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萱-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萱一笑:“谢什么,不许谢我。”
  他们是家人亲人,是夫妻,本就是互为一体的。
  晨曦最终冲破了雾霭,一轮红日跃上天际,朝阳穿过山峦越过原野,投到高高的城头上。
  沐浴在一片和熙晨光中,朝阳为卫桓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色,那丝漠然悄然不见,他微笑着,俯身轻轻碰了碰她唇。
  姜萱眉眼弯弯:“我们看日出?”
  “好!”
  两人相视一笑,手牵手,迎着朝阳缓步行去。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来啦!有点短小宝宝们不要嫌疑它哦~嘿嘿,阿秀吃饭去也!
  爱你们!!明天见啦~(づ ̄3 ̄)づ╭?~
  还要感谢下面给文文投雷的宝宝呢,笔芯!
  王家门前水扔了1个地雷
  绯雪扔了1个地雷
  37200299扔了1个地雷


第121章 
  大梁寿平元年,六月夏,梁帝遣使以印玺册并州卫桓为阳邑侯。
  卫桓称病,领旨谢恩后,遣长吏杜渐代进京觐见。
  当年八月,阳邑侯卫桓与徐州裴氏歃血为盟,结下乐陵之约,从此互为表里,同进共退。
  宴开千席为贺,广邀天下诸侯为证。
  关中,汉中,荆扬等地小诸侯小势力纷纷响应,趁机归附。
  次年五月,阳邑侯卫桓联合徐州裴氏,以及麾下诸小势力,点兵百万,南下攻伐兖豫。
  ……
  大梁寿平四年暮秋,寒风飒飒,天地萧瑟。
  天灰蒙蒙的,一只孤雁在山谷上盘旋往南,伴随着短促哀鸣,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起,约有千余的残兵仓惶涌入谷中。
  脸颊焦黑,丢盔弃甲,仿佛失群又惨遭猎手围捕的兔羚,惶惶逃窜又恐又惊,最前面中间还有一辆轻车,可看出这车规格原先十分之高,玄黑绣金的帷幕,车顶有华盖,车尾有旌旗,虽是轻车,却双辕,四匹马一同套在车前拉着,即便在颠簸山间,也十分之快。
  可惜的是,如今这辆华车扑满了灰土,疑似干涸血迹的褐色痕迹处处,华盖斜了要坠不坠,旌旗折下拖在车后,临时拉凑的四匹马不同色,斑驳狼狈到了极点。
  一如眼前这批蓬头垢面污渍处处的残兵。
  谷中樵人回头一看,大惊失色,扔下柴担惊慌避走,被冲上来一大将模样的中年男人拿住,大喝:“此处有一条直通汝南荆扬的山间小道,在哪?赶紧说!!”
  此时已隐隐能听见地皮震颤的声浪,追兵将至,中年大将大急,喝道:“不说就一刀劈了你?!”
  樵人哆嗦指了个方向。
  也是他命未该绝,这附近还真有一条小道,听闻能通汝南荆扬,但他没走过不知是不是真的。
  大将大喜,赶紧回到车前回禀:“陛下,小道就在前方!”
  车上躺着一个魁梧男子,可惜如今已气息奄奄,他赤。裸的上身缠了厚厚的黄白色麻布绷带,胸腹位置却被鲜红颜色洇湿了一大片。
  彭越勉强点了点头。
  大将罗翦一抹眼,命押着樵人领路,“全速进军!!”
  他护着车驾:“陛下!只要熬过这关,我们来日照样能东山再起!”
  一定要支持住!
  一行人匆匆穿过峡谷,往山中而去。
  彭越与卫桓的大战,参战人数高达一百六十万,从寿平二年一直持续到寿平四年。
  刚开始时,互有进退高下难分,后卫桓使声东击西之计,大破彭越位于斥丘广平的大军,彭越不得不急退至黄河以南。
  自此,南冀州与大半个东郡都归了卫桓之手。
  次年秋,卫桓大军成功南渡黄河。
  战局已渐渐分出高下,兖州彭越逐见颓势,为隐感大势已去的不甘,为鼓舞麾下文武臣属,彭越于当年十一月于济阴称帝。
  第二年,彭越兵败,先失去东平,再失济阴陈留四郡,一退再退,退入豫州。
  再到退无可退,彻底大败即如今,也就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
  彭越中箭重伤,被心腹大将罗翦拼死救下,率姜钦王免等将并千余残兵仓惶逃窜。
  山道越发颠簸,罗翦跳上车,把华盖旌旗都扯了下来,折叠好给垫在彭越背后,自己跪在他头顶,小心扶着他的肩膀。
  彭越惨笑,回想当年,他这般追逐过姜琨并其一双儿女,追得姜琨胆丧心战,为活命竟直接把同车的一双嫡出儿女踹落车轮下。
  惨遭弃杀的姜女携着胞弟几经艰难,才得以活命。
  如今却轮到他被姜女的夫婿一样追杀。可惜的是,他不似当年的姜琨般底气犹在,只要逃回青州即可。
  这算不算是天道好轮回?
  他咳嗽着,呕出一口血。
  “陛下,陛下!你支持住!我们很快就能逃出去的!”
  这般田地,还有如此忠心耿耿的心腹陪伴的在身侧,彭越吃力拍了拍罗翦的手,“好……”
  罗翦反手,紧紧握住他的手。
  他发狠,还有一千多人,只要摆脱追兵,他就不信护不住主子!
  但其实罗翦还是想得太好了点,到了眼下这般穷途末路的田地,并不是人人都像他这般坚定的。
  摸黑逃了一夜,身后追兵声响好歹远了,实在撑不住,见有个略阔带溪的坡地,便停下来稍作休息。
  寒风飒飒,偏飘起了雨丝,阴沉沉云层仿佛怎么都吹不开。仓惶奔逃一日多,水米未沾,又疲又饿又冷,一捧透骨的冷水掬到嘴边,不知谁先哭了一声,所有人呜呜悲泣了起来。
  罗翦大怒,跳下车连劈七八个痛哭兵卒,怒喝:“谁先哭的,谁敢乱我军心?啊?!”
  “谁再哭,军法处置!!”
  血腥溅了一地,哭声戛然而止。
  但这委实治标不治本,众人不敢哭出声,后面些的却在默默垂泪,更有甚者,忍不住借着枯黄长草矮树的遮掩,撞入山中就走。
  姜钦无声坐在树下。
  现场一片死寂,往日每每遇上诸如此类的冲突时,他总会出来劝和的,手段温和有理有据,因此即便他是后来的,和同袍也相处不错。
  可今日,他一动不动,面无表情坐着,视线怔怔穿过那几具无头尸首,焦点不知在何方。
  “主子,主子?”
  是冯平喊他。
  冯平挡在上风处,为他遮挡飘来的雨丝,见罗翦转身上了车,低低喊道。
  喊了几声,姜钦才动了动,慢慢侧头。
  “主子。”
  冯平附在姜钦耳边:“彭越兵败将死,我们不能继续留着了。”
  眼见这样失神狼狈的主子,他心下大痛:“不管如何,先保住性命。”
  “老侯爷和世子爷在天有灵,必不愿见您如此的。”
  “您想想世子爷,世子爷只遗您一子,您总得为他传下香火。”
  冯平拼命鼓劲:“况且这等乱世,胜负浮沉变幻莫测,您切切不可因一次大挫而丧了心气!”
  他不惜用卫桓来举例:“再落魄,有那卫桓当年落魄,吗?区区不足十载,想当初谁敢预料?”
  姜钦眸中渐渐有了些神采:“嗯,你说的是。”
  他声音久为开口的暗哑,只人却打起精神来,重重呼吸几次,“好,我们先离开!”
  姜钦起身,大步行至溪边,冰凉的溪水拍在脸上,他瞬间清醒。
  没错!
  他不能就这样认命!
  他从来都不认命的!
  深吸一口气,姜钦收敛心神略略思忖,当下决定尽快脱离彭越这支残军。
  他得尽快离开这范围,先把后面卫桓的追兵摆脱再说。
  脱离彭越残军并不难,稍稍避了一避罗翦视线即可。
  姜钦领着冯平和仅存的数十名亲卫,当天上午就顺利离开了
  ……
  日已过午,前方哨马再次锁定彭越一行的位置。
  卫桓遣徐乾急追。
  张济皱了皱眉:“彭越身边的人剩得不多了。”
  至讯报发出时,彭越身边就剩百余死忠亲兵,人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包括几个大将。
  普通兵卒或士官散就散了,只那几个大将却不行,这些人要么跟随彭越多年,要么本身就和己方有龃龉的,放走了终究是个隐患。
  张济道:“主公,应立即遣人追搜。”
  卫桓正有此意,立即下令搜索溃散逃卒,从他们嘴里锁定几员大将离开时间和方向。
  很快,就有讯报发回。
  卫桓当即点了刘拓符非何浑等将,率兵分别去追赶奔逃中的王免廖信等人,轮到最后一个姜钦,他看向姜钰,正要下令,裴文舒却先一步打马而出。
  沉默片刻,他道:“我去罢。”
  卫桓颔首:“可!”
  裴文舒深吸一口气,拨转马头,率军而去。
  人手不缺,手里又有准确的舆图,最重要的是裴文舒对姜钦思维行事了解很深,至傍晚时分,他已搜索到姜钦的踪迹。
  “绕道堵截,全速前行!”
  一声令下,率军急起直追,高速疾驰的马背上,裴文舒举目远眺,神色有些复杂。
  这一趟,就当做个了结。
  ……
  姜钦穿过山林一路往西而去。
  他打算从穿过阜原后,再沿燕岭山脉一路往西,后续南下直达荆州。
  荆州吴化懦弱保守,但好歹是大梁皇室血脉,眼见卫桓势大直逼眼前,他也必会奋起反抗的。
  南投吴化,他有信心取得前者信重,他便有了翻身的资本。
  从清晨一路疾奔至傍晚,暮色四合,山林中一下子就暗了下来,斑斑树影随寒风不停晃动。
  饿倒不饿,他们现在人少,在山林中随时能找到吃的。就是很冷,中午时飘忽的雨丝停了,云层却愈厚,到了傍晚时分,“噼里啪啦”的冷雨打了下来。
  姜钦一行摘了大片的黄叶,当作蓑衣披在身上,也不停,“我们快些!穿过这片就到阜原!”
  阜原有乡镇,届时找个地方把铠甲换了,伪装一下再上路,他们就基本安全了。
  这数十亲卫都是他的死忠,豁出去性命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些许冷雨?闻言精神一振,立即扬鞭狠狠一抽。
  姜钦一马当先,就要冲出山林。
  谁知这时,却听前方有突兀声响。
  雨很大,噼噼啪啪拍山林中尤为吵杂,掩盖了很多声动,隆隆的夜雨中,隐隐有什么一种什么骚动的声浪。
  是马蹄声!
  追兵!!
  众人大骇,姜钦神色一厉:“掉头!!”
  一行人立即调转马头,重新冲回山林当中去。
  但谁知才冲出十几步,却又听前方山林一阵类似的声动起。
  “主子!!”
  冯平骇呼。
  他们被包围了!!
  到了这般田地,姜钦反而镇定下来了,四周骚动很快逼近,果然是戎装整齐的敌军。敌军包围圈不断缩小,到一定程度就停了下来,不动。
  身后传来一阵不疾不徐的马蹄声。
  姜钦调转马头。
  “是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昏沉沉的暮色中,一戴了蓑衣的银甲将军缓缓打马而来,两边兵士迅速分开又合拢,将他拱卫在前头。
  君子如玉,一袭银白锁子甲又添了英武,神色淡淡,注视前方的眸光有几分复杂。
  裴文舒没有回答他,眼前这个人,熟悉又陌生,一样的容貌五官,气质却和从前颇有差异,仿佛就是两个人。
  也是,从前套了假面,现在没有。
  见了这么一个阴沉犹带戾厉的姜钦,裴文舒忽就完全释怀了。
  他没再多说,只挥了挥手:“箭阵,全歼!”
  没有诘问,没有交谈,也不单打独斗,直接上了箭阵,一轮箭雨下去,包围圈中的这数十人应声毙倒。
  姜钦大怒大恨,死到了临头,他发现自己不想死,眼见冯平为他挡箭毙命,他一边挥剑,一边疾喝:“裴文舒,你……!”
  上臂中了一箭,手上一慢,“噗噗噗”连续七八支箭矢,其中一支正中心脏。
  心窝一阵冰冷的硬疼,他僵住,直直等着远处裴文舒,“哐当”一声,手中长剑落地,人重重栽倒。
  姜钦死了,死得不能再死,马蜂窝一般扎满箭矢,双目挣得大大仰看天空,任暴雨“哗哗”冲刷着。
  裴文舒令:“将此贼首级割下。”
  一将跳下马,割下姜钦首级,以作复命之用。
  裴文舒一眼不再看,调转马头,率军离去。
  ……
  卫桓此战大捷。
  尽破兖州大军,诛彭越,及其麾下十二员大将。
  长达两年多的一场大战宣告结束,兖州及豫州郡三军尽入卫桓之手。
  张济大喜:“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确实值得高兴,这一战结束,天下大局已定。
  文臣武将喜气盈腮,拱手齐声:“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欢呼声险些震翻营帐。
  卫桓没有制止,微笑道:“汝等都是功臣,待班师论功行赏后,我再大宴诸位!”
  “好!好好!!”
  “谢主公!”
  热闹了好一阵,卫桓才吩咐众人归拢兵士,好生歇息。
  大家累是很累的,只情绪却极兴奋,告退离开依旧能听见大小欢声笑语。
  卫桓情绪也激动。
  很难得,不过他却不是为了大胜的。
  而是因为大胜后的班师。
  他终于要回去了。
  他和妻女已快一年未见。
  随着和兖州的战事爆发,卫桓和姜萱母女时有分离,这次是最长的。随着战事到了最后阶段,时时转移挪动,孩子还小,夫妻俩都不敢冒这个险。
  于是,姜萱便带着琅儿留在后方,掌政监粮。
  卫桓极思念妻女,躺在床上,身体极疲惫,人却睡不着,翻来覆去。
  琅儿也不知多高了?一年没见,怕是认不得阿爹了。
  她不知,她爹极想她,也极想她阿娘。
  好在,终于能回去了!
  后续即便再有战事,也不会及得上这次,琅儿也大了,不需要再分离。
  张济说,最多几年,就能彻底平定天下。
  到时他们就能过上彻底安稳的生活。
  到了那时,他要将一切一切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他的爱妻娇女跟前。
  他们一家人,再不分离。
  想到此处,卫桓压抑不住,翻身坐起:“把文尚和伯潜叫来。”
  剩余琐事他在不在无妨,他不留了,他要先一步赶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已经工作的宝宝们,今天复工了吗?要记得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护好自己噢!
  爱你们!!明天见啦~(づ ̄3 ̄)づ
  还要感谢下面给文文投雷的宝宝呢,笔芯!
  景扔了1个地雷
  24727493扔了1个地雷


第122章 
  九月初九,重阳至。
  姜萱现居于兖州,治所昌邑城的州牧府中。
  一大清早的风还有些冷,州牧府后宅正院的东厢房门却“咿呀”一声开了,一个粉色小身影抢先跑了出来,蹬蹬蹬沿着长廊奔往正房,惹得后头仆妇侍女一阵急急追赶。
  这个一个粉妆玉砌的小女孩儿,三岁上下年纪,穿一身浅粉的吉祥纹缎面小袄裙,柔软的乌发用珍珠链子扎成两个小揪揪,白皙晶莹,目如点漆,迈着小短腿蹬蹬进了母亲的房里。
  “阿娘~”
  姜萱才起,便见小女儿来了,她笑道:“阿娘的小琅儿今儿怎起得这般早?”
  她把小闺女抱在怀里,亲了亲她。
  琅儿咯咯笑着,怕痒缩了缩脖子,又挨蹭到母亲怀里:“阿娘,我坐车!”
  三岁的小女孩,正是最活泼可爱的时候,娇娇嫩嫩的小嗓门,玲珑小巧的温热一团。她一边说着,就一边伸出小指头往门外指了指,又把母亲脸掰过来一起看,再使劲儿往门口方向点去。
  九九重阳,登高望远。
  前头战况愈好,后勤也轻松,姜萱不忙便来了兴致,说到时带这小家伙出门,说着还画了一个类似消暑图一样的小格子给她,教琅儿过一日就涂一格,涂完就出门了。
  小丫头十分期待。
  但谁知刚涂了一格,天就阴了下来,开始飘冷雨。结果母亲十分认真和她说,下雨的话,那只能不去了。
  琅儿每天一早起来,就会先蹲在廊下仰头看天。可惜这阴沉沉的冷雨一直持续好些天,她越来越沮丧,垂头耷脑闷闷不乐。
  对此姜萱只能摊手,没办法,下雨山上路滑,湿漉漉的还冷,她肯定不会领闺女出门的。
  琅儿乖乖没闹,只每日可怜巴巴瞅着头顶的天。
  好在最后没让小丫头失望,乌云冷雨盘旋几日,昨日退散,今日更是晴空万里。
  这不,一大早不用人喊就自己起来了,眼巴巴等着母亲领她出门。
  姜萱逗她,故作不解:“这坐车是要去哪儿吗?”
  琅儿一下子就急了:“出门,爬山,阿娘说的!”
  她说话已经很溜了,还懂得拿出证据,说完挣扎下了地,蹬蹬蹬冲了出去又回来,手里拿着阿娘给她涂格子的那张硬纸。
  “原来这样啊。”
  姜萱恍然大悟,她拿起那张纸板佯作认真看了看,笑吟吟:“幸好琅儿告诉娘,阿娘差点忘了。”
  琅儿抿着小嘴笑,对于提醒了母亲她十分高兴,拉着母亲的手,“阿娘,换衣裳!”
  小丫头知道换衣裳才能出门了。
  姜萱点头,牵着她的小手笑:“那琅儿帮阿娘选衣裳好不好?”
  琅儿十分高兴点头。
  母女俩手牵手入了内室,侍女打开衣橱,小丫头十分认真地扒拉了一圈,给母亲选了一件和她一样是粉色的妆花缎面留仙裙,在侍女帮助取下,兴冲冲捧给母亲。
  嗯,粉色是娇了点,但她年纪轻还压得住,姜萱舍不得拂闺女一番心意,于是笑纳了。
  换上了这身浅粉的十二幅留仙裙,再配一桃红的披帛,形成递进的色彩感,姜萱让侍女头发盘成了灵蛇髻,藏一串珍珠链子若隐若现,其余钗环半点不用。
  柔而不俗,青春娇俏,和琅儿一身正好是母女装。
  琅儿也发现了,高兴拍着小手:“和阿娘一样!”
  母亲两个亲亲热热用了早膳,晨正套车出门。
  平辕大马车,赭色的帷幕,甚是低调出了门。姜萱不欲暴露身份多惹麻烦,不过安保却很到位的,明里暗里护卫众多,又有跟车的侍女仆妇,不过分惹人瞩目又不容小觑。
  秋阳明媚,天空湛蓝,街上行人很多,出了城却愈发热闹,等到了风景优美的北山脚下,人声鼎沸。
  姜萱撩起车帘,登高游人如织,大人小孩喧声不断,杂耍的,大摊小摊的,从几里外的道旁一路延伸至北山脚下,热闹得不得了。
  不少孩童骑在父亲肩膀上,不时哇哇惊叹,姜萱摸了摸同样瞪大眼睛的闺女,不免想起卫桓。
  思念是极思念的,分别一年只凭鸿雁传书,哪有不想的。只这会她却很高兴,抚了抚闺女发顶说:“阿爹很快回来啦,到时候咱也让阿爹给骑大马。”
  琅儿一听“阿爹”二字,忙从母亲怀里站起身,低头在她自己的小包包里头掏出一张纸,打开来,是一张工笔画像。
  小丫头指着小像:“阿爹!”
  小孩子忘性大,分别快一年,早该不记得父亲了。卫桓初初出征那会,姜萱便描了一幅素像,既是哄闺女,也是不想琅儿忘了亲爹。
  琅儿早不啼哭了,也已逐渐淡忘,不过阿爹这词她却很熟悉,阿娘时常提,这小像也一直揣在她的小包包里,一说阿爹,她就知道是说画像。
  纸张早磨起了毛边,小像半新不旧的,里头剑眉凤目的俊美青年正微笑凝视着她,神色柔和。
  人画得有七分像,只神态却极传神。
  姜萱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每次看“阿爹”,阿娘总是类似神态,琅儿人小说不清,但她有点被排斥在外的感觉。
  于是十分不高兴,戳了戳小像,嘟着嘴把“阿爹”收起来,她决定今天都不把“阿爹”拿出来了。
  “阿娘,我们去玩吧!”
  车驾驰近北山,人多姜萱把纱帽给戴上了。才下车,便见眼前半山红叶,艳红似火,蔓延往外则黄赤交加,红的火,黄的金,色彩明艳夺目,倒影着一泓澄清碧水,美轮美奂似人间仙境。
  琅儿一下车就哇了一声,酷似母亲的一双精致杏目瞪得大大的,挪都挪不开,拽着她娘就要过去了。
  “急什么呢?”
  姜萱把她抱起来,坐上带挡纱的藤兜,四名亲卫轻松一抬,利落往山道行去。
  她带着孩子,肯定不愿意和这么多人一起挤的。该安排的已经安排好了。母女两个坐着藤兜到半山腰,缓坡下一个小石亭,底下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右侧则是一大片平地,红叶黄叶望不尽头。
  这位置高,本就人稀景美,略略安排便不见一个外人,母女俩爱怎么玩怎么玩。
  姜萱还是头一次发现她闺女精力这么好,折腾一圈她都有些受不住了,回到小亭歇脚,小丫头却不乐意,扭着要自己去玩。
  “阿娘,阿娘~”
  “去吧去吧。”
  反正前后左右都有人守着,亲卫精挑细选又有乳母侍女,姜萱吩咐不许走远,最多不能超过半里,就随得她自己去了。
  小丫头欢呼一声,蹬蹬蹬冲出去,一大群人呼啦啦跟了上去。
  姜萱揉了揉腰腿,最近运动少了,看来不行啊,都撵不上闺女了。
  金嬷嬷笑道:“小孩子能跑能跳才是最好的。”
  姜萱目送闺女钻进林子,笑着摇了摇头。
  一阵风过,树影婆娑,红叶黄叶缤纷如雨,琅儿仰脸在林中奔跑着,稚嫩清脆的笑声撒了一地。
  忽一张巴掌大的红叶盖在小脸上,她揭下来瞅了瞅,高兴把叶柄握住,伸手迎着风又去接,她人小接不到,也不恼,兴致勃勃蹲下小身子捡地上的。
  初时红黄都要,后来黄的扔掉,只要红的,捡最好的,她要回去送给阿娘。
  低头捡啊捡,突然眼前出现一双黑色大靴。
  黑面皂底,很大的一双靴子,靴面扑了一层尘土,靴底沾不少新鲜的泥土,很风尘仆仆的样子,踩住红叶了,她瘪了瘪小嘴,抬头去看。
  眼前站了一个身穿黑色扎袖武士服的高大男子,乌发红唇,一双微翘的凤目湛亮,恍惚有那么一点似曾相识。
  琅儿正歪着小脑袋想着,对方蹲了下来,柔声问她:“你在干什么呢?”
  “我捡叶子,”她举起手里一把红叶:“送给阿娘!”
  黑衣男人闻言很高兴,表示要和她一起捡,“我和你一起好不好?”
  说着捡起一张红得很漂亮的叶子递给她。
  小姑娘想了想:“我不要。”
  “为什么呢?”
  “阿娘说不认得的人给东西不能要,是坏人,让我喊护卫哥哥。”
  她抿唇小小声说,一边说一边终于知道警觉了,她睁大眼睛站了起来,退后一步就要尖声喊人,不想眼前这个男人哈哈大笑,一把就将她抱了起来。
  “我闺女真聪明!”
  被重重地亲了一下,“我是阿爹,阿爹还记不记得?”
  “阿爹?”
  惊骇尖叫堵在嗓子眼,琅儿委屈抹了一把眼睛,她余光发现嬷嬷侍女姐姐和护卫哥哥都还在,但他们没动没出声,只含笑看着。
  她若有所觉,这人是没有危险的,小家伙心里一松,歪着小脑袋问:“你是阿爹?”
  琅儿问罢觉得不对,皱了皱小眉头,低头去翻斜跨的小包包。
  卫桓饶有兴致看着,却见他闺女翻出一张纸来,很认真对他说:“不是。”
  你不是。
  她小指头指着小像,“我阿爹!”
  卫桓低头看,他闺女的一双小手正捏着的是一张磨起毛边的工笔肖像,熟悉的笔触,工笔细细描绘,男子眉目柔和凝视着,极传神,可见执笔者对画中人的熟悉和眷恋。
  他不禁笑了。
  薄唇漾一抹笑,柔和了冷硬眉峰,心坎沁甜浓得化不开。
  “那我们去找阿娘,问问阿娘好不好?”
  急不迫待想见到她,抬头就要举步,目光忽顿住了。
  一阵秋风拂过,翩翩红叶漫天,一粉色窈窕身影分枝拂叶,穿过缤纷红叶林,正向他行来。
  他怔住了,午夜梦回萦绕相思的一张面庞,他痴痴看着她。
  两人隔了十数丈,就这么目不转睛凝视着对方。
  久久,直到又一阵秋风过。
  枝头拂动,红叶翻飞,她眨眨眼睛。
  二人脚下同时动了,越走越快,最后几步小跑,拥抱在了一起。
  漫天红叶,成了最绚烂的色彩。
  心跳翕动,血脉鼓噪,拥抱了许久,才稍稍分开些许。
  她仰头,笑靥如花:“回来啦。”
  他说:“嗯。”
  是的,他回来了。
  两只手十指相扣,紧紧地交握在一起。
  他们再不分开。
  作者有话要说:故事的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天是一章补充番外(娄夫人+天下归一)
  明天见啦宝宝们!(づ ̄3 ̄)づ╭?~
  阿秀推一下新文预收哈,《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预计下月中旬开的,求预收宝宝们!!!戳作者专栏见哦~)
  【新文文案】
  穿成一个投靠亲戚的外八路表姑娘,裴月明一直以为自己要走的是猥琐发育的种田路线。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开始不定时穿到另一个人身上。
  时间长短不一,间隔也没什么规律可言。
  这是个男的。
  还是个皇子。
  暴躁,易怒,顶撞父皇,殴打太子,凶戾名声在外活脱脱一大反派配置的四皇子。
  天天都是修罗场。
  裴月明:“……”
  更可怕的是,这位同时也会穿到她身上去。
  ……
  近日,宫中发生了一件让人啧啧称奇的事。
  顽劣不堪凶名在外的三皇子被罚跪太庙后,幡然醒悟了。
  皇帝欣慰:“皇儿长大了。”
  太子二皇子四皇子皇后众妃:“假的,这是假的!老三肯定有阴谋!”
  ……
  陈国公府的主子下人发现,温柔和善的裴表姑娘变了,她今天讥讽了大姑娘办的赏花宴,明天给对她吐露思慕的陈公子照脸一拳。
  整个国公府鸡飞狗跳。
  裴月明:大哥能不能悠着点,我只是个投靠亲戚的小可怜啊!
  生活实在太艰难了QAQ
  如何才能在不惹怒大魔王的情况下顺毛捋?在线等,挺急的。
  (求预收求预收!戳作者专栏见~(*^▽^*))
  哈哈哈哈哈,爱你们!!(づ ̄3 ̄)づ
  还要感谢“简单的淇淇”、“敏敏”昨天扔的地雷呢,笔芯!


第123章 一
  【娄氏+开国后】
  冰凉冷硬的大青石一层层堆砌,精铁铸造的两道黝黑栅栏连接天花顶部,臂粗的大铁链子绕了一圈又一圈,其上押了一把黄铜大锁,底下的是泛黑的石面,仅墙角堆了一些凌乱腐陈的茅草,阴寒浊臭。
  这是一间石牢。
  准确的说,这是卑邑衙署属下大狱内的其中一间石牢。
  哪怕夏日正午时分的骄阳从顶上小窗投进来,也驱散不了内里的昏暗森冷。
  这种地方,一点声音都放得很大,“踏踏踏”的军靴踩踏在大青条石的走廊上,脚步声停在走廊最后的这一边石牢前,“哐当”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