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灼华年-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泰帝死死盯住眼前的女孩子,瞧着那双黑白分明,若墨画秋波一般的明眸微微一叹,竟然问道:“他们没有告诉你,去了便再不能回来么?”
陶灼华微微摇头,目光淡然而又悠远。她柔顺地笑道:“长公主不曾这么说,不过…臣女却猜到几分。”
☆、第六十章 托付
聪明人在一起说话,原不需要费太多的力气。
面前的女孩子眉眼沉静,抬起那双眼眸与人直视时,有些半身清风半身月的超脱,却又透出一股似是沙场历劫归来之后才有的铁血风范,令景泰帝难以看透。
想着那卦象上匪夷所思的呈现,景泰帝长叹一声,深恨自己学艺不精。
他招手唤了陶灼华近前,腊黄的手竟抚了抚她的长发,复杂的眼光中添了丝慈爱,认真地问道:“朕来告诉你,他们这次送你去大阮并不是游水玩水,而是入京为质,有生之年大约都回不得故土,你…恨你父亲与长公主么?”
位居青莲宫的日子里,陶灼华瞧多了宫里头人情冷暖,更学会了揣摩旁人的心意。景泰帝瞧着自己的目光里头,分明饱含了万千的企盼,还有丝强压下的激动与欣喜,而那份慈爱也是发自内心,与瑞安长公主的表面功夫浑然不同。
陶灼华不晓得景泰帝何以有这般复杂万千的情绪,却也晓得他留自己在这里,绝不是与自己闲话家常那般简单。
她斟酌着措辞,眼圈微微一红,有些凝涩地说道:“民女年纪尚小,在京城无依无靠,唯有依附父亲与长公主府,才能求得活命。若长公主真是这样的打算,民女也无力反抗。”
闻弦歌知雅意,无论是景泰帝还是陶灼华,都觉得双方有谈下去的必要。
景泰帝听出了她话中的愤懑与无奈,她也晓得了景泰帝大权旁落的不甘与挣扎,两个人都对瑞安长公主有深深的愤懑。
景泰帝将身子坐得更直一些,仔细打量着陶灼华,忽然问道:“朕只问一句,她是我的仇人,是你的仇人还是亲人?”
问题虽然突兀,却并不难回答,打从苏梓琴故意叫陶灼华瞧见了芙蓉洲内的蟠龙雕刻与九九至尊的台阶,陶灼华便晓得这兄妹之间一定是不死不休的纠结。
她认真答道:“民女不敢欺君。负心人累我母亲郁郁而终,如今他的枕边人又要累我背井离乡,两个都是仇人。”
“那便好说了,除却你,如今朕真是无人可托”,景泰帝干咳了几声,又吐出一口带血的浓痰。他支起身子拿茶水漱了口,这才招手叫陶灼华近前,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陶灼华眸间瞬息万变,关于前世的猜测渐渐成真,眼中寒霜霎时倾覆,转而一片凝重,到带了些隐约的杀机。
景泰帝目露求恳,殷殷期盼她的答复。陶灼华沉思了片刻,眼间便绽开一波一波的涟漪,从容而又深湛。
“陛下,您的要求夕颜可以答应,正好夕颜也有一事相求。”陶灼华眸间有萃然的霞光升起,潋滟而又明媚:“今生今世我不想姓苏,便是假的也不可以。”
景泰帝抑制不住的咳嗽间挟着深深的快意:“好孩子,这句话说得痛快,朕虽然是把钝了的斧头,不能再掌朝中生杀,你这点小小的愿望却可达成。”
明媚的秋阳灿烂又干净,透过乾清宫重重的帷幔,筛落在陶灼华的周身,她瞧起来那样明媚而温暖,令景泰帝沉甸甸的心瞬间轻松了起来。
望着这个初次谋面的女孩子,景泰帝认真问道:“夕颜,你喜欢什么封号?朕这便传旨,令他们死了那条要你姓苏的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咀嚼着篆刻在心灵深处的句子,陶灼华眸间蓦然一亮,她认真地问道:“陛下要册封民女不成?”
景泰帝点头笑道:“他们既要你担着长公主府长女的份位,朕便赐你郡主的尊荣,要你与苏梓琴比肩。他们再不痛快,只会疑心朕替长公主府添堵。”
想是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苏梓琴是长公主的女儿,便是景泰帝的眼中钉。陶灼华瞧着这行将就木的君王眼里竟泛起一丝狡黠,不由漫过深深的酸楚。
她恭敬地俯地在上磕了三个头,才认真说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臣女以陶为姓,当以灼华为名,请陛下成全。”
前世里何子岑为自己取下的名字,每每想起便是锥心的疼痛,更是甜蜜的酸楚。陶灼华眼角忽然溅起片片泪花,她低泣着说道:“陛下,有些事情恍若前尘旧梦难以割舍,臣女盼这个名字已然盼了许久。”
景泰帝本是死灰样的双目中熠熠有神,竟有了星辰之辉。他冲外面呼唤了一声,许三应声而入,垂着手立在二人前头。
景泰帝大声说道:“传朕的口谕,陶氏夕颜德才双馨,甚得朕意,即日起赐名灼华,加封郡主,着宗人府立即写入玉碟,不得有误。”
许三领命而去,留了乾清宫这一大一小相视而笑。虽然初次晤面,竟有了些许默契。刘才人重新端了茶来,将切成小块的枇芭果喂到景泰帝口中,瞧着景泰帝通体舒泰的样子,竟对陶灼华感激地一笑,复又悄悄退下。
本以为景泰帝会命人拟旨,未承想他比自己更心急,直接命许三去传口谕。似是瞧着陶灼华目露疑惑,景泰帝哈哈一笑,指指自己偌大的宫内:“瞧见了吧?朕已经是躺在这里的傀儡,为了令朕不能发号施令,瑞安从不在乾清宫里留下笔墨,而朕的身子,早已出不了这乾清宫。”
一代帝王落得如此境地,陶灼华深深惋惜自己前世不曾留意,她悄然凝望着刘才人投在门扉上的剪影,冲景泰帝露出疑惑的神情。
景泰帝宛若孩子般,露出得意的神情,悄然说了句:“放心,自己人”。
一老一少再次莞尔微笑,景泰帝瞧着机不可失,稍稍朝里侧身,哆嗦着双手撕下自己内里丝衣的一角,接过陶灼华从荷包里递来的眉笔,极快地书写着什么。
景泰帝所着的天蚕丝衣是极薄的丝绢,巴掌大的一块写完了再卷成卷,交到陶灼华手上。陶灼华拔下陶雨浓送的木簪,轻轻旋开簪头,将那些宁气的檀香倒入景泰帝炕桌上燃着的香炉,再将丝绢小心地塞入簪中。
☆、第六十一章 对峙
秋阳依然暖暖,映上陶灼华低垂的眉眼。
景泰帝瞧着小姑娘不惊不怕,似行水流水一般的动作,到一时恍惚。在这一刻,他似乎忘记了她的稚龄,却认真将她当做自己的盟友。
指一指外头刘才人的身影,景泰帝忽然重重拍一拍陶灼华的肩膀:“朕情知所求太多,然而却无端信任你,若以后你与她重遇,可否替朕照拂一二?”
那个旁人眼中以色侍君的女子,身上其实背负了太多的重担。在这场与瑞安长公主的较量中,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瞅着门扉上映出的浅浅身影,陶灼华轻轻点头,眼神却认真而又坚定。
景泰帝忽然眼角润湿,将手一挥道:“去吧,在这里待得久了,她又会生疑。记得回去之后好生对答,那东西关系到许多人的生命,若是无法保全,宁肯叫它永无天日,也不要落到奸人手上。”
陶灼华郑重点着头,她退后了几步,又认真地跪在景泰帝面前,清晰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女既然应下,日后一定想法子送到太子手中。”
前世李隆寿曾有过那么一脉仁心,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今日景泰帝托孤,瑞安长公主又是大家共同的敌人,陶灼华慨然应下,一时心情澎湃。
默默告别了榻上垂危的病人,陶灼华轻轻推开了虚掩的房门,与刘才人相对而视。刘才人的目光一片澄静,不似守着瑞安长公主那般惶恐,也不似在人前那般柔媚,她略一颔首,冲陶灼华点了点头。
陶灼华侧身避开,笑容盈然而又幽静,两人交错身形的片刻,陶灼华轻轻说道:“民女日后便要去往大阮,在那里期待与才人娘娘的重逢”。
刘才人脸上一震,她双手交叠在小腹上,不可置信地低头去望陶灼华。小小的人儿虽然稚龄,眼中却带些睥睨天下的神情,她便重重点了头。
菖蒲候在外头,前后等了约莫一柱香的功夫,便瞧着陶灼华低眉顺目从里头走出。此时许三传旨还未回来,另有位唤做刘福的公公陪着等候。陶灼华先与刘福行了一礼,这才低声对菖蒲说道:“有劳姐姐久等。”
菖蒲身边还立着位宫女,想是等着替二人引路,瞧着陶灼华出来,忙传了一旁的小轿,请陶灼华上轿。
青绸软轿在宫里左拐右拐,却拐进一个一地绿荫婆娑的宫殿,上头黑色烫金的门楣,以篆书写了“太液”二字。菖蒲见陶灼华诧异,笑着解释道:“长公主殿下吩咐了,说大小姐入宫不易,特意请您泡泡宫里的温泉。”
果然是心思缜密,生怕陶灼华带出一丁半点东西,陶灼华佯做不懂得瑞安长公主的意思,反而露出又惊又喜的神情:“原来宫里也有温泉,从前在青州府,到随着舅母去泡过几回,这宫里的温泉,不晓得该如何华丽。”
泉眼不大,周围却装饰得富丽堂皇。陶灼华缓缓走入,瞧见里头另立着个身穿桃色焦布比甲的婢子,见两个人进来,只冲着陶灼华浅浅一揖,神色十分高傲。
想是瑞安长公主信不过菖蒲一人服侍,另指了这名唤忍冬的丫头在侧。前世捧高踩低的人,陶灼华自然不曾忘记。她故做不认识,由着菖蒲引见,端正地受了忍冬的礼,这才盈盈笑道:“听过这位姑娘,似乎是费嬷嬷的孙女儿,姐姐不必客气,快请起来吧。”
仗着费嬷嬷的声势,忍冬在长公主府自觉高人一等,哪里将陶灼华这样的身份放在眼中,见对方安之若素地受了自己的礼,恨得将银牙一咬,只敷衍地一笑。
由菖蒲与忍冬服侍着,陶灼华解开了发辫,忍冬毛收毛脚地将她头上钗钏除去,瞧见那只木簪,嫌弃地绕了开去,只拿梳篦替她笼了笼丝发。
陶灼华宽去外衣,露出里头玉簪白绘绣折枝海棠的中衣,便缓缓往池间走去。
热气氤氲,温热的池水间已然洒落无数的花瓣,如今香气弥漫,经久不散。
陶灼华满头青丝铺沉,唯余着那一个小小发髻,依旧挽着那根木簪。她不用二人帮忙,自己撩了些水珠在身上,便卧在温泉间一张莲叶形和田玉硬榻上,慵懒地享受着温泉的滋养,浑不理会忍冬能杀人的目光。
出来时不出所料,她的衣衫都被人动过,却又小心翼翼地恢复了原样。忍冬已然不见,只有菖蒲笑吟吟捧着件簇新的烟灰色珠兰勾边绘绣银色碗莲七幅湘裙,轻声回道:“尚宫局制的新衣,方才送过来请大小姐过目。”
陶灼华便送佛送到西,笑着说了好看,再将自己的旧衣裙一指,请菖蒲好生收起,便自去换了新制的衣衫。菖蒲再引着陶灼华出了太液池,去了御书房旁边的偏厅等候,早有人报到瑞安长公主前头。
瑞安长公主此时却不在御书房,而是重又折转回乾清宫中。这次连刘才人也被屏退,她目光灼灼盯着景泰帝道:“皇兄这是什么意思?”
景泰帝脸上难得带了抹笑容,此时没有外人在场,兄妹二人都卸下了脸上的伪装,景泰帝哈哈大笑道:“是那孩子自己说的,她不想姓苏,朕便成全了她。”
瑞安长公主猩红的指甲几乎要点向景泰帝的额头,她阴冷着一张脸道:“给我和苏世贤添堵,便令你那么开心?如今大权旁落,你再不甘心也没啥用处,也不过只配这一点点权利了吧?”
景泰帝笑得喘做一团,目光炯炯望着瑞安长公主道:“瑞安,人在做,天在看。你为了大阮皇位,不惜在朕药里下毒。若不是为着寿儿,朕又岂能任你摆布?”
瑞安长公主轻抚着裙裾上一只苏绣的五彩凤凰,雍容笑道:“你甘不甘心,事实已然是这样。你若是怪,只须怪自己错生了男儿身,不该继承父皇的位子。”
她悄然俯低了身子,以压得极低的声音说道:“你瞧,寿儿对梓琴死心塌地,任我百般拿捏,来日会不会跟你一样又是个傀儡?”
☆、第六十二章 灼华
残香袅袅,乾清宫经久不散的药气里更添了硝烟滋味。
瞧着瑞安长公主嚣张的样子,景泰帝一张脸涨得通红。他眼中恨意连连,森冷地问道:“瑞安,苏梓琴到底是谁的孽种,朕可不信你会替苏世贤生下孩子。”
“知我者,果然莫如长兄”,瑞安长公主爆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她随手拨拉着果碟里金黄的贡桔,捡了枚熟透的剥开皮,含了一瓣在口中:“你管她是谁的孽种,能替我笼络住寿儿便好。”
“你,你”,景泰帝伸出手去,想要掌掴瑞安长公主,终究有心无力。他枯瘦如柴的胳膊颓然沉下,只厌烦地转过了身:“你出去吧”。
瑞安长公主将桔皮抛到炕桌上,不屑地笑道:“皇兄,你不用白费心机。你便不让那丫头姓苏,她一样要顶着长女的身份为质,梓琴还是要嫁给寿儿。你有那些心思,不若好生求我,如何才能多活两日。”
景泰帝寂寂无声,根本不回答瑞安长公主的话语。瑞安长公主冷哼了一声,施施然转过头去,命人传着陶灼华一起回府。
早在长公主回府之前,宫里传旨的太监便先莅临。苏世贤跛着一只脚接了景泰帝的口谕,闻道陶灼华居然被景泰帝赐名,还册封为郡主之尊,与苏梓琴享同样的俸禄,不觉愕然便楞在了当场。
他使人打听着瑞安长公主何时回府,想要问问宫里的状况,奈何瑞安长公主哪里将他放在心上?只命费嬷嬷打发了来人,确认了陶夕颜更名灼华的事实。
车马停在长公主府中那片广袤水域的码头,瑞安长公主并未叫陶灼华回去,而是与她同舟进了芙蓉洲,还使人给苏梓琴传话,叫她过来一同用膳。
陶灼华请知瑞安长公主会问询,到也安之若素,便请菖蒲回叠翠园传话,叫娟娘与茯苓不必担心。长公主早命人切了盘哈蜜瓜,配着南方新鲜的贡桔,半夏方才将一壶青柑菊普煮沸,苏梓琴着了一袭浅紫碎缨的郁金裙姗姗来到。
瑞安长公主命人将茶水与果碟都摆到露台上,这才拉着她们二人往外头走。苏梓琴先不落坐,而是冲着陶灼华行了一礼,贺她晋封郡主之喜,且浅浅笑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姐姐这个名字好听。”
陶灼华情知她是贺自己得偿心愿,不必委屈着姓苏,亦微笑还礼。
露台上只有三人在坐,瑞安长公主便有意问及今日的谈话,略带责备地说道:“好端端的,如何会与陛下说起你不要姓苏?天下间再无不是的父母,你纵然责怪你父亲,那也是他与你母亲的过往,在你身上并没有过错。”
陶灼华垂首不语,显得有些倔强。见苏梓琴剥开贡桔递到自己面前,方转圜了脸色问道:“殿下,今日陛下为什么问我去大阮可是心甘情愿?还说我此去容易,回来却难,这是什么意思?”
长公主拈着银签子的手一顿,慵懒笑道:“那你是如何答的?”
陶灼华眼波轻轻一闪,娴静地答道:“灼华实话实说,并未听殿下提及。不过如今舅父一家不在身边,灼华随着殿下与大人过活,其实有些起寄人篱下。若殿下与大人真是这样的打算,我也并没有选择。”
似是被景泰帝的问讯着实吓到,陶灼华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将要离乡的哀怨,她低低追问道:“殿下,陛下所说的是真还是假?大人接了灼华回来,难道真是另有打算?”
瑞安长公主轻柔地笑着,优雅地将散发着贡菊香气的普洱往两个女孩子面前推推,毫不在意地说道:“陛下在与我置气,故意说话吓唬你。便似是我们想让你姓苏,他却偏偏许你姓陶,还赐下灼华的名字。”
陶灼华捧起面前的冰裂纹水晶盏喝了口茶水,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灼华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着实有些想家了。待舅舅他们来接我,我如果想回青州府去,依然可以回去,是不是?”
简直便是在痴人说梦,若是陶家人入京,瑞安长公主求之不得,正好落进她的樊笼,还想什么重回青州府去。
长公主把玩着炕桌上一枚凝脂一般的和田玉如意,雍容而笑道:“唤习惯了夕颜,再改口叫灼华着实有些别扭。灼华,你如今不只是陶家的外甥,而是我的长女,宗人府已然上了玉碟的灼华郡主。待你从大阮玩够了归来,想什么时候回去,我便使人什么时候送你回去瞧瞧。”
两人简直是在秀着无双的演技,瞧着眉目间华彩灼目的瑞安长公主,再瞧瞧温良无害的陶灼华,苏梓琴心里暗暗为前者掬了一把同情泪。
她拿银签子叉起一块哈蜜瓜,慢条斯理嚼着,有些天真地说道:“姐姐,你啥时候回青州府,我也一道随你瞧瞧,到时候你可要尽到地主之谊。”
一方水土,育出前世陶家人的宁折不弯,育出陶春晚与陶雨浓姐弟的重情重义。不止是陶灼华,连苏梓琴都记得陶雨浓临死前的模样。
那个男子拼了命想将最后听得的秘密送到陶灼华跟前,却累得中毒身亡。苏梓琴心怀恻隐的同时,也很想瞧一瞧陶氏姐弟口中念念不忘的洋溪湖与范公亭。
瑞安长公主赞赏地望了苏梓琴一眼,只做她机敏善辨,在替自己打着掩护,浑然不晓得她的话是发自肺腑。
三言两语哄得陶灼华不再发问,瑞安长公主心下只做已然尘埃落定,她命小厨房做了几道好菜,留着两个女孩儿散了半日心,方才命人送她们回去。
乾清宫里窗椟紧闭,那抹灿烂的秋阳又被拒之门外,景泰帝方才见陶灼华有些劳神,大喜大悲之下神色更加萎靡。
许三自食盒里取了御膳房送来的人参雪蛤汤,景泰帝尝了两口便不想用,反而就着软糯的雪梨粥吃了几口米饭。他闭目静养了片刻,觉得精神好些,才缓缓吩咐许三道:“闷得很,去唤刘才人来唱个曲儿。”
☆、第六十三章 昆曲
许三应命下去使人传话,又进来替景泰帝倒了杯龙井茶润喉,低低劝道:“陛下,您凡事想开些,将养好龙体要紧。”
“这龙体还有将养好的那一日么,许三,你也不必睁着眼睛说瞎话,平白逗朕开心了”,短短几句话,景泰帝便如拉风箱一般,呼哧呼哧直喘。
许三满脸伤感,背着身子拿衣袖轻轻沾了沾眼角,却勉强笑道:“上次刘太医还说,陛下这几日身上见好,待过了冬,明年春里止不定便大好了。”
“好奴才,朕的事情从来不瞒你,咱们便在这里自欺欺人吧”,景泰帝勉强露出丝笑容,吩咐他拿些贡桔来压压嗓间的腥咸。
一碗虎狼药夺命,无论是景泰帝还是许三都心知肚明,郡臣二人相顾无言,反是景泰帝嘿嘿笑道:“瞧你这幅怂样儿,后事还未料理好,朕如何舍得大归?”
许三露出抹比苦还难受的笑容,却故意逗趣儿道:“奴才还指着陛下长命百岁,不然,普天之下谁还能护得住奴才。”
景泰帝拍拍他的手,慎重道:“你给我记好了,你可不能死。朕虽布有后手,却还指望有替朕卖命传话的人。日后你想法子离开大裕,待时机成熟再回来。”
许三诺诺应着,主仆二人都将目光移向窗外。乾清宫几株丹桂芬芳吐蕾,像一片金色的花雨般流香溢彩。偶有微风吹过,又是灼灼金黄如火,簌簌从枝桠间飘落,在地下积了薄薄一层,美得不似人间。
这些丹桂树历经几朝几代,见证了乾清宫几任君王的悲欢,如今将送走景泰帝的迟暮,景泰帝却希望能借此迎来太子李隆寿的新生。
那一地婆娑的花雨,似是景泰帝深深的悲凉,便如一杯涩如黄莲的酒,明知含有鸠毒,景泰帝无力推开,唯有满满饮下。
刘才人得了传唤,不多时便到了乾清宫。娇小的江南女子打扮得十分清丽,象牙白绣了湖色折枝海棠的宫裙,上身是湖色云绵素面右衽夹衣,衣襟上散绣着几瓣象牙白的海棠,发间斜压一枝白玉簪,亦是雕成海棠花的样式。
景泰帝招手让她来自己身边坐着,温柔地握住了她的手,宠溺的眼光抚过她平坦的小腹,柔声吩咐道:“心里闷得很,给朕唱只昆曲儿听听。”
刘才人目光中些许的犹豫,低低说道:“妾还是给陛下唱段儿黄梅戏吧,若叫长公主晓得妾又唱昆曲,只怕会惹得陛下更不痛快。”
“管她做什么”,景泰帝无所谓地摇摇头,淡笑着说道:“她如今忙着调教府里那个丫头,心思不在乾清宫,你便唱只桃花扇结尾的那套北曲给朕听听。”
昆曲多悲哀,那只桃花扇更是缠绵悱恻,刘才人眼中悲切,本不想唱,见景泰帝目露企盼,又不忍拒绝。她便立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开口唱道:“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一曲折桂令唱过,似是觉得太过哀痛,刘才人便低低收住,想要起身替景泰帝斟茶。到是景泰帝意犹未尽,推她道:“往下唱,都唱完了吧”。
瞧着景泰帝容颜枯槁、面色腊黄,不过三十出头的人到似是七旬老翁一般,刘才人心下一酸。
忆及初初进宫伴驾时,景泰帝虽有病容,却也玉树临风,颇有潘安之姿。
时光催人老,不过短短两年的时光,便将昔日的风流倜傥化做今日的苦腐朽木。想着那一碗一碗喝进景泰帝腹中的苦药,刘才人眼中悲切更盛,她背过身去拿帕子悄然蘸了蘸眼角,又轻声往下唱去。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诌一曲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一曲哀江南唱罢,刘才人不觉眼眶一红,竟呜咽有声,再也唱不下去,低低将头俯在景泰帝怀中小声啜泣了起来。
“前日将你宣去芙蓉洲,那贱人有没有为难你”,景泰帝温柔地拍打着刘才人的脊背,又抬起衣袖为她拭泪。
“没有,不过是嘱咐妾身留意灼华郡主入宫时您都同她说些什么,还说了好些对许公公不利的话,那一位已然不信任许公公,存了除他之心。”
若不是自己如今双身,刘才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她身子微微颤抖,低声说道:“陛下早些为许公公寻个法子,莫叫他落在奸人手上。”
“你们两个,是朕最后的依靠,哪一个她也休想动到”,景泰帝斩钉截铁,眼中上位者的睥睨彰显无遗,这一刻仿佛才真正有了做为君主的威仪。虽然只是短短一瞬,已然令刘才人瞧得热泪盈眶。
景泰帝支撑着身体,将刘才人拉到自己怀中,再把唇角凑到她耳边低语了一回,刘才人眸中瞬息万变,眼泪不听使唤地扑簌扑簌直落。她万分不舍地望着景泰帝,瞧着对方企盼的目光,唯有深深点了点头。
未正一刻,又到了景泰帝该用药的时候。刘才人早便候在乾清宫内,她守着太医院的人熬好了药,再亲手端到景泰帝面前,殷勤劝着他喝下。
景泰帝今日脾气有些暴躁,望着一碗黑如墨汁一般的药水,只不愿往口里咽,他狠力将药一掀,整碗药都泼上地面,拼力喝道:“滚,都滚出去。”
咣当一声,汝窑白瓷的药碗摔落在墨玉地面上,雪白的瓷片四处飞溅。刘才人唬了一跳,她立足不稳,脚下一个趔趄,便摔在景泰帝榻前,被几片碎瓷划破玉手,鲜血滴滴答答流了下来。
十指连心,刘才人痛得眉头皱在一起,却殷勤劝道:“陛下,良药苦口,您一把年纪的人如何耍小孩子脾气,待臣妾再去熬一碗来。”
“奸人、奸人,你们一个一个巴不得朕早死,熬些什么苦到家的药汁?你实话实话,那里面都添了什么东西?”景泰帝狠狠骂着,眼中一片戾气。
☆、第六十四章 迟暮
刘才人侍寝两年,从未见景泰帝如此雷霆震怒,身子不由瑟瑟抖做一团。
外头的宫人听到动静,想要进来收拾残羹碎片,闻得刘才人被骂,都在那里探头探脑。许三铁青着脸将众人骂了回去,再将门轻轻阖。
景泰帝似是呼吸不顺畅,他揪着自己的前襟大口喘着气,再次问道:“说,里头是些什么东西?你们一个一个存心叫朕早死。是打何时起,你成了她的人?”
刘才人瑟缩着回道:“陛下,臣妾冤枉。臣妾每日给您端来的都是太医院抓来的药材,哪里敢乱放别的东西?臣妾一入宫闱便是陛下的人,实在听不懂陛下您这话的意思。”
见宫人都不敢进来,刘才人只好忙不迭地跪着收拾地上的碎片,手忙脚乱之间又被碎瓷割伤几处,手上汩汩流下血来。
景泰帝余怒未消,连接将炕桌上的插瓶、茶盏都拂到地上,几块碎瓷愈发崩落在刘才人雪白的皓腕间,留了浅浅的伤痕。
刘才人垂着头,指间的鲜血不小心染上素绿的裙面,那上头也沾了丝丝血渍,仿佛暖春烟柳碧丝渲染出几朵绚丽的桃花,美丽而又哀痛。
景泰帝目露不忍,忍不住轻轻呜咽起来。刘才人却忽然抓起一片碎瓷,往自己臂间一道伤口狠狠划去,让那鲜血更加淋漓。
刘才人痛得额间沁出细细的汗珠,脸色雪样如瓷,别有惊心动魄的美丽。她以膝当脚前行了几步,抬头对景泰帝小声说道:“陛下,快些。”
景泰帝长叹一声,不忍心去瞧底下胭脂柔媚的伊人眼中那少有的英气,眼泪却纵横直流。他拿食指沾着刘才人臂上的鲜血,在一块丝帕上匆匆写了几句话,又慎重取了未曾离身的私章,在上头用了印。
刘才人苍白着脸将丝帕封在蜡丸之中,再咬着牙埋入自己臂间的伤口。
娇柔的江南女子大约没吃过这种痛苦,刘才人痛得额间冷汗涔涔而下,努力咬紧了牙关,一丝呻吟依旧溢出唇间。景泰帝早忍不住,将她紧紧拥在怀中,两人抱头痛哭,却不敢发出声音,一颗心似要揉碎一般。
外头有几个宫人并未远离,依然在探头探脑听着动静。许三远远瞥见里头有瑞安长公主的人,也不上前斥责,只静静守在房外,不时侧耳倾听一下里头的动静,显得脸色极为凝重。宫人们见他都不敢擅动,自然一个个屏气凝息。
良久之后,里头传来刘才人撕心裂肺的哭泣,接着便是景泰帝暗哑着嗓子唤人,许三忙挑了帘子往时里走,又示意宫人们进来打扫。
瞧着刘才人满身是血,许三心生恻隐,拿目光询问景泰帝,见对方肯定地点头,亦洒落几滴泪水,冲刘才人轻轻颔首,目露感激之意。
景泰帝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毫不忌讳那些个正在收拾打扫的宫人,指着刘才人对许三大声说:“贱人持宠生娇、忤逆圣意,实在大逆不道。传旨立即打入冷宫,朕与她不到黄泉不复相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