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男主貌美如花-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琮话一出口; 陆珊整个人就懵住了,什么叫他还没有想好以后要怎么做。
顾茂做事那是何等的雷厉风行,陆瑜和张大姑娘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婚期就在年内,顾萝也在整理聘礼准备上门提亲了,他说他还没有想好,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哥,你别吓我!”想到顾茂护短的程度,陆珊不禁瑟瑟发抖。
陆琮并不明白陆珊的意思; 不解道:“我吓唬你什么了?”
陆珊瞪大眼睛,仔细盯着陆琮的表情看,意识到他并不是在开玩笑; 方提醒道:“穆王素来最是疼爱女儿的,你若是……”辜负了顾元娘; 只怕我和七哥也救不了你。
没等陆珊把话说完,陆琮就抢先道:“我知道穆王疼爱女儿; 元姐姐跟我说过,所以我就更得想好了,以免踏错差池。”
陆珊的注意力被陆琮话里的那句“元姐姐”给吸引了,不由好奇道:“你管嘉兴郡主叫姐姐?”
“不叫姐姐叫什么,总不能叫妹妹。”陆琮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称呼有问题。
陆珊无从反驳,又把话题饶了回去:“你到底什么没想好,差点吓死我了; 还以为你不想娶嘉兴郡主过门。”
“怎么可能?”陆琮闻言就差没跳起来,“元姐姐多好,又美又能打,我就喜欢这样的,说起来多亏妹妹你了,不然我还没机会认识她。”
面对陆琮突如其来的由衷谢意,陆珊感慨万千,原来她也是有当红娘的潜力的。
见陆珊默然不语,陆琮又道:“妹妹你知道的,顾家的驸马不能议政,元姐姐虽然不是公主,可公主的儿子也没王位不是,我有点不确定自己以后该做什么了。”
按常理说,陆琮二甲进士出身,以后肯定是要走仕途的,可他娶了位不一般的媳妇,虽然没有公主的封号,却给儿子自带了王位,哪怕这个儿子不姓陆,也是很夸张了。
妹妹是皇后,儿子郡王保底,陆琮反而迷茫了,他再拼死拼活走仕途路,对陆家究竟是利是弊。
“哥是不是听到什么说法了?”明明是问句,陆珊的语气却很肯定,仿佛已经知晓答案似的。
陆琮毫不迟疑点点头:“打从陛下登基,遥京城里关于咱们家的说法就没断过,而且人家好像也没说错什么。”
要说陆家男丁在朝堂上的官职,这两年其实没什么变化,陆励还是正三品礼部尚书兼文华阁大学士,陆昊还是正四品大理寺少卿,并没有因为元琪登基就官升一级。
毕竟正四品以上的京官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了,前面的萝卜不腾地儿,后面的萝卜只能原地不动,就算是皇帝陛下的岳父,也没破例的可能,因为挪不动。
倒是陆家第三代、第四代的婚事,目前看来是一桩比一桩给力,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陆珊的叔祖父陆励生子较晚,年过四十方得了一子一女,故而陆珊的小叔叔陆春、小姑姑陆旭比她年长不了几岁,这两年也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
陆春还好,早早就和姑母家的表妹万穗儿看对了眼,老太太和黄夫人也不反对,昨年陆春中了传胪,好事成双就给两人定了亲,今年正准备办喜事。
陆旭的婚事稍微纠结一些,定远侯夫人早两年就看中了她,想娶回家当儿媳,无奈他们家老夫人事多,嫌弃陆旭不是黄夫人生的,这事儿就搁置了下来,一直没正式提起。
但是元琪登基后,定远侯夫人生怕夜长梦多,赶紧请了陆家大姑奶奶陆昭上门提亲,说是认定陆旭这个儿媳妇了,日后沈家的家就得她来当,再轮不到其他人。
陆家和沈家原就有亲,定远侯夫人特地请了陆昭出面,可见诚意十足,世子沈荣又是才貌双全,黄夫人断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便是老夫人挑剔了些,想必现在也不会多话了。
到了第四代的小娘子小郎君,陆家就更让人目不暇接了。大姑娘陆玲的婚事还算正常,可二姑娘陆玮当了靖亲王妃,三姑娘陆珊即将入主中宫,这就很不简单了。
陆瑾是安远侯府未来的继承人,娶了镇远侯府虞家的嫡长女算是门当户对,倒是他的弟弟陆瑜,还有堂弟陆琮,婚事一个比一个来得吓人。
陆瑾陆瑜是双生子,陆瑜比哥哥晚出生一刻钟,从而无缘世孙之位,可他是大长公主的儿子,婚事按说还是很自由的,基本是看上哪家的姑娘都没问题。
偏偏陆瑜不走寻常路,执意娶了二婚的张大姑娘进门,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
不是说张大姑娘不好,其实以她的条件,除了比陆瑜稍长两岁,各方面都是无可挑剔,只是二婚这个事情,在时人看来总是不那么好的。
陆玲听说了陆瑜和张大姑娘的事,心里暗自庆幸,幸好她当初没有选择顾鸿,不然见了张大姑娘,还不知得尴尬成什么样儿。
陆琮和嘉兴郡主的婚事更不用说,不是尚主,仕途不会受到影响,嘉兴郡主的长子可以隔代继承外祖父的王位,这却是比尚主还要更划算的。
倘若把陆家的这几桩婚事拆开来看,似乎每一桩都是合情合理的,很符合他们家人的身份,也说不上什么高攀。
但是集中到一起看,效果就很不一般了。何况除此之外,陆珊的表兄莫怀、表姐莫忧,婚事也是极不平凡,一个即将尚主,尚的还是秦国长公主,另一个则是威远侯府的世子夫人。
综上所述,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遥京人民得出一个结论,皇帝陛下对陆三姑娘爱重非常,什么好事都想着陆家或是与之相关的人家。
如果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不是元琪,陆珊绝不会认为陆琮是想多了,但是那个人是元琪,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哥你知道吗?”陆珊决定把这段小插曲告诉陆琮,“母后曾经提议过,封嘉兴郡主为公主,但是七哥并没有这么做。”
陆琮闻言一愣,随即惊诧道:“难道陛下知道我和元姐姐的事?可是你都不知道呀。”
陆珊挑眉笑笑,笑容意味深长:“我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可七哥不知道的事,只怕很少。再说七哥连穆亲王、诚亲王、雍亲王和靖亲王都敢重用,我们陆家算什么,人材越多他越高兴。”
元琪向来用人不疑,更不会嫌能人太多,他最擅长的便是知人善任,先帝做过的那些事,以他的性格是不屑为之的。
因为明君贤臣,自来都是相得益彰,做君王的不够大气,做臣下的就很难安心。
听闻陆珊一席话,陆琮心中很快有了主意,他发现自己有的没的纠结了这么些天,结果全是多余的。
孙媳妇一个接一个进了门,身为安远侯府的当家主母,吴夫人非但不觉得自己享了福,反而生出几分怨气。
虞令柔和张嫣也就算了,人家跟着公公婆婆住在公主府,每隔几日过来请回安,吴夫人想挑刺也没机会。
当然了,陆昌并非吴夫人所出,陆瑾陆瑜也不是吴夫人亲孙子,虞令柔和张嫣不可能放着大长公主不亲近,特地跑来讨好继祖婆婆,她们也没这么闲。
真正让吴夫人感觉不舒服的是,陆琮娶了顾元娘,她见了孙媳妇还得先行礼。
自来公主出嫁被称作下降,可以独立开府,郡主及以下就没这个资格了,都得嫁到夫家去。
吴夫人原先以为,有个公主儿媳妇算是不幸的事,如今才明白,郡主孙媳妇更麻烦,想避都避不开。
不管燕国大长公主的身份有多尊贵,她有自己的府邸,这对安远侯府其他人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了,不然甭管大长公主有多亲切,各种规矩总是少不了的,天天见面那还得了。
顾元娘不是公主,自然不会有自己的府邸,再说元琪已经说了,她的长子要随母姓,日后继承顾茂的王位,那么顾元娘就更不能不进陆家的门了,否则陆琮还不被人当成上门女婿。
前文提过,安远侯府四代聚居,虽说侯府面积不小,无奈主子太多,住房一向是比较紧张的。
而三房住的秋棠院,更是拥挤不堪,前院住着陆琮陆值芰笤杭纷怕缴郝搅鹇界骄两忝盟母觯将h年纪还小,暂且跟着陆昊夫妇。
以前孩子们年纪小,住得挤一点有利于感情交流,顾萝也就没说什么,转眼陆琮要成亲了,那就必须另外收拾住处。
前头陆瑾陆瑜成亲,婚房很好解决,不过新婚当夜,把长房的牡丹院装饰一番即可,也算是新娘子正式进了陆家的门,第二天就搬去公主府了,那边地方大住得开。
倘若陆琮不是娶了顾元娘,而是娶了门当户对的某家千金,安远侯府不拘何处,给他腾个两进的小院子做新房还是没问题的。
然而新娘子的出身不一般,处理起来也就各不相同,张嫣还没正式进门,顾萝就告诉吴夫人,她准备拆掉安福堂和宁寿堂中间的两个小院子,在牡丹院后头起个三进的新院子。
吴夫人闻言有些不悦,孙媳妇还没进门,怎地如此闹腾,可她不好反驳,便道:“前头院子办喜事呢,后头大兴土木,是不是不大好,要不要缓一缓?”
吴夫人的话不能说全无道理,可陆珊明年二月就要大婚,陆琮的婚房现在不动工,年内顾元娘可没法进门,再说陆瑜张嫣又不长住牡丹院,她跟大长公主说一声便是,不碍事的。
顾萝其实是很认真在和吴夫人商量,无奈吴夫人一向看这个儿媳妇不顺眼,总觉得顾萝是在故意和她做对,明明话都被她说完了,还说是征求自己的意见,总之是很不爽了。
等到顾元娘进了门,吴夫人才发现自己错了,之前那些都是开胃菜,这个孙媳妇本身,才是最让人头痛的。
不是说顾元娘不够体贴不够有礼,在顾家众多出嫁宗女里头,以她实权亲王嫡长女的身份,真的不算骄横跋扈不讲理的。
恰恰相反,顾元娘进门首先就免了陆家众人的国礼,倒是自己处处执子媳礼,还每天按时给各位长辈请安,从老太太到吴夫人再到顾萝,一个也不落下。
老太太年纪大了,见到哪个孙媳妇都只管高兴,还说谁先给自己生下玄孙,她有重赏。
闻及此言,虞令柔和张嫣相视一笑,谁也不肯开口。顾元娘无所畏惧,直接就问了:“老祖宗准备赏什么?”
说起生孩子这事儿,顾元娘是真着急,不仅是因为她儿子有王位继承权,而是顾茂说了,不给他把继承人生出来,日后的北伐他定不会带顾元娘。
老太太被逗得哈哈大笑,她儿媳妇孙媳妇曾孙媳妇都有了,可这么有趣的,还是头回见。
顾萝和穆王妃向来很熟,顾元娘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如今侄女变成儿媳妇,接受起来非常容易。
只有吴夫人,好容易有个嫡亲的孙媳妇,还愿意每天给她请安陪她说话,按说是该很欣慰的,可她非但不这样想,还希望顾元娘来得不要这么勤快,像顾萝那样就很好了。
长期以来,吴夫人对陆昊及其妻儿的心态都是很复杂的。一方面,陆昊是她十月怀胎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儿子,要说一点感情都没有,恨他恨得要死,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陆昊刚满月就被老太太抱走了,从小就和吴夫人不亲热,长大了更是把吴夫人养大的陆晟比到了沟里去,这使得吴夫人对自己的长子,实在是生不出多少好感。
陆昕不止一次劝过吴夫人,他们家最靠得住的人就是三哥三嫂,跟她不亲是一回事,可家里有什么事,他们从来没推卸过,就是她和陆晓的婚事,也是他们设法保住的。
吴夫人并非不明白女儿的话,可她看着陆昊比陆晟强了太多,三房也比五房强了太多,心里就是很不舒服,不仅儿子儿媳,就是见了孙子孙女,也不想给他们好脸色看。
反正盛宁王朝以孝治国,她是陆昊的亲娘,他还能不尽儿子的责任不成。
陆昕出嫁十余年,早不是当年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了,哪里不明白吴夫人破罐子破摔的心思。
她很想告诉吴夫人,陆昊当然不能不管她,还得一辈子锦衣玉食供着她,可陆昊完全可以不搭理陆晟,这是吴夫人勉强不来的,只是怕把吴夫人气出病来,这话并没有说出口。
陆昊能干,顾萝硬气,吴夫人不喜欢归不喜欢,也不能把他们怎么着,倒也相安无事过了这么些年。
与三房其他人对吴夫人敬而远之的态度不同,顾元娘成亲后不去讲武堂了,每天闲得很,专门在长辈面前刷起了存在感。
看到孙媳妇如此上道,吴夫人心里刚开始还是美滋滋的,可和顾元娘多相处了几回,她就恨不得她再也不要来了。
众所周知,顾茂没儿子,于是把女儿当儿子养,他是武人出身,穆王妃恰好也是,顾元娘的性子能有多野性,由此可见一斑。
要知道,同样是从小舞刀弄枪的元琳和陆珊,一个是在宫里长大的,另一个干脆就是伪婴儿,不管骨子里有多强悍,外表还是表现地比较收敛的。
顾元娘就不同了,她的字典里压根儿就没有收敛这个词,若非长着一张十分美丽的脸,说她是顾家的郡主只怕都没人信。
吴夫人战战兢兢迎来了前来请安的孙媳妇,却意外地发现顾元娘除了性子大大咧咧了点,好像也没什么不好,起码比顾萝好相处多了。
吴夫人原本以为,顾元娘来两次就不会来了,毕竟顾萝也不是天天来,她也不希望她天天来。
谁知顾元娘耐心不错,每天都是宁寿堂、安福堂、秋棠院的请安顺序,每次还在安福堂待得最久。
可能是觉得孙媳妇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吴夫人逐渐就放开了,还提到了陆晟一房,希望顾元娘能……
要说吴夫人从来没动过让陆昊提携陆晟的念头,那肯定是假的,关键是陆昊不愿意,顾萝不接招,她想提都没机会开口。
换成出身不凡的顾元娘,吴夫人也不过是试探着开了口,谁知没等她把话说完,顾元娘就豪爽地表示,都是一家人,有话好说。
吴夫人又惊又喜,顿时觉得三房总算是有了个明白人,这个孙媳妇算是娶对了。
然后顾元娘就问了,五叔哪年中的举,参加过会试没有,参加了几次。
顾元娘还没问完,吴夫人和王氏的脸色就不太对了,于是顾元娘打住了,犹豫道:“难道举人也没中?”
顾元娘知道陆晟读书不太好,陆琮以前跟她提过,只是没有说得很具体,倒是吴夫人说过好几次,陆晟自幼酷爱读书,所以她压根儿没有想过,陆晟竟然连个举人也不是。
在顾元娘的概念里,所谓读书不好就是苦读多年考不上进士,若是举人也不是,那就算不上读书人了。
哪知吴夫人夸起儿子没谱,陆琮爱面子也不好说陆晟连个秀才也不是,场面顿时就很尴尬了。
见吴夫人和王氏不说话,顾元娘就当她们默认了,干脆地摆摆手表示自己爱莫能助。
事情到此并不算完,吴夫人固然是被顾元娘打击地不轻,可王氏却是看到了一线生机和曙光。
嫁到陆家十几年,王氏的心态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不可一世,变成了现在的随遇而安。
刚进门那会儿,王氏自我感觉良好,她是王家的女儿,是太子殿下的亲表妹,除了燕国公主,几位妯娌谁也比不过她。
再说了,陆家五兄弟里头,只有陆昊和陆晟是吴夫人亲生,陆昊向来和吴夫人不亲,吴夫人的一颗心,全都偏在小儿子身上,她只要伺候好了婆婆,日后还怕没有好日子过。
然而事情的发展方向,和王氏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越偏越远。
往大了说,顾兰太子之位不保,先是被废,再是遇刺身亡,彻底没了翻身的可能。
别看王氏她爹王三老爷从来不得顾兰重用,可他总归是顾兰的亲舅舅,只要能熬到顾兰登基,王家人甭管能不能干,鸡犬升天都是肯定的,太子的母族和皇帝的母族,那可不是一回事。
但是顾兰死了,就算先帝在他死后恢复了他太子的身份,对王家来讲,意义也不大了。
首先不说失去父亲的小皇孙以太孙身份登基的可能有多低,便是元琪成功了,他也有自己的母族,对王家不可能有额外的恩宠。
所以顾兰全家去了易州之后,王氏的行为就低调了不少,她的娘家已经给不了她助力了。
再往小了说,王氏同样是觉得自己前途黑暗黯淡无光。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王氏觉得,自己和陆晟是把两条都占齐了。
陆晟说是酷爱读书,偏偏读了几十年,连个秀才也没考上,还好意思以读书人自居。
当然,陆晟身为安远侯的嫡幼子,就是什么功名也没有,想要捐个闲职也不难,而且说出去也好听些。
谁知陆五爷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衙门去了不到一个月,说是同僚看不起他,又回家窝着了。
和陆晟比起来,他的哪个哥哥看着都很不错,凭自己努力考中丨功名的陆昊陆昆自不用说,陆昌尚了主,就算不能议政也是陆家天然的保护符,就是陆显,侯府的庶务也是靠他打理的。
只有陆晟,就算王氏很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承认她这个夫君真的是百无用处。
至于吴夫人的偏爱,王氏以前还会津津乐道,后来发现根本没什么用,因为在安远侯府,吴夫人本身的地位就是无足轻重,她再偏心,也给不了五房什么有用的。
倒是陆昊陆晟兄弟关系的恶劣,与吴夫人的偏心不无关系,王氏自动忽略了,自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陆晟已经指望不上了,王氏就把希望投到了孩子身上,好在她的一双儿女,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昨年,陆理和陆璋一起通过了童生试,虽说陆理的名次比陆璋差些,可在王氏看来,儿子的表现挺好的,至少比他爹强多了。
谁知陆晟却不满意,竟然教训上了儿子,嫌弃他明明是兄长,却考得不如堂弟,丢了自己的颜面。
王氏觉得陆晟是在无理取闹,他哪有什么面子可丢,陆璋他爹是举人,从小把儿子带在身边培养,各种言传身教,陆璋考不好才怪了。
可是陆晟呢,自己没有功名就算了,也不管儿子的学业,把人送进族学就万事大吉了。
在王氏看来,陆理能在十四岁就考上秀才,已经是很优秀的表现了,陆晟分明是嫉妒儿子,才对他吹毛求疵的。
陆家的族学办来主要是给族里的孩子启蒙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基础,不会往高深了教,若是有学业优异的孩子通过童生试,往往就要去有名的书院求学了。
陆璋便是如此,院试成绩一出来就拿上陆昊给写的推荐信去了京城最有名的白马书院报道。
而同样考过了的陆理,陆昊仿佛遗忘了他的存在,什么话也没有提。
遥京的书院不少,可最好的几家,都是必须有推荐信才能进去的,陆理至今还在族学耗着。
王氏不是现在才意识到,他们五房最不该得罪的就是三房,无奈前些年把人得罪太狠,如今后悔也是于事无补了。
好容易顾元娘有和解之意,不管她是不知道两房以前的龌龊,还是生性大度不爱计较,王氏都得抓紧这根救命稻草才行。
陆理是要走仕途路的,陆家这一代的小郎君,除了不需要靠科举出头的陆瑾陆瑜,都是会读书的,若是陆昊对他不闻不问,再努力也前途无望。
陆珍就更不用说了,她日后的婚姻大事,全在陆珊一念之间,根本不由自己做主。
吴夫人满心以为,王氏肯定会碰个软钉子,哪知顾元娘却说,要是五婶信得过,弟弟妹妹让她照顾些时日好了。
吴夫人目瞪口呆,三房孩子最多了,不算陆珊还有陆琉陆琦陆骄谅将h五个,顾元娘想当个好嫂子,表现机会多得是,怎么就管到堂弟堂妹身上了。
王氏同样不解其意,可她乐意抓住这个机会,顾元娘不是普通人,陆理陆珍能和她搞好关系,绝对没有坏处的。
从此吴夫人就很郁闷了,总觉得小儿媳妇也跟自己离了心。
陆琮其实也不明白顾元娘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对五叔五婶,自小就没什么好感的。
“你以为我爱管闲事?”顾元娘说着撇了撇嘴,“虽然我很闲,可还没有闲到这样的程度,我还不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陆琮仍是不解,皱眉问道:“五叔五婶能有什么隐患?”真要有的话,他倒是佩服他们了。
“现在当然没有了,可不代表以后没有。”顾元娘勾勾手,示意陆琮坐到自己身边来,“我们珊儿是要当皇后的人,盛宁王朝开国至今,历代帝王的妻族都是风光与风险并存的。”
如果陆家只是侯府,陆昊陆晟的疏离不算什么,日后分了家也就路归路桥归桥了。
可安远侯府马上要成为今上的妻族,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要成为太子的母族,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那时的陆家要么不出事,要出就是大事,顾元娘的性格不允许她看到隐患不解决。
“所以呢?”陆琮是个聪明人,他隐隐有些明白顾元娘的意思了。
“我从来不怕人有所求,无欲无求才是最可怕的,因为根本没法控制。”为了不让五房在将来成为陆家的软肋,顾元娘决定把他们控制在自己手上。
陆琮皱了皱眉,叹气道:“道理我是想明白了,可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人尽其用嘛,换个想法你可能会好受点。”陆理陆珍都不是笨蛋,顾元娘不需要他们感谢自己,她要他们顾忌自己,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帮他们一把什么的,不过是顺便而已。
“算了算了,你爱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不管好了。”陆琮决定不蹚这趟浑水,“我们还是想想,什么时候能拿到老祖宗的重赏好了?”
顾元娘扑哧一笑,脸上全无新嫁娘的羞涩:“这个我说了不算,看你努力了。”
该娶的都娶了妻,该嫁的也都出了门,距离陆珊和元琪的大婚也就不远了。
因是进宫为后,陆珊的嫁妆就不只是陆家出了,大头都是内务府准备,全是有规制的。
不算追封的顾兰,元琪是盛宁王朝开国以来第七位皇帝,由于前面六位皇帝登基时最年轻的也有二十四岁了,皇后都是原来的太子妃或是王妃册封的,盛宁王朝至今没有直接抬进宫的皇后。
因而不管元琪如何要求节俭,他和陆珊的大婚也简单不到哪里去,各种条条款款早就定死了。
虽说内务府要给陆珊准备嫁妆,可陆家该出的部分还是不能省,还得比寻常嫁姑娘翻倍才行。
以至于陆珊看到自己的嫁妆清单,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不是太多了,感觉有点像是掏空家底嫁女儿。
“先帝不是赏了我许多东西吗?把那些放进去就行,咱们家是不是可以省着点?”旁人出嫁都是担心嫁妆太少,陆珊恰恰相反,生怕自己拿多了。
顾萝不甚在意地摆摆手:“那些早就算进去了,老祖宗特意给你锁着,谁也不让碰。这些都是公中出的和各房贴补的,我和你爹倒没给你准备多的,以后琉儿玖儿也都一样。”
陆珊敏锐地察觉到,顾萝只说了陆琉陆玖,略过了陆琦不谈,不由问道:“琦儿呢?”
“她亲爹会贴补的,你不用担心。”帮人养孩子也就算了,哪有倒贴嫁妆的,顾萝算账分明得很。
陆珊早知道陆琦的身世有蹊跷,不过这还是她第一次亲耳听顾萝说起,陆琦的确不是她亲妹妹,便又问了句:“她爹是谁?”
顾萝没回答,还敲敲陆珊的额头:“小孩子不要多话,这事以后别再问了。”
“我不是小孩子,我要当姑姑了,这回是亲的。”对于陆琮和顾元娘的效率,陆珊是很佩服的,倒是她本人,没有这么积极的想法。
“别说当姑姑了,你就是当娘了,在我面前也是小孩子。”顾萝说着竟有些伤感,女儿养到十五岁,不在身边的时间竟比在身边的长,以后更是别家的人了,真是有点高兴不起来。
不管顾萝是否情愿,时间到底是不缓不急地走到了景和三年。
二月初二,陆珊及笄。
二月初八,帝后大婚。
第162章 大婚
若是严格依照习俗行事; 盛宁王朝的未嫁小娘子多半是没机会观摩完整的婚礼现场的,不过陆珊一向不属于听话的那一类,兼之她见过姐姐出阁,也见过兄长娶妻,大致的流程早就摸熟了。
然而真正到了自己的婚礼,陆珊才郁闷地发现,她知道这些都是没用的,因为她和元琪的大婚过程,与旁人的婚礼全无相似之处; 更准确说,整个大婚更像是她一个人在忙活。
陆珊并不清楚大婚的仪制是谁定下的,但她可以确定; 那个人一定姓顾,不然为何从她出门到进宫; 各种繁复的礼数就没断过,可是元琪; 似乎连个人影也没出现。
虽说元琪不用像自己这样被人折腾陆珊还是很满意的,可这丝毫不影响她疯狂在内心吐槽顾家的老祖宗,见过偏心护短的,没见过这么偏心护短的,敢情帝后大婚就是用来折腾皇后的。
好不容易进入新房; 饶是陆珊一向自认为体力不错,可从天不亮就折腾到大中午,也是累得够呛; 她甚至在想,若是换成位身娇体弱的高门贵女,还没进门就累晕倒了怎么办。
可惜盛宁王朝前面的几位皇后都不是直接进宫的,而太子和王爷的婚礼,比起帝王还是简单许多的,因而陆珊的猜想无从得到证实。
元琪不在房里,陆珊随手把红盖头一揭,挂到旁边的椅子上,自己在床沿坐下了。
“姑娘,你……”云雾欲言又止,她知道陆珊不是这个时空的原住民,可看到她如此不拘小节,云雾的心情还是很复杂,她有种自己过去二十年的书白读了的感觉。
“我快闷死了,你们先让我透透气。”陆珊坐下感觉有点硌,掀开被子一看,满床的枣子花生桂圆莲子,她早饭午饭都没吃,肚子早就饿了,抓起一把就开始吃。
玉露几乎是和陆珊同时开口的:“还叫姑娘,我们要改口叫娘娘了。”
云雾无语望天,什么话也不想说,和陆珊相处的时间越长,她觉得自己对她的了解越不够。
这个时空已出现的穿越者和重生者里头,云雾绝对是对未来最有信心和把握的,因为她来自的位面就是被陆珊改变了历史的位面,她从一开始打的就是抱女神大腿的主意。
当然,云雾跟着陆珊的时候陆珊还不到三岁,个子比她还矮,小胳膊小腿儿的也挂不了什么挂件。
云雾不在意,心里还蛮得意,从小养成更好,不然以她的水平,凭什么跟着女神混。可惜没过多久云雾就发现了,养成也没她什么事,陆珊同样不是原装的,她乖乖听差办事就好。
反正陆珊在大事上绝对是不含糊的,云雾历史书上学过的那些事,就算细节上有小出入,可还是挨着挨着发生了,唯一让云雾感到遗憾的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