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氏将东西交给董宫女,郑重的叮嘱,“告诉老祖宗,我想让二十四娘回京过年,年后再给二十郎寻一门好亲事!”
第353章 她回来了
日已黄昏,李寿和唐宓回到了李家。
先去榕院给李其琛请了安,依然没有看到萧氏。
倒是遇到了李寿的异母弟弟二十郎李赫。
李赫今年二十一岁,长得很像萧氏,皮肤白皙、五官精致,一身夹棉紫色圆领遥郏湎底庞翊说檬侵ダ加袷鳌
唐宓暗暗点头,李赫虽不及李寿,但长得也不差,约莫在京城贵公子圈子里能排个前几名。
且他的学识也不差,曾拜当朝名士孟淮为师,十五岁便入了国子监。
如果没有李寿,李赫将是李家第四代中最出色的一个。
可惜,没有如果。
李赫一直生活在李寿的阴影下,若是换个心智不坚定的人,没准儿就被压抑得变了态。
而事实上,李赫虽然没有心理扭曲,对李寿却有着天然的敌意,心中最大的愿望便是超过李寿,让老祖、祖父和阿爹知道他李赫也不差!
所以,秦王的拥趸者找上李赫的时候,他没有拒绝。
因为他和萧氏想得一样,只要大梁的皇帝还是郑宥,他李赫便不可能超越李寿。
为了自己能出人头地,能将李寿踩在脚底下,李赫决定追随秦王,让这大梁换个皇帝。
李寿察觉到了李赫的小动作,命人将消息透给了李其琛。
李其琛二十多年没有参与朝政,但政治嗅觉还很灵敏,顿时便知道次子这是在作死。
李其琛对李寿心存愧疚,三个女儿中,他最疼李寿。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疼爱李赫。
都是自己的骨肉,手心手背,李其琛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次子在死路上走到头。
他直接关了李赫的紧闭,任谁求情都不行。
并将李家那比案几还高的先人札记放到李赫房里,言明,不抄完这些东西,决不许出门。
父命不可违,李赫心中再多不愿,面对李其琛的强硬,也只得忍下。
闷头在自己院子里抄书,李赫也就没有参与到秦王的最后疯狂之中,也就没有被庚辰之乱所连累。
如今,终于将厚厚的札记抄完,萧氏又不断的求情,李其琛这才将李赫放了出来。
许是在屋子里闷得久了,李赫的皮肤透着不健康的苍白,人也有些恹恹的。
见了李寿和唐宓,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还是恭敬的行礼:“见过阿兄、阿嫂。”
“嗯。”李寿和李赫素来不亲近,兄弟两个也没什么话说。
略略打了个招呼,李寿便和唐宓离开了榕院。
“你们这一辈是‘敬’字辈,你的名字是圣人取得,所以没有按辈分,为何二十郎也没有按辈分?”
唐宓早就有些好奇了,今天见了李赫,终于问了出来。
“二十郎的名字是前朝戾帝取得。”
李寿淡淡的说道,“萧氏想抬高二十郎的地位,早在尚未怀孕的时候,便求了圣人给自己的孩子赐名。那时戾帝还没有薨逝,便写了个‘赫’字。”
唐宓恍然,难怪呢,在李家一群的“李敬X”中,李寿和李赫的名字太扎眼了。
“不过,在族谱上,我们两个还是加了‘敬’字的。”李寿又补了一句。
唐宓挑了挑眉,没再说什么。
小夫妻相携离去,并没有看到背后那一双幽深的眸子。
从榕院出来,李寿和唐宓又去了百忍堂。
李祐堂不在。
堂内只有柳氏和顾氏婆媳两个。
李寿和唐宓进了屋,背后一片金红色的霞光,愈发映衬的两人宛若璧人。
夫妻间眸光流转,那甜蜜劲儿,刺得柳氏眼皮生疼。
不过她到底人老成精,心里再不满,也不会表露出来。
淡淡的问了亲家是否安好,又嘱咐了唐宓几句管家的事,便将两人打发出去。
两人走出门廊,下了台阶,唐宓耳朵尖,隐约听到柳氏说了句“没出息”。
唐宓扭头去看李寿,眼中满是戏谑。
李寿耸了耸肩,还是那句话,“我有猫儿就足够了,要出息干什么?”
“呸,不要脸。”唐宓娇嗔的啐了他一口。
小夫妻有说有笑的离开了百忍堂,让沿途的丫鬟见了,都忍不住暗自羡慕:十八娘好福气啊,嫁入高门,还有十八郎这般出色的夫君真心疼爱!
……
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宓渐渐理顺了李家的庶务,将所有的事情分管给阿周和阿苏。
有了钱娘子的惨痛教训,“四房”的其它三位管事娘子以及众小管事都老实下来,哪怕面对的是唐宓的陪嫁丫鬟,也不敢耍什么花样。
其实,李家传承千年,事事都有现成的旧例,只需根据具体情况,略加改动即可。
且那些仆妇都是当差多年,什么事该如何处理,她们心中都有数。
当家主母要做的更多的是监管。
而唐宓的两大陪嫁丫鬟便充当了这个角色。
别说,经过几日的实验,阿周和阿苏干得很不错,李家上下有序而平稳的运转着,丝毫不见换了当家主母的纷乱。
唐宓见诸事顺遂,又重新过上了“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美好生活。
每日里吃吃睡睡玩玩,闲暇时候,叫过两个丫鬟来问问家里的事,若一切正常,她还会抱着几本闲书打发时间。
身边还有个事事顺着她、宠着她的夫君,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她看书时,李寿贡献胸膛给她当肉枕;
她作画时,李寿给她递笔、调颜料;
她睡觉时,呃,李寿陪睡!
一对新婚小夫妻,你侬我侬,每日里丧心病狂的撒狗粮,整个桂院都泛着腻人的粉红泡泡。
只把想给唐宓些苦头吃的柳氏看得喉噎胃疼,百忍堂的气压顿时下降了不少。
顾氏不禁诧异,原来管家还能这么管?!
王氏却欣喜不已,因为李寿真的给李远章寻了个极好的老师,虽不是什么名士,却是个学问扎实、有德行的好先生。
只因着到了年底,诸事繁杂,李寿已经跟那位先生约好了,年后过了正月再带着李远章去拜师!
王氏不知念了多少句佛,心里更是无比感激李寿夫妇,满心想着,定要好好回报两位。
就在王氏想着如何报答李寿和唐宓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个消息。
她沉着脸,再三确定,“消息属实?”
许妈妈抹着头上的汗,用力点头。
王氏片刻没有犹豫,道:“你去趟桂院,将这件事禀明十八娘。”
李寿已经展示了他的能力,唐宓也将家管得顺顺当当,王氏不再遮掩,直接准备抱大腿了。
许妈妈答应一声,转身便出去了。
王氏望着她的背影,叹道:二十四娘这个不省心的回来了,李家这平静的日子,估计要被打破了……
第354章 出事了
“哦?二十四娘要回来了?”
唐宓穿着家常的小袄,头发松松的梳了个坠马髻,没有戴太多的发钗,只是簪了一只小巧的赤金嵌红宝石的边钗。
她斜倚在隐囊上,手里还拿着一卷书,听完许妈妈的回禀,并没有太在意。
“是的,听说明天就要回来了。”
许妈妈躬身站着,态度很是恭敬,低声说着。
唐宓点了点头,放下书,直起身子,笑道,“多谢阿嫂提点。这几天没见阿嫂,不知阿嫂可还好?阿章和阿枫都可好?”
“好好,都好着呢,多谢十八娘惦记。”许妈妈赶忙道。
“那就好,”唐宓冲着阿苏使了个眼色,“可巧我名下的庄子送了些果子,不值什么,胜在新鲜,正想给阿嫂送去,你今个儿来了,就一事不烦二主,索性由你带回去吧。”
阿苏已经去小厨房提了东西来,是个大大的竹篮,里面放着金桔、苹果等水果。
最让许妈妈惊讶的是,篮子里居然还放了个小小的寒瓜。
要知道这寒瓜只有夏日才有,如今寒冬腊月的,十八娘居然也能弄到。
“奴婢代娘子谢过十八娘。”许妈妈知道唐宓最是大方,自家娘子也愿意跟她交好,是以并没有推辞。
阿周叫了两个小丫鬟,帮许妈妈提着东西送去槐院。
许妈妈出门的时候,正好跟回来的李寿碰了个正着。
“奴婢见过十八郎。”
李寿扫了眼许妈妈身后的两个小丫鬟,以及她们手里抬着的篮子,微微点了点头,“嗯,无须多礼。这几日阿章可还用功?”
许妈妈作为王氏的心腹,自然知道李寿帮自家小郎君找了个名师,心里对李寿也是非常感激。
听他问及李远章的功课,忙回道:“好叫十八郎知道,二郎每日都晨起读书、夜半才眠,我们娘子也每日考校他功课呢。”
“那就好,去吧。”李寿摆了摆手,抬脚便进了自家院子。
“是。”许妈妈目送李寿的背影消失,这才转身往槐院走去。
“阿嫂派人来做什么?”李寿褪去大氅,一屁股坐在了榻上。
唐宓怕他冷,将手炉塞进他怀里,笑道:“没什么,就是提醒我二十四娘要回来了。”
李寿并不意外。
唐宓了然,“你早就知道了?”
李寿喝了几口茶汤,温热的液体滑入食道,让他从内到外都暖暖的。
“嗯,我还知道,是萧氏‘求’了老祖宗,老祖宗开恩,这才让李二十四回京过年。”
“求?”唐宓敏锐的抓住了重点。
李寿笑了,放下茶盅,“没错,就是‘求’。萧氏身边的董宫女亲自去的益康堂,给老祖宗带去了萧氏写的一封信。”
“怎么,这封信有蹊跷?”听李寿这话里的意思,萧氏根本不是“求”,而是威胁了老祖宗。
只是,唐宓想不明白,萧氏手里怎么会有老祖宗的把柄?
李家老祖宗快九十岁的人了,自从二十年前便很少出门,且似他这样的老狐狸,又岂会轻易留有把柄?
李寿默默的点头,表情有些凝重,“我一直有个怀疑,但至今没有证据,或许,我可以从萧氏入手。”
李寿有种预感,萧氏手里一定有什么威胁老祖宗的证据,而这件事,将有可能解开李氏最大的隐秘。
唐宓静静的看着李寿,没有问什么疑问。
她知道,李寿不会瞒她,现在之所以不说,应该是他自己还不确定。
微微叹了口气,唐宓道,“虽然只在李家待了几天,但我总有种奇怪的感觉。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很不舒服。”
李寿将唐宓搂在怀里,下巴搁在她的头顶,低低的说道:“我知道,我也有种不舒服的感觉。放心,我们一定会解开这个谜团。”然后让李家重回正轨。
“嗯,我们一起努力。”唐宓明白李寿的心,知道他有多么想让李氏重现昔日的辉煌。
如今她成了他的妻,成为李家的主母,那么李家便会是他们夫妻的责任。
李寿没说话,轻轻点了下头。
室内非常安静,只有炭火哔哔啵啵的轻响,以及两人的呼吸声。
好一会儿,李寿才故作轻松的说道:“好了,不说这个了。李二十四要回来了,这丫头不是个省心的,估摸会找娘子你的麻烦。娘子,你决定怎么对她?”
唐宓白了他一眼,凉凉的说道:“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我跟她计较什么?”
“娘子,其实她就比你小几个月。”
“哼,痴长年纪,不长脑子,还不如孩子呢。”
似二十四娘这样被宠坏的熊孩子,唐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无视。
不懂事也好,任性也罢,她不理总行了吧。
接下来的事实告诉唐宓,不行!
第二天,唐宓还是睡到了自然醒。
夫妻两个一起用了朝食,然后坐在窗边靠着熏笼看书。
不多会儿,阿周和阿苏过来回禀今天的事务。
李家的家务事很多,姻亲遍布京城,红白喜事更是轮番来。
“顾家大娘要出阁了,婚期是后日,已经拟定了礼单。”
阿周恭敬的说道,“奴婢参照旧例,略略添了几样时新的首饰,请娘子过目。”
顾家大娘是顾氏的侄孙女,算起来,是李家比较亲近的姻亲,她出阁,李家的女眷也要过去贺喜、添妆。
阿周说的礼单,只是李家公中的贺礼,中规中矩,基本上按照旧例即可。
不过,除了公中的,隔房女眷还要有单独的表示。
比如顾氏,最是疼爱这个嫡兄所出的嫡长孙女,定会添一份重礼。
就是萧氏,为了亲戚面子,也要添妆。
当然,唐宓是李家未来主母,虽然跟顾家不熟,可看在顾氏的面子上,亦要有所表示。
唐宓看了看钱娘子拟定的礼单,又看了阿周添减的东西,嗯,都合乎规矩,便点头答应了。
用过午饭,唐宓特意去了趟葵院,将礼单给顾氏过目,又悄悄问了王氏和小顾氏,她们都准备送什么礼物。
王氏表示,她给顾家大娘准备了一对金镯子。
小顾氏则说,她给侄女定制了一套金头面。
唔,价值都不算太高,不超过两百贯钱。
唐宓大致有了主意。
下人来回禀顾氏,说太夫人听闻顾家喜事,也给小娘子准备了礼物——一盆罕见的双头牡丹,一茎双花,取夫妻恩爱之意。
顾氏大喜,连忙带儿媳妇,亲去谢了柳氏。
唐宓也跟着一起去了。
柳氏看到唐宓,故作玩笑的说了句,“阿唐,这盆双头牡丹可是极难得的珍品,如今养在花房里,你可要命人给我看好了。”
唐宓心里突突直跳,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袭来。
果然,到了傍晚,便有人着急忙慌的跑来回禀,“十八娘,不、不好了,出事了……”
第355章 奇迹?
“放肆!”
阿周先站了出来,一声娇喝,“内院之中,大呼小叫的成个什么样子?”
那小丫鬟明显不是桂院的,瞧服饰,应该是个末等的粗使丫头。
她跑得呼哧带喘,头上汗水嘀嗒,脸上满是惊慌。
她听了阿周的训斥,这才猛地住了口,噗通跪倒在廊下,呜咽道:“婢子失礼了,还请十八娘恕罪。”
唐宓坐起身子,将书卷放到一边,扬声道:“好了,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仔细说来。”
李寿没有动,依然抱着卷书继续看着,只是他看了半日,一直都没有翻页,两个耳朵竖得直直的。
小丫鬟听到唐宓柔柔的声音,惊慌的心得到了些许舒缓,赶忙说道:“十八娘,不好了,花、花房出事了!”
“花房怎么了?”唐宓没有感到惊讶,反而有种第二只靴子落下来的感觉。
果然,她之前在百忍堂的时候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如今预感成了真。
“不知哪个黑心肝的,竟没有关花房的窗子,花房进了寒气,好几盆花都被冻伤了……”
小丫鬟又急又气又怕,一口气将事完。
“一共冻伤了几盆花?”
唐宓依然老神在在,平静的问道:“那盆双头牡丹可还好?”
别的牡丹也就罢了,大不了重新再买一些补上。
可那盆双头牡丹是要给人家的新婚贺礼,后日便要用了。
现买,根本来不及。
“好叫十八娘知道,一共冻伤了七盆,那盆双头牡丹冻得最厉害,花瓣都要掉了。”
小丫鬟一把鼻涕一把泪,她是负责打扫花房的粗使丫鬟,知道太夫人最看重花房,平日里小心翼翼,唯恐哪里出了纰漏。
花房的管事娘子可是说了,里面随便一盆花就买好几个她。
呜呜,这回冻坏了七盆,其中还有后日要送礼的珍品,真是把她卖个几十回也不够赔的啊。
“好了,不要哭了。”
唐宓看小丫鬟哭得可怜,柔声说了句。
嗝~~
唐宓说的温柔,可她毕竟是主子,硬是把小丫鬟吓得不敢再哭,硬生生止住哭声,却忍不住打了个嗝。
唐宓囧:……
小丫鬟更加害怕了,身子颤抖的厉害。
唐宓见她这般,不再跟她说话,而是扭头对阿周道,“你带着几个人去花房,将那几盆冻坏的牡丹搬回来。”
“是,娘子。”
唐宓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不要惊动太夫人。”
“是,娘子!”
阿周答应一声,带着那个小丫鬟出去了,走到院子里,又叫上几个壮实的粗使婆子,一路朝花房走去。
“娘子,要不我命人再去找一盆双头牡丹?”
李寿放下书,两只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唐宓,表情十分雀跃。
大梁承平日久,渐渐有了富贵奢靡之风。
而牡丹,因为花型雍容华贵,分外受到贵人们的推崇,继而使得种植牡丹成为一种新兴行业。
种植得人多了,牡丹的品种也就百种千样,双头牡丹虽然罕见,却也不是无处寻找。
作为京城的地头蛇,李寿自认为还是有能力帮娘子淘换一盆的。
唐宓笑得调皮,“郎君,莫非你忘了,我阿娘最擅长的是什么?”
用阿玖的话来说,她阿娘的天赋技能是种田,大神级别的。
李寿恍然,“是了,我竟忘了,岳母手下颇有些能人。”
如今市面上的稀罕果子,反季蔬菜,基本上都是出自唐氏田庄。
有时李寿都觉得纳闷,他家岳母大人明明是个世家贵女,可为什么在种田上这么厉害?
当然了,不是唐元贞亲自种田,而是她重视农耕,名下佃农若是有了什么促进种植的新发现,她都会予以重赏。
若是发现什么粮种、新奇作物,她不惜耗费巨资也要买下,然后命人研究种植。
在她的支持和推动下,唐氏田庄发展越来越好,产出的农作物更是成为大梁一绝!
那个什么土豆和玉米,不就是唐元贞的船队在海外寻到的吗?
虽然现在还没有种植成功,但据派去的侍卫回禀,那些土豆在冬日依然长势良好,来年春日,或许能有个大丰收哩。
“我出阁的时候,阿娘也给了我几位擅长农事的老农,还给了一些促进花木生长的农家肥,”
唐宓笑着说道,“那几盆牡丹只是冻伤,没有彻底枯死,应该还能试一试。”
对于阿娘田庄里研制出来的“农家肥”,唐宓可是亲眼见过神效的。
啧啧,干枯得半死的兰花都能被救活,更不用说小小的冻伤了。
“你刚才不让惊动阿婆,”
李寿见唐宓满怀信心,也就不再担心,转而跟唐宓分析这件事,“莫非你怀疑——”这件事跟柳氏有关?
唐宓微微点头,凑到李寿身边,跟他咬耳朵:“阿婆有多重视花房,你不是不知道。如果没有她的默许,怎么可能有人能动手脚?”
就算不是柳氏直接动手,柳氏也故意放了水。
现在唐宓想知道,是那个笨蛋做了柳氏手里的那把刀。
过了没多久,阿周便带着几个人将七盆牡丹都搬了过来。
唐宓命她们将牡丹搬进西厢房,然后又让人去库房,取来一匣子花土。
李寿看得目瞪口呆,“娘子,你、你的嫁妆里还有这个?”他以为猫儿所说的“农家肥”在庄子里,没想到居然都放到了嫁妆箱子里。
唐宓不好意思的笑了,“其实我也想在咱们院子里建个小花房,种些花草果木,阿娘知道了,便特意给我准备了一些。“
原本她是想等过了年,有了空闲,再找匠人建个花房的。
李寿佩服的竖起大拇指,由衷的说了句,“岳母果然疼爱猫儿。”
若不是将女儿疼到骨子里,又岂会将女儿随便的一句话记在心上,还费心的准备东西?
唐宓笑弯了眼睛,脸上全是甜蜜,“是啊,阿爹和阿娘最疼我了。”
她还没说呢,她家阿爹听说她要建花房,居然许下重金,激励自家玻璃工坊的活计研制大片玻璃,好给她的花房全都换上玻璃窗。
是的,这年头已经有了玻璃,不过受工艺影响,只能生产小块的、或是些小玩意儿,且质地不是很结实,根本不能镶到大面积的窗框上。
夫妻两个一边闲话,一边来到西厢房。
唐宓命人将花土撒到牡丹花盆里,然后直接浇上水。
“这就可以了?”李寿表示怀疑。
唐宓神秘一笑,“可不可以,咱们明天再来看。”
让你亲眼看看什么是“奇迹”!
第356章 戏精
榕院。
“阿爹,阿娘,儿回来了!”
李二十四娘,闺名李敬薇,穿着半旧不新的袄裙,身形消瘦,小脸恓惶,用从未有过的姿态给李其琛夫妇行礼。
“阿薇?”
看到一向娇纵任性的女儿,忽然变得这般规矩守礼,李其琛很是意外。
再看到她有些晃荡的袄裙,以及她明显小了一圈的脸,李其琛的心一阵阵的疼。
这个女儿虽然被萧氏惯的有些横冲直闯,可到底是他唯一的女儿。
且李敬薇蛮横归蛮横,在李其琛面前却是个活泼可爱有点小脾气的小娘子。
熊孩子忽然变得懂事了,家长固然欣慰,可疼爱子女的父母们又会心疼——哎呀我的宝贝女儿啊,到底经历了什么,竟变成这个样子?
萧氏的眼眸中却闪过一抹亮光,心里暗道:不错,二十四娘总算没有辜负了她的教导。这幅模样,她就不信李其琛会不心疼。
李其琛当然心疼,冲着李敬薇招招手,“快起来,到阿爹这边来。”
“阿爹~~”李敬薇听到李其琛温柔的声音,脸上的忐忑瞬间消失不见,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
她没有立刻起来,而是怯生生的问了句:“阿爹,您、您不恼我了?”
李其琛想到李敬薇之前做的事,神情微微怔愣了一下,很快又恢复过来。
他叹了口气,沉声道:“你可知道错了?”
都是至亲骨肉,李其琛最大的希望,就是三个儿女能够相亲相爱。
哪怕做不到亲如同胞,好歹也不要像仇人那般相互算计。
李敬薇低着头,垂下的眼睑遮住眼底的愤恨,她抽搭的说道:“阿爹,我错了!”不该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就动手。
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其琛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好、好,知道错就好。”
毕竟二十四娘还小,以后改正了,大家还是一家人!
李敬薇又怯怯的看向萧氏,“阿娘,我真的知道错了,您原谅我吧!”
萧氏心里疼得不行,脸上却还有做出严肃的模样,“真的知道错了?”女儿最大的错,就是投生她的肚子里啊。
唉,都怪她,处境尴尬,生生连累了乖女儿。
李敬薇用力点头,她年纪小,脸上还带着明显的稚嫩,那乖巧的小模样,李其琛和萧氏都喜欢不已。
李其琛甚至还帮着女儿求情,“娘子,阿薇已经知道错了,你就让她起来吧。”
他全然忘了,之前自己生李敬薇的气,直接将她送去了庄子。而萧氏才是那个死命求情的人。
萧氏听李其琛这么说了,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来。
她知道,李其琛对女儿的失望与不喜已经过去了,如今的李其琛又是那个疼爱女儿的好父亲。
萧氏暗自满意,却没有表露出来,冷声道,“这次且饶了你,若再有下次——”
“阿娘,不会了,我再也不会了。”下次动手前,她一定做足充分的准备,决不让自己陷入如此艰难的境地。
李敬薇掩在袖子里的手攥成了拳头,长长的指甲刺入掌心,刺得她生疼。
“起来吧。”
萧氏终于开了口。
董宫女一个箭步冲上去,将李敬薇扶了起来。
“多谢阿爹,阿娘!”李敬薇乖乖的道谢,看向李其琛夫妇的眼神满是孺慕。
李其琛看着女儿消瘦的模样,心疼的说道:“怎么瘦了这么多?娘子,要不请个大夫来给阿薇瞧瞧吧。”
庄子清苦,阿薇自幼娇生惯养,别落下什么隐疾。
萧氏道:“还是郎君想得周到,明天我便命人去请大夫。不过,阿薇,在这之前,你是不是还有件事要做?”
萧氏一边说,一边冲着李敬薇使眼色。
李敬薇心里那个恨啊,可又不得不按照母亲事前教给她的话去做。
只见她满脸羞愧,低声道:“我、我还应该去给阿兄、阿嫂赔礼道歉。”
李其琛一怔。
李敬薇抬起头,因为脸瘦了,显得她一双眼睛格外大。
只见她眨着一双湿漉漉的眼睛,满是愧疚的说道:“虽然那时阿嫂还没有进门,可毕竟跟阿兄订了亲,我、我不该误信萧五娘的话,去、去针对阿嫂。阿爹,如今阿嫂进了李家门,我们便是一家人,只希望阿嫂大人大量,能够原谅我。如此,咱们一家才能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不得不说,萧氏还是非常了解李其琛的。
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命门——李其琛不求居高位、不求扬名四海,只愿家庭和睦、儿女康健顺遂。
果然,李其琛欣慰的直点头,“好,好,我的阿薇终于懂事了!”
就在李其琛满意的目光中,萧氏亲自带着李敬薇去了桂院。
唐宓和李寿用罢暮食,正相对而坐的打双陆。
黑白棋子交错,战况很是激烈。
“娘子(即萧氏)、二十四娘来了。”门外廊下的小丫鬟通传道。
唐宓捏着棋子的手顿了下,抬头去看李寿:她们来做什么?
李寿也有些意外,冲着唐宓耸了耸肩:不知道,且看看吧!
唐宓和李寿将棋子收起来,起身,亲自到门口相迎。
“娘子,您怎么来了?”
唐宓对萧氏十分客气,仿佛见礼那日的尴尬不存在,“如果有什么事,您只管命人吩咐一声就好。”
萧氏笑得端庄而温柔,好似慈爱的长辈,“没什么要紧事。”
说着,她一指李敬薇,“这不,二十四娘回来了,她想给你赔个礼。”
唐宓挑眉,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李敬薇。
虽然两人有了过节,但唐宓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便宜小姑子。
只是,眼前这人,似乎跟传说当中的不太一样啊。
李寿也不禁看向李敬薇,咦,这丫头怎么变成这幅模样了?
从来注重吃穿用度的娇娇小娘子,居然穿着一身旧衣。
还有,这缩手缩脚如同鹌鹑一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