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恕罪-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
  “皇上也知道,老臣膝下只有瑶瑶这一个女儿。臣希望她以后的日子,可以过得顺遂一些。皇上以后会有三宫六院,瑶瑶老实胆小,不适合皇宫。”武安侯声音嘶哑,“臣是个父亲,不一样女儿将来太苦。”
  “师父放心,不会的。”秦珣摇头,“师父,朕今日给你一个承诺。朕这一生,除却瑶瑶,不会再有其他人。”
  武安侯心神一震。
  秦珣笑了笑,继续道:“师父不信?师父能一生等一个人,为什么觉得朕做不到?”
  武安侯神色微微一变:“朝廷里的大臣……”
  “朝廷里的大臣不足为惧,朕是皇帝,这些事情,还能做得了主。”秦珣沉声道。
  “希望皇上能记着今日的话。”武安侯半晌方道。
  “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说过的话,不但记得,也能做得。”
  话已至此,武安侯没再坚持反对,而是低声道:“那瑶瑶?臣能接她回去了吗?”
  “当然,只要瑶瑶同意。”秦珣笑笑,“皇帝大婚,皇后是要从皇宫正门进宫的。”
  武安侯一噎,所以说,他接了女儿回去,过不了多久,还要再送进宫?
  他哑声道:“这事,以后再说吧。臣记得,皇上刚登基时,可是说过要为先皇守孝的。”
  秦珣笑容微敛:“这就不劳师父操心了。”
  武安侯来接自己回家,秦珩见他神情殷切,心中颇觉酸涩。
  怕女儿不同意,武安侯忙道:“皇上也同意了的。”
  “嗯。”秦珩点了点头,“我教人收拾东西。”
  “不用收拾。”武安侯忙道,“家里什么都有,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去呢。”
  秦珩没有忽视他眼中的紧张。她轻轻点头:“好。”
  同皇兄告别时,秦珩心底竟生出了一些不舍来。
  秦珣更不舍得她离开,但是他心知为了将来两人能更好的在一起,她暂时回家是必须的。
  他在她耳畔,轻声道:“真想把你锁在身边。”
  “什么?”他声音太低,秦珩没听清楚。
  秦珣笑了笑,目光幽深:“没什么。武安侯府离皇宫不远。”他顿了一顿,又道:“师父已经同意了咱们的婚事。”
  “嗯。”秦珩点头一笑。她就知道,皇兄不会就这么轻易地让她出宫。果然是为了让她以后永留宫中。
  先帝原有四个儿子,如今只剩下当今圣上一个。皇室人员稀少,新帝至今后宫里头连一个妃嫔都没有,更别说有子嗣了。
  朝中不少大臣都上书请求皇帝广纳妃嫔。大家都知道皇上孝顺,一心为先帝守孝。可是孝顺不是这么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祖宗基业,为了皇嗣,皇上身边也该添个人啊。
  但是皇帝态度坚决,这一类的折子全都留中不发。
  新帝十九岁了,登基半年。先帝在他这个年纪,可都有一儿一女了。新帝身边竟一个女人都没有。
  皇帝不急,他们急啊。不求他像先帝那样妃嫔众多,好歹得有吧。哪怕一个也行啊!江山万里,需要继承人。皇帝一个人生不出孩子的。
  请求皇帝身边添人的大臣越来越多,新帝似乎不胜其烦,“勉为其难”同意立后。
  他在朝堂上,神色淡淡:“朕听闻武安侯有个女儿,蕙心兰质,能当后宫之主,就立她为皇后吧。”
  皇帝终于点头同意,众大臣喜出望外。等等,谁的女儿?武安侯孟越,他也有女儿?
  


第97章 婚期
  朝廷内外; 谁不知道武安侯半生孤苦; 无儿无女?他连娶妻都不曾; 让他从哪里变出一个女儿来?
  没想到,武安侯还真有了一个女儿。
  据说武安侯年轻时候,曾娶过一房妻室; 两人恩爱有加。可惜后来武安侯去战场,与妻子失散,音讯不通。他也以为自己妻儿俱亡; 不想十多年后; 女儿拿了当年的信物上京寻父; 这才父女相认。
  皇帝不知怎么竟知道了此事; 武安侯刚认下女儿,他就想立其为后。
  这武安侯的女儿,是美是丑,是善是恶; 谁都不知道。就这么,立为皇后?也太草率了吧?
  按说皇帝想娶谁; 是他个人家事,然而皇家无家事。他的妻子; 可是要母仪天下的。
  于是,就有大臣小心建议皇帝换个人选。
  年轻的皇帝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薄唇轻启:“朕的皇后只会是她,也只能是她。”他目光沉沉:“此事不必再议,大婚事宜; 由礼部负责。”
  她好不容易答应了嫁他,竟然想让他换人?
  皇帝态度坚决,朝臣们也没有好法子。要怪也只怪先帝去的突然,没在新帝登基前,给他选门亲事。现在好了,谁想到新帝登基以后,在立后一事上,这么任性呢?
  不过也有人心态好,他爱立谁就立谁吧,反正武安侯那个样子,做外戚也不像是会贪权的。皇帝肯立后,总比始终不愿意接纳女人要强的多吧?再说,侯府千金,至少身份上还算不错的。虽说没在侯府长大,长于乡野,可能不大懂规矩,但是好好教教,大概也……可以吧?
  皇后看似极为重要,认真想想,好像也没那么重要?后宫又不干涉朝政。
  再说江山万里,是需要继承人的。
  礼部的官员接旨以后,摩拳擦掌,信心满满。负责皇帝大婚事宜,这可是第一次。本朝的皇帝多是在登基前已经有了原配妻子。皇帝娶皇后,可是新鲜得紧。
  皇帝要立后一事,后宫诸人也已尽皆知晓。很奇怪,不是皇帝藏在章华宫的那个姑娘,而是武安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女儿。
  太皇太后寇氏听到寿全宫有人提及此事,她轻轻抬眸,瞥了那人一眼,眼皮很快又垂了下去。慢悠悠道:“连皇帝的事情也要议论,看来真是哀家平日太纵容你们了。”
  她声音不大,但是极为威严。她这话一出口,众人噤声,磕头请罪。寿全宫中再无人敢议论此事。
  太皇太后挥手:“你们退下吧。”
  她虽然没见到武安侯的“女儿”,可她也能猜出来,这个姑娘八成就是先时待在章华宫里头的那个。年轻的皇帝给她找了个父亲,抬高她的身份,好让她能入主中宫,可谓是用心良苦。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有人想不明白呢?
  不过皇帝想立谁为后,都跟她关系不大。她只需约束好宫人不多事就行了。
  礼部办事很快,钦天监也不慢,很快合八字,请婚期,禀报给皇帝。
  秦珣看着他们给选定的日子:九月十三。他下意识皱眉:“怎么是九月?”
  这也太迟了吧?
  “回皇上,还有几个日子。五月二十八,八月二十六。这是钦天监几个老博士算出来的大吉之日,祖宗保佑能龙凤呈祥,帝后和谐,子孙绵延。五月二十八的话,时间紧一些,八月二十六离太皇太后的千秋节太近了,怕冲撞。九月十三……”
  “五月二十八。”秦珣打断了他的话,“五月二十八吧,早一点。”
  他想早些将她娶回来,再也不分开。
  “这……是。”皇帝都拍板定了,他们能怎么样?
  将手头的政务处理完,秦珣换了寻常衣衫,带几个侍卫,悄悄出宫,直奔武安侯府。
  瑶瑶不在宫中,他在章华宫待着,也没什么意思。
  秦珩被接回武安侯府,初时不大习惯,不过她适应地极快。只是武安侯拼尽了全力对她好,让她有些无所适从。
  他给她安排府里最好的房间,房内装饰样样不俗。她但凡对什么表现出一点点的兴趣,他就会立时送到她跟前。
  秦珩只得跟他道:“你不用这样对我。”
  她刚说了这话,武安侯就一脸紧张:“那,那要怎样对你?”他哑声道:“我以前没当过父亲……”
  秦珩深吸一口气,轻声道:“我说过的,像以前那样就成。你做我师父时,不是也挺好的么?”
  “那怎么行?徒弟和女儿怎么能一样?”武安侯立时反对。
  秦珩有些无奈:“算了,既然你想这样,那就这样吧。”
  她不知道寻常人家的父女是如何相处的,既然这样能让他开心一些,那就随他去吧。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下人禀报,有客人至。
  秦珩眼睛一亮:“是哥哥来了。”
  这几日,他来的次数可不少。
  秦珩冲武安侯笑了一笑:“哥哥来啦,我去见他。”
  先时两人同在章华宫,朝夕相处,她也不觉得什么。如今她在武安侯府,不一定能日日相见,她倒开始想他了。
  武安侯看女儿的神色,心头有些发酸,他轻哼了一声:“你去吧。”
  他的宝贝女儿,这才刚相认没多久,就又被人给拐走了。
  秦珩粲然一笑,迅速往厅堂而去。
  果然,武安侯府厅堂里的客人,正是一身常服的秦珣。他负手而立,背对着厅堂正门。
  秦珩唇畔漾起笑意,她悄悄放轻了脚步,慢慢向他走去。
  与他之间尚有尺余的距离,她笑了一笑,伸手去捉他的肩膀。
  秦珣早猜到是她,也不躲避,右手探到自己肩上,轻而易举捉了她的手,稍一用力,就将她拉进了自己怀里。他挑了挑眉:“干什么?”
  秦珩咯咯而笑:“不算不算,重来重来!”
  她手撑着他的胸膛,从他怀里挣脱出来。
  秦珣见她双颊晕红,水眸晶灿,脸上一派天真烂漫之态,也不由地心情大好。他轻笑点头:“行,那就重来。”
  他说着果真重新双手负后,同先时一般无二。
  秦珩咳嗽了一声,凝眉敛目,后退几步,再次轻手轻脚走了过来。
  这一回,当她的手放到他肩头时,他一动不动,想看看她接下来要做什么。
  他听到他的瑶瑶粗声粗气问道:“你是谁?你来我们家做什么?”
  秦珣微怔,继而意识到她是在玩闹。在他的记忆中,她跟他玩闹的时候屈指可数。他笑了一笑,顺势道:“我么?我来跟这家的小姐私会。”
  “这可不行,我们家小姐可是许了人的。”秦珩继续粗着嗓子道。
  “那怎么办呢?我也想娶她。”
  秦珩忍着笑意:“别想了,她不会嫁你的。她已经许人了。”
  她收回放在他肩头的手,悄悄转到了他面前,笑意盈盈看着他。
  秦珣故意道:“许人了?才许人而已?许人了也只能嫁我,大不了抢过来就是了。”
  秦珩笑着摇头,不再故意哑着嗓子,她轻声道:“抢?你去哪里抢啊?”
  “你在哪里,自然就去哪里。”秦珣低头,目光专注。明明是笑闹之语,他却说的格外认真。
  秦珩脸颊忽然就有些发烫,她摆了摆手:“不玩了,不玩了。”她环视四周:“咱们不在这里说话,换个地方。”
  他又不算正经客人,在厅堂算怎么一回事呢?
  秦珣自然无有不从之理,他点头:“好。”
  他们前几回都是在侯府的花园,这一次也不例外。秦珩依然将皇兄带到花园。
  三月末,鸟语花香,后花园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两人站在花丛前。秦珩偏了头看着皇兄,眉眼弯弯:“哥哥今日来,所为何事?”
  “为你而来。”秦珣应声道。见瑶瑶白皙的耳垂隐约显现出红色,他微微勾了勾唇角,轻声道,“大婚在五月二十八,你觉得怎样?”
  “好啊。”秦珩点头,但很快,她醒悟过来他说的到底是什么,微觉羞窘,“会不会太早了一些?”
  “不早了。”秦珣摇头,“我还嫌太迟了呢。”他伸手将她揽进怀里,下巴轻轻搁在她头顶:“我更想明日就大婚。”他俊眉微扬:“怎么?难道你不想早些嫁给我?”
  这话让秦珩怎么回答?她将头埋进他怀里,不肯说话。
  她能说她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么?
  一想到要同他成为夫妇,她莫名觉得紧张。
  秦珣低头,看她满面晕红,睫羽轻颤,顿起怜爱之意,他低了头,轻吻她的面颊。
  秦珩感到脸颊发烫,下意识往他怀里躲得更深了,她心跳一阵加速,心里隐约浮上一个念头:早些成亲也好,省得他经常往这边跑。
  两人待在一起,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暮色降临,秦珣只得先行离去。
  秦珩心里有些朦朦胧胧的不舍之意。她忽然想起一桩旧事,当时在晋王府,她答应了给皇兄做荷包。可是后来做到一半,她就忽然发现了他对她的心思,又知道了两人不是兄妹。当时变故多,她在中秋夜险些丧命,又惊又怕,干脆选择了从他身边逃开。
  她离开之际,那荷包只做了一半,就留在晋王府。
  后来她回了章华宫,虽然也又提起荷包,但她并未真正动手将荷包做好。一则她不善针黹女红,二则她自己懒怠此事,就渐渐搁置了下来。
  如今她有了清闲时光,何不再做一个荷包试试?不管是她看的话本子,还是整理母亲遗物,都发现过荷包等物。她很清楚,不少人用荷包定情。
  要不,她也做一个吧?
  秦珩这般想着,就教人去准备。不过,她很快发现,她并不像她想的那样,有很多的清闲时光。
  皇帝大婚的日子定下来之后,礼部就开始琢磨关于皇后礼仪问题。大婚当日,礼节很多,皇后必须得熟悉大婚的礼仪。
  于是,就有一个司礼女官奉命到了武安侯府,教未来的皇后孟小姐大婚礼仪和宫中礼仪。
  这位司礼女官姓杜,人称杜姑姑,四十来岁,算是宫里的老人。这次奉命指点未来皇后,她自觉责任重大。——毕竟听闻孟小姐自小长在乡野,于规矩上多半是不大懂的。——她肯定要好好花一番功夫,认真调教,不说多么端庄贤淑,仪态大方,至少要看得过去,在大婚当日不出差错。
  秦珩知道大婚当日程序繁多。——这没办法,听说民间嫁娶,规矩也很多。反正只有一日,撑过去就是了。——至于大婚礼仪,她是需要提前熟悉一下。
  这日,杜姑姑到了武安侯府。她态度谦恭,说话客气,简单说明来意后,她放下茶杯:“那就请孟小姐出来吧。”
  秦珩知道她要来,就在厅外,闻言缓步走了过来,她冲杜姑姑笑了一笑,站在一边。
  杜姑姑见来者拿大,心里微微有些不喜。虽说是未来皇后,可现在不还不是呢吗?她轻抬眸,去看这位孟小姐。
  这一看不要紧,惊得她一下子站了起来:“你,你……”
  眼前这位孟小姐,年约十六七岁,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浅浅一笑,气质高华。
  不,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孟小姐的容貌,像极了先时的齐王殿下。
  杜姑姑的目光在秦珩脸上停留了片刻,颤声道:“孟,孟小姐?”
  秦珩轻轻一笑,点了点头:“杜姑姑。”
  她看杜姑姑的反应,就知道对方是想到了齐王。说起来,杜姑姑勉强算得上是她的熟人。她少时在宫里,大约是见过杜姑姑的。今日是,吓着杜姑姑了?
  少女声音甜润动听,同齐王殿下的嘶哑全然不同。杜姑姑镇定下来,又细细打量着孟小姐,心说,不一样,到底是不一样。孟小姐高一些,白一些,更明艳一些。比起像齐王,倒不如说像齐王的母妃珍妃娘娘。
  杜姑姑轻轻叹了口气。宫里不少人都在暗暗议论,皇帝怎么会突然要立武安侯的女儿为后。她初时不知道,今日这么一见,也就知道了。
  是因为齐王啊。
  宫里旧人谁不知道今上未登基时,同齐王关系最好。当初齐王在河东一带出事,尚是晋王的当今皇帝从边关回来,那真是伤心欲绝……
  杜姑姑轻叹一声,心想,皇上真是重情重义,同齐王手足情深。他死了,带兵为他报仇。如今要立后,也要选个同他有七八分相似的。
  她这么想着,再看向孟小姐时,神色就有些复杂了。对孟小姐,她有些羡慕,又有些同情。
  真是,长了这么一张脸,不知道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杜姑姑,怎么了?”秦珩看她神情变了几变,忍不住出言。
  她心说,杜姑姑都算是宫里的老人了,见到她之后,竟也藏不住心事。
  杜姑姑回过神,歉然一笑:“孟小姐气度高华,老奴一时看呆,失礼之处,还望小姐海涵。”
  秦珩只是一笑:“杜姑姑言重了。”
  杜姑姑整理了心情,轻声道:“孟小姐,可以开始了么?”
  秦珩点头:“可以。”
  杜姑姑为了今日的指点,特意准备了册子,她一点一点讲给孟小姐听:“帝后大婚,是本朝盛事。小姐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皇家的脸面。所以,万万不可有一丁点差错……”
  秦珩点头:“杜姑姑说的是。”
  杜姑姑又看了她一眼,沉声问:“不知小姐可否识字?”——孟小姐并非真正的侯府千金。当然,真正的侯府,也有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嗯?”秦珩讶然,轻笑,“认得几个。”
  “那就好。”杜姑姑稍微松了一口气,把她提前写好的册子交给秦珩,“这是老奴写的,俱是大婚当日小姐应当注意的,小姐若识字,可以看一看。”
  她原本准备了言辞,可是见到孟小姐的面容后,她惊讶之下,竟不留神忘掉了一些。好在她还有册子。
  就是不知道册子上的字,这位孟小姐是否都记得全。
  秦珩接过册子,低头看了一会儿。
  杜姑姑字迹清秀,册子上,一条一条写的清晰明了。
  秦珩看着,默默记在心里。
  杜姑姑深吸一口气,理好了心情,方从头讲起。
  此时秦珩已经将册子翻阅一遍了。听杜姑姑讲时,秦珩认真听着,暗暗记忆。
  一遍讲完以后,杜姑姑道:“今日讲的多了一些,小姐记不住也不要紧。明日再从头讲过就是。这是大事,马虎不得。”
  秦珩轻笑:“杜姑姑说的是,不过,我已经记得差不多了。如果只是册子上这些的话,那杜姑姑不必再讲一次了。”
  册子上写的很明了,杜姑姑讲的,几乎和册子一字不差。她想,她只看册子就好了。
  “记得……差不多了?”杜姑姑讶然,“真的,都记下了?”
  这册子是她自己写的,有多少东西,别人不知道,她可是很清楚的。条条规矩,极为繁琐。这位孟小姐自己看一遍,听她讲一遍,就能“记得差不多”?
  杜姑姑脸色微微一变,她一脸严肃:“小姐,这可是大事,马虎不得!”
  秦珩点头:“嗯,是大事。姑姑若不放心,那明日再讲就是了。”
  她在宫中长大,知道宫里人的难处。杜姑姑不放心很正常。
  孟小姐态度转变得很快,杜姑姑愣了一愣,半晌方点一点头:“既是如此,那就明日再讲。这册子先留在侯府,小姐闲着无事不妨多看看记记。等小姐都记下了,咱们再试练几回,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秦珩点头:“杜姑姑说的是。”
  杜姑姑扯了扯嘴角,直到她离开侯府回到皇宫,她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但是孟小姐的面容仍在她眼前反复出现。
  这就是将来的皇后啊。
  


第98章 大婚
  次日杜姑姑再到武安侯府时; 较之前镇定了许多。她面容严肃,不再过分关注孟小姐的外貌。简单寒暄两句后; 就提起正事:“昨日学的,小姐还记得多少?”
  “十之八九吧。”秦珩略一沉吟; 答道。
  昨天杜姑姑回宫后,她又翻了一遍,大致记得差不多了。
  杜姑姑心下暗惊; 看秦珩的目光微微一变; 心想:这位孟小姐好大的口气。然而她却是笑了笑:“是么?老奴无礼; 想考校一二,也好根据小姐掌握的情况继续今日的教学。不知小姐是否同意?”
  秦珩点头:“当然。”
  杜姑姑见她沉稳自若,心里也有些惊讶。轻咳一声,随口询问,孟小姐对答如流。杜姑姑暗暗点头称赞。她又问了几句,见其回答毫无差错; 不免更加惊喜。
  她心想:跟齐王还是不大一样的。听闻齐王殿下年少时期不大聪明; 在上书房读书时; 是出了名的努力却不见成果。这位孟小姐似乎比齐王要聪敏的多。她教导着也会容易许多。
  “小姐聪慧,是老奴失礼了。老奴斗胆问一句,这册子上所写的,小姐是不是全都记下了?”
  方才孟小姐对答,可不像是只记了十之八九。
  秦珩只笑了一笑,轻轻点头。这册子上的东西看似繁琐,其实也不算特别多。皇宫里的礼节; 是她从小就熟悉的。大婚时的礼仪又有不少与皇宫的礼节相通。她真正需要熟记的并不算多。
  杜姑姑赞道:“如此甚好,既然小姐已经记熟,不如我们演练一遍。”
  秦珩自然同意。
  与孟小姐相处越多,杜姑姑心里感慨越多。见孟小姐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皆有大家风范,并不像是出身乡野,杜姑姑心里甚至隐约生出一个念头来:其实如果没有那张同齐王太过相似的脸,孟小姐也会有不错的将来。
  简单演练了一遍后,杜姑姑笑道:“今日就到这里吧,小姐辛苦了。”
  秦珩一笑:“杜姑姑也辛苦。”
  杜姑姑心中轻叹,她略叮嘱两句后,起身告辞。
  秦珩吩咐下人相送。
  杜姑姑行至武安侯府门口,见门口停了一辆马车。她下意识躲避,却见车帘掀开,一道身影自马车下来。
  那人长身玉立,面貌清俊,不是当今皇帝又是谁?年轻的皇帝显然对此地极为熟悉,他同门房点一点头,径直入内。
  杜姑姑微愣之后,很快醒悟过来,皇帝这是来看孟小姐的。她心里很清楚,在大婚之前,皇帝与皇后是不能见面的。但是她犹豫了一瞬,皇帝已然不见了身影。
  她轻轻闭了闭眼,对自己说:没看见,你什么都没看见。
  如此这般默念了两遍,她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换个角度想想,不管是什么缘故,皇上对孟小姐还挺上心的。这样也好,日后帝后和谐,皇宫里也能安定一些。
  秦珩刚送走杜姑姑,就看到了皇兄。她回想着杜姑姑方才教的礼节,轻轻福了福身:“皇上万福。”
  她动作标准,让人挑不出差错,然而秋水样的眸子里却有遮掩不住的笑意。
  秦珣倾身扶起她:“免礼。”
  他近来发现她在他面前,比先时活泼了许多,有时兴起还会同他笑闹,他心中颇觉温暖。——虽说她什么样都好,但是他总归是更希望看到她开心的样子。
  秦珩顺势站好:“哥哥。”
  牵起她的手,秦珣轻声问:“今天都做了些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高兴?”
  “我每天都很高兴。”秦珩眼珠骨碌碌一转,小声道。
  “哦?”秦珣挑眉,“敢情不在朕身边,就每天都高兴?”虽然知道这并非她本意,但他说这话时,还是不由地心里微酸。
  “当然不是。我是高兴哥哥来看我。”秦珩偏着头,冲他一笑,“今天杜姑姑要我学大婚的礼仪,也没什么难的。”
  “那你都学会了?”秦珣随着她转了话题。
  “不敢说全会,至少不会出丑。”秦珩笑道。她在做四皇子时,也见过不少大场面,大婚虽然重要,可还真不算太难。她瞧着秦珣:“哥哥今日做了什么?”
  “不过是处理一些朝政……”
  武安侯孟越听闻有客,自己赶至时,就看到女儿和皇帝相距极近,似乎还牵着手。两人有说有笑,唧唧哝哝。
  距离远,他听不清他们说的什么,可是看两人的情形,他就忍不住心头窝火。
  他好不容易认回女儿,皇帝就要抢走。大婚前这段日子,皇帝还要常常来,霸着他女儿。从小到大还没够么?
  武安侯深吸一口气,重重咳嗽一声,同时动了动手杖,使其与地面相触,发出“笃笃”声。
  他这边的声响,惊动了那两人。
  秦珩看见父亲,脸上一热,迅速抽回了手,后退两步,站在秦珣一尺开外的地方。她动了动微乱的头发,正色道:“哥哥,爹爹找你有事,你们慢慢聊,我先回去。”
  离开之前,她没忘了再福一福。
  从父亲身边经过时,秦珩低着头,走得飞快,似乎这样就能让她脸颊的热度降低一些。
  她先前也曾与皇兄举止亲昵,但那都是在人后。如今被自己亲爹看到,她脸上总归是有些挂不住。
  武安侯见她羞窘,心里更觉憋闷窝火。
  被人打扰,秦珣有些不快,但打扰之人是他师父,是瑶瑶的父亲,他也不能多说什么,只轻笑:“师父有事?”
  “皇上到寒舍来,怎么也不跟臣打声招呼?”武安侯哑声道,“怠慢了皇上,臣真是失礼。”
  “哦,师父太客气。”秦珣挑眉,“朕前来是想见瑶瑶。已经见到了她,师父又怎么能算是失礼呢?”
  武安侯一噎,皱眉:“皇上这样做,未免不合规矩。”
  “合与不合,又无外人知晓。再说,规矩也是人定的。”秦珣不以为然,“师父好好照顾瑶瑶,朕先回宫了。”
  他说着就此离去。
  他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其实也只是想见她一面。以前都在宫里时还不觉得怎样,如今她住在侯府,他一日不见她,都会想念。
  ——细细算来,他们从小到大分开的时候并不多。不真正娶了她,他到底是不能完全放心。
  幸喜大婚定在五月,他不需要等太久。
  但是五月的婚期对武安侯来说,却是太早了。
  满打满算,女儿只在家里住两个月,父女相聚的日子也太少了些。武安侯不舍得女儿出嫁,但是面对钦天监和礼部共同商定的婚期也表示无可奈何。——早些便早些吧,只要是吉日就好。
  武安侯打算在女儿的嫁妆上下功夫,他教人开了库房,亲自去挑选,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女儿。然而礼部的沈大人却告诉他,皇后娘娘的嫁妆,由朝廷负责。
  “两姓嫁娶,确实需要彩礼和嫁妆,皇家也不例外。”那个胖胖的沈大人微微顿了一顿,笑呵呵道,“只是皇帝娶皇后和寻常人家还不一样。侯爷心疼女儿,置办的嫁妆,肯定是一等一的好,不过,可能不大适合摆在宫里头。”
  武安侯微怔:“还有这样的道理?”他心中不满:“难道我给女儿置办嫁妆都不行?”
  “行倒也行,只是会有些不便。”沈大人看其神色,知道其心中不快,他也不恼,自己摸了一本册子出来,哗啦啦翻了数页,递到武安侯面前,“侯爷请看。确实有这么一条,不是下官骗你。”
  武安侯瞥了一眼,心中郁气未散。
  什么道理?女儿嫁到宫里去?他连嫁妆都不能给?!
  沈大人笑道,“侯爷也别恼,侯爷若是执意要置办,那下官就先问一问皇上的意思。”
  武安侯拱了拱手:“有劳沈大人了。”
  沈大人摆了摆手:“不敢当不敢当。”他圆胖的脸上挤出一些笑意来:“老国丈不必生气。这事问问皇上就行。实不相瞒,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