁比高嫁更轻松些。陆家五个儿媳妇,日子过得最惬意的除了燕国公主就是顾萝,原因是什么,她们是顾家的女儿。
秀如领命去了,曹氏轻轻叹气道:“姜家怎么这个时候来退亲,好没道理。”虽说姜柏中了进士,可陆昕的亲哥哥陆昊还中了探花,他们的反其道而行之,反得有点离谱了。
顾萝挑了挑眉,平静道:“先听听姜家是什么意思吧,我们在这里胡乱猜测,也没什么用。”
陆昕是安远侯的嫡女,是礼部尚书的侄女,一个哥哥是嫡公主的驸马,另一个哥哥是新科的探花,本身也是才貌双全的女子,姜家究竟为了什么,要放弃这样一个四角俱全的儿媳妇。
顾萝真心觉得,除了宫里的公主和几家王府的郡主县主,整个遥京也挑不出几个条件比陆昕更好的姑娘。等等,公主郡主……
顾萝灵光一闪,陡然想到了某种可能。
顾萝和曹氏闲话家常,陆珊坐在炕上跟着陆玲学翻花绳,其实注意力根本不在红绳上,她竖着耳朵,认真偷听顾萝和曹氏的对话。
好在陆玲以为陆珊是太小了,还不怎么懂,也不嫌弃她把绳子翻得乱七八糟。
得知姜家这会儿跑来退亲,陆珊的眼睛猛地瞪圆了,他们家搞什么名堂,要不要这么过分。
陆家四位姑娘,大姑姑陆昭早就出嫁了,一年回来不了几趟,陆珊对她不熟;小姑姑陆旭比她大了不到一岁,可惜两人的心理年龄差距太大,就是黄夫人有意撮合,也玩不到一起去。
陆珊平日见得最多的,就是二姑姑陆昕和三姑姑陆晓。其中,陆昕性格活泼,最爱逗着陆珊玩,还会亲手给她做荷包香囊布老虎;陆晓为人低调,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
陆珊穿越过来一年多,对这个时代的规则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晓得像陆昕和姜柏这样谈婚论嫁的程序基本走完就差最后一步的未婚夫妻,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可能退亲的。
所谓万不得已,主要是指威胁到家族存亡的大事,比如男女双方订了亲但还没成婚,其中一家犯了事,另一家不想连累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退亲,从此一了百了。
陆家的情况显而易见不符合这个条件,他们家世子尚了嫡公主,只要不造反,惹下其他事都不可怕。姜家更不可能,他们要是犯了事,上赶着抱陆家的大腿还来不及,哪里会退婚。
不多时,秀如回来了,表情有些沉郁,她走到顾萝和曹氏面前,回话道:“姜大太太和姜二太太亲自来了,姿态放得很低,言辞也很恳切,可她们不说原因,只说一定要把亲退了。”
“太太是什么反应?”退亲就算了,哪有不说明原因的,这和态度好不好没有关系。
“太太自然是不肯依了,说二姑娘是等着姜四爷守了孝的,姜家不把原因说清楚,这个亲就不能退。”秀如略顿了顿,继续往下说道:“谁知太太都这样说了,姜家的两位太太还是支支吾吾,只说是姜家的错,是他们对不起二姑娘,还说聘礼也不用退了,就当是姜家给二姑娘的添妆。”
“姜家太太真的这样说了?”曹氏惊讶地问道。按照惯例,嫁妆和聘礼是要匹配的,陆昕嫁妆不少,姜家下的聘礼自然也不能少,整整六十四抬呢,竟然说不要就不要了。
“姜大太太是这样说的,太太听了当时就火了,说我们陆家不稀罕那点银子,姜家要是给不出个合理的解释,她就是告御状,也不会答应退婚的。”女为母则强,吴夫人是真的被气着了。
顾萝略加思索,挑眉道:“行了秀如,你快别贫了,一次把话说完,不许再卖关子了。”
“见太太急红了眼,姜二太太总算说了实话,她说永乐公主看上了姜四爷,要召他当驸马。姜二太太说着也哭了,说他们也不想的,只是永福宫的那位,姜家实在是得罪不起。”
“原来是她……”顾萝轻轻沉吟了句,形状姣好的眉微微蹙了起来。她就猜到会是这样,只是她没想到陆昕这么倒霉,竟然遇上了最难缠的那位,就是燕国公主出面,只怕也很难转圜了。
曹氏没想到陆昕是被金枝玉叶抢了未婚夫,整个人都惊呆了,半晌方迟疑道:“永乐公主不知道姜四爷有未婚妻吗?”
“未婚妻算什么?退婚不就完了。世宗皇帝的广元公主,当年可是逼得驸马休了原配再嫁过去的。”原则上,公主是不能与人争夫的,可是得宠的公主们,又有几个是讲规矩的。
很不幸的是,未出阁的诸位公主里头,永乐公主恰恰就是最得宠的那个。
陆珊正在感叹,顾萝吐自家人的槽不留情面,系统下任务了,要她挽救陆昕和姜柏的婚事。
第028章 后宫
陆珊很喜欢陆昕; 对她的遭遇也很同情,如果有可能,她很乐意帮她。然而……
看完系统发布的最新任务,陆珊直接跪了。
在这里,跪了不是形容词,而是在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陆玲不明白,陆珊好端端地和自己翻着花绳,怎么突然就趴炕上了,她平时走路不是很稳当么。不等陆玲伸手来扶自己; 陆珊自己拍拍膝盖爬了起来,脑袋还是晕晕的。
陆珊发现,自从升了级; 她家系统就变得“猖狂”起来,连着两次给她下了完全不在她掌控范围内的高难度任务; 它也不想想,以她一岁零一个月的年龄; 能有多少自主权。
上次那个收集祝福,也是让陆珊很郁闷的,因为她什么也做不了。
好在顾萝很给力,为了和吴夫人争口气,愣是把遥京城内的王妃公主郡主都给请了来; 这才凑齐了她的任务需要的来自十家王府和十家公主府的礼物。
但是这一回,任务的难度明显又升级了。
要抢陆昕未婚夫的人是顾家的公主,而且还是很得宠的那种; 陆珊完全不知道,她要做些什么才能让顾萝口中那个脾气似乎不是很好的永乐公主改变主意。
曹氏原本想问,求求燕国公主能不能帮忙说说,听到顾萝说起广元公主的事迹,顿时哑然。
陆昕的性子虽然天真娇蛮些,却是个很好相处的小姑子,对嫂子们一向客气,就是曹氏和乔氏,也不会有丝毫的为难。
因此陆昕遇上这样的事,曹氏是真心为她感到担心,可惜她有心无力,帮不了她什么。
顾萝像是猜到了曹氏的心思,苦笑道:“你别指望大嫂,她出面多半也没用。永乐公主要是忌讳大嫂,就不会明知姜柏是她小姑子的未婚夫还要抢人了。”
曹氏愕然,惊诧道:“怎么会是这样?燕国公主不是……”
顾萝摇摇头,蹙着眉头道:“二嫂,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宫里的事,你没我清楚。寻常人家的后宅,那是主母说了算,哪怕是继室填房,姨娘们也翻不了天,但是宫里……那是完全不同的。陈皇后虽然是皇后,可下面的贵淑德贤四妃,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陈皇后对上她们,其实也没多少优势。”
陆珊有任务在身,听到顾萝说起今上的后宫,干脆花绳也不翻了,凑过去听热闹。
张贵妃和李淑妃是后宫资历最深的妃子,今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她们就是东宫的良娣了,进宫比王皇后还要早。当然,张贵妃和李淑妃的地位并不是熬资历硬熬出来的,她们的底气都很足。
张贵妃的出身非常显赫,家中能人志士辈出,张家近些年出的进士比黄家还要多,她的兄长张九原目前担任着门下侍中一职。
最早,神宗皇帝给今上挑中的太子妃人选就是张贵妃,是今上自己看上了王皇后,才给换了人。今上的长子穆郡王顾茂便是张贵妃所出,顾茂也是诸位皇子中第一个因功封王的。
有家世有资历还有已成年的能干儿子,像张贵妃这样的妃子,哪个皇后遇上都要头痛。
李淑妃的出身丝毫不逊张贵妃,只是她的叔伯兄弟都比较放飞,一个个中了进士不愿意出来做官,有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也有人开办书院教书育人,使得李家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今上事实上的长子长女都是李淑妃所出,可惜天启十年的时候,旧都燕京沦陷,皇室南迁遥京,在逃亡过程中,李淑妃的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夭折了。
和李淑妃同命相怜的人有王皇后和张贵妃,她们的长子也都是夭折在南渡的途中,大皇子顾茂和太子顾兰是张贵妃和王皇后到了遥京以后才生下的儿子。
李淑妃的小女儿顾芸生在逃亡路上,那时今上刚刚失去了他仅有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也不知道前路在何方,这个顽强的小姑娘给她的父母带来了最大限度的安慰。
不仅是今上和李淑妃,陷入丧子之痛的王皇后和张贵妃也很喜欢小顾芸。可以这么说,顾芸是盛宁王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个皇帝夫妇和贵妃淑妃都亲手照顾过的公主。
今上登基后,封了顾芸为长平公主,对她的宠爱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女儿。除了长平公主这个意义特殊的女儿,李淑妃还有个允文允武的儿子,就是三皇子顾芝。
王皇后难产去世,张贵妃和李淑妃是最有资格成为继后的人。但是今上没给她们这个机会,原因就是张贵妃和李淑妃都是有儿子的,她们当了皇后,顾兰的位置危矣。
陈皇后的出身不能说差,只是跟张贵妃和李淑妃比起来,明显不值一提。而且她也不像王贤妃,是王皇后的堂妹,长着一张和王皇后相似的叫今上难以忘怀的脸。
陈皇后最大的优势在于她没儿子,她当了皇后,对太子顾兰是最有利的。
四妃里头,杨德妃的出身最低,是从宫女晋升上来的。杨德妃生下四皇子顾若时,还只是个小小的昭训,因为份位不够,四皇子从小是抱到当时还是良媛的陈皇后身边抚养的。
当然,今上没有让人改四皇子的玉碟,所以他即便是陈皇后养大的,也不算嫡子。
杨德妃有美貌有心计,一直颇得圣心,然后她的肚子还很争气,生了四皇子以后又生了六皇子顾芮、十皇子顾茗和永乐公主顾苾,份位晋升地非常快。
原本,按照太丨祖皇帝宫女出身的嫔妃晋升不得越级的规定,杨德妃就是再生四个也爬不到四妃的高位。可她好命在于,她的兄长杨岳能征善战,愣是从一员小兵做到了左骁卫将军。
有了兄长带来的身份加持,杨德妃挤掉了资历更深出身更好的刘良媛,成为四妃之一。
永乐公主是杨德妃唯一的女儿,四皇子被抱走六皇子夭折的时候杨德妃就和女儿相依为命,她有多宠爱这个女儿,简直不言而喻。永乐公主看上的驸马,杨德妃肯定尽全力为她争取。
陈皇后的养子是杨德妃的亲子,杨德妃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她总觉得是陈皇后从中作梗,才使得四皇子和她不亲热,四皇子夹在生母和养母中间也是为难得很。
若是宫里其他公主行事任性,陈皇后还能出面阻止,但她和杨德妃的关系本就尴尬,多半是不会插手此事的,燕国公主是陈皇后的亲生女儿,更不可能主动让母后感到为难。
顾萝开口之前,陆珊和曹氏一样,把希望寄托在了燕国公主身上,她是嫡姐,难道还管不得不像话的庶妹,便是她管不得,不是还有皇后吗。
听完顾萝说的话,陆珊陷入了沉默,她知道燕国公主这条路走不通了。
顾萝说得很婉转,只说陈皇后和杨德妃因为四皇子有些尴尬,不便插手此事。其实,顾萝的话给陈皇后留足了面子,她不是便与不便的问题,她是根本就管不了。
除了有个皇后的头衔,陈皇后比起四妃毫无优势。张贵妃李淑妃有家世有共患难的旧情有儿子,杨德妃有能打仗的兄长有圣心也有儿子,王贤妃有白月光堂姐有太子外甥还有亲生儿子。
陈皇后有什么,她只有皇后的名分,还是因为没儿子得来的,真的是底气不够。
“如此说来,除了退亲,再没有别的选择了?”曹氏轻叹道。她一直觉得,陆昕是很好命的女孩子,在家有母亲宠着,精心选好了夫婿,出嫁后还有能干的兄长护着,真的是什么也不缺。
谁知世事难料,说是飞来横祸也不为过,转眼间就一切成空了。世道对女人比男人更苛刻,陆昕便是真的退了亲,过也不在她,但她再要说亲,只怕就找不到姜柏这样的了。
顾萝摇摇头,无奈道:“不退能怎么办?永福宫那位最是小性子,还特别护短,皇后娘娘和她有罅隙,平时没事都能生出事来,再说永乐公主又不是和姐妹争夫,皇上不会在意的。”
顾萝说完叹口气,又吩咐了秀如一声:“你再叫人去看看,姜家的人走了没有?”她们能做的,也就是安慰陆昕,再想办法给她找户好人家,陆昕的年龄摆在那里,合适的人选不多了。
秀如刚出去就回来了,显然是这件事已经在安远侯府传开了,她都不用特意去打听。
理智上,吴夫人当然知道女儿争不过永乐公主,可感情上她不死心,还想着要再争取一把,就说要跟老太太和侯爷商量,此事暂缓商议,姜家同意了,两位太太也先回去了。
“二嫂,我们去老祖宗那里。”吴夫人能有什么办法,她只能求老太太,求燕国公主。
陆珊蹭蹭蹭爬过去,扯住顾萝的衣袖,娇声道:“娘,我也去。”别的事她做不了,最基本的了解情况还是可以做的,先看看陆家人的努力和杨德妃永乐公主的反应吧。
顾萝把女儿捞起来,抱进怀里,对曹氏道:“带上孩子也好,别让老祖宗太烦心了。”曹氏点点头,也牵上了陆玲,一行人往宁寿堂而去。
第029章 转机
今日的宁寿堂特别热闹; 老太太的正房里挤满了人,比平时请安的时候热闹多了。
请安主要是吴夫人带着闺女媳妇和尚未读书的孙子孙女过来,还有黄夫人和陆春陆旭两个小豆丁。
燕国公主通常不来,要去衙门点卯的,要去学堂读书的,也不是天天来,不会聚得这么齐。
但是今日,陆珊稀罕地见到了安远侯府几乎所有人,只有陆珍陆璋因为太小没被带过来。
顾萝抱着陆珊刚走进老太太的院子; 还没跨进房门,就听到吴夫人泣不成声的声音。
吴夫人似乎在跟陆励说话,希望他能给皇帝上折子; 说明陆昕和姜柏是订了婚的,陆昕还等着姜柏守了三年孝; 永乐公主就是金枝玉叶,也不带这么横刀夺爱的; 她根本就是不给陆昕活路。
吴夫人话音刚落,不等陆励开口,安远侯陆勉就低声斥道:“无知妇人,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德妃娘娘圣宠不衰,杨大将军连战连捷; 上折子不是触杨家的霉头吗?平白招人记恨……”
天启十年之后,盛宁王朝痛失半壁江山,四周强敌环绕; 西北有西夷人虎视眈眈,时不时就出来给盛宁王朝找点麻烦,北方面临光明王朝的压力,四战之地的宛州战火连绵,反复被双方夺取。
先皇在位期间,盛宁王朝连战连败,连败连退,一度丢掉了宛州十八个郡,形势岌岌可危。
还是今上登基后,情况有所好转。
穆郡王顾茂彻底打败了西夷人,虽说光复朔州暂时还是不可能的,但是短时期内,西夷人对盛宁王朝造成不了威胁了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宛州,横空出世的杨岳更是锐不可当,他连战连捷,一口气收回了宛州十六个郡。
眼看宛州就要彻底光复,皇帝对杨家也是一再重赏,陆勉当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得罪杨德妃。
听到陆勉的说辞,曹氏面露惊恐之色,顾萝则是毫不掩饰的鄙视。道理她都懂,皇帝仰仗杨岳,杨家不好惹,可陆昕是他的亲生女儿,他就不能表现地硬气点,像个为人父亲的样子。
陆珊的表现和顾萝如出一辙,她无声地吐出两个字:“渣爹!”在陆珊看来,陆勉跟她前世的父上大人有得一拼,都是利字当头,什么亲情也不讲的,遇上这样的爹,堪称人生的大不幸。
公公婆婆都到了,顾萝和曹氏不敢再耽搁,悄无声息地进了宁寿堂的正房。
陆励就当没有听到陆勉的话,他思忖片刻,沉吟道:“折子我可以上,只是此事涉及到天家的家务事,单是朝堂上争输赢没有意义,还得双管齐下,否则……未必就能成事。”
虽然陆励并没说这样做的把握有多大,可他没有拒绝,还愿意上书,吴夫人就非常感谢了。比起仅有爵位没有实职的陆勉,显然是陆励在皇帝面前更有面子,照他的法子去做,也许还有机会。
被无视的陆勉很不爽,沉声道:“老二,你是要和杨家硬碰硬吗?”正常情况下,同品级的文官比武官地位高,陆励怼上杨岳,不是没有胜算,但是前方还在打战,陆励不是以卵击石是什么。
陆励抬起头,平静地看了陆勉一眼,眼神坚定沉静,什么话也没说。
陆勉还要再说什么,被老太太喝住了:“她是我们陆家的女儿,我们不能什么都不做。”抢不抢得过是一回事,陆家毫无对策就把婚退了,那是说不过去的。
见老太太是站在自己这头的,吴夫人多了些信心,她求燕国公主,希望她能帮忙说情。陈皇后和杨德妃的恩怨,外人知道地并不清楚,谁能想到堂堂皇后竟然压制不住一个妃子呢。
燕国公主默然不语,不说答应,也不说不答应。最后还是老太太发话了,说她只管去说,无论结果如何,陆家都认了。毕竟,燕国公主是永乐公主的嫡姐,她是陆家最适合出面的人。
燕国公主犹豫再三,终是点了点头,只是她的表情,一点不比吴夫人轻松。
见燕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