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陵长歌-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毓自小喜爱艳色,杨秀哪里会不知道呢?
他抿着唇,脸上堆满了笑意,那双澄澈的眸子看着杨毓,心疼之意溢于言表:“是,阿秀知晓,阿秀也爱素色。”
杨毓摸摸杨秀的发,悠悠的道:“阿姐此来金陵,途经淮水,遥遥望去烟波十里,两岸灯火华美,河中画舫隐隐传来歌女美妙歌声,真真美不胜收。”杨毓自来就善于描述与讲述,寥寥几语,语境娓娓道来,将淮水风光描绘的美轮美奂。
杨秀笑道:“阿秀会好生读书,待到弱冠,凭借我弘农杨氏,总能博得一官半职,到时。”杨秀微顿了顿,脸上展开憧憬的笑容道:“那淮水南岸有个乌衣巷,阿秀便将淮水北岸买下来,名唤红妆巷,送与阿姐。”
杨毓窝心的一笑,满怀着希望,笑着道:“阿姐等着。”
红妆巷,杨毓并未等来。
三个月后,杨秀被污偷窃,赶出太学。
无家族举荐,此生,再无出头之日。
直到此时,杨毓才想到,她二人已入了聊城杨氏的族谱,怎还能指望顶着弘农杨氏声望博得官位?
:“阿姐!为何你自甘堕落!为何婉转于贵人身下!因为你这俗物,我永无出头之日矣!”
:“阿姐!你这俗物,为谋取富贵荣华辗转他人榻间,算得甚士族女郎!”
:“阿姐!为何!”
:“阿姐!为何!”
杨秀的质问回荡在杨毓耳边,她竟不知如何回答。
告诉他,你阿姐为了让你活下去,强颜欢笑?
告诉他,你阿姐这俗物为了能离他近些,不要脸皮的回到卢家?
告诉他什么呢?
杨毓什么也没有说,她扬起唇角,脊背微微挺直,腰线挺拔的如松如竹,清欢的道:“是,你阿姐就是这般俗物。”
杨秀那失望的眼神,永远映在杨毓脑海中。像一根刺一般,刺进心里。
自那日以后,到杨秀枉死,整整十二年,杨毓再未见过他。
:“女郎,女郎。”
耳边传来轻声呼唤。一件单衣盖上她的肩头,带来一片令人安心的和暖。
杨毓缓缓醒转过来,不知不觉间,脸上泪痕斑斑,衣袖湿了一片。她拢拢静墨盖到身上的单衣,被静墨扶着起了身。
静墨略有些不安道:“女郎这梦魇怎日复一日的重了?”
杨毓微微甩甩头,声音轻的似随时要随风而去:“无事。”她随着静墨走进了装饰安顿好的阁楼,悠悠的道:“想阿秀了。”一想起杨秀,她的心不自觉的又是一窝。
静墨微微皱眉道:“小郎出门六七个月,外头兵荒马乱,也不知现在身在何方,也没个消息。”
☆、第一百七十二章 红袖添香
登上阁楼婉转的楼梯,上面有五间连在一块的房间。
推开居中的一间,内间垂着飘摇朦胧的帷幕帘子,中间放着四方小榻,中间一个榻几,帘后是睡榻,另一侧放着雕花黄花梨木的梳妆台。
处处精致,不落俗套。
静墨笑道:“方才与祺砚将这房室打理一番,女郎满意?”
杨毓灿然一笑道:“极为满意,极为欢喜!”她笑着转了个圈,扬声道:“静墨,你可瞧到了,你家女郎博得琴仙之名,得到王氏郎君的爱慕。”她笑着笑着,喉间微微哽咽,眼圈一红,喃喃的道:“我以女郎之身,靠着双手,挣下了一片安宁!”
她欢喜至极了,她甩开脚下的高齿木屐,推开小窗。
后院满池白莲濯清涟而不妖,外头飘着小雨,击打着莲叶与水面,清欢着,跳跃着。
静墨默默立在一旁看着欢喜忘形的杨毓,心底暗暗的心疼,女郎分明如此欢脱,她有多久未见到女郎这般肆意了?
她已记不得了。
杨毓猛然转过身,看向静墨道:“静墨,我要办一场宴会。”她小巧洁白的美足踩踏着地板,掰着手指道:“邀请孔夫人,请二兄,请靖之,请樊公,请徐公,请阿容,请阿桐,请裴将军。”杨毓欢快的上前,拉住静墨的双手,眸光尽是兴奋,笑着道:“还有你的檀郎。”黠促的一笑,眼角携着一分天然魅惑。
静墨微微点头道:“女郎开怀,如何都好。”
杨毓笑着,光着脚,走到小榻前,提起笔,将请笺一气呵成:簌簌花絮,满城烟波。风清月朗,疏星淡云。何以欢悦?唯有嘉宾。三日后,淮水北,风月渐浓,弦歌拂落。
杨毓将小笺徐徐的,认真至极的写了二三十笺。
天色渐晚,静墨将烛火点燃。祺砚送来的饭菜未动一口。
一片清高淡雅的身影,一身素白衣袂踏进了内室,静墨与祺砚微微一怔,下一瞬,那人将骨骼匀称修长的食指放在唇间。
二女微微一笑,退出了房门,将房门带上。
杨毓头也未抬,低低的道:“何以掩门?”
那人踏着优雅舒缓的步子,走近她,书案上投落一片淡雅如雾的阴影。
杨毓微微一怔,抬起双眸,那双流光溢彩的眸子中,照进一个芝兰玉树的身影。
杨毓喃喃的略有些不满道:“郎君又爬墙?”
王靖之微微扬起唇角,坐在杨毓对面,那双深邃而清澈的眸子杨毓那清艳的容颜,唇间露出两排洁白的贝齿,缓缓的道:“何须爬墙?杨家的下仆开门,将我引进来的。”
杨毓大惊失色,觉得不可思议,恨恨的道:“郎君好手段,阿毓还未告知,便能寻到。”
王靖之拿起书案上的小笺,随意的扫了一眼,眉头微挑道:“竟这般开怀?”
:“恩。”杨毓无比肯定的点点头道:“开怀至极,非要放肆大醉一场方能释怀!”
王靖之低低的笑了笑道:“我可将兄妹引来?”
:“自然!”杨毓微微沉吟一瞬,低低的道:“我是杨府主人翁,若是些自诩高贵的,郎君可莫要请来。”
王靖之微微点头道:“自要听主人的。”自那双清亮中难掩狷狂清傲的眼,王靖之看出了心满意足的欢欣,他笑道:“字倒是好字,笔力却不够。”他微微摇摇头。
说着,自顾自的执起笔,锦袖一撩,落笔之处,处处风骨。
杨毓呆呆的看着王靖之那清俊的侧颜,缓缓地道:“岁月长逝,悠悠青衫。款情脉脉,微风拂波。郎君在侧,缱绻而歌。琴箫长和,回望余生。旧毡一梦,罄卿长伴。”
字字落下,王靖之执笔之手微微一颤,氤氲了一片墨迹。
杨毓醒转,她耳根微微泛红,伸出小手,飞快的将写坏的小笺换下一卷新的。双眸微微垂下,一缕细发垂在眸前却遮不住眸中的慌乱。
王靖之玉颜微微泛红,左手不自觉的抚抚右手无名指上的银环。
杨毓一提宽袖,执起墨块,细细的研磨起来。
微微昏暗的烛火映着那染红的侧脸,王靖之双唇微微抖了抖,久久,久久,长叹一声道:“你这女郎啊,让我不敢少爱重一分。”
出身高门大阀,贵重如他,说不敢少爱重杨毓一分。
杨毓面颊更红了一分,低低的道:“低微如阿毓,郎君有何不敢?”她将尾音拉的老长,软糯中带着少女独有的鼻音。
王靖之伸出左手,捧住杨毓的脸颊,眸光紧紧的盯着她。
双目微闭,轻轻一吻,落在那双柔软的双唇间。
杨毓微怔着的瞬间,王靖之收回手,继续在烛下书写,杨毓转眸看去,只见灯下的少年,双颊飞上红晕,双唇微微扬起得意的弧度。
窗外,月色正浓。
疏远的淡云遮不住皎洁荧光,银白的光辉,洒满大地。
树梢,房檐,路人,纷纷被笼罩在其中。
七月的金陵,烟波笼罩淮水两岸。
远远传来歌女悠长的吴侬软语,歌声绵长,将人心揉化。
金陵城外的燕姑山,清风拂过竹林,根根拔地而起的青竹摇曳身姿,发出节奏悠长的鸣响。伴着这竹叶的鸣响,响起七弦琴音,琴声有如林下之风,悠远而深远。满山的竹林,顺着风吹的方向倾倒一片。一股清濯而淡雅的竹香若有似无的钻进鼻间,让人恍然,此处并非方外,尚在人间啊!
:“哎!这酒分明是我的,你山源怎地偷酒?”一个五短身材的士人,外穿着一件麻布大袍,那衣衫的袖口处磨的发毛,一看便知是穿了许久的旧衣。这人相貌粗鄙丑陋,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却让人觉得豪迈。
被这人揶揄的士人名唤山源,年逾三十,一身素白大袍,生的长须美髯,身高七尺,他吧嗒吧嗒嘴,似回味美酒一般,久久的才回道:“吾非贪你的酒,实在是怕你醉死!”
那相貌丑陋的士人一听这话,坐在地上,把腿一叉,道:“若我醉死在此,便直接将我埋了,此生能长醉不起,岂不乐事?”不需细看,这狂人竟然未穿长裤,光溜溜的两条腿大喇喇的露在外面,双腿之间的****隐约可见。
更奇怪的是,众人虽看见这一幕,却似平常之事,并未有丝毫诧异。
另一边,中年士人原本正奏琴,他一听二人对话,大笑道:“刘伦若醉死在此,的确人生大幸!”
其他几个士人朗声大笑,笑声响彻山林。
正在此时,一个青年士人自林外缓缓的走进来,他身着三梭罗淡璧色锦衣,相貌清俊绝伦。
方才奏琴的士人微微扬唇而笑,对身侧的士人道:“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第一百七十三章 竹林七贤
那青年士人也不恼火,他的步子亦无半丝错乱,当他走近,一把抢过嗜酒如命的刘伦手中的酒壶,直接放在唇边饮了一口,这才缓缓的道:“稽公之兴也忒易败矣。”
他说,你这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而后席地而坐。
被称作稽公的士人大笑道:“阿冲来此,可是又带来俗事?”
那青年整整华贵的锦衣,笑道:“确有件趣事。”
众人或横躺,或叉腿而坐在竹林间,不约而同的看向这青年郎君。
他笑着道:“今日又有北方士族来金陵。”
一士人道:“这有何奇怪?”
青年郎君笑道:“北方士族来此不怪,怪的是,那车队中有一小姑,极为有趣。有人云,这小姑不畏生死,提刀杀胡,视钱财如粪土,散尽家财。”
听了此话,奏琴士人道:“闻阿冲此言,这小姑倒是个风骨绝佳的。”他微微挑眉道:“不过是个脱俗的小姑,又有何怪处?”
被称阿冲的郎君低低的一笑,接着道:“如此倒是并无甚怪处,却还有人说,此小姑放浪形骸,不贞不洁,俗媚骚艳,沽名钓誉,是个至俗之物。”
:“咿?”一素衣士人显然兴致盎然的模样,他挑着眉道:“倒是有些趣味。”
阿冲笑道:“只是不知此小姑究竟如何品行啊!”
阿冲笑着道:“我倒是远远的瞧了一眼,此女无论秉性如何,却是个不惧皇权的。”
刘伦努努厚唇,眯着小眼,将阿冲手中的酒壶抢了回来,灌了一口,大笑一声道:“何必犹疑,一见便知!”那人朗声一笑。
夜风扫过竹林,七名士人狂声大笑,不一会,自竹林中传出高高低低呜咽不止的啸声,那啸声传出数百步远,有如乐章悠然流动。
啸声传到山下,庄户人家的小童正昏昏欲睡,突然张开晶亮的双眼,看着身侧的阿母道:“阿母,七贤今日集会?”
年轻的母亲一边拍着小童的背,一边笑着道:“是啊,得七贤啸声伴你入梦,睡吧。”
小童笑着眯上眼,却不由的竖起耳朵,听着名士的啸声。
次日清晨,一辆双马朱轮素缎顶马车,自乌衣巷缓缓驶向宫门。
宫门口,下仆一亮腰牌,毫无阻拦的进了巍峨宫门。
王靖之一身淡紫色朝服胸前绣着飞鸟,头上束着漆纱白冠,配上一身淡雅如雾的气度,便令匆匆路过的宫娥与侍卫不禁缓下步子。
内监在前头带路,直接将他带到御书房。
司马安伏案在那,听闻王靖之进门的声音,低低的道:“案上有茶,王司空自取之。”
王靖之拱拱手,长施以礼,静默无声的走到一边,自斟自饮,模样欢欣畅快,无一丝不适。
司马安落下最后一字,合上红本奏折,扬眸看向王靖之悠然自得的模样,笑道:“身穿朝服而来,王司空是有事?”
王靖之将茶在唇边抿了一抿,才慢条斯理的放下茶杯,缓缓的道:“臣请今上加封于杨氏女郎。”
司马安略微沉吟一瞬,缓缓的道:“王靖之开口,朕怎会推辞。”说着,他朗声大笑道:“为何?”
司马安的为何,王靖之心明,他疏淡的眉宇微微蹙起。
司马安偏过头,目光炯炯的看着王靖之,缓缓的道:“王君选中那身份低微至尘埃中的女郎,真是情之所至?”
王靖之唇角微微勾起,漫不经心的垂首抿了一口清茶,接着道:“确是心悦,亦是情势所迫。”
短短的一句话,落在正在司马安身后的屏风后的阿桐耳中。
:“哈。”司马安忍不住一笑,字字抑扬顿挫,音调如珠玉落盘般,缓缓的道:“果如朕心所想。”
他反问了一句,接着道:“无论王君选择桓、谢、庾哪家女郎联姻,皆会引来其他两家怨怼。择一低等士族之女,无可厚非。”司马安微微摇摇头,声音清亮,而字字抑扬顿挫的道:“自裴良收复南阳城,你便知晓要回金陵,遂慌忙择一女郎。”他似乎想到什么,顿了一顿,转眸看向王靖之,兴趣盎然道:“是否你恨毒当年桓遗夺妻之恨?”
司马安对王靖之的称呼,自方才的以官职相称,变成了平辈之称。
司马安自说自话,讲到此处,不禁拍手笑道:“朕可是听闻,那杨氏阿毓最先是被桓七相中的啊。桓遗是桓七大兄,他桓遗夺你之妻,你夺桓七之爱。王君终于报了一箭之仇,抱得美人归。”
阿桐微微一怔,手中香甜的糕点滑落到盘坐的腿上,目光中全是不可置信。
听闻了司马安的推测,王靖之扬唇而笑,慢条斯理的道:“本想以贤臣模样效力今上,却不想这锱铢必较之名已传遍金陵。”他双眸深邃,澄澈的令人惊叹,便是这自嘲之语自他口中说出,也让人觉得清高淡雅。
司马安大笑一声道:“爱卿何必自讽?”他抿唇笑道:“皆是人之常情。只是不知爱卿那位清傲卿卿知晓其中真意,会如何?”
司马安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对王靖之放下戒备,称呼也自王君,变成了对臣下爱称“爱卿”。
王靖之轻抿薄唇,侧目看向司马安,缓缓的道:“世间唯今上知晓。”
司马安笑的坦然,道:“朕乐见其成,何必点破?”
王靖之慢条斯理的起身,那股与生俱来的高贵优雅不减分毫,拱手道:“臣下告退。”
司马安满意的点点头,笑着道:“爱卿舟车劳顿,该好生歇息,朕允君休沐十日。”
王靖之微微抬眸看向司马安,感激道:“谢吾皇恩典。”
司马安沉吟一瞬,突然问道:“桓七品性如何?”
王靖之疏朗的道:“清贵雍容,颇有将才。”
司马安更加满意,俊雅的脸上不由自主的溢满笑意:“善。”
王靖之踏着优雅的步履除了御书房,阿桐呆怔着,也不理身上的糕点碎屑,慌忙跑出屏风,不可置信道:“皇兄,王靖之太也可很,竟是为报复桓氏才与阿毓相交!”
司马安拉过阿桐的手臂,自然而然的拍拍阿桐身上的碎屑,轻缓的道:“全金陵最锱铢必较就是他王靖之,且当年谢氏女郎与桓遗的确伤他甚深,他做出此事我半点不觉得奇怪。况且我见他与那杨氏阿毓的确有情,你莫要多管闲事。”
阿桐秀雅的小脸涨得通红,义正言辞道:“否!阿毓是我忘年之交,我既然得知真相,怎能蒙骗与她!”
司马安温柔的脸上微微敷上冰霜,语调和缓,语气却森冷的道:“还以为是何等超群。”他略有些失望的摇摇头,接着唇角微微挑起道:“不过,我恰恰偏爱俗人。有弱点之人,才好掌控,他的弱点便是情之一字。”司马安唇角微微扬起,突然觉得与阿桐说的太多,他眸光陡然森冷的瞥向阿桐。
只见阿桐竟毫无察觉,只微微垂着头,神思不定。(。)
☆、第一百七十四章 沉迷女色
司马安抚上阿桐的软发,笑的柔和:“宫中甚是无趣?”
阿桐略有些惊喜的抬头看向司马安,猛力的点头道:“是,是,无趣至极!”那双清澈的眸子,让人看了无比心安。
司马安眸光一瞥身侧的內监,內监了然的微微一笑,垂着头,弯着腰双手捧着一枚令牌,递了过来。
阿桐双眸更加生动,笑着道:“皇兄?”
司马安略一努嘴,缓缓的道:“阿桐已然长大,今后可自由出入宫门。”
阿桐双眸亮晶晶的,一把将那自小梦寐以求的令牌握在手中,玉雪可爱的双颊染上绯红,利落的双膝跪地,叩了一个头道:“多谢皇兄恩典!”
司马安无奈似的摇摇头道:“去顽吧,皇兄还需处理国事。”
阿桐乖巧的压着激动的步子,踏出御书房的那一瞬间,再也忍不住,几乎飞跑着奔向宫门。
司马安眯眯双眸,那双与阿桐相似的清澈眼眸,却在此刻显得充满算计。
:“阿石。”他声音冰冷的喊了一声。
身侧的內监弯着腰走到他身前,静静的等候司马安下达旨意。
司马安将书案右侧,早已写好的明黄圣旨递给身后的內监,悠悠的道:“去桓家传旨吧。”
內监并无一丝意外的走上前去,接过圣旨,低低的道:“是,陛下,奴这便去传旨。”
司马安略微沉吟一瞬,眸光不知看向何方。
对于少年皇帝这般动作,內监已然熟悉,他静静的站在那里,不发出一声惊扰。
半晌过后,司马安伸出手将那圣旨拿了回来,悠悠的道:“再看看。”他将那明黄的一卷绢布握在手中,眉头微微锁着,自言自语道:“还是见过裴良再说吧。”
阿桐追上刚走出宫门的王靖之,一把扯住那一片淡紫色衣袖,王靖之神色无一丝意外的看着阿桐,眸光中除了往日的澄澈,多了几分寂寞。
对,是寂寞。
那种无人能理解,无人能参透的寂寞。
这个比大晋皇帝更加耀眼,出身琅琊王氏的嫡长子孙,被世人称为芝兰玉树、惊才艳绝的少年,眸中带着浓浓的寂寞。
阿桐一对上那双眼,一腔的怒火,竟奇异的不知所踪。
他怔了半晌,玉雪的双颊飞上红晕,连带的圆润可爱的耳垂也是粉红,那双清澈的眸子微微缩了缩,口气却无半点退让道:“带我去见阿毓。”
王靖之微微一笑,他略微一挥衣袖,风流气度不减分毫。阿桐又是一愣,低着头,钻进了王靖之的马车。
王靖之端坐在马车中,一卷发旧的书简遮住了他半边容貌,只能看见那双清亮的眸子,略微低垂着,看着手中的书。
阿桐一双小手不由得握紧下身的衣摆,咬着牙道:“我都听见了!”
王靖之自清冷的鼻尖发出一声“恩”,却未抬眼看阿桐一眼。
阿桐不禁怒气横生,刚想说些什么,却转而一笑,这一声嘲讽的笑意后,阿桐冷淡的道:“我相信王君方才所言。”
王靖之眉头微微一挑,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将书简放下,抬眸看向阿桐,双手交叉在宽袖之中,不自居的转动着右手上的指环,笑着道:“那又如何?”
阿桐气急,怒道:“如何?”他一手指着车外,一边道:“你睁眼瞧瞧!阿毓对你情深义重,透彻如她,聪敏如她,会不了解回到金陵后,将因你而遇千难万险?”阿桐身子不自觉的前倾,略微摇头道:“她对你却从无一丝悔意。”说到最后,阿桐的声音越来越低,他惊异的发现,王靖之眸中的那抹一闪而过的心疼。
阿桐忽然想起,王靖之今日到皇兄面前,是为杨毓要加封的。
他长舒一口气,缓缓的道:“我不欲令阿毓不悦,不会与她言说。”他眸光一转不转的看着面前这一抹清高淡雅的身姿。低低的道:“阿毓那女郎,值得王君真心爱重。”
马车转过淮水,停靠在北岸的一个小巷子前。
不远处的巷口,亦是停靠着一辆不起眼的青顶马车,马车中人略微挑开车帘,一双细长的眼紧盯着不远处那两道走进巷子的身影。
那人不由自主的抚上长须美髯,略微沉吟一瞬,唇间扬起讥讽的笑意,缓缓的对面前那一袭白袍,周身疏淡之人道:“如此,君安心矣?陛下不过封他为司空之职,一空职,又何必介怀?”
那白袍之人略微擤擤鼻子,眸光有些犹疑,缓缓的道:“当真沉迷女色?是我多思?”他的鼻音浊重,一口的洛阳腔,不过短短几个字,让人听了却觉得字字抑扬顿挫、音调优美。他不解的摇摇头,对车夫道:“行之。”
青顶马车悠悠起行,伴随着木质车轱辘压过石板路,说发出的“嘎吱”声,消失在烟波笼罩的淮水边。
杨毓独坐在种满白莲的水榭中,手指拨弄着七弦琴,琴声悠扬,带着疏懒。她一身青蓝色杂琚裙,清风伴月似的青蓝色,映衬着她莹白的肌肤,显得更外肆意艳丽。
杨毓随性而着,王靖之远远的瞧着她,皓白的手腕轻舒慢抬之间,姝丽无匹的容色,携着一身清傲。
王靖之脚步微微顿了一顿,竟然这般开怀?
他双目炯炯如岩下电,深邃的眸子遥遥望着她,唇角不自觉的扬起,露出齿如排玉。
杨毓突觉一道熟悉无比的目光,微微扬起头,正瞧见木廊远处光华耀眼的少年。杨毓怔了,琴声戛然而止。
:“阿毓!”阿桐欣喜的瞧着她,快行了两步,穿过木廊。
:“拜见殿下。”杨毓微微俯身行礼又侧身对王靖之行礼道:“拜见王司空。”
王靖之淡然一笑。
阿桐呆怔一瞬,面色有些愕然,清澈的双眸带着不可置信,他睁着清澈如水的双眸,玉雪可爱的小脸隐隐的有了些少年之貌,他声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伤心,讷讷的道:“阿毓是在怪我未将身份告知于你?”
杨毓淡然的笑了笑,缓缓的走向阿桐,而阿桐那双清澈的眼,一瞬不瞬的盯着她。
杨毓慢条斯理的抬起手,举过阿桐的头顶。
阿桐心间“砰砰”直跳,不知杨毓到底要做什么。下一瞬,一只莹白温暖且略带丰腴的小手,抚上阿桐头顶的软发,狠狠的揉了揉。
:“阿毓。”阿桐心间一颤,抬起眼,看向面前温柔的女子。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何以不受
:“我为何怪你?”她的声音如碎玉般轻灵,字字滴落,滋润在他的心田。
阿桐双眼微微泛红,鼻子喃喃,低低的道:“既然如此,你为何向我行礼?”
杨毓笑着收回手道:“这是金陵,不是聊城抑或当初我不知晓你的身份,我一低等士族,怎能托大,不与殿下行礼?”
阿桐低低的反抗道:“我不喜你如此多礼。”
杨毓偏偏头,看向阿桐,眸光闪着许久不见的狡黠道:“阿桐喜我欺负于你?”
阿桐顿时小脸泛红,却并没有反对。
杨毓略微抬眼向那一直负手含笑,立于一旁的一身淡紫之人。
那人分明身着华衣,还是那个淡雅如月的人,杨毓却自他身上看出一丝寂寞。
一种令她不看透的寂寞,萦绕在他清冷自持的身姿上。
这种感觉,让杨毓不知不觉蹙起眉头,这让她觉得,他离她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遥远。远的比天上的月亮还要远,她看不清,摸不着。
:“靖郎。”杨毓自红唇中溢出两字。
王靖之突然发现自己的出神,被这轻声的呼唤,拉回现实。
他转过眸,凝望着杨毓。
那双眼中,似蒙上了浓浓雾气,令她看不透。她想开口问问,究竟是怎么了?嘴唇微微蠕动一下,她扬唇而笑。
:“许久未与郎君琴箫合奏,不知郎君今日是否有兴致?”杨毓笑着,一袭蓝衣飘舞,一池白莲摇曳。
:“好。”王靖之清冷的唇角微微扬起。
身后的下仆递上木盒,王靖之自取出通体翠绿的玉萧放在唇边。
萧声柔和典雅,调子低沉委婉,似寄托着宁静悠远的沉思。杨毓转身回到琴案边,素手无一丝犹疑的抚上琴弦,琴箫相合,古朴而自然之声。
她指尖或糅或吟之间,低音明亮浑厚,低音缠绵清越。琴箫之声悠悠飘散在小院中,飘到了淮水两岸,这一阙曲,并非哪位名家所做,只不过是他们二人心有灵犀,即兴所作的。
然而,这两人于乐理上的造诣,又如此高超,虽是信手拈来,却不落俗套。
它通脱古雅犹如林下之风,且实且虚超脱现实之境。
它低低吟诉他们彼此互相的倾慕,它昂昂高歌说着不能用语言倾诉的悸动。
不知不觉间,金陵城中最喧嚣的淮水,回归了它最初的宁静。来往的士族庶民呆呆的站在原处,他们纷纷陷入沉思。
直到这一曲音落。
街市上的马车、泛舟淮水的小船,仍沉寂良久。
王靖之骨骼均匀的手指轻转玉萧,扬唇笑道:“卿卿请为此曲命名。”
杨毓低低的思索一瞬,复又抬眸看向身前清隽绝世的少年,笑着道:“得遇郎君,如再生一世,除却“再世操”阿毓再想不出另一曲牌。”
王靖之又露出杨毓熟悉无比的灿然一笑,他微微点头道:“好。”
:“圣旨到!”
:“圣旨到!”
:“圣旨到!”
三声呼喊,一声比一声更近。
杨毓下意识的抬眼看向王靖之,却见他唇角含笑。
正在发怔着,清一色玄色官服的内监来到。
为首的内监杨毓是见过的,正是昨日入城,始终站在司马安身后的那位青年内监。
他的长相清秀,唇红齿白,气质昂昂,与其他内监相差实在太大。也正因如此,杨毓才将这只不过一面之缘之人记得如此清晰。
那内监双手负于身后,微微昂着头,唇角微扬,实足的傲气。眸光瞥过杨毓身侧的王靖之与她身后的阿桐,顿时愣住,这才微微低下头,道:“杨氏阿毓,奴替今上来传旨,还不跪下接旨?”
杨毓并未在意他的轻视,心底暗自叹着,难道是他?
心里想着别的事,她已经双膝跪地,施了大礼:“臣女接旨。”
那内监朝着王靖之与阿桐微微俯身,算是打过招呼。
阿桐笑道:“李中宦,你好大的威风!”
那内监眸光一转,笑着道:“回二皇子,奴不过例行公务。”
阿桐撇撇嘴背过手去,未再出言。
李石笑着道:“王君,奴可否传旨?”
王靖之略微点头,并未出言。
李石满意的转过头,身后的内监递上明黄的卷轴。
李石朗声道:“天子有诏:杨氏阿毓,于国危难之时,行巾帼义举。虽为妇人,其行可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