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春事-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站,众人又觉得有些恍如隔世起来。
  这里热闹非凡,简直如同到了坊市一般。
  那山脚之下,建的是整整齐齐的商铺,一个个都已经撩起旗帜。
  有卖笔墨纸砚的,有卖朝食的,还有卖成衣寝具等等,应有尽有。
  “这是天道书院的铺子,租给村民们,满足学子所需。”
  天道书院不可能只靠贺知春赚钱养着,它得自己个独立起来。因此需要自己的产业。而长塘长平两个县的百姓,光是靠着这个书院,都饿不死了。
  学子过来考书院,得要地方住吧?他们可以住民舍……
  县里这么多花果树,还有了圣人与众人的题词,慕名而来游人,远道的要住宿,近道的也的吃吃喝喝,顺便提溜点什么走吧……
  还有直接来小杨村拉货买布的。岳州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因为开了港口,人多了啊!
  圣人领着众臣顺着台阶一路登到山顶,两道亦是梅花香气扑鼻,一上来圣人差点儿没有掉下泪来。
  只见那书院的一面墙上,赫然画了六匹骏马,他走上前去,逐个的摸了摸,“这是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还有飒露紫!这是阎爱卿画的?”
  这都是陪着圣人一道儿立下赫赫战功的六匹骏马,乃是他的心头之好,他在给自己修的陵墓面前,就雕刻了这样六匹骏马陪葬,承和十年的时候,丹青圣手阎二郎画过一次六骏图。
  阎二郎头皮有些发麻的站了出来,“圣人恕罪,实在是天宝公主同魏王诚意过人,孝感动天,臣便再画了一次。”
  过去七年,阎二郎的技法已经是炉火纯青,那马儿身上的毛都根根可见。
  当时为了做雕刻,只画了六匹马,如今却加上了征战的场面,气势恢宏,隐隐可闻金戈铁马之声。
  晋王心中暗笑,圣人可是要放在自己陵寝前的,你又在书院门口搞一个,这下子玩脱了吧?
  贺知春笑了笑,玩不玩脱,那要看一张嘴怎么说啊!
  拍马屁怎么能直来直往,要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嘛!
  贺知春走到了圣人面前,用手指了指对面的墙,众人顺着她的视线一看,一些人糊糊涂涂的不明所以,但是像房公等人皆是瞬间就明白了……李天宝你这个不要脸的奸佞小人!


第325章 书院的山长是谁
  贺知春对着房公悄悄的吐了吐舌头,气得他差点儿没有把胡子揪掉。
  只见那对面的墙上,赫然写着先贤圣人语录,圣人一瞧,小天宝有本事啊,这字儿一瞧就是褚登善写的啊!
  “褚爱卿的字,大有所成。”圣人走上前去,仔细的看了看,褚登善的字的确与三个月前,不可同日而语,简直就是突飞猛进。
  褚登善心中那个得意啊,老子这三个月就差挂在天宝公主的藏书阁里,变成一块风干腊肉了,能没有长进?
  必须要开宗立派,让那些后来的学子们,都写褚体字啊!
  褚登善想着,看着贺知春越发的和蔼可亲,“三人行,必有我师。贵主习得圣人一手好飞白,给臣诸多灵感。”
  贺知春心中啧啧,看师父通常不夸人,今日心情好竟然拍马屁也张嘴就来,一句话又夸了她,又夸了圣人!
  圣人果然大悦,闷不做声,实际上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子上去了。
  贺知春趁热打铁,“这左右两面墙,一文一武,是要警示学子们,学习圣人之言的同时,要切莫忘记今日山河安定,乃是从马背上血战出来的。”
  房公心中叹了口气,崔斗教给贺知春的揣摩人心之术当真是了不得!
  这马屁一拍就是三层含义。
  第一层,圣人唯有三个爱好,骏马,弓箭和美人。画了他的六匹战马,这是投其所好。
  第二层,当今圣人的确是明君,但是尤其喜欢自夸,心心念念就要青史留名。他生怕起居郎写了他的坏话,总是索要来看,然后运用春秋笔法乱改一通……
  他初当圣人之时,天下安定,米粮绢帛都很便宜,于是他便得意的在魏公面前显摆:你看你看,之前我爹当皇帝的时候,民不聊生,我一当皇帝,百姓安居乐业感恩戴德,你就说我厉害不厉害?
  魏公把他骂了一顿:厉害个鬼!之前战乱,百姓们啃树皮,现在不打仗了种地有饭吃了,那肯定感恩戴德啊,这算你的什么功劳?
  但是圣人屡教不改,隔三差五都要显摆一次,显摆自己不算,他还喜欢显摆自己的儿女……真是让群臣烦不胜烦。
  李天宝虽然没有把圣人的大脑袋画上去,但是一面是先贤,一面是他的战场英姿,这简直是把他抬高到圣人的高度了啊!此圣人非彼圣人!李天宝那圣人二字,更是一语双关……
  第三层,圣人有一个心病,他的皇位来得不正,是从他的长兄手中抢出来的。他当了皇帝之后,总是说当初李家起兵夺天下,是他出的主意。
  之所以能打下天下,主要是他的功劳。
  咳咳,这话大家伙儿也就听听而已。都是你打的,那你爹,你的兄弟们都在后头拿着小彩旗给你摇旗呐喊助威吗?
  但他为了给自己夺皇位找借口,非要这么说。你看看,李天宝说天下是马背上血战出来的,那上头画的谁的马,坐在马背上的人是谁?不言而喻啊!
  房公想着,隐秘的看了晋王一眼,学着点啊,你妹妹在教你做人啊!
  他之前想到了书院有一个隐患,只希望李天宝还没有发现,唉……不过按照这个节奏,肯定是早有破解之道了。
  圣人听了贺知春的话,仰天大笑起来,“哈哈,天宝最肖朕!”
  群臣们听了这话,都面色精彩起来。
  像你什么?像你喜欢自夸吗?
  这门口看完了,众人便围着书院转悠起来,圣人此刻看贺知春那是哪哪都顺眼,“小天宝啊,你同你四哥弄的这个书院,什么都好,但是最重要的山长呢?还有夫子呢?没有名师,哪里能够出高徒啊!”
  贺知春眼睛一转,附到圣人耳边嘀咕了几句。
  圣人又一次笑了起来,也凑到贺知春的耳边说道:“天宝若是能够遍请名师,阿爹就当这个山长。这史上还没有当了一院之长的皇帝呢!”
  贺知春笑了笑,普天之下的学子,都是您的门生,圣人只要躺在宫里头玩,就能实现了,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她想出来的,打消圣人以为她同魏王要结党营私,拉拢寒门子弟的方法。
  我们只是一片孝心,给阿爹你建了个书院,培养人才啊!看,多么的大公无私!
  这个买卖一点都不亏,若是日后她和魏王当了皇帝,那这个书院不照旧要收回到他们自己手中么,若是晋王当了皇帝,哪里还顾得着什么书院啊……
  剩下的路程,贺知春没有再闹出什么动静来,要适可而止,再拍马屁,马的屁股都要肿了!
  圣人今日的嘴,那是片刻都没有合拢过,再去魏王的长平县时,一瞧便能够瞧出来他的治理同布局,都是出自贺知春之手,因为大同小异。
  只不过受魏王爱读书的影响,整个长平县读书的氛围十分的浓厚,一路上经常看到有人在念书,就是那年纪大不识字的,也坐在大树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听人说书。
  圣人瞧着也十分的高兴。一行人在太阳偏西之时,才打道回府。
  贺知春依旧抱着元豆坐在马车中,撩起帘子看着外头面色铁青的晋王,还有同样面有菜色的贺知礼。
  晋王感受到贺知春的视线,看了过来,发现了元豆的小脑袋,勉强的露出了一个骇人的微笑,元豆吓得立马缩了回去,大喊道,“姑姑,九叔吓我!”
  说完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晋王听到周围人噗呲的笑声,脸黑得越发的厉害。
  而贺知礼,纯粹是被那群老臣们笑眯眯的脸给吓的,“贺县公啊,你看老夫都一脚踏进黄土了,你就帮某画一张画像,好给孩儿们留个念想吧……”
  他真的只想画美人,不想画你们这些老橘子皮啊!
  要不,某介绍你们去张仵作那儿,他也很擅长画人像啊,尤其是遗像,栩栩如生。
  但是贺知礼想归想,说还是不能这么说的。
  元豆哭了一会儿,便睡着了。贺知春也抱着他,一道儿睡了起来。
  等再次醒来,马车已经进入了长安城了。
  众人先是一道儿送了圣人回宫,然后再各自回了自己的府上去。
  魏王来接元豆之时,想起今日大获全胜,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贺知春回了公主府,这才发起愁来,这书院的夫子,请些谁好啊?


第326章 拜见婆母大人
  阮嬷嬷见贺知春嘀咕这事儿,笑道:“贵主才多大年纪,又能认识几个大家,这事儿让魏王去寻人便是,圣人都当山长了,多得是人会去当夫子的。”
  贺知春想想也是,便将此事暂时放到一旁去了,“嬷嬷,元宵呢,居然没有在床上躺着。”
  元宵懒的要命,冬日冷得很,阮嬷嬷不知晓贺知春什么时候就要歇息,因此在那锦被里,一直都是塞着汤婆子的,若是凉了,便换上一个新的,保持里头一直是暖和的。
  阮嬷嬷笑了笑,“木槿抱她出去院子里遛弯儿去了。再胖都找不着腿了。明儿个是崔老夫人的生辰,贵主要早些去才好的,不若早些用了晚食歇息了吧。”
  贺知春心情有些紧张,上辈子她同崔夫人相处得极好,但这辈子却并未见过几面。
  尤其是同崔九定亲之后,仔细一想,竟然一次都没有碰到过。
  许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圈子不同,贺知春的好友像高糯还有李恬,都是同圣人一道儿打江山的勋贵,而崔家是世家豪族。
  至于崔老夫人,这辈子还一次都没有见过,她如今算得上是老封君了,鲜少出来走动。
  这么一想,越发的紧张起来,一紧张,她就想吃肉。
  “如嬷嬷所言,嬷嬷,那腊猪膀肉炖油炸豆腐,可炖好了?我馋得很。”
  阮嬷嬷捏了捏贺知春的嘴巴,“炖好了,香着呢,嬷嬷这就给你端去。”
  这道菜要用吊锅子炖上一整天,放才能够将那么大的一块肉彻底的炖烂了,扯出一根根的肉丝来。
  那油炸豆腐若是用汤炖,里头蜂窝状的小泡里全都蓄满了肉汤,咬一口简直要烫掉舌头,但是贺知春却还是乐此不疲的吃这个。
  “嗯,用食盒装一些,给岑老夫人端一碗去吧,他们家是从荆州来的,也爱吃这个。顺便让元魁同蔡公公一道儿,把节礼给他们送过去。”
  阮嬷嬷欣慰的看着贺知春,贵主虽然接近岑家有自己的目的,但当真是细致入微,处处照顾有加,便是石头人,也能给捂热乎了。
  更何况,岑家本来就是知恩图报之人。
  到了年节之时,这家都开始送年礼了,贺知春的公主府今年要送的特别多,好在阮嬷嬷和蔡公公都很擅长此道,贺知春只用看看礼单就可以了。也就只有崔家的年礼,需要她自己个亲自准备了。
  贺知春吃完一大碗肉的时候,木槿也抱着元宵回来了。
  公主府的女婢们闲得无事,还给元宵缝制了衣衫,尤其是木槿手巧得很,给它缝了一个璞头戴着,看上去人模人样的。
  元宵一见贺知春,就挣扎着从木槿的身上跳了下来,然后又爬到了贺知春的腿上,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了她一眼,好像在说,快给朕撸毛!
  贺知春觉得自己紧张得魔怔了。
  但还是伸出手来,给元宵摸起毛来,元宵暖暖的,让她想起了崔九。
  待沐浴更衣之后,贺知春竟然奇迹的很快就抱着元宵睡着了。
  翌日晨起梳妆打扮,又细致的检查了一遍她要送的生辰贺礼,这才带着阮嬷嬷,云霞和木槿一道儿往崔府的方向驶去。
  崔氏是大姓,在这长安城中未官的便不知凡凡,五姓七望还都是姻亲,可见今日得有多热闹。
  远远地,贺知春便看到那朱门之上悬挂着的喜庆的镂空八仙贺寿大灯笼,穿着青衣的小厮立在门口,见到人来了便分类的迎了进去。
  这大户人家来客众多,定然有个亲疏有别,哪个等级的人,该在哪个位置,那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一早便定下了惯例。贺知春上辈子当宗妇的时候,这些弯弯绕绕都是崔夫人手把手教的。
  前头已经有好些马车在排队等候着人安排入府了,贺知春瞧着,有些恍如隔世。
  上辈子的时候,崔九为了娶她,闹得天翻地覆的。他的性子十分的执拗,下定决心的事情,那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贺知春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崔九到底使了多少手段,才让崔家人在见都没有见过她的情况下,便定了二人的亲事。
  她初次来长安,便是来待嫁的。
  第一次见到崔老夫人和崔夫人的时候,她也是如同今日一般,十分的紧张,但她在见了真人之后,却很快的镇定了下来。
  不过她一开口,崔夫人就眉头微微一皱,因为她的话中带有岳州口音。
  崔家人并不喜欢她,她一眼就看出来了,虽然她们的教养并没有让她们挂在脸上,但是一个人是否真心喜欢她,她都能够感觉得出来,现在想想,崔斗说她骨骼清奇,大约是没有错的。
  “贵主莫要害怕,日后指不定谁嫁谁娶呢!”阮嬷嬷见贺知春紧张,赶忙安慰道。
  贺知春被她彪悍的话语逗乐了,哈哈,崔九听了大约想上吊!
  不过若她是皇帝,崔九是皇后,那岂不真是她“娶”崔九!
  想想就很有趣啊!
  上辈子她那么挫,都嫁进了崔家,这辈子应该底气满满才对。
  很快就轮到贺知春了,她戴着幂幕下了马车,一眼就见到了在门口接客的崔九。
  呸呸,是在迎接客人的崔九。
  崔九见到贺知春,欢喜的迎了上来,“阿俏来得真早,快快快,某要带出进去遛一圈儿,给某长长脸面。”
  你当遛狗呢?
  “你莫要紧张,阿奶待人很和善,某还没有见过她生气的时候呢;某阿娘你见过的,她性子爽利,说你什么,怼回去就是,你越让她,她越欺负你。我阿爹也回来了,他……呵呵。”
  崔九自嘲的笑了笑。
  贺知春心下了然,崔九同他父亲关系很差,可能是因为他爹当年实在是太偏心崔大郎的缘故。
  不过崔九的父亲上辈子对她却是很好,初次见面就真心接纳了她,贺知春想着,他应该是年纪大了,想通过她来同崔九修复关系了。
  崔九领着贺知春进了门,崔老夫人坐在主座之上,右手边坐着的正是崔夫人郑氏,而郑氏身后站着一个俏生生的小娘子,这个人贺知春也认识,正是郑明珠。


第327章 百寿衣?寿衣
  郑明珠瞧见了贺知春,有些不自在的低下了头。
  上回博陵崔氏出身的一个小姐妹儿开花会,她又戴了元宵的发簪前去,岂料还没有秀上几句,就发现了那群小娘子头上,好好几个都戴着元宵的发簪,而且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衬托得她这个,十分的单调了。
  其中有一个时常同她不对付的堂姐,还开口笑她,“那贺家的银楼里猫儿发簪有一整套儿的卖,也算不得多贵你叫掌柜的端了来家中选便是。我听闻有些囊中羞涩的,怕被人落下了,竟然拿了石头,自己刻呢。”
  “之前还说这是崔九的猫儿,天宝公主都不让碰……啧啧,说得我都信了。我说你若是能够撬走崔九,那就快点些啊!咱们长安城还有一大队小娘子排队等着嫁李天宝呢!”
  简直气得她七窍生烟。
  身为世家女,竟然说话如此粗鄙!
  她一回到家中,便将头上的簪子拔下来,给摔碎了。若不是……若不是……那她今儿来都不想来!
  贺知春只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便昂首挺胸朝着崔老夫人走去,崔老夫人姓卢,乃是范阳卢氏出身。
  贺知春十分佩服五姓七望的人,就那么几家通婚来通婚去的,也不怕帮自己个整懵了。
  随便见着一个,从娘家看是姑姑,从婆家一看,得,叫老祖吧!
  为什么在见婆家人的时候,她还在这里想有的没的?脑壳太灵泛了也不好啊!贺知春有些闷闷的想着。
  “祝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说着让阮嬷嬷拿了她送的寿礼来,乃是一尊玉观音和一卷用金丝线绣的佛经。
  她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声音插了进来,“贵主这佛经可是自己个亲手绣的?听闻贵主拜了褚侍郎为师,写得一手好字。”
  贺知春摇了摇头,“并非天宝亲手所绣,乃……”
  “这晚辈送寿礼给长辈,重要的是孝心,怎能假借他人之手?不过贵主成日里在外头忙正事,无暇他顾,也是在所难免。”
  这话就诛心了!
  贺知春仔细的瞧了瞧,这人应当不是崔家的长辈才对,不然她没有理由不认识。
  贺知春微微睁了睁眼睛,询问的看了一下崔夫人,“夫人,这位是?”
  崔夫人面有薄怒,悄悄的看了崔九一眼,见他已经面色铁青,“这是我娘家嫂嫂,她向来心直口快,贵主莫要放在心上。”
  贺知春顿时明白了,这八成是郑明珠的母亲,在给她的女儿打抱不平呢!
  贺知春点了点头,理所当然的接受了崔夫人的说法,我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会放在心上的!若今日不是崔九祖母生辰,那她可要啪啪打脸回去了。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郑夫人见贺知春藐视她,顿时恼羞成怒,“你就是这样对长辈的么?”
  贺知春都无语了,我本来懒得伸手打你脸了,你非要把脸伸过来求我打,真是伤脑筋啊!
  崔九已经勃然大怒了,“舅母还请慎言,这里是崔家!”
  他还欲要说话,贺知春对着他摇了摇头,崔九一张嘴实在是太毒了,这郑夫人到底是他真正的长辈,若是说得太过了,被人说忤逆不孝就不好了。
  “天宝请佛,诚心诚意,不觉有任何不妥。郑夫人另有高见,天宝也虚心的听了,并未反驳……实在不知晓您缘何动怒,而我又错在何处?还请郑夫人指教。”
  郑夫人看了郑明珠一眼,郑明珠头皮有些发麻,她阿娘脾气火爆,她怎么劝都不听,贺知春到底是嫡出的公主,当众扫她脸面,实在是落了下乘,可她偏不听。
  “老夫人,明珠给您缝了一件衣衫,上头绣了一百个寿字,个个都不重样……”
  郑夫人见郑明珠不吭声,瞪了她一眼,开口说道,并且将郑明珠绣的衣衫拿了出来……
  众人一瞧,果然是心思巧妙,十分见诚心,一下子把天宝公主的贺礼给比下去了。
  屋子里不少人都窃窃私语起来,崔家不少长辈脸色都不好。
  贺知春笑了笑,“郑家姐姐好手艺,便是对待亲祖母也不过如此了,待郑老夫人过寿时,天宝也当登门去贺寿,虚心学习。这衣衫费了如此多心血,堪为瑰宝,百寿图,百珠纳福衣都美名在前,这衣衫可取了名儿?”
  周围的人看郑明珠的眼神古怪起来,这崔老夫人一来不是郑明珠娘家祖母,二来不是她婆家祖母,她孝顺个什么劲儿啊?还硬要压人家孙媳妇天宝公主一头……啧啧……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郑明珠简直要哭了,娘啊,你不会说话能不出来说么?
  你看被贺知春这么一说,大家都关注她下一次给自己祖母送什么礼,她哪里能比这个还相处更加有诚意的来?
  “百寿图,百福衣……”郑夫人低声嘀咕了几句,然后挺起胸膛说道:“百寿衣,这衣衫名叫百寿衣。”
  贺知春的面色一下子古怪起来,“这……”
  然后便不再言语了。
  崔夫人彻底怒了,“嫂嫂不若坐下饮茶。”
  别人过寿,你上门送寿衣!亏你想得出来这么个破名字!若不是她自己的娘家嫂嫂,她简直要拿棍子把她给打出去了。
  郑夫人一脸懵,明明郑明珠刚拿出这衣衫的时候,大家都赞赏有加啊,怎么一下子子就都变了呢?
  贺知春瞧得好笑,原来世家夫人里头,也有这样的蠢人,亏得郑明珠在这样的母亲教导之下,还能教养得体。
  崔老夫人却一直像是没有听到这边的动响一般,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个观音像,直到崔夫人大声说话,她方才回过神来。
  然后将贺知春拉到她的身边来了:“好孩子,来祖母这儿。小九脸皮厚,都跟着你叫阿爷阿奶了,你也随着他,叫我阿奶便是。”
  贺知春顺从的唤了一声:“阿奶”。
  崔老夫人凑到贺知春耳边,小声说道,她抓着贺知春的手有些激动:“可是那一尊?”
  贺知春点了点头。
  崔老夫人松了一口气,眼眶都红,拍了拍贺知春的手,“好孩子,你送的贺礼,阿奶十分满意。”


第328章 来给天宝撑腰的
  这生辰送玉观音也是常有之事,大家瞧着崔老夫人如此激动,都有些不理解。
  贺知春却是知晓,这是老夫人的心病。
  崔夫人一瞧老夫人的模样,再看了看那观音像,顿时瞳孔一缩,难怪贺知春一直说她送的礼很有诚意,她竟然知道崔家的陈年旧事,而且还给办成了。
  当年皇太后同崔老夫人算得上是手帕交,有一年太后生辰,崔老夫人便请了这么一尊观音像当做生辰贺礼送给了太后。
  等送完之后,她才发现,这尊观音是有问题的,原来在雕刻之时,那个工匠不小心将观音的头给摔断了,虽然后来又修补好了,但若是仔细的看,还是能够看出破绽来了。
  工匠将观音送过来之后,便自己个上吊自尽了。
  崔老夫人十分的紧张,这若是让宫里头的人发现了,还不得说她居心叵测,诅咒太后?
  可没有等她想着怎么换回来,太后就归天了,这尊白玉观音也就一直都放在她的库中,压根儿没有拿出来过来。
  这事儿成了崔老夫人的一桩心病,生怕那一日有人发现了,给崔家招祸事。
  崔老夫人想了想,还是低声道:“好孩子,你阿爹他……”
  圣人知晓了,让贺知春送回来;圣人不知晓,贺知春自己求了这佛像,然后送回来,这二者是有区别的。
  “九哥同我说的,旁人都不知晓。”贺知春笑了笑,“您且放心,我请智真大师重新加持了,这一卷经文也是大师亲手所抄,然后我请了供奉了佛祖三十年的师太一边诵经,一边绣上去的。”
  贺知春虽然言语不详,但是崔老夫人已经完全明白,贺知春把这个玉观音请回来,又担心它当真是不吉利,已经请了大师化解,这样子她也不用担心,同皇太后一样的命运了。
  这孩子当真是办事妥帖,连她心中最隐秘的担忧都考虑到了,那就是万一这个观音已经有了煞气,她请回来,自己会不会也同太后一样,一命呜呼?
  崔老夫人说着,“你在长塘办的事,我替我侄儿谢谢你了,让他瞧瞧别人是怎么上进的,也比成日里走火入魔想要升仙的好。”
  贺知春心中咯噔一下,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你大侄儿该不会是好地主卢县令吧?
  说曹操,曹操到。
  贺知春一扭头,那个穿着穿着一身乌青前来贺寿的人,可不正是卢县令。
  这就尴尬了!
  我还想着让师祖去给你讲道呢!这么说起来,你同我师祖应当认识啊,那你那时候一脸激动的说我是崔道长的徒孙……还说自己入不了道门?
  我忽悠你的事……你能不告诉崔家人么……
  贺知春恨不得找个针线把自己的嘴给缝起来,叫你张嘴就吹!
  卢县令先是贺了寿,这才神秘兮兮的对贺知春说道:“某感觉到了!多谢贵主指点!”
  所以你感觉到了什么?
  天地能量?还是将有一道天雷要来劈你?
  贺知春颤巍巍的仰气脖子一看,除了房梁啥也没有瞧见啊!上头画得青松倒是绿油油的……
  卢县令也仰头看了看,“贵主也感受到了吧?”
  贺知春抿了抿嘴,这是该点头还是摇头,万一卢县令在诓骗她呢,她点头岂不是笑话?若是摇头,又显得自己不行啊!
  贺知春想着,索性不点头也不摇头,故作高深状。
  卢县令并没有追问,而是神神叨叨的走到窗边,一个人望天去了。
  崔老夫人以手遮眼,眼不见为净,不然要气得少活两年!
  贺知春松了一口气,在崔老夫人身旁落了座,撇了眼脸上红晕还没有退却的郑明珠,看得她越发的无地自容。
  崔老夫人的表现,简直是啪啪啪的在打她和她母亲的脸。
  崔夫人看着贺知春欲言又止,正想说话,却看到门口来了一大群人。
  贺知春抬眼一看,顿时乐了,贺余领着贺家三兄弟来了,再一看,得魏王还有褚登善也都来了。
  崔阁老还有崔九的崔将军原本在外间待客,见他们来了,亲自迎了进门。
  贺余笑眯眯的领着贺家三兄弟给崔老夫人贺了寿,“些微薄礼,希望老夫人健康长寿。阿俏年纪小,若是有何失礼之处,还请多多担待。”
  贺余说着,打开了一个木匣子,里头赫然用红线系着一对制好了的辽东老参,这玩意可遇不可求,哪家不是藏起来吊命用的,贺家竟然一次送了一对。
  崔老夫人也动容了,“阿俏是个好孩子,我们崔家满意得紧。”
  贺余笑了笑,也不自谦,他养的阿俏,可不就是好好好!
  贺余送完了礼,笑眯眯的站到贺知春身旁,对着贺知春挤了挤眼睛,阿爹来给你壮胆啦!
  贺知春有些哭笑不得,赶忙起身,让他坐了下来。
  这时候魏王也上前来了,他是小辈,原本同崔九也是好兄弟,并非第一次来崔家了,送完贺礼也站到了阿俏身边。
  褚登善一瞧,也跟着站了过去。
  崔阁老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有些无语,所以你们到底以为某家中是什么龙潭虎穴,还都来给阿俏撑腰了?
  你瞧她那张铁嘴,还需要你们撑腰?圣人现在已经被她哄到找不着北了!
  昨儿个从长塘回来,又说要立皇太女,这次就微妙了。房阁老和孙国舅强烈反对,英国公竟然甩开膀子支持,褚登善没有说话,却直接一跨步,站到了英国公身后。
  要知道英国公那个人,魏王同李思文关系亲密那么些年,他也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过魏王,但是他这次居然开口支持立皇太女,他是开国功臣,而且还军权在握!还有褚登善,你的脸呢?离你痛骂天宝公主才多久啊,你就倒戈了!
  崔阁老想着,他同房阁老年纪都老了,岑文李大亮之类的,看起来身体都不太硬朗,也不知晓还能够活几年,但是褚登善和英国公不同,他们在权臣当中,不但年轻有为,还身强力壮,再战个一二十年,不是问题。
  若是新皇登基,圣人最有可能给他留的辅政大臣就是孙国舅,然后还有这两位。
  贺余已经是司农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