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再轰动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渐渐被人淡忘。
就在百姓们对那件事的印象越来越淡的时候,没想到“后续”来了。
原以为颜氏只是故事中不起眼的小人物,谁承想,人家竟还是个有来历的女子。
颜家在山东是大族,在京城也不是没有名号的小家族。
或许不能跟李、顾、郑等家族相比,却也比寻常官宦人家强许多。
平头百姓们最喜欢听豪门里的恩怨,这可比看传奇故事还要过瘾哩。
听闻了颜氏的身份与遭遇后,人们或是同情、或是钦佩,不少酸腐的文人更是把颜氏作为女子的楷模——一个女人,为了家族的振兴,为了弟弟的前途,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真真算得上“烈女”啊。
在有心人的故意推动下,颜氏的事迹越传越广,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本朝《烈女传》约莫能将这段收录进去。
“郎君,这事,是不是颜家的手笔?”
唐宓慵懒的躺在贵妃榻上,眯着眼睛晒着太阳。
李寿坐在榻前,手里拿着本三字经,认真的读着。
岳母说过了,别看孩子还在肚子里,但他们依然能听到外界的声音。
所以,教育什么的,要趁早!
而负责“胎教”的最好是父亲,这样做,更能加深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李寿根本听不懂这些,但岳母既然发话了,他就要乖乖照做。
再者,他也很享受跟猫儿、以及肚子里的孩子呆在一起的时光。
“嗯,除了他们,再无别人。”
读完一遍三字经,李寿轻轻的摸着唐宓的肚子,柔声跟孩子说话。
“胎教”结束,李寿才跟唐宓闲聊。
想起那位便宜舅公,李寿就有些头疼,“他确实有私心,可做的事又合乎阿爹和我们的利益,所以,我非但不能制止,还要配合。”
颜家努力给颜婠博令名,这对李其琛父子有好处,但同样的,颜家亦能获利。
经由他们一番运作,世人的目光只关注到了为弟弟牺牲一切的“义姐”身上,而颜婠的两个弟弟则被淡化了。
没人会指责他们,明明好手好脚,为什么不自己去想办法读书,而非要去牺牲姐姐?
毕竟那时他们已经十二三岁,哪怕去给书肆抄书,也能赚来不少银钱。
读书,有个好书院固然重要,可没有好书院就读不成书了吗?
为了读个好书院,就让姐姐卖掉自己、卖掉肚子里的孩子,这还是四维八德的君子吗?!
当然了,颜婠是自己做出的决定,不是弟弟们逼迫的,可如果不控制舆论,难保有人会如此恶意非议。
经有此事,李寿算是知道了,他那位便宜舅公,真心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而颜家的几个儿子,也都是老谋深算的官场老油子!
“也罢,这次就顺着他们。”
李寿叹了口气,赌气道,“日后若是再如此,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还是那句话,没人愿意当傻子!
唐宓见他难得孩子气一回,不禁笑了,道:“放心吧,我看颜家人都是极聪明的,他们应该知道分寸。”
不怕亲戚极品,就怕极品亲戚脑子蠢啊。
李寿点头,“也只能这么想了。”
其实,李寿有种担心,颜婠成了李祐堂的正妻,那么颜家也就成了李其琛正儿八经的舅家。
在大梁,舅父还是很重要的亲戚,尤其是在生母过世的情况下,舅父几乎能当外甥的半个家。
李寿对现在李家的状态很满意,他可不想有什么人打着长辈的旗号对他指手画脚。
“对了,崇仁坊那边查的怎么样了?”
提起了颜婠,李立德的话题就不可避免。唐宓吃了几个蜜饯,随口问了句。
李寿的表情有些凝重,低声道:“他果然在筹划一件大事,我命人查过了,他跟心腹提到了一个秘密,好像跟前朝戾帝有关。”
唐宓来了兴致,“哦?什么秘密?”
李寿摇摇头,“还没有查到,不过,这几日应该会有结果。而且地字营的人还发现,平宜跟李立德有接触。”
唐宓皱眉,“他们怎么会有牵扯?”
不知为何,她心中忽的有种不好的预感,仿佛有什么祸事已经发生了……
第532章 愤愤
唐宓这种不好的预感,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当年扳倒李立德后,李其璜为了向李寿表明他跟李立德不是一路人,便将李立德手中的部曲、心腹统统交给了李寿。
李寿没有直接将这些人打杀了,而是先把一些有血债的挑出来,直接交给京兆府处理。
剩下的人,则被他分作好几部分,分别送到了不同的军队中。
李寿言明,只要他们奋勇作战,立下战功,便将销了他们的奴籍,放做自由人。
就这样,李立德豢养多年的爪牙被清扫一空。
可现在却有人告诉他们,一个中风偏瘫在床上的人,居然跟没多少往来的平宜县君有了牵扯。
唐宓不禁怀疑,李立德到底是怎么跟平宜接上头的?
他是不是还控制着更为隐秘的手下?
如果李立德还有心腹,那么依着他对李寿夫妇的憎恶,定会想方设法的来报复啊。
李寿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思及唐宓怀了身孕,不想让她为这些琐事而劳神,便没有多说。
“估计是李其珏牵的线,他没有‘中毒’前,曾经去探望过李立德。”李寿淡淡的说道。
唐宓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好好的,他怎么会探望李立德?”
李其珏也是李立贤的子孙,居然还巴巴的来探望一个仇人。
他莫不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吧。
李寿的语气也十分不屑,“李其珏最喜欢走‘捷径’,为了目的更是不择手段。他可能觉得李立德再落魄,也叱咤李家几十年,手里肯定握有底牌。只要他多在李立德面前表现一二,或许李立德就‘感动’了呢。”感动着感动着,兴许就把那些底牌交给他李其珏了!
“无耻!”
唐宓真是想不出其它的词语来形容李其珏的行为。
李寿冷冷一笑,道:“所以,我才没有坚持给他做主。”这样自私凉薄的人,实在不配做李家人!
夫妻两个正说着,外面响起了小丫鬟的声音。
“十八郎,十八娘,郎君有请。”
“知道了!”
李寿扬声说了一句,站起身,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唐宓也扶了起来。
“约莫是为了阿婆的嫁妆。”
唐宓一边任由李寿给她整理衣服,一边低声说道,“对此,你可有什么章程?”
李寿撑开唐宓裙摆上的褶皱,不答反问,“猫儿,你是怎么打算的?”
在颜婠这件事情上,颜家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人家没有搞阴谋,而是用的阳谋。
李寿明知道对方利用了这件事,也利用李家,可却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还要帮着一起造势。
这让李寿清晰的了解到,颜斯以及他的几个儿子是何等的心机深沉。
颜家不管是真的有意补偿颜婠,还是继续为自家刷名望值,给颜婠的“嫁妆”十分丰厚。
一百二十八抬,没有华而不实的东西,相反,每一抬都是满满当当,都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李寿曾经亲眼见过那些东西,他比照着地字营调查回来的资料,确信,颜家几乎是把自己家产的四分之一都陪送给了颜婠!
不止如此,颜斯甚至还将颜氏藏书抄录了一份,把手抄本放到了嫁妆里。
所以,当颜家送嫁妆的队伍招摇过市的时候,着实把围观的吃瓜群众惊呆了。
娘哎,不过是给个已经死了几十年的长姊补嫁妆,居然也这般丰厚!
就连听闻此事的世家大佬们,也不禁纷纷点头:颜棋、颜斯两兄弟都是知恩图报之人,品性纯良啊!
得,原本颜斯两兄弟不过是地方上的豪族,在京城根本就排不上名号。经有此事,竟入了世家大佬的眼。
若是他们的子孙再争气一些,即便拜不了相,做个九卿也可以。
再过个三五十年,颜家便有可能再次回归世家序列!
颜家靠着颜婠,着实刷足了存在感、名望值。
李寿心里不舒服,可也不得不承认,颜家送来的东西价值不菲。
但李其琛不是个爱财的人,依着李寿对亲爹的了解,他极有可能将这些嫁妆全都分给三个儿女。
就算三人平分,每一份的价值也是极为可观的。
李寿不缺钱,他心里对颜家有些腻烦,所以并不想沾手这些东西。
不过,在决定之前,他还是习惯性的征询唐宓的意见。
“我倒是有个想法——”
作为李寿的亲密战友,唐宓当然知道夫君对颜家的戒备。
其实,她也不是很喜欢颜家——死者为大啊,颜斯却把颜婠利用得彻底!
所以这几天,唐宓没少琢磨这件事。
别说,还真让她想出一个办法。
凑到李寿耳边,唐宓轻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李寿眼睛倏地一亮,连连点头,“这个法子好。不愧是我的猫儿,果然聪明绝顶啊。”
“你才绝顶呢,我可是长发及腰哩。”
自打听柳佩玖说了一个有关“绝顶”的笑话后,唐宓就再也无法正视“聪明绝顶”这个词儿了。
小夫妻一路说笑着来到了榕院。
正堂内,李其琛和萧氏高坐在主位上,右侧下首的榻上则是李赫夫妇。
李寿和唐宓进来后,齐齐向李其琛两人见礼,“见过父亲,娘子。”
李其琛含笑点头,示意两人无须多礼。
萧氏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
李赫和韦氏早在李寿两口子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站了起来。
待李寿和唐宓行完了礼,他们便欠身问安,“见过阿兄,阿嫂。”
“好了,都是自家人,无需这般客气。”
李其琛见两个儿子兄友弟恭,儿媳妇互敬互爱,心下十分满足。
李寿夫妇跟李赫夫妇点了点头,权作还礼。
然后,两人在左侧的榻上跪坐下来。
李寿担心唐宓的身体,小心翼翼的搀扶着,见她正襟危坐,赶忙柔声道:“要不别跽坐了,刚才阿爹也说了,不是外人,不必这般拘谨。”
他这一说话,李其琛夫妇、李赫夫妇齐齐看过来,只把唐宓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赶忙推了推李寿,低声道:“你别胡闹,我没事!”
李寿却不放心,扭头对李其琛道,“阿爹,猫儿有了身孕,您看——”
李寿很少对李其琛提请求,他这么一说,李其琛赶忙点头,“对对,阿唐啊,你身子不方便,怎么舒服就怎么坐。阿寿说得没错,都是自家人,没这么多规矩!”
萧氏却撇了撇嘴,有些愤愤的想:韦氏也大着肚子呢,怎么不见你这般照顾她?
第533章 开个女学吧
萧氏心里愤然,便忍不住轻咳了一声,柔声对韦氏道:“阿韦,你也随意坐吧。”
韦氏情绪有些低落,她倒不是针对李寿和唐宓,相反,她是有些羡慕唐宓的。
看看人家十八哥,在外面也是威风凛凛的一部尚书,可回到家里,却是个爱妻如命的好男人。
在世家,为了规矩,女人要牺牲很多。
而男人们,为了所谓的面子,哪怕明知道女人受了委屈,也不会当众给女人撑腰。
就为了让妻子坐得舒服些,当着父母的面儿都能直接开口求情。
李寿这般,绝对算得上世家圈子里的异类了。
至少她的夫君李赫就做不到。
韦氏眼角的余光瞥了李赫一眼,果然看到了李赫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
萧氏的话,让李其琛反应过来,他扫了眼肚子远比唐宓大许多的韦氏,表情有些讪讪。
他赶忙补了一句,“对对,阿韦也不必这般拘谨。”
李赫很聪明,刚才听李寿那么说,只是觉得兄长有些小题大做,并没有往自家娘子身上去想。
不就是跽坐嘛,大家都是从小坐习惯了的,哪怕怀了孕,也不是不能坐。
怎么偏偏就大哥这么计较?
但很快,父母的话点醒了他,他赶忙扭头去看韦氏,果然看到韦氏脸上那一闪而逝的落寞与羡慕。
李赫不知道那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话,但也知道,韦氏是在羡慕唐氏。
他忙堆起笑容,柔声对韦氏道:“是啊,娘子,你也随意坐吧。”
说着,李赫还无师自通的扶住韦氏的身体,帮着她从跽坐变成了垂足而坐。
唐宓那边已经在李寿的帮扶下盘膝坐好,不过,在人看不到的角度,她轻轻的拧了李寿一把,然后递给他一个狠狠的表情:让你多事,看吧,二十郎和二十娘都有些不睦了。
李寿却耸耸肩,一副“与我何干”的表情。
他心疼自家娘子怎么了?
弟弟蠢,想不到这些又怎么了?
他总不能为了照顾别人的心情,就让猫儿受罪吧?!
“嗯哼,”
李其琛再不通俗物,也感觉到了堂内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忙轻咳一声,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
他这一发声,李寿夫妇、李赫夫妇齐齐看向他。
李其琛道,“这次叫你们来,也不为别的。昨日,颜家送来了嫁妆,那些东西,我留着也没什么用,便想着分给你们几个。”
“阿爹,这些都是阿婆的嫁妆,不管有没有用,您留着最好。”
李寿是兄长,率先开口表态。
李赫闻言,赶忙用力点头,表示赞同大哥的说法。
他们兄弟想得明白,颜婠的嫁妆,李其琛这个独子才是唯一的继承人。
李其琛摆摆手,“你们就不用再劝了,我已经决定了,你们只管收着便是。”
从出生到现在,李其琛都没有为银钱而费过心思。
幼时有李立德养着,成亲后,两任妻子都有丰厚的嫁妆,他根本就没缺过钱。
所以,李其琛对银钱没有多少概念。
颜婠与他而言,太过陌生,李其琛对她的感情也很复杂。
说不上怨恨,也没有多少爱,这般纠结的情感,让他实在无法坦然接受她的嫁妆。
经过一番思索,李其琛决定,直接将那些嫁妆分给儿女们。
他拿出三份誊抄好的单子,“一百二十八抬,我已经平均分作四份,阿寿是嫡长,所以,分得两份。另外两份,阿赫和阿薇每人一份。”
说完,李其琛看向李赫。
李赫和韦氏对视一眼,夫妻两个微微点头。
李赫忙道,“好,就按父亲说的办。”
李其琛又看向萧氏。
萧氏扯了扯嘴角,笑道:“郎君分配的很是公道。”
哪里公道了?
李寿承袭李家也就算了,居然连颜婠的嫁妆也要占个去一半。
不过,她知道李其琛的性子。
别看他平时一副好说话的样子,实际上,很是执拗。
一旦决定的事,就再无更改的可能。
且萧氏的“大计划”里还需要李其琛,所以,她决不能为了这点小事就惹他不开心。
萧氏和李赫都表了态,李其琛这才放下心来,最后将目光投向李寿。
李寿动了动嘴巴,在李其琛殷切的目光下,到底没有说出拒绝的话,而是恭敬的说道:“一切都听阿爹的安排!”
李其琛彻底满意了,笑道:“阿薇跟着夫君在外地,一时回不来,这一份就先交给娘子保管。”
萧氏替李敬薇谢过李其琛,然后将那份单子收进袖袋里。
李寿和李赫也都收了。
李寿拿到单子后,略略的扫了一眼。
还真是巧了,他这份单子上竟然有一套京中的宅院,不甚大,却也有三进三出。
另外,还有颜氏的三百卷藏书。
想想唐宓刚说的计划,这些东西还都能派得上用场啊。
李其琛一直关注着李寿的反应,见他眉眼间染上喜色,便问了句,“阿寿可是想好了如何处理这些东西?”
李赫也很好奇。
咱反复说过,李赫很聪明。颜家送嫁妆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他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对于颜家给的东西,他也觉得有些烫手,不知该如何处理。
偏巧阿爹询问了兄长,李赫便也想听听李寿的打算。
李寿看向唐宓。
唐宓颔首。
李寿便说道:“听颜家舅公说过,阿婆是为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她还做过女夫子,好为人师。正巧猫儿想开一个女学,我便想用阿婆的这些嫁妆,以阿婆的名义开办女子书院——”
“女子书院?”李其琛有些怔愣。
“以阿婆的名义开办?”李赫立刻就反应过来,眼底更是闪过一抹佩服。
他就知道,以阿兄阿嫂的聪明才智,绝不会做落人话柄的事。
用颜家给的嫁妆开办女学,高,这计策真心高明啊!
韦氏也想明白了其中关节,暗暗点头。
至于萧氏,却一点儿不意外,因为她太了解李寿两口子的阴险狡诈了。
“阿婆小字灵均,女学就名‘灵均书院’吧。”唐宓柔声说道。
她的东庐书院是打着外祖父唐太府的名号开的,所以取名的时候用了外祖父的号。
这次的女学,既然要以颜婠的名义开,索性就用颜婠的字。
公平,公道!
第534章 唐元贞出山
韦氏心念一动。
颜家送来的嫁妆确实丰厚,哪怕只有四分之一,也是十分可观的。
但韦氏并不是多么看重,因为她不缺钱。
这些年,随着太子地位的稳固,韦家也一路水涨船高。
钱权不分家啊,有了权还能缺了钱花?
韦氏出嫁的时候,亦是十里红妆,单靠着她这份嫁妆,也能确保他们这个小家的富贵。
另外,当年萧氏是以公主的身份下嫁李家。
虽然前朝覆灭了,萧氏的封地、公主府什么的也都没了。
但她私人置办的田地、铺面和房产,以及各种金银玉器、古玩字画等却都保留了下来。
萧氏又是个精明人,她不能在外交际,便将全部精神投入到了经营自己的私产上。
二三十年下来,钱滚钱、利滚利,她不能说是富可敌国吧,但也差不了太多。
李敬薇出嫁的时候,萧氏从自己的私产中拿出四份之一贴补给了女儿,剩下的那些,她则全都交给了李赫。
可以说,有韦氏和萧氏的这两份嫁妆,就算李赫立时从李家分出去,一家子两三辈子也是够花的。
所以,不但是韦氏,就是李赫对颜家的这份嫁妆也不很在意。
就在韦氏悄悄拉扯李赫的衣袖时,李赫也暗自做出了决断。
小夫妻对视一眼,双双点头。
然后,李赫开口了,“开书院好啊,阿兄,索性我这一份您也拿去吧。”
李寿微怔,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个聪明人。
更难得的是,韦氏也是个灵透的人。
好,聪明就好。
李寿没有立时答应,而是看向李其琛和萧氏。
李其琛倒没什么,他自己都不看重生母的嫁妆,所以才会干脆的分给儿子们。
如今儿子们有了更好的用处,他只有赞同的份儿。
萧氏略略皱了皱眉。
她不是心疼那些东西,而是觉得,这件事是李寿两口子牵头。
将来书院落成了,别人也只当是他们夫妻的手笔。
她家阿赫掏了钱,却未必得到应有的关注。
弄不好,阿赫就是自己花钱帮李寿夫妇扬名哩。
萧氏精明了一辈子,当然不想做这种为他人做嫁的蠢事。
但儿子已经开了口,她不好当众驳斥,毕竟儿子大了,她这个做母亲的也要给他足够的尊重。
思忖再三,萧氏勉强的点了点头。
李寿又扭头去看唐宓,唐宓浅笑盈盈,显是没有意见。
好,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成,你既然有心,那我也就收下了,待书院建成了,阿韦也来兼任先生吧。”
李寿大方的表示。
韦氏有些意外,“我?阿兄,我、我——”行吗?
这次换唐宓说话了,“阿韦,你的雕刻可是一绝啊。咱们书院不只是教授琴棋书画,杂项也是要教的。”
其实,连唐宓都没想到,素来规矩、稳重的韦氏,居然是个雕刻高手。
那次阿玖来看她,韦氏正巧送了个自己雕刻的果盘过来,只把阿玖看得啧啧称奇,说了句:“二十娘好厉害,硬是把最寻常的萝卜雕成了我吃不起的艺术品!”
韦氏很心动,但她到底是韦家严格教养出来的淑女,硬是忍着心底的激动,偷眼去瞟萧氏。
令韦氏意外的是,素来对她很严格的萧氏居然露出了笑容。
感觉到韦氏的目光,萧氏看了她一眼,无比温和的说道:“十八娘说的没错,阿韦的雕刻确实独具一格,完全有资格去教授学生呢。”
韦氏去了书院,如此一来,书院就不是唐宓一家独大了。
外人应该也能知道,灵均书院,是李寿和李赫两兄弟共同开办的。
如此,最好!
……
既然已经决定要开书院,那么接下来就是具体的筹建工作。
唐宓怀孕了,虽然没有任何反应,人也被严、郑两位妈妈养得健健康康、白白胖胖,但李寿还是不想让她太过劳神。
李寿直接将灵均书院的事揽了过去。
修缮房舍,聘请女先生,李寿都亲自盯着。
幸好户部早就被他理顺了,就算他这个做尚书的偶尔翘个班,衙门里也会照常运转。
但到底精力有限,毕竟除了筹备中的灵均书院,他们还有一个东庐书院需要打理呢。
每天李寿都忙得团团转。
李寿觉得自己能兼任,唐宓却心疼不已。
唐元贞知道了,直接说道:“左右家里的事有你两个嫂嫂,我闲着无事,便帮你照看一下书院吧。”
东庐书院是以唐太府的名义开办的,用的也是唐氏藏书,所以,唐元贞来代理倒也不算僭越。
唐宓有些犹豫,她不是不放心自家阿娘的能力,而是担心阿娘的身体。
阿娘也是快五十的人了,这个年纪,放在大梁,基本上就是含饴弄孙的老封君。
阿娘辛苦了一辈子,唐宓实在不忍心让她临老临老还要为她操劳。
唐元贞知道女儿心疼她,可是她实在是在家里待烦了。
五十岁怎么了?
搁在后世,照样还能上班、创业哩。
再者,女儿怀孕,女婿又有政务,她这个做亲娘不照顾一点,还能指望哪个?
唐元贞不想跟女儿说这些,便故作生气的说道:“怎么,你怕我能力低,管不好你的书院?”
“阿娘,您的能力还低?”
唐宓赶忙摆手,“乱世之中,您仅凭一己之力就保住了唐家,又岂会管不好一个小小的书院?!”
“既是这样,东庐书院就交给我了。等你什么时候腾出时间,我再交还给你。”
唐元贞做惯了大家长,直接作出决定,根本不给女儿拒绝的机会。
“……”唐宓果然被亲娘的霸气震住了,缓缓点头,“好吧,那就麻烦阿娘了!”
“麻烦什么?我高兴帮你做这些呢。”
自打赵七娘开始管家后,唐元贞就渐渐闲了下来,这几年,她闲的骨头都要生锈了。
想到如今名声正盛的东庐书院,唐元贞瞬间充满了干劲儿,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各种管理办法。
唐宓看到母亲精神抖擞的模样,终于放下了心来,看来,母亲确实喜欢做这些,并不只是为了她……
第535章 大了
筹备中的灵均书院有李寿,东庐书院被唐元贞接管,家里的庶务也都交给了阿姜,唐宓直接进入到全职养胎模式。
每日里吃吃睡睡,实在闲的难受就看看书,画两笔画,日子过得很是悠闲。
起初,唐宓还有些不适应,自她嫁人后,就一直忙忙碌碌。
乍一闲下来,她浑身都觉得不舒服。
担心东庐书院的年终考试,记挂家学的奖学金评定,还时不时的想着如何帮灵均书院找合适的女夫子。
唔,萧德音是一个,这是早就说好了的。
而且这两年,萧德音没有继续远游,一直待在京城里。
唐宓要开灵均书院的消息一传开,萧德音便找上门来,表示:她可以兼任灵均书院的先生。
这样的要求,唐宓欢迎来来不及,又岂会拒绝,当下便亲自写了聘书,诚邀萧德音来灵均书院教书。
但偌大一个书院,不能只有一个先生。
唐宓又想到了当年母亲给她请的那四位女先生,柳、许、魏、梁四位先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唐宓出嫁后,四位先生也一直住在王家。
王家没有适龄的小娘子,但王家的亲朋故交有啊,唐元贞干脆在自家建了个闺学,与王家相熟的人家纷纷将自家的小娘子送了来。
大家都知道,这四位女先生可是教出了唐宓这么一个神童学生啊。
虽然,唐宓另有名师教导,但她的女工、厨艺以及书画启蒙,却都是这四位先生的功劳。
从小唐宓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的成功,也被不少人用来激励自家的孩子。
而她的先生,也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对象。
所以,这几年王家的闺学在京中也颇有些名气。
不过,闺学到底不如正经的书院,四位先生也可以教授更多的学生啊。
唐宓便特意将唐元贞请了来,小心翼翼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唐元贞一听闺女想挖自己的墙角,却并不生气,笑着说:“当时也是家里没有小娘子,四位先生又都不是吃闲饭的人,所以我才想着弄个女学,好歹让四位先生有些事儿做。”
当初唐元贞为女儿请来这四位先生的时候,便许诺要给她们养老。
她那时想得很好,日后就算女儿出嫁了,王家还有新一辈的小娘子,总不会让四位先生没事做。
可事情就是这么邪门儿,赵七娘和长安儿子生了好几个,就是没能生个女儿。
唐元贞抱孙女的希望落空了,四位先生也没了学生。
偏偏柳先生等人都是自强自立自尊的人,最不愿做的就是吃闲饭。
唐元贞知道她们的性情,赶在她们提出离开前,找了几个亲友家的小娘子过来,临时弄了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