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李寿,哼哼,圣人太了解这个狼崽子了,他若是能吃亏,他就不是李寿!

    果然,圣人转头再去看外甥,发现这混小子除了衣服沾了些灰尘,脸上半点儿伤都没有。

    “阿爹——”郑烨无端被打了一顿,还被人一脚踹翻,心里的委屈宛若滔滔江水,看到亲爹来了,眼泪唰唰的往下流啊。

    到底是自己亲儿子,看他被打成猪头,多少有些心疼。

    圣人叹了口气,“好了,都别在这里给我丢人了,有什么事,进去说。”

    说罢,圣人一甩袖子,径直往两仪殿走去。

    郑烨抹了把鼻子,发现满是血,赶忙拿帕子擦了擦。

    路过李寿的时候,他还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李寿浑不在意,拍了拍身上的土。

    唐宓走上前,拿帕子给他擦了擦手,他顺势牵起她的手,夫妻两个一起进了两仪殿。

    踏进宫殿的时候,正好听到郑烨伏地痛哭,“……儿不知哪里惹到了十八郎,竟让他对儿大打出手,还请阿爹为我做主啊。”

    李寿冷哼一声,拉着唐宓站在殿前。

    圣人将目光投向李寿,“你怎么说?”他虽然心疼儿子,可更了解外甥。

    阿寿不是无缘无故会出手的人,尤其是胖揍的对象还是皇子。

    阿寿定是有充足的理由。

    只听李寿道,“腊月初九,是我举行昏礼的日子。”

    圣人点头,他当然知道。

    李寿直视圣人,缓缓说道:“次日,我接了猫儿返回李家,结果途中却遭遇一群市井泼皮,他们借着‘抢亲’的当儿,意图向人群丢爆竹,然后掠走猫儿——”

    “什么?有人捣乱?”圣人怒了。

    他的阿寿二十六岁才成亲,他事事都为阿寿考虑周到,恨不能他一切顺遂,却有人还敢破坏阿寿的昏礼?

    还想抢他的新妇?

    等等,难道是——

    圣人狐疑的看向郑烨。

    郑烨脸上还挂着泪,满脸凄苦,但听了李寿的话后,他的脸上有一刹的不自然。

    圣人敏锐的发现了他的这个小表情,心直往下沉,还真是阿烨?

    李寿给出更加确凿的证据,“那几个泼皮已经被我拿下,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几个将作监特制的爆竹。我也命人去将作了解过了,自入冬后,只有二皇子命人去取了些爆竹,说是皇陵那边开山炸石需要使用。而我也派人去了皇陵,那边也确实收到了一些炮竹,但数量跟将作的账目对不上!”

 第329章 诛心

    “阿爹,我、我——”

    郑烨本能的想否认,可对上他亲爹那双洞察一切的双眸,顿时将“没有”两个字咽了回去。

    “哼!好畜生!”

    圣人怒了,嗖嗖嗖从御座上跑了下来,抬起一脚就踹在了郑烨的身上。

    郑烨再次被踹翻在地,还骨碌碌打了几个滚。

    “朕怎么跟你们说的?”圣人气得呼哧带喘,颤着手指指着郑烨,“从小朕就对你们说,要兄弟和睦,要相互爱护、相互扶持。可你是怎么做的?”

    郑烨一脸震惊的看着父亲。

    他知道阿爹疼爱十八郎,比亲生儿子还要疼。

    可外甥到底不是亲生骨肉啊,阿爹怎么能为了一个李寿而出手,哦不,是出脚责罚自己?

    圣人见儿子毫无悔改的意思,愈发气了,抬腿又是一脚,“先是觊觎十八郎的未婚妻,如今又明火执仗的‘抢亲’?郑二郎,你到底想做什么?”

    在圣人心目中,李寿跟他的儿子没什么区别,所以,他总是对儿子们(包括李寿)说:你们都是兄弟,你们要和睦,要相亲相爱!

    结果却让圣人十分难过,太子与二皇子在朝中明争暗斗,势如水火。

    圣人将郑烨打发去修皇陵,一则是惩罚,他无端破坏李寿的婚事,作为好舅舅,也作为明君,他必须给李寿一个交代。

    二则,也是最主要的,圣人是想保全这个二儿子。

    圣人的想法很好,让郑烨在皇陵待上几年,磨磨性子,也让朝中的“二皇子党”降降热度。

    二皇子都不在京里了,他的追随者应该不会再上蹿下跳的胡折腾。

    自然也就无法跟太子发生正面冲突。

    太子和二皇子这对兄弟也不至于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圣人即便走了,太子也不至于对二皇子痛下杀手。

    圣人再适时的给太子些差事,让他多历练一番,也好在朝中尽早的树立起威信。

    庚辰之乱时,圣人“病重”,其实也不全都是装的。

    圣人发觉,他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许是早年在京里做质子的时候,受了太多的罪,身体被伤了根基。

    新朝建立,他做了太子,亦是战战兢兢,不敢行差踏错半步,思虑过重,又给原就不怎么康健的身体添了一些病症。

    好不容易登基为帝,他又殚心积虑的削弱世家,收拢朝政、军权,每日里都在耗费心神,也在燃烧着他的生命。

    圣人有种预感,他没有几年好活了。

    贾老神仙也曾给他诊了脉,悄悄告诉他,他最多还有十年、最少还有五六年的寿命。

    可圣人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他要继续削弱世家,继续肃清边疆,继续……

    而最最迫切的,却是他的继承人问题。

    太子是个合格的储君,姜氏不贤,却与太子没有太大的关系。

    姜氏犯了大错,反倒让圣人愈发看重太子——姜氏名声有了瑕疵,自然也就不会发生外戚专权的祸事。

    所以,圣人并没有更换继承人的心思。

    二皇子,是他心爱的儿子,圣人想在临走前做好安排,保他一世富贵。

    但也仅止于这些,圣人从未想过让郑烨做储君。

    当年戾帝百般苛待、欺侮与他,圣人就算脑袋被驴踢了,也绝不会让混有戾帝血脉的人继承他的皇位!

    就算萧氏待他再情深义重,这事儿也没得商量。

    圣人只能远远的将二皇子打发出去,让他远离政治中心,自己打消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只可惜……郑烨母子根本无法体谅他的一片苦心。

    郑烨不但依然想着跟太子较劲,现在更发展到,连与皇位没有任何关系的李寿都容不下的地步。

    郑烨为何处处针对李寿,原因圣人心知肚明。

    无非就是觉得他太宠爱李寿了,让李寿夺了二皇子这个“最受宠皇子”的风头。

    圣人望着郑烨仍不知悔改的表情,心中一片苦涩:看来,他还是太宠爱萧氏母子了,无形间纵容了他们的野心。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响起了一阵哭声。

    “圣人,圣人还请饶了二郎吧!”

    声音未落,一个宫装美妇已经踉跄着跑了进来。

    噗通跪倒在郑烨身边,用身子护住儿子,抬头凄苦的看向圣人,“圣人,求您息怒啊。”

    接着,她又转头看向郑烨,迭声催促,“二郎,快跟你阿爹认错,快啊,就说知道错了!”

    “阿娘,我、我——”没错,不就是找人戏弄了一下臣子吗,怎么就成了大罪?

    他可是堂堂皇子啊,岂能向一介臣子低头。

    没错,这也是郑烨最不忿的地方,明明他才是血统最高贵的皇子,却不如李寿一个臣下风光。

    这让他如何甘心?

    萧贵妃和郑烨母子心意相通,竟同时想到了这一节。

    萧贵妃脑中飞快闪过一个念头。

    只见她泪眼婆娑,无比可怜的看向李寿,哀哀道:“十八郎,二郎不该一时糊涂而破坏你的昏礼,幸而没有酿成大错,否则二郎就是万死都难辞其咎啊。”

    “十八郎,二郎知道错了,还请你原谅他吧。”

    “二郎,还不赶紧向十八郎认错?你这般恣意妄行,就是你姑母也会生气的。”

    唐宓站在李寿身边,听了萧贵妃的话,微微皱起眉头。

    萧氏这是什么意思?

    竟是将郑烨放到如此卑微的位置,一味的抬高李寿,还当着圣人的面。

    她这些话,让圣人听了会作何感想?

    哦,堂堂皇子,竟要像个臣子低头,就算圣人再宠爱李寿,也不能让郑烨卑微到了尘埃里啊。

    毕竟,不管怎么说,郑烨都是圣人的儿子,圣人为了颜面,为了皇家尊严,也不能这么做。

    更有甚者,圣人还有可能会对李寿心生芥蒂,觉得这个外甥恃宠而骄,竟逼得皇子向他赔礼认罪。

    尤其她还提到了平阳长公主。

    她说这话又是为了什么?

    是说平阳仗着手握重兵纵容儿子欺侮皇子?

    还是想提醒皇帝,你妹子有兵权,如今就连你的亲生儿子都要看平阳母子的脸色行事。

    你郑宥的儿子还要向平阳的儿子低头,这大梁到底是谁说了算!

    好诛心的话,好歹毒的用心啊!

 第330章 落架的凤凰

    唐宓不禁有些担心,悄悄去拉李寿的手。

    李寿感受到她的小动作,偏过头看向她。

    唐宓无声的说了句:夫君,要不要说两句话,决不能让萧氏离间了你和圣人的关系啊。

    李寿却轻轻摇了摇头。

    唐宓不解,李寿应该也察觉到了萧氏的企图,他为何——

    就在这个时候,圣人开口了,“二郎确实错了,下午便返回皇陵,正旦也不要回来了。”

    哈?

    萧氏和郑烨齐齐傻眼。

    圣人这是什么意思?

    居然罚郑烨新年都不许回京!

    圣人继续道:“十八郎和阿唐还没有见过皇后吧,待会儿去给皇后请个安,中午的时候,再跟朕一起用个膳。”

    哈??

    萧氏和郑烨更加傻眼了。

    圣人,他、他要把姜皇后放出来?还让她召见外命妇?!

    萧氏的心怦怦乱跳,相较于过年不能回京,圣人要解除姜皇后的禁令,才更加让她害怕。

    因为她知道,这是一个信号,一旦姜皇后出来,那就表明圣人将姜氏在庚辰之乱中犯的错全都抹平了。

    紧接着,受到姜氏牵连的太子也将重新得到朝臣的拥护。

    而自己母子之所以能收揽那么多追随者,还不是因为朝臣们眼见圣人惩处了姜氏,觉得太子将无缘皇位?

    可一旦让朝臣们知道,太子依然是圣人看重的继承人,那么他们还会追随一个不占嫡长的二皇子吗?

    “圣人——”萧氏顾不得挑拨李寿和皇帝的关系了,急急的想要给儿子求情。

    却被皇帝一甩袖子打断了,“好了,贵妃和二郎都下去吧。记住,二郎,用过午饭就要回皇陵!”

    郑烨整个人都有些懵,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落得现在这个下场。

    但圣人已经做了决定,任谁都无法更改,只得行了一礼,扶着萧贵妃离开了两仪殿。

    甘露殿,姜皇后的寝宫。

    以往热闹的宫殿,如今冷冷清清,偌大的宫殿里,只有零星几个侍女和内侍。

    姜皇后盘膝坐在榻上,双手分别搭在膝盖上,右手拿着一串佛珠,左手成拈花状。

    她闭着眼睛,嘴里轻声念诵着经文,每念诵一遍便会拨弄一颗佛珠。

    十八颗佛珠已经拨弄了一半,她却没有停歇的意思。

    面前的小几上放着香炉,淡淡的佛香飘散开来,愈发显得殿内安宁、平静。

    但,有人却打破了这种宁静。

    “姑母,呜呜,您要给我做主啊。”

    姜清一进甘露殿就开始抹眼泪,待走到姜皇后近前,她已经嘤嘤嘤的伏地哭了起来。

    姜皇后无声的叹了口气,缓缓睁开眼睛。

    对于姜清,她觉得她已经仁至义尽了。

    这个侄女儿,不管提出怎样过分的要求,她都尽量满足。

    为了她,姜皇后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赵氏,王家,杨太妃,杨家,李寿……过去她掌控后宫,对这些人还要忌惮几分,现在她被夺走了凤印,成了一个名不符其实的“皇后”,更加拿那些人没有办法。

    赵氏和王家还好,并没有落井下石。

    而杨家,许是把人家得罪狠了,自打姜皇后被圣人关在甘露殿后,杨太妃便趁机做了不少手脚。

    什么份例被克扣,什么贴身宫女被无端惩罚,这些都是小事,姜皇后忍忍也就过去了。

    最让姜皇后无法忍受的,杨太妃居然敢打东宫皇太孙的主意。

    幸好太子妃机警,这才没有让那些贱人得手。

    不止如此,杨家还在政事上针对太子,数次弹劾东宫属官,仿佛疯狗一般。

    这些,全都拜姜清所赐。

    如果姜家掌权的时候,姜清不那么嚣张,杨家或许也不会这么疯狂。

    唉,你说她和离就和离吧,临走前还把人家怀了孕的侍妾弄死,又把杨谏打得险些残废。

    被欺负到这种程度,也难怪杨家会恨姜家入骨。

    继而迁怒到了太子身上。

    每每想到这些,姜皇后就恨得牙根儿直痒痒。她恨杨家,更恨姜清这个祸头子!

    “做主?我一个没权没势的废后,能帮你做什么主?”

    姜皇后放下佛珠,冷冷的说了句。

    姜清的哭声停滞了一下,旋即又哭道:“呜呜,姑母,杨谏这厮竟当众羞辱我。说什么‘宁肯娶头猪都不愿娶我’,他还真让人牵了一头母猪,让我跟那畜生‘比美’,呜呜,他们都笑我!”

    姜皇后闭了闭眼睛,天水姜氏的千年美名,都要给姜清糟蹋尽了!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姜清呢,在对杨家、杨谏做了那么多错事之后,还有脸去求复合。

    她这是自己把脸送到人家手里,让人家随便抽啊。

    一开始,姜皇后还有耐心问她为什么想再回杨家。

    姜清居然说,“家里太苦了,杨家再不济,到底比家里好些。”

    听了这话,姜皇后又险些气得厥过去。

    他们姜氏最有骨气,何曾为了几斗米而折腰!

    也就是听了姜清的这句话,姜皇后对她彻底失望了——姜清,根本不配做姜氏女!

    “你上赶着求人家,就要有被人家折辱的准备。”心冷了,姜皇后说出来的话更冷。

    姜清低着头,眼中闪过不忿与恼恨。阿姑说得轻巧,什么姜氏宁折不弯,就算死都不能失了骨气。

    让她说,饭都要吃不上了,还讲什么骨气?

    庚辰之乱的时候,秦王命人烧了姜家大宅,阖族几十口人,险些沦落街头。

    幸好太子命人悄悄将他们安置了,可那安置的地方太过简陋,根本无法与姜家相比。

    平定叛乱后,许多在庚辰之乱中被逆贼戕害的勋贵、朝臣都得到了圣人的抚恤和补偿,赏宅子的赏宅子,升官职的升官职。

    唯有姜家,圣人仿佛彻底遗忘了。

    任由他们继续在窄仄的破院子里住着,没有官职,没有俸禄,若非还有几间铺子和祭田,以及太子的接济,姜家几十口子人早就饿死了。

    过了几个月的苦日子,姜清实在熬不下去了,便想跳出姜家这个火坑。

    左思右想之下,她还是觉得回杨家,好歹自己在那里生活了几年,什么都熟悉。

    杨家虽然也出现了颓势,可宫里有杨太妃,家族的积蓄也丰厚,日子过得很是富贵。至少比姜家好太多。

    所以,姜清便找到了杨谏。

    万万没想到,杨谏非但不同意复合,还大肆羞辱她,真真是落架的凤凰不如,呸呸,说错了,她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第331章 和解

    杨谏羞辱她,她跑来找阿姑做主,阿姑不但不帮她,还、还冷言冷语的奚落她。

    姜清心底满是对姜皇后的不满。

    但她还有件事想求她,不能现在就撕破脸,只得陪着笑脸,“姑母,您暂时不能出面,但太子表兄可以——”

    姜清还没说完,姜皇后的目光就变得凌厉起来,“太子?”

    怎么?

    姜清居然还敢打太子的主意?

    这一刻,姜皇后吃了姜清的心都有。

    太子因为她和姜家,受尽了连累。堂堂一国储君,竟险些成了孤家寡人。东宫属官辞的辞、散的散,朝臣们要么倒向了郑烨,要么观望,还有杨家的姻亲,帮着杨家一起弹劾东宫、针对太子。

    太子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了,若非圣人依然宠信他,他、他的太子之位都可能保不住!

    姜氏很明白“成王败寇”的道理,对于自己被圣人软禁的结果,也十分理解。

    她愿赌服输,被夺了凤印也没有怨言。

    可姜家,姜家怎么可以继续拖累太子?

    姜皇后不相信,姜清的所作所为,她的阿兄阿嫂都不清楚!

    姜家落难,太子愿意出手帮助,那是他重情义。圣人知道了,也只有怜惜、满意的份儿。

    可太子若是纵着姜清胡作非为,那就是不明事理、助纣为虐!都不用圣人出面,只朝中的御史就能参得太子狼狈不已。

    姜皇后闭了闭眼睛,暗暗下定了一个决定。

    待她睁开眼睛后,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像往常一样,柔声对姜清道:“阿姑知道了,等太子来了,我便会向他提及此事。”然后告诉太子,以后再也不要管姜家的事了。

    太子对姜家,已经仁至义尽!

    姜清一听姜皇后松了口,眼中闪过一抹得意,她就知道,只要一提太子,阿姑定会同意。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早些回去吧。”

    姜皇后恨毒了姜清,竟是不想多看她一眼。

    姜清却满眼贪婪的看了眼四周,圣人虽然将姜皇后关在了甘露殿,但姜皇后该有的份例一样都不少。

    且姜皇后掌控后宫这么多年,手中的好东西不计其数,如今都还好好的保存在她的私库里呢。那些宝贝,随便拿出一件,就够姜家一个月的用度哩。

    姜清轻咳了一声,期期艾艾的说:“姑母,阿弟要进学,阿嫂也快生了,可家里——”没钱啊。

    看到姜清那毫不遮掩的贪婪模样,姜皇后恨不得自戳双目。

    深深吸了口气,姜皇后从手边矮柜里取出一个黑漆螺钿扁方匣子。

    姜清一把抢了过来,放在手上掂了掂,噫,挺沉的。

    她心下满意,迭声说道:“多谢阿姑,多谢阿姑!”

    “去吧!”姜皇后无力的摆了摆手,打发姜清出去。

    姜清的目的都已达到,也不乐意继续待在这冷冷清清的宫殿里,客套了两句,便抱着匣子喜滋滋的走了出去。

    出了甘露殿,姜清急于查看匣子里的东西,便找了个偏僻的角落,正好错过了圣人一行人。

    姜清打开匣子,见里面放着一整套素面赤金首饰,样式十分笨重,一个个都十分有分量。

    换做以前,姜清对这样的首饰根本就瞧不上。

    可现在,她却非常高兴。这样的赤金首饰最好了,没有花纹、没有印记,直接换钱或是融了打新首饰都使得!

    姜清估摸了一下,这些首饰约莫有个五六两,应该够她再置办一身新式衣裙、以及打制一顶赤金花冠的。

    太好了,有了这套行头,她就能参加新春集会了。

    姜清自以为满载而归,殊不知,她已经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

    或许她知道,只是不在乎,在她想来,姜皇后犯了那么大的错,除非太子即位,再无翻身的可能。

    可距离太子即位还不知有多长时间呢。

    就算现在得罪了姜皇后,那么长的时间里,足够她和姜家修补关系的!

    ……

    姜皇后静静的看着姜清欢快的离去,眼底满是悲哀。

    有这样的子孙,他们姜氏,真是要败了啊!

    “娘子,圣、圣人来了!”

    甘露殿的管事宫女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喜。

    “什么?你说圣人来了?”

    姜皇后猛地回过神儿来,急急的问道。

    “是,还有李十八郎和十八娘。”管事宫女激动的说道,“娘子,圣人马上就要来了,您要不要换身衣裳?”

    姜皇后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着一件宽松的常服,颜色暗灰,乍一看,活似个带发修行的尼姑。

    想了想,姜皇后还是摇头,“不换了。”还不知道圣人来甘露殿是为了什么,她若是兴冲冲的换了皇后的服饰,未免显得轻狂。

    “可——”管事宫女还没说完,外面便响起了细微的脚步声。

    门口的宫女扬声通传道:“圣人到!”

    “妾身见过圣人!”姜皇后恭敬的行礼,语气平和而安宁。

    圣人大步走了进来,来到近前,正好看到姜皇后低垂的头。

    只见原本浓密黑亮的头发竟有不少白丝,圣人不由得有些惊讶,几个月不见,皇后明显的见老了!

    见她这般,圣人不禁想起了两人夫妻三十多年,年轻时一起相互扶持、艰难度日的场景。

    心一下子就软了,语气也非常柔和,“阿鸢,起来吧。”

    鸢是姜皇后的闺名,圣人已经许久没有这么叫过她了。

    姜皇后的眼泪唰的就流了下来,哽咽着伏地不起,“阿郎,我对不住你,我、我怎么就鬼迷了心窍?做下那等错事?”

    圣人立在姜皇后跟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姜皇后颤抖的身躯,长长的叹了口气,“一切都过去了,阿鸢,起来吧!”

    圣人到底没有说出“原谅你”的话。

    姜皇后略有些遗憾,但圣人肯来,还愿意唤她的闺名,她知道,姜氏抢权夺势的事总算掀过去了。

    “十八郎和十八娘新婚,朕待他们来给你行礼。”

    圣人大步越过姜皇后,来到榻前,盘膝坐了下来。

    管事宫女扶着姜皇后站起来。

    李寿和唐宓赶忙行礼,“见过娘子!”

    姜皇后看向这对新婚小夫妻,眼里闪烁着感激之色……

 第332章 你应得的

    不管圣人出于哪个方面的考量,他想要放姜皇后出来。

    这期间,需要一个契机。

    姜皇后很清楚,眼前这对小夫妻便是那个契机。

    哪怕对方无意帮她,但结果却是如此。

    所以,姜皇后对李寿唐宓很是感激。心中原本因为姜清而对这两人生出的厌恶,也都化作了乌有。

    “都是自家人,无需多礼。”

    姜皇后很是热情,笑着看向两人,“十八郎和阿唐终成眷属,我很为你们高兴啊。”

    说着,她扭头冲着管事宫女使了个眼色。

    管事宫女会意,转身去了内殿,不多时,捧着个一尺见方的首饰匣子回来了。

    “你们新婚,我准备了些小玩意儿,不值什么钱,胜在新巧,阿唐拿回去或是自己把玩,或是赏人都使得。”

    姜皇后说得很是自然,仿佛她真的给李寿和唐宓准备了新婚礼物。

    唐宓看了眼李寿,李寿微微颔首。

    唐宓这才行礼道谢:“多谢娘子!”

    姜皇后摆摆手,“不是说了吗,咱们是自家人,无需客气。”

    圣人很满意姜皇后的表现,冲着她招招手,“皇后,过来这里坐吧!”

    姜皇后心中一喜,面儿上却没有丝毫表露,缓缓走到近前,在圣人身侧跪坐下来。

    “十八郎和阿唐也坐。”

    圣人一指下首的矮榻,示意两人坐下。

    李寿和唐宓恭敬的跪坐下来。

    宫女们奉上茶汤和果子、点心等物。

    圣人环视了一圈,发现甘露殿里冷冷清清,侍奉的宫女也只有几个,不由得皱起眉来,“萧氏怎么办事的?竟让甘露殿寂寥如斯?”

    姜皇后暗喜,脸上却仍是端庄温和,“圣人勿恼,不怪萧氏,是我嫌人多、乱得慌,便打发了一些人出去。”

    这话倒也不是全为萧贵妃描补,那些走掉的宫女、内侍,也确实是姜皇后自己打发走的。

    原因却不是什么“人多”,而是有些人觉得姜皇后失了势,自己再待在甘露殿没前程,便想方设法四处钻营,企图逃离皇后这个火坑。

    姜皇后见不得那些人的嘴脸,直接把人都轰了出去。

    姜皇后主动打发身边人,萧贵妃作为她半辈子的情敌,乐得见她“众叛亲离”,直接来了个顺水推舟。

    再加上杨太妃在暗中推波助澜,一番折腾后,甘露殿便只剩下了几个人。

    圣人不管这些,思索了片刻,道:“她到底只是个嫔妃,执掌凤印名不正言不顺。这样吧,还是由皇后你来掌管后宫,萧氏给你做副手。”

    姜皇后大喜过望,强忍着激动,从榻上起身,来到案前,向圣人行礼谢恩。

    圣人没有立刻让姜皇后起来,而是另有深意的说道:“阿鸢,切不可再让朕失望了!”

    姜皇后重重的叩了一个头,无比坚定的说道:“妾身省得,还请圣人放心。”她还有太子呢,为了太子,她也绝不敢轻易折腾了。

    随后,圣人让赵福去萧贵妃处传达旨意,并将凤印取了回来。

    李寿和唐宓默默的看着。

    唐宓心说话,这就是皇帝啊,一句话、一个决定,就能改变一个人或许多人的命运。

    前一刻还冷冷清清的甘露殿,在圣人的旨意下达后,便立刻热闹起来。

    而萧贵妃那儿,却从明媚春日变成了凄风苦雨。

    再一次的,唐宓亲眼看到了什么是皇权!

    李寿见唐宓有些恹恹的,以为她累了,便起身向圣人和皇后辞行。

    圣人原本还想留外甥吃午膳,但见这混小子如此坚持,也就没有挽留,一挥袖子将两人打发出来。

    当然啦,没有忘了给新妇见面礼——满满一车厢的好东西,金银玉器、缭綾锦帛还有各色珍贵药材,那叫一个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圣人还给了一个扁方匣子,唐宓嘴角一抽,得,又是一堆契纸。

    满载而归啊!

    抱着首饰匣子和扁方匣子,唐宓深刻体会到了,自家夫君在圣人跟前是多么的受宠。

    李寿正欲扶唐宓上马车,一个小厮装扮的人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李寿没有停顿,先是扶唐宓进车厢,然后才招手让那小厮走近回禀。

    小厮附在李寿耳边低语了几句,李寿神色不变,只略略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打发了那小厮,李寿利索的跳上马车,坐到唐宓身边。

    马车缓缓动起来,李寿不等唐宓询问,便将刚收到的消息告诉了她:“……萧氏被要求为阿婆祈福,阿翁派了亲信管事来公主府接咱们回家,并表示,想让你接手李家中馈!”

    唐宓挑眉,“你做了什么?”竟让李家做了这么大的让步?

    李寿一脸的无辜,“这你可冤枉我了,我什么都没做!”

    唐宓撇嘴,她才不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