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御妻无术-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愁别绪当即跑得无影无踪了。
这丫头总有本事破坏他好不容易酝酿出来的情绪!
秦二娘震惊地望着不远处紧紧相拥的两人,眼中全是不可置信。原来是真的,端王与四妹妹果真有私情。
她的心情有些复杂,有担忧、有失落、有苦涩、有嫉妒,百种滋味齐涌心头,让她不知不觉地绞紧了手中的帕子。
她垂眸深深地吸了口气,而后重重地走了几步,一面走一面装在寻人的模样直唤:“四妹妹、四妹妹……”
正半搂着彼此大眼瞪小眼的两人闻声立即松开了对方,秦若蕖浑身不自在地拍了拍衣裳上的褶子,又瞥了一眼背着手装着在看风景的陆修琰,这才扬声回应:“二姐姐,我在这儿呢!”
“无色师傅在到处找你呢,你怎的出来也不说一声,凭的让人担心,快走吧!”秦二娘目不斜视地朝她快步走过来,二话不说便拉着她往屋里走,一边走还一边教训道。
“二姐姐我错了……”秦若蕖糯糯的认错声顺着清风飘入他的耳中,陆修琰微微一笑,轻摇了摇头。
他的傻姑娘啊……
翌日一大早起来,秦若蕖急急忙忙地梳妆打扮,连早膳也来不及吃便要往万华寺上冲,哪想到刚推开家中大门,便见长英站在门外,右手抬着,似是要敲门。
“长英?陆修琰呢?”她先是一愣,随即四下张望,不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一下子便急了。
“王爷已经启程回京了,临行前让我留下保护姑娘。”长英面无表情地回答。
秦若蕖的脸一下子便垮了下来,哭丧着脸道:“他、他怎么就走了呢?也不等等我……”
好歹也让她送他一程啊,怎地静悄悄地便走了呢!
长英的心情比她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自幼便是当作端王的护卫训练长大的,哪曾料到这回主子竟不让他跟着,而是将他留了下来保护这秦四姑娘。
——“你的使命既是护本王周全,而她,便是本王的命,护她亦即护本王……”
陆修琰临行前的那番话再度响在他耳畔,他低低地叹了口气,也罢,既然这姑娘这般重要,他自然不惜一切代价护她周全。
将长英留下,陆修琰是经过深思熟虑方做出的决定。一来确是希望在他不在身边的这段日子里,长英能代他保护她;二来也是向宫里表明他迎娶秦若蕖的坚决态度,毕竟,长英是他自幼便带在身边的护卫,说是形影不离也不为过,在某种程度上,长英便算是代表着他。
见不得妹妹这副垂头丧气的模样,秦泽苡恨恨地在她额上一拍,没好气地道:“你就这点儿出息!”
秦若蕖捂着额头委屈得直瘪嘴,还是秦二娘轻轻地将她拉到身边坐下,柔声问:“这是怎么了?”
秦若蕖低着头闷闷不乐:“陆修琰回京了,也不肯让我送送他便走了。”
端王回京了?秦二娘一愣,这般干脆地便走了,难道四妹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闲来逗弄的?
想到这个可能,她没来由地生出一股忿恨来,天下男子皆薄幸,从不会珍惜别人的心意,端王看来也不过如此!
只是,当她看到被迫留下的长英,心里却又有几分不确定了。
人走了,倒留下个护卫,这又算是什么意思?
***
御书房内,宣和帝正合上最后一本奏章,忽见宫中内侍进来禀报:“皇上,端王求见。”
他先是一愣,随即大喜:“修琰回来了?快请快请!”
不过片刻的功夫,一身亲王装扮的陆修琰便迈着沉稳的脚步走了进来。宣和帝也不待他行完礼便直接抓着他的胳膊将他扶了起来,大笑道:“脱了缰绳的马儿可总算记得回来了……”
陆修琰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与他在一旁的方桌上落了座,自有宫女伶俐地奉上热茶。
宣和帝颇感兴趣地问了他一些关于岳梁的风土人情,听他娓娓道来,愈是兴致盎然。
两人闲聊半晌,陆修琰方正色地道:“臣弟此次归来,有两件事得禀明皇兄。”
“是何事?”见他如此,宣和帝亦不禁挺直了腰板,一脸威严地问。
“这第一件,臣弟想请皇兄看看此物。”陆修琰从怀中掏出一只赤金长命锁,双手呈了上去。
宣和帝接了过来仔仔细细地打量一番,眉头紧皱:“此物倒颇像朕赐予几位皇孙的长命锁,只是瞧来有些陈旧。”
众皇孙的长命锁便是不戴在身上,亦会有专人精心保管,绝不可能如眼前这个这般,一看便知是长年不曾料理过。
“你是从何处得来的?”他想了想,问道。
“皇兄可还记得五年前落水失踪的那名身有梅状胎记的小皇孙?”陆修琰不答反问。
“朕自然记得,当时若非平王废妃刘氏……朕那刚满周岁的小皇孙又岂会无辜丢了性命。”提及此事,至今仍让宣和帝恼怒非常。
他念着兄弟情份不忍赶尽杀绝,到头来反而累及自己的长孙。
他努力平复心中怒气,又问:“为何你提及此事?”
“不瞒皇兄,此物臣弟是从岳梁万华寺住持空相大师手中所得,空相大师五年前云游途中,曾救下一名孩童,这名孩童刚过六岁生辰,而在他的屁股上,同样有五个围似梅花的红色胎记。”
“什么?”宣和帝失声叫了起来。
陆修琰微微侧头示意,身后的内侍便将捧在手中的布包呈了上来,里头赫然放着一整套孩童的小衣裳。
“这便是空相大师救下那孩童时,他身上所穿的衣物,臣弟已经着梅氏生前旧人前来相认,又仔细比对过,已经肯定了上面的针线出自梅氏之手。”
“那孩子、如、如今可好?”宣和帝难掩心中激动,捧着小衣的手微微颤抖着,那毕竟是他第一个孙儿,又是因为他的一念之仁而险些丧命,心里多少是在意的。
想到那个古灵精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陆修琰微微一笑,颔首道:“他很好,这些年身边一直有许多人疼爱着。”
“那就好,那就好……”宣和帝喃喃,下一刻又追问,“如今他人在何处?你怎不把他带回来?”
陆修琰缓缓放下手中茶盏,拭了拭嘴角,不紧不慢地道:“不急,待臣弟向皇兄禀明了另一件事再说也不迟。”
宣和帝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笑骂道:“你是纯心让朕着急不是?”只见他这般气定神闲,想来那孩子这些年真的过得很好,也稍松了口气。
“还有什么事你便一起说吧,省得在此卖关子。”
陆修琰清咳一声,迎上他的视线认认真真地道:“皇兄可还记得,臣弟离京前曾说过,回京后便会确定王妃人选。”
“自然记得,如此说来,你是有了决定了?”宣和帝精神一震,微微探着身子,颇有兴趣地问。
不待对方回答,他又道:“说起来朕还未问你,那常家姑娘去了一趟岳梁,怎的却断了腿回来?你皇嫂还特意传太医去医治,只听说情况像是不大好,怕是以后走路都……”说到此处,他蹙眉。
陆修琰怔了怔,摇头道:“臣弟不知,常姑娘出事后,臣弟曾问过她,她也只说是一时不着走岔了路,这才掉落了陷阱里头。”
“原是这样。”宣和帝点点头,稍顿了顿,道,“这常家小姐虽是品貌双全,可惜如今断了腿,却是与皇家无缘了。”
陆修琰垂眸,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帝后便是再赏识常嫣,也不可能会让他娶一名身有残疾的女子。
“好了,如今吕家姑娘与贺家姑娘,你更属意哪个?”将常嫣之事抛开,宣和帝饶有兴致地追问。
“臣弟属意……秦家姑娘!”陆修琰抬眸,一字一顿地回道。
56|
“什么秦家姑娘?哪个秦家的姑娘?”宣和帝糊涂了。
“益安秦家的四姑娘。”陆修琰不紧不慢地回答。
“益安秦家?”宣和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你莫要告诉朕是一年前那个秦家。”
“皇兄好记性,正是那个秦家。”陆修琰含笑道。
宣和帝的脸一下子便沉了下来,两道浓眉都快拧到一处去了:“修琰,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哪家的姑娘你不选,怎的偏了这家里的姑娘,还四姑娘,这四姑娘是何人之女?死了的秦伯宗?还是……”
“秦季勋之女。”陆修琰插嘴回答。
“噢,原来是秦季勋……什么?!秦季勋?!居然还是秦季勋之女?!修琰,你是嫌朕近来耳根太过于清静不是?秦季勋之女,亏你敢说得出口!”宣和帝的脸彻底黑了。
又不是不知道母妃对秦家、对秦季勋是怎样的深恶痛绝,娶秦季勋的女儿?先不提日后如何,只怕先一件便是宫里的不安宁。
“皇兄,臣弟并非儿戏,乃是真心实意要迎娶秦四姑娘为妻,请皇兄成全!”陆修琰跪在他的跟前,沉声道。
“迎娶为妻?你要娶她为正妃?你可知,凭她出身益安秦府这一条,连端王府门都难进,若是你着实喜欢,朕睁只眼闭只眼准你带回府中做个侍妾倒也不成问题,可正妃?绝不可能!”宣和帝吃了一惊,随即坚决地拒绝道。
不等陆修琰再说,他忙道:“你若瞧不上吕贺两家的姑娘,朕让你皇嫂重新再挑,但凡身家清白品貌双全的,只要你看得中,朕无有没允,唯独秦家姑娘不可能!”
陆修琰抿嘴沉默,片刻,迎上他的视线相当认真地道:“可是皇兄,天底下身家清白品貌双全的女子再多再多,臣弟想要的也唯此一人,恳请皇兄成全!”
“此事休得再提,朕意已决,秦氏女为端王妃?绝不可以!”好不容易压下周氏被休后亡一事,再娶秦家女,岂不是又让人多些谈资?更何况,这个秦家女还是休弃了周氏的秦季勋之女,关系如此混乱,不说母妃不肯,便是他自己也不愿意。
“皇兄、皇……”看着拂袖而去的宣和帝,陆修琰暗地叹了口气,他就知道此事绝不会如此顺利,但也想不到皇兄的态度竟是如此的坚决,似乎毫无转寰的余地。
***
“他瞧中哪个不好,非得看上那秦季勋之女,母妃至今仍对秦氏一族恨得牙痒痒,娶秦氏女,这不是往火里浇油么?你瞧他平日行事都是一副精明的模样,怎的偏在这事上犯了糊涂。改日,不,今日你便让人将各府适龄姑娘的画像送来,一个个让他挑,不管挑中哪个,朕立即下旨赐婚!”
凤坤宫内,宣和帝冲着皇后‘噼哩啪啦’好一顿发泄,末了接过皇后体贴地送到跟前的茶盏,‘咕噜噜’的一口便灌了下去。
“朕的几个儿子加起来,都没这一个弟弟这般令人操心!”靠着椅背,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纪皇后掩唇轻笑,行至他身后力度适中地为他揉着太阳穴,柔声道:“六弟平日里行事总是沉稳可靠,可情之一字嘛,他毕竟年轻些,说不定那秦家姑娘确有什么过人之处,方使得他念念不忘。”
略顿了顿,道:“当年周家姑娘不也是在见了秦季勋之后……”
宣和帝两道浓眉皱得更紧了:“这秦家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都给人灌的什么迷人心魂的汤药。”
当年周家表妹亦是如此,要死要活哭着闹着要嫁益安那刚死了夫人的秦季勋,如今又轮到他自幼看着长大的弟弟,去了岳梁一趟,回来便硬是要娶那秦季勋之女。
以那小子的性情,既然对自己说了出来,便绝对是上了心的,只怕未必会轻易放弃,这事怕是有得磨了。
一想到这,他又觉得头疼不已。
“什么过人之处,敢情满京城的大家闺秀都抵不过她一个,能把修琰迷得晕头转向不知轻重,可见此女便不是什么纯良之辈。”宣和帝恼道。
纪皇后无奈轻摇了摇头,也不再劝,正在气头之上,再劝也不过是白白连累那秦家姑娘。
诚如宣和帝预料的那般,陆修琰果然不死心,每日都揪准他基本上批阅奏折完毕的时候过来磨他。
说得多了,有时干脆什么话也不说,只静静地坐在一旁,完全是一副静坐请愿之姿,愈发恼得宣和帝吹胡子瞪眼,只差没亲自拎起扫帚将他扫地出门。
一连七日后,宣和帝再也忍不住,直接下了命令,禁止端王出现在他三丈范围之内。
得了口谕的内侍迟疑一阵,小声问:“皇上,那早朝时,可需请王爷挪到殿外去?王爷如今所站之位,恰好在三丈以内。”
宣和帝被他噎了一下,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吓得对方当即‘扑通’的一下跪在地上请罪。
“罢了罢了,下去吧!”宣和帝烦不胜烦,朝他挥了挥手。
内侍连忙躬身退出,出了殿门又苦恼地叹了口气。
那这旨意到底颁还是不颁啊?
这日,陆修琰照旧往御书房来,却被告知宣和帝往皇后娘娘宫里去了,他挑了挑眉。皇兄怕是糊涂了,要是往别的娘娘处去倒也罢了,他自不好前去打扰,可皇嫂那里嘛……
足下方向一转,他背着手,慢条斯理地踱着步往凤坤宫所在走去。
“小皇叔,小皇叔……”行至途中,忽听身后有人在唤自己,他止步回头一望,便见二皇子陆宥诚大步流星地朝自己走来。
“小皇叔,我那孩儿果真还在人世?”陆宥诚紧紧抓着他的臂,一脸的激动。
“确是如此。”陆修琰颔首。
“真、真的太好了,那、那他如今在何处?皇叔为何不把他带回来?”
“过阵子我便会将他带回,你莫要急。”陆修琰安慰道。
“好好好,我、我不急、不争,皇叔,您有事便先忙去吧,我、我走了。”陆宥诚搓着手掌,难掩兴奋地道。
陆修琰微微笑着拍拍他的肩,看着他步伐略显飘浮不稳地离开,心里不禁有几分欣慰。
到底是父子血脉情深啊!
一直走出了陆修琰的视线范围内,陆宥诚方停下脚步,脸上原本的激动兴奋之色瞬间便敛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冷笑。
很好,这个儿子来得非常好,皇长孙之名想必要易主了,最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是端王亲自寻回来的,以他的性子,这个孩子誓必也会成为他放不下的责任之一,如此一来,在端王跟前,二皇子府的份量便不再似如今这么轻。
六年前他也不过不知事的少年郎,哪懂得为人父亲,若非母妃坚决让生,他是不会乐意自己的长子/长女从一个侍女肚子里爬出来的,后来孩子坠河失踪,他也只是难过了数日便抛开了,毕竟那个时候他身边的女子不少,哪个不能给他生儿子?加之又正处于择妃阶段,将来娶了正妃,生的嫡子岂不是比这么一个更加金贵?
如今失踪多年的孩儿突然说还活着,他初时确是吃了一惊,只也没多大的惊喜,他如今膝下又不是没有儿子,府中一名侧妃一名庶妃肚子还各怀着一个呢,一个放养在外多年,也不知长成什么样的孩子,他还不放在心上。
只是,当得知这个孩子是端王亲自寻回的时候,他顿时心思一动。
如今册立太子呼声最高的便是他与大皇子陆宥恒,彼此支持者不相上下,而大皇子占的优势自然是他嫡出又居长的身份,只是先帝曾说过‘能者居之’这样的话,故而他虽非嫡出又非长,但同样具有竞争力。
唯一有一点让他心中忐忑的,便是端王陆修琰的态度,朝廷上下无人不知今上对幼弟端王甚是宠信,往往端王在皇上面前说一句话,抵得过旁人的千言万语。
如此举足轻重的人物,虽从未曾对太子人选发表过一点意见,可因自幼与大皇子陆宥恒一处长大,关系比与其他皇子自是更加亲近,他虽未说明言,但举动却无形中表明了立场。
如今多了个孩子……
陆宥诚眼中绽放着志在必得的光芒,便是争取不到端王的支持,但亦要让他不偏不倚,这个孩子便是最好的契机!
陆修琰哪想得到他怀着的是这样的心思,他更加不会想到,将无色带回京,将成为他日后最为后悔的一件事。
此刻,他正坐在纪皇后面前,随意地扫了一眼桌上一字排开的画像,里头画着一个个丰姿各异,如花似玉的女子,或温婉、或娇美,环肥燕瘦,应有尽有。
“六皇弟,你仔细瞧瞧,这当中可有合眼的?”纪皇后以帕掩唇轻咳一声,问道。
“不错,个个都姿容出众。”陆修琰淡淡地回了一句。
个个都出众……换言之,不就是个个都没有入他的眼么?
没好气地横了他一眼,纪皇后手一挥,自有宫女上前将众画像收了起来。
“你倒给我说说,那秦家姑娘有何过人之处,让你这般执着。”
“过人之处?”陆修琰认认真真地想了一圈,茫然道,“好像没有……”
纪皇后顿时被茶水呛了一口,连忙低头掩饰,拭了拭嘴角后,她叹道:“既无过人之处,你又为何坚决要娶?”
陆修琰沉默不语,半晌,方轻声道:“皇嫂,这辈子活到如今这般年岁,我从不曾有过希望强烈拥有的东西。”
纪皇后点点头,确是如此,他是她看着长大的,性子淡然到有几分淡漠的地步。
“……可她,却让我头一回生出想霸占、想拥有的念头。皇嫂,我不知自己对她用情几许,只知道余生若无她相伴,生亦如死。”
57|
纪皇后陡然抬眸,吃惊地望向他,这短短数月,便让他用情深到这般程度了?
“诚然,她确是没什么过人之处……”不由自主地忆起当初秦若蕖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他的嘴角微微勾起,神情温柔地道,“不能美美地等着让我当个英雄,也不能以才学教我心生意动,更不能飘飘似仙让人惊艳,甚至,还生了个榆木脑袋,说话每每能把人噎死。最大的本事,便是三言两语破坏我好不容易酝酿出来的气氛……”
唇边笑意渐深,这一刻,他迫切希望见到他的姑娘,相思入骨,大抵便是如此了吧!
纪皇后怔怔地望着他,看着他脸上如梦似幻的笑容,心中触动。
嘴里说的全是对方的不好,可哪怕对方再不好,在他眼里,也是最让他心动的姑娘。真正的喜欢一个人,大抵便是如他这般,哪怕是对方身上的缺点,在他眼里也是可爱的。
她低低地叹了口气,鼻子里有微微的酸涩。不由得对那个从未谋面的秦四姑娘生出几分羡慕来。
女子一生最大的愿望,不就是求一个一心待己的良人么?秦四姑娘,她已经得到了。
她定定地望着他,看着那与宣和帝颇有几分相似的眉目,不禁微微垂下了眼帘。
她想,无论如何,她都要让他们得成眷属。
直到陆修琰离开后,宣和帝才从落地屏风后走了出来。
“皇上可都听到了?”见他出来,纪皇后轻声问。
“嗯,朕都听到了。”宣和帝自顾自地在软榻上坐了下来,有几分恍惚地回答。
那个小小年纪便爱板着一张脸的幼弟,那个好像天底下什么也引不起他兴趣的幼弟,仿佛不过眨眼的功夫,便已经长大成人,已经有喜欢的姑娘,有让他执着地想执其之手与之偕老的意中人了。
“皇上如今还想阻止他们么?当年母后临终前,一再恳请你我待为照顾刚出生的修琰,不求他登高富贵,唯愿他一生遂心和乐。彼时我也不过一个皇子妃,宫里自有各位娘娘,可母后那般做,何尝不是出于对我,对皇上您的信任。从那一刻起,修琰虽为皇弟,但在我心里,他与宥恒、长宁两人一般无二,都是我抚养长大、时刻挂念的孩子。”
“我不知那位秦四姑娘人品、才貌如何,但只要她能让修琰余生多些幸福与笑容,不管她是不是秦家女,也不管秦家如今怎样不受母妃待见,我都愿成全他们。”纪皇后坐到他身侧,嗓音轻柔却充满了坚定。
宣和帝缓缓抬眸迎上她的视线,见她一双嫣红的唇瓣紧紧地抿着,作为她同床共枕二十余载的夫君,他又岂会不知这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
他低低地叹了口气,修琰之于他,何尝不是如宥恒他们一般?母后临终托子,一番苦心,他又怎会不明白!正因为明白,明白那个曾经给予他最为宝贵的母爱的女子,那份疼爱他的心,即使在她拥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亦不曾变过,所以这二十余年来,他才能视弟如子。
二十多年来,这个弟弟一直很让他省心,亦相当能干,每回都能将他交办的差事办得漂漂亮亮,以致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习惯了将麻烦事全扔给他解决,而他,亦从不曾让他失望过。
再者,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那般清清冷冷无欲无求的模样,久而久之,他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世间上没什么事,更没什么人能触及他的心底。
可直到今日,他才猛然发现,原来对方并不是无欲无求,他也会对某个姑娘生出霸占的念头,也会不依不饶地烦他,求他准许他迎娶心爱的姑娘为妻。
“唉……”他再度长长地叹息一声,歪在软榻上,探出手臂将纪皇后搂到怀中,轻抚着她的背脊喃喃地道:“朕明白,朕都明白……”
纪皇后将脸埋入他的胸膛,心里却是酸涩难当。
皇上,你不明白,你其实什么也不明白!
“禀娘娘,仁康宫来旨,太妃娘娘请娘娘过去。”忽地,内侍尖细的声音乍然响起,纪皇后立即轻轻推开他的怀抱,扶了扶头上凤冠,又整了整衣裳,正要迈步出门,便听宣和帝道,“左右无事,朕与你一起去吧!”
帝后二人到了仁康宫正殿,康太妃见两人一同而来,冷笑一声道:“皇上来得可真是巧,也免了我再让人去请。”
行过了礼落了座,宣和帝方笑问:“不知母妃有何吩咐?近日怎不见怡昌进宫来?”
“我只问你,陆修琰欲娶秦季勋之女为端王妃之事可是真的?”康太妃并不理会他,开门见山便问。
宣和帝愣了愣,此事母妃怎会知道?论理应该只有他与皇后晓得才是,而修琰自然不会将他自己的心意到处讲,他跟前侍候的人,以及皇后身边侍候之人就更没那个胆子了。
不解间,他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
“如此看来,是真的了?”康太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大怒,用力一拍宝座扶手,“皇上,你眼里可还有我这母妃?”
宣和帝定定神:“母妃言重了,朕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的?你明知那秦家、那秦季勋做了什么事,陆修琰不知轻重倒也罢了,你倒随着他闹,这成何体统!”康太妃气得脸色铁青,发髻上金钗垂落的明珠,随着她颤抖的身子而微微摆动着。
宣和帝沉默片刻,抬眸不紧不慢地道:“当年之事,真论起来,秦季勋一家,反倒是受害者……”
“你大胆!”康太妃勃然大怒,‘噔’的一下从宝座上弹了起来,手指指着他抖啊抖,整张脸气得似是有几分扭曲了。
纪皇后怔了怔,不动声色地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口,宣和帝挠挠她的手心,示意她放心。
“朕也不过是实话实说,周家表妹伙同他人杀妻夺夫,此举早已触犯我大楚刑律,只是死者已矣,朕也不愿多加追究。秦季勋休妻,有理有据,对朕不愿宣扬之意亦默默接受。杀妻之仇不能报,更是与仇人同床共枕数年……”
“住口!”
“啪!”
康太妃愤怒地随手拿过一旁的花瓶狠狠地砸到地上,成功地制止了他未尽之话。
“什么仇人,她姓周!她是你生母的嫡亲侄女!”
“正因为她姓周,正因为她是母妃的嫡亲侄女,朕才网开一面,不予追究。既是周家表妹犯下的罪孽,与秦季勋父女又有何干?秦四姑娘娴雅贤淑,知书达理,许给修琰又有何不可?”宣和帝语调缓慢,一字一顿地道。
康太妃气得浑身颤抖不止,正欲出声,却忽听对方又道:“况且……况且父皇曾有遗命,修琰人生大事以他个人意愿为主,朕,不过是遵从父命罢了。”
话音刚落,便见康太妃的脸唰的一下全白了,他一时又生出几分后悔来,正想说几句话缓和缓和,便觉眼前一花,右边脸已被人重重地扇了一个耳光。
“孽子!”康太妃恨得咬牙切齿,“你竟也以先帝遗命来压我!好、好、好,不愧是懿惠皇后养大的,为着她的儿子,便不念生母之恩,用先帝遗命……你好、你好,当真是我的好儿子!”
她身为当今皇帝生母,却只捞了个太妃名份,久久坐不到太后位置上去,便是因了一道先帝遗旨。
那道遗旨,如同一座大山般,死死挡住她迈向太后宝座的步伐。
文宗皇帝那道遗旨,除了指定宣王陆修樘为皇位继承人外,还言明,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的皇后只能唯一人,便是早已过世的懿惠皇后。
有了这道遗旨,宣王顺利继位,于次年改元宣和,便是如今的宣和帝。可亦正因为这道遗旨,让宣王生母康妃止步于太妃,永远无法称太后。
殿内的宫人跪了满地,纪皇后心疼地拉过宣和帝,正想去拭他脸上红痕,却被他轻轻推开。
“朕心意已决,不日将会下旨,正式赐婚端王与秦季勋之女,择日成婚。”
“你敢?!”
纪皇后轻咬着唇瓣,右手微微扬着做了个动作,倾刻间,殿内宫人便静悄悄地退了出去,她深深地望了剑拔弩张的母子二人,暗地叹息一声,亦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不过眨眼间,诺大的殿里便只剩下康太妃与宣和帝两人。
“朕乃天子,富有四海,万民朝贺,又有什么是不敢的?”宣和帝张着双臂,似是豪情万丈,亦似刻意发泄般道。
“你……”康太妃气得一口气险些提不上来,“你当真要为了懿惠的儿子而忤逆我?你难道忘了,当年若不是她,我们母子又何至于分开,我又何至于连亲生儿子都轻易不能见一面?!”
说到此处,康太妃满脸悲戚,两行泪水缓缓滑落。
宣和帝静静地看着她也不作声,听着那低低的哽咽之声,他的心里却是失望透顶。
“母妃,真是这样的么?真的是母后让我们母子分离的么?”
“母妃,我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懵懂孩童了,更不是你轻易利用的棋子。母后故去多年,你怎能仍往她身上泼脏水!你可知道,若非有母后,我早就已经死在了你排除异已的争宠路上!”
58|
懿惠皇后多年无子,文宗皇帝数度提出让她从诸皇子中择其一养在膝下,这也是一番体贴爱护之意,奈何懿惠皇后每回都笑着拒绝了,只道孩子还是跟着生母比较好。
随着皇后年纪渐长,有孕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而宫中陆陆续续又有几名皇子降生,自然便有人盯上了‘嫡子’的名份。
皇后无子,养子便是嫡子,有了这个嫡子的身份,将来争夺储位自是又多了几分筹码,再者,后宫当中百花齐放,宠妃来来去去,最长不过三个月,足以见得皇帝薄情,又怎不盼着另寻出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