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年纪不大,还挺镇定的,难怪你能仅凭一两条模糊的线索就能查到百年前的事。”

    李寿这般,老者非但不恼,反而露出了些许笑容,“阿姊的事,早已被某些人抹去了痕迹,你也能查到,足见能力确实不差。”

    李寿微微蹙眉,这老头儿,还真能托大。

    说句不怕忤逆的话,就是圣人或是李先生跟他说话的时候,也不会这般。

    而阿祖、阿爹,一个对他无比信服,一个对他心存愧疚,更不可能跟他摆长辈架子。

    这人,连身份还不确定呢,就跑来充长辈。

    他好大的脸!

    仿佛读懂了李寿的心思,老者扯嘴一笑,从怀里掏出几封信,“这是我阿姊写给我的信,你手里应该有阿姊的遗书,你可以对比一下笔迹。”

    说到这里,老者故意顿了顿,又道:“你师从李克己,书法自成一家,想来辨认笔迹这样的事,难不倒你。”

    李寿冲着身边的丫鬟扬了扬下巴。

    丫鬟会意,赶忙来到老者身边,将几封信双手捧到李寿近前。

    李寿随手拿起一封,抽出信纸,展开。

    他没有读里面的内容,只是将纸上的字体仔细看了一番。

    咦?这字,果然跟柳三交给他的那封血书上的字极为相似。

    不过,李寿没有轻易下决断,他开始阅读信里的文字。

    信很长,内容无非是一个长姐不放心幼弟,事无巨细的叮嘱、念叨,又反复交代他好好读书,早日振兴家业。

    “查到当年的事情时,你就没有怀疑,以我阿姊的聪明才智,定然已经识破了柳氏的计谋,为何还要帮她生子?”

    老者见李寿在仔细阅读那几封信,便知道,他已经确定了笔迹,这会儿正在核查内容。

    提及亡故的长姊,老者没了对李寿的高高在上,情绪很是低落,“她明明知道,只要生下孩子,等待她的就只有一个结局——死!那她为何还要这么做?”

    是啊,为什么啊?

    其实李寿心中也早有怀疑,只是那时的重点不在这里,他更关心如何证明自己的血脉。

    “因为颜家败了,可家里有一个寡母,以及两个要读书的弟弟。”

    老者声音很低,细细听来,还带着哭腔。

    家族败落,而想要振兴家业,只能靠读书这一条路。

    可家里遭遇兵祸,房屋、田产全都没了,若不是一家人死死坚持,连那些家族藏书都要变卖。

    这样贫苦,慢说读书了,连吃饭都有问题。

    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也为了能让弟弟们读书,颜婠真是想尽了办法。

    “柳家很大方,一开口就是一万贯!”

    老者语气里满是嘲讽,更多的,还有愧疚,“另外,还答应阿姊,可以把她的两个弟弟送到书院去读书——”

    钱,颜家很需要;

    去书院的名额,颜家更需要!

    所以,颜婠义无反顾的答应了柳家的要求,变相的将自己给卖了。

    “那时,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只听阿姊说,她要去一个贵人家做先生,教几个小娘子读书。”

    老者陷入了回忆中,声音幽深而低沉,“每个月,我们都能收到一封信和几十贯钱,阿姊说了,这是她的月俸。但一年后,阿姊突然给我们送来一千贯钱,让我们置办一些田产。随后,我们又收到了阿姊的信,信中,阿姊说,她的主家要去南边做官,她舍不得那份差事,便也跟了去,但这一去便再了没了音讯。”

    说话间,老者已经泪流满面。

    许是说道了他最难过的事,这一次,他竟忘了礼仪,直接捉起袖子擦了擦脸,“阿兄和我都要去南边找阿姊,却被阿娘死活拦住。阿娘以死要挟,让我们先好生读书,拿到先生的荐书,做了官,再去找阿姊不迟。”

    李寿没说话,静静的听着。

    老者苦笑一下,低声道:“事后,我和阿兄都猜测,或许阿娘知道阿姊的真正下落,只是她一直不肯说。直到她过世,也没有告诉我们。”

    “所以,你们就一直都没有去找‘她’,任她‘失踪’几十年?”

    李寿脑海里浮现出那份血书,想到那个身处绝境却不忘给自己儿子求生路的苦命女人,忍不住语出讥讽。

    “当然没有,我们找了,我们真的找了。”

    老者忽然变得很激动,声音都有凄厉,“但阿姊根本就没有留地址,只有一个含糊的苏湖,过去几十年,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们几乎在苏湖一寸一寸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阿姊的下落,直到三年前,我的长孙来京城参加春闱,才听闻了李家的那段传奇过往……”

    “那你三年前怎么没来找我?”李寿冷冷的问道。

    “事关我阿姊,我当然要查个清楚。”

    老者也冷笑一声,凉凉说道:“李寿,阿兄和我的子孙,虽然不似你位居高位,可我们颜家不是趋炎附势之人。阿姊为了我们牺牲了一切,我们绝不会随意冒认。再者,我们心中还存着奢望,希望阿姊还活着……”

 第528章 颜斯的要求

    “你现在来找我,也就是说,你已经查清楚了?”

    李寿异常镇定的看着老者,丝毫没有被他讲述的那段过往所影响。

    “没错,我找到了当年服侍阿姊的小丫鬟。”

    老者拿着帕子擤了擤鼻涕,带着浓浓的鼻音说道:“因为阿姊预料到柳氏不会留她性命,而她身边的人也可能会被灭口,所以,她早早的便做了准备。”

    原来,在颜婠发动前,她便趁着混乱,让那个小丫鬟带着些许银钱逃了出去。

    柳氏只顾着看管颜婠,一时没顾得上清理她身边的人。

    待她想起此事的时候,那丫鬟早就逃得没了影儿。

    偏那丫鬟不是柳家的家生子,是颜婠从外面带来的,柳氏半点线索都没有,只能任由那丫鬟逃遁。

    不过,柳氏想,那丫鬟既然更提前逃走,应该是个聪明人。

    是个聪明人就好办了,至少她不会办蠢事。

    比如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指证她这个堂堂李氏宗妇。

    那丫鬟确实够聪明,这一逃就是五十多年。

    若不是颜婠给弟弟的信中随口提到在哪里买的这个丫鬟,颜家人也不可能找到她。

    找到那丫鬟的时候,颜斯,也就是老者,亲自去了一趟。

    那丫鬟起初还不肯承认,但一看颜斯的模样,顿时惊了一跳,脱口说了句:“娘子!”

    原来,颜婠和弟弟有几分相像,尤其是颜家人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书卷气,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见到颜斯,那丫鬟不再否认。

    又听说颜婠的孙子已经为颜婠正了名,如今顺利继承了李家。

    而柳氏,则直接被李祐堂休弃,被赶出了李家。

    听闻这些,那丫鬟更加痛快,将当年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为了证明自己所说非虚,她还拿出了颜婠留给她的一封信,以及一本手札。

    “这本手札是阿姊在柳家别院的时候写的,记录了她这一年多的生活,以及对腹中孩儿的感情。”

    颜斯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册子,他没有立刻交给李寿,而是无比爱惜的轻轻抚摸着。

    “我能看看吗?”

    李寿沉默良久,方低低的说了句。

    “嗯。”颜斯答应一声,然后将册子万分小心的交给了小丫鬟。

    小丫鬟感受到颜斯的慎重,接那册子的时候,也无比谨慎。

    迈着小碎步,小丫鬟将册子双手捧到李寿近前。

    李寿仔细的拿起册子,轻轻翻开,苍劲有力的楷书映入眼帘。

    这笔迹,他很熟悉,跟那份血书、以及颜斯带来的几封信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李寿一目十行的看着,这本册子,说是手札,更像是日记,详细记录了颜婠怀孕前、孕中的心情。

    其中,有与李祐堂同房时的羞愤,有怀孕后的惶恐、畏惧和愧疚。

    李寿不是女子,但因为唐宓怀了孕,所以对孕中女子的反应很了解。

    想想现在的唐宓,再联想那时的颜婠。

    同样是怀孕,颜婠却没有夫君的关心与照顾,更谈不上什么爱。

    有的只有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孩子的歉意。

    她也是书香门第的小娘子,家族也曾经是世家啊,结果,却给了孩子这样一个不堪的出身。

    更有甚者,一旦柳氏自己有了孩子,她颜婠的这个孩子唯一的下场就是死!

    一想到那些,颜婠就夜不能寐。

    在那份手札中,颜婠还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心理历程。

    起初,她肯答应柳氏,自然是为了钱和两个弟弟的前程。

    其它的,她根本就没考虑。

    比如她答应为柳氏生的那个孩子!

    但随着腹中胎儿的长大,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胎动,第一次摸到了孩子的小手小脚在肚皮上撑起的包,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让她恨不能立时带着孩子逃走。

    渐渐的,她的心开始往孩子身上转移。

    若是按照最初的她,柳氏给她的所有东西,她恨不能全都捎回家里。

    可到了后来,她开始为自己的孩子考虑。

    每个月照例给家里寄钱,寄的只是柳氏给的“月例”。其它的,比如赏赐什么的却都留了下来,准备给自己孩子铺路。

    她想方设法的跟李立德身边的一个管事娘子搭上了关系,将攒的那些财物全都送给了那位娘子。

    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关键时候,那位管事娘子能救自己孩子一命。

    随后的事实证明,颜婠的办法很有效,李其琛不但活了下来,还被李立德亲自抚养,成为李家名正言顺的第二顺位继承人!

    “……阿爹,阿婆确实是疼爱您的,虽然最初她是想用腹中的孩子换钱,但到了后来,她却真心实意的为孩子筹划。”

    李寿将册子推到李其琛面前,低声说道。

    李其琛表情很是复杂,他没有伸手去拿册子,只是定定的看着。

    良久,他的喉结才滚动几下,声音有些哑,“她、她真的爱、爱那个孩子?”

    这是李其琛的心结,他的生母另有其人,虽然避免了自己的血脉中混入仇人的血,但依然不能回避一个事实——他,只是他母亲用来换钱的工具!

    每一个生命,都希望自己是被父母所期许的。

    而一旦事实并不如希望的这般美好时,对那个孩子的打击是极大的。

    哪怕那个孩子已经年逾五十,已经做了祖父,依然迈不过心里的这道坎儿。

    “她是用一颗母亲的心,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李寿缓缓的说道,语气无比的认真。

    李其琛垂下眼睑,两颗泪珠瞬间落到了衣襟上,无声无息,却留下两团晕开的水渍。

    吸了吸鼻子,李其琛拿起册子,细细的读着。

    颜婠的日记写得很生动,某日腹中的宝宝第一次胎动她记录了下来。

    一页页的读来,李其琛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面容秀美、娴雅温柔的女子,躺在和煦的阳光下,抚着隆起的肚腹,柔声细语的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话的场景。

    那场景,太美,美得他都有些晕眩了——原来,他的母亲也是爱他的,对他的降临也心存期待与感恩。

    李其琛看得很慢,一本百十来页的册子,他足足看了半个时辰。

    看完册子,李其琛没有抬头,悄悄将眼角的泪水擦干净,才低声道:“他呢?忽然找来,定是有什么事。”

    李寿知道父亲嘴里的“他”是谁,回道:“他说,他的阿姊不能没名没分,他想把阿姊的尸骸葬入李氏祖坟,将灵位供奉到李氏祠堂……”

 第529章 解决

    早在李立德的事件结束后,李寿便寻了个黄道吉日,请慈恩寺的高僧做法事,将李立贤和颜婠的尸骸全都装殓起来。

    又在一年后,由他亲自护送,将两人的棺木送回赵郡老家。

    为何要等一年的时间?

    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寿要“清理”老家的祖坟。

    当日李寿对李立德所说的“挖棺鞭尸”,并不全是恐吓,他确实想把那些人挪出李氏祖坟。

    想想也能理解,李永年等人,若是按照真实身份,根本不配埋入祖坟,更不用说,他们还是戕害嫡支的凶手。

    李寿没有让他们的尸骸丢弃荒野,任野狗啃食,已经算是厚道了。

    他让人在赵郡随便找了个荒山,然后将李永年一系的尸骨全都埋了进去。

    世人听说这些,都说李寿仁厚,就是顾琰等世家大佬也都暗暗点头。

    将那些人的尸骨弄出去后,李寿又重新修缮了祖坟,不但给李立贤修了墓室,还给李立贤的父、兄们也都立了衣冠冢。

    这一收拾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

    待一切收拾妥当,李祐堂、李其琛以及李寿祖孙三人,亲自主持仪式,将李立贤和颜婠两人葬入祖坟。

    而两人的牌位也都早早的供奉到了李氏祠堂。

    这些,李寿从未瞒过人,所以只要有心打听,都能打听得到。

    颜斯有备而来,应该早就将这些都探听清楚。

    他却还将这些当做要求提出来,就颇值得玩味了。

    李其琛不傻,略一沉吟便明白了,淡淡的说了句,“他想给她要名分。”

    虽然是血缘亲人,但到底从未生活在一起,李其琛实在喊不出“阿舅”、“阿娘”。

    “这也在情理之中。”

    李寿跟父亲说了半日的话,嘴巴都有些干了,端起茶盅,轻啜几口,继续说道:“我让人查过了,百余年前,颜家是山东大族,前朝时没落。颜家虽然败落了,但族中子弟都读书求上进,希望能振兴祖业。所以,颜家的家规森严,对名声也分外在意。”

    颜家可以出一个为了弟弟不惜牺牲一切的义姐,但绝不能有个给人做外室或者妾侍的女儿。

    而在李氏的族谱上,颜婠的身份很模糊,既没有标明是妻也没有言明是妾,只是含糊的注明“生子李其琛”。

    “他们既然在意名声,完全可以不认她啊。”

    李其琛总觉得颜家出现得太突然,莫名其妙的冒出来,又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担心会有什么阴谋。

    “三年前的事闹得很大,阿婆的身份虽然没有彻底揭开,但很多人都知道她姓颜。而颜家,正好有个失踪几十年的长姊,若有心人一查,就能查到其中关联。”

    李寿摩挲着茶盅上的花纹,低声说道。

    颜斯走后,李寿便立刻让阿玄派人去调查颜家。

    颜家在京城不显,但在山东,却已经成为一个望族。

    族中子弟大多科举入仕,颜斯这一房,更是父子四进士,一时成为佳话。

    颜斯的几个儿子都做了官,长子如今官至刺史,封疆大吏,为天子牧守一方,绝对称得上实权人物。

    长孙也不错,三年前来京参加科举,便考中了进士科,被圣人安排进了鸿胪寺。

    现在虽还只是个从六品的小官,但他年轻啊,今年也不过二十三岁!

    还有其它的子孙,前程亦是一路坦途。

    “……依着颜家目前的状态,并不需要攀上我来提携。”

    李寿客观的说道,“所以,我觉得,他们应该是为了避免政敌抢先查到这些,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这才——”

    无奈跑来认亲,然后向李家提要求。

    而且颜斯以己度人,觉得自己若是李寿,应该也想给颜婠正名。

    毕竟,他是颜婠的孙子,如果颜婠身份尴尬,他这个李氏继承人做得也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当年事发的时候,他手中有李立贤的遗书,因此而得到了整个李家。

    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渐渐淡了,世人便会忘了李立贤遗书中所说的话,反而用实际的身份来攻讦李寿。

    到那时,李寿的家主位置就坐得不是那么牢靠了。

    当然了,颜斯虽然有自己的私心,但他心疼阿姊、觉得愧疚阿姊也是真的。

    至少,李寿从颜斯身上感觉不到算计。

    “想要给她名分,却不是我和你能做到的。”

    李其琛情绪有些低落,不管当时的情况如何,他的身份,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确实有些不光彩。

    如果可以,他也希望生母能是父亲的妻子。

    李寿想了想,点头,“阿爹说的是,我、我去寻阿翁吧。”

    这件事,还是需要李祐堂出面啊。

    这几年李祐堂过得很是清闲,许是当年的事给他刺激太大,让他彻底绝了沾手家业的心思。

    家族中的事,他也全都交给了李寿,自己一个人躲在京郊的庄子上,或是研究谱系,或是邀请三五同好清谈。

    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最重要的是,他的好孙子和好孙媳太给力,时不时的给他出个书,邀请他去书院讲个课啥的。

    虽然他已经是半隐居状态,但京城依然有他响亮的名声。

    当然,这个名声不是坏名声,而是“谱系第一人”的美名。

    李祐堂觉得自己这一生也算是圆满了,至少在谱系这个领域拿到了“第一”!

    所以,他见到好孙儿李寿的时候,心情很是不错。

    但,李寿一开口,李祐堂的笑容便有些垮。

    李立德和柳氏的事,是他心中最大的伤疤,每每提起就会弄得他鲜血淋漓、痛不堪言。

    “颜婠?她、叫颜婠?”

    不过,听李寿提到那个女子,李祐堂的表情又缓和了许多。

    “是,阿翁,我已经找到了她的亲人,这是她当年的画像。”

    说着,李寿展开一幅画轴,画中的女子二八年纪,花朵一般粉嫩,幽兰一般清雅。

    这幅画像是李寿从颜斯那儿要来的,是当年颜婠离家前画的。

    李祐堂定定的看着画中的女子,这是个跟柳氏迥然不同的人,美丽、娴雅,浑身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李祐堂对颜婠真的没有什么印象,但现在他看着她的画像,努力回想在庄子上的每一夜,竟忽的有了种相识的感觉。

    良久,他叹了口气,道:“罢罢,左右我已经休了柳氏,就扶她做正妻吧。”

 第530章 恶毒

    崇仁坊,李宅。

    嘭~~

    一个茶盅砸精准的砸到了小丫鬟头上,温热的茶水从额角流下来,糊了满脸。

    小丫鬟没有闪躲,也没有抬手去擦脸上的茶水,只是木然的跪在榻前。

    “你个贱蹄子,想烫死我啊。我看你是成心的啊,刚才我说茶水有点儿凉,你个黑了心肝、烂了肠子的贱货就给弄来这么一碗热水,怎么,看我不能动,就不把我放在眼里?”

    榻上一个瘦弱的老妇,披散着花白的头发,五官扭曲,用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小丫鬟。

    “太夫人恕罪,都是奴婢的错!”

    小丫鬟似是早已习惯了这种毒打、喝骂,半句解释的话都没有,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麻木。

    她服侍这位太夫人两个月了,每天太夫人都会这般。

    有时太夫人还会找个理由,比如茶热了、茶凉了、饭菜不可口,随手就把装满热茶、热饭、热汤的碗碟什么的往她头上砸。

    有时候,太夫人懒得说理由,哪怕只是看到她好好的站着,都会大喝一声“跪下”。

    不管地上是不是散落了一地的碎瓷渣子,还是铺满地的饭菜糕点。

    至于跪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太夫人会一直让她跪到昏倒为止。

    看到她摇摇晃晃、双腿都无法走路后,太夫人就会露出心满意足的病态笑容。

    起初,小丫鬟还会辩解,还会求饶,但她很快就发现,她越是解释、越是哀求,太夫人的折磨就越厉害。

    难怪她被管事娘子挑来伺候太夫人的时候,许多年长的丫鬟姐姐或是管事妈妈们会对她露出同情的目光。

    小丫鬟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太夫人房里的丫鬟会更换的如此频繁。

    据她所知,只今年一年,太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就已经换了五个了,她是第六个。

    照太夫人这么个折磨法儿,估计用不了多久,她也会像之前的许多小姐妹那样,被太夫人弄成瘸子,或是干脆熬掉一条命!

    瘸子?

    没错,太夫人最热衷的就是把身边的人弄成瘸子。

    原因无他,因为太夫人自己就是个瘸子,而且两条腿都受了伤,根本无法动弹。

    “恕罪?我饶了你?老天又可曾饶过我?”

    太夫人不知被触动了哪根神经,脸上闪过怨毒的神色,抓起手边的捣衣杵,没头没脑的朝小丫鬟身上抽去。

    别看这位太夫人是个“瘫子”,但她手上的力气很大,只砸了几下,那小丫鬟头上便鼓起了包,脸皮也被砸破了,鲜血流了一脸。

    小丫鬟终于有了反应,抱着头开始闪躲。

    嘴里更是不断的哀求,“太夫人饶命,太夫人饶命啊!”

    终于听到哀嚎声,太夫人枯瘦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但她太瘦了,五官也扭曲得厉害,乍一看,就跟骷髅差不多。

    太夫人心里畅快,看向小丫鬟的目光十分诡异。

    仿佛透过小丫鬟看到了另一个人一般,而她嘴里的念叨也证实了这一点,“李十八,唐氏,还有李祐堂,你们这些贱人真是该死,我打死你们!”

    手下更加疯狂,只把小丫鬟打得满地打滚。

    “太夫人饶命啊,呜呜,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您饶了我吧!”

    小丫鬟拼命的躲着,奈何太夫人手里的捣衣杵是特别定制的,远比正常尺寸的捣衣杵要长许多。

    单看长度,几乎跟个棍子差不多了。

    但,这捣衣杵可比棍子结实,且打人的那一头是圆的,就仿佛个木锤差不多。

    而太夫人仿佛用惯了这捣衣杵,只见她手腕翻转,硬是把捣衣杵舞弄得密不透风。

    小丫鬟被打得满地打滚,却根本逃不开。

    最后,小丫鬟被打得没了力气,气若游丝的趴在地上,血水从她的身下晕染开来。

    “来人~~”

    见那小丫鬟一动不动,太夫人终于住了手,放下满是血迹的捣衣杵,扬声喊道。

    站在门口的两个粗壮婆子闻言,赶忙推开们,一股浓郁的血腥气扑面而来。

    她们仿佛没有闻到,熟稔的一人一边,抓住小丫鬟的胳膊,将她拖了出去。

    而在小丫鬟身后,则是一条蜿蜒的血色痕迹。

    “唉,真是造孽啊,这是今年第三条人命了吧?”

    出了院子,两个婆子才低低的叹了一口气。

    “可不是,听说以前太夫人不是这样啊,最是个高贵、慈祥的人,怎么忽然就变得这般恶毒了?”

    两个婆子扭头看着被活活打死的小丫鬟,忍不住的嘀咕着。

    两人正说着,迎头走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

    她们赶忙住了口,退到一边,恭敬的行礼:“见过郎君。”

    李其璜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小丫鬟,走近了再仔细看,发现那小丫鬟满脸血迹,早已看不出模样,但依稀能辨认出,是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她的头软软的歪到了一边,显是刚刚死去的模样。

    拿出帕子掩在鼻端,李其璜很受不了那股子血腥味儿。

    “太夫人呢?”

    李其璜很清楚,这小丫鬟应该是自己阿娘打死的。

    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三四年来,他已经不知给阿娘善过多少次的后了。

    唉,一想到冯京兆那铁面无私的模样,李其璜心里就有些发憷。

    虽说这年头主人打死奴婢,只要找个过得去的理由,比如偷窃、背主什么的,去衙门报备一下就可以。

    但问题是,他家“背主”的奴婢太多了,一年就好几个。

    谁也不是傻子,你一次两次的,冯京兆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次数多了,冯京兆也会发飙啊。

    可太夫人是自己的亲娘,她和李立德不一样,是自己嫡亲的生母,是能够去衙门告他忤逆的人。

    哪怕她再过分,他都只能孝着顺着,不敢有丝毫违逆。

    “太夫人刚起来,这会儿正吃茶呢。”两个婆子中的一人恭敬的回道。

    李其璜点点头,不再看那小丫鬟,大步往太夫人的院中走去。

    他正有件麻烦的事要告诉阿娘,可以想见,阿娘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有怎样的疯狂。

    唉,你说都过了五十来年了,那个女人也早已化作枯骨,阿爹作甚还要娶她?!

 第531章 预感

    “什么?那个没良心的要娶那个贱妇?”

    柳氏一听这个消息,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刚刚因为打死一个丫鬟而爽快的心情立刻变得阴郁无比。

    她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李其璜,仿佛想听他亲口否认。

    柳氏太瘦了,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现在的模样有多么骇人。

    李其璜作为她的亲儿子,都被吓到了。

    尤其屋子里的那股血腥味儿还没有散去,又因为柳氏自己受伤,不愿见阳光,命人将几个窗子全都糊住了。

    明明是大白天,屋里确是黑漆漆的,只有一个烛台摇曳着烛光。

    没有来的让人觉得阴森森的。

    李其璜悄悄向后挪了挪身子,艰难的说道:“是的,听说那人是山东颜家的人。明日,颜家人便会将那人的嫁妆送去李家。父亲已经请了顾琰做冰人,十八郎请钦天监算了吉日,待到了那一天,便将那人的牌位抬入李氏祠堂。”

    颜婠到底已经逝去,所以李祐堂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娶”她进门。

    能做的,只是请了媒人,将颜婠的灵位从正门抬入李家,然后安放到祠堂里。最后再在族人的见证下,将颜婠的姓氏添到族谱上。

    颜家却想做足了规矩,颜斯亲自找上李祐堂,表示他和阿兄都给阿姊准备了嫁妆,几十年积攒下来,已经十分丰厚。

    虽然阿姊过世了,但阿姊的子孙还在,他颜家的外甥也应该像其他家族的孩子那般,可以得到生母留下来的嫁妆!

    所以,颜家会按照正常程序给李家送去嫁妆。

    至于那些嫁妆,则由颜婠的子孙们分享。

    李祐堂本就对那个可怜的女子心怀愧疚,听了颜斯的话,也觉得不算太离谱,便答应了下来。

    十月二十六日,颜家敲锣打鼓的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送进了李家。

    沿途不知多少百姓围观。

    当年李立德的案子,被李寿两口子弄得京城人尽皆知。

    但再轰动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渐渐被人淡忘。

    就在百姓们对那件事的印象越来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