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萱-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崇打断了他的话,一把将匆匆扫过的书信掼在案上,连名带姓怒喝一声:“你是昏了头吗?啊!”
  他拍案:“你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姜琨卫桓如何打如何战,与我们徐州何干?安生作壁上观就是,你竟要掺和进去,你是昏了头吗?”
  裴崇气得来回踱了几步,他这长子样样好,他平生一大得意之事就是有这么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即便九泉之下,他亦无愧裴氏列祖列宗了。
  可样样好裴文舒偏就是绕不过那个弯,一碰上姜女的事就失去平日的理智冷静。
  裴崇十分后悔,悔当初不该定下这门亲事,一下子他恨不得立即定下组训,日后凡裴氏子孙者不得迎纳姜氏女!
  裴崇深吸一口气:“眼下青州姜琨和并州卫桓正互相对峙,大战不久必兴,徐州绝不能掺和进去!”
  他虽不了解详情,但很明显姜琨和一双嫡子女已势成水火,内里必定是很不堪的。这当口姜萱想请回母亲骸骨,意欲何为呼之欲出。
  从前裴文舒往那边传讯报,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但这回事关重大,真的不行。
  裴崇断然拒绝:“大郎,你回去吧。”
  他肃然:“为了徐州,为了祖宗基业,为父也不能让你这么做!”
  不得不说,父亲的反应和预料中没有太大差别。
  裴文舒立即上前一步:“父亲,我正是为了徐州!”
  裴崇气笑了:“我看你是入了魔障了。”
  他摇头,扬声:“来人!”
  眼见长子说不听,为防出岔子,裴崇不得不采取一些强硬手段。
  书房外脚步声立响,门“咿呀”一声,裴文舒高喝一声:“出去!”
  他回首,直视父亲:“父亲,请听我一言!”
  父子二人足足对视数息。
  最后裴崇一挥手,拂袖坐回太师椅上,“好,你说。”
  我倒要看看,你还能说出什么来?!
  作者有话要说:桓崽看堂兄是精准的,哪怕他只是为数不多的几次冷眼旁观。
  今天是肥肥的一章啦!今天年廿八,快过年了,快放假了,想想都兴奋有木有?哈哈哈哈明天见啦宝宝们!爱你们~(づ ̄3 ̄)づ╭?~
  还要感谢“天空华炎”扔的地雷,笔芯!


第100章 
  裴文舒来得迅速,但也不是毫无准备的,他深知若不能一次说服父亲,后续更渺茫。
  该如何应对,他已思虑过。
  “父亲既说青州姜琨和并州卫桓正互相对峙,大战不久必兴。”
  裴文舒拱手:“那儿子敢问,依父亲之见,此战谁胜谁负?”
  他问:“可是青州姜侯赢面甚大?”
  裴崇一顿。
  那自然不是的。
  姜琨老练雄踞青州已久,加上张岱,麾下雄兵愈五十万。可卫桓一举下了北冀州,如今兵力也不逊色于前者,他从上郡而起,数年时间一举下并州和北冀州五郡,战力强悍军事才能过人,天下无人敢质疑,如今已然跻身北地霸主之一。
  而另一位,则是姜琨。
  黄河以北唯二的两位霸主,在不久的将来有一战,此战势必撼动九州,很可能进一步改写整个天下的局势。
  这两位,各有各的优势和强处,可谓旗鼓相当,胜负尚在五五之数,眼下谁也说不好结果会如何。
  裴崇有些明白儿子的意思了,他怒色渐渐敛了,神情变得凝重,将视线投到刚才自己掼书案上的那封信上。
  裴文舒轻声道:“如今战前,卫桓求助于我们。”
  若就此拒绝,万一,日后是姜琨落败,卫桓鲸吞了整个青州呢?
  而若又那么不巧,董夫人尸骨在这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就譬如,张岱对卫氏之类的?
  那,卫桓是否会记恨在心呢?
  这位可从来不是什么宽宏大度的人。
  裴崇神色凝重。
  裴文舒撩起下摆,跪在父亲案前:“儿子承认,儿子有些私心。只儿子忝为裴氏子孙,得父祖教诲多年,即便身死,亦不敢让私心凌驾于裴氏兴死大事之上。”
  他深深叩首:“儿子不孝,此番为难,全是儿子旧日所作所为致使。”
  “父亲经营徐州不易,是儿子不好。”
  裴崇长叹一声,将长子扶了起来:“这也不能全怪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长子对未婚妻子生了感情,这怎么能怪他?要怪就怪姜琨,若非他虚伪自私至此,又怎会有今日局面。
  他长子早迎了未婚妻进门,自此夫妻和睦,举案齐眉,说不得连长孙都有了。
  唉,造化弄人。
  父子二人重新坐下,裴崇重新展开信笺,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眉心紧蹙。
  裴文舒建议:“父亲,儿子以为,若助,当全力相助。”
  要么一口拒了;不拒就彻底帮。虚与委蛇没意思,万一因为隐瞒实力导致失败暴露,那就是两头不讨好。
  这点裴崇倒是同意的,只不过,“万一不慎,被姜侯所知,那……”
  他顾忌,万一胜者是姜琨,难保对方战后不会回过头来对付徐州。
  裴文舒道:“若真不慎暴露,那我们就不让姜琨得胜!”
  裴文舒一扫素日谦和温润,声音冷硬,眸光锐利。
  裴崇一怔,“你是说……”
  裴文舒点了点头。
  徐州是不愿掺和,但万一真不慎失败暴露,那就一不做二不休,起兵与卫桓前后夹击姜琨,也不是不行。
  “破而后立,徐州多年顾虑或可迎刃而解也未定。”
  徐州乃四战之地,一望千里,无丁点天险可据守,偏又是兵家必争所在,很容易受到攻击。故徐州裴氏虽强,但因地理一直潜有远忧。
  也是因此,这些年来裴崇一直和各方交好,也一直希望南北局势维持住稳定,不要出现一个一统南或一统北的霸主。
  不管北军伐南,还是南军伐北,徐州都是最好最重要的跳板。
  愿望是好的,只裴崇心里也知,早晚也会有,天下诸侯割据到了最后,始终会归一的。
  至于说裴氏一统天下,作为诸侯之一的裴崇难免畅想过,但他看看左右邻居,整个人就落回地面,那点畅想顷刻消失无踪。
  前后左右都是强邻,而徐州由于地理原因,很难作为一个一统天下的大本营。
  所以裴家人的目标一直都是诸侯割据到了最后,能保住裴氏安然,至于最后胜利者这个,他们野望很淡。
  所以裴文舒才有此言,实在不行,他们和卫桓结盟,把姜琨摁下去。
  强邻环绕的局面破了,而一统北方的霸主却不是他们的敌人。
  “唔,大郎此言不无道理。”
  裴崇捋须沉吟,反复将利弊权衡了一遍,最后缓缓道:“既如此,那我们就助卫桓一回罢。”
  他最终下了决定。
  裴文舒大喜,拱手:“谢父亲。”
  裴崇拍了拍儿子的手:“此事就交予你,切记!”
  他郑重:“一切谨慎,万万不可让姜琨察觉裴氏插手!”
  裴文舒说的破而后立,固然触动了他心中天平,促使他最终下了决定。但上述说的和卫桓结盟什么的,那都是万不得已才会采取的备用手段。
  和卫桓结善缘,帮助他取出运回董夫人尸骨已经很足够了。
  裴崇可不想真掺和进姜琨卫桓的仇怨和大战之中,风险太大。
  裴文舒肃容:“父亲,儿子知道。”
  作为裴氏的下一任家主,他知道轻重。
  裴崇最后叮嘱一句:“事关重大,经手的人越少越好。”
  姜萱在信中强调的事,他也看见了。
  裴文舒点头,“儿子会慎之又慎。”
  “儿子这就去回信。”
  “嗯,去罢。”
  ……
  数日后,姜萱接到裴文舒回信。
  拆开一看,姐弟二人大喜:“裴家在姜氏祖陵安插有人手!”
  姜萱又惊又喜,将信递给卫桓:“难为裴大哥了,他怕是早料想过这事。”
  裴文舒有人,这确实是大好事,只看她这般惊喜,卫桓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不过他也没说什么,接过信笺一目十行,道:“那咱们该安排人过去了。”
  姜萱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那谁领头?”
  这些日子,他们一直在做准备。潜入青州的人手已选了出来,都是擅长隐匿行踪,能骑能打应变能力强,岸上能奔水下能游的好手,一直在熟悉青州的舆图,目前就缺个领头的。
  “薄钧如何?”
  卫桓心中已有人选,安排了自己亲卫营长去,薄钧还是薄氏的侄儿符白的表兄,绝对可信。
  薄钧锵声领命,立即下去准备。
  当天下午,一行人化整为零,乔装出发,潜入青州和裴文舒的人接头。
  卫桓姜萱借口巡视城防,在城头目送,还有符石。
  这任务薄氏不知,符石和符白却知道的。
  三人立在城头,目送小商队渐行渐远,符石收回视线,安慰姜萱:“二娘莫忧,此事必马到功成。”
  姜萱:“希望如此。”
  她有些心不在焉,举目眺望,直到小商队消失在黄土官道的尽头。
  暮夏时分,半下午的阳光依旧炙热,卫桓侧身遮挡,轻拥她的肩:“我们下去吧?”
  “嗯。”
  半晌,姜萱收回视线,随卫桓继续略略巡视城防,才登车回郡守府。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二人索性没有再去书房,手牵手回了后院。
  一身汗,命金嬷嬷打水梳洗清爽,又把姜钰叫来,三人一起用了膳,膳后把安排给弟弟仔细说了说,才各自回去休息。
  夜色渐深,一灯如豆。
  卫桓不在乎物质,姜萱也是,只到了如今,两人已什么都不缺,虽夏日炎热,只墙角还是放足了冰盆。
  软烟红的绡纱帐镂空又轻薄,丝丝凉意浸透,衾枕是冰蚕丝的,触手柔软凉滑,人躺上去一点都感觉不到夏夜的燥热。
  只姜萱还是睡不着。
  大约是心里存了事,她一反平日沾枕就眠,翻来覆去大半个时辰,就是睡不着。
  卫桓哄了又哄,温声低语宽慰,只依旧不大奏效,他倒是不乏不困,只被她拱来拱去,拱出了一身火气。
  索性翻身覆上去。
  本他心疼她,怕她累着让她歇歇,只这会看着反是累些的好,她累过了,自然就睡了。
  果然,放开手脚弄了两回,结束后没一会,她就阖眼睡了过去。
  玉白光洁的额头一层薄汗,卫桓伸手给她抹了,拨开她脸颊沾的碎发,低头亲了亲,腻着在一起温存了许久,他才肯叫水。
  怕弄醒她,他索性也没抱人入浴房,直接绞了巾子,给她擦干净头脸和身上的汗渍,十分仔细,打理妥当了,自己才匆匆擦了几把。
  烟红色的绡纱帐内,她侧身躺着,鹅黄的兜衣系带绕过精致的锁骨,肤白如玉,他随手放下帐子,躺上去将人搂在怀里。
  他很喜欢和她肌肤相贴的亲昵,胸膛贴着她的背部,紧紧挨着。
  不过他怕她着凉,不忘扯过薄被,给她盖住腰腹。
  盖好了被子,带着茧子的大手很自然放在她的肚腹位置,掌下光滑平坦,他忍不住摩挲了一下。
  忽又想起前些日子和舅舅的对话。
  先前来宣和的路上,符石特地寻他私下说话,说时间不赶的话,慢些无妨。
  他又隐晦问了问可有敦伦,就怕小夫妻年轻没经验,有了都不知道,这东奔西跑会出什么意外,致使遗憾。
  卫桓这才恍然,含糊摇了摇头。
  行军当中,他和姜萱一般没怎么亲近的。
  但之后卫桓也注意起来,毕竟说没有也不是绝对,大胜后稍稍放松,偶尔忍不住一回也是有的。
  之后,他就不让姜萱久骑马,让她坐车。
  恰好夏日炎炎,姜萱从善如流,倒没觉得奇怪。
  这回又想起来了。
  卫桓轻轻摩挲她平坦的腹部,若是有了,那就好了。
  他都想象不到,自己到时会有多高兴。
  这会儿光是假设一下,他就说不出的期待鼓噪。
  唇角翘起,卫桓俯身,亲了她的脸颊一下。
  ……
  再说薄钧那边。
  离开宣和后,他们没有一路急赶,反而是像普通小商队那边昼行夜宿,在第七日抵达青州。
  在青州西边睦县,他和裴文舒遣来人接了头,双方谨慎对过全部暗号,这才确信。
  来接头的人叫王显,是裴文舒亲卫队长王明的亲弟弟,接了人以后,他一边引着薄钧等继续往东徐徐缓行,一边火速往徐州传回信报。
  该安排部署的,裴氏父子这些天已悉数传令下来,裴文舒看罢讯报:“回信王显,让他们先赴长陵,准备接应祖陵那边。”
  “一切按计划行事,任何人等,守口如瓶,不得有误。”
  “是!”
  王明匆匆出门,安排心腹传讯。
  一切都秘而不宣,哪怕裴文舒身边,除了王明等几个经手的心腹,其余人等俱一律丝毫不知。
  只不知归不知,王明这几日频繁进出,神态也十分郑重,却是瞒不过近前的守卫及下仆的。
  裴文舒院内有一个叫芮富的下仆,虽进不了屋伺候,也接触不了小厨房茶房这些关键地方,但却是个负责车马骡轿的小管事。
  这人,就是被姜钦收买的那个眼线。
  平日传信,有重要事情立马传报,若没有,则半月传一次,不拘什么日常琐事,总归禀一禀。
  这天又是半月一传的日子,他想了想,便将这事也写了上去。
  其实这种事情也常有,毕竟徐州裴氏这么大的家业,盐道也通往四方,作为下一任家主的裴文舒,要忙的明暗事务实在太多了。
  芮富没有放在心上。
  密信数日后传至渤海郡,接讯的冯平也没太放在心上,不过姜钦接过打开看过,正要阖上时,却莫名心中一动。
  他重新将视线放在密报上,盯了片刻。
  “主子,怎么了?”
  姜钦微摇了摇头,讯报并没什么,不过眼下青州和卫桓正对峙着,大战随时将兴,而裴文舒,一直向着那边的。
  他略略沉吟,吩咐:“你传信芮富,让他查查裴文舒近日可有什么异常举止。”
  他食指轻敲了敲书案:“比如,收到什么莫名的信,或许和裴府君争执之类的。”
  既然有怀疑,那就查一查。
  “让他小心些。”
  “是!”
  作者有话要说:今年的最后一天上班啦,明天除夕!么么啾!明天见宝宝们~(*^▽^*)


第101章 
  姜氏祖籍青州长陵。
  第一代阳信侯因军功封爵,乃开国功勋,姜氏煊煊赫赫至今已有三百余载,钟鸣鼎食之族,尤其在姜琨鲸吞整个青州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位于长陵的姜氏祖陵背山面水,俯瞰繁华城池,占地逾百倾,护陵军经过几次调整增加,如今已多达三千,由家将奚弋典统帅守护。
  奚弋得了姜琨私下命令,务必守好祖陵,不得出一丝纰漏。他忠心耿耿,自严格执行,仔细调整轮值班表,每日敲打兵卒并亲自巡查,从最里的地宫陵寝一直到最外围的界石边碑,一点不错。
  上行下效,奚弋如此作为,下边的士官兵卒无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谨守岗位,务必不出一丝纰漏。
  可谓闲人勿近,水泼不入。
  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空子可以钻的。
  因为上至顶层的营官校尉,下至最底端的普通兵卒,实际都不知自己要严防死守的究竟是什么。
  里头涉及的秘辛太多,姜琨自然不可能宣之于众的。
  整个护陵军,也就奚弋知道自己需要严密关注的是位于姜琨陵寝地宫之中的董夫人棺椁。
  这就是漏洞,奚弋再警惕,他也只是一个人。
  其余人等,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有人想盗取主母的尸骨。
  表面一丝不苟执行,那只是因为军纪严厉上峰肃谨,实际大家心里并没多少压力的。
  也是,毕竟遍观这天下九州,哪怕打成了一锅粥了,又何曾见过哪方诸侯去掘人祖坟的?即便将敌人枭首鞭尸,也没见过这等操作的,一来没意义,二来犯众怒。
  所以对于君侯一再调整增加护陵军,奚弋将军如此严阵以待,下面的人嘴里不说,但心里未必不会腹诽的。
  这种情况下,内部的人要找漏洞,其实也不算太难。
  机会很快就来了。
  奚弋年六旬有余,是老将了,故而才被委以这个不需拼杀的重要任务。人老了,难免多些病痛,昨夜一阵骤雨,他早年骨伤复发,勉强撑着巡了一遍,就不得不回去躺着了。
  裴文舒在姜氏祖陵护军中有三个人,三人接命令后都很明白,一次必须得手,得手后就会撤退,因此少了掣肘,可以完全放开手脚。
  接了递进来的药物,他们设法放进其中几辆水车里头。当天午膳过后,军中不少兵士发现了发热呕吐的病症,有说食物不洁的,甚至有怀疑是疫病的,当下整个祖陵都乱了起来。
  值班的兵士一个接一个倒,上面不得不紧急召集没有病症的兵士,赶紧去把人替下。这种情况下,徐州细作周武和张平顺利的,被安排到现任阳信侯姜琨还在修葺的陵寝地宫外。
  他们身后就是地宫正门。
  由于地宫建筑限制和绿植遮挡,外头是望不见这边的,且如今人手正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连巡查队伍都凑不齐了,也没人往这边来,正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孤月无星,黑黢黢的夜色中风潮热,一排十数个甲兵背对地宫肃容而立,周武忽捂住肚子哼哼,什长听见动静,皱眉问:“什么事?”
  不会是又发热吧?
  周武摆摆手,“只是有些肚子疼。”
  他表示要去茅房,隔壁的张平忙扶住:“我扶他去!”
  “去罢,有不妥立即禀报。”
  怕疫病,大家心里都毛毛的。
  张平周武往茅房方向去了,不多时,二人悄悄折返,把军靴脱了,落地无声,悄悄绕到众人背后,一个捂嘴一个劈后颈,借着巨大石柱的遮挡,将所有人全部放倒捆住。
  二人一刻不停,直接往身后的地宫去了。
  董夫人乃姜琨原配发妻,是与姜琨同穴共葬的。不过作为现任的阳信侯,姜琨正值壮年,本人也还没死,这地宫大门不但没有封死了,且还在修葺中。
  所以,张平周武很轻易就进去了。
  顺着石阶往下,宽敞奢华的地宫空荡寂静,修葺工匠早在增加护陵军那会全部撤走了,如今倒给了二人方便。
  穿过前殿和中殿,抵达最里头的后殿,正对面的宽二丈长十数丈的巨大石床上,最左侧放着一具描金朱漆的楠木棺椁。
  时间很紧,越快得手越好,二人跪下匆匆三叩首,“请夫人见谅,小的们乃得姜大女郎和四公子所托,得罪了。”
  毫不犹豫跳上石床,取出怀里的撬凿等工具直接暴力开棺。
  由于私下琢磨过很多次了,工具也是特地打了送进来的,因此,没有耗费太多时间,就撬开椁起了棺盖。见内里铺就织金锦被做底,宝器金玉陪葬物无数,在烛光映照下灿亮生辉,张平半眼不看,屏息探手拨开陪葬器物,就着织金锦被将棺内骨骸提了起来。
  周武已飞速跳下石床冲了出去。
  时下公侯贵眷陪葬品种类极多,所谓事死如事生,甚至连灶房米面柴火都有。周武直奔配殿,钻进灶房隔壁的小间,里头垒着大大小小的瓷瓮瓦瓮,他挑了一个合适的,把里头的谷物倒了出来,抱着飞奔回去。
  就着锦被边缘,把骨骸尽数倾倒进去,掏出怀里的油布和细绳,盖上一圈又一圈扎得紧紧的,二人抱起瓦瓮,立即往外飞奔。
  万籁俱静,沉沉的夜色,地宫门外一群同袍还昏迷躺着,二人脚下不停,按照规划好的路线一路往后山狂奔。
  今夜的姜氏祖陵,格外的喧闹也格外的安静。喧闹的营房,正因为疑似疫病人心惶惶;安静的却是后山,后山连接群山本就偏僻,如今因为人手短缺守卫更稀疏了些。
  张平周武已在此处待足二年,不管是地形还是巡逻路径都十分熟稔,一路左闪右避,遇上一次人也糊弄过去了,终于抵达祖陵边缘。
  这一块的守卫,已经被全部放倒,薄钧王显等人已守了好些时候,一行人翘首眺望,焦急地等着。
  一见动静,王显一看,大喜:“来了!”
  众人立即抢上前去,“怎么样?”
  张平周武粗喘着,一递怀里抱着的瓦瓮:“成了,都在这!”
  薄钧大喜,立即接过瓦瓮:“咱们赶紧走!”
  成功把骨骸盗出只是第一步,后面成功离开青州才是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据张平周武观察,奚弋应该知道守卫的目标是董夫人棺椁,等明天换班的人一来地宫正门,他马上就该明白了。
  这一夜时间很关键,若顺利,他们顺水遁出二百里,按计划进入驼岭群山,后续跟着裴文舒安排好的商队出青州,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众人也不迟,立即翻壕沟跨过界石,往淄水方向急奔而去。
  长陵临淄水,滔滔淄水深阔且水流甚急,一夜二三百里不在话下,这是他们计划的重要部分。
  船早早就备好在芦苇荡中,一行人趁着林木遮掩狂奔而下。
  然就在此时,夜色中忽隐隐有一种异样的动静。
  从长陵城方向过来的,直奔姜氏祖陵,隐隐约约仿佛地皮震颤的骚动,虽模糊,却极沉极重,声势浩大。
  “不好!”
  薄钧一听就知不好,他上惯战场的,如何听不出这是大批兵士往这边急行的动静?起码过万,打头的还是骑兵?
  这兵马直奔姜氏祖陵,容不得他不多想。
  可这追兵为何不是从祖陵的奚弋发现不妥遣出?而是另外来了这么一大股?
  不得而知。
  但薄钧清楚,对方正是奔他们来了。
  这一夜安全事件已经没了。
  他们必须立即遁离,越快越好!
  “快,赶紧!”
  一行人火速狂奔,直接奔到河岸跳上船,这时候行军动静已经很清晰的,人人色变,留守船上的同伴立即一撑竹篙,火速顺水而下。
  “怎么会这样?”
  一行人举目远眺,只见远处烟尘滚滚,而姜氏祖陵山上也明显有了动静,火杖点点整个祖陵都动了起来。
  明显是奚弋被惊动,而后火速去地宫检查,发现不对,紧急遣人追。
  形势急转直下,青州可是姜琨的地盘,相信很快,各陆路要冲及渡口河面都要设定障拦截检查。
  张平急道:“怎么会这样?咱们如今怎么是好?”
  怎么会这样,肯定是其他地方出岔子了。至于如何是好,如今只能见一步走一步。
  薄钧抿唇,喝一声:“莫急,我们随机应变。”
  他将怀里的瓦瓮交给一个水性好的弟兄,“先把这个用绳索吊在水下。”
  若有万一,就潜下水敲破瓦瓮。
  临行前,姜萱嘱咐他,实在万不得已,当以保存性命为要。她母亲骸骨,只要不落在姜琨手里,随水而去也罢。
  众人心下紧绷,只为今之计,唯有撑篙执桨,尽可能加速远离。
  ……
  若问为何如此,恐怕只有一个人是最清楚的。
  那就是姜钦。
  此时还得回溯到数日前说起。
  自打姜琨下令,那边徐州那边也是下足了力气查探,芮富不过一个大公子院里的小管事,他自然无法知晓裴崇父子有无发生争执的。
  但他却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日期,以及那段时间裴文舒的行程。
  姜萱送的那封信,为了不引人注目,并不是送到裴府的,而是趁着裴文舒外出,截住他递过去的。
  既然是外头,难免就有目击者,只要肯用心用钱,最终还是能查到痕迹的。
  冯平接报后,连忙呈上:“果然还是主子心思敏锐。”
  他险些给漏过去了。
  “看来那边真的要打祖陵的主意。”冯平问:“主子,咱们要怎么做?”
  姜钦垂眸,摩挲手中的纸笺。
  他自然是要阻止的。
  他不介意张岱大败,甚至一而再而三的推动姜琨参战,可这不代表他想青州再败。
  小败犹自可,大败的话,万一卫桓得了青州,那他十数年谋算还有何意义?
  如今并州军和青州军已势均力敌,是他预期的底线,不能再退了。
  姜琨脸皮不是不可以扒拉下来,但绝对不能是大战之前,否则对士气对大义都是一个沉重打击。
  他必须阻止卫桓和裴文舒的动作,董夫人的骸骨必须留在青州。
  但这件事,姜钦并不打算自己来,他不合适。因那“暂留”在他手上的数万兵马,他那叔父对他已有些侧目。
  “冯平,马上给公孙绍传信。”
  公孙绍是谋臣,提醒献策最合适不过。
  姜钦附冯平耳边,如此这般吩咐一番。
  冯平领命,立即去了。
  姜钦留在院中,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这才起身,往姜钦外书房而去。
  离得远远,便听见娄夫人悲切的哭声。
  “君侯,求求你,求求你救救二郎啊!……”
  娄夫人是跟着娄兴过来的。
  娄兴几次自荐赴渤海,姜琨终是允了,娄夫人不顾侯府阻拦,私下跟着兄长前往。
  刚刚到的,她急奔至姜琨处痛哭哀求,但明显姜琨并没答应什么,并令将人“扶”回后院。娄夫人正挣扎着,哭声悲切撕心裂肺,涕泪满面容颜憔悴,再不见昔日艳光逼人。
  很讽刺的是,当她的孩子遭遇不测时,她的表现也一如普通母亲。
  姜钦眸中闪过一抹淡淡的讽意,很快隐去。
  很吵闹,和姜钦前后脚的还有几个臣将,大家都很尴尬,不是进好退好。
  这种行为显然触了姜琨的逆鳞,他是个十分好面子的人,怎肯在臣属面前如此丢脸?不等姜钦上前宽慰,外书房内一声斥骂,立即出来几个亲卫,利索将娄夫人“请回”后院去了。
  立即安静了。
  姜钦随众入内,里头还有梁尚公孙绍等人,娄兴也在,后者低着头,看着憔悴了不少。
  梁尚说:“子丞说得不错,我们当谨慎些。”
  公孙绍正说目前正在关键时刻,他隐晦表明,祖陵那边要更注意些,毕竟卫桓那边要动手,如今正是时候。
  公孙绍适时补充:“某这几日总隐隐有些异感,为谨慎计,君侯或可遣兵马过去,将夫人棺椁悄悄移出。”
  这遣兵马过去,是以防万一。另外,公孙绍还建议,不妨将董夫人棺椁直接偷龙转凤得了,祖陵那边就安个空的,真正骸骨找个隐秘地方放起来,那就万无一失。
  姜琨皱眉:“这不大好吧?”
  遣兵马过去倒没什么,以防万一也是好的。只是这偷龙转凤,若是为人知悉,那岂不是此地无银?
  不过他嘴里说着不大好,实际心里却一动。
  偷龙转凤这法子确实不错,最多使个知情者过去办得了,后续再把经手的兵士处理掉,那照样能封住口。
  且经公孙绍这么一提,他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怕姜萱姐弟真的已在打董氏骸骨的主意。
  当下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