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锦年-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仆三人就笑作一团。
  要回燕韩了,忽然便似归心似箭,有了盼头。
  翌日,东西都收拾妥当,就等着次日出发了。
  孟云卿和段旻轩要走,许卿和也从书院告假回了侯府,一来是送送他们,二来也有些话托孟云卿带回给爹爹。
  老爷子吩咐厨房做了些酒菜给他们践行。
  老爷子出身将门,行事大气,琐事叮嘱得不多,就让段旻轩好生照顾云卿。毕竟路途遥远,也折腾,云卿又是女子。
  段旻轩自然应声。
  许卿和难得主动开口,“你们放心回燕韩吧,我会隔几日就回侯府陪孟爷爷的。”
  “还是我们卿和好!”孟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
  孟云卿便伸筷子给他夹菜:“爷爷,齐大人说你要少吃些肉,多吃些菜。”一面说,一面给他夹,又朝许卿和道:“你知道了?”
  许卿和奈何:“孟云卿!你都说第四遍了!”
  福伯也跟着笑起来,厅中其乐融融。
  再晚些,庄羽来了厅中:“侯爷,东宫差人送来的,让侯爷务必现在就看。”
  东宫?孟云卿迟疑。
  段旻轩接过,扫了几眼,脸色便滞住:“云卿,我明日不能同你一道回燕韩了。”


第170章 
  不同她一道回燕韩了?
  不仅孟云卿,就连老爷子也愣住。
  段旻轩同孟云卿回燕韩的事; 东宫那头是事前首肯过的。怎么会有明日就要出发; 今晚这个节骨眼儿上却突然变卦的道理?
  这也全然不像是东宫的做派。
  除非,是朝中出了事; 还是要事。
  老爷子警觉; 遂而开口问道:“怎么了?”
  段旻轩看了眼他,又看了眼孟云卿; 信笺中的事又不能直接在府中道起,只能简单应了老爷子:“是阿媛的事。”
  阿媛?
  孟云卿手中筷著僵住。
  阿媛,不就是那个传闻中的羌亚美人吗?
  她记得在华城时听孟既明说过; 早前段旻轩去过一趟华城; 买回来一位美貌绝伦的羌亚美人; 游玉迅还一直念念不忘; 逢到关键场合便提起。
  段旻轩也一直将那个羌亚美人安置在侯府里; 很少露面。而且; 似乎是自从她来了侯府之后,福伯又将人安顿到了别处,连她都很少听人提起过了。她只记得阿玉还在侯府的时候; 说起过“阿媛”这名字似乎是段旻轩取得。
  阿媛的事,段旻轩有意避过,她也不提。
  眼下,只看了眼他,脸上装作一幅淡然,也没有多说话。若是换作往常; 他定然都尽收眼底,今日,他的思量多了些,都不在她这里。
  她便也不出声扰他。
  而老爷子处,则是听到段旻轩提起“阿媛”二字,明显拢了拢眉头。
  孟云卿想,“阿媛”的来历,爷爷定然也是知晓的。
  爷爷有这般反应,“阿媛”的事,怕是同朝廷相关的。
  思忖之际,段旻轩将好放下筷煮:“老爷子,我要先去趟东宫,晚些时候再回来。”
  老爷子点头,“去吧。”
  东宫能让他即可拆信,便是要他即可去东宫商议,老爷子心知肚明。
  段旻轩才又起身,朝孟云卿道:“回燕韩的事,等我回来再说。”
  “好。”孟云卿应声。
  目送他离开苑子,见他的步子有些快,应是不想耽误时间。她虽然不知晓这羌亚美人的来历,究竟有什么秘密,但爷爷也好,段旻轩也好,提到此事都如此郑重其事,应当是个烫手的山芋。
  她不添乱就行。
  只是想到原本明日就要离京返回燕韩的,如今能不能走得了都成了未知,她稍稍有些泄气,却又没有更好的法子。
  段旻轩说等他回来再说,许是还有旁的转机。
  “姑娘……”回霁风苑路上,音歌有些担忧得开口,她是怕姑娘心中失望。离开燕韩一年多,姑娘怎么会不想老祖宗?
  如今成了亲,怕是揣了一肚子话要同外祖母讲,若是侯爷这头走不了,姑娘这边只怕也回不成了。
  姑娘这几日天天都在准备,要带些什么东西回定安侯府,还想准备给府中兄弟姊妹的礼物,突然来这么一出,心头难免失落。
  不想,孟云却牵了她的手,温和道:“又不是一定走不成,等等再说吧。”
  倒成了她宽慰她。
  音歌只得点头,只希望这趟回燕韩能顺利。
  快马行到东宫,侍从来接他:“殿下在书房等侯爷,说事态紧急,接到侯爷就往书房去,不耽误了。”
  段旻轩点头。
  等在书房见到容觐,才发现书房内非他一人。
  徐添也在。
  “阿媛”的事涉及羌亚内幕,本就作的隐秘,知晓的人不多,东宫这里连朝中都尽数瞒了去,徐添怎么会在这里?
  “我知道你有疑问,稍后说到时候我会解释,先听我说。”容觐开门见山。
  段旻轩点头。
  容觐也不多耽误,唤了他二人上前,书房南侧挂了一幅手绘的地图,地图上是苍月北方的地形概况,分别是羌亚,巴尔和水木。
  羌亚,巴尔,水木,被北方游牧民族并称草原上的三大民族。
  也就是说,在苍月以北的草原和大漠上,活跃的三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即是羌亚,巴尔,和水木。
  巴尔民族骁勇善战,并且好斗,是草原上最大的汗过,且时常南下骚扰,惹得临近几国苦不堪言;水木民族逐水草而生,几乎和苍月为代表几国秋毫无犯,存在感也较弱;羌亚的实力,却是介于两者之间,更重要的是,羌亚是通往临近几国的交通枢纽,若是行事激进,则会扼住临近几国的咽喉。
  最重要的是,苍月在北边可以通过羌亚来制衡巴尔和水木,在南边又可以震慑燕韩,西秦和长风。
  羌亚对于苍月意义重大。
  但自古以来,羌亚同苍月的关系就非常紧张,双方动辄剑拔弩张。
  而巴尔又在一侧伺机而动,苍月虽大,却在两个小国的相互牵制下,捉襟见肘。
  因此,羌亚从来都是苍月上下的心头病,要寻良方才可解。
  东宫这些年便一直都在经营此事。
  破冰,打开僵局,秘密会晤,私下协议等等,而这些都是由段旻轩出面的。
  宣平侯曾率军震慑北方三国,北方三国对他无不忌惮,羌亚也不例外。
  换言之,没有人会想到,苍月同羌亚两国的秘密接触,会是由宣平侯府老侯爷的外孙,段旻轩来接头的。
  近年来,巴尔日渐强盛,在草原行事张扬,已经惹得其他各族不满,羌亚才会同意与苍月会盟,牵制巴尔。但在此事达成最终协议之前,双方都有所顾忌。
  巴尔频频对羌亚施压,想侵吞合并羌亚一族。
  这才促成了羌亚的吉力汗王下定决心同苍月合作,只是双方需要达成共识的细节需要逐一商榷,但在最终确认前,双方都不想提早暴露,打草惊蛇。
  于是羌亚的吉力汗王派来的特使,便是佯装成“羌亚美人”的大女儿,阿吉娜丝。
  而段旻轩,则是借买回“羌亚美人”这样的名头,将阿吉娜丝接回京中,实则是同东宫会晤。会晤涉及到方方面面,“阿媛”就是羌亚的主事,同时,也作为双方达成协议前的“人质”,显示羌亚一族的诚意。
  这便是“羌亚美人”的来龙去脉。
  容觐先同徐添解释。
  徐添才知晓这其中的原委。
  容觐又道:“这次找你们二人来,是要紧急护送吉力汗王的大女儿回羌亚。”
  “羌亚?”两人异口同声。
  “这么突然?”段旻轩诧异。
  容觐点头:“巴尔刚刚偷袭了羌亚的几处部落,抢劫了不少人和财物,又将羌亚南边的水草肥美之处占为己有。这次偷袭羌亚没有事先没有准备,族内损伤严重。巴尔的野心恐怕不止于此,阿吉娜丝想回羌亚说服吉力汗王接手协议的内容,促成苍月和羌亚的结盟。旻轩,吉力汗王之前接触的人是你,他对你是信任的,阿吉娜丝也信任你,这件事迫在眉睫,而且只能你陪阿吉娜丝一道去,马上动身。”
  “什么时候?”段旻轩问。
  “明日。”容觐言简意赅。
  明日是他同云卿启程回燕韩的时间,若是急,就应当让他连夜启程,容觐当是要借他和云卿回燕韩的事做幌子,实则让他去羌亚。
  他同孟云卿回燕韩,旁人决然想不到他其实去了羌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羌亚同燕韩比,路程更短,他可以在羌亚之后,再去燕韩,并同孟云卿一道回京。
  此事便做得密不透风。
  这点,容觐无需同他再说明,他也猜得到。
  至于徐添,容觐道:“此行事关重要,其间容不得任何闪失。我让徐添同你一道去帮衬,徐添在朝中并未任职,不会引起旁人注意。若是在羌亚突发状况,你们二人见机行事。”
  “好。”“是”
  临末了,容觐小送他一路:“这回说到底,对不住你和云卿。”
  “其实也无妨,等去过羌亚之后,我再去燕韩寻她,晚上十几日而已。”段旻轩驻足,都快送至苑门口,再让旁人知晓便不好。
  容觐颔首:“云卿那边我会让暗卫跟着,一直到燕韩境内。你知道的,东宫的人不便出现在燕韩国内。”尤其是眼下皇位之争的敏感时期。
  段旻轩自然清楚。
  其实既是定安侯府让他们回的燕韩,等到燕韩国中就会有定安侯府的人来接,安全得很。反倒是这一路,他不在,才放心不下。但若有东宫的暗卫一路护送她到燕韩国中,就应当没有比这更周全的了。
  “多谢。”
  “你我之间就不说这话了。”
  等回霁风苑已然夜深。
  内屋里还亮着灯,有人当是没睡,还在等他。
  掀起帘栊,内屋的碳暖烧得正浓,她一手托腮撑在小榻上,一手捏着书,应是等他等了许久还不见人,随手翻着书页便睡着了。
  他轻声上前,她也没醒。
  他俯身,吻上她的额头,她才稍稍穴开了眼睛,一幅睡眼惺忪。
  “回来了?”她想撑手起身。
  他按住:“我来。”


第171章 
  她想伸手,从小榻上起身。
  但段旻轩就坐在小榻边沿; 她身侧; 却丝毫没有没有动弹的意思,当是有话想同她说。
  “我来。”却不如她所想; 他伸手; 将她打横抱起。
  又直接从小榻这头往床榻去。
  她揽紧他的脖子,凝眸看他:“旻轩; 明日还走吗?”
  他才从东宫回来,应该有了主意。他又不是旁人,她主动问起也是一样的。
  他低眉看她; 明眸青睐里写着期盼; 他心中有些愧疚:“云卿; 我正要你商量这件事。”
  “哦。”她心底果然一沉。
  若说没有失望便是假的; 成了亲; 段旻轩待他很好; 她想同他一道回定安侯府看外祖母和舅舅,让他们也宽心,却不想偏偏这么巧合。
  他将她放下; 正好坐在床边。
  他半蹲下去,踢她拖鞋,柔声道:“明日一早,我会同你一道离京……”
  一道离京?
  孟云卿诧异,是要同她回燕韩吗?
  他放下脱下的那只绣花鞋,规整放到一侧; 又去取另一只,一面又同她道:“云卿,我要借着回燕韩的幌子去处理些朝中的急事。等从京中离开半日左右,就会再寻个掩人耳目的法子离开。”
  她低头看他,他也正好抬眸看她:“这件事只能我去,如果不出意外,兴许会花上十余二十日功夫。等事情办妥后,我会沿路去寻你。若是等你回了定安侯府,我还没到燕韩,你就在定安侯府等我。”
  意思是,他一定会到。
  只是沿路追上他,或是延迟几日。
  “我还没给外祖母,舅舅和舅母敬长辈茶,要亲自去赔罪。”两只鞋都已脱完,放在一处,他还是没有起身,只是这般注目看她。
  “好。”她又伸手揽住他的脖子,轻声道:“那我在燕韩等你。”
  只是,你要早些来。
  这一句就轻若鸿毛,悠悠扬扬,犹若柳絮一般飘进他的心底,乱了一池春水平静,泅开丝丝绮丽涟漪。
  他心中微动,伸手挑起她的下巴,近乎含了上去,却是贴近她的唇边,说话都气若幽兰:“没有旁的事想问我?”
  她也避过,只是垂了垂眼眸:“是‘阿媛’的事吗?”
  心中还是介怀的,他松手,笑若清风霁月:“阿吉娜丝,是羌亚吉力汗王的长女,她是来京中谈苍月和羌亚结盟的。”
  阿吉娜丝,吉力汗王的长女,结盟?
  孟云卿一脸错愕。
  她的确猜到段旻轩留“阿媛”这样的美人在府中是有旁的意图,她甚至想过,段旻轩是在替东宫那头安置美人,亦或是,她不知道的旁的缘由。
  但“阿媛”叫阿吉娜丝,贵为吉力汗王的长女,来苍月是代羌亚和谈的。
  这些,都全然出乎了她的意料。
  对于段旻轩和宣平侯府,她想的还是过于简单了。
  更出乎意料的是,既然如此隐秘,段旻轩还是冒着风险将阿吉娜丝送到了别处,恐怕是不愿让她多想,他废了不少心思迁就她。
  而眼下,又怕是担心她误会,才会和盘托出。
  容不得她受一丝委屈。
  她身子更前倾了些,方才是伸手揽住他的后颈,如今整个人贴到他怀中:“去那边安全吗?”
  涉及到苍月和羌亚两国邦交,又棘手,需要当下就走,还要用回燕韩的事来掩人耳目,她心中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他何时来燕韩都好,她担心的是他在羌亚的安稳。
  他心底一暖,顺势起身将她压在身下:“安全,只是心中会很记挂一个人,她心中也会很记挂我。”
  “段旻轩……”她开口唤他,像午后的阳光,清浅映在心间。
  “再唤几声。”屋内灯火昏黄,他凝视她的眼睛,也好似染上一层柔和绮丽。
  “段旻轩。”她一面抱紧他,“段旻轩。”
  他俯身,含上她的耳垂,鼻尖在她脸颊轻轻蹭了蹭,声音嘶哑道:“够了,别出声。”
  她只觉耳后一阵酥麻,他的气息铺天盖地袭来。
  她伸手,攀上他结实的胸膛和臂弯,将他的名字在唇边遍遍倾吐。
  清醒和沉沦反复上演,直至尘埃落定……
  三月春光里,草长莺飞,疏柳新塘。
  老爷子和许卿和一直送到京郊十余里开外,老爷子还舍不得调头。
  老爷子同孟云卿说话,段旻轩就在一侧默不作声看他。
  嘴上说着去了燕韩多带些时日,不着急往回赶,心底却舍不得作别。老爷子征战沙场一辈子,身上多得是硬气,平素里同他也是斗嘴来去,从未像今日这般。
  老爷子是真老了,便对家人有了更多的依赖。
  他垂眸:“老爷子,离京二十里了,再晚今日就回不去京城了。”
  言外之意,别送了。
  老爷子吹胡子瞪眼:“去去去!我同云卿还有些话要说,你打岔做什么,要打岔这一路又没说几句,这个时候来吱声。”
  是埋怨他,段旻轩叹口气,遂而换了诚恳语气道:“老爷子,回去吧,福伯还在等。”
  又是拿福伯当挡箭牌,孟云卿掩袖笑了笑。
  他哪里不知道爷爷是舍不得他,偏偏要吱上两句,惹爷爷数落。
  老爷子也配合,话匣子就像忽然打开了一般,同段旻轩都嘴不停。
  孟云卿就朝许卿和道:“这几月,你就多帮忙照看照看爷爷,若是有时间就从书院回侯府来,你也知道,爷爷他一人在府中,陪他喝喝茶,说说话也好。”
  许卿和应声:“知道了,你就放心吧,我会照看孟爷爷按时吃药,不熬夜,少看兵书,少舞刀弄剑,不去同旁人斗气,不去狩猎,轻易也不去赛马……你都交待过了,我记在心里的。我会隔两日就回侯府,每半月去找齐大人来看孟爷爷一次……没有遗漏吧?”
  孟云卿弯眸:“没有。”
  许卿和叹气:“我都入白芷书院了,怎么还将我当小鬼头!孟云卿,我个头都要比你高了。”
  孟云卿还是揉揉他的头:“个头再比我高,也是我的表外甥啊。”
  许卿和闹心推开她的手,腹诽道:“人都被你叫小了,都说了叫我许卿和的。”许卿和奈何,只得转过头去看段旻轩和老爷子。
  车夫的声音从马车外传来:“老侯爷,离京已经二十里了,还走吗?”
  车夫是提醒他该回京了。
  老爷子忽有一刻怔忪,段旻轩难得上来拥着他:“老爷子,把心收回去,我一定安全回来。”
  老爷子知晓他此行同羌亚相关,自然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巴尔同羌亚撕破了脸,双方尚在混战之中,此时前往羌亚等于涉身赴险。
  哪里是容易的事!
  他若不担心便不是老爷子。
  老爷子重重拍了拍他后背:“臭小子,别给你外祖父丢人。”
  好似是说在羌亚那种小地方受伤,叫丢人。
  段旻轩就笑:“知道了,老爷子。”
  “停车!”老爷子松手,扯了一长嗓子,马车果然缓缓停了下来。
  老爷子和许卿和下车,侯府的马车先前就一直跟在后面,他们要乘这辆马车回京中去。
  段旻轩下马车送,音歌也扶了孟云卿下来。
  段旻轩要脱身,就美其名曰走得近道,所谓近道便不是官道,来往的人比官道少。老爷子心底澄澈,就在此处别过。
  “一路珍重,别担心爷爷。”老爷子又交待孟云卿。
  孟云卿点头:“会的。”
  “代爷爷向老夫人问好,若是有机会,爷爷也去燕韩看她。”
  “好。”孟云卿眼中浮起一抹氤氲。
  “还有你,照顾好云卿,掉一根头发回来,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这一句是同段旻轩说的。
  段旻轩鲜有笑着称好。
  目送侯府的马车一路折回,老爷子不时从车窗上探出头来看他们,段旻轩和孟云卿便留在远处,孟云卿同老爷子挥手,一直到目光尽头。
  再见爷爷起码是四五个月,甚至大半年后了。
  孟云卿依依不舍放下手。
  但这厢才送完爷爷,同段旻轩也要在此时分开了。
  “段岩要同我一道去羌亚,府中的侍卫你都认识,东宫的暗卫会一直护送你到燕韩境内。”他也做临行前的交待。
  此次回燕韩,特殊时期,府中虽然只跟去了十余个侍卫,不过有东宫派遣的暗卫在,只怕安全得很。
  “放心,有音歌同我一处,不会闷的。”她巧妙应过。
  他要开口,她踮起脚,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早些来寻我,我等你。”
  “好。”他俯身,下颚贴紧她的头顶,她发间的馨香便悠悠然浸入四肢百骸,醉人心脾。
  ……
  “夫人,真得舍得侯爷走?”音歌打趣。人都走了许久了,远得只剩下芝麻大小的背影,有人还留在原地,动也不动。
  “舍不得又做不了什么。”她叹口气。
  片刻,眼前那芝麻大小的背影也消失了。
  “走吧。”孟云卿吩咐一声,车夫就上前垫了凳子,音歌扶她上了马车。苍月京中到燕韩境内要五十日左右,马车正好慢行。


第172章 
  临行前; 段岩给了音歌一个包袱; 说是侯爷留给夫人的。
  等回了马车; 音歌才拆开。
  孟云卿便凑上前去,她不知晓段旻轩还留了东西给她; 也没有同她只会一声。
  音歌拆; 她便好奇看着。包袱里; 是两个精致的锦盒,锦盒上写着“天一食府”几个字。
  天一食府?
  孟云卿想了想; 不曾听说过,不过就盒上的“食府”二字就知晓盒内应当是装的点心。不过大凡零嘴这类,音歌走到何处都是认得的:“天一食府的零嘴可是不好买到的,特别是这盒二月酥,夫人; 侯爷真有心。”
  二月酥?
  这名字可不讨喜; 音歌一脸欢喜之色,又大赞段旻轩有心; 她却看不出来什么特别之处。一侧; 音歌继续打开其中一个锦盒,锦盒里面是一个双层的盒子。
  盒子上下两层都整整齐齐摆放了三十条包好的糖果。每条的颜色都不同; 糖纸上还工整写了字迹。
  孟云卿取了一条红色的糖果条出来,上面没有写任何字迹; 再拿起另外一条浅绿色的,还有鹅黄色,水蓝色; 等等……总之这上下两层,共计六十条糖果都用不同颜色的糖纸包着,一眼看去别具匠心。
  只是这糖果上没有字迹,她也不知晓只是颜色不同,还是连味道都不同。
  她还在想,音歌就道:“姑娘,这就是天一食府的二月酥。听说要取材自六十种不同的瓜果和花朵,并且四个季节的材料各十五种,光是取材上就很讲究。做二月酥的师傅都是祖传的手艺,每一条糖果都是当家的师傅手工做的,连上面的雕花都很精致,做起来很费时日,是点心中的极致呢!”音歌说起这些零嘴来,怕是每人能比得过她。
  孟云卿也忽得对手中这盒“二月酥”肃然起敬来。
  吃的人容易,做的人辛劳,若是不好好珍惜都觉得暴殄天物。
  一旁,音歌又道:“而且这“二月酥”名字的由来也是有讲究的。据说‘天一食府’最早的老板曾是宫廷中最厉害的御厨点心师傅。退养之后,就在京中开了这家‘天一食府’,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这食府叫‘天一’并非指天人合一,而是因为这位老师傅的夫人,名字就有‘天一’二字。后来有一日,老师傅要回乡祭祖,她夫人染了病,没有办法和他同去,而他往返一趟又要两个月的时日。一月有三十日,两个月加在一起就足足有六十日。于是老师傅耗尽心血,做了这盒‘二月酥’给她的夫人。用六十种不同颜色的糖纸包好,糖纸上还没有写上是什么味道的,老师傅让她夫人每日只食一种口味,把她尝出来的味道记下。这样,她的夫人就要花上整整两月的时间才能品尝完,而等他夫人尝完这盒‘二月酥’,他便从家乡回来陪她了。”
  原来‘天一食府’和‘二月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孟云卿开了眼界。
  音歌继续:“再往后,老师傅的夫人觉得这‘二月酥’很有意义,就让老师傅也在‘天一食府’里做‘二月酥’卖。‘天一食府’和‘二月酥’就因着这般缘故,流传了两百多年。这‘二月酥’香甜可口本身是一出,可因着这个典故,这‘二月酥’又多了一层思念的意味。姑娘,你说侯爷是不是有心了?”
  孟云卿捏紧手中的锦盒,是有心了。
  从京中到燕□□好约莫两月,是告诉她,等她吃完这盒‘二月酥’,他就来寻她了。
  音歌也欢喜得很:“侯爷这是爱屋及乌,知晓奴婢平日贪嘴,这‘二月酥’奴婢也有份呢!嘻嘻……”
  孟云卿莞尔。
  遂即拆了其中一条浅绿色的糖果塞入口中,青青甜甜的,又带了些许果子的酸味,就着心底的暖意,融化在唇齿间。
  第一日,青果,她在心中默默记住。
  第二日,山茶。
  第三日,荔枝。
  第四日,柑橘。
  ……
  她又提笔,在糖纸背面写下每日行径的城市,天气,每张糖纸的背面都只能容得下这些字,再多一个都打挤。音歌就替她收好,规规整整放在锦盒里。
  第十一日,洛阳郡,雨。
  第十二日,桃县,晴。
  ……
  第二十一日,胥州,阴。
  第二十二日,芙蓉镇,晴。
  ……
  等到她提笔写下“第三十一日,普照,雨”,音歌已按捺不住心中喜悦:“姑娘!我们明日就能到燕韩境内了。”
  离开燕韩一年有余,宣平侯府再好,也比不过家中。
  音歌托腮看着窗外,心思就悠悠然飞回了定安侯府:“姑娘,等我们回京,还能赶上今年的端午呢!”
  是啊。
  孟云卿搁下笔,五月初四,正是端午节。
  燕韩京中的端午向来都有花车,有龙舟赛,那一日,整个京中热闹不已。自然,还少不了秦妈妈亲手包的粽子,有甜的,咸的。
  老祖母还喜欢在粽子里放上小金粒,讨个好彩头。
  前年的时候,就是她吃到了那枚金坠子,外祖母还将那盏白玉瓶送予了她。
  她们姐妹几日约好一日给外祖母送一样礼物。
  沈楠和沈瑜年幼,由房里的管事妈妈带着,给外祖母炖了一盅莲藕汤水。
  沈妍给老祖母做的一双鞋子。
  沈琳绣了沈巾,她缝了几件新衣。
  ……
  一幕幕,好似浮光掠影一般,历历在目,又惹人留恋。
  “也不知道外祖母身体怎么样了。”她掀起帘栊,望了望窗外。
  近乡心切,仿佛此刻尤其体会。
  音歌便道:“放心吧,姑娘,老祖宗向来向善,菩萨保佑,一定康健着。”
  孟云卿点头。
  ……
  翌日,出了普照。
  晌午左右,就到了燕韩的边陲小城,聚城。
  照说舅舅会遣人来聚城迎他们,音歌就在猜,应当是三公子,要不就是二公子。
  孟云卿也道是沈修颐的面多一些,只是沈修颐常年外出游历,若是不巧在外,或许就是沈修明来迎他们了。府中还不知晓段旻轩没同她一道的事,她还需寻个理由搪塞过去。
  从羌亚往燕韩来,怕是还需要十余二十日,他兴许还能在回定安侯府前赶回来。
  思忖之际,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音歌掀起帘栊,城郭映入眼帘,音歌欢呼雀跃:“姑娘姑娘!我们回燕韩了。”
  孟云卿搭着她的手下了马车,是呀,回燕韩了。
  熟悉的服侍,悦耳的乡音,一切都显得亲切无比,仿佛这四月天的风里都带着柔和暖意,拂面而过,淡雅清新。
  “不知道侯府的人来了吗?”音歌环顾四周。可细下看去,方才还不觉得,现在才看到城门口设了很重的关卡。周围哪里有侯府人的影子,倒是往来的行人都查得密不透风。
  音歌有些错愕。
  周蓝也上前:“夫人,似是城中戒严,在严查出入城的情况,刚才派人去看过了,也没有见到定安侯府的人。”
  她此次回燕韩,宣平侯府一共派了十余个侍卫,人数虽然不多,却个个精干,都是军中挑选出来的好手,周蓝就是段旻轩身边的心腹。
  其实周蓝不提,孟云卿也看出了端倪。
  段旻轩提起过燕韩国中局势不明朗,她心里有准备,只是没想到连边陲的小城都已经戒严了,更不知京中如何。一切都不得而知,只有等回京之后才能明了了。
  但她意外的是,舅舅并没有派人来。
  舅舅应当是知晓她和段旻轩回燕韩的,孟云卿拢了拢眉头。
  此时,而不远处,一青衫的男子走来:“夫人。”
  孟云卿早前并未见过此人,但听他口音是苍月国中之人。
  青衫男子又道:“夫人,主上嘱咐我等一路护送夫人到燕韩,但到燕韩之后就需立即撤回,特来向夫人辞行。主人交待,燕韩国中局势不稳,请夫人到燕韩后,小心行事,注意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