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言]谁借走了笙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他说得对。我取下腰间的紫色锦囊送给他。锦囊的里面,绣有我的名字,夷光。

       他说,我会一直戴着这个紫色锦囊,我会记得你。

       他还说,我要回江南了。那里有潺潺的流水,欢悦的鱼群,高大的桃树开出粉艳的花朵。
       于是,我心中的江南,便永远是枝绿花艳的色彩。在某一个明亮的早晨,我离开了黑风崖边,来到江南的若耶溪。

       往事总令人忧,身边的男子令人愁。

       话未待问出口,他先出一言抵挡住我所有未曾舒展的风情。

       他说,不管你过去发生什么事,见过什么人,也不管你叫什么名字,从此,你是西施,是越国准备献给吴王最尊贵的礼物。

       我抬起头与他对视。忽然,我就笑了。

       他用这种迂回的方式旨在让我清楚自己的身份,我再明白不过。如此,我便硬生生地将相思与贪恋挤进五脏六腑,疼得无声无息。

       在他的安排下,我一步一步走进一座见不到光亮的牢。他为我画地为笼的牢。

       每天有乐伎教我琴棋书画,教我如何媚惑人心。教我吴人的舞曲。我开始足下生莲,眉目顾盼,笑靥如花。

       偶尔他的眼神会落到我的紫色舞衣上,如盛春里的桃红柳绿,节节攀枝,一树一树地蔓延。却是一双无情眼。

       我怎么能不死心?我又如何能死心?

       他买来最艳美的丝裙,最贵重的珠钗,最妖娆的胭脂,却是为了将我送到另一个男子身边,让我成为第二个苏妲己。我先是哭,然后是笑,笑中含泪。

       他说,西施,我们都身不由己,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懂这话中玄机,懂他满满心愫,懂他无奈中的绝望。我以为我真的就懂了。

       直到我看见那个肤如凝脂的女子。她只需一招手,便卷走范蠡所有喜怒哀乐,任谁都看得通透。她在林中舞剑,他便安静地看着她。
她的来历,在小小的范府有诸多猜测。有人说她是没落的卫国公主,有人说她是吴国的奸细,更有人说她是范蠡要奉给吴王的诚意。

       于我而言,她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最后,范蠡送入吴宫的女子是我而不是她。

       那一日,我自台阶上,看见妺凉唇角苍白的微笑。听见文大夫轻声地责备,明明是奉送两女,为何只有西施?到底有何用意?

       范蠡只以沉默抵住一切流言飞语。而我明白,爱情是范蠡不将妺凉送出的最好借口。

      【叁】

       姑苏台上,我第一次见到吴王夫差。他虽冷漠,却不似阴险狡诈之人。我甚至能预感到,天下必有一日会在他的手中。

       称霸天下是寡人一生的梦想。他站在大殿上笑着对我说这句话时,我仿若看到了大肆铺泄的鲜血。

       伍子胥在一旁极力劝谏,要他以江山为重,尽快除掉勾践,以免后患无穷。老臣日日观望星相,发现近日北边有一颗不祥之星初现端倪,而昔日越国都城会稽正在北方,老臣惶恐……

       她在姑苏已囚禁十年之久,任她再有什么宏图大志,也消磨殆尽。况她深知寡人的心,送来越女西施,足以证明,她对我吴国已俯首称臣,构不成威胁。相国又何必担忧?

       伍子胥再无话说,只能愤恨地望着我。

       美酒佳肴,琼楼玉宇,馆娃宫内,笙歌四起。

       没多久,范蠡因献美有功,被夫差委以重任,并赦免囚禁十年的勾践返回故里,安度余生。

       那一天,我见到了传说中的女王勾践。她果真是惊艳貌美,虽蒙着黑纱,依旧是风华绝代。

       临走时,范蠡没有回头望我一眼。倒是他旁边的妺凉,冷漠着一张脸,频频回望。我知她在向我炫耀,我那从来不曾得到就已经永远失去的爱情。

       我不甘心。眼泪疼进心里。我对自己说,只要范蠡你回头看我一眼,哪怕只一眼,我就会成全你。

       马车声逐渐远去,直到再也听不见。

       我才知道,原来任何事情,从一开始就有定律存在。毁灭的归于毁灭,美好的归于美好。

       比如白云在天空心里,天空在江河心里,而江河在大地心里。又比如妺凉住在范蠡心里,而范蠡住在我心里,可是,我要被谁放进心里?

      【肆】

       半月后,范蠡再次入吴宫,比我预想的时间还要早。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紧张妺凉。

       他越是在乎的东西,我便要他越快失去。这样,他才能与我感同身受。他赐予我的痛苦,我必要加倍从他爱的人身上夺来。

       他的手是冷的,脸是凉的。劈头盖脸地问,为什么你要这么做?你明知道我不希望将妺凉送到吴宫。

       我只是不甘心为越国牺牲的人,只有我。凭什么我一无所有,而她却可以得到所有?凭什么?难道范大夫要逼我中途失节,倒戈向吴不成?

       其实他与我都明白,此番兴师问罪不过是徒劳。胜者王,败者寇,以现时局势,夫差要得到一个女子,无人敢拒,更何况是想伺机而起的小小降国臣子。

       他说,吴王召妺凉入宫,不过是当一个使婢,你求他收回成命,他必定听你的。求求你。

       他卑微地跪在凉如水的馆娃宫内。他越是如此,我的心便越发地狠起来。我站起身,像当日他待我那般,头也不回地走入珠帘内,再不曾出去。

       良久,良久。我才悲哀地发觉,不论头也不回的人换作是我抑或是他,疼的,仍旧只有我的心。

       直到夕阳沉下去的时候,侍女进来通报:范大夫还跪在外面。

       我打翻了一屋子的陶瓷,奇珍异宝,打翻了所有能发出破碎声响的东西,仍不解恨。然后,我如倦鸟般瘫痪在桌边,侍女们惶恐地跪地求饶。

       我隔着一串串珠帘,看着那个男子,我很想问他,既然那么容易忘记,为何还要戴着那个紫色锦囊?为何戴着它的同时,心里却爱着别的女子?我其实更想问的是,为什么就是不能爱上我?

      【伍】

       夏妺凉是我向吴王要来的使婢。

       伍子胥初初是劝谏,并为此在大殿上当场拂袖而去。夫差也觉得没必要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使婢与相国滋生芥蒂。他说,吴宫上百侍女你随便选几个去。

       吴宫可以用来当使婢的女子很多,可是我偏只要妺凉。或者说,我缺的不是使婢,只是一个沾染了我爱情的人。

       我以为妺凉她该同我一样,在吴宫这座囚笼里,失去爱情,生不如死。然而,并非如此。她的脸上有花朵的清香,她的头发沾着晨露的雾气,她的双眸即便在最漆黑的夜中,也能发出光来。

       她叫我娘娘。她说,娘娘,你能不能把大王让给我。

       她不是询问,不是请求,是一句志在必得的张扬。她以为只要她一招手,世间万物便会如范蠡一般,朝她靠拢过去。

       我笑,不能。我爱大王。哪怕是虚情,我也要将戏做到高姿态,我不能在任何一场缘分里,都输得一败涂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里,夫差不过是一颗棋子,被我随时拿来迎战妺凉。她受伤的眼眸,让我从范蠡赐予的伤害中,获得暂时的快感。

       我会故意抛一些暧昧的话,让夫差对我信誓旦旦地承诺;我会站在姑苏台上,为夫差凌波移步,舞一曲《采莲舞》;我会在每一个百官朝拜的庆典上,接受他们千年万年长的祁愿。

       而这样的场合,我必会让妺凉站在身边。她的怨与恨,在逐日的煎熬中,已然长成了锋利的剑。

      【陆】

       夫差连续数日不早朝。伍子胥在那一日,突闯后宫,扇了我一耳光。他不顾夫差已铁青的脸,仍在那里说教,请大王以社稷为重,并列出夏亡于妺喜,周亡于褒姒的例子。

       我忍住脸上的灼痛,望着夫差。他惊慌地过来扶我,满眼的歉疚,令我无地自容。

       那一刻,我突然好想要一个安稳。不管身边的人是范蠡,还是夫差,抑或任何一个男子,只要他能善待并珍惜我,我都愿意停憩至此。

       所以,我飞鸽传信给范蠡。我想告诉他,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巾帼女子,既然他给不了我爱情,那么换作夫差也一样。在乱世,一个女人,所能依赖的全部信仰,只是能给她安稳的良人,与爱无攸。

       范蠡很快到姑苏城外的桃花溪与我会合。他说,很多事我们都不能如愿。比如大王,比如妺凉。可是,西施,若你要一个承诺,那么,等越王得回江山,等所有的所有过去后,我就与你泛舟若耶溪,归隐桃林,可好?

       我就此信了他。或者说我明知道这是个美丽的谎言,我还是选择了相信。

       那一夜的月色,皎白如瓷,轻柔似水。我伏在他的怀中,以为自己拥有了天长地久。奋力的飞蛾仍在选择扑向远方,新生的花朵在风中匍匐倒地。

       他开始对我讲很多话。讲他的从前,讲遇见过的不同的人,自然也讲到了一个女子。他说她有乌黑的发,光洁的额头,清澈的双眸如暗夜里最亮的星辰。她笑时,整片天空都明亮了。她美得令所有人都动容,没有人不爱她年轻时候的容颜。可是,只有我,爱她任何时候的样子。说到煞尾,他狼狈得垂下头去。

       我对他说,从此以后,你的心里只许记住我。难道我就不及妺凉的万分之一好?

       范蠡抬头望了我一眼,似想说什么,却又无声地低下头去。

       在我一心痴缠范蠡的同时,妺凉趁虚而入地攻夺了夫差的心。我承认自己是故意的。故意制造机会,让夫差注意妺凉,故意在夫差面前提及妺凉的诸多好。

       夫差的手,尚环绕在我的腰际。他低下头来,西施,既然她这么好,寡人纳她为妃,你说如何?

       当然好。我几乎脱口而出。为什么不好呢?我得到范蠡,而妺凉得到夫差。爱情大抵如此,不是舍弃就是成全。

       可是,那一刻,我看到了夫差隐忍的失落。他的手猛然从我腰间滑落,粗鲁地将唇抵过来。他说,西施,你到底要寡人怎么办?

       持续沉默。凉风袭得人憔悴。

       末了,他说,寡人要纳妺凉为妃,你为什么不能表现得伤心一点呢?哪怕只有一点点,至少证明,我还是能够被你在乎的。你为什么就是不能将我放进心里?

      【柒】

       那一场册封典礼,声势空前地浩荡。

       所有人都不解,一向节俭的吴王为何突然间奢华无比。琉璃台上镀满了透明的水晶,白银粉饰的亭榭,世间仅此一颗的东海夜明珠嵌成的凤冠,统统成了妺凉册封的装饰。

       凤冠霞帔的妺凉,张着一双野心勃勃的眼,站在吴王身边,扫视四合。

       众人称她妺妃娘娘。都在窃声议论他们的大王如何宠爱他的新妃,就连昔日赐了馆娃宫的西施娘娘亦不曾享此番待遇啊,那可是世间仅此一颗的夜明珠。

       我站在台阶下,从始至终都没有抬头。我知道有一双眼,会是如何穿越人群,伤心欲绝地凝望,探寻。但我不会给他机会去证明。

       夜宴群臣时,夫差鲜有的好兴致,酒饮了一杯又一杯。轮到我敬酒,他说,西施,你还是没有任何话要对寡人说吗?

       恭喜大王。良久,我说。

       他推翻了一桌又一桌的佳肴。掐住我的脖子,逼迫我看他的眼睛,告诉寡人,你到底有没有爱过寡人半分?有没有?

       心无端就痛起来,泛起无声的涟漪。身边的妺凉,眼底满是盛怒与绝望,当场拂袖离席。

      【捌】

       两天后,越王勾践派人送来贺礼。是一枝滴血的玫瑰。放在琉璃的瓶子里,触目惊心的红。那夜宫中突然闯入刺客。

       大肆搜捕却未果,而妺凉消失了。像一滴水落到了火里,尸骨无存。谣言似水草一样疯长。有人说西施娘娘善妒,杀了受宠的妺妃;有人说妺妃被刺客抓走了;也有人说刺客就是妺妃。

       伍子胥趁机向夫差谏言,大致将妺凉消失的原因,推到我身上,以令吴王除掉我。可是,他低估了爱情。他没料到,爱会让夫差不计一切将我保全,哪怕砍掉他的左臂。

       他问我,伍相国所言是否属实。我摇头。于是,愤怒的伍相国说,有宫女可以证明当日西施娘娘有去过妺妃寝宫。我正欲解释,夫差说,相国你多虑了,西施去妺妃那儿,是我让她送翡翠过去,这有何不妥?

       那么,伍子胥从怀中拿出一套黑衣,还有一枚翡翠簪子,这枚乌珠国献贡的翡翠簪子在整座姑苏城,想必只有娘娘才有。为什么会与这套黑衣一起丢在宫墙的角落?难道吴王又想为娘娘开脱不成?

       我这才发现,自己一直戴在头上的簪子,真的丢失了。这是一场明明白白的栽赃嫁祸。

       彼时,我除了摇头为自己作苍白的辩解外,别无他法。任谁都会相信了伍子胥所言。

       我低声问夫差,你也相信相国所说,是不是?你也认为我杀了妺妃?

       他望了我一眼,说,其实我倒愿意相信伍相国所言,这样起码可以证明,你是在乎我的。但我知道,这不是真相。

       真相确实不是如此。很快夫差就查出,那枚翡翠簪子是伍相国派人从我寝宫盗出。目的,就是为了趁此事件,将我除掉,以令吴王重江山疏美色。

       真相水落石出后,吴王夫差令伍子胥告老还乡。一腔才情无法施展的伍子胥,用生命作了无声的抵抗。临终前,他不断自语:吴就要亡了,要亡了。

      【玖】

       范蠡却为了妺凉对我兴师问罪。他说一个人不会无端失踪。他认定我是心嫉妺凉,才会痛下毒手。他说,我都允诺过,一旦越王攻占姑苏,我便与你归隐,为何你要这么做?

       我心凉,无论如何,范大夫都认定是我所为?

       他没有摇头。是在那一天,我终于发现,我与范蠡之间,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误会。

       他并不是昔日救我的少年。他从未去过黑风崖。他手中的锦囊,只不过是一个女子送予他。在越国,这样的锦囊,遍处都是。

       我不甘地打开他腰间那个紫锦囊,那里面绣的字,真的不、是、我。我终于颓然败下阵来。

       他说,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我最爱的人,也并非妺凉。而是,越王勾践。我对你提过的女子,也只是勾践。妺凉只不过与勾践长了相似的眉眼,我才极力想留她在身边。她有着与勾践一样的野心,我不想让她接近任何膨胀野心的机会。

       他说,西施,我不想再骗你。从始至终,我都不曾爱过你半分。

       这便是他给我的爱情,划上的最破碎的句号。

       突然就心灰意冷。

       我返回了若耶溪。与溪里的鱼说话。与路边的桃红柳绿说话。与很多人说很多话。有一个叫沉鱼的少女,她在溪水中抬头望我。

       她问,你说的吴王夫差,他是不是极爱穿白衣?会皱着眉微笑?会躲在花丛中歌唱?她说,为什么你不能给他爱情呢?他是那么好的一个少年。

       我说,不能就是不能。

       她就站在那里浅笑,露出洁白的虎牙。眉心的红痣,像眼泪一样,长进了我心里。而我一直没有再回吴国。

      【拾】

       后来,听说吴王夫差,曾派无数侍卫出去寻找他的王后未果。他亦渐次习惯了失望,虽仍旧抱了希望等待。他变得暴躁和阴戾,为了一个女子,尽失民心。

       这样,直到公元前473年冬末,越王勾践的大军兵临城下。姑苏城片刻之间,已是兵荒马乱。而勾践很轻易,就捉住了大势已去的夫差,将他关进一间阴黑的天牢。

       最刺眼的一抹光亮,照在牢房潮湿的地板上。那一瞬间,夫差看见一个青衣的女子,站在对面,与他相望。突然,他就哭了,哭得人心碎。

       他说,西施,既然走了,为什么还要回来?我难逃一死,我希望你好好活着。我曾经希望我们能有很多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像你。可我竟然连让你爱我都没能做到。

       他说,西施,在你走后的那么多天,我一直等待你能有一天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只是,为什么要是现在,你不应该回来的。

       那个像英雄一样伟岸的男子,此刻却哭得狼狈。

       女子一直抱着他的头。她有太多太多话想要告诉他,却无从说起。因为她已经说不了话。她只能抱着他,以一种决绝的姿势,来证明他幻想的爱情。


       这时,勾践进来。她径直走到夫差身边,似一尾蛇,缠过来。被夫差一顿喝骂。于是,她问,难道除了西施之外,你从不曾爱过别的女子?一丁点都没有?

       夫差说,是。

       那么,消失的妺凉呢?也没有吗?

       她不过似我想证明被西施在乎的道具。我甚至都记不起她的样子了。

       青衣女子与夫差同时看到,一张掷落于地的面具,面具下是一张妩媚年轻却嫉恨的脸。

       是你?妺凉?夫差惊讶出声。

       勾践,应该是妺凉,她眼里迸发出像苍鹰一般的光。

       她说,我是妺凉。而越王勾践,早在我消失的那天,就死在我的剑下。她的尸体,就埋在吴宫的禁苑里。是那天我发现了勾践的秘密,她爱的人竟然是你。她扮成蒙面人潜入吴宫,仅仅想除掉我。她以为你爱的人是我。杀了她之后,我决定借用她的身份,对你进行报复,我要让你连江山美人一并失去。

       她说这些时,一直冷若冰霜。她手中的烛火,正慢慢倾倒。只需一瞬间,整个楼榭,便会成一片火海。

       妺凉朝青衣女子诡媚地笑,范蠡已知我并非真的勾践,却又不忍揭穿我,于是留下书信:飞鸟尽,良弓藏。让那些旧臣去揣测。他可能会去若耶溪。如果你现在走,说不准还可以与范蠡携手天涯。你愿意走吗?

       她想用西施的离开,来羞辱夫差落得一无所有的凄凉收场。

       但女子摇头,一直紧紧抱着夫差,宁愿死都不要放开手。

       夫差含笑望着她,没有再说让她走,及好好活着的话。或许,他从她眼里,看到了爱情,它是那么美好而盛大地蔓延。

       火势越来越大,似要吞没一切。妺凉在外面似哭又似笑。她是悲伤的。或许爱而不得的人,都注定是悲伤的。

       所有声音终于远了,再远了。

       青衣女子与夫差,就像两根缠绕太久的藤蔓,慢慢失去鲜活。而她一直微笑。微笑是因为她终于成全了夫差幻想已久的爱情。那是她多年来,一直想做到的事。

       她不是西施,她叫沉鱼。是若耶溪中修炼的鱼精。只为多年前那一眼回眸,便念成了山河。

       那年夫差还是个少年。穿着白衣,皱着眉对着若耶溪里的鱼微笑,躲在花丛里唱吴歌。

       他说,鱼啊鱼,你笑的样子一定很好看吧。他说,为什么从来没有人真心对我笑过?而现在,她终于在他的怀抱里,微笑着闭眼。

      【拾壹】

       很多年之后,若耶溪边,一个浣纱的少女,低着眉浅浅微笑。缠着身边老去的女子问,娘,我爹长什么样子?娘,为什么你总是对着若耶溪哭呢?娘,你爱我爹吗?

       我颤抖的手,拂在她细嫩的皮肤上。依稀间,我记得一个男子泛着木舟在若耶溪上对我微笑。记得另一个男子执拗地问我,到底有没有半分爱?记得一个忧伤的声音说,我曾经希望我们能有很多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像你。可我竟然连让你爱我都没能做到。

       但我已经完全忘了他们的样子。

       我只知道有一个叫沉鱼的鱼精,她幻化成我的样子,失去所有法力和声音。离开了若耶溪,再不曾回来过。于是,我将女儿起名沉鱼,她像极了我。

       不远处的若耶溪上,有年老的男子,孤独地泛着一叶木舟,涉水而过。他在我面前停下,激动地说,你叫西施吗?

       沉鱼好奇地望着男子,我也疑惑地看着男子。然后我摇头。拉起沉鱼的手,微笑而平静地离去。

       男子一直在后面说,我是范蠡,越国的大夫范蠡,你怎么会不记得了?你怎么可以忘了我呢?

       潺水无声,一如流淌而错失的时光。那一瞬间,若耶溪的鱼,全部沉到了水底。

………………………………

       《倾城笑。雨霖铃》

       ——她不知,她始终不知,每个人的心上,都住满了伤口,无论哪一个伤口痊愈,另外的伤痕依旧在。而幸福却是构架在伤口之上,一如万千花朵的凋零。

  【壹】

  九岁那年,我小小的年华中,便注定惊成刺目的红。一张张惨白绝望的脸,伴随着剧烈的哀鸣声,经久不散。
       
       少年青鸾用力捂住我的嘴。我哭不出声。只睁一双悲愤的眼,望着刑场上数十条人命,随着刽子手一刀挥下,人头落地,不再鲜活。

  良久后,我问青鸾:“这到底是为什么?我的爹娘他们有何过错?为什么一夜之间,朝廷就下令满门抄斩?为什么?”

       青鸾摇头,揽着我的手。他让我去问义父。

  义父姓颜,是爹的至交。能识星相,精通易容术。也是因为他,我才得以成为那件灭门惨案中惟一的幸存者。他用一个丫环的性命偷梁换柱,保全了我。

  他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可是,当小小的我,问他原由时,他却鲜有地激动起来。

  他说:“玉环,你一定要报仇。朝廷之所以下旨抄斩,仅仅因为你们姓杨,你们有隋朝王室血脉,你们有逆谋之心。”他又说,“玉环,你尚小,不懂。等你长大时,我慢慢再告诉你。”

  我是真的不懂。


  我在少年青鸾如星辰一般灼亮的目光中,日渐学会了微笑。

  青鸾经常与义父出门。每次回来,他总会给我带回时兴的胭脂,衣裳,钗环。青鸾说我是全洛阳最美丽的姑娘。他是一个孤儿,在他两岁那年,义父收留了他。

  我知道青鸾喜欢我。青鸾为我做的惟一最胆大的事,是勇敢地站到义父面前,请义父做主,将我许配给他。

  我虽觉得有些突兀,更多的却是惊喜。不料义父一口拒绝,大声喝斥青鸾荒唐。

  见青鸾受伤的神色,他又和颜悦色地说:“玉环将来是要入宫的,她还要为杨家报仇。你跟她不可能,你明不明白?你与我要做的事,就是助她复仇。”

  青鸾慢慢低下头去。

       我再无话说。难道我能说,就此放下家仇,与一个地久天长?

  【贰】

  十五岁那年,义父突然决定带我与青鸾去长安。适逢寿王李瑁选妃,这是一个能接近大明宫的好时机,义父当然不会错过。

  一切都在他的计划内。先是蜀州司户杨玄琰失踪数天后返回府邸,接着是我入府认亲,说是司户多年前的私生女。

  当中少不了被府里一众女眷冷嘲热讽,但在杨司户的庇佑和威严下,谁都不敢再多言。她们虽纳闷杨司户突然的性情转变,却永远也猜不到,此时的杨司户,已并非昔日的那人。他是易容的,我与青鸾的义父。

  真正的杨司户,已经被义父抛尸荒野,喂了豺狼。我与青鸾曾求他,不要伤及无辜。可义父说,做大事者,必先心狠手辣。

  义父说:“玉环,任何人都不能破坏我的计划。这必将天衣无缝。是李家夺了杨姓的江山,你一定要报仇。”

  义父的眼神很凶狠。那一刻,我突然好害怕。我怕这盛大的仇恨,将我与青鸾也一并毁灭。


  我问青鸾:“你愿不愿意带我走?如果你点头,我们就放弃一切,找一处桃源,隐居山林。可好?”

  那是我背负良心谴责,不顾一切想奔赴到爱情的沼泽里时。我爱的男子,却说:“我不能让义父失望,我誓死都效忠义父。我的命是他给的,我不能违背。对不起。”

  “那么,就算我成为寿王妃,你都不介意?难道你真的忍心看我凤冠霞帔地走向一个我不爱的男人?青鸾,你真的愿意就此放弃我?”

  我的声音渐次低下去。我在青鸾闪烁游离的眼神中,已经见证了答案。他只是不断摇头,狼狈地抚住双眼哭泣。他始终给不了我想要的结局。

       他是那么懦弱的一个男子。我并不怪他。


  【叁】

  盛装之下,我成了寿王妃。我看着青鸾亦步亦趋地跟在义父后面,他低着头,眼神呆滞。我无声卷上轿帘,青鸾便是如此,被我摒弃出去。

  那一年,李瑁只有十八岁。纯良,单纯。他认为我满心欢喜地嫁给他,他不知世事总掺杂太多无奈。他竭尽所能给我一切美好的东西。可是,他给不了我开心。

  我日渐消瘦。不知这流水的年华,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待及花开?

  青鸾心有不忍。在一次与义父来探我之时,小声请求义父收手:“我们可以想别的法子,不一定非要让玉环作出牺牲。”

  义父不肯。他让我极力怂恿李瑁争取太子之位,只有如此,将来颠覆李家王朝才有机可乘。可偏偏李瑁对治国之道,对江山社稷毫无兴趣。实则他与青鸾一般,是个优柔寡断之人。

  我的不开心,尽收青鸾眼底。他不断自责,不断懊悔。

  然而,我与青鸾都不曾料到,义父会将杨司户之女玉筝许配给青鸾。他心思缜密,预料到我有一天,会不顾一切,与青鸾远走高飞。以为青鸾会断然拒绝。可是,情逼之下,他什么都没说。

  我知道,他从来都不会违背义父的意愿。如此,他从来就无法令我如愿。

  【肆】

  织锦廊的偶遇,是我精心安排。我从太监口中探得,每天这个时候,皇上都会独自在华清池边的织锦廊散步。

  既然决定报复,便注定哪一条都是万劫不复,再无退路。我知道当今圣上通晓音律,便穿了一件涂着蜜粉的舞裙,在花丛中跳舞,惹得蝴蝶纷纷飞来。这景象,自然也顿住了李隆基的脚步。

  一切皆在我的预料之内。

       我转过头去,朝他回眸一笑。千娇百媚。然后,没有给他任何叫住我的机会,作势仓皇逃走。

  果然,第二天,高力士就笑盈盈满面地来王府。问我是否昨天在织锦廊跳舞之人。他说,如若寿王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