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上恕罪-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一个糟老头子……”
“师父。”秦珣打断了他的话,“师父能暂且收她做义女么?她本是在我府上的……”
武安侯神色一震:“收她做义女?”随即摇头:“不合适。”
“师父此话怎讲?”秦珣黑眸沉了沉。
“我无儿无女,原本收个义女也不是不可。但是,若你想要抬高她的身份,那我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我如今也只剩一个虚名了。况且,她的相貌酷似齐王,也像苏娘娘。京城里见过齐王的人不少,我突然冒出一个长得跟齐王差不多的女儿,外人会怎么想?不妥,不妥……”
而且这位瑶瑶姑娘,比起齐王,更像他的母亲。
武安侯素来话极少,头一次听他说这么多的话,秦珣不由地一怔,略一思忖后,问了一个不大相关的问题:“师父认得珍妃娘娘?”
“……”武安侯眼神一闪,摇了摇头,“不认得……我不过是看苏侍郎的容貌,推测出来的。”
秦珣点头:“原来如此。”他顿了一顿,又道:“师父多虑了。人有相似很正常。师父若不愿,那也就罢了。”
这种事情原本就是两厢情愿,孟侯爷既不愿意,他自然也不会强求。
他想,瑶瑶的身份也不适合再认他人为父。这世上能担得起她一声父亲的,只有皇宫里那位。
“我倒也不是不愿,只是,不大妥当。”武安侯一字一字道。
秦珣点一点头,表示理解。那就还住在他府上好了;省得他不放心。他笑了一笑:“师父如果哪一天改变主意了,也不迟。”
武安侯双目微阖,没有做声。
秦珩绕着那棵树转来转去转了许久,没找出什么秘密。五月中旬的阳光,洒在她脸上,白净的小脸很快生出一片胭脂色。她摸了摸发烫的脸颊,干脆站在树下乘凉。
武安侯与秦珣二人出了正厅,看着院子里树下的身影。
绿衣少女微昂着头看向树枝,她额前的一绺头发淘气的跳啊跳。
武安侯微微眯起了眼,轻声道:“挺好的姑娘。”
他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来:若是真有这么一个女儿,似乎也不错。即便不是亲生的,也很好。他可以为她招赘一个女婿,看她生儿育女,一世平安。
秦珣笑笑,当做回答。
两人没在武安侯府多留,回去的途中,秦珩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轻声问皇兄:“哥哥找孟侯爷商量大事?”
本来双目微阖的秦珣蓦然睁开了眼,目光灼灼扫视着她。好一会儿才道:“没什么大事。”
既然没成,就没必要告诉她。
不过今日之事,到底是让他很意外。在他原来的想象中,武安侯孟越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又一向待四弟和善,不管是什么缘故,肯定会应下此事。但他没想到,武安侯竟然拒绝了,还是用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
真是让人费解。
马车迅速行驶,秦珣心念微动,回想起孟师傅那句“抬高她的身份……”,他双目陡然一亮,仿佛明白了什么。
他想,孟师傅是不是以为他想娶瑶瑶,但是又嫌弃瑶瑶出身不好,所以才想着给瑶瑶找个义父,以抬高身份,好与他相配?
秦珣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若孟师傅真这么想,也就难怪会说一句“抬高身份”什么的。
他不免哭笑不得,天下女子,身份比瑶瑶尊贵的还真不多。而且瑶瑶是他妹妹。即使她不是他妹妹,他也……
“哥哥……”
秦珩悦耳的声音将他中思绪中拉了出来,他眸光一闪:“怎么?”
“没什么啊。”秦珩看他神色怪异,心下微惊,“哦,我是说,你本来是打算把我安置在武安侯府吗?”
她看着他,眉眼中写满了好奇。
秦珣眼眸半阖,漫不经心应了一声:“不说这个了,瑶瑶。”
“嗯。”秦珩从善如流点了点头。她心里却渐渐生出不安来。
马车继续行驶,车厢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大路平稳,马车行得飞快。好在这马车豪华舒适,内有减震装置,尽管行得快,车内人也丝毫感觉不到颠簸。
秦珩昨夜心里有事,未曾安眠。如今车内安静,她困意袭来,干脆闭目养神。
晋王府渐近,马车里却忽然停了下来。
马车停得急,秦珩一时不察,身体前倾。她瞬间清醒过来,心中暗叫不好,这回可要跌倒了,说不定还要摔出车厢去。
她竭力使自己稳住身形,与此同时,她的手被人拉住,柔软的腰肢也被完全禁锢住。
她确实是好端端的,没跌倒也没掉下去。但是眼下的情况好像并不比那好到哪儿去。
她一惊,急忙回头:“哥哥……”
声音中充满了惊恐与不安。
几乎是一瞬间,秦珣就松开了她。他神色如常:“没事吧?”
“我……我没事。”秦珩低下头,耳朵发烫,她深吸一口气,默念两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方才,好尴尬啊。
秦珣轻嗤一声:“你念佛干什么?感谢你没掉下去?”
“王爷没事吧?”车夫在外面高声问道,“路上有些小故障,惊扰了王爷。王爷莫怪。”
秦珣沉声道:“无碍,继续前进。”
“王爷,没法儿前进。”车夫接话道。
秦珣诧异,掀开了车帘。宽阔的道路中间,横了一辆马车,那马车大概出了问题。几个戴冪篱的女子站在马车边。
他冷眸微眯,看清那是定方伯家的马车。定方伯是陶皇后的娘家二哥,定方伯家离此地可不近,他家的马车怎么会停在这里?
“咱们先等会儿看看,不行就改道。”秦珣低声吩咐马车。
“好嘞。”
秦珩神色早恢复了正常,她偏了头问:“外头出事了?”
“没事,一辆马车坏了,很快就能修好。”秦珣随口答道。
但是很显然事情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
晋王府的马车刚停下没多久,忽然一个清脆的声音问道:“敢问可是晋王府的马车?”
一个头戴冪篱衣饰华贵的女子快步走至马车前。
车夫手里的马鞭抖了一抖,如实回答:“是晋王府的马车,不知小姐是……”
“这可真是找对人了。我是定方伯府的小姐。我今日外出访亲,马车出了故障,恐不能行。”陶小姐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意,“马车里是晋王么?”
车夫回头看看纹丝不动的车帘,点了点头:“是。”
“王爷,能跟你商量件事吗?”陶小姐又走近了几步,“王爷能不能先把我送回府中?然后王爷再自行回去?”
她声音清脆,又离得近,秦珣在马车里自然听得一清二楚。他略一沉吟,回道:“原来是陶小姐。送你回去也没什么,只是本王车中尚有女眷,恐不大妥当。此地离寒舍不远,步行也不过半刻钟的路程。不如遣人去寒舍再赶一辆马车,专程送小姐回去,岂不更加方便?”
“这……”陶小姐语气中难掩失望。
秦珣连下车都不曾,又道:“劳烦小姐稍等片刻。”
“……好吧。”
车夫不等秦珣吩咐,便扬起马鞭绕道而行。
秦珩在车里,将这一切听得清清楚楚。她小声问:“是那个陶小姐?”
她问的含糊,秦珣却听得明白。他点了点头:“对,大概是那个陶小姐。”
定方伯只有一个女儿。
说起来这位陶小姐在京城,还颇有些名气。
“送她回去也没什么,她在路上……”秦珩轻声道。
“不是不管她,是等会儿再说。”秦珣想起什么,双眉一拧,“先把你送回去。再说,我这般送她回去,不大合适。”
这一日到底还是他们先回王府后,秦珣教车夫原路返回,去送那位陶小姐回去。
然而,车夫没多久就回来了,禀告秦珣,说是定方伯府的马车已经不见了,大约是马车修好,已然回去了。
秦珣只点了点头,表示知晓。这事,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直到十多天后,皇帝召他进宫,一派慈爱的样子,说起他该娶妻了。
秦珣心头一跳,娶妻?他少年时期,倒也曾动过娶妻的念头,想过自己的妻子一定要贤惠美貌又聪颖,要如何如何。
但是近来,他好像很少在想起这方面的事情了。
如今父皇问起,他只答了一句:“孩儿尚无娶妻之念。”
“怎么?你莫不是要说,‘边境未平,何以家为’?”皇帝戏谑道,“十八了,不小了。今年定下,教礼部好好准备,等成亲也到明年了。以前没有娶妻的念头,现在也可以有了。”
秦珣心头有些茫然,他现下确实不曾想着娶妻。萦绕在他心头的,是朝中大事,是边境安危,是瑶瑶的身世秘密,娶妻生子,对啊,娶妻生子,他怎地忘了娶妻生子?
如果他要娶妻,他该娶个什么样的姑娘?
端庄贤惠的?温柔沉静的?或者是……
皇帝下场的凤目微微眯起,看儿子的神色有些不对,他笑了一笑:“朕心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想来你也会满意……”
“谁?”秦珣心中一凛,忙道,“不知父皇指的是哪家姑娘。”
“说起来,她是你的表妹,你也不算陌生的。”皇帝哈哈一笑,“我儿可还记得你陶家舅舅的女儿?”
秦珣先是一怔,陶家表妹?
“定方伯膝下有一爱女,与你年纪相当,美貌贤惠,跟我儿极为相配。朕有意为你们指婚,想先听一听你的意思……”
秦珣心神一震:“陶小姐?”他回想起那日在街上的场景,心头莫名有种怪异感,他摇了摇头:“如果父皇是问儿臣的意思。那儿臣的意思是:儿臣不愿。”
第57章 拒绝
“你说——什么?”皇帝唇畔刚刚扬起的笑意凝固了; “你再说一遍!”
他口中说着要问问儿子的意见; 可他自己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历来儿女婚事; 无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更何况他还是九五之尊。在他看来; 这桩婚事,秦珣根本不可能拒绝。
秦珣抬头; 眉宇之间毫无惧色:“父皇问儿臣的意思,儿臣的意思就是不愿。”他深吸一口气,不等皇帝发难,就又续道:“父皇好意; 儿臣心领了,只是儿臣如今还未生出婚配的心思。请父皇恕罪。”
“你是不想娶妻?还是——不想娶陶家小姐为妻?”皇帝狭长的凤目微微眯起。
“儿臣还不想……”
皇帝打断了秦珣的话:“你是不想娶陶家小姐吧?朕听闻; 你此次剿匪回来; 带了一个女人……”
秦珣心头一跳:“父皇……”
“你因为那个女人,在外逗留多日才回京。如今还要为了她拒了朕指的亲事?”皇帝面无表情道; “朕倒想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了。”
秦珣心头有种莫名的怪异感; 他心知父皇肯定是误会了,但他真的不好解释。他只能道:“不是父皇想的那样……”
“你前几日带她去见孟爱卿,是什么意思?想抬一抬她的身份?”皇帝语带不屑,“你若真舍不得她,随便给她个侍妾的名分就是。关起门来,想怎么宠就怎么宠。你的王妃,必须是出身名门的女子!”
秦珣不能认同; 瑶瑶的身份尊贵,又怎么能只做一个侍妾?他思绪一转,不由地心中一凛,:秦珣啊秦珣,你的重点错了!不是侍妾不侍妾的问题,父皇的话不妥,是因为瑶瑶是你妹妹!
见儿子神色难看,皇帝只当是说中了他的心事,冷然道:“怎么?难道你还真想像睿王那样,教朝廷内外看笑话?!”
睿王秦渭娶了一个寡妇,皇帝觉得好笑,又有些快意。但是,当自己儿子也要娶一个家世平平的女子时,他难以忍受,坚决不许。
“儿臣并无此意。”秦珣抬头,“父皇问儿臣的意思,儿臣的意思就是不想娶陶家小姐,请父皇莫怪。”
皇帝沉吟:“若朕非要你娶呢?”
秦珣沉默半晌,就在皇帝以为他会以沉默相对时,他轻声道:“父皇是明君,也是慈父,自然不会为难儿臣。”
“哈!”皇帝冷笑,“倒是朕为难你了……”
“儿臣不敢。”秦珣低头请罪。——他曾经想过,他们这种人,其实娶妻娶谁都一样,即使那人不如他所想的贤惠聪颖,婚后也能慢慢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此刻他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父皇的指婚。他并不想破坏当前的生活,也不想王府里猛然多出一个人来。
皇帝慢慢眯起眼,打量着这个儿子。
他以前很少注意到老三。四个儿子里,秦琚居长,秦璋是嫡。他重视老二,提防老大,对老三老四着实感情很淡。老三跟着孟越习武,后又去疆场厮杀,再后来剿灭虎脊山匪盗。他清楚此子有几分本事,可以成为太子的臂膀,才开始高看其几眼。对老三的婚事,他想的也是最好能教老三对太子更加忠心。
却不想,老三竟然拒绝了。
皇帝摆了摆手,面无表情:“你先下去,再好好想想。”老三不笨,一个女人和皇帝太子的信任,孰轻孰重,想必他能分得清。
“儿臣告退。”
秦珣离开皇宫,轻舒了一口气,他明白皇帝为何希望他娶陶小姐,无非就是因为她是太子的表妹,父皇是想将他和太子彻底绑在一起。
太子仁善,他愿意追随太子,但是他想这亲事完全没必要。他若娶陶小姐,也不过是多一层姻亲,还能重过原本的手足兄弟?
别说他眼下没想娶妻,即使真想娶,也不会是陶小姐这种的。他要娶的女子,他要娶的女子……
他缓缓合上了眼睛,心头一片茫然。
过了好一会儿,他心里忽然浮现一个念头:也不知瑶瑶这会儿在做什么。
此刻秦珩正对着镜子发愁。她一手拿了簪子,一手举着菱花铜镜,犹豫着要不要用簪子挑了耳后的胭脂痣。
她的丫鬟一个在门外,一个在窗下,各自忙碌。
秦珩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她放下了镜子,轻轻叹一口气。
帘子响动,身后一阵脚步声,她也不回头,直接问:“小蝶,你说我……”
“什么?”皇兄低沉醇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秦珩一怔,站起身来,果见秦珣站在她面前,面容英俊,身姿挺拔。她笑一笑:“哥哥回来了?”
她说话间,才留意到丫鬟已然退了出去。
秦珩给兄长倒了茶:“尝一尝。”
没看茶杯,秦珣挑眉:“你方才在做什么?”他从宫里回来,直接就来了她这儿,连衣衫都未换。
“唉……”听他询问,秦珩面露苦恼之色,她撩起头发,指了指自己耳后的胭脂痣,“还不是这个?我在想着,要怎么消了它。”
虽说连着见了两个故人,都没人认出她,可她心里还是不安。万一有谁指着这个胭脂痣,说是证据呢。
随着撩发的动作,她露出一段白皙美好的脖颈,莹润光洁,白若凝脂。秦珣只瞧了一眼,不敢多看,飞速移开了目光。他皱眉,轻声斥道:“以后不要这样!”
“怎样?”秦珩有些懵。是因均为她要消了痣么?她不明白皇兄为什么这么大反应,只“哦”了一声,“不这样了。”
秦珣端起茶杯,猛饮了一大口:“我先回去了,你好生待着。”
他匆匆忙忙离去,直到他走后好久,秦珩才想起来一件事。皇兄的生辰就在六月底,今年他十八岁,也不知道她能做点什么。
秦珩左思右想,皇兄是皇子,是王爷,金银珠宝,名声地位,什么都不缺,她若要送他生辰贺礼,必得用些心思。
而她这个人,最是不吝啬花心思的。
早年在宫里,她想与皇兄交好,可没少费心神。不过她如今恢复女儿身,应该跟以往有差别才是。
秦珩自己写了一幅字,又悄悄问丫鬟:“小蝶,王爷下个月过寿,你说我送些什么好?”
小蝶呆了一呆,试探着问:“荷包?香囊?腰带?亲手下厨做的小菜?亲自缝的衣衫?”
她一下子给出这么多选择,秦珩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所以,重点还是在亲手上。
都可以试试,会哪个就送哪个吧,反正心意最重要。
晋王殿下的生辰在六月底,记得他生辰的不止秦珩一人。在东宫,太子也与太子妃提起了此事:“下个月就是三弟的生辰了……”
丁如玉默默一算,心底微惊,那晋王的年纪可不算小了!
太子轻叹一声:“他的亲事,该有着落了。”他隐隐听说父皇有意将陶家表妹指给三弟,而三弟似乎不大愿意。
对此事,他惊讶之余,竟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三弟向来有想法,而且晋王府还有个瑶瑶姑娘。
丁如玉鼻子一酸,轻声道:“快了吧,上次母后跟我说话……”
“说起了三弟的亲事?”太子饶有兴致地问。
“不是。”丁如玉摇头,“母后想将薛家表妹给殿下做良娣,不知道殿下……”
太子刚听到薛家表妹,讶然,不是陶家表妹吗?到听得做良娣,他不觉一怔:“什么?”
再看妻子,眼圈已经红了。
“是妾身无能,未能为殿下诞育子嗣,妾身愿与薛家表妹一起……”丁如玉说到这里,眼前一阵眩晕,身子一软,竟往下倒去。
太子神情大变:“阿玉!阿玉!”他忙一把将妻子打横抱起,高声道:“快!传太医!传太医!”
东宫传唤,太医来的很及时。
望闻问切后,太医抬手,回禀太子:“殿下——”
“太子妃怎样?”太子眉心的焦灼遮掩不住。
“恭喜太子,恭喜太子妃。”老太医满面笑容,“太子妃是有喜了……”
“有喜?”太子双目骤然一亮,不可置信地看着老太医,“你方才说什么?太子妃……有喜了?”
“回殿下,是的。”老太医笑笑,“虽然月份尚浅,但是确实是有了身孕。只是……”
“只是怎样?”
老太医道:“只是需要当心一些,切莫动了胎气。太子妃娘娘这一胎,不算安稳。”
太子点头,眉眼间难掩喜色:“嗯,孤省得。”
他心间充满了喜悦,阿玉有孕了,他们有孩子了!他知道成亲两年多,尤其是这一年,阿玉虽然不说,但是心里一直为无子的事情而发愁不安。如今阿玉有孕了,不管是男是女,想必她都会安心一些吧。
他认真记下老太医的叮嘱,又亲自看着老太医写下安胎的药方,教人送老太医离开。
丁如玉隐约听见了几句,心里惊喜无限。有孕了?她真的有孕了?她轻轻抚上自己的小腹,这里真的有了一个孩子?
她默默闭上了眼睛。
太子妃有孕的消息是太子亲自告诉父皇母后的。他尽量平静地道:“阿玉有了身孕,这是东宫的第一个孩子。”
“太子妃有孕?”皇帝皇后俱是一喜。毕竟子嗣是大事,东宫成亲两年,没有子嗣,已是皇后的一桩心病。
皇后眼圈儿一红,难以置信:“真的?”
“千真万确。”太子含笑点头。
皇后喜极而泣:“真是祖宗保佑。”她曾经以为太子不可能有嫡嗣了呢。没有人知道她此刻有多欢喜,多庆幸。她定了定神,柔声道:“太子妃有孕,是喜事,可以让丁夫人进宫陪陪她。太子身边,也得有人照顾,是不是?”
她说着看向皇帝,见后者点了点头,她又笑道:“东宫里头,得再添几个人了,也省得冷清。”
太子神色微微一变:“太医说,阿玉这一胎不大安稳,需要多多注意,不宜情绪有太多波动,最忌大喜大悲……此刻添人,不妥。”
他想,他将来可能会有良娣,会有其他女人,但绝不是在发妻有孕且胎相不稳的时候。他倒不是觉得阿玉善妒,而是阿玉的身子和性情他都了解。若他真在此刻添良娣,她必然不会显出不快来,可难保她不会默默饮泪,伤了自己也伤了她肚子里的孩子。
他不是重色之人,没那么急色。
皇帝沉了脸:“你的事,你自己做主就行。”
太子妃是他选的,样样都好,只可惜不够贤良大方。不过如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她现下有孕,当然一切都以她肚子里的孩子为重。太子膝下没有子嗣可不行。
皇帝表了态,皇后也不再强求。等丁氏这一胎坐稳了再说吧。她比谁都知道嫡嗣的重要性。
——六月天气热,秦珩吃不下多少东西,她又忙着给皇兄准备寿礼,脸竟瘦了一圈儿。她自己每日照镜毫无所觉,还是秦珣指出来:“瑶瑶,你怎么瘦了?”
本朝女子以瘦为美,瑶瑶肤白如玉,下巴纤细,美则美矣,可他还是希望她能稍微胖些。她现下比他刚在太平县找到她时,看着还要瘦。
秦珣不免心想,是不是因为她在京城,在晋王府过得不快活?她是心里不安?还是在府里太过憋闷?
然而秦珩却是一愣,她摸了摸脸颊:“瘦了么?”她不大在意:“瘦便瘦吧,瘦些好看。”
“胡说,胖些才好看。”秦珣黑亮的眸子浸染了笑意,“你今日找我有事?”
她很少主动找他,但今日不知是何缘故,竟教丫鬟请了他过来。
秦珩嘻嘻一笑:“我学着做菜,哥哥先尝一尝吧。”
她院子里有小厨房,小厨房里也有厨娘。她想学下厨,早有人备好了一切,需要她动手的地方极少。
但这毕竟是她头一回下厨,她心里隐隐有点成就感,也有些小得意。原本是她自己试着,想日后派用场的,但想了一想,到底还是教人去请了皇兄过来。
一则为分享,二则她的用心,她希望他能看到。
她命丫鬟将那两个小菜端了上来,她将筷子塞到皇兄手里,一脸殷切地看着他:“尝一尝吧,尝一尝吧!”
她水眸晶灿,充满期待。纵然秦珣腹中毫无饥饿感,也不忍拒绝。——不,应该说,除了强硬地带她回京,他从未拒绝过她的任何要求。
每样菜尝了一口,他点头称赞:“嗯,挺好。”
秦珩脸上漾出了笑容:“真的?你若说好,那肯定是好的。”
皇兄十二岁就曾做《庖丁刍议》,对食物的鉴赏能力还是很高的。
秦珩心里欢喜,她自己做的菜,她已经先尝过了,觉得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不过皇兄山珍海味吃过,她这菜肴的独特无非是她第一次亲手所做罢了。
她轻笑一声:“那我以后天天给你做。”
秦珣手里的筷子微微一抖,刚夹起的菜差点掉下。他心里莫名慌乱,唇角却微微勾起,心说,她还挺有良心。
然而他口中却道:“那倒不必,你是娇小姐,下厨这种事,怎么能长做?你有这个心,我就很满意了。”
秦珩扁了扁嘴,没有说话。
不甚饥饿的秦珣一口一口,将两盘菜肴,吃得干干净净。
菜肴用尽,他并未立刻离去,而是教丫鬟将盘子撤下,他要跟瑶瑶说几句话。
“那日父皇召我进宫,说有意给我选门亲事。”秦珣眼眸半阖,状似漫不经心。这事在他心里藏了有段日子了。父皇要他再考虑考虑,可他不管怎么考虑,都是不愿。
他忽然很想听听瑶瑶的意见,他很想从她那里得到支持。
“嗯?”秦珩眨了眨眼睛,“那很好啊,是该有个嫂子了。”
若皇兄娶妻,晋王府多了王妃。那她的位置势必会比现在更尴尬,皇兄出于种种考量,是不是会另外将她妥善安置?
她离不了京城,那也行。京城这么大,若有他护着,她想安个家,应该不算难吧?
她隐隐有点期待了,眉眼之间充盈着笑意:“他有没有说,是谁家姑娘?”
瑶瑶生得好,笑起来更好看,像是盛开的鲜花,又像是温暖的阳光。鲜艳明媚。
但秦珣却莫名的生出一丝怒意来,还夹杂着淡淡的酸楚和不甘。
她连是哪家姑娘都不知道,就在这儿乐呵呵的!他娶妻,她有什么好高兴的?明明她以前说,有些事情,最好还是和心仪之人做。敢情现在她全忘得一干二净了是不是?他为什么要娶一个他不心仪的姑娘?
秦珣冷眸微眯:“说了,我不愿意。”
“不愿意?那你愿意娶谁?”秦珩下意识追问。
这种事情还能由着自己来吗?大皇兄、二皇兄哪个不是父皇指的亲事?莫非皇兄有了心仪的人?
“我愿意娶谁?”秦珣双目微敛,心头一阵茫然。半晌,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皱眉,“这不是你该管的事情。”
“啊?”秦珩呆了呆,心说,又这样。这还不是你主动跟我提的?不然我哪儿知道父皇要给你指亲啊!真是莫名其妙。
但是她并未显露出不满来,只轻轻哦了一声:“不提了,不提了。”
她依然乖顺听话,然而秦珣心间的郁气却久久难平。他又坐了一会儿,面色稍微缓和:“你这几个菜做的很好,我很喜欢,以后不必再做了,好生歇着吧。”言毕起身离去。
秦珩出了一会儿神,想不明白缘由,干脆寻了本话本子,胡乱看着解闷,思绪却一点点飞远。
唉,他们都长大了,三皇兄都快要娶妻了,也不知她的将来会怎么样呢。
——太子妃有孕,似乎是个引子。她刚有喜没多久,太医就诊出宫里有个孙娘娘也有孕了。
皇帝大喜,皇宫里有多久没传出过喜事了?有十多年了吧?他果然还是春秋鼎盛。他看了一眼神色莫名的皇后,笑道:“孙氏有孕,按例,该进位为嫔吧?”
第58章 邂逅
“皇上说的是。按例; 是该进位为嫔。”皇后声音极轻; “只是……”
孙氏真有孕了吗?
皇帝没察觉到皇后的的异样,笑呵呵道:“只是什么?宫里许多年没有喜事了,孙氏这回可是大功臣; 得重赏才是。”
皇后动了动唇; 半晌只轻声道:“是; 臣妾这就去准备。”
孙氏有孕,皇帝心情颇佳; 还亲自召了给孙氏诊脉的太医,询问详情。待听闻孙氏有孕一月有余时; 皇帝神色微微一变; 不可置信地看着太医:“你说,孙娘娘有孕多久?”
胡子花白的老太医颤巍巍道:“看其脉相,是一月有余。”
“一月有余?”皇帝皱了皱眉; 他刚看了彤史; 一个多月前; 他确实去过孙氏的宫中; 但他那日只坐了一个时辰; 听孙氏唱了会儿小曲儿; 并未临幸。上一次临幸孙氏,距今有两个月了吧?
一月有余; 两个月是一月有余吧?
老太医看着皇上的神色,又小心续道:“如今时日尚浅,具体的日子还不清楚; 大约是一两个月?臣才疏学浅,不敢肯定。”
皇帝笑一笑:“嗯,朕知道了。”
有彤史为证,应该是两个月而非一个月有余。
因为孙氏有孕,皇帝不免高看她一眼,他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去孙氏宫里坐坐看看。他对这个孩子异常期待。
十几年?十六年了。他所有的子女,除了当年珍妃生的那一双儿女,其余的孩子都是他在登基前生下的。——当然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