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书香-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宁眼睛一转,低声朝陆行舟说了一声“谢谢”,也不等他回答什么,转身就往戏园那边走。
这一次,她再没有半点的犹豫,跨步就迈进了戏园。
“你在看什么呢?”洛川郡主从后面走出来,见陆行舟望着戏园的门口,戏谑道,“今日京城里最出众的姑娘都到齐了,难不成你想进去挑个媳妇?”
陆行舟缓缓收回目光。
洛川郡主转了转眼睛,又问道:“刚才跟你说话的人是谁?”
“我去前厅,郡主自便。”陆行舟抛下这句话,便往前走去。
洛川发觉,走过戏园门口的时候,他似乎往里看了一眼。
她咬了咬唇,也往戏园门口走去,站在门口往里一看,这个角度正好可以看到坐在戏台左边的一排花红柳绿的姑娘。
还真是在看姑娘呢!
洛川的表情忽然多了几分酸涩。
第9章 吃蟹
元宁进了戏园子,径直回到方才的座位边。
赵琳转头一笑,正想问她做什么去了,忽然瞥见她的裙角似乎沾了污渍,眨了眨眼睛,说了些别的。
“阿宁,我娘亲来了。”
元宁顺着她的目光瞧过去,正好瞧见她最不想看见的一幕,前世的婆婆陈氏与母亲龙氏坐到一处,正说得相投。
元宁心中有些忐忑,不过她也并不慌乱。
赵家与元柔的舅家有故交,赵琰中了状元之后,最先与他议亲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元柔。
这一世,只要自己不向父母表露对赵琰的心仪,这桩亲事就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只是她虽然不愿意再嫁赵琰,也不愿元柔嫁给赵琰。
无论怎样,赵琰在元宁心里总是好的,盛元柔配不上赵琰。
想着想着又是一哂,说好今生再无瓜葛,赵琰娶谁跟她又有什么相干?
元宁拿帕子净了手,拿起一块糕点。
这是桃花糕,花瓣花蕊分明,闻起来也有一股子淡淡的桃花味,也不知道在这个时节,是怎么找到桃花的。
这些糕点都是佐茶用的,单吃起来过于甜腻,吃一口糕点再咂一口茶,那才是最妙的。
方才闹腾了那么久,她是真的饿了,几下便将面前的糕点风卷残云了,看得旁边的赵琳一愣一愣的,把自己没用完的糕点推到元宁面前。
“不必了。”元宁不好意思的笑道。
实在是没什么胃口。
戏班连演了三出戏,等到一众演员领完了赏钱,国公夫人这才领着众人入席。
摆饭的地方就是戏台后面的水榭,湖上有一座两层的台子,夫人们坐楼上,姑娘们坐楼下。
国公府倒也不是拘虚礼的地方,大家各自找位置坐下。
元慈终于出现了,脸上的表情似乎不太好。元宁急忙把身边的位置腾出一个来,元慈望了一眼元柔那边的人,坐到了元宁旁边。
今日的宴席果然丰盛,入座前就已经摆好了果碟和冷碟,客人坐齐之后,立即把热食羹飨端了上来。
正值螃蟹最肥美的时节,当然少不了黄澄澄的蟹。
自有人把蟹料理好了,每一只都摆成完整的形状,却连腿都已经剥开了,正好送入口中。
元宁吹着湖上的凉风,心中的郁结散了许多,此时食欲大开,一口气吃了两只,再看身边的姐姐,对着一条蟹腿半天都没吃完。
姐姐的心里,应当也是有谢檀的吧?
要不然,又怎么会为了他吃不下饭呢?
国公爷跟父亲是知己,国公夫人跟娘亲是手帕交,国公府虽然枝繁叶茂,却也不是拘泥繁文缛节的地方,姐姐若是能嫁到国公府自然是好。
只是谢檀是国公府的长子嫡孙,将来会是世子。论家世论身份,自然与同样为国公府出身的林清般配。
这恐怕也是国公府压根没想过要跟盛府结亲的缘故。
只能再琢磨琢磨了。
不过,既然姐姐与谢檀彼此有意,盛府又与国公府有些交情,也不是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自己前世不也得到了与赵琰的赐婚吗?
若是这一世,赐婚的机会给姐姐……
砰——
一个空碗忽然砸在了元宁和元慈的手之间。
元宁回头一看,谢冲阴魂不散的站在后面,恶狠狠的瞪着自己和元慈。
这小霸王不会在这儿闹事吧?
“弟弟,你跑到这边来做什么?”看到谢冲那眼神,当姐姐的谢蕴宜自然察觉到他的情绪不佳,“娘亲在楼上,你要是有事就上楼去!”
“没什么,我想讨口蟹吃!”谢冲笑得像个无赖。
堂堂国公府的小少爷,还要问人讨什么蟹!
元宁觑他一眼,这小子愈发得意,目光里分明写着“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意思。
“去母亲那儿吃!”
“不要,我就要吃这桌!”
谢蕴宜见他胡搅蛮缠起来了,生怕他在母亲寿宴上闹出什么笑话,扯着谢冲的肩膀把他拖到了楼上。
元宁暗自松了口气,正准备抬起头,这才留意到水榭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自己这边。再看看身旁的姐姐,泰然自若,神色不变。
姐姐倒是镇定,这样一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元宁这儿。
元宁暗骂自己没出息,活了两世还沉不住气,叫小霸王一吓就变了神情。
她立时敛了眉眼,假装谢冲只是随意发疯,并不是冲自己来的。
“阿宁,你认识那人?”赵琳问道。
“是国公府的小少爷,”元宁见同桌的人也循声望过来,便道,“小时候见过一次,也不知他怎地突然出现了。”
在座的闺秀有的是见识过谢冲的无赖,有的没见过他,也知道他的名声,听元宁这么一说,也都以为谢冲只不过临时起意发作罢了。
用过餐后,仆役们重新奉上茶点。
今天的日头不错,虽说湖面上也不时吹过一点凉风,但水榭外面隔着纱帐,也不觉得凉。
姑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笑,元柔跟段锦玥俨然已经成为知己,元宁也跟赵琳说着话,元慈神色淡淡的坐在元宁身边。
正在这时候,楼上走下来一位嬷嬷,一看通身的气派便知道是国公夫人身边的。
“元慈姑娘,夫人请你上去一下。”
元慈略一点头,便起了身。
元宁心中咯噔一下,心想莫不是谢冲又出什么幺蛾子。
可一转念,国公夫人再宠着小儿子,也不会由着他在自己的寿宴上对客人胡闹。心静下来,这才想起先前国公夫人说要请姐姐抚琴的事。
谢蕴宜似乎也想起来了,立马跟着站起来,“韩嬷嬷,是不是要让元慈姐姐弹曲子了?”
那位韩嬷嬷笑着点头。
“这么难得的机会我可不想错过,我要上楼去!”谢蕴宜说着,便拉着身边的许孝如一块站起来,又叫上了元宁。
元宁也想上去瞧瞧,便也跟着去了。
楼上的布局与楼下有些不同,中间空出来了一块地方,已经摆好了一架琴。
各家的夫人们围坐在四周,国公夫人坐在正中央,瓷娃娃一样的谢冲就像块膏药一样黏在亲娘身上。
“阿慈,今日是国公夫人的寿辰,你便弹一首《鹿鸣》为夫人贺寿吧。”龙氏身为母亲,一眼就看出元慈的神色不大对劲,索性直接点了一首曲名,免得那丫头出什么岔子。
元慈垂头颔首,走到琴架旁边,正要提手抚琴,谢冲忽然撇嘴道:“什么《鹿鸣》,娘亲至少也听过百遍了,有什么稀奇?”
国公夫人微微蹙眉,还没开口,旁边的荣国公夫人也笑道:“早先见识了盛府二姑娘的画技,这会儿也该好好见识一下盛府大姑娘的琴技了。”
这话一说起,另外几位夫人也纷纷说着要好好见识一下,国公夫人便含笑说:“元慈,你意下如何?”
谢冲一脸奸笑的嚷道:“可不要拿些听腻的东西来糊弄人。”
国公夫人戳他一下,他才住了嘴。
元慈的目光淡淡扫了一圈众人,“如此,元慈献丑了。”
说罢,提手便弹出了一个铿锵之音,短暂的停顿之后,更加激昂的曲音随之倾泻而出。
她弹的是……《十面埋伏》?
元宁顿时懵了。
《十面埋伏》原本是琵琶曲,元慈竟然用琴弹奏了出来,她力道甚大,弹出来的气势比之琵琶更甚!
原本这阁楼上是雅乐阵阵,怡然和畅,此曲一起,气氛顿时变得杀气腾腾,仿佛将人带到了危机四伏的战场之上。
待到一曲终了,阁楼上的众人还止不住的心悸,有些胆小的,甚至还惊出了细细的冷汗。
元宁瞅着娘亲的神色,知她不悦,这种场合,她这个当妹妹也只能沉默。
过了一会儿,不知哪位夫人轻笑了一声,“用琴弹奏《十面埋伏》这样的曲子,的确是十分新奇了,我还是头一次遇到呢!”
“的确是罕见得很哪!我看除了盛府,别家的姑娘也弹不了这样的曲子。”
“元慈的琴艺真是出神入化,更是胜在意境,实属难得。”国公夫人听着各家夫人的言语,便出来打了圆场。
元慈站起身,向国公夫人行了一礼,便退到了元宁的身边。
她站得端正,目不斜视,对龙氏投过来的眼神只做不见。
“娘亲说的是。爹爹常说抚琴不在乎技艺,全看心性。今日听了元慈这支曲子,我才真正了明白爹爹的话,我呀,就是再练十年,也弹不出这样的曲子。”谢蕴宜也开口说道,她满眼认真,显然这些夸赞出自真心。
有了主人家的话,别的夫人们自然也都附和着夸赞起来。
等到话题转到了别处,谢蕴宜这才带着元宁等人回到了楼下。
下午也是安排了活动的,不过龙氏显然已经失了兴致,坐了一会儿便带着三位姑娘向国公夫人告了辞,提前回了府。
回去的路上龙氏一句话都没有说,元慈和元柔都心事重重的模样,元宁自然也是。
谢蕴宜说得对,琴声的好坏不在乎琴艺,最重要的是心境。
那么今日的元慈到底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弹出了这么一首曲子。
元宁暗暗叹气,转念一想,早走也好,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娘也没机会跟赵家夫人结交了,省了自己的一桩麻烦。
第10章 燕窝
回到谢府,龙氏直接回了正院,元慈和元柔也各自回了房里。
元宁换了常服,在屋里枯坐了一会儿便又往院子里去了,想着去元慈那里一趟,不管如何,总要了解一下姐姐的想法再作打算。
可走到菁菁轩门口,又觉得还没想好如何开口,又退了回来,在院子里兜起了圈子。
刚绕了一圈,便看到两位庶妹盛元惠和盛元淳从角门里进了花园。
盛元淳是二房里的庶女,是生在外面的,领回来的时候已经两岁多了。
从小元宁就以为她是爹爹跟外面的女人生的,一直不待见她,直到赵琰出了事,盛家被清算问罪,元宁才在大理寺的公堂之上得知元淳是爹爹收养的罪臣之女。
如今见到元淳,自然没了敌视之意,望着她露出了一个友善的笑。
元淳看到她,本来怯怯的,这会儿顿时有些惊讶。
盛元惠脸上的笑意则不自觉敛了敛,不情不愿的跟盛元淳一起向元宁行礼。
“三姐不是去国公府做客了么?怎么回得这么早,不多玩一会儿?”元淳到底年幼,没把以前元宁轻视她的事情放在心上,今日见元宁示好,大着胆子开口问起话来。
元宁还未开口,旁边的元惠便轻哼了一声,“国公府这样的地方,三姐是嫡女,常去常往的,多呆会儿少呆会儿也没所谓,不像咱们这些出不了门的庶女一样没见过世面。”
“四妹说得什么话,你若是想去,同娘亲说一声,自然也会带你,你跟淳儿虽是庶女,娘亲几时苛待过?你是饿着了?还是凉着了?”
盛元惠被元宁不咸不淡的刺了几句,顿时有些脸发烫,“我自然是有饭吃有衣穿,可别的好东西哪里能轮得上我?旁的不说,送到我这里的燕窝几时有过好的?从来都是渣滓!”
元宁微微挑了挑眉。
如今的盛府后宅是龙氏一人当家,不过因为身子不大好,两房依旧是分开过的,各有各的厨房,但盛府的采买都是在一处,有龙氏的亲信管家负责。
而两房的食材是碧玉的娘亲严嬷嬷点选分配。
元柔的吃穿用度是二房里出的,但平日里分配银钱都是算在大房的账面上,算作是龙氏给柳姨娘的一点补贴。
因此在府中,盛元惠的待遇跟嫡女相比也不差。
“没有整盏的燕窝给你?”
“你当我在诳你吗?”盛元惠冷笑一声,“要不要我带你去亲眼看看?”
“也好,我就去看看。”
盛元惠原本只是逞口舌之能,没想到元宁真会说要去看看,顿时愣了一下。
元宁反倒走在了前面,见盛元惠站着不动,微笑道:“不是说去看看么?难不成你在说谎?”
“看就看!”盛元惠一跺脚,立即走了上去。
盛元淳一直在边上听着没有插嘴,此时见两位姐姐离开,更不知道该怎么做,便往元慈的菁菁轩里跑去了。
“桂枝,把你昨天领到的燕窝渣给三姐姐瞧瞧。”一进屋,盛元惠一脸冷笑着吩咐丫鬟。
屋里的丫鬟骤然见到元宁过来,一个个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桂枝赶紧把燕窝找出来,又悄悄吩咐小丫鬟去通知柳姨娘。
元宁淡淡瞥了一眼桂枝手里的盒子,里面装的燕窝毫无品相可言,大大小小的一块一块的。
盛元惠用手拿起了一块最大的,用手一捏,便又碎成了几块小的。
想是刚送过来的时候也是一盏一盏的,但并不是真的整盏燕窝,而是用胶粘起来的燕窝碎。
送燕窝的人没想到盛元惠虽然年纪小,却不好糊弄。
“三姐姐可用过这样的燕窝?”
元宁并不常用燕窝,偶尔睡眠不好时,才用牛乳炖一盏。每次用的时候,细叶都要在院里挑上一两个时辰的毛,摆弄那么久,燕窝都是完好的。
盛元惠一个庶女,吃穿用度自然不能跟嫡女比较,但该分的东西,向来不会有所短缺,这也是龙氏治家时一向对下人们训示的。
眼前摆着的燕窝只是一桩小事,恐怕旁的东西也是一个道理,无怪乎盛元惠向来对大房怨言颇多。
盛元惠是不是高兴,元宁不在意。
可娘安排在府里各处的人,都是她最信得过的人。如今盛府一片太平,他们就敢做出这种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事情,到了盛府落难的时候做出反咬一口的事也就不稀奇了。
想到这里,元宁忽然觉得之前对碧玉的那些心软实在可笑。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碧玉前世未必是到了最后才做出背主的事,只不过她犯下的小事元宁都没有察觉罢了。
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可能说坏就坏了,只不过是平常伪装得好吧。
蛀虫若是不揪出来,即使她重活一世也防不住他们会对盛府做出什么。
“三姑娘怎么过来了,你们这些丫鬟也不看茶!”柳姨娘来得很快,一进门,见元宁跟盛元惠都站着,顿时走过来,拍了盛元惠一下。
盛元惠知道柳姨娘的责怪之意,瞪了一眼元宁,“是三姐说要过来瞧瞧我吃的燕窝。”
“燕窝有什么好瞧的,桂枝,收起来吧。”
“慢着。”元宁出声止住,示意丝绦上前把燕窝拿过来,“既然四妹妹说了这燕窝不对,我自然要把燕窝拿去给娘瞧一瞧,免得四妹妹白受了欺负。”
“这……”柳姨娘吃不准元宁的用意,“这点小事,就不用说到二夫人跟前去吧。”
“姨娘不必说了,元宁先告辞了。”
元宁说罢,便带着丝绦离开了。
盛元惠看着她们主仆二人走出了院子,面色不虞的跺了跺脚,“姨娘,你看她的样子,一点都不把您放在眼里。”
柳姨娘忙把桂枝等婢子遣出去,拉着盛元惠在榻上坐下。
“我一个姨娘,人家自然不放在眼里。”
“可姨娘毕竟是大房做主的人,她们二房眼里根本没有大房。”
“你这话算是说对了。”柳姨娘又戳了一下盛元惠的脸,“你看看你二姐,她可是正经的大房嫡女,她是怎么对二房的人?”
“她胆小怕事罢了,天天跟着二房的后头,尝点人家扔过来的甜头就满足了。”
柳姨娘叹口气,“不满足又能怎么样?别说是二姑娘了,就算是你爹回来了,也不能说二房什么。”
“以前二叔当官的时候也就罢了,如今他辞官了,就是一个白身,爹好歹也是五品呢,有什么可怯的!”
“要不怎么说你傻呢!你二叔就算是白身又如何,每次回京,都会进宫面圣,你二婶逢年过节也要进宫拜见皇后娘娘,不然,国公府的帖子又怎么会常常送到盛府里来。”
提起去国公府做客这一桩,盛元惠又来气了。
柳姨娘明白她的心思,“惠儿,姨娘就你一个女儿,自然盼着你好,你跟三姑娘年纪也差不多,你就多跟她走动走动,要是二夫人肯在你的婚事上出力,那以后才是真的好呢!”
“姨娘,你不知道,盛元宁有多讨厌,上次我请她给二婶说说,也带我去国公府,她那个脸色才难看呢!”
“怕什么,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你就捧着她、让着她,她自然不好意思。”柳姨娘在后宅立身多年,自有一套自己的章法,“再说了,就算三姑娘不领情,二夫人自然看在眼里,你那二叔二婶啊,读书多,这样的人最是面皮薄,喜欢叫人捧着。”
盛元惠将信将疑地看着柳姨娘,“可我都已经跟盛元宁闹开了。”
柳姨娘笑了笑,“她不是要把燕窝拿去给二夫人瞧吗?二夫人自然不会处置自己的心腹,不过,总会送些东西过来安抚一下你,到时候你就去一趟蓁蓁苑,感谢一下三姑娘。”
见盛元惠依旧没有转过弯来,柳姨娘只得叹口气,“你若是想让你二婶操心你的婚事,想跟着她们去国公府做客,你就按姨娘说的做,你若是觉得靠姨娘就能给你说来好亲事,你就由着你的性子办。”
为人母总是操心多,柳姨娘继续苦口婆心的说,“你觉得现在是受了委屈,吃的是碎燕窝,若是将来嫁到小门小户,恐怕连燕窝影子都瞧不到。你如今也快十岁了,还能在家里留几年,嫁出去的日子才长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盛元惠饶是再大的脾气也明白过来了。
“姨娘别急,我照你说的话做就是了。”
柳姨娘满意的点点头,“要说呢,二夫人对咱们也不差。”
见盛元惠急着插嘴,柳姨娘瞪她一眼,把她揽在怀里,索性把肚子的话全都抖落了出来。“惠儿,你别老想着大房二房的,不管二夫人是真好假好,咱们由二房的夫人做主,总比大房的夫人做主要强。若是咱们母女俩头上压着个正室夫人,那才是真的没活路了。你是没见过我家小姐,才情相貌是好,可是眼里最容不得沙子的人,若她活着,别说你了,恐怕我现在也就是一个嬷嬷,哪里能过上这好日子。虽说盛府的财权我碰不着,可我在大房也活得自在啊。你生在我肚子里吃了庶出这个亏,可你瞧瞧你二姐,不也在二房讨生活,亲娘不在亲爹不靠的,比你还憋屈。”
第11章 处置
“阿宁。”
元宁正带着丝绦往正院去,忽然被元慈叫住。
回过头,见元慈的身后还跟着元淳,便明白过来了,笑道,“姐姐,我没事,就是四妹说领到的燕窝不太好,我去看了,的确是不好,正要去回禀娘亲。”
元慈瞥了一眼丝绦手里的锦盒,并没有打开看的意思。
元宁见到元淳,道:“五妹,你平常领的燕窝可也是这样的?”
丝绦忙把锦盒打开,拿给元淳看。
元淳微微红了脸,小声道:“我还小,用不着服燕窝。”
“是你没要还是没有?”元宁追问。
“我是不想吃的……”
元淳的声音越来越小,她旁边的小丫头才七岁多点,有什么话憋不住,走出来朝元宁和元慈福了一福,“大姑娘,二姑娘,像燕窝这样的好东西咱们院里是看不到的。”
“那牛乳呢?”元宁又问。
元宁自小体弱,龙氏便让庄子上养了奶牛,日日供应着牛乳,盛元惠和盛元淳年纪小,也是一视同仁都有份的。
“严嬷嬷说了,如今这盛节牛乳不好得,三姑娘又最喜欢喝,三姑娘不想喝的时候才会送一点过来。一月里总能喝上两三回。”
“没规矩!”元淳红着脸把小丫头拉到身后,“三姐姐,我本就不爱喝牛乳用燕窝,平常厨房送过来的银耳汤最合口。”
“你别急,我只是随口问问。”元宁心下已然明了,笑了笑,又望向元慈,“姐姐,要不要跟我一块去娘屋里坐一会儿。”
元慈听到这儿哪里还有不明白的意思,略点了一下头,让元淳先回去,便同元宁一道往正院去。
元宁知道姐姐有话说,便让丝绦等丫鬟离得远一些。
“你怎么忽然对府中的事务如此上心了?”
果然,元慈开门见山的问了。
在她的心中,三妹一向是不管这些杂事,只要自己吃好喝好睡好就什么都不管了。
今日的事,实在不是盛元宁的风格。
“这些事原本我是懒得管的,只不过今日叫盛元惠闹到眼前来了。娘治家一向公允,我自是不信盛元惠的话,可查问之下竟然是真的,不得不叫我在意。更何况,方才姐姐也听到了,五妹那边也是一样。若是纵容下去,娘的风评事小,只怕这些蛀虫有朝一日会蛀空盛府。”
元慈展颜:“看来,平日里给你拿的那些书你都看了,道理你都明白。”
提到大姐送过来的那些书,元宁有些挂不住了,“姐姐送来的书,我自然是要看的。”
“原本我还担心你惹麻烦,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娘有些恼我,我就不去正院了。”
元宁当然明白,忙点头道:“姐姐,那我今晚可以去你院里用饭吗?”
“嗯。”元慈愣了一下,旋即应声点头。
辞了姐姐,元宁这才快步走向正院。
一进院,便见几个嬷嬷和丫鬟都在廊下,见到元宁来了,刘嬷嬷起身迎了起来:“三姑娘来了,夫人正在休息呢。”
“无妨,我进去陪陪娘亲。”元宁淡淡,轻声推门进了房间。
龙氏果然已经躺下了。
元宁走过去,隔着帐子望了一眼母亲安静平和的睡颜,也露出了一个恬淡的笑。
她自然不会吵醒龙氏,又走回到外间的桌旁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今日国公府的事真个是让她应接不暇。
这一世,她居然这么早就遇到了赵琰,也怪自己定力太差,只不过远远看他一样,便百般无措的失了态。
在病中的时候,元宁对这一世护好盛府很有信心,可才出了一趟门就方寸大乱。
姐姐和谢檀的事,也叫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他们彼此有意,元宁当然希望姐姐能够如愿,可在这件事,她似乎完全帮不上什么忙。
还有那个陆行舟……
她竟然会遇到陆行舟,上一世,陆行舟可以说是她的死神,这一世这么早就碰到他,也不知是不是不详的征兆。
“阿宁,你怎么过来了?”
元宁回过头,见龙氏披上衣服坐了起来。
“娘,我吵醒你了吗?”
龙氏走过来,温柔地揉了揉元宁的脑袋,“当然不是,我这些日子睡得都很浅。”
“那娘亲要不要请大夫看看?或者喝一点安神汤?”
“这是老毛病了,不必延医问药的。”
“娘以后也用一些牛乳吧,我每次晚上喝了热牛乳,总是睡得特别好。”
“我的阿宁,真是长大了,也知道关心娘了。”龙氏望着元宁的目光里,满满的都是疼爱,“这么急着跑到我房里来,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元宁暗忖,姐姐向来有主见,总要先问过她对谢檀的意思再作打算,免得有什么误会,便只将燕窝的事说了出来。
龙氏听完,顿时蹙着眉,“竟有此等事,看来我该好好训诫一下内宅的人了。”
训诫?
府中负责采买的人都是跟了龙氏许多年的家仆,龙氏恐怕舍不得直接将他们撵出去。
“娘,我听大姐姐说,爹爹书院的学生,功课不好不要紧,若是品行不端,爹爹都会直接将他们撵出书院。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燕窝和牛乳的事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严嬷嬷他们管了这么多年的采买分配,谁知道做下了多少事。这一次是在府中被我发现了,在府外指不定打着盛府的名头做下了什么勾当。咱们当她是下人,可外面的人只当是爹和娘做下的事。娘若是不重罚,只怕别的下人有样学样。”
元宁一席话,不得不叫龙氏侧目。
“方才我来的路上遇到了大姐姐,她就是这么说的。”元宁知道母亲起了疑,便把元慈抬了出来,又说起了孩子气的话,“严嬷嬷这么做,叫我以后怎么在四妹五妹跟前做姐姐。”
见龙氏似乎还在犹豫,元宁又道:“反正不管娘处不处置严嬷嬷,碧玉我是不想留了,娘另给她择个去处吧。”
“碧玉怎么了?可是犯什么错了?”
“她的爹娘心术不正,她耳濡目染的怎么会不受影响?我身边可不要这样的祸患。”
龙氏道:“碧玉才多大一点,严嬷嬷的事她哪里能参与进去?”
元宁方才一通大道理叫龙氏起了疑,这会儿只得模仿着十岁孩童的调调拐着弯解释。
“爹爹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我们谨慎交友,严嬷嬷是碧玉的亲娘,这影响可比交损友大多了。说起来,严嬷嬷在盛府做了这么多年,好友可不少,也不知道有没有旁人受她的影响。”
龙氏看着女儿一脸的认真,只好道:“你若不喜欢碧玉,那就罢了,严嬷嬷的事,娘会查清楚的。方才你说遇到了姐姐,她怎么没同你一起过来?”
元宁讨好的笑:“我说好要去菁菁轩用晚饭,大姐姐便回去安排了。”
想起元慈今日在卫国公府的事,龙氏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不由得又为元慈的婚事头疼起来,一时竟当着小女儿的面感慨了起来。
“也不知你们姐妹几个会去到什么样的人家。”
去什么样的人家?
元宁想,赵琰固然好,可这一世她不要再去赵家。
她要嫁的,是能守住她、护住她、也守护住盛家的人。
“娘,我帮您揉揉。”元宁站到龙氏的身后,轻轻为她按压起穴道。
看到小女儿如此懂事,龙氏的心情稍解,把刘嬷嬷唤了进来,吩咐道:“你去库房里挑两盒上等的燕窝,再选几样首饰,送到四姑娘和五姑娘院里,再让管家过来一趟。”
刘嬷嬷听到要喊管家过来,眼睛顿时亮了几分。
盛府的家风很严,但自从二老爷辞官后,府中便清净了许多,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