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孤女宅斗手札-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孤女宅斗手札
作者:公子缎
文案:
被大房算计产业,被三房算计嫁妆,被王爷看上,被太后嫌弃:
这是青蕴出嫁前。

被小妾使绊子,被宫里人来回折腾,被丈夫宠上了天:
这是青蕴出嫁后。

孤女——王妃——国夫人;
这是青蕴的一生。
==================

  ☆、名门望族

  青府是男爵府邸,祖上曾跟着太祖爷打天下,也曾烜赫一时,但如今也渐渐的没落了。今儿是青蕴头一天出孝期,她父亲曾坐到两淮盐政的位置,母亲亦是青府太太那一拨人里头出身最高,陪嫁也最多的。只是如今十四岁的青蕴,已经落到了父母双亡的境地。
  男爵家二房的孤女,何况家里又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这样看来,前程渺茫的很。头一天出孝,打扮的虽不能太张扬,也不能一味的素净到底。落玉替她挑了一支银丝裹红珊瑚的簪子,陪着宝蓝色的家常服制,既不素淡,亦没有显出光鲜来。
  穿过自己住的翠微阁,又走了许久的抄手游廊,这才到了老太太住的荣寿堂。老太太常年礼佛,荣寿堂到处都是淡淡的檀香味,最初的时候青蕴还有些闻不惯,但是形势比人强,现在整个青府也唯有老太太与她在血缘上最为亲近。
  三太太董氏已经到了,不知道又在说什么新近发生的见闻。董氏嘴甜,素来要比大太太得老祖宗的欢心,但毕竟大太太与老太太同宗,又是这府里的掌事夫人,所以董氏再怎么样也没能越过大太太去。
  平心而论,青蕴并不喜欢自己这个三婶娘。
  “老祖宗好,三婶婶好。”
  她笑吟吟的进来,声音也是甜腻腻的。
  “三丫头来了。”
  因没有分家,所以小辈们都是按年纪排辈。她在青家的小姐里头行三,大姐是大房的嫡长女,如今嫁给了定武侯潘家二房的嫡长子为妻,说上去也还是风光的。
  “今儿是三丫头头一天出孝期,过来让老祖宗瞧瞧。”
  她前两年因守着孝,平时也不常来,即使来了也不敢常坐,免得老太太瞧了她伤心。
  “孙女也有几天没见过老祖宗,心里怪想的。”
  “你这孩子,嘴怎么跟抹了蜜样的甜。”
  “媳妇刚刚就说老祖宗最疼三丫头,老祖宗您还不信。”
  三太太便在那添油加醋道。
  “老祖宗疼三妹妹,难道就不疼我了吗?”
  说话的是大房的青重。青重与她同岁,只是细论起来要稍长她几个月,从来喜欢在她面前端姐姐的派头。
  “你这孩子。”
  大太太嘴里骂着青重,脸上却溢满了宠溺的表情。大太太就是这样,为人不算差,只是太偏宠自己的子女了些。只因大房长子青迎远刚娶的媳妇今日回了娘家,而大太太又一直不怎么愿意管只小青重一岁的庶女青文,所以今日只有青重一个人跟着来荣寿堂请安。
  “二姐姐好。”
  “三妹妹。”
  青重浅浅的对她点头一笑,神情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倨傲。青蕴也不知道青重讨厌她什么,明明她的运道已经那么不好了。
  “越长大越不知道规矩。”
  老太太笑骂青重,却全然没有半点责怪的样子。
  青重小时候是老太太养大的,到了十岁才回到大太太的跟前,那份祖孙情,怕是剩下几个孙女加起来都不能比的。何况老太太又是那样的不喜欢青蕴的生母。青重又在老太太跟前歪缠了一会儿才作罢,这期间青蕴只是在边上站着,这么多年,她早就习惯了冷眼旁观,早就习惯了陪衬一样的二房。
  早在她七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母亲也在自己十一岁的时候撒手人寰。父亲生前极是敬重母亲,身边连个通房都没有。却也因为这样,老太太一直都怪母亲没给二房留后。
  说过了玩笑话,大太太才开口道:“冯家要回京的事,母亲已经知道了吧。”
  顺成侯冯家是开过六大元勋之一,前些年举家迁祖屋去守孝,如今孝期将满,便又阖家搬了回来。
  老太太含着笑点了头,又问:“冯家的帖子已经送了过来,你是青家长媳,也是你们这一辈里头唯一一个有诏命的。”
  听到这话青蕴的脸色暗了暗,毕竟她母亲生前就已经是四品的诏命了。而三太太的表情也不是太好,心里暗骂自己夫君没用。
  大太太听了这话,眉眼间就显得有些自得了。但她还没得意多久呢,就听见老夫人接着问:“明日去冯家你准备带谁?”
  “迎远媳妇自然是要跟着去的,青重年纪也不小,也要带她去见见世面才是。至于青文,她素来是个懂事的,带上也无妨。”
  大太太边说着边在心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颇是大度,不但顾及了儿子刚刚娶的媳妇,还愿意带上一个通房生的庶女。然而老太太似乎对这个答案颇是不满意。
  三太太看了一眼老太太,又看着坐在一边淡定的喝着茶的青蕴;其实她心里是不愿意青蕴跟着大太太去顺成侯府的。毕竟对于这个嫁妆丰厚的二房孤女,她早已给青蕴谋划了一门好姻缘。
  果然,老太太呷了口茶,又拈了一个蜜饯子放在嘴里,将所有人的表情看了个遍,这才开口说:“把三丫头也带上吧。”
  大太太愣了一下,而青蕴却抬起头来,也不看大太太,只是瞧了一眼正瞪着她的青重。大太太不愿意带青蕴也是有原因的,青蕴长得太好,嫁妆又丰厚,虽然年幼失怙,但是只要老太太开口说是养在自己名下的,又有几个人会说什么。又何况青蕴外祖家是江北伯周家,即使不在京城,但是不代表周家在京城的根基就不深。毕竟侯门之间相互联姻,细论起来谁与谁不是沾亲带故的。老太太看大媳妇不说话,知道她这是心里不愿意,而不是疏忽的把青蕴忘了,于是就有些恼。
  却不料这时候三太太却说了一句:“三丫头今天才出的孝期,明日就带出门交际怕是有些不合适吧。”
  三太太长得一副喜庆样子,笑的时候看起来舒舒服服的,但是她这话一开口,老太太的脸就刷的沉了下来。大太太毕竟是她娘家的侄女,又是家里管事的媳妇,自己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作她,但三太太就不一样了。
  “顺成侯夫人可是三丫头的亲姨妈,就凭着这一点,别说三丫头今日是出了孝,就算是三丫头今日未出孝,也该去拜会才是。”
  自己这两个媳妇,有时候真是一个赛一个的蠢。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干净。如今的青府是个什么光景,老大还好,自幼勤奋好学,挣个了国子监祭酒的职务;老二本来也该是前程似锦,当年响当当的探花郎,勋贵里头有几个人能像老二那么上进那么出息,取的也是江北伯家的二小姐,却不料去的那么早。只是打老大的下一辈开始就没有爵位了,从伯爵到子爵再到男爵,三代而斩的爵位,到老大这里也就到了头。顺成侯府愿意给青家发帖子,那完全是看在三丫头的份上,不然她的娘家王家不一样也是三代而斩的爵位,怎么没收到帖子。
  但老太太这话毕竟是说的重了,也因为这样,三太太的脸上就有些不好看。
  “母亲教训的是,是媳妇想少了。”
  大太太虽然有些自私,但人也没那么笨,老太太稍一点拨她也就明白了。只是为什么今天三太太怎么会替她说话,自己这个妯娌可从来都是只会看她笑话的主。莫非她是看上了三丫头的嫁妆,所以才不愿意自己把她带出去交际。这么一想,大太太心里也就有些明白了。三太太见大太太这么快就服了软,也赶忙不甘示弱的说:“媳妇说错了话,但还请母亲顾及自己的身子,不要生媳妇的气。”
  “好了,我也不是怪你们。”
  “祖母哪里会怪母亲跟婶娘呢。”青重聪明,赶紧甜甜的说着,解了这个尴尬的局。同时也不忘在暗地里看青蕴,像是说着,看吧,我就是比你得老太太喜欢,就是比你会说话。
  青蕴笑着迎上了青重的目光。在青蕴心目中,青重就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喜欢拿自己拥有的像别人炫耀,又嫉妒别人拥有她未曾拥有的。果然青重见青蕴竟然对她笑了,心里便觉得好没意思,脸上那得意的神色也消了大半。
  待大太太她们走了之后,青蕴却依旧留在荣寿堂。老太太问她怎么还不走,青蕴便道:“孙女想着已经三年未与老太太一起吃过饭,今日孙女已经出了孝期,自然是该过来伺候老太太用饭。”
  “好,好,好。”
  老太太高兴地连说了三个好字,毕竟是自己的孙女,即使不像喜欢青重那样的喜欢她,但是也希望她能乖巧孝顺。
  青蕴只是腼腆一笑。青府自己唯一能依附的不是自己那个常年见不着面的大伯,更不是只知道吟风弄月的小叔叔,而是这个嫡亲的祖母。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坑啦~~~Σ(っ °Д °;)っ
  《重生之弃妃当道》
  因败家而载入史册,虞素是头一份
  作为前朝皇女的虞素
  重生后竟然是新朝的冷宫废妃
  不过虞素依然坚信
  只要走出冷宫,就能恢复她从前的生活标准
  但很快,现实就呵呵了虞素一脸
  妹纸们戳起来戳起来~
  不会卖萌的作者打滚求收藏~

  ☆、珠钗事件

  从荣寿堂出来的时候老太太刚刚睡下。因年纪大了,所以老太太格外注重养生。青蕴回了房,她身边的两个一等丫鬟画枝跟落玉都赶忙围了过来。
  “小姐。”
  画枝先说了一声,青蕴看她的样子,知道她想问什么,便说:“明天要去一趟顺成侯府。”
  画枝跟落玉听了聚是一喜。
  稍微看了会书就到了晚间,画枝她们商量着给她张罗明日出门时要穿的衣裳跟要戴的首饰,这才开了春,穿的衣裳也不能太单薄。几个人比量了许久,最后还是云鹊挑的一件鹅黄色比甲陪着一身藕荷色的衣裳入了青蕴的眼。不浓不淡,也能把人衬出光华来。因今日已经戴过那只珊瑚钗子,所以明日便不能再带。父亲去后,即使二房一半的财产充了公,但青蕴心里也知道,以二房如今的资产,在家中只怕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是剩下的那一半产业老夫人交给了太太打理,所以青蕴的衣裳首饰虽然多,月例银子却与家里的姑娘都是一样的。
  几个人正挑着首饰,青重却来了。想是吃了晚饭出来闲逛,青重的洪璐阁离她这里也不算远,便也顺路过来了吧。青重又换了一身衣裳,大房的姑娘,穿着打扮也是讲究的很,青蕴不止一次怀疑大太太挪用了二房的私产,但是自己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又怎么好插手家里的产业,只能等有了机会再慢慢筹谋。
  “二姐姐好。”
  “三妹妹这是在做什么,大晚上的看首饰,倒真是有闲情逸致。”
  “我瞧着二姐姐也是清闲的紧。”
  青蕴笑着说。
  “诶,这盒子里的首饰还挺好看。”
  青重身边的丫鬟温良跟青蕴房里的鹦哥处的还不差,两个人见了面就互开了几句玩笑。青蕴见她们两个这样,便说:“你们姐妹也去叙叙旧吧。”
  温良看了自己主子一眼,青重不愿意让别人觉得青蕴比自己大度,也就说:“去吧去吧。”
  说完又专心去看盒子里的首饰,颇有些反客为主的意思在里头。画枝心里不平,刚要开口说什么,就被青蕴一个眼风挡了回去。
  “这些不算是一等一的好东西,我还有一个盒子里面的首饰更花哨些,想来更配姐姐。落玉,去把我那个雕着鲤鱼跃龙门的玉盒子拿过来。”
  落玉爽利的应了一声,虽然不知道小姐为什么要把那个盒子里的东西来让二小姐挑,但是小姐做事,素来是个有章法的。青重却从来没听过谁装首饰还要拿玉做的盒子来装的,她以前只听母亲提起,说二房有钱,她三妹妹有钱,她还只当母亲是唬她。这么一来,她心里就更不舒坦了。
  但等那盒子上来,她的不舒坦就被端上来的盒子里的东西所抚平了。里头的东西确实如青蕴所说,看上去比之前那个盒子里的亮眼的多。
  “这些可真好看,三妹妹,我能挑两件吗?”青重极少用商量的青蕴说话。青蕴看着她,微笑着点了点头。
  青重挑了许久,挑了一个点翠嵌宝大发钗,又选了一个宝石蓝吐翠孔雀吊钗。盒子里的首饰并没多少,最出挑的两样也被青重不客气的拿走了。画枝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落玉牵了牵衣角。
  待青重走后,画枝便道:“那两样首饰看起来珍贵无比,二小姐说拿去就拿去,实在是太嚣
  张。”
  那两样首饰确实是老夫人当年赏给母亲的首饰,因母亲一嫁过来就跟父亲外放去了扬州,所以这首饰也是一直收在盒子里头没有拿出来。后来母亲回来给父亲守孝,重缟之人自然更不会带这么华丽的首饰。但这首饰的来历她是知道的,也因为知道,才会大大方方的给了青重;何况就是因为知道青重张扬好强的性格,所以算准了盒子里的这些东西,她一定会拿最贵重最好的走。
  虽不是母亲的心爱之物,却是老太太赏下来的贵重东西,以青重的性子,明日一定会带着那两样首饰的其中之一招摇过市。想到这里,青蕴便不紧不慢地说:“明天会有人训诫她的。”
  两个人虽然听的一头雾水,但听青蕴这么一说,也就放下了心。只要自家小姐不吃亏就好。画枝跟落玉两个都不是青府的家生子,而是夫人在扬州的时候就买下来跟青蕴做伴的,三个人年岁也差不多。所以跟鹦哥几个不同,她们从来都是一心一意的向着青蕴。
  “好了,被她这么一通闹,我瞧你们两个也没心情再替我挑首饰,那不如就换上这套银打的海棠花头面吧,简单好看。”
  “会不会太素净了些。”
  “你瞧着手工就知道,即使不算贵重,也是一等一的好东西了。”
  说完又说:“你让她们进来伺候洗漱,明日还要早起呢。”
  翌日,天才蒙蒙亮,翠微阁上下就都热闹了起来。先是惯常的洗漱,之后又是一番细心的打扮。
  云鹊还想给她抹点胭脂,青蕴却说:“还是自然些的好。”
  于是也就作罢。
  等到了荣寿堂,青蕴去的不早也不晚。因为府里的长孙媳妇青沈氏已经到了,但是大太太母女三人还没有到。
  老太太见了青蕴,先是微微的打量了她一下,笑容就更和善了。自己这个孙女虽然不是自己的心头肉,但是大家闺秀的气派却足得很,就这一点,就很得老太太的喜欢。
  青蕴先跟老太太见了礼,又跟大嫂见了平礼。对于这个大嫂子,青蕴不是太了解,不过觉得她应该是个比大太太要好相处一些的人。
  “三妹妹今天穿的很是好看呢。”
  大奶奶甜甜地说。因是新进门的媳妇,所以不愿意得罪这府里的任何一个人。
  “嫂子折煞我了。”青蕴低头说了一句,脸蛋也红彤彤的,很是有女儿家的娇羞态度。
  “她可不像二丫头脸皮那么厚。”
  “二妹妹率真可爱,三妹妹含蓄内敛,各有各的风韵。”果然是一个都不得罪。老太太听了,便更加笑的合不拢嘴。
  几个人正说着话,大太太带着青重跟青文姗姗来迟。
  青重一进来就想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老太太看了她之后脸色立即变了。虽然不过是一瞬间老太太的神色便恢复如常,但是敏感的人还是捕捉到了那不对劲的一瞬间。
  “二丫头今天头上带着的钗子可真好看。”
  老太太说道。
  青重听了心里一喜,便说:“这是昨天在三妹妹那里淘换的,孙女觉得很衬孙女今天的这身行头。”
  “三妹妹天生丽质,自然是戴什么都好看。”
  大奶奶在那里见缝插针的说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老太太今天在看见青重之后就有些怪怪的。
  “你三妹妹既对你这样大方,你也要对你三妹妹有爱一些的好。”
  青重想争辩什么,后背却轻轻被娘亲戳了一下,于是也就闷闷地说了一句是。几个人一起吃了早饭,大太太就带着她们一行人走了。
  青重、青蕴跟青文三姐妹坐在一辆马车上,青文一直闷闷地不敢说话。大房的庶女,大太太又是个厉害的,何况青重的生母宁姨娘之前不过是大老爷的一个通房,算不得什么贵妾。
  “诶三妹妹,你说我今天好看吗?”
  有时候青蕴觉得青重还真是没个心眼,前一秒还打算着跟人掐架呢,下一秒又跟人拉起家常来。这大抵就是被母亲宠溺的孩子的通病吧。别说是自己如今这境况,就算是从前,母亲虽然对她好的不能再好,也从来不惯着她。还记得小时候学规矩的时候,母亲对她的要求比那些教养嬷嬷还要严苛。
  来之前青蕴就知道这次顺成侯府请的都是公侯人家的太太小姐。顺成侯夫人是她母亲的亲姐姐,母亲过世后,姨母还专程写了封信给青蕴,平时逢年过节的,也没少往她这里送东西。所以这次姨母回京,青蕴觉得自己就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等到了顺成侯府,虽未见姨母亲自前来相迎,但是过来的是顺成侯府的长媳慕容佳,这可算是给足了青家人面子。要知道青家现在正慢慢的从勋贵之家转化成清贵之家,所以在侯门里的势力声望,早就大不如前了。大太太不禁有些自得,觉得自家老爷还是有些本事,殊不知这全是承了青蕴的面子。
  “这就是青三小姐吧。”果然,慕容佳先是随意的跟大太太寒暄了两句,就把目光转到了青蕴身上。
  “见过表嫂。”
  “果然是跟婆婆长得有些像呢。”
  慕容佳笑的甜,青蕴笑的更甜。慕容佳对青蕴的印象还是很好的,懂事理,看着也不像张扬的人。又想到青蕴现在的景况,不由得对这个女孩子起了同情之心。
  “我长得像母亲,想来也是有些像姨母的。早听姨母的信里面提起过表嫂,如今见了,只觉得十分亲切。”
  她努力在对每个人笑。有时候她挺羡慕青重的,至少在未出阁前可以真实的做自己。但她晓得她这不是虚伪,她只是上进,只是不愿意被人讨厌,也不愿意失去更多的机会。她会如她母亲所说,做一个机灵人,也做一个良善人。
  果然慕容佳脸上的笑意便更深了。便说:“待会儿妹妹也去瞧瞧婆婆,婆婆在祖屋里的时候常常念叨着妹妹呢。”
  “我也很是挂念姨母。”
  把她们送上了府内的马车,慕容佳便又再去接另一拨人。
  待下了车,正巧有人走过去,因彼此隔着一个回廊,便没有相互见礼。青重好奇的往那边瞧了一眼,却就那一眼,就仿佛定了格。
  而青蕴亦循着她的眼光瞧过去。
  青重收回目光,神情却显得有些飘忽。
作者有话要说:  

  ☆、只如初见

  太太们碰在一起说太太们的事,小姐们碰在一起自然也说着女儿家的事。青重与文英候沈家的女儿沈昭情厚,青文也有自己的庶女圈子。倒是自打回京以后就总是在守孝青蕴却发现席间的小姐她竟是一个都不认得。
  青重见她默默地站在那里,也不说话,便问她:“三妹妹是头一次出门交际行走吧。”眉眼间颇是自得的样子。青蕴偏过头去看她的时候亦能看见身边人的表情,心里暗骂青重一句蠢,却还是不轻不重的说:“在京里确实是头一遭。”
  “原这就是青府的三小姐啊,方才不声不响的站在那里,我还打量着是哪个不知道规矩的丫头呢。”
  说话的正是沈昭。文英候家的大小姐,青文最最要好的姐妹。却还没等青蕴开口呢,就听一个人突然开口道:“这么久不见,沈姐姐说话还是这么急躁。文英候府的好教养,怎么到了姐姐这里就显得这么名不副实。”这话说的并不厉害,却也不十分软和。
  青蕴循着那声音瞧过去,却见一个女子正含着一双妙目看她。女子身子颀长,身上兼具着南方女子的细腻与北方佳人的英气。
  “你……”
  沈昭想驳个什么,但发现周围已经开始有人窃窃私语,又想着毕竟不是自己家,也就不敢太过放肆。
  “方才我那里有些不方便,所以来迟了。”
  她笑着对青蕴说道。
  “大姐姐是东道主,自然不像我们这么清闲。”
  她听了青蕴的话,眼睛里又闪动出不一样的光。本来自己只是受母亲的叮嘱过来看看,但现在她却起了与这个母亲口中的表妹结交的念头。几个要好的姐妹都在祖屋那边,自己离开京里这么久,又马上就要出嫁,日后想在找个说体己话的姐妹想必是难了。
  “沈家姐姐总是这样,声音虽然动听,实实在在听起来,却总不是那么个意思。”
  说话的女孩子声音十分稚嫩,冯清光听了,便说:“潘家妹妹越长越好看了。”
  “哪里有冯姐姐好看。”说完便微笑着跑开了。
  刚刚说话的是潘家大房的次女潘莹,青蕴瞧她一副天真样子,便也道:“妹妹慢些跑,当心摔着了。”
  潘莹听了,便也回过头来对她笑。
  因离开席还有些时候,冯清光便准备带着她们去放风筝。冯清光是冯家长女,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十五岁,听说已经在议亲了。
  潘莹吵着要同青蕴放一支风筝。
  她才十岁,眉眼还未长开,又因生的白嫩,实在是一个雨雪可爱的小人儿。放风筝的时候她悄悄跟青蕴说:“沈家姐姐脾气可坏了,不过青姐姐,你可真好看。”
  “莹儿也好看,莹儿的眼睛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亮呢。”
  天上飞着那么多风筝,女孩子们玩的都有些疯,就连青重都笑着跟青蕴说:“三妹妹你的风筝飞得可真高。”
  正说着,潘莹却突然扯了扯正准备给青重回话的青蕴,说:“青姐姐,风筝不见了。”
  风筝断了线。
  “没事,姐姐替你去寻。”
  “这是怎么了?”
  “风筝断了线,我说替莹儿去寻。”
  “这样的事,交给下人也就罢了,不过一个风筝。”
  冯清光说道。但青蕴瞧了一眼眼泪汪汪的潘莹,便道:“我瞧风筝是往那边掉的,我自己过去也就罢了。”
  冯清光瞧了一眼青蕴说的方向,心想这都是女眷呆的地方,想必也不会有男子过来,便也不再阻拦。只是说了一句:“若是找不着也就算了,你可快些回来。”
  “我晓得,姐姐先带着莹儿再放一个风筝吧。”
  “我跟着青姐姐去。”
  “莹儿去跟你冯姐姐放风筝,等到时候新风筝放起来了,姐姐就回来了。”
  冯清光不禁又瞧了青蕴一眼。脾气是这样好,言语间又透出一股十足十的机灵。而她素来是喜欢机灵人的。
  其实不止为潘莹的风筝,她亦是想一个人在找个寂静地方走走。青重有句话说得不算错,她的确很少出来行走交际。也因为这样,心里总是觉得拘束放不开,这时候的春风还是有些料峭,吹在人脸上的时候并不全都是暖意。
  人语跟笑声渐渐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寂静与吹不断的春风。又转了一个弯,很开阔的一片地方,她想往前走,却见一个男子背对着他,他的面前是一片微澜的死水。青蕴忙要转身,却见那湖边的桥上有人坠了下去。她心里一惊,身子也就有些不稳。
  “你为什么不救人。”
  她冷眼瞧着那个男子的背影,却见男子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水里的人在挣扎,却没有半分的动作。青蕴不禁有些恼了。
  男子回过头来,他的神色平静异常。他的眼睛是深邃的,看起来便显得有些冷峻沉默。可是他却突然对她笑了。
  “姑娘喜欢站在后面吓人吗?”
  青蕴不接他的话。好看的人她看的多了,远的不说,她自己天天对镜自照顾影自怜一样的觉得佳人遗世而独立。
  “公子,您为什么不救人?”
  她一字一顿地说。
  “你没发现她已经被救起来了吗?”
  青蕴顺着他的手看过去,登时觉得自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刚刚那是把人从水里捞起来的人也是我的人。我虽未救她,但她却并未因我而死,所以姑娘可千万别觉得我心狠。”
  男子三言两语替她解了围。
  “是我鲁莽了。”她不晓得这个人是谁。只是男女大妨,瞧他大概十□□岁的样子,想来已经娶妻生子,而自己正是待嫁闺中的年纪。这样的地方,又是孤男寡女的,要是被人看见,难免有些瓜田李下的嫌疑。于是她忙又道:“今日的事还请公子不要说出去。”
  男子先是怔了一下,随即脸上便浮现出一种了然的神色。“姑娘是怕被人说闲话吧。这一点,姑娘放心。”
  “那就多谢公子了。”
  说着她便飞快了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殊不知那男子在她走后对着她的背影瞧了许久。
  回去的路上,她脑子里不停的盘算着刚刚那人是谁,却不知道刚刚落水的那人便是冯家庶出的二小姐冯清光。
  顺成侯夫人听了冯清光落水的消息大怒,却又碍着今天府里的人太多而不敢声张,只是对周嬷嬷说:“把玉山给我叫来。”
  冯玉山是顺成侯府的长子,十岁的时候就被顺成侯送进了军营。后来因着机缘巧合,随着定康王打过几场仗,年纪轻轻地就封了将军,算得上是勋贵里头顶顶有出息的了。
  冯清华远远见着青蕴,只觉得她脸上的样子有些不好看,只道她是吹了风。等青蕴渐渐走上前来,便说:“可是冻着了。虽是春日里,但这天气还是冷着呢。”
  “想来是刚刚走的有些急。风又一直吹个不停。”
  “让你不去,你偏去。好了,就快开席了,大家都等着你一个人呢。”
  冯清华道。于是两个人便手挽着手往正厅那边走过去。到了席间,只见太太们坐一处,小姐们坐一处,言谈欢笑,真是好不热闹。冯夫人见了青蕴,不知怎么的眼睛就一红,青蕴见了,心里也觉得十分伤感。
  “姨母。”
  她说着,就准备行大礼,却被冯夫人身边的周嬷嬷赶紧的扶了,道:“姑娘这可使不得。”
  秦家太太为人最是精乖,见了这样的场景,忙道:“都说这侄女就好比半个女儿,咱们暮芸这可又多得一个女儿了。”
  冯太太的小字正是暮芸。冯夫人听了,嘴角的笑意便更深,只对着秦夫人说:“就你促狭。”正说笑间,几个未成婚的外男过来给这些太太们请安。
  这也是给了几个家里有要出阁的女儿的太太们一个暗地里相看的机会。女孩子们都低头不敢瞧他们,但又忍不住好奇拿了余光偷偷去瞧。待轮到冯玉巍的时候,青重的眼睛几乎是挪不动了。
  这冯玉巍是冯夫人的第三子,今年将满十五岁。冯夫人这次回来之所以大张旗鼓,一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