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平阳面前,郑宜那点子道行根本就不够看的。

    话说,整日看着郑宜“忍辱负重”的讨好自己,平阳的内心也很崩溃。

    呃,“忍辱负重”夸张了些,但郑宜明明很瞧不起平阳这个土鳖,却硬要摆出一副“我尊敬您”的模样,真的很辣眼睛啊。

    幸好自己的儿女眼睛都不瞎,没有被郑宜表面的温柔所迷惑。

    儿子没有喜欢上郑宜,两个女儿也没有脑残的为表姐、兄长牵线搭桥!

    平阳表示很满意。

    “公主,时间不早了,开饭吧?!”

    王显见人都到齐了,轻声提醒平阳。

    王显比平阳还要年长三岁,早些年因为醉心清谈,满天下的访友、集会,一直拖着不肯成婚。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更喜欢自由自在,不愿被家庭所束缚。

    硬生生拖到了快四十岁,家族实在受不了这么一个大龄剩男,直接给他两条路:一,成亲;二,过继!

    反正不能让他一个人孤老终生。

    王显生得好、学问一流,人更是洒脱得宛若魏晋名士,但仍脱不了家族的桎梏。

    不想“被”过继一个不成器的嗣子,思来想去,王显还是决定成亲。

    正巧那日他去河东参加一个文人聚会,回来途中遭遇劫匪。

    那群劫匪很没有职业道德,抢了钱、杀了随从,还想捉王显去做寨主的便宜妹婿。

    这,如何能忍?

    王显是个真正的世家子,从小研习君子六艺,手上也颇有几分功夫。

    奈何敌众我寡,很快就被一拥而上的劫匪困住了。

    就在王显险些被捉走当女匪郎君的时候,铁娘子恰好路过,顺手救了王显。

    英雌救美,美男子便缠上了巾帼英雌,继而成就了一桩好姻缘。

    平阳性格强悍坚韧,是军中女豪杰,为人也强势异常,如同炽热的烈火。

    王显胸襟豁达开朗,颇有魏晋遗风,上善若水,硬是跟平阳水火相容。

    夫妻十多年,恩爱如初,羡煞旁人。

    圣人见了也直说老天没有彻底眼瞎,知道心疼他的好阿妹。

    并“爱屋及乌”的待王家也颇为和善,王显的几个侄子纷纷入仕,前途一片大好。

    唐宓悄悄打量着王显,发现这位“继公爹”一点儿都不像五十多岁的人。

    一身广袖长袍,细细的腰带松松垮垮的系在腰间,脚上只着白罗袜,没有束发,须发中夹杂了几丝白发,不显老态,反而平添了几分成熟的魅力。

    唔,阿玖说的“大叔”,应该就是王显这样的吧?

    王显的相貌极好,想想也是,能被劫匪“劫色”,定是个蓝颜祸水。

    气质更好,儒雅、洒脱。

    跟美艳的平阳坐在一起,再相配不过。

    唐宓还有种错觉,总觉得王显跟李其琛有些相似。

    哎呀,唐宓赶忙收回视线,心里暗想:原来公主婆婆喜好的是这一款啊!

    “好,开饭!”平阳军营里待惯了,言行举止也十分豪爽,一挥手,示意侍女们上菜。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回禀声,“王娘子和郑小娘子来了……”

 第321章 奇葩

    王显放下银箸,暗暗叹了口气,但脸上堆满了笑。

    “阿妹和阿宜来了啊。”

    王娘子,也就是王显的幼妹,单名一个旻字,足足比王显小了十五岁。

    王旻及笄后嫁入世家郑氏,也就是首相顾琰所在的郑氏。

    郑宜是王旻的长女,今年十七岁。

    三年前,王旻给女儿相看了一户人家,乃世家杨氏子。

    双方达成了口头约定,只等郑宜及笄后下定。

    不巧的是,杨家小郎君次年外出游学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噩耗传回京城,他的父母亲长痛不欲生,要知道,他可是他们这一房的独子啊。

    不过杨家虽没了唯一的儿子,却也没有失去理智。

    王旻夫妇前去吊唁的时候,杨大郎的母亲便悄悄跟王旻说,“……大郎去了,幸好没有换庚帖,否则就误了阿宜。左右没有外人知道,这、这桩婚事就此作罢。”

    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王旻当然不敢马虎。来吊唁之前,她还担心杨家会拿婚事说事儿。

    没想到人家这般通情达理,王旻感激得险些泪流当场,抓着杨家主母的手用力的摇着。

    回到家中,王旻唤来女儿,将这件事告诉了她,而后叹道:“由此可见,杨大郎的母亲果然宅心仁厚、通情达理啊。只可惜杨大郎不幸早逝,要不然这是多好的一件婚事啊。”

    王旻是过来人,当知道一个好婆婆对于女子的重要性。

    杨家主母这般明事理,想来也不是磋磨儿媳妇的人。

    唉,可惜啊~~

    郑宜却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义正词严的表示:“口头约定也是约定,我、我是杨郎的未婚妻,我要为他守孝!”

    “啥?”王旻傻眼了。

    然而让她更加傻眼的事还在后头,郑宜竟不顾她和郎君的反对,一身素服的前往杨家,以杨大郎未亡人的身份在灵堂哭灵。

    一下子,郑氏女有情有义重信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不少酸腐文人对郑宜的“守节”行为大加赞赏,直言这样的好女子才有资格载入《烈女传》!

    郑宜的举动也感动了杨大郎的父母。

    尤其是丧礼结束后,郑宜真的闭门不出,静静的为杨大郎念经、守孝,更让杨大郎夫妇觉得这个“儿媳妇”果然对他们大郎有情有义。

    这般好女子,杨家夫妇也不忍薄待了。

    于是他们便拿出一部分家产赠与郑宜,直说是给她“再嫁”的嫁妆。

    得,郑宜明明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这么一闹,竟成了个再醮妇!

    王旻心里急得不行,奈何郑宜的“好名声”已经传扬了出去,她再想挽回也没有办法。

    幸而大家都知道郑宜的真实情况,且她的“好名声”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有几位世家主母表示出了对郑宜的好感。

    虽然条件不是特别好,但也不算太差,勉强能让王旻满意。

    眼瞅着三年“孝期”已满,王旻又开始张罗起女儿的婚事。

    结果,女儿又出了幺蛾子,跟她表示,“阿娘,我心悦李家表兄已久,愿嫁与他为新妇!”

    李家表兄?

    李寿?!

    李寿出身赵郡李氏,门第与郑家相配。

    只是……王旻好想哭,“李十八已经跟唐氏女定亲了啊!”而且还是圣人做得媒。

    “唐宓?也算是世家女?”

    郑宜对唐宓的“伪世家女”身份很不以为然,不屑的说道:“王家暴发,自王万氏起,那些人便做尽了荒唐事……这样的人家,如何配得上李表兄?”

    在郑宜眼中,李寿清风霁月,谪仙般的人物。

    而唐宓呢,则是寒门土鳖家的女儿,卑贱的如同地里的烂泥。

    这样污浊不堪的人,跟李寿扯上关系,都是对李寿的侮辱!

    至于李寿跟唐宓的婚事,郑宜一厢情愿的认为是唐宓耍了手段,逼着李寿娶她!

    再者,郑宜表面规矩贤淑,内里也是很彪悍的,只听她对母亲说:“彼时成了亲都还可以和离,就更不用说定亲了。或许,十八哥哥已经后悔了,奈何他是端方君子,做不来毁约的事。”

    唐宓若是听了这话,定会伸手摸摸郑宜的额头,然后问一句:亲,你脑补得过头了吧?

    什么端方君子?

    你丫连二九兄的本质都看不透,居然还好意思说“心悦他”,还想给他做新妇?

    你是喜欢上自己臆想出来的李寿李十八吧!

    王旻虽然觉得女儿话有些过了,但有一点女儿没有说错,那就是“成亲都可以和离”!

    是啊,放眼整个京城,同辈中,也就是李寿的条件最好。

    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年纪大的人更懂得心疼人啊。

    而且似李寿那样的人品、学识、地位,年纪什么的,反倒不重要了。

    郑宜还有个最大的助力——王显!

    王显虽然跟李寿没有血缘关系,但因着与平阳夫妻恩爱,李寿对这个继父也十分尊敬。

    如果王显肯帮忙,定能事半功倍!

    想到这些,王旻也渐渐有了底气,开始帮女儿谋划如何撬唐宓的墙角。

    只是,她们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也把李寿想得太过“随和”。

    事实给她们上了残酷的一课,母女两个折腾了好几个月,郑宜连单独跟李寿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破坏人家的婚约了。

    这不,李寿和唐宓都顺利成亲了,郑宜还只是李寿眼中的“便宜表妹”。

    郑宜却并不气馁,还是那句话,成亲了又怎样?还能和离呢!

    没准,李寿跟唐宓成了亲,更深入的了解唐宓、了解王家人,然后忽然发觉,唐宓根本不适合他,暴发户王家更是给他丢脸的存在!

    待李寿幡然醒悟,便会发现“门当户对”的重要性,而她郑宜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李寿面前,好让他有个更加清晰的对比,也能成为他再次选择的目标!

    抱着这种念头,就在李寿成亲的第二天,郑宜便撺掇着母亲带她来公主府。

    当然,她们母女并不知道李寿夫妇这么早就来给公主请安,当她们进了正堂,发现李寿在座,顿时高兴不得了。

    郑宜更是觉得,这是她跟李寿的缘分!

    至于李寿身边的唐宓,则被她华丽丽的无视了……

 第322章 脑补太多是病,得治!

    “见过阿嫂!”王旻给平阳见礼。

    郑宜拖着长长的裙摆,姿态优雅的跟在母亲身后,盈盈而拜,“儿请舅母安!”

    平阳常年在军伍中待着,最是个爽利的人,实在看不过郑宜这样的世家女,就像她的宝贝女儿所说的那般:太假!

    今天是儿子儿媳来见礼的日子,平阳更不想有外人来打扰。

    王旻母女偏偏就闯了进来,平阳原本就不喜欢郑宜,这会儿是更加的不喜。

    但她是长辈,不管心里再怎么不待见,也必须拿出起码的礼貌,不为别的,权当为了驸马。

    “起来吧,”平阳极力做出欢喜的模样,笑道:“都是自家人,无需客气。”

    平阳和和气气的,可她的身份摆在这里,王旻母女不可能真就不客气。

    嘴里道了谢,她们这才站起身。

    “十八郎也来了。”

    王旻仿佛才看到李寿,故作惊喜的说道:“多日不见,十八郎可还好?”

    李寿挑了挑眉,这个女人,眼睛瞎了不成,难道没看到他身边还坐着猫儿。

    李寿将唐宓放到了心尖上,最见不得有人慢待她。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把他李寿当回事,但绝不能轻慢他的猫儿。

    无视李寿不打紧,可如果故意踩低唐宓,却能招来李寿的报复。

    具体事例请参照萧五娘和李二十四娘!

    李寿眼皮都没抬,更没有搭理王旻,专心致志的挑着一块鱼,然后将挑好的鱼肉放到唐宓的小碟子里,温柔的说着:“猫儿,这鲥鱼什么都好,就是鱼鳞太麻烦了些。我都挑干净了,你尝尝?”

    前文说了,唐宓自认为不是“圣母”,别人打了她左脸,她会立时抽回去,而不是贱兮兮的捧上右脸再让人打。

    王旻母女故意无视她,她也乐得装成透明人,不理睬对方。

    至于李寿为她出气,当众给王旻下不来台,唐宓只有高兴的份儿,断不会为了大方贤惠的名声而去帮王旻递梯子。

    她也不抬头,姿态优雅的夹起鱼肉,吃了一小口,点头,“嗯,果然鲜美!”

    寒冬腊月能吃到这么鲜美的鲥鱼,唐宓忍不住为圣人掬一把同情的泪。

    木错,这鲥鱼亦是从宫里打劫来的。不过打劫人不是李寿,而是她的好婆母平阳长公主。

    由此可见,抢劫皇帝什么的,李寿绝对是家学渊源!

    王旻的脸涨成了紫茄子,又羞又愤又恼,恨不得找个地缝算进去。

    李十八,他、他一个小辈,怎么能对长辈这般无礼?

    王旻恼怒之下,将目光投向了坐着主位上的平阳,那眼神仿佛在说:阿嫂,你家十八郎这般无礼,你管也不管?

    平阳的答案,当然是——不管!

    平阳是个护短的母亲,不要说眼前这事儿李寿本就没有错,就算李寿错了,她也会毫无理由的护着他。

    小姑子什么的,能吃吗?

    平阳决定还是把麻烦推给驸马。

    驸马……王显很郁闷。

    自家妹子被继子当众打脸,他脸上也有些不好看,但他却不能训斥继子。

    谁让自家妹子办得这事儿太没理?

    还有,王显也很为妹子和外甥女的眼光发愁,你说你们这什么眼神儿啊,怎么会觉得李寿这个狼崽子是端方君子、斯文雅士?

    居然还当着他的面羞辱他的心肝宝贝?

    王显都要被自家妹子和外甥女蠢哭了,偏他还要为她们打圆场!

    忍着骂人的冲动,王显沉声说道:“阿妹,十八郎和十八娘昨日成亲,今天来给公主见礼。十八娘,你也是认识的,安国公府的掌珠,兰陵唐太府的外孙女。你家阿励不就十分仰慕唐太府吗?”

    郑励,也就是王旻的夫君,是个一心向学的书呆子,他的老师便是唐复礼的师弟,按辈分,算是唐复礼的师侄!

    前些年,王怀瑾夫妇推出来的“唐太府遗作”,着实惊艳了不少人。

    《三字经》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许多知识、典故,让天下的读书人纷纷研究不已。

    还有随后的《千字文》等书,几乎把唐复礼推上神坛,引得一众读书人对他仰慕非常!

    其中便包括郑励。

    王旻当然知道自家夫君仰慕唐太府,但唐太府是唐太府,唐宓是唐宓。

    王旻分得很清楚:唐太府是正儿八经的兰陵唐氏,而唐宓,却是个西贝货!

    但她也不笨,知道兄长说这话是给她台阶下,为了不让自己继续尴尬,她只得接了下来,强笑道:“阿唐也来了。”

    听到这话,唐宓这才抬起头,仿佛才看到王旻,直起身子,微微点头,“见过王娘子!”

    没说姑母什么的,毕竟两姓旁人,王旻和李寿算不得正经亲戚,唐宓也没有主动认亲戚的习惯。

    “阿宜~~”王显好想扶额,但还是耐着性子,低声冲着郑宜说道。

    郑宜一脸的不可置信,呆愣愣的看着李寿,眼神中还有隐隐的控诉。

    那委屈的小眼神,仿佛在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这般目中无人、倨傲失礼……天哪,你还是那个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李玉郎吗?

    “啊?”听到阿舅的声音,郑宜才猛地醒过神儿来。

    王显无声的叹气,干脆直白的提醒,“阿宜,还不快点儿跟十八郎和十八娘见礼?”

    十八娘?

    这个称呼刺激到了郑宜,她白净的鹅蛋脸上忽的写满了愤怒,气鼓鼓的看向唐宓。

    唐宓有些莫名其妙,这人,没病吧?

    李寿皱眉,目光不善的看着郑宜,一旦这人说出什么伤害或是诋毁猫儿的话,他就让她好看。

    殊不知,李寿的目光更加激怒了郑宜。

    “是你,都怪你!”

    郑宜顾不得规矩礼仪,一根手指戳向唐宓。

    “我?”唐宓一根手指反过来指向自己,呆呆的问,“我怎么了?”她可没招惹这位高贵的世家女。

    郑宜愤愤的说道:“十八郎是何等清风霁月、超凡脱俗的人物?如今竟被你带累的这般无礼!‘士庶不婚’,你违逆常理,所以才会造成这般后果。生生让十八郎沾染了污垢,你、你——”真是罪不可恕!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唐宓兜头泼了一盏茶。

    就听唐宓淡淡的说道:“郑小娘子,你病糊涂了吧?”

    亲,脑补太多是病,得治!

 第323章 戏精

    “啪!”

    平阳直接将银箸丢到了桌上,美艳的面庞上阴云密布。

    坐在她身边的王显,感受到了妻子的愤怒,抢在她开口前,沉声道:“阿唐说的没错,阿宜,身子不舒服就不要出来了。”

    接着,他又冷着一张脸看向王旻,“还不带阿宜回去休息?”

    “阿兄?”王旻不可置信的看着兄长,他、他这么说,岂不是赞同了唐宓的那句“病糊涂了”?

    可她们阿宜哪里病了?

    说的话虽然难听了些,可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世情就是如此,世家傲视一切,鄙夷一切,就算是皇家,在世家面前也没有底气!

    说句不好听的话,她们阿宜肯骂唐宓都是给了她脸面。

    要知道,放在过去,她们都不可能跟庶族共处一室。那些寒门子想让她家阿宜骂,阿宜都未必肯开这个尊口哩。

    果然是“近墨者黑”,不只是十八郎学坏了,就连她那如同魏晋名士般风流洒脱的阿兄也被平阳长公主给带累坏了!

    王显差点儿被自个儿的蠢妹妹气得吐血,她那是什么眼神?

    是在控诉他这个兄长“变了”吗?

    哼、哼哼~~

    王显听到身边的平阳在冷笑,心中更加无奈。

    唉,他这个幼妹真是被家里宠坏了,整天沉醉在世家的迷梦中不肯醒来,嘴上动辄祖上如何如何。

    遥想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曾是多么高贵的存在?

    殊不知“时移世易”,现在已经不是世家最辉煌的年代,世家想要把控一切,也没了可能。

    先帝的科举,给寒门庶族打开了一条飞升的阶梯,也打破了世家的垄断。

    当今圣人的数次清洗,更是把世家冲击得七零八落。

    偏偏还有那么多的人不肯醒来,不愿面对现实,更加不思进取,整日怀念着祖上的荣光,却没有一丝祖上的骄傲与骨气,更没有祖上筚路蓝缕开创一切的锐气!

    这样的人,注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王显可以想象,某些世家若是再这么“沉迷”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灭亡。

    王显虽然醉心清谈,可也不是不通事务,他就是太明白了,才会痛苦。因为痛苦,才会逃避。

    可现在事关自己的亲人,他不能再逃避了,他彻底沉下脸,冷冷的说道:“阿宜,无端诬谤他人,这就是你的规矩?还不赶紧跟阿唐致歉?”

    郑宜被唐宓泼了一脸的茶汤,整个人都有点儿懵。

    这年头的茶汤可不是清茶,而是混合了胡椒、肉蔻、生姜等各种作料的“汤”。

    黏糊糊、油腻腻的液体在脸上流淌,那感觉,真心不怎么美妙。

    最最重要的是,郑宜小娘子高贵了十几年,走到哪儿都是受人追捧、称赞,何曾受过这样的侮辱。

    不愧是粗鄙的暴发户,道理讲不通就撒泼,跟她那个泼妇太祖母万氏一个德行。

    更让郑宜伤心的,是李寿和王显的态度。

    李寿,她心目中的如玉君子、风流名士,对唐宓如此粗鄙的行径,竟没有半分苛责,反而一脸扼腕,仿佛在说:娘子,你作甚亲自动手,这种事儿,放着我来啊!

    十八郎,你变了,你不再是那个丰神俊朗、宛若谪仙的李家子。

    你、你辜负了李家的千年传承!

    还有阿舅王显。你怎么也被庶族同化了?

    居然让她这个高贵的世家女,向一个寒门土鳖道歉!

    不,绝不!

    郑宜昂起头,姿态无比的骄傲,“我堂堂郑氏女,岂肯轻易折腰?”

    那不屈的模样,仿佛抗争权势的烈女!

    只把唐宓看得眼角抽搐,扭过头,悄悄对李寿比了个口型:她脑子有病?

    这可不是简单的脑补太多了,简直就是脑残啊。

    李寿耸了耸肩,表示他跟这人不熟,所以她是否有病,他也不清楚哇。

    王婠和王嫮两姐妹则一脸的惨不忍睹,纷纷转过头,不忍看父亲那黑白交错的脸。

    “就是,阿兄,我们世家何曾向庶族低头?”王旻也跳了起来,大声喊道,“再者,我们阿宜又没说错,反倒是唐宓蛮横无理,竟拿茶汤——”

    “够了!”平阳实在看不下去了。

    她的儿子儿媳新婚,早早的来给她见礼,她正满心高兴,想好好跟孩子们吃顿饭,结果王旻母女却跑来捣乱。

    站在她公主府的地盘上,当着她平阳辱骂她的儿媳妇,她们当她平阳是死人,不成?

    刚才她忍着一直没有发作,不过是看在驸马的面子上,这会儿倒好,这两人竟是连驸马也怪上了。

    还一脸“驸马被人教坏了”的控诉表情!

    娘的,平阳好悬没有抽刀砍人。

    不过,理智一直提醒她:不气、不气,今天是儿子大好的日子,决不能见血。

    深深吸了口气,平阳冷笑道:“我这里地方卑贱,两位高贵的世家女还是请回去吧,没得脏了你们的脚!”

    王显闭了闭眼睛,得,还是没能在娘子发火前按住两个蠢货。

    他挥了挥袖子,无力的说道:“你们回去吧。”千万别再作了,否则他家娘子真会跳起来砍人的。

    “阿娘,我们走!”

    郑宜看清了李寿的真面目,明白他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端方清贵,也就绝了嫁给他的心思。

    哼,好好的世家子却硬要跟寒门土鳖混到一起,真真是自甘下贱。

    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郑宜高昂着头颅,长长的脖颈宛如骄傲的天鹅。

    “好,咱们走!”王旻一听女儿这话,便知道她对李寿没了绮念,心下不由得高兴。

    太好了,回去就给女儿相看人家。

    至于得罪了阿兄阿嫂什么的,王旻并不担心,等回头她抽空回趟娘家,跟阿娘哭诉一番,阿娘自会帮她料理一切。

    阿兄再不羁,也不会忤逆尊长!

    就这样,王旻母女昂头挺胸的离开了公主府,仿佛凯旋的英雄!

    “阿姊,表姐今天怎么怪怪的?”不会真得了什么病?整个人都糊涂了?

    王嫮到底年幼,呆呆的看着姑母和表姐离去,然后凑到姐姐身边咬耳朵。

    她的声音不高,但堂内很安静,耳朵尖的唐宓还是听了进去。

    唐宓飞快的将郑宜今日的言行仔细回想了一番,而后皱眉对李寿道:“这位郑家表妹,似乎有点问题啊!”一言一行都太刻意了,明显有表演的成分。

    李寿又给唐宓夹了一块鱼肉,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阿舅欲重修《氏族志》……”

 第324章 深刻的教训

    大梁开创不足三十年,按理说,还无需重修《氏族志》。

    但一场庚辰之乱,京中不知多少世家被族诛,又有不少家族的子弟受牵连被褫夺官职,家族也呈现出了颓势。

    何谓世家?

    世卿世禄之家。

    这就是说,想要成为世家,不只这一代要做官,而是祖上好几代,代代都要做公卿、拜宰相。

    而衰败也不是十几二十年就能下结论的。

    但一个家族,连个当官的人都没有,你也好意思称世家?

    即便不能清除出世家行列,也要降等!

    而某些前朝就开始崛起的家族,比如皇族郑氏,累积至今,家族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堪堪能迈入世家的行列。

    所以,圣人认为,大梁有必要重修《氏族志》!

    修订《氏族志》,与世家而言,不啻于一场有争斗的盛宴。

    为了自家能有个好的排名,各个世家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因为这不只是一个排位,而是关乎整个家族未来是否能继续保有高贵地位的命运之战!

    可,这关郑宜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什么事儿?

    别说,还真有关系。

    唐宓恍然,继续跟李寿咬耳朵,“她想以咱们为阶梯,博得令名?”

    也是,人家郑家小娘子不是一般人啊。

    当年能借着跟杨家的口头婚约,来了个“守节”,硬是在名媛如云的京城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现在一提起郑氏女,世人第一个反应就是重信诺、有情有义。

    哪怕为此成了“二嫁”,但郑小娘子在世家贵妇眼里仍是个不错的儿媳妇人选。

    就算别人知道郑小娘子是为了名声而故意为之,但一个人能为了“名声”,连自己的下半辈子都赌了上去,足见其狠绝。

    这样的人,亦能为了名声而恪守规矩、侍奉公婆、伺候夫君、主持中馈……

    某些做婆母的,还是颇喜欢郑宜这种为了“名声”而舍弃一切的儿媳妇!

    原因无他,好控制啊。

    只要站住了辈分大义,就能将这个儿媳妇制得死死的。

    但郑宜仍嫌不够。

    “还有什么比怒斥有权有势的寒门庶族女,更能博得那些因循守旧的世家的欢心?”

    李寿冷冷的说道,“估计用不了多久,坊间便会流出郑氏女高贵、不愿与寒门同流合污的段子。”

    而他和猫儿,乃至母亲和继父,都将成为郑宜成功的踏脚石!

    “好算计!”唐宓咋舌,“不过,我觉得她心悦李十八郎也是真的。只不过猛然发觉,她的想象跟现实差距太大。”

    郑宜很聪明,发觉自己喜欢错人后,很快就调整了计划。

    她没有否认自己曾经心悦李寿,甚至借此发作,引出“斥责唐宓”的话题,始终将自己摆到了高高在上的世家女的位置上。

    啧啧,真是环环相扣,唐宓都必须赞一句,“能在京城闯出名号,郑小娘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啊。”

    李寿的表情依然很冷,“厉害又如何?她不该拿你作筏子!”

    这是李寿最不爽的地方。

    “无所谓,左右也不是什么坏事。”唐宓并不在意,她出身寒门,是事实。

    有些世家女就算不像郑宜这般“骂”出来,心里也是鄙夷的。

    唐宓觉得,只要她自己不觉得低人一等就好,至于别人怎么想,跟她没什么相关。

    “且重新编订《氏族志》的消息一传开,世人的目光都会齐聚于此,谁又会在意一个小小的郑宜?”

    唐宓真心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反而宽慰李寿,“咱们没必要为了她而生气。”

    李寿迎上唐宓清澈明媚的大眼,缓缓点头,“好,我听猫儿的。”

    就让郑宜去蹦跶吧,他倒要看看,这个女人究竟能作到什么地步。

    主位上的平阳和王显的情绪也有些不好。

    唐宓和李寿都能看破的事,又岂能瞒过这两位?

    想到嫡亲的外甥女都能拿自己做踏脚石,王显不伤心是假的。

    偏他还要去抚慰更加愤怒的平阳,“公主,她还是个孩子,算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