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主貌美如花-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燕国大长公主和新城郡君每次碰面只说一件事,那就是各自儿子的婚事。
  以陆瑜和陆琮的身份,要娶媳妇绝对不难,只要他们愿意,什么人家的姑娘都娶得来。
  “说起瑜儿的婚事,我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无论说谁家的姑娘,他都能挑出一堆的缺点,说什么也不肯娶。”顾芳自认为是很挑剔的人了,陆瑜的行为在她看来有无理取闹的嫌疑。
  顾萝立即附和道:“太挑剔了让人愁,可完全不挑也不对,我们琮儿好像一点都不急似的。”
  “不挑说明没有喜欢的人,实在不行你挑个好的,琮儿说不定也会喜欢的。”顾芳帮堂妹出主意,“倒是我家瑜儿,我总觉得他有喜欢的人了,可问他又不肯说是谁。”
  顾萝轻轻摇了摇头:“甲之蜜糖乙之砒丨霜,我喜欢的不代表就是琮儿喜欢的。”如果有可能,她还是希望陆琮可以娶个自己心仪的女子为妻。
  顾芳说着更愁了:“不喜欢没什么,说不定是缘分没到,有喜欢的不肯说,那才麻烦大了。”
  到了燕国大长公主这样的身份,娶儿媳妇不是说非得豪门联姻不可,尤其陆瑜也不是继承家业的长子,真是他看上的姑娘,只要人品好家世清白,其他条件都好商量。
  可就是这样,陆瑜还是死活不肯开口,大长公主顿时就有点怕了,陆瑜到底看上什么人了。
  “大嫂,你看这样如何?我让珊儿帮你问问,说不定能问出来。”顾萝对陆珊绝对是迷之自信。
  “那就拜托弟妹了。”顾芳越说越是忐忑,明明是双胞胎,除了长得一模一样,陆瑾陆瑜真是差太多了,一个凡事不用人操心,另一个从小就不省心,若能稍微中和一下就好了。
  陆珊没想到自己会接到这样一个任务,心情十分古怪,她娘哪里看出来她和陆瑜很熟的。
  不过顾萝都答应燕国大长公主了,陆珊肯定会去问的,就是结果如何,她也不能保证。
  谁知事情的进展还挺顺利,陆珊刚开口陆瑜就承认了,还央求她帮忙说服长辈。
  “你都不敢说我说了能有用吗?”陆珊很不理解陆瑜的脑回路。
  “实在不行我可以等你大婚后帮我赐婚。”陆瑜信心满满,原来是早就想好了退路。
  陆珊哭笑不得:“到底谁家姑娘,真是大伯母看不上的,别说我了,就是陛下也不敢赐婚。”燕国大长公主可不是普通人,她是元琪的亲姑姑,元琪绝不敢赐个她不要的儿媳妇给她。
  “其实她出身挺好的。”陆瑜的语气特别认真,“真的,比我们家都不差。”
  陆珊撇撇嘴,摆明了是不信陆瑜的话:“怎么可能?真好你就告诉大伯母了,还用求我帮忙。”
  “张家姑娘的出身不好么?”陆瑜一点点开始给出有效信息。
  “张家?哪个张家?穆亲王的母家?”顾萝首先想到的,就是张贵妃的娘家。
  陆瑜轻轻点了点头,除了这一家,还有哪个张家可以和陆家相媲美呢。
  “哦。”陆珊下意识地应了声,随即又发现了不对劲之处,张二姑娘当初可是先帝看好给元琪当王妃的候选人之一,嫁给陆瑜哪里不够格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是张家二姑娘?”
  陆瑜迟疑片刻,缓缓地摇头:“不是,是他们家大姑娘。”
  陆珊闻言猛地睁大了眼睛,她知道张大姑娘是谁,那不是顾鸿的前妻吗。


第158章 征战
  除开曾嫁过人这一点不提; 张大姑娘的综合条件在陆珊看来真的是无可挑剔了,出身高贵教养完美相貌美丽性格果决,她若是有个女儿,也很愿意把她培养成张大姑娘这样。
  如果陆家的门槛稍微低点,这桩婚事绝对是有商量余地的,顾茂深得元琪重用,张大姑娘从祖辈到父辈再到兄弟辈,每一代都是人才辈出,她是这一代仅有的两个姑娘之一; 再嫁也不算难。
  偏偏安远侯府也正处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尤其燕国大长公主还是元琪的姑母,这个事情就很不好说了。除非大长公主自己想得开; 不然无论谁出面,只怕都很难劝她改变主意。
  “依你看来; 大伯母对这事儿的接受度高吗?”陆珊和燕国大长公主相处不多,对她的态度有点拿不准。
  陆瑜咬着唇; 好半天才缓缓开口道:“我不确定,也许我娘根本就不在意,也许……她一口就把这件事给否决了,可我赌不起。”
  陆珊明白陆瑜的意思,燕国大长公主的态度太重要了; 如果她不同意,陆瑜绝不可能娶到张大姑娘。
  所以他采取了拖字诀,死扛着不成亲; 同时也不告诉燕国大长公主自己心仪的姑娘是谁,他想拖到大长公主降低标准,只要儿子肯成亲就行了,管对方姑娘是谁,管她以前成过亲没有。
  虽然有点鸵鸟心态,可陆珊觉得陆瑜的战略在思路上还是正确的,只要大长公主没有明确反对过,日后拐过弯的可能性就更大些,不然就是想通了,为了面子也可能咬紧牙关不松口。
  “既然如此,我就不去帮你试探了,免得打草惊蛇。”陆瑾的婚事还在筹备之中,当兄长的也不是说非得在妹妹出嫁前成亲,陆珊认为眼下并不是合适的开口时机。
  “好妹子,多谢了。”陆瑜也是这么想的,他一点也不着急,他在等陆瑾和虞令柔成亲,等他们尽快生下孩子,到时候看着两个儿子截然不同的境遇,母亲心软的可能性会更高点。
  见陆瑜对张大姑娘如此死心塌地,陆珊不由多问了句:“二哥,你和张大姑娘商量过吗?你这么一直拖着,要是她嫁人了可怎么办?”
  陆瑜自信满满地笑了笑,摇头道:“不可能的,要是没遇到我,阿嫣说她这辈子就不嫁了。”
  陆珊想想也是,张大姑娘在顾鸿那里受到的打击多半不轻,除非遇到像陆瑜这般出色又对她情根深种的小郎君,不然她一辈子不再嫁人,日子说不定过得还要舒服自在些。
  陆珊小时候和陆瑜有些不对付,现在倒是很欣赏他,还给他打气道:“二哥,你坚持住,等我进了宫,就能帮你说好话了。”皇后和皇帝的未婚妻,到底是两个不同的身份。
  进入景和元年的下半年,安远侯府喜事不断,陆玲出阁,虞令柔进门,陆玮出阁,全都挤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原本,陆春和万穗儿的婚事也在这一年,后来老太太发现太挤了,兼之舍不得万穗儿,把孙子和外孙女的婚事推到了来年。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满朝文武十分看不惯可又无可奈何的事。
  年中的时候,可能是看到元琪登基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光明王朝不利,拖了拓跋秋好几年后腿的拓跋林竟然安分了,给了拓跋秋分兵南下的机会。
  当然,拓跋秋这回只是小打小闹,跟十年前御驾亲征的架势没得比,他更多是在试探元琪的实力。
  面对乌雅人的挑衅,元琪毫无畏惧,他认命顾茂为帅,直接和对方怼上了。
  元琪当场宣布这个决定时,包括顾茂在内,所有人都震惊了,惊讶于他竟然敢让顾茂掌兵。
  要知道,先帝对于这个能打的儿子,也是防备多于任用的,他用顾茂打过西夷,却没让他打过乌雅。
  元琪曾对陆珊说过,当初杨岳发起反攻,一口气收回宛州十六郡时,如果先帝有魄力把顾茂放出去协助杨岳,定不会功亏一篑,说不定整个宛州就此就光复了。
  可惜先帝没有这样的勇气,他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敢信任,最终错失良机,丢了宛州。
  元琪丝毫不觉得自己用顾茂有什么不对,放着当打之人不用,那是最大的浪费。
  顾若事后对顾芝说,他们果然没看错人,元琪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这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
  顾英闻言心内窃喜,这是元琪在用事实向世人证明,他的皇位不是皇叔们妥协的产物,而是他本来就应得的。
  顾茂出发时,元琪让他捎上了元琳和顾元娘,至于陆珊,她跟着元琳偷偷上路的。
  毕竟,顾家的公主郡主有过上战场的先例,皇帝和穆亲王没意见,其他人便不好说什么,可把未来皇后也扔到战场上去,这太挑战人们的底线了,元琪暂时也不敢公开这么做。
  但是陆珊非去不可,她的空间有大量的粮草,可以省下运输的人力物力,她有最好的医疗设备,可以挽救重伤士兵的性命,她还有最新的军事地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除开外挂不谈,陆珊本身的弓马骑射兵法阵法也是一流的,到了战场绝不会是任何人的负担。
  陆珊很清楚这一役意味着什么,他们必须战胜对手一血十年前的耻辱,然后双方才有坐下来谈判的可能。
  无论元琪还是陆珊,都是坚定的联明抗元观点的拥护者,只是要和乌雅人联手,不先打败他们是不可能的。
  过去十年,由于盛宁王朝对光明王朝称臣纳贡,导致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纯粹拼军事实力,盛宁打不过光明。
  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战争拼的都不只是军事实力,后勤补给是决定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陆珊丝毫不怀疑他们会取得这一战的胜利,她倒是比较担心,获胜的消息传回遥京,元琪该怎么对外宣布。
  事实上,元琪一点也不纠结,前线怎么打的,顾茂的战报怎么写的,他就怎么说怎么赏,一丝不差。
  于是轮到满朝文武傻眼了,陆珊什么时候去宛州了,她还亲手把淮安郡收了回来,这也太让人感到惊悚了。
  陆昊是为数不多知道陆珊去了宛州的人,可他的惊讶程度一点不比其他人少,他知道他家闺女能打,可他从来不知道,他家闺女这么能打。


第159章 谈判
  陆珊对梓阳这个地方; 记忆比较深刻,也比较特别,尽管她以前从来没有来过。
  陆珊刚穿来那会儿,她爹就在梓阳的梅山书院求学。原本,女儿就要出生了,陆昊无论如何也该回家的,可他当时病得很重,几乎就要不治,可把陆家上下给吓得够呛。
  顾萝月子都还没出呢; 就带着年仅三岁的陆琮匆匆赶往梓阳,那是冲着见陆昊最后一面去的。
  好在陆珊的随身系统也跟着她来到了这个时空,并在陆珊努力完成第一个任务之后; 奖励她一枚百病全消丸。
  陆珊抱着试探的心情,把药丸和陆昊进行了绑定; 然后她爹的病真的就好了。
  两年后,杨岳父子战败; 梓阳随着整个宛州一去不返。
  宛州十六郡的沦陷拉开了盛宁王朝动荡的序幕,随后太子被废,顾茂被弃用,老皇帝在绥靖的路上越走越偏,将两国实力的差距拉大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无论元琪登基后是如何的励精图治; 留给他的时间都不多了。
  拓跋秋北边面临着来自真皋人的巨大压力,南面就不能给盛宁王朝喘息的机会,否则两面夹击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次南征是拓跋秋的一次试探; 他要摸元琪的底,看清他的实力和态度。
  陆珊从来没有如此庆幸过,自己开着系统和空间的双重外挂,不然在老皇帝这么些年绥靖政策的妥协下,盛宁的军队对上乌雅人,还真没什么胜算。
  当然,陆珊并不是要否认顾茂父女和元琳的努力,如果没有他们,这一仗照样也是赢不了的。
  事实上,从第二次星宿川战役算起,在面对乌雅人的进攻时,顾家的皇子皇孙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身先士卒了。
  顾茂原本是有机会提前结束这个并不光彩的历史的,但是先帝不给他机会,打过西夷人之后就没让他上过战场,浪费了顾茂最宝贵的十多年时光。
  天下是顾家的天下,顾茂哪怕只是当个摆设,只要他不横生枝节,对士气的鼓励也是显而易见的。何况顾茂并不是摆设,他是实打实能带兵打仗的,效果自然更不一般。
  不说顾茂了,就是秦国长公主和嘉兴郡主,她们上了战场也不是看热闹的,而是拿得起刀枪,砍得了人头。
  在顾茂最初的作战计划里,此役他们击退对手的进攻即可,无需反击,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偏偏陆珊没有遵令行事,她不仅反击了,还追出去了两百多里,直接把淮安郡治梓阳拿了下来。
  陆珊事后给了顾茂解释,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她等不及给顾茂汇报了,抓住机会发起进攻才是当前要务。
  除了在情报的来源方面有所隐瞒,陆珊的话句句属实,很容易就说服了顾茂。
  虽然只是丢了一个淮安郡,可对拓跋秋来说,打击还是非同小可,因为这是他登基以来,盛宁王朝第一次从光明王朝手上夺回实土,看来元琪的实力不容小觑。
  随后,顾茂给拓跋秋写了封信,建议他坐下来谈谈。
  顾茂并没指望拓跋秋这回就要同意,他不过是遵旨行事,元琪事前说了,一次打不服没关系,他有耐心,迟早会打到拓跋秋坐下来和他们谈判,双方是有这个共同需求的。
  谁知拓跋秋竟然就同意了,还把使臣派到了梓阳来。
  带着三个小姑娘上战场,这在顾茂是一场非常新鲜的体验,尤其三位姑娘的身份都还比较特殊。
  一个是他侄女,也是当今皇帝的亲姐姐,一个是他未过门的侄儿媳妇,也是未来的皇后娘娘,剩下那个是他亲闺女,总之都不是那么好惹的。
  但是接触时间多了以后,顾茂觉得最有意思的却是年纪最小的陆珊。
  顾元娘是顾茂的嫡长女,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再没什么不了解的。元琳是顾兰的嫡长女,只比元娘年长一岁,从小和元娘玩在一起,除了在易州那几年,也算是顾茂看着长大的。
  比起更加熟悉的女儿和侄女,顾茂对陆珊就比较陌生了,早就听过她的名字,却从未打过交道。
  陆珊这回上前线是偷偷跟着元琳去的,顾茂知道时被吓了一跳。后来发现陆珊特别能打,又被吓了一跳,亲眼看到和从别人口中听到,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再然后顾茂就跟陆珊聊上了,对她的佩服比起元琪都不少,小姑娘太厉害了,他侄儿好有眼光。
  和乌雅人的谈判顾茂只带了陆珊,陆珊看到来人是谁,立即笑得止不住。
  “大叔,别来无恙。”拓跋秋竟然派了拓跋林来,陆珊简直不知该说什么。
  “托你的福,一向还好。”拓跋林见着陆珊可就开心不起来了,居然又是这个丫头。
  顾茂以前没见过拓跋林,但他知道陆珊四年前一箭射中拓跋林的事,于是问道:“那是拓跋林?”他对拓跋秋的想法也是看不懂了。
  陆珊点点头,笑眯眯地和拓跋林打招呼:“大叔,你娶儿媳妇没有?”过去这几年,拓跋林信里老提这事儿,元琪虽然不会当真,可看了信总归是高兴不起来的。
  “娶了一个,还有三个没着落呢。”乌雅人普遍早婚,拓跋林的大儿子据说和陆珊差不多大,竟然就娶妻了,“怎么?你改主意了?”
  陆珊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给拓跋林看:“大叔,我是想告诉你,下次给我家陛下写信,别再说些有的没的,他脾气再好,有人觊觎他媳妇儿,也会心情很不爽的。”
  看到拓跋林目瞪口呆的表情,顾茂哈哈大笑,这两个人真是太有趣了。
  闲话叙完,双方终于聊到了正事,陆珊并不指望这次就能谈出结果,她只是委托拓跋林向拓跋秋转达元琪的态度,要打他奉陪,要谈他接受,端看他如何选择了。
  “大叔,你听过中原人一句古话没有,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陆珊心里明白,不是来自北方的压力太大,拓跋秋和拓跋林根本没有和解的可能。
  拓跋林沉默不语,他当然明白陆珊的意思,真皋人的铁骑太可怕了,他们三兄弟明争暗斗半辈子,现在都合作上了,就是谁也不想当亡国奴,那比输掉皇位可怕多了。


第160章 嫁女
  顾茂班师回朝; 进城时受到了遥京百姓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
  只是较之民间纯粹的为了胜利的欢呼,朝堂上又是另一番气象了,许多人都在用复杂的心情看着元琪,想知道他会如何赏赐顾茂。
  这其中不乏有人觉得元琪是在没事找事,放着那么多将领不用,为何非用顾茂不可,他是长辈,又是亲王,若是战事进展不顺利还好说; 真要大胜归来,几乎是赏无可赏。
  先帝为何冷着顾茂那么些年,还不就是怕儿子功高震主; 元琪可倒好,对伯父毫无忌惮; 大咧咧就把人派出去了,如今顾茂率军凯旋; 元琪的态度就很值得玩味了。
  虞妙歌素来不过问朝中事务,今日元琪过来请安,也难得问了句:“你打算如何封赏穆亲王?”
  “自然是论功行赏。”元琪好整以暇地挑眉笑笑,说了等于没说。
  虞妙歌微微一笑,不太满意地摇了摇头:“你知道我想问的不是这个。”论功行赏这话太宽泛了; 对于顾茂并不怎么适用。
  “母后可是担心……”元琪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片刻方道:“我卸磨杀驴。”
  虞妙歌闻言露出些许不赞成的表情:“元琪,你想多了。”元琪真对顾茂有戒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用他,那样谁也不会有多话,用了再故意针对,不是给自己找诟病是什么。
  虞妙歌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他不会做这样的蠢事,有此一问不过是好奇罢了。
  元琪扑哧一笑,终是透出一丝口风:“大伯父七个女儿呢,挨个赏过去也不容易。”按照祖制,亲王嫡女封郡主,顾茂七个女儿全是嫡出,自然全都是郡主了。
  虞妙歌想了想,试探着问道:“你想把元娘封作公主?”她和顾兰子女不多,宫里如今就元琳一个长公主,多封两个公主倒也无碍。
  元琪笑而不答:“母后就不能让我多保密两天,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虞妙歌果然不再问了,反而提起另一件事:“小珊儿,你打算如何赏她?”
  元琪这回不保密了,很爽朗地回道:“自家人还赏什么,也没人赏我不是。”
  虞妙歌不由失笑:“道理或许没错,可你毫无表示,小珊儿能高兴么?”
  元琪信心满满:“淮安郡收回来了,她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和乌雅人的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回能有点眉目就很不错了。”
  元琪还有政务要处理,说完就向虞妙歌告辞了,没给她再开口的机会。
  看着元琪离去的背影,虞妙歌哭笑不得,是她儿子太没情趣,还是儿媳妇太没情趣呢。
  元琪说到做到,说了要赏顾茂的女儿,果然就赏了。
  只是他并未像虞妙歌猜测的那样,把顾元娘封为公主,而是承诺顾茂百年之后若是无子,穆亲王的王位可由顾元娘的长子继承。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却没人说出反驳的话。
  理论上,顾茂想生儿子并不是很难,就是穆王妃年纪不轻了,再纳两个侧妃也使得。
  可问题是,他老人家夺嫡那会儿都不这么做,现在又有什么理由呢,除非穆王妃老树开花,否则穆亲王这辈子多半就是只有当岳父的命了。
  嗯,
  倒是有人问了,外孙继承王位,嘉兴郡主的仪宾是否算是入赘。
  元琪没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一时竟有些愣住了,可他还是说了,仪宾不算入赘,不过是长子随母姓,其余诸子仍随父姓,若仪宾本身有爵位,日后次子继承。
  盛宁王朝的驸马不能议政,导致顾家的公主们在择婿时总是很为难,因为最优秀的那批小郎君她们算是无缘了,好在公主下降会独立开府,驸马依附她们而生,日子过得倒也逍遥。
  顾元娘不是公主,元琪也没封她当公主的打算,若是仪宾入赘,她哪里还找得到如意郎君,元琪显然是不会这么做的,他又不是恩将仇报。
  然后有人又问了,正常爵位传承,嫡出降一等,庶出降两等,中间隔了一辈的,降一等还是两等。
  这回元琪没有明确回答了,他只说降与不降,端看以后。
  其实,顾茂早就做好日后无子国除的心理准备了,他对此并不是很在意,至少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在意。
  反而是元琪此举,给了顾茂一个措手不及,他的王位居然还能传下去,真是意外中的意外。
  随后顾茂顺便问了问顾元娘,有没有看中的小郎君,她的仪宾现在有点值钱哦。
  顾茂真的就是随口一问,都没指望得到回答那种,他家闺女太挑剔了,不是一般人可以消受的。
  谁知顾元娘竟然点了点头,说目标已经有了,最近打过几次交道,彼此印象都还不错。
  顾茂闻言眼神马上亮了,能满足顾元娘三个不高要求的小郎君可不多,还真被她找着了,可不容易,急忙问道:“小郎君哪家的?姓甚名谁?今年多大年纪?在做什么?家里……”
  “父王,你别这么急行不行?八字还没一撇呢。”顾元娘打断了顾茂喋喋不休的提问。
  “我能不急么?快告诉我哪家的,我让他们早点上门提亲,要是拖得久了,人家反悔了怎么办?”若是顾茂只有一个女儿,他也不会太急,可顾元娘还有六个妹妹,还是急一点比较好。
  顾元娘无语地撇了撇嘴,跺脚道:“跟你说了不要那么急,我们刚见过几回,他爹他娘还不知道,然后我就跟你去宛州了,回来也没来得及见面,再说他哥也还没娶媳妇呢,不着急的。”
  “不行,你必须告诉我是谁,不然我睡不着的。”顾茂拍着胸脯保证道:“大不了我答应你,只要你不点头,我什么也不插手就是了。”
  顾元娘咬着嘴唇想了想,觉得顾茂的信誉还是很不错的,于是低声道:“就是小珊儿她哥啦,还是她介绍给我的。”两人不打不相识,互相都觉得很投缘,便一直没有断了联系。
  “你说陆琮?今年殿试一鸣惊人那个?”顾茂虽然是个武将,春闱这样的大事也是会关注的,不为别的,他有七个待嫁的女儿,金榜捉婿亦非不可能。
  顾元娘点点头,神情略显复杂,她也没想到陆琮殿试会发挥地那么好。
  她去年就约过陆琮了,当时也没多想,就是听陆珊说了有点好奇,想约他打一架,谁知陆琮一直推说没时间,顾元娘也不好打搅人家备战春闱,这事儿差点就这么过去了。
  今年二月,会试开考,陆琮考完就说要完,审题有点偏了,肯定进不去殿试。
  于是其他人都在紧张兮兮地等待会试成绩揭晓,同时苦哈哈地准备殿试,只有陆琮提前解脱了,放下包袱四处放松,还约了顾元娘见面。
  等到会试成绩出来,顾元娘亲眼看到陆琮整个人都懵了,懵到怀疑人生那种。
  还是她提醒他,会试成绩又不带进殿试,赶紧回家准备才是正理,陆琮才稍微回过神来。
  到了殿试,陆琮发挥超好,直接从会试的倒数冲到了二甲十三名。
  顾茂对陆琮不熟,可他跟顾萝熟,跟陆珊也熟,对他的印象自然不会差:“我没记错的话,他比你小……几岁来着?”
  “三岁。”除了年龄小了些,陆琮完美符合顾元娘的所有要求。
  见顾茂沉默不语,顾元娘迟疑地问道:“你有意见?”
  顾茂立即摇了摇头:“人家不嫌弃你就不错了,我能有什么意见。”时人议婚,通常是男大女小,倒过来的实不多见,顾元娘今年十九岁,同龄小郎君没成亲的也基本都定亲了。
  “说得好像你女儿嫁不出去似的。”婚姻大事上,顾元娘从来没有将就的打算,没有她喜欢同时又喜欢她的人出现,她宁愿不嫁,反正她是顾家的郡主,有食邑有俸禄,无所畏惧。
  “我是想说,陆家最近的几桩儿女婚事,似乎都挺显眼的。”陆珊的堂姐陆玮嫁了靖亲王顾英,大婚时顾茂还去喝了喜酒,此外安远侯府和另外三家侯府似乎也都联了姻。
  “所以呢,太显眼了不好,陛下哪是那么小气的人。”顾元娘和元琪的接触不算多,可她和元琳特别熟,对元琪也算了解,认为他不是会在乎这些小事的人。
  “不是说阿萝他们还不知道吗?大丫头,你想得够远的。”女儿没对象顾茂发愁,女儿有对象了,顾茂感觉自己好像也不是多么高兴。
  顾元娘得意地笑了笑:“我这是未雨绸缪,提前考虑周到了总没坏处,你看陆瑜,现在还在发愁呢,生怕三姑母不同意他的婚事。”燕国大长公主在先帝的女儿里排行第三。
  “陆瑜小子看上谁了?”顾茂姐姐妹妹不少,外甥外甥女根本认不完,陆瑾陆瑜刚好是他见过的,而且顾元娘刚才也说了,陆瑜不成亲陆琮也不好成亲。
  顾元娘原本是要保守秘密的,可她转念一想,马上改了主意:“父王,这事儿你得出马,两家人你都熟,你出面说合,肯定没问题的。”真让陆瑜拖下去,她也有点愁的。
  顾茂什么时候管过这样的闲事,可听顾元娘说完,他发现自己不能不管。
  一头是张家姑娘,另一头是亲外甥,他的确是两边的关系都很近,再没人比他出面更合适了。
  更重要的是,陆瑜是陆琮的堂兄,他的婚事真要拖上三五年,他的女儿们怎么办,不仅是顾元娘,还有她的妹妹们,也都陆陆续续到婚龄了,他必须把这个麻烦给她们解决了。
  过得两日,顾元娘在讲武堂碰到陆珊,把这个事告诉了她。
  陆珊又惊又喜,随即夸张地叫了起来:“好过分,你们竟然都对我保密。”陆瑜和张大姑娘的事她知道有段时间了,的确是无能为力,帮不到陆瑜什么。
  可是顾元娘和陆琮,要不是顾元娘今日说起,她从来都不知道好不好,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
  “你哥不让我说,我有什么办法。”至于陆琮为何不让说,顾元娘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嫂子,你要不要这么贤良淑德?”陆珊用很陌生的眼神看着顾元娘,改口倒是十分顺溜。
  顾元娘皱了皱眉,迟疑道:“不该是我叫你嫂子么?”都说出嫁女从夫,虽说她们暂时都还没嫁,可嫁给对方的兄长不过是时间问题,称呼就变得让人很纠结了。
  陆珊愣愣地不说话,心想这样的问题实在太高难度了,她搞不定。
  拥有一颗强烈的想嫁女儿的心的穆亲王出面,无论燕国大长公主还是张家,都是手到擒来不在话下,大长公主还埋怨儿子,为何不早点告诉自己,她也好早日让人上门提亲。
  陆瑜吐吐舌头不说话,那是他大舅舅亲自出面了,换个人谁知道什么效果,他哪敢轻易冒险。
  陆珊则是堵住了陆琮,问他为何不告诉自己和顾元娘的事,连亲妹妹都保密,这也太夸张了,还没陆瑜信得过他。
  陆琮说不是信得过信不过的问题,是他还没有想好,以后到底要怎么办。


第161章 持家
  陆琮话一出口; 陆珊整个人就懵住了,什么叫他还没有想好以后要怎么做。
  顾茂做事那是何等的雷厉风行,陆瑜和张大姑娘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婚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