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陵长歌-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毓眸光一转不转,道:“品德,言语,容仪,女红,只差一个。”她的话中肯,绝无偏私桓秋容。
  桓秋容眸光略有些黯淡,沉声道:“阿容的确容仪有失。”
  杨毓心尖一疼,复对谢元清道:“君子尚德,郎君又有几样?”
  谢元清嗤笑一声道:“一样不少。”
  :“哦?”杨毓的不屑毫不掩饰,接着道:“好德而不好色,也有么?”她眸光凌厉张杨,毫不客气。
  杨毓的话说的即快又狠,全不给人一丝反应的机会。众人听到此处已然对杨毓的急智与修养纷纷侧目。
  谢元清唇间讷讷,转眸看向帷幕中的剪影,双手拱起,长施一礼道:“元清本无恶意,女郎莫要挂怀。”
  桓秋容展唇一笑,她声音清亮道:“拿开帷幕。”

  ☆、第一百八十章 欺辱上门

  杨府的下仆赶紧上前,挑开帷幕。
  桓秋容微微垂首,自帷幕中踏出来,她腰间一摆,胯间轻遥,踏着风雅婉约的“洛神步”走了出来,那双小鹿似的双眼,似有婉风流转。她对着谢元清扬唇而笑,垂首施礼间,显得雍容清贵又风流娇美。
  施完这一礼,桓秋容无一丝迟疑,回到软榻上,端庄跪坐。
  谢元清未想到,原先那娇俏的小姑娘,转眼间已长成这般曼妙窈窕,她行路之间风流韵动,犹如分花约柳,哪里有一丝跛足的模样,不禁愣在当场。
  她这一行礼,士族大家的高贵大气让人侧目,这是接受了谢元清的道歉。
  :“这步子,似非安步。”谢元朗笑着问。
  桓秋容微微侧目,似是看向杨毓,道:“此步名曰“洛神步”,毓姐为我所创。”
  :“洛神步?”谢元朗不禁摇头叹道:“行步犹如春柳濯濯,体迅飞凫,当得此名!”
  一旁的众世家小姑见此步得此盛赞,又确是美妙,不禁纷纷暗自记下桓秋容行步的模样。
  杨毓深吸一口气,转眸而笑道:“今夜皓月当空,清风舒朗,若不饮酒,岂不白白弗了良辰美景?”说着,身侧的静墨递上玉樽,杨毓举杯以对。
  众人欢笑举杯,同杨毓一起把酒。
  :“骠骑大将军裴良到!”
  一声下仆的高呼,众人目光转向门外。
  裴良一身玄色衣袍,若非脸上多出一道伤痕,真是鬼斧神工的英俊威武。他双眸似星辰明亮,笑着对众人拱手施礼。
  杨毓眸光看向身侧的诸人,只觉得那些人看向裴良的目光有些奇怪的轻慢。她未及多思,俯身还礼。
  裴良却似乎习惯这样的目光,神色并无所不适的落了座。
  酒过三巡,众人提议游戏助兴。
  桓秋容笑道:“拙琴一曲,望诸君欢喜。”
  下仆送上七弦琴,桓秋容指尖抚琴,一曲清丽之音,顿时荡漾在杨氏庭院之中。
  谢元清低低的道:“二弟,未想到,这桓氏女郎教养的如此精心。”
  谢元朗笑道:“确是好琴技。”
  王仙爱惊异道:“大兄,阿容何时这般擅琴?”
  王靖之慢条斯理的道:“自识得阿毓起。”的确,杨毓与桓秋容一路南来,杨毓经常与她抚琴,她的琴自然的沾染上杨毓的清音,得到突破实属自然。
  王仙爱一如王靖之一般的清高自持,掩着唇轻轻一笑,缓缓的道:“难为兄长,在低等士族中,如何寻到这么一位出尘的。”话虽然是夸人的,但是语气中的不屑还是显而易见。
  一曲结束,桓秋容缓缓起身,对众人行礼。
  毫无意外的博得众彩。
  正在此时,谢元清扬声道:“早就听闻杨氏女郎有琴仙之名,不知今日是否有幸鉴赏?”
  杨毓眸光微微一顿,缓缓的垂下头,眸中全是厌烦,转瞬之间,杨毓抬眸笑道:“自然。”
  静墨将杨毓常用的琴送上来,下仆燃好熏香。
  杨毓微微闭目一瞬,一双莹白略显丰腴的小手抚上琴弦。
  整个庭院唯有微风拂过竹影的沙沙声,众人翘首以待。
  突然,杨毓张开双眸,微微摇头,眸光有些惋惜,有些无奈。
  她抱起美琴,递回给静墨道:“收起来吧。”
  :“女郎何意?”谢元清不明所以的道。
  杨毓转眸看向谢元清,一双朱唇轻轻开启,淡然的道:“方才兴致所致,琴来,却又兴致索然。我怎能用无心之曲,浊了这满室清华?”说着,杨毓眸光一挑,似在说,你说是吗?
  她的言语太过风雅,行过太过洒脱,直教满室士人公卿一怔。
  一谢氏郎君赞道:“如此风雅之女,怎能生在尘世?”
  :“咦?”王仙爱低低的笑了一声道:“真是未想到。”
  樊明低低的一笑,对身侧的王仙爱道:“阿毓曾言五不弹,是以疾风甚雨不弹,尘世不弹,对俗子不弹,对商贾不弹,鼓动喧嚷不弹。饶是当日兵临城下,九江王以命相要,她也未奏一曲,何况是对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谢氏郎君?”樊明眸光大快,对谢元清的不齿毫不掩饰。
  :“竟是这样。”王仙爱低低一笑。
  杨毓微微一笑,垂下双眸。
  今日有桓秋容一曲在前,她不会争了她的光彩,此为一。对谢元清不满,不愿对他奏,此为二。
  谢元清冷然一笑,缓缓的道:“难不成这琴仙之名实为浪得虚名?”他扬扬手。
  众人不甚奇怪,不知是谁第一个看向门外,众人自然的一同看去。
  只见一女郎,她身着天青色褙子,内衬雪白的三梭罗裙,乌鬓如云,端正的插着两支点翠簪子。步履窈窕中带着疏懒,身形修长曼妙,窄肩细腰,身如剪影,洒脱间夹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雪肤欺霜赛雪,明眸皓齿。这女郎媚眼轻轻一扫,冲着王靖之恬淡一笑,柔美的让人不禁惊叹。
  杨毓微微一怔,这人,她见过。便是南来路上遇到的谢氏女郎。
  在座金陵城的士族更是熟悉,那是谢氏才女,谢南笙。
  杨毓不禁暗自翻了个白眼,今日是怎么了,一个一个当她是泥捏的吗?这女郎分明是早已做好准备亮相的,杨毓将目光转向谢元清,只见他一脸的得意洋洋,乐见其成的模样。
  杨毓再看向王靖之,却发现王靖之疏朗的斜倚着软榻,一脸清高自持的模样,仿佛周身发生的一切与他无关。
  这还得了?
  杨毓恨不得拍案而起,这是追到家里来欺负人了!
  那女郎自进门起,目光便在王靖之与自己身上晃荡,这是生怕人不知她是来示威的么!
  她强压着怒火,脸上浮现起若有若无的笑容。
  那女郎踏着雅步走到中间,晚风浮动裙琚,更显倾城绝世。
  她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雅与贵,那是门阀世家代代相传的底蕴。
  谢氏女郎扫视一周众人,眸光深深的看了王靖之一眼。
  谢元清得意的看着众人瞧着自家阿妹的眼神,扬声道:“南笙,快奏琴一曲,让北地来的垮子听听何为方外之音。”

  ☆、第一百八十一章 他的妇人

  南北相融于江南,北方士族视江南为“蛮夷之地”,视南人为亡国之余,(即孙吴的残渣余孽)。
  南方士族则将北方士族视为入侵者,痛恨他们侵犯自己的利益与土地。
  是以南方士族纷纷私下里戏谑北方人为北垮或奤子,是一种浓浓的歧视。而北方士人也看不惯南方士人,以南蛮或蛮子相称。
  然而,这是私下里的称呼,谢元清,言语如此无状,众目睽睽之下对北方士人如此轻视。
  杨毓不禁替他暗自扶额,这种气量能当得起谢氏门楣?她眸光看向谢元朗,只见谢元朗无动于衷的抿了一口酒,一双桃花眼笑的开怀。
  杨毓不禁微微蹙眉,宽袖中的双手攥的更紧。
  被称南笙的谢氏女郎大方的对众人俯身行礼,笑着道:“大兄,南笙晚到还未向主人赔礼。”
  谢元清扬头不屑,口中称赞道:“还是南笙行止有度。”
  这试探来的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杨毓略微勾唇而笑。
  谢南笙盈盈一礼对杨毓笑道:“南笙今日去东山道观解惑,归来晚矣,望杨氏女郎莫要介怀。”
  杨毓抿唇而笑,起身回礼道:“女郎多礼了,我不过奤子一低微女郎,怎能受此大礼!”
  谢南笙未想到,杨毓竟这般不留情面,直接挑出谢元清的错处,却转眸笑道:“大兄心直口快,小女代大兄向诸位赔礼。”
  杨毓微微点头,似懵懂的道:“原还以为谢氏郎君是一时失言,却未想到原来是心直口快啊。”她的尾音拉的老长老长,意有所指。
  这时,来自北方的士人纷纷怒目看向谢元清。
  谢元清一时之间讷讷,未想到杨毓轻飘飘的一句话,竟引起众怒,他眸光复杂的看向杨毓。
  谢南笙却端庄大方的又施一礼,款款的道:“今日南笙来迟,愿以一曲,聊表歉意。”
  说着,下仆将谢南笙的七弦琴摆上琴案。
  话说到此处,杨毓淡笑着看着她。
  皓腕轻抬,只见那双盈盈素手抚上琴弦,轻勾慢捻之间,婉约柔美之音荡漾开来。杨毓笑的淡然,微微阖上双眸。
  她不经意的素手叠指,随着谢南笙的曲子,轻轻的敲击着榻几。
  谢南音双目灼灼看着王靖之,似有千言万语,琴声不知不觉带了一些哀怨的闺情。
  杨毓唇上勾着笑,闻听这倾诉衷肠的曲子,手指敲击榻几的声音也重了几分,而节奏却快了两拍,原本相互应和的节奏,被杨毓打乱。
  谢南笙眼中闪过惊慌,手指挑弦的节奏也快了一分,而正在此时,杨毓的敲击,却慢了下来。
  好好的一曲,凌乱纷杂,叫人不禁蹙眉。
  谢南笙只觉得如坠冰窟,坐如针毡,面色苍白的瞟向王靖之,却发现那人根本看也未看自己一眼,曲意境已破,唯有草草结尾。
  一曲结束,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是谁第一个拍手称赞,众人也就应和着,随口赞了几句。
  :“谢氏女郎不愧出身高贵,这一首琴奏的高绝!”一庾氏郎君起身赞叹。
  王靖之略微挑眉,看向杨毓,目光带着柔情。
  杨毓轻轻哼了一声,娇蛮中带着一丝酸意。
  谢南音恍若未闻似的看向王靖之,柔情似淮水烟波,眸中略带幽怨道:“郎君,南笙这一曲奏的可中听。”晚风拂过盛夏,那女郎满含爱意,面色微微泛红,容色若仙,柔情绰态。她出身高门贵族,此刻却这般卑微的瞧着王靖之。
  王靖之斜倚靠在舒适的软榻上,骨节均匀的手指捏着白玉酒樽,他那眼角含着一丝风神,那鼻畔携着一分清冷,那唇角勾着一点薄情,便叫人堪堪的耀眼灼人。
  高挺的鼻梁下一双薄唇边,勾着一抹狷狂的、任性的浅笑。虽着普通的素袍,却令人觉得超凡脱俗,清高志远,仿若坠入凡尘的谪仙。
  他轻声,缓缓的道:“俗。”声音如玉打冰凿,全无人间烟火之气。
  众人不可置信的看向王靖之,那谢南笙可是谢氏嫡女啊!就真的半点颜面也不留吗?
  坐在前排的阿桐低低的一笑,轻声对孔夫人道:“谢氏女郎今日可真是自取其辱。”
  孔夫人笑而不语。
  一个“俗”字,将谢南笙打入地狱一般,她不信的看着王靖之,隐忍着泪,双拳紧握道:“敢问俗在何处?”
  王靖之把玩着酒樽,眼睛始终看着手中晶莹剔透的酒盏,漫不经心的道:“处处。”
  :“王靖之!”谢元清眼冒火星,怒道:“你欺人太甚!”
  :“哦?”王靖之反问道:“我可是心直口快,元清不悦?”他的语调依旧平稳,似说了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
  这一句心直口快,算是替北方士族报了方才谢元清轻蔑之语。
  谢元清气急,坐在软榻上的身子想要起来,道:“南笙,今日我们来错矣。原以为是何等清高绝世的女郎,却只有容色俗艳骚媚的小姑子,随大兄归府!”
  王靖之微微转眸看向谢元清,慢悠悠的起身,微笑着走向他。
  帷幕中的桓秋容心中凌乱,这人真是自己识得的那个才高八斗的谢氏元清?这人桀骜自负的实在令人生厌,自己就要与这人共生共死?
  谢元清没来由的心间一颤,突然觉得自己太过。
  王靖之走到谢元清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似看蝼蚁一般的目光,让谢元清格外不爽。
  下一瞬,谁也未想到,他突然转身,抽出侍卫腰间的长剑,广袖翩然一挥,“嘭”的一声巨响,只见,谢元清面前的榻几自中间被砍成两半。
  谢元清不自觉的往后一躲,衣角还是被剑锋割破一片。
  王靖之回手将剑递回给目瞪口呆的侍卫,转眸看向谢元清,微微勾唇而笑:“今日你三番两次的挑衅于我的卿卿,可是闲来无事,非要自找不痛快?”
  他字字清晰,落入人心。
  谢南笙不可置信的看着王靖之,呆呆的道:“不,谪仙王靖之怎会,怎会这般暴戾!”她身子往后一缩,小手不自觉的捧着心口,眉蹙的令人一见心疼。
  杨毓垂下头,轻轻的勾起唇角,露出一抹意料之中的笑意,她不着痕迹的掩去笑意,镇定自若的看向谢南笙,眸中不自觉的露出一丝讥讽。
  另一女郎道:“芝兰玉树的王靖之,竟真的有了卿卿。”
  谢元清被这一剑吓得面色苍白,却不甘示弱道:“不过一低微女郎,王君过矣!”
  王靖之凝眸看着他,缓缓地道:“这低微女郎,是我的妇人。”
  只这一句话,庭院再次静了下来。
  杨毓微微扶额,这人,这是宣告天下么!
  今天的事实在是蹊跷,堂堂士族子弟,会如此在人家的宴会上挑衅?
  甚至还将自家阿妹也推到人前,就算主动追求郎君是风尚风雅,连士族女郎所最在意的妗贵名声也不顾了?
  王靖之素来清高自持,就算有些不快也会在暗地里解决,今日竟然直接当众将事情闹大,这一切一切都透露着阴谋的味道。
  杨毓蹙着眉,一时间思绪万千,她遥遥看着王靖之侧颜如玉,鸦发如羽,一身淡雅如月,芝兰玉树。
  杨毓摇摇头,将心中隐约生出的疑窦掩埋。

  ☆、第一百八十二章 无法周全

  王靖之接着问道:“谢君可还觉得她低微?”
  场面一时间僵持住了,王靖之目光森冷的看着谢元清,谢元清面色苍白的定在那。
  就在此时,一声爽朗的笑声响起,众人侧目看去,谢元朗悠悠的执起酒杯,对王靖之一俯身道:“我家大兄醉矣,醉话怎能当真?”他轻轻的揭过谢元清的屡屡失言,接着道:“元朗代大兄致歉,望王君,杨氏女郎,不要因醉话介怀。”说着,他一仰头,将酒喝干。
  杨毓看着这双桃花眼,谢元朗乃是当朝中正官,将来杨秀若想入朝为官,势必要经过这人的,此人绝对惹不得,倒不如顺水推舟,大事化小,她唇间粲然一笑道:“甚醉语?阿毓并未听到。”她小手暗自拉拉王靖之的衣袖,示意不愿再追究。
  王靖之抿抿唇,随着杨毓回到软榻上。
  杨毓安坐榻上,笑语嫣然道:“今夜月色皎然,我等何不以月为题作词?”似乎方才的一幕根本没发生过一般,那双流光双眸扫过谢氏之人。
  :“好!”桓七郎大笑着。
  杨毓面向朗月,言笑晏晏,双眸流光溢彩,缓缓的吟道:“戚戚然,山与月。湫湫然,谷与音。借问仙宫何在?举头去看。”
  杨毓笑着看向桓秋容道:“阿妹也来一雅言?”
  桓秋容微微垂头思索一瞬,于帷幕中站起身来,冲着杨毓俯身行礼,扬声道:“新娇着尺素,脉脉欲清尘。剪窗不能语,化作白玉珏。”
  杨毓的诗着重写情境、意境,桓秋容的诗,是没有写一个月字,却将月的朦胧之美写的淋漓尽致,若真要评个好坏,那要看,这评论之人是喜写实还是写境。
  :“二位女郎才思敏捷,或虚或实,皆是上品。”同谢远清同来的谢氏郎君,似乎是叫谢瑄的赞了一句。
  桓七郎起身笑道:“我也来附庸风雅一番。”
  冷然的宴会,转眼之间又热络了起来。
  众人兴致高亢之时,谢元清已悄然而去,而谢南笙亦不知何时不见。
  谢元清一上了自家马车,方才那副桀骜自大的模样瞬间消散,他本就生的清隽,此刻无那十分自负,整个人的气度便都不同了。
  :“行之。”两个字轻轻落下,马车悠悠朝着南岸而去。
  众人再次把酒言欢,也不过是各怀心事,徒有其表的热闹罢了。
  阿桐望着桓秋容的帷幕,小手握拳,容色有些踌躇不定。
  孔夫人笑道:“你还不去?”
  阿桐抬眼看向孔夫人道:“师母何以猜中我心中所想?”
  孔夫人爱怜的看着阿桐道:“自桓氏女郎出事,你们便再无来往,此刻得到机会再不去将事情挑明只会越来越生分。”
  阿桐微微点头,终于起身来到桓秋容的帷幕边。
  桓秋容坐在朦胧的帷幕中,看着阿桐前来,略有些诧异,等着阿桐开口,却发现他踌躇不定的站在那。
  桓秋容轻笑一声道:“殿下呆立在此,阿容可不会消减恨意。”
  阿桐双目一定,讷讷的道:“你果然恨我甚深。”说着便准备转身离去。
  :“哎!”桓秋容急急的喊了一句,阿桐脚步停住。
  :“害我之人已然伏诛,我恨你作甚!”桓秋容笑意盈盈,坦然的讲出这话。
  阿桐心中却依然对她有愧,低低的道:“到底是我错,请受我一拜。”阿桐慎之又重的拱手一拜。
  桓秋容娇笑一声道:“罢了。”
  阿桐这时心中才放松,也是一笑。
  月华高升,杨毓将赴宴的士人公卿一一送走,这才徐徐的往回走。
  阁楼下,王靖之负手而立,他身姿颀长,月光笼罩之下,显得格外轻尘。
  :“郎君。”杨毓微笑着走到他身侧。
  王靖之转眸看向他,微微一笑。
  这人的容貌,无论看多少次,杨毓还是觉得晃眼,她不知不觉的将衣袖微微抬起掩住半边脸,低低的道:“郎君仙人之姿,毓怎能般配?”
  王靖之缓缓走进杨毓,戴着指环的右手紧紧的抓住杨毓掩面的衣袖,他的手冰凉,她的手温热。
  :“辗转至此,岂非命途?”
  杨毓手腕微微一顿,抬眼看向王靖之道:“今日郎君如此作为,于名有碍。”
  王靖之淡然一笑道:“无妨。”
  杨毓微微垂眸道:“阿毓一生已然注定无法周全。”她在担心。
  王靖之缓缓地道:“我出身如此,并非我能掌控。家族使命与生俱来,我亦无法现下就归隐。”
  :“恩。”杨毓低低的应了一声。
  王靖之有些急,他眉宇顿了一顿,那股落寞萦绕上心头:“等我。”
  :“恩。”杨毓语调未有一丝改变。
  王靖之心中升起浓浓的不安,他双手轻轻抚上杨毓肩头,正色道:“你后悔?”
  杨毓那双流光溢彩的眸子,对着他深邃清亮的双眼,一字一句道:“许多时候,郎君所行,阿毓皆知晓深意,惟愿郎君以真心相待。”
  王靖之对自己这忽然而至的患得患失感到厌烦,自何时起,他的心性这般不安?
  杨毓抬起小手,轻轻的抚在王靖之微微蹙起的眉间,那双小手带着淡淡香气,温热,柔和的一下,一下的轻轻的抚着:“思君,旦暮不敢歇。”
  王靖之听着这软糯的话语,心中只觉得狠狠的一窝,手掌抚上杨毓的发,缓缓的,缓缓地,发出一声叹息。
  皓月当空,一对璧人依偎。
  缱绻风姿,若世外仙侣。
  城外东山,临水而建一间青瓦屋舍。
  谢元清默默的抿了一口清茶,抬眸看向眼前的中年士人。
  那士人一身素白衣袍,神色潇洒,微微一笑道:“竟是这样?”他的鼻音很重,一口洛阳腔,语调却很悦耳。
  谢元清抿唇而笑道:“儿已试探过,阿翁不必忧心。”
  那士人点头道:“阿清所言,为父自然信得过。”
  谢元清看着面前这雍容清贵的士人,孺慕之情渐浓。
  谢安,谢氏家主。
  他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儒将风范。
  谢安此时反倒更加疑惑了,他微微垂首道:“我果然不善权谋。”他叹了一口气,接着道:“若非与桓氏相谋,极力打压王氏,我何必这般殚精竭虑,让你们多番试探,真真做贼心虚。”
  谢元清眉心微微一蹙道:“阿翁言重,身在局中,皆是身不由己。阿翁所行亦是为谢氏一门前途,何必自责?”他冷哼一声,充满不屑道:“那琅琊王氏仗着门楣高贵,不是也一度瞧不上我谢氏后来居上?若非阿翁出手,何来谢氏今日光耀?”
  谢安微微转眸看向长子,长叹一口气,看看周围简陋的茅屋道:“王氏不费吹灰之力,重回朝堂。这三载的辛苦付诸东流啊!”
  门外传来下仆急切的脚步,房门“吱呀”一声打开,原本就昏暗的茅屋吹进冷风,烛火徒然一灭。

  ☆、第一百八十三章 鹬蚌相争

  下仆拱手行礼,容色仓皇道:“前燕蠢蠢欲动,连取西方三城!”
  谢元清面色一惊,在昏暗的屋里,双眸看向谢安。
  谢安摇摇头,缓缓地,淡然的似不知发生何事,道:“下去吧。”
  下仆又行一礼,燃着烛火,退出门外。
  谢安复饮了一口茶道:“夜深,回城吧。”
  谢元清微微蹙眉,看着事不关己的谢安道:“阿翁不回?”
  谢安笑道:“我已归隐,若非事关家族,你当我会理这些俗务?”
  :“阿翁!”谢元清想再劝一句,却见谢安微笑着摆摆手。
  谢元清无奈退出屋,谢元朗正倚靠在马车边,一双桃花眼微微上挑,脸上尽是盈盈笑意。
  :“西边要打仗了。”谢元清低低的道。
  谢元朗毫不在意的笑道:“我官居中正,职在替今上挑选士子为官,无论哪里打仗,也轮不到我忧心。”
  谢元清无奈的摇摇头,阿翁如此不理俗务一心悟道。谢元朗也是这般只求清贵之职。若王氏真有心对付,他谢氏能承受?
  谢元朗桃花眼微微流转,看着谢远清低声而笑。
  深夜,司马安急召桓亮。天光微亮,桓亮领兵五万,赶往西方前线。
  金陵城静谧并伴着柔情薄雾的早上,因这雄雄兵马出城,而乱了一番。只不过几刻,兵马出城,尘埃落地,城中又恢复了往日的热络。
  十日之后,前方传来战报,惊震朝野。
  桓亮被俘。
  当日下晌,裴良终于得到今上召见。
  :“阿良,朕此刻才召见于你,你可有怨怼?”司马安温柔的笑着,声音也轻了几分。
  裴良刚与司马安见礼,还未平身,就这般跪在空荡荡的大殿上,他听着司马安柔声探问,却不知为何,觉得寒气森冷。
  他挺挺腰背,拱手道:“下臣不敢。”
  司马安略有些踌躇,眸光定定的看着裴良的双眼。
  久久,他笑着道:“北方现趋平稳,暂住京里,多与士族走动。”
  裴良不可置信的微微蹙起剑眉,英挺的脸上带着浓浓的失望,不得已的拱拱手道:“是。”
  司马安眸光一冷,笑着道:“仆射处住的可舒坦?”
  仆射,位同副相。仆射处,乃是大晋都城高官处理公务之地,五品以下官员不许进出的机要之地。
  裴良身居三品骠骑大将军,然,军中之职在朝堂上却是不同的。凭着他寒门出身,已被士族官员压的死死的,在那仆射处进进出出所受的白眼更不会少。
  饶是如今西方战事吃紧,主将桓亮被俘,司马安仍然未将裴良重新启用。
  裴良虽木讷不善言辞,但也不会当面因住处与他人相处的问题给司马安难堪,他微微一笑道:“尚好,劳陛下挂心了。”
  裴良原本生的俊美无铸,加上多年军旅生涯,杀人无数,更是捶打出了一份普通人没有的恍若天神的气度,那鬼斧神工般棱角分明的五官因一双如寒星般的双眸而精神奕奕,虽无士族子弟天生的雍容气度却也独特清越。
  司马安看着裴良,一时间有些恍然。
  他笑意温柔的道:“阿良若未被蛮夷伤了容貌,定姿容耀眼。”
  裴良微微一怔,洒脱的扬唇而笑道:“大好男儿,焉能为容貌小事失意?”
  这一句话,司马安脱出臆想,笑道:“阿良常年在北地领兵,不知江北庶民如何?”
  裴良未想到司马安竟问出这般刁钻的话,毫无准备,脱口而出道:“一路行来,北方饿殍满地,庶民衣食难继。”
  话已出口,覆水难收。
  司马安愣了一愣,双眸森寒,语气一如往常的温柔道:“阿良真也坦诚。”
  裴良微微沉吟一瞬,双手拱起,目光直视着司马安道:“臣不敢欺瞒。”
  司马安此时已然无法控制怒气,他猛地一拍榻几,“砰”的一声,整个殿中内监宫娥噤若寒蝉,司马安动作定在那儿,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裴良,良久,他轻声一笑道:“阿良真真直臣。”他略微扬扬手,面容生出淡淡的倦意,疏懒的道:“退下吧。”
  裴良双目带着不甘,拱手道:“陛下,可否允臣在金陵指挥西方战事?”
  司马安今日召见裴良本就是存着试探之心,若非情况紧急,他还打算再将裴良多放些日子。
  他踌躇一瞬,眸光含着浓浓的探究,良久,他大笑道:“阿良有报效之心,朕岂能拒绝?”他一扬手,身后俊秀的内监弓着腰站了出来。
  李石垂着头,乖顺的立在那。
  司马安道:“传朕口谕,允骠骑大将军裴良参与西方战事机要。”
  裴良以头触地,扬声道:“谢陛下!”
  待裴良退出大殿,司马安再次坐回软榻,讷讷的沉思着,道:“此人容止受损,品德太过激越,还是再看看吧。谢氏交好桓氏,若因救桓亮耽误军机。”他眉心微蹙,想要拿榻几上的茶盏。
  能启用的人,恐还是王氏啊。
  他的手就悬在半空中,思量着,沉吟着。
  久久没有落下,末了,他唇间化起一丝笑意,喃喃自语道:“鹬蚌相争。”
  当日黄昏,王氏缪之,桓氏迨凡,谢氏元清三人临危受命,王谬之晋正三品车骑将军,桓迨凡、谢元清为长史,赶赴前线指挥军机。
  且说桓亮被胡人所俘,最焦急的,自然是桓家,桓迨凡虽接下圣旨赶赴前线,却也深知自己几斤几两,若靠他一人之礼,救出桓亮绝无可能,王谬之出身琅琊王氏,是王靖之族亲,桓迨凡不知不觉间,靠近了王谬之。
  疾驰的部队日夜兼程,桓七郎终于忍不住策马来到王谬之身侧,低声问道:“谬之,不知可有计策救出我阿翁?”
  王谬之相貌七分清俊在穿上这身战袍后添上了三分气魄,着实是个美少年。可是美少年懂打仗?懂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