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凰台_怀愫-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在帐外守着卫善,拿出从业州带回来的衣裳量尺寸,好让尚衣局赶制宫装,这还是陛下头一位公主,洗三满月必是要大办的,得赶紧先把衣裳准备起来。
翻开箱子一瞧,件件都比尚衣局做的要华丽,样子也新巧,缀珠织金,光是红的便有银红桃红海棠红石榴红,深深浅浅裁了一箱子,撒花寝衣,织金睡鞋,还翻出一件合色的小袄,一面绣了喜上梅梢,一面绣了玉堂富贵,扣子一排是白珍珠一排是红玛瑙,竟是两面都能穿的。
赶紧叫了初晴来,昨儿初晴兰舟两个没跟着留在丹凤宫,放下帘子走到外头,抖落开袍子问她们:“这是公主新做的?”
比尚衣局的式样还新许多,自从南北隔断,南边的新样子少有传进宫来的,还是前朝那些旧花色翻新着穿。初晴一看便笑:“这是二殿下专找人做了送来的,这两箱子是公主日常穿的,没带回来还有许多呢。”
二月里节庆多,小公主的洗三满月不提,亲耕亲蚕皇娘娘不到,公主也是要到的,还有一桩大事,二月里是太子殿下大婚,连着几回都要穿新衣。
旧年的必是不能穿的,素筝早就把去岁的衣裳都翻出来,算好了先让尚衣局做裙子,长一些还能在腰上收一收,披帛也都挑好了料子,这么一看,倒不必做新的了,这几件已经足够奢华。
冰蟾又把配套的首饰拿出来,笑盈盈的对素筝道:“你能想着的,我也早就算好了,这些都是用得上的。”也都是新的,珠子的宝石的,攒细珠的大凤花钗,口里啣着红宝石,这一枝钗戴出来便足够人眩目的。
“这些会不会太华贵了?”卫善这样的衣裳都已经是日常穿着了,一路回了宫才看见娘娘们身上新式的衣裳还未上身。
素筝笑一笑:“公主年岁也大了,又是大场合,穿这些正合适。”不论哪个庆典,卫善的位子都是排在前对的,穿得华丽些也是应当,把衣裳都挑出来,挂在衣架子上,正要挑些沉水香梅花香熏一熏。
初晴笑起来:“公主如今不用旁的香了,只用松针香。”
几个小宫人抬了铜香炉,点上松针松叶香,一点点熏着衣裳,长安殿还特意做了细粥送来,炊雪知道卫善在睡,轻声道:“我们公主知道殿下必是累极了,特意让我拿些合欢花线香来,这个最安眠的。”
卫善一直睡到晚上,天色将暗的时候才醒过来,掀了帘子出来,就见屋里点着灯,还是她走时白玉玉兰灯,沉香睡了又起来,守在灯前做针线,替卫善把鞋子上的珠儿攒紧。
卫善算着日子,二月底就是秦显大婚了,数一数也没有多少日子,怪道遇见正元帝,碧微会这么不自在,她自往殿外去,披着斗蓬往长殿看一回,前面已经熄了灯,四下里寂寂无声,既无春虫又无鸟鸣,只有丹凤宫前还有灯火。
沉香提了灯走到她身边:“公主要是走了困,要不要打打花牌?”
卫善摇一摇头,碧微此时的身份一半是公主,一半是太子侧妃,大婚的时候别人都在离宫里待嫁,她却还在宫中,难道竟要去吃太子哥哥的喜酒不成。
想到碧微对着她笑,说半点也不委屈的样子,到底还是有些可惜,往后身份定下,以姑姑的性子,就算此时关照她,往后也必是多提携太子妃的。
想到秦显又想到秦昭,已经回了宫,得给他写封信去,把那双在船中绣的扇套拿出来,黑底线上绣着银竹叶,是她做的绣活里最精细的一样。
铺开纸一时又不知写些什么,连婚书契约这东西她落笔时都没羞涩过,可又要怎么跟他提姬妾的事,难道要告诉他,他拒了姬妾,其实她心里是很欢喜的么。
面上一烫耳廓一热,不好意思叫秦昭知道她是个小醋坛子,想了半日问沉香:“二哥寄给过的桃花蜜还有没有了?”
那十来种花蜜吃的只余下一个底儿,小罐子洗干净,一溜儿排开摆在箱子里,那九层的摩诃罗娃娃实在带不回来,要等着船运回来,只把这些罐子带着。
卫善从里头挑出一个来,印着一枝桃花,底下还有一对儿如意环,从小厨房里放了醋来,倒了半罐子,让沉香封好,明儿差人送到清江去。
第二日天一亮,才刚落地的小公主就有了封号,封为永福公主,例同亲王,正元帝连着两日去看这个新得的女儿,裹在包被里,小小一团,正元帝都不敢抱,怕自己力大,一碰就把女儿的骨头给碰碎了。
正元帝这样喜欢这个女儿,卫敬容把女儿抱到身边,摸着女儿的眉毛道:“这双眉毛倒跟我们妞妞生得一样。”
赏赐流水似的淌进丹凤宫来,小婴儿才落地两天,金玉如意就得好几把,缎子绢帛还更多,连秦昰都说要给妹妹预备小弓箭小马驹,等她大了,一道骑马。
反是卫敬容蹙了眉头:“这下子倒不巧,显儿大婚,我才刚出月子,这些琐事都要交给淑妃,也着实辛苦她了。”
六局二十四司,半年前就已经预备起了太子大婚要用的各项礼器,本朝迎娶的头一回太子妃,场面自然要办得大,东西都得新造,东宫各处修整屋宇,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正元帝委屈了谁也不会委屈太子,拍一拍她道:“你别操心这些,她是有功的,我自会赏赐她。”拾翠殿也得了一轮赏赐,说她协助皇后襄理宫务,为后妃表率。
卫善悄悄问了碧微:“你要不要出宫回府呆上两日?姑姑那儿我去说。”说是祭祀父母也好,姜家姐弟总要出去开府,总不能在宫中祭祀。
碧微低头想了半日,心里早知有这一日,可不看不听总归好受些,点头应了:“劳烦你。”
第118章 出宫
卫敬容在做月子; 她又是个操心的性子,碧微回侯府这件事,卫善便不愿烦她。她虽在往来信件上不说; 可对太子要纳姜家女为侧; 她心中并不赞同,可既驳不了太子; 又驳不了正元帝; 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卫敬容怀孕的这几个月里; 手上大半事都交给了徐淑妃; 徐淑妃也办得中规中矩,卫善便特意去了一趟拾翠殿; 带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鞋子小衣裳; 披着大斗蓬从仙居殿往拾翠殿去。
绕过云梦泽竟碰见了秦昱,他坐在云梦泽边的大石上; 眼睛望着结了冻的湖面; 手里捏着一根钓竿; 竟是太监们替他凿开一个冰洞; 正在钓湖里的鱼。
卫善在业州时原来没玩的都玩过的; 去岁三月三打个秋千就算玩过了; 如今放鹰打猎凿冰捕鱼,样样都试过身手,看见秦昱做这个模样,便知他心不在焉,学古圣人冰间求鱼; 也不学得像一些。
卫善不愿理会他,眼看他坐着堵了路,往假山石小径里绕过,领着一众宫人绕些路往拾翠殿去,秦昱的小太监小禧子抬眼看见,凑到他耳边:“永安公主过来了。”
被沉香看个正着,对卫善道:“公主要不要跟齐王打个招呼。”这么看见了当作没看见,也落人口实,何况齐王再不是那等有胸怀的人。
一大早就触这么个霉头,卫善抿抿嘴巴:“不必了,齐王正钓鱼呢,咱们这许多人,可别把鱼给吓跑了。”杨家这辈子被压成这样,秦昱也只能靠一个曾文涉了,还得熬死袁礼贤胡成玉,他要出头实在太难。
秦昱发怒使宫妃落胎的事,卫善在姑姑信里看见,想也知道失了一子,正元帝心里有多么窝火,他白衣跪在紫宸殿前请罪,都吐出一口血了,正元帝这才饶过他。
也不能不饶,都吐了血,若还不饶过,又要被人说父不慈,苛责太过,一个是刚成型的男胎,一个是将要成年的皇子,正元帝气也出了,饶过了儿子,依旧让他跟着翰林院的老翰林们修书。
他这些日子在宫里无声无息,认真作起学问来,知道父亲要修史,揣摩他的心意,时常进献给他看,父子两个关系和缓。
走修书进献这一条路,果然有效用,秦昱心里烦了杨家,杨云越只会让他也跟着上战场历练,打出来的功劳才最得正元帝看重,可修书修史才能名垂青史,还正搔着正元帝的痒处,这上头听曾文涉的比听杨家的有用的多。
孝顺二字做到骨子里,正元帝心中这根刺也就能拔出的,秦昱正自出神,小太监也早早就备下了鱼,就算钓不上来,也能进上去说是他亲手钓着的,献给父亲。
听见卫善竟对他视而不见,手上杆子一动,鱼竟脱了钩,小禧子赶紧下拜请罪,秦昱生生忍住:“嚷什么嚷,鱼都叫你吓跑了,怕是善儿没瞧见咱们。”
此时已经势弱,更不能再惹事,心中却气愤难当,卫善也还罢了,姜家那个空壳公主竟也敢看不起他,想到姜碧微肯给太子作妾,见着他却连话都不肯多说一句,恨不得掩面而过,把他视作洪水猛兽,一时心火如沸,坐了半日依旧不能舒散,耳朵里听见细细一声猫叫,眉眼一松,看一眼小禧子。
小禧子一个激灵,堆笑应时,知道三殿下最不喜人这样笑,又赶紧把脸低下去,自挪明义殿,殿下便添了个养猫养狗养鸟的新嗜好,可这些猫狗抱进殿里,总是呆不长。
宫里的狗猫都要驯过才能抱到身边,怕外头抱来的挠了主子们,可殿下却是随手抱回来,云梦泽边假山石的山洞里掏出来的小猫,带回明义殿去让宫人喂养。
可这些小东西不会动的时候还好些,一旦会跑会动了,又惹恼殿下,小禧子不敢想,反身去寻,宫里有鱼有鸟,还有那些发善心的宫人们,离不得宫的,时常往园子里来,拿剩饭粒儿喂一喂猫,这些猫倒也生得油光水滑,见人也不怕,要是不遇上这个魔星,猫子猫孙都不知传了几代。
那回遇上长宁公主,一气儿扔出去两只,皮毛撕裂,巡军还当宫里逃进小兽来,着实追捕了一番,宫里是忌伤生的,猫儿一多,便有专人捕了去,放到宫外山陵上,绝计不能捕杀,小禧子连着绕了两圈儿,也没仔细找,就当是节里绕过它的性命。
秦昱这火气没地儿发,回去自有一番折腾,小禧子心里念上两句佛,结结实实挨了秦昱一脚,捧了那鱼,一路呈送到紫宸殿去。
卫善抬步到了拾翠殿,紫芝一见她来了,亲自来迎:“我们娘娘正抱着五殿下逗乐呢。”徐淑妃少有闲时,卫敬容做月子,许多事便得她来分派,亲蚕礼更是排演了又排演,生怕自己出了差错。
更不必说后面还有太子大婚小公主满月两桩事,一日就没有几刻能闲,卫善一听便道:“你们娘娘辛苦,若有什么要帮手的,只管告诉我就是。”
紫芝一听便先称谢,卫善进了拾翠殿也是这么说,徐淑妃抱着儿子,一刻也舍不得放下来,乔昭仪几个也都围着她,看见卫善立起来,彼此见礼,跟着便道:“才从娘娘那儿瞧了小如意来,如意倒跟公主有些相像。”
卫敬容怕这个女儿身子脆,丈夫又立时就给了封号,还同亲王例,一出生就这么尊贵,反而怕压了她的福气,便下令不用尊称称呼她,都叫她的小名儿,好把她叫的结实些。
徐淑妃拿了那几件小衣裳抖开来看,看见针脚有粗要细,知道确是卫善亲手做的,笑着道谢,又把太子大婚要用的各样仪仗器具单子拿给她看:“我瞧了一天,瞧得眼睛都花了。”
卫善拿过来一看,确是样样都精心,太子大婚,礼部工部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也不过呈上来给皇后看一看规格,真有大错这些官员也不必当差了。
卫善难得来,来了又坐着不走,乔昭仪几个便知她有事说,寻了由头离开,卫善这才开口:“碧微姐姐想出宫去祭祀她父母亲,一桩小事我不想再烦着姑姑,怕她月子里头还要操心,就来娘娘讨个恩典,许她出宫去。”
徐淑妃立时接口:“这怎么敢说恩典呢,还让公主特意走一趟,我来安排车马,看公主哪一日方便。”徐淑妃一听便知这是找由头回姜家。
她在宫中也是尴尬,太子大婚她得看着,第二日饮宴她又得在场,阖宫里谁不知道太子同姜家姑娘有事,接连往长安殿里送的东西都不知有多说,若要她说,便是这姑娘太傻。
可太子一片心意摆在那里,她若不珍惜,也自有人按着她的头要她珍惜,这番离了宫,再进宫时,便得从长安殿挪到东宫去了。
徐淑妃想一想还是道:“公主既有了名分,再进宫来时,便得挪到东宫苑去,再往内廷来便不那么方便了。”她不是正妃,又要如何走动。
情到深处无怨尤,那都是一句空话,拿来骗骗旁人,骗骗自己的好听话,徐淑妃自己是从九嫔位一步步升到妃位的,当年也曾看着杨云翘如何得宠,两人浓情蜜意时,若个鸳鸯并蒂,柳叶合心的帕子荷包也都上过身,后来又如何?
如今还得靠着宓宝林,陛下才能踩一踩珠镜殿的门槛,可这些话不便她来说,好心多提一句,见卫善点头,满面是笑,指给她看:“晏儿手指头都会抓人了。”
伸出一根指头,被小娃儿一把抓住,两人玩这样的游戏,也能咯咯笑个不住,卫善抱了秦晏玩上一会儿,满身都是奶香味。
香喷喷的出了拾翠殿,又去了丹凤宫,在阶下遇到了林一贯,笑盈盈对卫善道:“齐王殿下给陛下送一对鲤鱼,说是亲自钓来的,陛下给娘娘送来。”
卫善听他特意提鱼,进去便先行礼,正元帝见卫善来了,着意问她:“善儿往哪里去了?”
“我给五弟送鞋子去,他手指头都会抓人啦,可有劲头呢。”脱了大斗蓬,凑上去看小如意,女孩儿生得清秀水灵,看着更像姑姑,长大了也必是个小美人,一面捏她一面道:“姑父今儿可是吃福,吃上鱼了罢?”
秦昱不大不小告了卫善一状,说是分明碰见,善儿却不理人,年纪大了性子也古怪起来,谁知一句话就被卫善戳破:“我看见三哥在钓鱼,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冰面,都不敢上前去。”
她来来回回带了这许多人,捧手炉的,捧手筒的,还有从拾翠殿里才得的羊肉小包子,是京郊人吃的民间口味,徐淑妃宫里人做的,特意给她尝一尝。
被卫善借花献佛呈给正元帝,比起鱼肉,他更爱羊肉大葱包子,拾翠殿本来就是常备给他的,正元帝倒没再问,可心里又给秦昱添上一笔。
等到如意在含元殿里办过洗三宴,碧微便收拾了东西领着弟弟一同出宫,卫善到九仙门去送她,同她说定:“你收拾了好酒好菜,我过两日去你家作客。”
姜碧成不舍得离开皇宫,秦昰也在跟他说悄悄话,两人约好了一道打鸟的,等他回来只怕雪都化了,可祭祀先人是大事,秦昰便道:“咱们等再下雪的时候打鸟,秋围的时候我要再猎一只黄羊。”
碧微握了卫善手,轻轻一捏,那番话卫善对她说过,她心里明白,离开长安殿时便处处都先收拾过,低声谢她,同她说定:“你可一定要来看我。”
第119章 饮醋
卫善接连几日都抽不出空来; 卫敬容把她差到徐淑妃的身边,叫她跟着徐淑妃看看宫中大宴是怎么安排人手的:“你出去这么些日子,原来的功课可都丢了罢; 赶紧跟着淑妃多看看多听听。”
日子一天天的过; 走的时候还是小姑娘,算一算再有几月就满十四了; 该教她的一点都没教; 定婚备嫁; 眨眼就过去了; 怎么不叫人着急。
卫善给秦昭寄了一罐头醋的事儿,哪里瞒得过卫敬容; 洗三一过; 她便把冰蟾叫到丹凤宫里,细细问她路上都有些什么事。
问了才知道这十个月里; 两人的信一直就没断过; 秦昭在宫中时还能说是写信给小妹; 在大营里还牢牢记着不忘; 又是九层摩诃罗; 又是一城烟火; 卫敬容听着,嘴角就翘起来。
善儿这个孩子,此时不懂得,往后便能知道这份心思有多难得了。原来总想着显儿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善儿嫁他便是皇后; 这才觉得是桩良缘。
如今看看反是昭儿更好,心思更细,待善儿那是从小到大的体贴,秦昭从小要的便少,别个都要马要狗,独他和善儿一起养一只树丛里掏出来的黄白猫儿,那小东西本来便养不活了,怕是生下来太弱,被母猫给丢了。
善儿拿小被子裹住,又喂它吃奶糕调的糊糊,两个人尽心看着,这猫儿竟然活过来,那会儿正是冬天,丫头们在做炸糕吃,裹了蜜豆泥,炸得金黄酥脆,满屋子都是甜香,就把这小猫叫炸糕。
很是精心的养到它能跳会动,竖着小尾巴在点心盒子里拱来拱去,睁开乌晶晶的眼仁儿,叫声娇嫩,还会举着小爪子扑人。
卫敬容一时想起旧事来,这猫儿后来摔下罗汉床跌死了,善儿哭红了眼睛,是昭儿拍她哄她,还满园子想找一只跟小炸糕差不多的猫儿来,想哄善儿高兴。
可善儿是个死心眼,这些小猫都不是炸糕,哪一只都不肯要,抽抽哒哒哭了许多天,后来怎么好的,连卫敬容都忘记了。
这么想一想,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善儿想要什么,他总是尽力,若实在不成,也不叫她难过得太久,卫敬容越想越满意,这会儿若是再不教导她,到了封地要怎么给昭儿帮手。
原就想把她领在身边,学着怎么管宫中事务,后来正元帝和秦显都没有要结亲的心思,她便也不再把侄女儿拉在身边,免得传到正元帝耳朵里,再被人挑唆两句,让他以为她还存着要结亲的心。
此时秦显正妃位已定,教导善儿这些也不怕人说闲话了,可她又在月子里,这桩事便交给徐淑妃。徐淑妃拉过这项重任,只觉得身上担子重得很。
又是大婚又是满月,还有亲蚕礼,再加上教导公主这一项,很有些喘不过气来,杨妃纵不是个空摆着好看的,也不能叫她插手这些事,余下的份位又不足,想多抬起两个来罢,又怕再来的跟杨云翘是一样的性子,那还不如自己辛苦些。
谁知卫善很让人省心,礼单子一拿上来就有分得清是六局里哪一局该管的事,尚服局管宫中御服首饰,出席大典时哪一宫里的娘娘们穿的礼服分派给她们,让两位尚服先来奏请。
大典之中各样礼仪也先让两位尚仪到各宫说明,派司赞典赞何时祝酒何时宴时。尚食局把各宫娘娘们不用的汤水果酒都列出来。当天各宫要送给太子太子妃的东西,也先列出单子来筛选过,免得有犯忌讳冲撞了的。
卫翻翻一回便说出十几样,徐淑妃听得惊诧,娘娘派人来说时还说公主从未学过,原是自谦,这样能干还说从未学过,光是公主一个,这样的大典就已经能分派过来,着意赞了一声:“公主果然是从小就跟着娘娘的,这些事我还手生呢,若有不到处,还得请公主指点。”
她话说得软,卫善也跟着软:“淑妃娘娘办得极好,我不过是白说几句,跟过来看看热闹的。”徐淑妃接了差事,自然要办得顶头上司满意,把大宓小宓分开坐次,按着份位来,宓宝林离皇帝远得几乎看不见,位次都排到回廊下了,少不得要吹吹枕头风。
宫里有窖藏的旧年菱角新菜,是预备着今年太子大婚拿出来的,连同冰封的葡萄柿子石榴这些节令没有的东西,一并呈在食案上,卫善随手就给杨云翘的桌前添了一碟子菱角。
徐淑妃一看便道:“她不吃菱角,旁的水生物她都极爱,倒不像北边人,只这一样不肯吃,古怪得很。”卫善却笑一笑:“都是旧年窖藏的,葡萄还好些,旁的谁也不真吃,不过摆在碟子上看一看罢了。”
王七从杨云越那帮族亲嘴里还真挖出些东西,杨云越那几批女孩子,都是从南边买来的,有采菱的有采藕的,南边坐小舟采菱角采芡实摘荷花,写出诗来自然美。
甚个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听着是好听的,看也是好看的,可七八岁大的女孩儿,便要坐在大木盆里划水采菱,采了来还得剥出来,菱角刺硬扎手,一双手就没有一处好的地方,
王七一报给卫善,卫善便想起这么一节来,卫敬容喜食这些水里生的嫩物,初夏的银苗菜更是不能少,杨云翘却是看都不能看见菱角,她最厌这个,说这东西生得恶心食之无味。
剥上来都是白嫩嫩水灵灵的一碟子,怎么会恶心,偏是这些小处,叫她猜着了,给杨云翘添上这么一碟子,本来她看太子娶亲便不好受,这下就更不好受了。
徐淑妃自然不会因为杨云翘开罪了卫善,这本来也是一桩小事,窖藏的东西摆在海棠五心攒心中,一桌上能有一碟,已经算是盛宴了。
小小作弄杨云翘,至于杨家那个苦命的侄儿,则听了林先生的计策,不用卫家人同他接触,他本就是随处混口饭吃的,凑出一个曲艺班子,让他抄抄写写干干杂活,慢慢到京城来。
卫善坐了整日,觉得无趣,在业州时不时便能传一传王七,吴副将把她送到皇城便又行军去了清江大营,也不知道二哥收到她送的东西没有。
秦昭早早接着卫善将要到京城的消息,掐着手指头算日子,她既到了京城总要给他写信的,等吴三人到,卫善送的东西也跟着到了。
盒子里装着三件东西,一个梅花攒心的剑穗儿,一只扇套,还有一只桃花雪洞小罐子。秦昭一看便笑,那剑穗儿打得很用力,两边抽带拉得紧紧的,可一拉紧扭在了一起,拿起来看倒不像是梅花攒心,像条扭在一起的毛毛虫。
她本来就不会打结子,绣活还好上些,结子总是用不准力气,想来是练了功夫,收上的力更收不住了,秦昭把这只穗儿捏起来,取下青光剑上的白玉绦环,把这轻飘飘的梅花结系在剑柄上。
帐中小吏看一眼便扭过头去,好生不解,主帅生得英姿勃勃气宇轩昂,腰上配的自然也是吹毛断发的好剑,这么一把剑,配上这么个玩笑似的小剑穗,很有些不匹配。
剑穗做得不好,可扇套却很精心,黑纱银丝,绣的分明就是卫敬禹的《石竹图》,真迹就在藏在卫家的书楼里,是他最喜欢的一幅。
分明最烦这些,倒难为她绣得这么细致,秦昭一看便仿佛看见,卫善的小手指头上多扎了十七八下,翘着小手指头又抽气又要做针线的模样,不由得肉痛。
小吏才看那剑穗儿便糊涂得很,再看主帅拿起扇套竟蹙眉叹息,更是不解其意了,他光是拿眼打量,也知这扇套套不住主帅那把扇子,那扇子太长也太大了些。
等秦昭捧起那个桃花雪洞罐子,看见罐口密密封住,里头也不知装了什么,知道善儿跟叶凝学了酿竹子叶飞青,还当这是她送来的酒,拍开罐子,叫人拿了酒盅儿来。
小吏奉上酒杯,心里诧异,主帅帐中从不饮酒,今儿怎么破例,凑近了鼻子一动,差点儿叫起来,这分明就已经酿坏了,酒都已经变成醋了,一股子酸味儿。
秦昭自然也闻见了,片纸只字全无,不是酿的酒又还能是什么,善儿亲手酿的,坏了的他也要尝一口,一共只有半罐子,倒出来也不过几杯的量,浅浅倒出来一丁点儿,还未沾唇,赵二虎便送了军报来。
秦昭把杯子搁下,赵二虎等着吩咐,河上已经解了冻,船艘重又建造,他一面呈上军报,一面盯着那罐子看,心里知道那是公主送来的。
每回一想到公主两个字,就跟着面热心跳,这些东西不是送给他的,可看着也觉得高兴,赵二虎看见那只杯子里浅浅的褐色酒汁,闻见帐子里一股酸味,脱口而出:“王爷怎么喝醋?”
秦昭一怔,低头再闻,哪里是什么酿坏了酒,分明就是醋,善儿怎么忽然之间给他寄了一罐头醋来?他举着杯子送到唇边,舌尖一碰,酸入心底。
这罐头既是寄给他的,可有什么事儿让善儿不顺心了?叫她心里不高兴了?一杯倾进喉口,满腔酸意也还是没想出来到底哪儿让她吃醋了。
想来想去,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生怕她受了委屈,也绝没有拈花惹草,怎么都想不出来,眼睛看着那只罐头,酸味过了竟然笑,原来以为娶个蜜坛子,原来是个醋罐子。
第120章 战事
秦显大婚之前; 被礼部的官员拘在麟德殿中学习各样礼仪,接连学了几日,他便没了耐性; 趁着去丹凤宫看小如意的时候把卫善扯到一边。
卫善一看他吞吞吐吐不好意思开口的模样就翻眼儿瞪他:“姑姑这儿忙着呢; 你可不许添乱,也不许给姜姐姐添乱!”
秦显被她戳破心思; 她这么早就避出宫去; 他又不能明晃晃往姜家去; 也不知道她在外头过得惯不惯; 吃的用的可有哪样不顺心,恨不得派小禄子去瞧瞧; 可小禄子太扎眼; 一瞧就知道是他派过去的。
秦显人高马大,卫善虽长高了; 又穿了一双高底鞋子; 依旧不到他胸膛; 可他被卫善瞪一眼; 气势便弱下去; 哀声叹气:“我知道; 我就是想借小顺子用一用。”
他有许多东西想送去姜家,打着卫善的旗号,她们二人交好,是阖宫都知道的事,借她的名头送东西; 那便好得多。
卫善抿紧了嘴唇,听见里头姑姑和淑妃正在逗如意,说她眼仁这么黑这么亮,长大了必是个明眸皓齿的美人儿,偏秦昰在里头打岔:“可妹妹还没牙呢。”
惹得一屋子的宫嫔都笑起来,秦显站在廊下进不得退不得,卫善想甩袖便走的,可身子一侧又心软了,看他一眼:“行罢,我把小顺子借给你就是了,你可不许叫姑姑和姐姐都为难。”
碧微都已经避了出去,再给她惹出事端来,也没人把帐记在秦显的头上,都只会说是她的不好,卫善想到前世,宫中内外可不就是这么传言的,那会儿碧微的日子必要现在难过百倍。
这么一想又觉得她难过一多半儿都是因着自己犯傻想嫁给秦显,如今看看只觉得上辈子耳朵眼睛聋了瞎了,放着二哥在眼前,竟然还想要嫁给秦显。
这会儿是半点都想不来当年是怎么思量的,碧微经逢大难还能不计前嫌把她从杨家捞出来,这么一想,心就更软,叹一声道:“姐姐极苦,你替她多想想。”
秦显搓搓手,听见卫善答应了,拍一拍她的头:“知道了,你倒操心这些。”想说不防操心操心她自己的婚事,到底不好打趣妹妹,只冲她点头:“你帮我大忙,我也会帮你,善儿放心,大哥必不会亏了你的。”
卫善一听,立时想起秦昭来,不由得面上发红,气得打了秦显一下,又不敢把事儿闹大,冲他又瞪眼睛又跺脚,气得返身便进了殿内,让沉香吩咐小顺子把东西送到姜家去。又特意送了信,说实在难走脱,等回卫家的时候再去看她。
小顺子遵照吩咐把东西送去了,回来便冲着沉香乍舌头,里头彩缎首饰不必说,还有十八盆山茶海棠,都是从宫里暖房搬出来的,小顺子啧一声:“姐姐是没瞧见,那东西多的,小禄子还跟说这差事,常办常有。”
沉香手指头戳他一下:“闭紧你的嘴,里里外外的人问,你且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