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夫人-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玉楼垂着眼,颇有几分心虚道着:“许是外头鞭炮声太响,给惊着了吧,这几个小萝卜头,瞎凑热闹似的,但凡哪个有点动静,是一个比一个闹腾得厉害···”
心里在埋怨老三是个事精儿,老二嗓门也忒大了,老大竟然也跟着瞎胡闹···
一抬眼,却瞧见守在一侧的归昕捂嘴瞧着她直偷笑,她分明瞧见是夫人将几位小主子给惹哭的。
秦玉楼见归昕笑的意味不明,脸倒是微热,这背地里欺负小娃娃着实不是件多么光彩的事儿,不过归昕胆小,她略略瞪眼,便见小丫头片子脖子一缩,这个小插曲便很快变得悄无声息了。
好在,将三个小家伙分开后,哄了一阵,便齐齐睡下了,闹腾时是一个比一个折腾,睡下时,却是一个比一个睡得香。
三头小猪似的。
秦玉楼总是忍不住偷偷摸摸这个的小脸,捏捏那个的小鼻子,如何都瞧不够似的。
午宴后的洗三宴办得十分盛大。
特请来了戚家三老夫人主持,特在霁修堂设了香桌,请了豆诊娘娘、光眼娘娘等十三位娘娘神像,烧香供奉,祈福去邪。
方嬷嬷亲自将以艾叶、槐树条等熬制成的汤水用铜盆端来来,然后戚家所有的长辈,依着辈分往铜盆里投放些铜钱、金裸子等黄白饰物,也有些人将随后抓了一把抓在手中的枣儿、桂圆往里仍,嘴上道喜说着:“早儿立子”、“连生贵子”之类的。
戚家族人多,一人添点儿,便足足添了有小半盆了,不多时,只见戚家三老夫人拿着个棒槌往盆里一搅,嘴上笑呵呵说着:“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摘至洗三仪式)”
话音将落,这边三个奶娘便排着队将三个生得一模一样的小奶娃们给齐齐抱了出来了。
三个小家伙一亮相,便见在场所有人齐齐给震撼住了。
尽管皆已收到了风声,得知这戚家小秦氏竟一胎连生了三个,可耳听为虚,此刻亲眼见了,这才觉得真真属实。
三个小家伙生得是一模一样,尽管已是三月天了,但怕娃娃受冻,屋子里仍烧着地龙,将衣裳一脱仍进了铜盆里,霎时,只见三个小家伙齐齐扯着嗓子嗷嗷大哭了起来。
哭声越大,越是响亮,只瞧见一向不苟言笑的老夫人瞧着铜盆里的这一窝,都止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荣氏激动得双眼泛着红,时不时拿着帕子轻轻拭泪。
便是连裘氏眼中都止不住都写钦羡。
而众人眼中更是止不住的羡慕,及惊艳了,只纷纷扭头往里头床榻上的秦玉楼瞧去,嘴里心里无不是钦羡与夸赞。
听着那三老夫人嘴里一口一个吉祥的祝贺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秦玉楼嘴上扬着笑,双眼却止不住微微热着,忽而想念起了戚修来。
若是丈夫在此的话,该有多好,那个呆木头,上回竟然落了泪,今儿个若是在的话,指不定会多么激动了。
自这日洗三宴过后,戚家竟得了个一母三胎的稀罕消息不胫而走,不多时,便在整个京城贵族圈子里传得是沸沸扬扬。
据说,这一消息不知何时还传进了宫里,有人当新鲜事儿说给太后娘娘听来着,只见太后娘娘微微诧异问着:“哦?还有这等事儿?可是戚老的孙媳妇?”
说着,倒是笑了起来,道:“这位老姐姐临老临老可算是盼到了,看来她那孙媳妇倒是个有福的,三胞胎哀家倒还未曾瞧见过,倒是新鲜,哪天可得好生瞧瞧——”
此皆乃是些后话了。
第133章
话说在月子期间; 杨家; 孟家; 宁国候府,包括齐远伯家; 甚至连董家都陆陆续续派人送了礼来。
颜家自然也送了; 稍微晚了两日,许是正在张罗着颜邵昀与秦玉卿的婚礼的缘故罢。
瞧着颜家送来的礼; 秦玉楼倒是愣了片刻的神。
自去年八月颜邵霆娶亲至今; 除了关于秦玉卿的亲事外,秦玉楼已许久未曾听到过关于颜家的消息了。
时间一晃; 过得还真快,转眼,她已为人妻; 已为人母。
其实,或许应当感谢颜家,若非当时与颜家的亲事告吹,也不会不明就里的嫁到这千里迢迢的京城; 嫁给了那个呆子。
自然,也不会有这般伶俐可爱的一窝儿女了。
女儿家的日子不比男子,女怕嫁错郎,嫁的婆家好坏直接便影响了未来一辈子。
秦玉楼对现如今的婆家; 现在的现状均十分满意,虽比之原先在娘家做闺女时少了那么些许悠闲自在。
但戚家门风严谨,戚家所有的男子均未曾纳妾; 相比之下,宅门里头少了不少腌臜糟心事儿,便是比之秦家,都要清净不少。
瞧着身旁这些个小兔崽子们,秦玉楼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月子里,凌薇自然也亲自过来探望她了,领着敬哥儿一道,一见着秦玉楼跟前那几个小的,那羡慕嫉妒的眼神可差点没将她的脸给戳破了。
当即,直毫不忸怩、口无遮拦的夸起她们家世子来,直夸赞着戚修勇猛无比,厉害非凡。
秦玉楼听了脸微微一热,大家现如今都已是已成婚的妇人了,哪里听不出她话中的打趣。
只抬眼瞪了凌薇一眼,嘴里却故作镇定一本正经道着:“瞎说什么了,这分明皆乃是我的功劳,大家伙都说本夫人乃是有福之人,与旁人又有何相干的?”
凌薇似笑非笑道:“也是,这生娃遭罪使力的都是夫人您,世子爷哪里使了什么力?是你,是你,功劳都是你的···”
秦玉楼只微微红着脸,却直挑眉,欣然受之。
本来就是她的功劳,所有的婶婶嫂子夸赞的都是她有福气,那呆子娶了她可是他天大的福分,秦玉楼可没将这些当做客套话,她觉得十分有理。
一个连孩子出生都尚且不在跟前守的人,这样的爹,要他何用?
秦玉楼才不会轻易承认,这窝小崽子们跟他有何关系?
最多,他瞧见了老大,姐儿便分他半个,后头两个多出来的,哼,跟他有关系吗?
躺在月里直直躺了个把月,俨然都快要闷出霉来了。
凌薇这一来,倒是解了不少闷。
凌薇对她这一窝儿女是欢喜得紧,尤其,对老大更是情有独钟,那个热情,那个两眼泛着油光的眼神,活像街头上那些个不安好心的人贩子似的,直令秦玉楼心生忌惮,只觉得稍不留神,便被拐走了去似的。
自个双眼冒光便罢了,偏生还招呼敬哥儿过来,一本正经的教导着:“儿子,快来瞧瞧你未来的媳妇儿,瞧瞧,啧啧,这小脸俊的,将来长大了定会是个活脱脱的大美人儿,比你干娘还要美,你们庄家真是赚大发了——”
这话,秦玉楼可不敢应下,只挑着眉瞧着敬哥儿四下打量着,眼神中竟带着几许挑剔探究,嘴上只漫不经心道着:“这话我可不敢接,敬哥儿眼下瞧着虽聪明伶俐,焉知往后是骡还是马?”
说着,伸手往敬哥儿肉嘟嘟的脸上掐了一把,笑眯眯的道着:“是罢,敬哥儿?”
敬哥儿不过才一岁多,哪里听得懂,不过见秦玉楼点着下巴,便也有模有样的学着直上下晃着脑袋。
凌薇只不争气的点了点他的小脑袋,没好气道:“好你个小兔崽子,行,往后长大了有你后悔去!”
眼下敬哥儿正是张嘴学说话的时候,嘴里含含糊糊的也能挤出几个字。
不知是半知半解的听懂了还是怎地,见自家娘亲微微板着脸,只忽而伸着肉呼呼的小爪子,指着那一排排,献宝似的,一口一个机灵道着:“美···妹···”
边说着,只边将肉呼呼的手指头往嘴里啃。
秦玉楼嘴角微抽,凌薇的脸色却瞬间阴转晴了,笑得那叫一个双肩乱颤。
瞧着凌薇那个得意劲儿,秦玉楼心有不甘,只指着跟前那一排让敬哥儿指认,问着:“敬哥儿猜猜,妹妹是哪个?”
敬哥儿歪着脑袋,瞪着圆溜溜的眼珠子似懂非懂的盯着秦玉楼瞧着。
秦玉楼便又问了一遍。
这下似乎听懂了,只见敬哥儿犹豫了一阵,忽而伸着小胖手飞快的往中间那个襁褓中一指,嘴里含含糊糊道了一声:“美···”
美还是妹?
说完,似乎有些羞涩,忙扭头往自家娘亲怀中一拱,片刻后,又偷偷抬眼瞧了瞧秦玉楼,又不错眼的看了看那一排排小娃娃们。
秦玉楼与凌薇不由诧异的对视了一眼,纷纷有些意外。
秦玉楼偏生不信这个邪,只将中间的老大抱起,与里侧的老幺换了个位置,又问了一遍,却没想到敬哥儿竟然分得清哪个是弟弟哪个是妹妹,每一次都准确无误的指出了妹妹来。
而且,对两个弟弟貌似不曾搭理,每每皆直接越过了前头的老大老二,伸着胖乎乎的抓住要去摸妹妹的脸。
秦玉楼的脸都黑了,凌薇却笑得一阵花枝招展的。
临走前,敬哥儿与弟弟妹妹们混熟了,竟还舍不得走了,脱了鞋袜撅着小屁股扯着秦玉楼的被子不肯撒手,嘴里奶声奶气一口一个:“美···妹···”
秦玉楼捂着脸,不想说话,直接将那只小胖爪子给一个一个无情的给掰扯开了。
这人都还走不稳,就这般无法无天了,大了可还了得,可不能这般惯着。
秦玉楼的月子做得还算安宁,只中途秦玉卿与颜邵昀的婚礼,她出不了屋子,未曾亲自过去,将她跟前得力的知湫拨去帮衬,又添了两位得力的婆子一道,顺道请了秦家两位婶婶过去帮衬。
虽是庶子,但颜家总共就这么两位少爷,婚礼虽比不过去年嫡出的那一场,但在庶辈中,亦是可圈可点。
待出了月子不久,戚修便派人送了信回来报平安。
秦玉楼早已巴巴盼了又盼,却不想,信中大半都是关于姐儿的,原来戚修在路上便开始琢磨着为老大起名讳,一连着选出了十来个,最后让秦玉楼从中挑一个。
秦玉楼从这十个里头,发现了一个“璇”字,不知为何脑海中却下意识的浮现出一张气韵独特的脸。
第134章
大抵是于京城待久了; 渐渐的便也开始接触了京城的贵族圈; 自然慢慢的对这些达官贵人们开始有了一定的了解。
横竖往后是要结交相识的; 秦玉楼没有像原先在元陵时那般万事不理,高高挂起; 反而会有意无意的主动打听着京城中有趣的见闻。
这些; 于往后的相交中,多少该会有些益处的。
于是; 便也慢慢知道; 原来那庄家大小姐庄璇,在成亲前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
可她的才情并非仅仅只体现在琴棋书画上; 更多的却是她举止做派间,自带着一丝豪门贵女典范,在京城这圈显贵千金中; 脱颖而出,多为人称赞。
自家女儿的名讳,自然不应与旁人相重,秦玉楼第一眼便将这个璇字给去掉了; 便是去掉后,心里还止不住有些怪怪的。
大抵是夫君笔下竟然出现了另外一个女子的名讳。
唔,她不喜。
最后,在“媛”与“甄”二字间; 选了“甄”字,谐音珍,取自珍贵; 示若珍宝的意思。
因着戚修本就是个寡言话少之人,书信并不算长,满大篇都在围绕着女儿云云,唯有在末尾提了一句:思念吾妻,待君归。
秦玉楼盯着这七个字,瞧了又瞧,看了又看,最后是嫌了又嫌,弃了又弃。
眼巴巴的盼了一个多月,就盼来了这么几个字,秦玉楼自然十分之不满意。
不满意的后果,自然便是,将原本兴冲冲的想要告知他往后再也不用忧心戚家香火问题了,他们戚家有种了,还不止一个呢,他可安心打仗了,改成了,倘若不平平安安的归来,他们戚家的老祖宗们定是不会放过他的。
绝口未提多出来的那两个。
信差人送走后,便又隐隐有些后悔。
可一方面,却又隐隐有些祈盼,盼着他凯旋而归后,她送给他的大礼。
天气渐渐地回暖,开始变得暖洋洋的。
襁褓中的小家伙们一日日长大,可谓是一日一个样儿,眼珠子转得老灵活了,手指头也忒有劲儿,有时用力的抓着秦玉楼的手指,她竟然如何都抽不出来。
因着奶水充足的缘故,几个小家伙性子似乎皆随了她,整日好吃好睡,个头长得飞快,待出了月子,明显便瞧见小脸嘟嘟,脸张开了不少,浑身也是粉嫩嫩、肥嘟嘟的。
秦玉楼每日最爱做的事儿,便是将几个排排放好,然后捏着小家伙们的小脚丫子挨个亲着,小脚丫子的脚背上还长了小肉窝,可爱得不要不要的。
唔,这喜欢脚丫子的癖好也不知是随着哪个的。
这样的癖好秦玉楼可不敢明目张胆,每每皆是躲着众人,私下里偷偷进行。
因着府中有奶娘,秦玉楼虽不用亲自喂奶,但因着她瞧着那水汪汪的一排,那可爱伶俐见的,便忍不住心软,每日轮着来,每日挑选一个,喂上一回,跟好玩似的。
待出了月子后,身子还有些许丰盈,腰比以往大了一圈,腹部也还微微隆着,有些许嘟嘟肉,所幸,胜在秦玉楼肤色好,瞧着也并不难看,月里一直用专用的细软缠着,据说,秦玉楼这样的身段,缠上三四余月,身段便能恢复如初。
刚出了月子不久,颜家二少奶奶秦玉卿便开始上门拜访了。
因着之前她刚新婚,而她尚且在月里,元陵坊间有些陋习,两桩喜事儿不可冲撞,未免冲了喜儿,秦玉卿便迟迟未来。
这日,秦玉楼难得起了个大早,这大半年来,头一回认认真真的梳洗打扮了起来,过了这一段时日,府中的事物也开始要渐渐开始着手打理了起来,。
三房三少爷戚恒五月的亲事,三房大小姐戚芸八月与董家的过定,又加上二房这边小伍氏身子渐重,这可是二房日前的独苗,桩桩件件皆是要紧的大事儿,少不得要多操持多花上几分心思。
怕也唯有这几日清闲日子过活了。
自秦玉楼嫁到京城,已足足有一年多之久了。
这秦玉卿乃是她这一年多以来,娘家人中见过的第一人。
纵使原先在闺阁中,二人之间的关系算不上多么亲近,可在这千里之外,她们彼此唯有对方这一个亲人,总该要缓和几分了。
于是,这日秦玉楼在霁修堂设宴,热情的招待了秦玉卿,若是寻常亲戚朋友,宴席定不会设在自个院子的,可秦玉卿乃是自家妹子,便没有那么多忌讳。
秦玉楼将秦玉卿迎到厅子里落座,又吩咐丫鬟们上了茶,这才笑着道:“我是日日盼着,可算是将你给盼来了,往后在这诺大的京城里头,总算是找到个伴了?”
秦玉楼笑吟吟的,又问起了秦玉楼在京城这些日子住的可还习惯,问起了元陵家中父母弟弟可还好?姨娘可还好?
及三妹秦玉莲及四妹秦玉瑶的亲事的着落。
一年多未见,二人变化都十分大。
秦玉楼瞧着秦玉卿,只见她素衣淡容,一身杏色锦缎华服包裹着窈窕身姿,头顶用玉簪绾了个简单别致的斜云鬓,浑身上下并无多少隆重饰物,依稀还是记忆中那个熟悉的秦玉卿。
可细细瞧来,分明又有哪里不一样了。
一年未见,连妹妹也从闺房闺女直接变成了已婚夫人了。
秦玉楼在细细打量着秦玉卿的同时,秦玉卿亦是在不漏痕迹的打量着秦玉楼。
记忆中的长姐是个慵懒随性之人,甭管遇着了何事,嘴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一派云淡风轻,她永远是这般高高在上,活得潇洒肆意。
原以为,嫁到陌生的婆家,嫁给陌生的丈夫,高门大户里的腌臜琐碎,会埋没了她的肆意妄为。
却未想,这一见,依旧如初,甚至比之原先,越加耀眼,愈加光彩夺目了。
只觉得那双原本淡淡的眸,终于被打开了似的,里头闪烁的熠熠生辉的光芒。
她过的十分之好,无论在哪里,她似乎永远都能这般光彩照人。
秦玉卿心中只有些复杂。
好半晌,这才微微抬着眼瞧了秦玉楼一眼,方微微抿着唇道:“我今日是特来感谢大姐前些日子的帮衬打点···”
说话仍是老样子,话不多,语气也有些清冷。
而秦玉楼却未曾在意,只随手摆了摆手,笑道:“是应该的,若非正好处在月子里,我定是要亲自为你前去操办的···”
秦玉楼话里话外似乎隐隐有些遗憾及歉意。
见秦玉楼这般说着,秦玉卿微微抿嘴似乎愣了片刻,似乎有些许意外。
许是她们两姐妹还从未这般单独待在一个屋子里心平气和的说过话,以往在秦家时,秦玉卿并不爱出门,也不爱说话,大部分时候皆是待在屋子里练字作画,便是在一块儿,也少不了三妹四妹几个。
偏生玉莲与玉瑶两个性子闹腾,而她性子冷清,与秦玉楼之间又仿佛存了些什么若有似无的隔阂,是以,在秦家时反倒没什么机会。
眼下,虽并不十分热络,但你一言我一语中,较之以往,却是好过不少了。
二人说了会子话后,秦玉楼便将秦玉卿领到了卧房里头,里头还有三个胖头圆脸的小家伙们正等着她了。
秦玉卿为三个小家伙们都备好了礼。
戚家生了个三胞胎一事儿,近来在整个京城里头传得沸沸扬扬,尤是秦玉卿早有耳闻,但眼下亲自瞧见了仍是止不住一愣。
原先家中便有两个生得一模一样的弟弟,现如今此处又有了三个生得一样的外甥们。
这种感觉,只有些奇妙。
秦玉卿在戚家用完午膳后,便离去了,未曾久待。
走后,芳菲倒是十分新奇的凑过来,与秦玉楼说着:“夫人,奴婢今儿个瞧着二小姐变化倒是挺大的,好似不若以往那般清冷及盛气凌人?”
恰逢那头芳苓将清洗好的新鲜果子端了进来,听了这样一嘴,忍不住回着:“这都成亲嫁人了,如何能跟在闺中一样,上有公公婆婆,下有丈夫妯娌妾氏,夫家的日子哪里是那般好过的,这二小姐的性子倘若能改,往后兴许和和美美,若是不改,少不了要吃些苦头的···”
芳菲闻言,却犟嘴反驳着:“谁说成亲嫁人了就非得改?咱们家姑娘偏生不过的好好的?”
秦玉楼闻言,倒是忍不住笑骂着道:“说着说着如何又牵扯到你家主子头上来了,不过经你这般提点,你家主子倒是忽然记起了一桩事儿?”
芳苓芳菲闻言,纷纷抬眼看向秦玉楼。
秦玉楼只勾了勾唇笑着:“眼下你们姐妹俩也已有十八了,你们家主子也合该为你们姐妹俩一人挑个如意夫婿了···”
说着,微微挑眉看向一旁芳菲打趣道:“回头待你嫁了人,便知到底要不要改呢?”
哪知芳苓与芳菲闻言,纷纷对视了一眼,脸上丝毫不见羞涩。
只纷纷一脸激动的齐声道:“奴婢不嫁,奴婢要伺候夫人一辈子——”
秦玉楼只拉着一人一只手,握在一块儿,她们打小一块儿长大,虽名为主仆,实为姐妹似的。
这天底下,哪有不嫁人的女子呢?
怕是也唯有嫁了人,才方知嫁人的益处吧。
正因着秦玉楼日前无比的幸福美满,她希望她跟前所有的人都能随着和和美美。
不过姻缘历来还需缘分,此事急不来,一切须得从长计议。
第135章
五月; 戚家三房戚恒大婚; 戚家大办喜宴。
因戚家长房得了同母三胞胎的缘故; 这一阵戚家可谓是在整个京城出尽了风头,赚足了瞩目风光。
是以; 这戚家三房的婚事; 少不了由人争相讨论。
戚家原先遇难犯了忌讳,所有人自然躲的远远地; 可现如今明显圣上已经解除了对戚家的封印; 戚家世子遭圣上赏识,亲自挑到御前护卫不说; 眼下竟封了将位,此番若是一举立功建业,戚家一族可不得随着渐渐恢复原先盛名。
原先戚家三老爷升迁了不说不说; 据说前些日子,朝堂议事,将为太子殿下挑选启蒙先生一事儿提上了章程。
太子殿下现如今已到了启蒙的年龄,本在年初时就该确认了; 只圣上忧心北边战事,此事便一拖再拖,群臣举荐了数人,迟迟不见圣上决定。
这太子可是未来之储君; 起启蒙关乎着国之根本,自然不可怠慢,有心人许是瞧出了圣上对举荐的这些候选人似有所不满; 直至前几日,那向来清廉勤勉的董老太尉忽而主动向圣上推荐了一人,只见整个朝堂差异连连。
原来他举荐的那人便是建国侯府戚家主事人建国侯。
建国候原也是当今圣上曾经的启蒙老师,建国候此人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又挥得一手龙蛇腾跃的狂草,当今圣上手下那一杆雄健潇洒的草书便是承恩其下,最要紧的便是,建国候此人生性乐观豁达,宽仁大度海纳百川者方是为君之道。
论身份,侯爷爵位在身,论学识性情,满京上下便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够与之较长短之人,且那侯爷乃是纯臣,已多年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儿,委实是当之无愧最适合太子启蒙之人选。
董太尉举荐后,满朝上下,竟无一时哑口无言,无一反驳。
圣上闻言亦是有些诧异,沉吟良久,似有些意动,只喃喃低声念叨了几句,方迟疑问着:“朕记得建国侯已多年不曾出府,且他的腿疾,恐似有些不便···”
董太尉只捏着胡须笑吟吟道着:“陛下放心,臣听闻自那建国侯得了那三个宝贝的孙儿后,可谓是一扫这十数年来的郁结之气,虽腿脚有些不便,但那心境却是一日赛过一日的舒畅,前些日子我那不肖儿去戚家登门拜访,硬是被那他逮着畅聊到深夜方归,瞧着那个精神抖擞样儿,哪里是个身子不便的,既然精力充沛,爵位在那摆着,这在其位者谋其职,委实不该光拿俸禄不办事儿,理应为咱们大俞出些力才是···”
圣上听到这里倒是笑了,道了声:“竟有此事,说的朕都有些好奇了,朕也听闻了那戚家三胞胎的事儿,没想到戚家竟还有这般际遇,改天朕也得前去好生瞧瞧···”
虽未曾立即明言,但此事似有些转机了。
至此,戚家好似更得圣眷了。
于是,此番戚家大办婚宴,满京上下倒是来了不少宾客,比之去年戚修大婚,其热闹程度也不遑多让。
戚家三弟妹乃是中书侍郎魏家魏大人之嫡次女魏媛,魏媛是位温柔贤惠、落落大方的世家女。
新婚第二日三弟戚恒领着魏氏过来给老夫人见礼时,只见她生得一张雪白银盘脸面,一身大红华服加身,低眉赦目间满是不胜娇羞的风情,紧紧地跟在三弟戚恒身侧,满面娇羞,对夫君甚是依赖。
而向来成熟稳重的戚恒这日在众人的打趣与调侃下,难得连脖颈都泛红了,却仍然温柔体贴的领着新妻一一拜会家人,昔日不苟言笑的少年郎此刻脸上虽泛着一抹羞涩,但更多的却更显意气风华,俊郎娇妾,男才女貌,好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
瞧着这甜蜜齁甜的一幕幕,秦玉楼不由忆起了一年之前自个初入这个家门,初次拜访众亲时的场景。
只觉得往事历历在目。
当时的戚修哪里像戚恒这般小意温柔,跟块木头似的,便是处在新婚之日,都板着一张脸,全程一言不发,若非她主动示弱去拉他的手,办可怜状,怕是连眼尾都不会赏她一眼,哪里像三弟这般细心周到。
想到这里,心中只有些愤愤不平,如此便也罢了,这成婚才不过一年多光景,便有大半年未见人影,眼下北去又有两三个月了,除了上回遣人送了书信回来,便再也没了动静。
秦玉楼是日日盼着,这个说话不作数的?原来的保证哪去了,被狗吃了不成?一言不合便失踪,一言不合便音讯全无了,留下她们孤儿寡母的干着急。
回屋后,秦玉楼往他儿女们的肉嘟嘟的脚丫子上好是揉捏了一把,这才渐渐消气。
所幸,三个小家伙们是越发伶俐可爱了,真是一日一个样,记得刚出生那会儿眼珠子都不会动,现如今秦玉楼手中拿个拨浪鼓轻轻摇晃着,一个个一双双眼溜溜的眼珠子便转得飞快。
老大见了淡定的举着肉呼呼的小胖手想要够,老二则将胖乎乎的小肉拳塞进了那张小嘴里咬着,唯有老幺咧嘴笑得最为给面,她晃一下,他的小嘴便一咧,然后那圆咕咕的双眼便眯成了一条缝,乐得厉害。
唔,日子久了,便也渐渐摸清了这帮小家伙们的脾性,三个小家伙中,老二的性子最为闹腾,整日不是咿咿呀呀就是嗯嗯啊啊,片刻停不下来,没人搭理他,他就自个握紧了两只小胖拳头,憋得胀得小脸通红,那脾气上来了,俨然要活活将自个给憋死。
老三性子最为黏人,爱哭又爱笑,得巴巴耐心去哄着,哭的时候没将人给烦死,可一旦笑起来,却也能将人给甜死了。
这两兄弟性子虽大不相同,可脾气却是一个比一个大,男娃娃便算了,往后该怎么着便怎么着吧,可真真令秦玉楼忧心的并不是老二与老幺,而是她闺女老大。
那淡定老成的性子,活像个小老头子似的,整日也不哭不闹,不说不笑,有时逗得厉害了,一个白眼便翻了过来,瞧得秦玉楼那是一个一脸懵。
虽说不哭不闹,挺好“饲养”的,比之两个小的那不知道省心多少,可往后这么个水灵貌美的姑娘,若是生成了他爹那般寡淡古板的性子,这该如何是好啊?
第136章
待小家伙们长到了三个月时; 秦玉楼便又恢复了每日前去寿延堂请安问礼的习惯。
一年多的时间; 她已从一个外来者俨然成了这座府邸的半个女主人; 早已没了最开始的惶恐及无所适从。
便是每日面对着不苟言笑的老夫人,她都已能够十分惬意及自在的面对了。
瞧着魏氏的小心谨慎及谨言慎行; 秦玉楼瞬间有股子媳妇熬成婆; 熬出了头的感觉。
三太太裘氏是个大度且和气的婆婆,媳妇是她亲自挑选的; 对魏氏自然很是欢喜; 可尽管如此,婆媳之间的感觉总是十分微妙。
譬如裘氏尽管对魏氏十分满意; 面上却终究还是会端着三分长辈的姿态。
魏氏日日须得一日三省拜会,日日衣不解带,侍奉羹汤; 裘氏不推不拒,欣然受之。
大抵婆媳间的正常相处之道理应如此吧,对于魏氏而言,婆婆如此; 只要不曾刻意刁难,不曾恶语相向,已是感恩戴德了。
秦玉楼忽而有些庆幸,不是说裘氏这样的婆婆不好; 而是,依着她这幅懒散的性子,相比之下; 觉得还是她那个万事不理、高高挂起的婆婆荣氏要好些。
不过,仅仅只是在这方面而已。
譬如,在寻常外出与各府走动结交中,在府中掌事遇到各种各样困惑时,秦玉楼往往需要自己独当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