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恕罪-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在她的印象中,明华长公主跟她交情一般。近来有孕后,进宫的次数明显增多。
  ——明华长公主刚得知父母之间的那些恩怨,失望、难过……百感交集。然而未几; 她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悲喜交加,心绪复杂。
  她最终还是决定往前看。父皇母后俱已不在人世,他们之间的恩怨也该尘归尘,土归土。若这一切属实,如今在皇位上的秦珣并没有亏欠她什么。
  他现在是她唯一的弟弟了。他在,江山还是秦家的。
  这道理不难想; 他们说来说去都是秦家的子女。
  这么一想,明华公主竟对秦珣生出一丝亲近之意来。
  为了她自己,也为了这一点姐弟情意; 明华公主跟皇帝渐渐走得近了一些,有时闲着无事,会带了儿子,到宫中,让儿子给皇帝舅舅请个安。她再同皇后娘娘说会儿话。
  两人如今都有孕在身,要找话题并不难。一来二去,她们熟稔了许多。
  对皇后孟氏的身世,明华公主不是不好奇。她心说,也不怪外面的人乱传谣言,孟皇后的相貌确实很像先时的四皇弟。不过到底男女有别,孟皇后显然要比齐王要明艳大方许多,声音也好听。
  明华公主嫁给了朱家次子,三年前生下了长子朱泽。
  三岁的朱泽的外貌大约是随了他的父亲,看着虎头虎脑,颇为壮实,一双眼睛滴溜溜直转。他刚见秦珩时,尚是恭恭敬敬地唤她:“皇后娘娘。”来的次数多了以后,他就自动把“皇后娘娘”换成了“舅母”。
  明华公主轻斥:“教你的规矩都忘了?”
  秦珩一笑:“皇姐别恼,叫舅母也没错。我本就是他舅母。”
  她自怀孕以来,看见小孩子格外欢喜。朱泽生的白白嫩嫩,虎实健康,她看着也喜欢。
  朱泽大力点头:“舅母说了,本来就是舅母。”
  他拿着一个简单的九连环,解了好一会儿没解开,干脆丢到了一边。他看看自己母亲,再看看秦珩,眼睛滴溜溜直转:“舅母身上也藏着一个小娃娃吗?”
  秦珩微愣,她有孕数月,小腹微隆。不过冬装厚重,仅从外表看不出来。这小娃突然这么一问,她有些意外。笑了一笑,她瞧了明华公主一眼,复又冲朱泽点了点头:“是啊,舅母身上也藏着一个小娃娃……”
  一想到再过几个月,她的孩子就会出世,她不由心中一热,看向朱泽的目光越发温暖。
  朱泽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那我乖乖的,也不闹舅母。”
  秦珩失笑,伸手轻轻摸了摸他脑袋:“是,泽儿乖的很。”
  她又看了明华公主一眼,心想多半是公主府有谁教了他,说公主身上藏着小娃娃,让他不要去闹。
  得了夸奖,朱泽脸上笑容更盛。他自己不要别人帮忙,爬上旁边专门为他准备的低矮的坐具,歪着头问:“舅母身上的小娃娃,也是妹妹吗?”
  他这话刚一出口,明华长公主就变了脸色,她呵斥道:“又胡说八道了!你舅母肚子里是弟弟,娘亲肚子里的才是妹妹。”
  她看向秦珩,神色尴尬而略带歉疚不安。皇室重子嗣,皇后初次有孕,肯定希望是个儿子。即使是她自己,也希望孟皇后一举夺男。
  皇帝有子嗣,也能教朝中大臣心安。
  明华长公主听说,朝堂里的那帮大臣们,一个个可都催着皇上等开春时选秀充实后宫,好多添子嗣。
  皇帝将那些折子全驳了回去。看架势,竟像是要守着皇后过一辈子的。
  有父皇在前,明华公主自己不大相信这世上会有男子不想三妻四妾,尤其是九五之尊。——她自己的驸马之所以能老实守着她,不过是因为她贵为公主,能压制住他。
  她心说,皇帝执意不愿意纳妃,无非是两个原因。要么是少年人重感情,跟皇后又是新婚燕尔,心里容不下他人。要么就是有人猜测的,她这个弟弟不好女色,好的是男色,所以才会近二十年,身边只有一个女人,且这个女人的相貌还像极了老四。
  她想,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皇后都需要早早诞下嫡子。
  所以,在听到儿子童言童语说孟皇后肚子里是“妹妹”时,她立即出言指责。
  她反应太大,秦珩不觉微微一愣。她下意识抚上小腹,又看了一眼小脸发白的朱泽,莞尔一笑:“皇姐别吓着泽儿了。”她顿了一顿,又道:“其实,弟弟妹妹都挺好的。”
  明华公主心里犹有不安,她一脸歉然:“还是儿子好。这一次是儿子,等下下次再生女儿,也来得及。”她说着,又笑道:“听说娘娘近来喜欢吃酸的,酸儿辣女,肯定是个儿子。”
  秦珩只笑了一笑,轻轻摇了摇头。她犹豫了一下,终是没告诉明华公主:前天陆大夫给她诊脉时,已经告诉了她,她肚子里头的这个,多半是男胎。
  鸳鸯散,羽箭的毒,在太医之前诊出她有身孕……秦珩对这位陆大夫的本事是极为佩服的。陆大夫的话,她也信了七八分。只是如今孩子尚未出世,她说这些为时尚早。
  是儿子还是女儿,等她分娩,自然就知道了。
  明华公主忽然有些没意思起来,她笑道:“不过,我倒是想生个女儿。泽儿也想要个妹妹,是不是?”
  朱泽此刻回过神来,眼睛发亮,附和道:“是,我想要妹妹。香香的,软软的妹妹。”
  秦珩一笑,故意道:“妹妹香香软软的,难道弟弟就是臭臭的吗?”
  朱泽愣了愣,似是遇到了什么难题一般,吭吭哧哧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妹妹像娘亲,香香软软。弟弟不像……”
  秦珩失笑:“可不得了了,皇姐听听泽儿说什么……”
  他童言稚语,明华公主忍不住掩唇而笑。她悄悄看了看孟皇后,见其并无任何不虞,她暗暗松了口气,随即心里又隐隐生出悔意来。早知道,在家里时就不该常逗他,问他想要弟弟还是妹妹。皇后的情况和她的不一样。
  略坐了一会儿,明华长公主拉着儿子告辞离去。
  在回公主府的路上,她轻叹一声,方对儿子说道:“以后,不要再对舅母说什么妹妹……”
  “娘亲不想要妹妹吗?”朱泽不明白,他看着母亲,眨了眨眼睛。
  他记得娘亲说,想要妹妹的啊。
  轻轻摩挲着儿子的头,明华长公主道:“娘亲想要妹妹,可是舅母,想要弟弟。”
  “哦。”朱泽不大明白,但还是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那想要弟弟,就会有弟弟。想要妹妹,就会有妹妹吗?”
  “当然……不是。”明华长公主呆了呆,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子解释。——这世上很多人都希望从小孩子口中得个好口彩。甚至会有人特意问小孩子,那肚子里是弟弟还是妹妹,就是想图个吉利。
  泽儿这般直接猜测是妹妹,也不知皇后娘娘心里会怎么想。
  她轻轻叹息,罢了。反正她如今也有身孕,这段时日,少带泽儿进宫好了。
  秦珩不知道明华长公主在想什么,她刚送走明华公主,就有人来报,说是陆大夫求见。她双目一亮,忙道:“快请。”
  她曾询问过陆大夫可愿意留在太医院。她当时言辞恳切:“太医院俸禄不少,而且前人也留下有医学典籍。陆大夫如果……”
  “我不去。”陆大夫毫不犹豫地拒绝。然而话一出口,他又有点后悔,他这么不给人面子,会不会得罪人。于是,他想了一想,补充道:“谢皇后娘娘抬爱,只是我年纪大了,恐不适应太医院的生活。娘娘如果有用得着我的时候,我肯定随时进宫。不过这太医院的官儿我就不当了。”
  “……”
  陆大夫一本正经道:“我怕我医术太好,得罪人。”
  秦珩失笑,但到底是没有勉强他。
  却不想,他怕她不同意,又续了一句:“娘娘,我这人有点上不了台面,不能去太医院。”
  陆大夫那日反复申明,虽然他不去太医院,依然会为皇帝皇后做事,请皇后娘娘不必担心。
  秦珩见他坚持,自然不再勉强。
  不过陆大夫言出必行,确实常常进宫,给她诊脉安胎。
  ——这次陆大夫进宫,照例先给秦珩诊了脉。
  收回食指,他轻轻点头:“很好。”
  秦珩放下心来,想了一想,又问:“陆大夫,可用开些药?”
  “不用。”陆大夫摇头,神情严肃,“不用,真不用。皇后娘娘胎相很好,不用乱吃药。按时进食,不该碰的不要碰,适当运动,身心愉悦,时常诊脉就行了,安胎药不要多吃。”
  秦珩点头:“陆大夫说的是。”
  迟疑了一下,陆大夫脸上露出难色来。
  秦珩见状轻笑:“陆大夫可是有话要说?”
  陆大夫翻了翻眼,心说,可不是?难道只为了给你诊脉吗?他咳嗽一声,说道:“是有些事情。娘娘饮食稍微清淡一些。”
  “嗯。”秦珩点头,暗暗记下。
  陆大夫看她这样子,也不知她到底有没有放在心上,就板着脸道:“我听说皇宫里乱的很。下毒滑胎的事情时常发生。可是不管再厉害的药,都会有一些气味,难以遮掩的。饮食清淡的话,容易察觉……”
  秦珩微微一怔,却是点了点头。她诚恳道:“多谢陆大夫提醒了。”
  太皇太后一事后,后宫一番整治,已与先时大不相同。先帝的那些太妃们,也从原先的住所迁移到了西边的宫殿,离章华宫远远的。
  章华宫一应人等,俱都是可放心之人。她所有食物,都出自章华宫小厨房。皇兄又给她身边添了一个懂医术并一个懂药理的宫人。
  章华宫铁桶一般,不过陆大夫提醒,她仍是心里感念。
  “还有一件事。”陆大夫犹豫了一下,“我整理了一下我师父多年行医的经验笔记。我想着,太医院典籍多,也能保存得久。我不如把我这些,也放进太医院?”
  顺便将太医院的那些典籍拿过来瞧瞧?
  后面这句话他没说,他心想皇后娘娘不笨,应该能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然而秦珩却是心念微转,想到了另一桩事情。她轻声问陆大夫:“太医院的医学典籍,太医院上下都能传阅。陆大夫的……”
  “我的当然也可以。”陆大夫毫不迟疑地点头。一家私藏没什么意思。他到现在都没个可心的徒弟,难道就让那些医术就此湮没?
  要是太医院的太医都能将那些医术尽数学会,他也不必常常往皇宫跑。——其实他自己并不想经常进宫的,他可不想看见皇帝。
  “那,若是将典籍刊印,传遍天下呢?”秦珩试探着问。——她毕竟自己写过几本话本子。
  陆大夫眨了眨眼睛,思考了一瞬:“好像也没什么不妥。就是要找书局,有些麻烦。”
  话说有些大夫的医术真是让他着急。
  秦珩心神震动,她上前一步,端正站好,继而冲陆大夫郑重施了一礼:“本宫多谢陆大夫。”
  她十七年来,从未见过有医术超越陆大夫之人。他若肯无私将自己所学刊印成册,供世人学习,那可真是功德一件了。
  皇后娘娘忽然行礼,陆大夫吓了一跳,他身体不由自主地抖了一抖,忙道:“不麻烦,不麻烦……”
  秦珩忍不住笑了。
  这陆大夫,还真是……
  “那,我能看太医院的典籍?”陆大夫大着胆子问道。——他那日听皇后说起太医院典籍时,没什么反应。后来自己回到家中,不知怎么,竟心里痒痒的,很想知道太医院珍藏的典籍,究竟是什么。
  他想,他肯定不能直接说自己想看太医院的典籍,得好生铺垫一番才问。
  秦珩点头:“当然可以。本宫很早以前就说过,陆大夫可以看太医院的典籍。”
  在现在的她看来,陆大夫无异于医术奇才。太医院有珍藏上百年的典籍,到他手上,肯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陆大夫眼睛一亮:“那就好,那就好。”
  他直到出宫回府,心里都乐呵呵的,心想,等再过几年,他年纪大了,再收个聪明点的徒弟,他也把自己的行医经历心得给写下来。说不定百十年后,也会成为别人珍藏的典籍呢。
  秦珩后来同秦珣提起此事,秦珣亦颇为赞许。
  他轻声道:“这是好事啊。将一家之学传遍天下,陆大夫是个胸怀宽广之人。”他停顿了一下,又道:“下次我见见他。”
  轻笑一声,秦珩的神情有些许古怪。
  “怎么了?”秦珣不解。
  秦珩笑道:“我那次恍惚听他说,他胆子小,不敢见你。”
  “不敢见我?”秦珣挑眉,“果然是胆子小。”
  他心想,瑶瑶不知道为什么,他却能猜出几分来。无非是因为之前的那点旧事。难为陆大夫记这么久了。
  “今日孩子可乖?”秦珣自从瑶瑶开始胎动后,每日都要这么一问。
  摇摇头,秦珩小声道:“有踢我。”
  她咕咕哝哝同他说着今日感受。秦珣脸带笑意,认真听着,心里满满的,胀胀的。
  陆大夫是个行动派,很快整理好了师父的笔记,校对纠错,由朝廷的书局,刊印出来。他自己也如愿以偿,虽不入太医院,却得以翻阅太医院的典籍。
  他一直很注意,只看理论典籍,至于宫中贵人们的病例,他是瞧都不瞧一眼。——万一再窥得什么宫廷秘辛,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他这人惜命得很。
  陆大夫沉浸在医学典籍的海洋中,不知不觉已到了次年的春天。
  皇帝秦珣于立春日在京城南郊祭天,声势浩大。
  祭天结束后几日,秦珣轻装简从去见了先太子秦璋夫妇。
  敲开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秦璋正抱着女儿站在院中。如今的秦璋,一身常服,气质温润。不像是曾经尊贵无比的太子,而像是一个温和从容的书生。他看着自己女儿,一脸慈父的笑意。
  秦珣心中蓦地一暖,唇角缓缓勾起。
  秦璋看见他,含笑行礼。
  “皇……”秦珣一声皇兄还未喊出口,就看见秦璋轻轻掩了女儿的耳朵。秦珣微愣:“这是……”
  缓缓松开女儿的耳朵,秦璋笑道:“六六还小,有些事情,不想让她知道。”
  他不想皇上当着六六的面唤他“皇兄”,他希望六六能做个普通的姑娘。那些皇室纷争,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秦珣微微讶然:“她还不满一岁,已经能听懂话了?”
  秦璋笑笑,有些骄傲:“正学说话呢。”他逗逗女儿:“来,叫爹爹。”
  小女孩儿咿咿呀呀了两声,秦珣听不出她说的是什么,可秦璋却笑呵呵的。
  “她现下已经会叫娘了……”秦璋解释道,“我多教教她,她很快就会叫爹了。”
  秦珣点一点头:“原来如此。”迟疑了一下,他轻声问:“六六有大名么?”
  “嗯?”秦璋面上笑意微敛,“有。”
  “她的名字该从日……”秦珣沉吟道。
  “她叫章佑。”秦璋打断了秦珣的话,认真道,“章佑。”
  


第113章 结局
  “章佑?”秦珣微愕; 几乎是一瞬间; 他就明白了秦璋的意思,“章佑啊……”
  “对,她姓章。”秦璋笑笑; 温和从容。
  他的女儿和皇室已经再无任何关系。秦璋是已死之人; “秦”这个姓,也可以抛却了。
  秦珣俯身; 轻轻摸了摸六六的发顶。小女孩儿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仰着脸看他,仿佛是在笑。
  她还不足一岁,然而肌肤莹白,头发浓密。大眼睛、高鼻梁,眉眼间有些像她父亲。秦珣的心蓦地一软,他伸手解下了腰间玉坠:“没什么可给她的,这个玉坠就当是我这做叔叔的一点心意。”
  秦璋推辞了一下; 终是代六六接了过来。他握着女儿的手; 教她向秦珣道谢。
  六六笑嘻嘻的,咿咿呀呀两声。
  秦珣一笑,他环视四周; 将这庭院尽收眼底,虽勉强算的尚宽敞; 但终究是囿于方寸之地。他心下一叹,轻笑道:“六六学走路是在庭院里,将来她长成了大姑娘; 能跑能跳还待在这里吗?”
  他含笑看着自己的兄长,轻轻摇了摇头。
  秦璋先是一愣,继而心内涌上狂喜:“你是说……”
  听皇上言外之意,似是想要他离开此地了?
  ——这一年多来,皇上虽未言明禁止他们出入,可是为了让皇上放心,一年多中,他们夫妇从未踏出过这庭院半步。六六满月后,他曾悄悄写信给皇上,表明自己想离开京城。但皇上并未给他回复。他心想,这大概就是拒绝的意思。也许他就要在这不大的庭院中度过一生了。
  庭院中的天也很蓝,很安全。他可以在这里过一辈子,可是六六呢?难道他的女儿终此一生也只能看到这四方庭院上空的蓝天么?
  “二哥可有想去的地方?”秦珣状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想去的地方?”秦璋沉吟,目中流露出向往之色,“听闻江南风光好,可惜无缘得见。”
  秦珣垂眸,低低一笑:“江南么?虽未亲至,可听说确实是好地方。”他俯身,轻轻摸了摸六六的脸颊,温声道:“想必六六也会很喜欢那里。”
  这句话一出口,秦璋眼中的喜意再也遮掩不住,他撩了袍角,待要行大礼,却被秦珣制止了。
  秦珣摆手,又指了指六六,轻声道:“六六看着呢。”
  丁如玉听闻有客至,早猜到是秦珣,她本不想见他,但是又不大放心留丈夫面对他,想了又想,终是自己赶了过来。偏巧听到皇帝的那番话,她心神一震,热泪滚滚而落。
  她仰起了头,看着上方的天空,湛蓝一片,煞是好看。
  她用手背抹去了脸上的泪,快走几步,到他们身前站定,极为郑重地施礼,轻声道:“我代六六谢谢叔叔。”
  “嫂嫂不必多礼。”秦珣收敛了笑意。奶娘将六六抱了过去,秦珣这才又问秦璋夫妇:“江南好地方多,皇兄打算到哪里安家?”
  秦璋从未去过江南,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个具体的想法:“且行且看吧,哪里都行。”
  他心想,不一定是江南,去塞北,去巴蜀……未尝不可。只要远离京城这是非所,不必再困于小小庭院中,去哪里都行。
  秦珣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头:“也是。”
  在秦珣的授意下,秦璋等人的新户籍和路引很快办好。如同秦璋所希望的那样,他有了新的身份:章远,京城人氏,父母亡故后,携妻女下江南。
  京城去江南,路途遥远,留在秦璋身边的秋霜等人依然跟着他,也算是照顾保护。
  秦璋夫妇离开京城那日,阳光正好,照得人暖洋洋的。
  秦珣一身常服,送他们夫妇离开。
  见他夫妇二人眉眼隐含笑意,秦珣轻舒了口气,笑道:“山高水长,以后多珍重。”
  秦璋抱了抱拳,心里忽然有些酸涩。他颔首,强笑道:“你也是。”
  他心想,今日一别,今生今世,都不会再见面了。也是,他本就是已死之人。
  深深看了一眼京城,秦璋压下了心头的些许不舍之意。
  帘幕低垂的马车里传出六六的哭声,秦璋心念一动,冲秦珣歉然点了点头,终是坐上了离开京城的马车。
  车夫一声呼哨,马车向前驶去。
  小女孩儿的哭声越来越小,马车渐渐看不见了。
  秦珣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教人将庭院锁了,翻身上马回宫。
  疾驰的马车里,丁如玉抱着女儿,脸上挂着浅淡的笑意。她想,能离开京城,获得自由身,应该是六六这一辈子收获的最好的生辰礼物。
  他们有了新的身份,有一笔他们一生都花不完的银钱。虽然他们身边仍有皇帝的人,可她已经很满足了。
  她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悄悄握住了他的手。
  真好。
  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秦璋手中忽然多了一只温暖柔软的手,他从思绪中抽出,回望妻子,温情脉脉。
  未来如何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他们一家人都会在一起,那就够了。
  秦珣在送走秦璋夫妇后,才将此事告诉了秦珩。
  秦珩有些讶然,但很快,她脸上就露出了笑意:“挺好的。”她笑着说:“在江南隐居,是我小时候的梦想。”
  “嗯?”秦珣挑了挑眉,“是么?”
  秦珩只是笑盈盈看着他,怎么不是?她那时担惊受怕,惶恐不安,最大的梦想就是平安熬到长大封王,最好能到封地去。
  “不过,现在不这么想啦。”秦珩笑着,拉起皇兄的手轻轻摇了摇,“嫁了你,又有他。”她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小声道:“还能到哪里去?”
  她有孕已经七八个月,小腹隆起。不过因为她身体好,又常锻炼,气色甚好,除了稍微丰润一些,并无太大变化。
  她语笑嫣然,娇艳明媚。
  “哪里都不能去!”秦珣低声道,他挑眉,“只能在我身边。”
  秦珩已经很少听他说这般孩子气的话,她微微一愣,并不反感。她笑着点头:“是是是,你说的极是。”
  秦珣瞧了她一眼,轻笑着摇了摇头。
  他想,他们这一辈子都会一直在一起,永不分开。对了,还有他们的孩子。
  陆大夫说,皇后娘娘肚子里的孩子会在五月初出世,如果巧一些,说不定能正好生在端阳节。
  秦珣早早找好了经验丰富的稳婆、精于妇科的太医,并从五月初一就召了陆大夫进宫,提前准备好。他自己也日日关注着这件事,暗暗祈祷,希望上天保佑,一切顺利。
  得知孩子可能会在五月初五端阳节出世,他在备好的几个名字选了“旸”字作为他的名字。
  然而直到五月初七,秦珩也无一丝要生产的征兆。
  秦珣不由地有些慌了,他问陆大夫:“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说娘娘会在初五生产吗?”
  陆大夫小心后退了一步,忖度着道:“这个,按道理来说,是该初五的。不过也许大皇子是个慢性子,觉得还不到时候。再等两日吧……”
  他对这位年轻的皇帝颇有惧意。除却当年的旧事……啊,除却旧事,还是旧事。即使皇帝曾欺骗他这件事暂且不论,那皇帝也曾拿了匕首恐吓他。
  所以,他得小心一些,别触怒了皇帝。
  “再等两日,于皇后的身体……”秦珣皱眉。
  “无碍的,无碍的……”陆大夫连连摆手,“两三日没影响。”
  他心说,如果真看着形势不对,他也好,太医院的太医们也罢,都会想法子催产的。
  ——他这段时日看了太医院的典籍,也看出一些门道来。他听说以前皇宫里就有怀孕的妃嫔为了讨皇上欢心,特意挑个喜庆的日子生产。
  不过皇后娘娘这是头胎,也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不管是哪一日出生,皇帝应该都很欢喜才对。
  话是这么说,可是大皇子未免也太沉得住气了。原本该在五月初五出生的,过了四天,都还没动静。
  连秦珩都有些慌了。
  五月初九傍晚,公主府有人进宫报喜:“明华长公主生下了一个小姐。”
  秦珩微愣:“是么?”想到明华公主期盼女儿,这次也算得偿所愿。她笑了笑,由衷叹道:“真好。”
  低头看看自己,她轻叹一声,抚上小腹,心内暗暗焦急。按照陆大夫的说法,明明她的孩儿该早出世才对的。
  这念头刚起,不过是须臾之间,她就觉得不对,声音发颤:“不好,我,我只怕是要生了……”
  “啊?”小蝶一惊,很快回过神,教人去传太医,寻稳婆,又去请了陆大夫在外面等着。
  之前准备过很多次,真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竟也能丝毫不乱。
  秦珩配合着稳婆的指挥,该用劲就用劲,该保存体力就保存体力。
  秦珣在产房外,隐约听得里面的声音,却听不真切。他担忧焦急而又心疼,几次想进去一看究竟,都被人拦下。
  “皇上,您进不得。”阿武忙道。
  “是啊。皇上,产房污秽……”杜姑姑一脸严肃。
  “皇上,您想啊,您这么一进去,皇后娘娘瞧见了您,分了心神,那可就不妙了。”阿武忙打断了杜姑姑的话。
  秦珣低低“嗯”了一声。他知道现在不是进去的时候。可是瑶瑶在里面生产,他在外边什么忙都帮不上。
  他不知道她痛不痛,累不累。
  “你乖一点,早些出来,别闹你母后。”秦珣心说。
  跟他同样焦灼的,还有武安侯孟越。
  武安侯拄着手杖,在门口站着,巴巴地望着产房,额上汗珠细密。他什么都看不到,可是他一颗心忽上忽下,紧张不安。
  他知道有太医,有稳婆,她会平安无虞生下孩子。可他仍是免不了担心。
  瑶瑶出生的时候,他不在跟前。他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如今她都要生孩子了……
  武安侯默默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说道:“如果你在天有灵,就保佑瑶瑶平平安安吧。”
  产房里偶尔会传出秦珩的声音。
  秦珣每每听到,心都像被人攥住一般。他深吸一口气,心知不能到跟前,就在外面踱来踱去,试图环节内心的紧张不安。
  陆大夫打了个哈欠,他是真的有些累了。看皇帝这么走来走去,他更觉得累。他忍不住轻声道:“皇上不要太担心。娘娘虽说是头胎,可是她身子骨好,怀孕期间又很注意,胎位也正。胎儿的个头又不算大。这一胎平稳得很,没一点问题……”
  所以,你能不能别走来走去了!
  秦珣黑眸沉了沉,瞥了他一眼后,飞快移开了视线:“当真?”
  他自然希望一切如陆大夫所说。
  陆大夫连连点头,真真的,怎么会不真?
  “朕听不到里面的声音……”
  陆大夫忙道:“光吆喝没用,嗓子哑了,力气用光了,怎么生?”
  秦珣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有宫人端了宵夜过来。
  秦珣根本没有心情吃。他只挥了挥手手,教人撤下。
  武安侯同样吃不下去。
  只有饥肠辘辘的陆大夫悄悄接过来,先躲一边儿吃了。话说这个时候,吃一碗馄饨,的确不错。他想,皇后娘娘如果力气不支的话,也许可以再喝碗参汤。
  秦珩此刻确实有些恍惚了。前所未有的疼痛和脱力,教她咬紧了牙关。
  产婆在她耳畔不停地说着:“娘娘,用力,已经看到小皇子的头了!娘娘,用力啊……”
  秦珩脑海里模模糊糊只有一个念头:用力,用力……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听到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
  她恍惚听到产婆大声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是个小皇子呢。”
  秦珩心里一喜,悄然松了口气,她有心想说:“抱过来我看一看……”但是她动了动唇,没发出丝毫声音,反而陷入了沉睡。
  这一声小儿啼哭甚是响亮,与此同时,天光破晓。
  秦珣脸上蓦地浮现出喜色来:“瑶瑶!”
  生了,他听到了孩子的哭声。
  瑶瑶已经生了。
  武安侯哈哈一笑,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