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闱后记-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养心殿内,一个身着红色宫装的女子在殿内翩翩起舞,惊艳曼妙,皇上的目光在她身上一秒也移不开,这女子正是薛茜桃。
    一曲舞毕,薛茜桃笑盈盈的走到皇上身前:“皇上不是在问臣妾最近做了什么嘛,臣妾都在练这支舞,皇上觉得如何?”
    不知怎么,皇上眼前忽然闪过那日秦谖在这个地方舞的一曲《萦尘》,一时目光有些飘忽,“你跳的,自然都是好的。”
    薛茜桃对这个回答似乎并不满意,挨着皇上坐下,仿佛身子无骨似的,娇嗔道:“皇上就会敷衍臣妾,皇上眼里是真正见识过好的,哪里会把臣妾的雕虫小技放在心上,别的不说,上次臣妾可是听说秦姐姐舞了一曲《萦尘》,那一定是比臣妾跳的好看多了。”薛茜桃这话不过是在试探皇上,虽然她听说了秦谖那日在殿里给皇上跳过一曲《萦尘》,让那些顺亲王府来的乐姬们心服口服,可心里却是不信,想起秦谖清秀的姿容,她跳舞哪里会好看,尤其还是战国遗舞《萦尘》,多半是传言有误罢了。
    可没想到自己话刚问出口,就看到皇上的眼神更加迷离了,像是在深深缅怀和追忆什么似的,原本绕着自己腰的臂弯松了松,离自己仿佛远了远,“谖儿从来没给朕跳过舞,可那次一跳,真的让朕大开眼界,她现在有了身子身体不方便,不然有空你倒可以让她指点指点你,她一定乐意的。”
    皇上知道秦谖有身孕的消息公开了,也不再瞒人,实话实说了。
    薛茜桃心里却被皇上这番话气得要死,一直以来她在府里精心练习,为的就是有一日可以博得众人眼球,可是听皇上的意思,自己跳的好像还不如那姿色平庸的秦谖似得,薛茜桃心里哪会服气。
    她并不知道自己虽然比秦谖下的功夫深,可是秦谖却有着精妙无双的舞谱,这哪里是她父亲为她们姐妹们请来的老师们能教给薛茜桃的。秦谖也是借着舞谱,另辟蹊径,果然给皇上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薛茜桃心里暗恨,嘴上却乖巧温顺:“臣妾就知道秦姐姐一定比臣妾跳得好,等秦姐姐为皇上诞下龙子,臣妾一定向秦姐姐好好请教其中精妙,到时候再跳给皇上看。皇上可不许嫌弃臣妾不如秦姐姐好。”
    皇上也想起了秦谖肚子里的孩子,不由得心情大好,嘴上敷衍道:“朕哪里会嫌弃你,你已经够好了。”
    薛茜桃看出皇上的敷衍,心里对秦谖恨得更深,也在心里暗怨自己干吗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提这个宜贵人,嘴上却笑意盈盈,从怀里取出了一样物事:“臣妾就知道皇上对臣妾好,这是臣妾精心为皇上准备的,皇上瞧瞧喜欢么?”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旱

皇上接过来,是一个绣的精巧别致的荷包,五彩祥云丝丝缕缕都精致无比,尤其荷包虽然小,上面却绣着一条腾云驾雾的龙,十分大气,比尚工坊的姑姑们做的细腻很多,皇上一看就喜欢上了,拿在手里摩擦着,料子是上好的,针脚几乎觉不出,平平整整,上面挂着一个黄水晶的葫芦,凑近了还能闻到淡淡的龙涎香的味道。
    皇上情不自禁的拉过薛茜桃的手,在手里抚摸着,“做这个一定很辛苦吧,朕瞧着你的手艺比得上尚工坊了,不过以后不许这么辛苦。朕会心疼。”
    薛茜桃见自己终于成功吸引了皇上全部注意力,脸上浮起两朵红云,“皇上喜欢就好,既然皇上觉得臣妾比尚工坊做得好,那以后若是皇上放心,贴身之物都交由臣妾吧。只要皇上愿意戴着,臣妾只会欢喜,不会觉得辛苦。”
    比起宫里那些大家出身进退有度与皇上相敬如宾的宫妃们,薛茜桃的样子却像极了一个娇羞的新妇。
    这样一个人的请求皇上是无法拒绝的,“只要你不觉得辛苦,朕以后都戴着你亲手做的。”皇上凑在薛茜桃的耳边说着,薛茜桃闻言一喜,抬头含情脉脉的看了一眼皇上,复又重新低下头去,耳根都红了,不施红妆已艳若桃李,看的皇上心里一酥,再硬朗的男人也只剩了满腹柔情如水。
    皇上低头欲吻上白洁的颈,却被薛茜桃轻轻推开:“皇上,大白天的,还是再让臣妾给您跳支舞吧。”
    皇上看了看还在一旁的长乐未央,忍耐住了绵绵情意,哑着嗓子道:“好,跳一支给朕看,朕还是最爱你的舞。”
    薛茜桃起身款款而去,感受到了皇上目光紧紧的追随。心里得意的笑了,一旁的长乐未央面色却怏怏不乐,未央更是用只有长乐能听到的声音恨恨的骂了一句:“瞧这狐媚样子,真是不要脸。”
    以后薛茜桃出入养心殿更勤了。皇上也越发喜欢她的可人,不过每日皇上还是会去秦谖的云台殿,与秦谖说说话,问问她的起居,对这个孩子,皇上抱着极大的期望和关怀,孩子还未出生俨然便已是一位慈父。
    秦谖的心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也变得十分柔软,她甚至在想自己若是可以借此身重生而来,那么这个孩子会不会也是自己曾经那个夭折在腹中的孩子,上天对她是不是太好?秦谖愈是想着心情愈加激动难以平复。索性几日来都叫如镜如花陪着去佛堂礼佛祈祷。
    在佛堂一片宁静的诵经声里,在香火缭绕中,秦谖寻求着内心的安宁,像是心里找到了一处皈依之地。
    她为自己腹中的孩子祈祷着。
    皇上听说后虽然担心秦谖劳累奔波太过辛苦,后来在秦谖极力请求下。皇上特意为秦谖准备了一副肩辇,让秦谖出行方便。
    这对于秦谖的位分来说,无疑是越了,惹得宫里人人都嫉妒万分,却无人敢出口指责什么,毕竟自己不如的地方明显地摆在那里,秦谖肚子里的也许是宫里第一个孩子。也许,生的下来的话。许多人都在后面附上了这样一句带着恶毒心思的话。
    这日,秦谖照常去佛堂祈祷,待出来的时候却是眼前一黄,脚底一软,堪堪要跌倒。如镜如花眼疾手快。急忙扶住了,“这天热得很,主子可是中暑了?”如镜急切的问道。
    “估计是吧。”秦谖苦笑一声,“扶我回云台殿。”
    虽然嘴上承认了,可心里秦谖却带着一丝疑惑。这个身子不比自己曾经,是十分强健的,很少有什么病痛苦恼,方才在佛堂明明觉得清凉无比,怎么会中暑,这点暑热,秦谖还是耐得住的。
    尤其是,孩子虽然在腹中估计都未成形,自己却感觉腹中隐隐不安,难道真的是怀了孩子身子变得弱了?秦谖在心里无奈的苦笑一声,被如镜如花扶上肩辇,回了云台殿。
    到了云台殿,巧巧听说后忙去熬了一碗安胎药先给秦谖服下,如镜如花在秦谖身边不停扇扇擦汗,还凉了一杯茶。秦谖觉得好了许多,莫非刚才真的是中暑了?等太医再来时候,秦谖让太医好好为自己诊了脉,太医没有瞧出什么异常,只说让秦谖好生休息,莫要劳累,秦谖只得在云台殿歇下了,连续几天都未曾去佛堂。
    可是秦谖身子却觉得不安稳了,虽然太医瞧不出什么,可秦谖自己却感觉有越来越无力的感觉,小腹也隐隐觉得酸胀,巧巧也没有这方面经验,听秦谖因为不安而频频问起,只得安慰秦谖可能是有了身孕,身子不适应的原因,秦谖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虽然想起曾经身为皇后时候怀的那一胎并未出现这样的情形。
    或许因人而异吧。
    过了几日,秦谖倒是慢慢好了起来,这才放宽心思,大约便是身子不适吧,然而与此同时的是,皇上也多日不曾踏足云台殿了,倒不是被什么女子牵绊了心神,因为不仅是云台殿,任何宫妃的住处皇上都未踏足,连薛茜桃去养心殿也见不到皇上的身影了。
    因为出了一件大事。
    皇上这些日子连天收到的都是有关大旱的折子,眼看再过几个月就要秋收了,华北那边却是干旱的没有一场雨。
    为了此事皇上特意问询了钦天监卢宜安,得到的答复却是“旱龙受困,百日出头。”皇上这才真正吃了一惊,这干旱竟有百日之久!华北各地的折子日日都送向皇上手里,什么灾民流窜,治安受扰,什么粮商哄抬粮价,囤积居奇,灾民们却举家迁徙,邻省本来状况算是安稳,却因为徙进大量难民们也变的开始紧张,粮价接着剧增,严重影响民生。
    皇上每日愁得合不拢眼,下令拨下三十万石粮食星爷送往灾区应急,一面吩咐下去各州各府都要安稳灾民,不要让灾民们寻隙滋事。
    私底下,皇上召见卢宜安,沉痛的问向他:“都说大灾是上天对天子的示警,莫非是朕做了什么有违天意的事情?才会让天灾降临在朕的子民身上。”
    卢宜安忙道:“旱龙受困,乃是天象,与人政无关,皇上莫要多想,还是先应付过这百日再说,百日过后,必是风调雨顺。”
    皇上眉头皱得更紧,“那时候风调雨顺又有何用,这关键的百日必然会影响民心,必然会直接影响今年的秋收。”
    “皇上不若下旨,让州县组织人手挖井,有了井就有了水。”
    “你说得容易,如今华北百姓连吃饭都不易,谈何挖井?若要逼迫,只怕民心思动,政局危矣。”
    “皇上自然不能逼迫,要悬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那些地方粮食一天一个价,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恐怕人人只想着如何果腹,谁会为了冰凉的银子而去花费力气?”皇上还是摇头。
    “如果悬赏以粮呢?”卢宜安提出了心中构思多时的意见。
    皇上听了一愣。
    “只要告诉他们,出力气干活了才有饭吃,才有活路,若有活路,谁愿意背井离乡的迁徙别处呢?恐怕大多人都愿意挖井换粮。”
    “那粮食呢?州县各府哪里来的粮食可以用来去悬赏,而朕拨下的却是赈灾粮,若是用来悬赏,那才要大乱。”虽然听得有道理,可实施性却并不高。
    “州县各府是没有多余的粮食,可是粮商有,当地富庶的员外商贾有,皇上可以下令强征他们的粮,并许诺秋收后一定会还,有了朝廷的保证,也不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会遵从。再用征粮悬赏,这对他们也是功德一件,岂不是皆大欢喜。”
    皇上听了一喜,“你说得对,有井就有水,而若是悬赏以粮,便是有粮就有了井,朕这就下令去办。”
    卢宜安听了心里一松,自己这几日也日日为了华北大旱的事情而发愁,而这法子也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是自己近日遇见的一个高人指点自己的,卢宜安听了这个建议只觉得有道理,恰好遇见皇上传召自己,忙斟酌着将这条建议说与了皇上。
    可看到皇上立刻采纳了,兴冲冲的去拟旨,卢宜安心里忽然觉得有些不安,事情真的能够按预想的那般发展么,总觉得看似天衣无缝的法子有些不对劲,可再在心里推敲一遍,理应无事,卢宜安心里惴惴难安,总要听见井成水足灾难消弭他才能安心。
    皇上看向在一旁脸色依旧沉重的卢宜安,这个年少时自己的伴读,有些愧疚道:“你从小天赋聪颖,博闻强识,做钦天监确实委屈你了,等这件事过了,你还是回户部吧。”
    卢宜安忙跪下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正想给皇上说出来,忽然想到那高人给自己掐算卜字,无一漏算,比自己高明许多,他出的主意,一定是能解决危局的,想起那位高人最后所言:“你我不过萍水相逢,若你用这个办法拯救了华北百姓,千万不要透露是我所授,否则必然乱了我的修行,若你真的感恩我,便承下这份大功,以后才有机会为苍生做更多事情。”
    想到这里,卢宜安将头重重磕下,“若真的能解决华北之灾,微臣就谢谢皇上恩典了。”
    ps:
    我想说的是……我没有跑题,这一节是为了一个主要情节的过度。反复斟酌修改了半天,结果拖过了十二点。。好困

第一百四十五章 漏洞

皇上将旨意下了,心里也觉得轻松许多,想了想又特地钦点了一位三品督察院右副督御史亲自带着圣旨去征借粮,这样该万无一失了吧,皇上松了一口气。
    原本重重的心思被放下了,皇上顿时觉得身子轻松不少,想到了多日不见的秦谖,和她肚子里孕育着的,自己的孩子,脸上不由的带了一丝笑意,起身带着长乐未央往云台殿去了。
    秦谖这几日觉得身子似乎好了许多,心情本来就不错,看到皇上来了,忙迎了过去,请了安后道:“皇上可是有许多天没来了,最近很忙么?”
    皇上看到秦谖,神色温柔许多,拉着秦谖坐下:“是出了些事情,华北大旱了,那边一直动荡不安,百姓也受苦了,今日才想了个法子解决,也顺便来看看你。”
    秦谖听说大旱,心里也不是滋味,手不自觉的抚上肚子,忍不住关心道:“不知道皇上想了什么法子解决?这一旱不知是要旱多久,可别影响了秋收了。”
    看着秦谖一脸担忧的样子,皇上不忍心说实话,轻声安慰道:“旱不了几天了,朕问过了钦天监,几十日过后,旱龙必会脱困。”
    “那就好。”秦谖缓了口气,带了几分笑道:“那皇上是想到了什么锦囊妙计?”
    皇上想起卢宜安说的解决办法,心情也十分好,又想安抚下秦谖,便三言两语给秦谖讲了了,“朕方才已经下了圣旨,假以时日,危局可解矣。”
    秦谖却听得满头大汗,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失声叫道:“皇上,不可!”
    皇上对秦谖的反应十分奇怪,有些不悦,正要开口指责什么。但看见秦谖脸色都白了,又有些心疼:“你怎么了,有了身子还这么大反应,也不爱惜爱惜。朕刚才说的是好事啊。”
    “皇上。快下令去把旨意追回来啊,否则,华北必乱。”秦谖急得声音都变了。
    看皇上目光狐疑,秦谖只得说道:“皇上,这个计策听起来是十分可行,可实际上提出来的人其心可诛,分明是想祸害朝廷。皇上有没有想过,万一数以万计的灾民辛苦卖命挖了井却没有粮会怎么办?那一定会是暴动啊,民心生变,只怕会出来无数陈胜吴广之辈与朝廷作对。”
    皇上被秦谖说的心一跳。还是强笑着:“你真是过虑了,朕专门派了督察院右副督御史拿着朕的圣旨前去向当地商贾巨富征借粮食,他们岂敢不从?只要有了粮食,灾民就能得到安抚不是?还是朕今天多嘴了,不该给你讲这些朝堂上的事情。你别记挂这么多了,好好养身子才是要紧事。”
    “皇上以为有了京官拿了圣旨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那些商人个个狡猾无比,尤其官商勾结,沆瀣一气,一个御史哪里知道当地什么情况,只会被蒙骗罢了,哪里能征借的到粮食?若是无粮。民必反矣。”秦谖急道。
    “就算是皇上答应他们秋收后还给他们,他们也必是不愿,他们所图的是眼前的暴利,大旱之年粮食斗金啊,囤积居奇才能谋得暴利,秋收后的粮食又是寻常价格罢了。他们哪里会肯?”
    皇上听了,脸色慢慢灰败下去,还是强撑起精神,“他们当真敢?那可是朕的圣旨!”
    秦谖看皇上神情沮丧,心里一苦。反握着皇上的手,“或许真的是臣妾失言了,臣妾妇道人家,终究鼠目寸光,不如先看消息吧。”话是这样说,不过是暂时安慰皇上,方才自己语气兴许是急了一些,看到豆大的汗珠在皇上的额上冒了出来,秦谖心里有些后悔自己的急躁,一方面心里想着华北之事,一颗心也始终急迫不安。
    “你若是鼠目寸光,怕就难有一个明白人了。”半晌,皇上终于吐出了这句话,随即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亏我还以为终于有了一个好办法,却不想差点害苦了华北百姓,也差点害苦了朕。”说完起身就要往养心殿去。
    “皇上。”秦谖忙拉住了,“皇上现在过去下令追回,还是于事无补,其实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要利用得当,只是臣妾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嗯?你担心什么?”皇上带着以前从未有过的目光看着秦谖,这次还多亏他,不然,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臣妾在想,这个主意一定不是皇上自己拿的吧?恕臣妾直言,这个进言者若非是死读书的大儒不可托付大事,要不就是用心叵测明知不可为还向皇上建议,分明有鬼。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臣妾实在担心。”
    皇上一愣,想到卢宜安那微微肥胖的身子,摇了摇头:“还是给他的机会太少了,让他空有一番学识却难有作为,说起来,还是朕亏待了他。”皇上想起上次因为他一句“后星尚稳”而迁怒于他,“你不是擅观天象么,那么明天就给朕交了手里的事情,滚去做钦天监吧。”当年的气话还历历在目,皇上在心底叹了口气。
    也正因如此,让他少了了锻炼的机会,虽然能想出良策却不能结合实际,若非秦谖一语点醒梦中人,只怕华北形势要危险了。
    秦谖见皇上摇头,知道皇上并不怀疑那个给他献策的人,只得把这个想法先放下,用自己的帕子替皇上将额角的汗都慢慢擦净了,又吩咐如花去打一盆水来,想给皇上擦擦脸。
    皇上心急如焚,却又不忍心拒绝,虽然还站在那里,脚步却迈了出去,要走不走的,颇为着急。
    秦谖看在眼里,将温软的手递了过去,捏紧皇上,带着皇上重新坐下,“臣妾知道皇上心里着急,臣妾何尝不急,如果不嫌弃臣妾愚笨,臣妾也读过几本史书经略,没准能给皇上出些有价值的主意呢。”秦谖本也想赶紧说清楚和皇上解决这件事情,却生怕如刚才那样说的急了,让皇上心里更急,只能稳住性子慢慢来,想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如花将水打来,秦谖把帕子拧干了给皇上仔细擦了脸,皇上一时觉得清爽许多,头脑也清明了。秦谖又将帕子放进盆里示意如镜如花她们先退下了。
    秦谖温和的性子慢慢感染了皇上,皇上慢慢平复下心情,“你说得对,是朕急躁了,急也没用,就算追回来还得拿出主意来,可恨满朝文武遇事都推推拖拖,说不出一句像样的话来!”
    秦谖一笑,忙掩了嘴,“这是天灾,哪有人敢随便给皇上拿主意的,若一个拿不好,就像这个一样,看起来完美无缺皆大欢喜,实际上有致命的漏洞在,毕竟事关华北百姓民生啊。”
    “话虽如此,朕还是气不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真不知养他们做什么!”
    一听到“兵”字,秦谖心里一动,顺着脑海里突然出现的灵光细细想了下去,倒没听到皇上后来的话。
    皇上看秦谖表情发愣,似乎在想事情,以为自己发火吓到了秦谖,心里愧疚,亲自给秦谖端了一杯茶:“是朕最近性子越发沉稳不住了,没吓到你吧?“
    “皇上,臣妾有办法了。”
    皇上一听,忙将茶搁在一边了,抑制不住有些激动的问道:“什么办法,你快说。”他已经忘了眼前的人不过是后宫里一个小小的贵人,她的父亲也不过是詹事府的,此时秦谖说的每句话,皇上都会认真听着,毕竟,事情很急迫了,一分也耽误不得。
    “皇上不用急着去追回旨意了,就让御史大人先去悬赏挖井吧,毕竟,这天大旱下去终究不行。”秦谖顿了顿,看皇上有些犹豫的神情,又笑着安抚道:“粮食也先让他去征借,那些富户们不愿意出大头,总会拿出些小的意思意思,毕竟皇上的圣旨是在那里,靠着那些,那边短时间内出不了什么事情。只是,若要让这些富户真正拿出粮食,皇上需要再派一个人过去。”
    皇上听了,忍不住问道:“是谁?”
    “皇上需要派过去的,是一个将军。”
    “将军?难道你是说让将军去带兵抢粮?不,这万万不可,那些富户都是在当地有一定根基和威望的,伤一动百,尤其这样一来,朝廷的颜面会大受损伤,毕竟他们又没有犯什么事。算起来都是这个国家的良民。”皇上以为秦谖说的主意是这个,有些失望的反驳着。
    “派将军去当然不是去抢粮的,而是,追捕流寇。臣妾心想,华北大旱,灾民流落迁徙的不少,上山落草为寇的也一定多。皇上便以此借口命人带兵过去,明面上是为了稳定当地治安,实际上是借口行事,若那些富户肯出粮最好,若是不肯,便借着搜寻在逃的流寇之名将那些富户的家都搜查一番,这样一来,各家各户有多少粮食不都清楚明白了么,他再也瞒不过去。到时候再次拿着圣旨征粮,若有人再不愿,就是抗旨了,抄家都不为过!这样一来一定有足够的粮食应付这次悬赏。”秦谖一口气将自己所想说给了皇上。

第一百四十六章 隐瞒

皇上在一旁安静的听着,紧皱的眉头慢慢松了,随即又皱了起来:“纵然这样,还是太显眼了,他们也毕竟不是蠢得。”
    “他们心里自然明镜似的,可却说不出,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毕竟,这可是皇上的意思,若不让他们吃下这亏,那么吃亏的就是华北百姓了。”看着皇上紧皱的眉头,秦谖幽幽一叹,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想抚平那眉头,只是手到一半便停了,转而搭在了自己的衣袖上。
    皇上没注意到秦谖的动作,又在心里推演了一番,慢慢定下心来,有些感慨的望向秦谖,“想不到,你还有这番见识,是朕先前小瞧你了,没想到,秦儒方养了个好女儿。”
    秦儒方是秦谖父亲的名姓,秦谖乍一听到,还觉得有些陌生,很快就明白皇上是在说谁,随即面目光有些复杂,“皇上谬赞了,臣妾不过是关心皇上心中所想,终究是妇人之见。皇上不要怪罪臣妾就是。”
    “怪罪你什么,朕还要谢你。”皇上说完便起身了,心情有些急不可耐,“那朕先回养心殿了,外面天热,你还是好好在殿里呆着,朕忙完了再来看你。”
    “臣妾知道,皇上也要注意身体,调人的事情也不忙着,就近调过去便是,终究是皇上龙体要紧。可不要急病了。”秦谖眼见着皇上着急,心里不好受,温声安抚着。
    皇上点点头,拍拍秦谖的手以示安慰,就急匆匆的出去了。
    过后几天传来的消息果然印证了秦谖的话,那位御史去了华北,开始还仗着有圣旨在身,拿着款儿让当地知府将当地的一些富绅请了来,说明了来意,本以为那些人都该诚惶诚恐的将自家的粮食都拿出来,还该叩谢天恩才是。毕竟,这可是皇上借粮,谁敢不答应。
    谁知那些人却根本不理这茬,态度倒是好的一塌糊涂。将这位三品京官用各种好话捧到了天上,可等话锋一转说到了正事,却一个个的都开始哭穷,“老爷您不知道啊,这日子难啊,前些日子我实在看不下去,已经将几千石家底拿出去都贱卖了,基本没赚上钱,可谁忍心看着百姓饿死不是?哎,如今家里的粮食也勉强够一大家子人糊口罢了。老爷您这是为难我们啊。”一个人首先开口了。
    其他的人也不甘示弱,“可不是么,我儿子前几天看那些灾民可怜,也拿出了好几十石粮食出去放义粮,现在我们家都紧张的很了。哎,不是听说朝廷赈灾的粮食拨下来了么?怎么,莫非不够?哎,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一个两个打了头,剩下的人都七嘴八舌的诉起苦来,这御史哪见过这般阵仗,尤其明知他们说的是假的。可却拿不出证据证明什么,一时竟没了言语。
    一旁作陪的几个官员,也都是收了这些人好处的,眼见这御史拿不出什么实际的本事,心里也小瞧了,在一旁半真半假的“威逼”着:“朝廷也知道你们难。如今大灾年头,谁不难?但你们起码也要拿出些东西来,不然怎么让大人给朝廷交代。”
    于是最后的征粮结果只是得到了三万石而已,酒席散后,御史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原地。这才真正恐慌起来,征粮令已经下了,有数万壮丁听说挖井能得到养活一家老小的粮食,都兴冲冲的报名了,明日挖井就要开始了,可三万石粮食怎么能放的过来?
    皇上也接到了这位御史的密奏,将卢宜安叫了过来,把奏折给他看,接着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卢宜安的表情,卢宜安一看,脸色立刻惨白了起来,喃喃道:“怎么会这样,皇上圣旨都下了怎么会征借不到粮食。那华北的百姓可怎么办?”
    手一松,奏折掉到了地上,卢宜安也随之跪下了,面色灰白,嘴巴张合了半天才发出声音:“皇上,微臣酿下了大祸啊。”
    皇上看卢宜安神情不似作假,放下心来,看来他只是实际经验不够罢了,不只他,连自己也不是差点走错了这步么。想到这,皇上脸部轮廓的线条柔和了许多,“幸好,错未铸成,你起来吧。”
    看卢宜安犹疑的表情,皇上知他不能安心,便将秦谖弥补的法子给卢宜安讲了,卢宜安听完,脸色慢慢缓了过来,“还是皇上深谋远虑,微臣惭愧。”
    “你也不是为了替朕分忧么,何况,你的法子整体是没有错的,朕叫你来,只是为了让你看清人世之事,远比你我曾以为的复杂的多。做人不易,要事事考虑周全。”
    卢宜安一动不动的跪在地上,将这句话默默记在心上。
    又过了几日,皇上终于再次踏入后 宫,首先便去看了秦谖,秦谖正细心缝制着一个肚兜,脸上是浓的化不开的柔情,见皇上来,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放下来,“臣妾给皇上请安,恭喜皇上终于解决了燃眉之急。”
    皇上挑挑眉:“哦?你听到了什么消息?”
    秦谖一笑:“臣妾每日在这深宫,足不出户,哪有那么大能耐,能听说前朝的事情。只是臣妾看皇上此次前来,步子比上一次要轻快不少,可见是心里放松了,皇上可不要怪臣妾莽撞。”
    华北之事的确解决好了,如今虽然干旱依旧,可华北已有成千上万口井可供人用,皇上又下令又将明渠洛渠等五大渠的水引入华北,再加上朝廷的赈灾粮以及各家挖井所得的粮食,华北大旱终于是能度过去了。
    “朕以前真没发现,你心思这般奇巧,你说得对,华北那边终于安稳下来,你功不可没,说吧,你想要朕怎么赏你?”
    秦谖面色一变,拉着皇上的袖口就要跪下,被皇上以重力扶住了,“你这是做什么,有了身子的人还这般不知轻重,好端端的跪什么。”
    “皇上,臣妾前几日是看见皇上愁眉不展,才忍不住建议了几句,也是碰巧有用,臣妾究竟是个妇道人家,臣妾干政已是大不应该,如何还敢求赏,臣妾只求皇上怜悯,莫要将此事传出去了,否则对臣妾来说,便是不恕之罪了。”秦谖言辞恳切的对皇上说道。
    皇上到底年轻,本来就不是特别挂怀这些规矩,正欲开口反驳说谁敢不恕,脑海却浮现出太后威严的面孔,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看秦谖这般不居功自傲,态度谦卑,怜惜的心情如秋日漫漫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