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女宅斗手札-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冯玉巍是冯夫人的第三子,今年将满十五岁。冯夫人这次回来之所以大张旗鼓,一是因为许久不在京中,要重与这些人家建立起联系,二便是为了给冯玉巍相看媳妇。她本来属意青蕴,却未想到老爷并不赞成这门亲,理由却颇是奇怪,只说青蕴与冯玉巍是表兄妹,成婚的话只怕是于子嗣上有些吃力。不过她早就习惯了老爷一些奇怪的言论,也晓得老爷虽然有时候说话做事有时候显得怪怪的,到最后却总是不会错。也就不敢再提。
冯夫人执意要青蕴与她同坐一席,这可让青重心里颇为光火。又想着冯玉巍与青蕴是表兄妹,而冯夫人这样的喜欢青蕴。一顿饭青重吃的食不知味,别人同她说话的时候,亦是多少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太太们听了会子戏,也就各自散了。青家人要走,冯夫人也不好强留。却是执意的给了青蕴许多首饰与小金锞子。
“你日后可得常来。姨妈既然已经搬回了京师,日后这顺成侯府,也算是你的半个家。”
青蕴坐在回青府的马车上反复咀嚼着冯夫人的一席话,又想着今日碰着的人与那个男子,可能是因为觉得困倦,便睡了过去。
到了晚间,冯夫人冷冷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冯清光道:“你真是好大的胆子,连王爷的主意你都敢打,我冯家的脸算是给你丢尽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远方来客
原来这冯清光是冯家的庶女,与冯清华差不多大,也是再过几个月就要行及笄礼。冯夫人心里本来也有了适合的人家,到时候庶女嫁庶子,多陪些嫁妆,总也不算亏待了她。
冯清光跪在地上,心里却只觉得又失望又不知所措;那时候她本来就只是想赌一把。
她知道王爷这段时间都住在府里,也知道王爷每天到了那个时辰都会在那个地方呆一会儿。她挑了这样的一个时候,千算计玩算计想了这么一个法子,没成想到最后却成了一个闹剧。还好夫人治下严谨,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总有一天会流传开来,等到了那个时候,她又还有什么面目见人。
冯夫人看着这个跪在自己面前的庶女,叹了口气,说:“你的嫁妆都是现成的,过几天我就让老爷给你找户人家。只是这京里你是不能再呆了,到时候你人生地不熟的,又没有娘家帮衬,凡事都警醒着点。”
冯清光突然就抬起头,眼里顿时闪烁出不可置信的光芒。但也只是对视了一会儿,她就低下了头去,道了声是。
也已经很深了,青蕴还绣着一副百鸟朝凤的花样,却可能是眼睛盯得太狠,瞧久了就有些晕乎乎的。大太太今儿一回青府就被老太太叫了过去,又过了一会儿,青重亲自将昨日从她这里拿走的两个钗子完璧归赵。她于是又送了青重两朵时兴的宫花。
其实今天到了下午的时候,冯家庶女掉在河里的事就已经被隐隐约约的传开了,但是是什么时候掉的,又是被谁救上来的,却没有人知道。今日外男过来给那些太太们请安,她却没有看到之前见过的那个男子,之前又听说定康王这几天一直都住在顺成侯府里;她一个恍惚,手就突然冒了滴血珠子出来。
落玉瞧了,忙呼一声小姐仔细手,她没说话,翠微阁却还是因着她闹得人仰马翻。第二天一早青蕴刚醒,老太太那边就来了人说今儿个不用过去请安了。
过来的人是老太太身边的素梨,挺简单的名字,人也打扮的清清爽爽的。青蕴见素梨说完,先是道了一句“素梨姑娘辛苦了。”
又说:“素梨姑娘来一趟也不容易,喝一杯茶再走吧。”
“不是我不给三小姐这个面子,只是老太太还等着我去回话呢。这里先跟三小姐告个饶了。”
“也好,祖母那边怕是一刻都少不了姑娘。”
她说完,也就没有再坐着,只是站起来说:“我送送姑娘。”
“这哪里使得。”
素梨忙推辞道。
“论规矩是有些使不得。但是姑娘是祖母身边的贴心人,平日里服侍祖母比我们这些嫡亲的孙女还要殷勤,所以若是论情理,我还真是该好好送一送姑娘。”
这话说的十分熨帖。像素梨这样的一等丫头,银钱自然是不缺的,所以与其给她银子,不如让她觉得自己还是值得敬重的。果然素梨笑容也就更深,并且走之前还在她耳朵跟前咬了一句:“今日来的是三太太娘家的亲戚,说是来上京赶考的。”
这一句话顿时让青蕴心里有了计较。她早听说三太太娘家大哥有个遗腹子,读书用功,人也十分聪明。但是青蕴却只是道:“原来是来了亲戚。”
“是啊。那我便先走了,不敢再劳烦三小姐,免得旁人知道了说我不知道规矩呢。”
“也好,那我就不送姑娘了。”
其实她连自己房里的门槛都没有迈出去,素梨却就是因此觉得十分高兴。
若细细论起来,三太太的娘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只是这些年渐渐没落,三太太的寡嫂独自抚养着一个孩子,如今竟已到了要妹妹的婆家救济扶持的地步。这样的人家,最缺的可不是面子,而是真金白银撑起来的实打实的里子。
三太太的寡嫂董张氏布置了好半天儿子的住处,这才到了三太太的闺房里来。董家这几年确实不行了,这次上京,是为着这一届的春闱,若不是因为今年庄子里的收成不好,董张氏也不愿意来青家借助。小姑子的婆家,说起来隔得也太远了些。
“可真是叨扰你了。”
董张氏才落座,就跟三太太告了个不是。三太太还在娘家的时候跟自己这个嫂子的关系就不差,何况自己哥哥去的早,嫂子却一直守着不嫁,又把凌哥儿教的这么好,要三太太说,这董张氏真真是他们董家的大恩人。
“嫂嫂与我这些还用得着说这些。虽说我在家里不像我那大嫂子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这点面子老太太还是卖我的。何况凌哥儿这么有出息,老太太也是看在眼里的。说不准日后就是宰相之才,老太太怎么敢轻易得罪呢。”
“此次凌哥儿若能得中进士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三太太低头呷了口茶。
“凌哥儿这么年轻就中了举人,日后怕是前程无量。远的不说,就大房长子,也不过小凌哥儿一岁,却还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董张氏却说:“青大老爷可是国子监祭酒,想必青家大爷日后也是前途无量的。哪像我们凌哥儿。”
“说到凌哥儿,嫂子有没有替他看上哪家的姑娘。”
“家里的景况你也知道,眼看着凌哥儿都十七了,我却连下聘的银子都凑不出来。我又想着凌哥儿日后是要入仕途的,总不能给他娶一个乡野村妇回来。”
董张氏边说边拿帕子拭泪。三太太听了,也跟着叹了口气。她又往左右瞧了瞧,见下人都退在很后头,便压低了声音对董张氏说:“我倒替凌哥儿相了门亲事。”
“是……谁家的姑娘?”
董张氏听了,倒显得有些不可置信一般。
“就是青家二房的小姐。”
“她可是孤女。”
董张氏听了,心里颇有些不满意。年幼失怙可不是件好事。三太太听嫂子说话的语气里带着些埋怨,心里便也觉得不舒服。但为了母家,她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下去。
“嫂嫂是没见过青家三小姐,不论是教养还是模样都是一等一的。再说了,二房老爷过世前是做盐政的,她母亲又是伯爵家的小姐,嫁妆丰厚着呢。”
“你说的是真的?”
“我的好嫂嫂,凌哥儿的事便是我的事。我还能害了凌哥儿,害了董家唯一的苗子不成?”
“好妹妹。”董张氏听了三太太的一席话,眼眶一红,便握住了三太太的手。
打定了主意,三太太便说:“我让人把青蕴先请过来,嫂嫂到时候面上也不要露什么,只在暗地里相看也就罢了。”
董张氏连说了几个好。
青蕴正在房里绣那幅昨晚没绣完的百鸟朝凤呢,没成想三太太那边突然过来请她,只说有新描了几个花样子,准备让绣娘往衣服上头绣,却又不晓得该怎么选,让她过去参谋参谋。
她虽然心里不怎么喜欢这位三太太,但是面上却从来分毫不差。可能是连着守了六年的孝,青蕴的绣工在整个青府都是一流的。为女子者,不说敢说要德才兼备,琴棋书画针黹女工总要有一样能拿出手来。
只是这匆匆的过来请她。虽然觉得不太对劲,但她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她难得出门将画枝跟落玉都带上,又对来请她的人说:“我换身衣服,穿成这个样子实在是不能见人。你且等等吧。”
三太太并未在房里等她,而是跟董张氏煞有介事的坐在正厅。青蕴甫一进来见三太太正襟危坐,三太太身边的妇人盘着再常见不过的头发,衣着虽端庄,却也显得过于暗了些。她于是先给三太太道了句好,又道:“这位是董家的婶娘吧。青蕴在这儿先见过婶娘了。”
“三小姐客气了。”
董张氏笑看着青蕴,暗道这世家就是世家,即使是年幼失怙的小姐,也是这样的好教养。青蕴见董张氏瞧她,便也对着董张氏笑了笑。只是心里却又是另一番计较。
“不知道让婶婶为难的是哪些绣花样子跟衣裳颜色。”见三太太不说话,青蕴只好先开口。这样几个人相互的看着也不像个样子。
“瞧我这记性,好容易你来了,我却忘了把东西拿过来。”说着忙对身边的丫头说:“柳绿,把绣花样子跟缎子的颜色拿出来让三小姐参谋参谋。”说完又说:“三小姐也坐。三小姐在房里做什么呢?”
“昨儿绣的一幅百鸟朝凤还没绣完。”
“三小姐平日里就喜欢绣花吗?”
董张氏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也还算喜欢,只是绣工不怎么好。”
她言语间是带着些许矜持的,大约是猜到了三太太心里的算盘,所以也暗暗警惕了起来。
“三姑娘这话说的可不实。”
三太太连忙说。
“三婶婶取笑我呢。”
又说了一会子话,就有人把花样跟衣裳料子都拿了过来。青蕴瞧了,细细与三太太说了良久,而这期间董张氏的目光就没有离过青蕴的身。这让青蕴觉得颇不自在。
好在不过一会儿,三太太就找了个由头让她走了。她晓得这是姑嫂两个人要咬耳朵呢,也就没有说什么。只是三太太这样做未免显得太明显,也太不尊重。只是她又能说什么。想到这里,她不由暗恨自己势单力薄,身世飘零。
作者有话要说:
☆、庶女难为
定康王府今年多种了一些花,惹得蝴蝶到处翻飞,冯玉山一路走过来,只觉得王府里头到处都是脂香粉浓。随意弹了弹身上的落花,就听见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脚沾了泥,你这功夫愈发不如从前了。”
冯玉山忙转过身来道:“见过王爷。”
男子笑着将他扶了起来,道:“这儿没别人,你不用客气。”
站在男子身边的只有小厮常笑。别看常笑年纪小,却是师承剑痴孔生,功夫一流。
“规矩不可废。”
冯玉山说道。
三个人并肩走在一处,男子道:“西北的局势不好,怕是又要打起来了。”
冯玉山皱了皱眉,道:“家里还没有消息,只是看母亲的意思,是不愿意让我上战场的。”
“你是家里的长子,如今又已经娶妻,也确实该收收心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若是只知靠着祖上的福荫坐吃山空,那与寄生虫有什么区别。”
“西北能不能打起来还是未知数,何况圣上最近病着,京城现在看起来太平,但是底下也有人开始暗中动作了。到时候我若是奉命出征,还希望你能留在京城里。”冯玉山听了,刚想说什么,却又转念想了想,说:“我晓得了。”
冯玉山记得自己最开始认识的王爷时候,王爷也只是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两个人加上常笑一起在军营里头喝风受苦。最开始他还不明白为什么陶越轩堂堂一个王爷会跟他一样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吃苦。后来年纪渐渐大了,又随着王爷打了几场仗,可谓是出生入死,这才渐渐晓得了些皇家内里的腌臜。
当今皇上是王爷的异母兄弟,而当今太后却是王爷的生母。当今太后是先帝的第二任皇后,而当王爷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皇上的第一个孩子都已经出生了。皇上的身子一直都不太好,宫里子嗣单薄,当今太子又只有八岁。不过王爷虽然会打仗,手里却从来没有兵权。
其实跟着王爷这么久,冯玉山也不知道王爷心里到底怎么想。
“你们家,最近有没有什么事?”
陶越轩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冯玉山正不知道如何回答,就见常笑在一边跟他挤眼睛。
“王爷说的事是什么事?”
“没什么,没什么。”
冯玉山愈发摸不着头脑。到了回去的时候,他拖着让常笑送他,等两个人渐渐走的远了些,冯玉山才问:“你上午给我挤眼睛做什么?”
“你竟不知道?”
“我知道个什么?你也知道日日早上就要去衙门,晚间再回来。能知道的除了朝廷里的事就是家长里短。难道我还能知道王爷的府里事不成。”
他与常笑关系也是极好的,平日里说话也就少了与别人的那番虚伪客套。
常笑便将上次在侯府里的事说与他听。他听罢,便说:“你确定那人是青家三小姐。”
“这能有什么假。拢共就那么几个人,就是细细的查也不用一个时辰。”
“我娘之前倒想把青三小姐说给我小弟。”
他话还没说完呢,常乐就急忙道:“这可怎么行。”
“我不是说之前吗?后来我爹不同意,也就作罢了。只是你今天跟我说这一出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是想让我保媒拉纤,还是只是随便同我说说。”
常笑挠挠头。用颇是疑惑的语气说:“其实我也不晓得王爷是个什么意思。”
“那就顺其自然吧。虽说这青三小姐是我亲姨妈的生身女儿,但我却也不晓得她是个什么性子。”说着便上马走了。但心里却想着自己还是应该让母亲改日请青三小姐过来坐坐,到时候自己在让常乐告诉王爷,看王爷心里是个什么决断。王爷也不小了,虽然府里有个侧妃,不过他跟常乐也知道那时候王爷为什么要娶这个侧妃,也知道那个侧妃究竟是什么身份。
春日里,申时才过天就暗了。青蕴不饿,于是便盹了一会儿,外头不知道什么时候传来了说话的声音,那声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也就吵醒了她。
“是谁在外头?”
她稍稍抬了声音问了一句。
“三姐姐是我。”
是青湘。
青湘是三房的庶女,平日里跟青蕴关系也不算差,只是这个时候来;青蕴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她睡眼惺忪的瞧了走进来的青湘一眼,道:“原来是五妹妹,你先出去,容我换身衣服再来陪你玩。”
“诶。”
青湘点点头。她小脸尖尖的,像极了她的生母周姨娘。周姨娘算得上是三房最得意的一个姨娘了。这青家的男人,除了青蕴的生父,一个个的都好小妾,远的不说,就大房的华姨娘、三房的周姨娘,都说得上是青家姨娘里的榜样了。
等穿戴好了,青蕴瞧着在外头坐的端端正正的青湘,开口道:“我妹妹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三姐姐吃过了吗?”
“还不饿。”
“我想求姐姐件事,也不知道姐姐现在方便不方便。”她神情有些怯怯的,只是说话调理过于清楚了些。
“你说吧。”
她素来不太喜欢拒绝别人。何况她也想知道这青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女先生过几天就要回来了,我想让姐姐陪我去趟书房,给我挑几本书。姐姐也知道,我书读的不好,姨娘不识字,先生平日里虽然面上不说什么。”
青府是设了家学的,只是因为有着寒暑日不设学堂的传统,但现在开了春,先生过几天也就要回来了。而青湘说的却也是实话。
青蕴瞧着她看了许久,果然见青湘的眼神微微闪了闪。青湘左手捏的紧,手也沁出了些汗来。没成想青蕴只是淡淡一笑,说了句:“走吧。”
青湘不禁显得有些大喜过望。果然孩子就是孩子。青湘走的满,眼见着天一点点的黑了,她竟也不着急。三太太对这些庶子庶女可没宽容到能让她们这么晚了还在满府里溜达。
“妹妹还是走快些吧,眼见着天越来越黑了,回去晚了怕是要被责骂。”
“嗯。”
青湘点了点头。
青府三个书房是连着的,其中最小的那个是大房大少爷的书房,剩下两个都归公用。青蕴远远就见着中间那个书房的灯是亮的,于是步伐也就愈发慢了。青湘见了不由暗暗着急,便说:“姐姐,咱们走快些吧,天黑了。”
“既然天黑了,就明天再来吧。”
青蕴说。
然后青湘仿佛没听见一般,只是牵着青蕴的手一步一步的走。差不多走到离书房还有三十步的时候,青蕴停住了脚步。青湘一个劲儿的把她往亮着灯的书房那边带,如果说最初她对青湘还是抱着幻想的,那如今却也只剩下防范了。虽然知道青湘有她的不得已,但是她心里还是有那么些难过的。
青重对她总是充满了敌意,青文沉默至极,而之前觉得唯一可以说上两句话的青湘……收拾好情绪,她定定的站在那里与青湘对视,不过了一会,青湘便败下阵来。
但她依旧不走。
“你要带我去哪个书房?”
她笑着问青湘。
“我……”
青湘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显得有些犹疑不定。于是青蕴便道:“妹妹也知道中间那个书房有人,妹妹听那读书声,想必也知道里面是个男子。关于男女大妨妹妹必然也是知道的。妹妹此去,若被有心人传扬出去了,不论是对于我还是于妹妹,怕都有可能名节有损。”
说完,她便拖走了不知道如何是好的青湘。殊不知那书房的门早已开了一丝微微的缝隙。
到了晚间,董张氏过来给熬夜苦读的董凌送鸡汤,她瞧着儿子刻苦读书的样子也是心疼,便道:“你也早些歇息,别累坏了身子。”
“儿子心里有数。”
“唉。”董张氏叹了口气,又道:“你今日可见着了青家三小姐?觉得她如何?”
“远远的也看不太清楚,只要她愿意嫁过来,相信以青家的教养,不会差到哪里去。”董凌很是无所谓的说。
“好。我明日这就去跟你姑姑说,让你姑姑先同青老太太通通气。”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董凌十分无所谓的说。
“提前知会一声总是好的,何况你现在已经是举人,得中进士还不是早晚的事。”
董张氏哪里知道科考的难处,董凌见母亲这么说,却也不反驳什么。只是说:“这些事就劳烦母亲了。”
眼瞧着心里的一桩事总算是放下了,董张氏不由得喜笑颜开。
青蕴回了房,突然觉得自己有些饿了,便让鹦哥去了趟厨房。刚刚她跟青湘走得急,何况青湘身边没带丫鬟,那时候她生怕青湘见她带丫鬟心里难过,自己也就没有带。现在想想还真是讽刺。
作者有话要说:
☆、兼祧两房
到了第二天青蕴早早就去了荣寿堂。其实老三媳妇打什么主意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只是董家小子功名还没下来;二丫头嫁妆厚,董家家事也简单,如果到时候那小子中了进士,那么这门亲也不是做不得。
三太太过来的时候青蕴正陪老太太说着话,见老太太神色如常,她这才放了心。毕竟是没有过明路的,即使以老太太的精明,怕是早把她的心思猜了个透,不过凡事还是谨慎些好。
“你娘家嫂嫂住的还算习惯。哥儿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他尽管去问仲明,这样的出息,日后怕是个前途无量的。”
“母亲跟大嫂这样细致妥帖,哪里会有什么不惯的。嫂嫂跟凌哥儿感激还来不及呢。”
“能有个这么会读书的孩子,也是你们董家的福气。就是不晓得迎远这一辈什么时候能给我中个进士回来。”
老太太说着便瞧了大太太一眼,大太太有些不好意思了,便说:“老爷说迎远的文章做的还是不错的,只是火候还差那么一点。再历练个几年也就罢了。”
三太太瞧了半天也没见着大房长媳,便多嘴问了一句:“怎么没见着迎远媳妇。”
“她身子有些不舒服,今儿早上硬是撑着说要来给老太太请安,是我好说歹说才拦下了。老太太心疼她们小辈,断没有因着规矩而为难她的道理。”
她们两个妯娌斗了小半辈子。她要强,老三媳妇比她更要强。其实若不是因为自己是长媳妇,又是老太太的娘家人,她怕是也不能这么牢牢地压着老三媳妇一头。
不过这些话就不是青蕴青重她们能插嘴的了。今儿老太太看着精神似乎不太好,于是众人散的也早些。只是临了的时候老太太说了一句让大太太留下,青重担忧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娘亲,而三太太的眼里则满是羡慕。
回去的路上,画枝说花园里的花开了,又说陪着她去散散心。昨天的事着实是让她心里不那么好过,她就也没有推辞。待众人散去,老太太瞧着坐在下首的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大媳妇,脸色就先不好看了起来。都这么大的人了,嘴不机灵,心思也不灵巧。真是不知道自己当年怎么会听了娘家人的话,挑了这么个人给仲明做媳妇。
“你有没有去瞧过董氏母子?”
大太太不料老祖宗开口只是问这些微末小事,人愣了一会儿,才说:“府里事情多,媳妇还没来得及亲自过去。何况是老三媳妇那边的亲戚,媳妇若是去了,倒也不像。”
“糊涂!”
老太太声音陡然提了一个度,这可让她颇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你是这府里的当家太太,如今这府里来了客人,你不去打点,难道还等着我这个老婆子给你打点安排不成。”
“是媳妇错了,还请母亲不要生气。”
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不管自己怎么辩解,老太太只会越来越生气,倒不如一开始就认错,这让反倒少受些责骂。只是大太太心里终究是觉得难受的,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要被当成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训斥。也曾经跟老爷抱怨过几句,哪知老爷半点不体谅她,还责怪她不贤惠。如此,她心里便暗暗下定了决心,要给青重找一个好想与的婆婆,若是没有婆婆就更好了。
老太太冷眼瞧着自己的大儿媳妇,真是骂也不是哄也不是。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她才跟大太太说:“好了,待会儿从我这里出去,你也别急着回房,先去见见董家人再说。”
“是。”
“这次让你留下来,倒不全是为了这件事,我只是想同你商量商量。三丫头的孝也守完了,也是时候给她找个婆家。”
虽然大太太知道青蕴的婚事老太太肯定是准备交给她来办的,也算得上是早有心理准备。但如今听了,还是觉得有些犯难。眼瞧着青重也要及笄,为了自己女儿的婚事她都快忙的焦头烂额,如今既还多了一个青蕴。
“既然是母亲的交代的,媳妇竭尽全力办了就是。只是三丫头的景况母亲也晓得,到时候怕是找不着特别出挑的人才。”
是要把人都留给青重吧。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青重是她打小带大的,但青蕴毕竟也是自己的孙女,是二小子唯一的骨肉。
“你先看着办吧,只是人品不能差,即使家事不行,但也一定是要个有前程的。”
大太太唯唯诺诺的应了句是。
“青蕴迟早是要嫁的,但到时候二房的产业不能没人打理,二房的香火也必须有人继承。其实这个想法在我脑子里已经呆了许多年了,只是那时候时机不成熟,不像如今。”老太太说完这话,深深瞧了自己儿媳妇一眼。
果然大太太的目光开始变得有些闪烁,细看下去能从那目光里头瞧出些许期待,也能看出一点不安。
于是老太太继续慢条斯理的说了下去。
“我想让大房兼祧两房。”
大太太又惊又喜。老太太也不说话,只等着她从这惊喜的劲中过来,等她开口,也等着听她的答复。果然没过多久,大太太就开口说:“只是老爷都这么大了,若是再娶一门妻室……到时候二房长子小迎远太多,怕也是不成个样子。”
哪个女人愿意别人跟自己平起平坐呢。
“你考虑的,我之前都考虑过。所以老婆子我想了许久,总觉得让迎远来做这个兼祧两房的人比较合适。”
大太太笑了。她的笑容十分舒展,就仿佛干旱许久的地方突然下起暴雨,老太太看着她,便又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拿二房的钱补亏空。要不是因为青蕴是个女孩子没资格看二房的产业,想必这府里早就闹将起来了。不过虽说是兼祧,给二房娶得媳妇家事还是不能太高,免得大孙媳妇心里不舒坦。还有一条,这事我只是先同你说说,毕竟迎远这才刚成婚,大孙媳妇的家事也不低,事情还是要缓缓办的好。”
大太太听了这一席话,脸上的笑容便微微收住了,道了一句“媳妇也实在是不得已”,却又不敢再说其他。
“当家人有当家人的难处,我也不为难你。只是二房的产业毕竟是二房的产业。你行事也不该太过张扬了。府里千万双眼睛盯着呢。”
“媳妇知道了。”
大太太木木的答了这一句,嘴上说的软和着呢,但是老太太晓得,她这是半句话也没有听进去的。还好二房的产业还有一部分自己紧紧攥在手里,青蕴的嫁妆单子也是由她自己收着的。她这么大年纪,早就不患寡,只患不均。
等大太太出了荣寿堂,这个人看上去眉眼都快翘到了天上去。平日里若是大太太单独被留下来,那十次有九次半都是丧这个脸出来的。怎么独独这次与以往不同。府里婆子的那些嘴又快又碎,很快老太太打算让大房兼祧两房的消息就传开了。
于是下人们又开始猜测老太太选中的兼祧两房的对象是大老爷还是大少爷,不过大家又说,看大太太那天出来的时候面色喜滋滋,老太太肯定选中的是大少爷。大奶奶的乳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厨房里拿给大奶奶炖的汤呢,险些一个手一抖没拿稳,那厨娘也是眼明手快,赶忙的接了过来,并且呵斥了那个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