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萱-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西羌先零部多年的盘踞,及封养、勒姐及夷氐等等十数个小部族的多年混居混战,除去通侯所在的太原,上郡驻兵在其余四郡中一直都是最多的。
  卫桓上任时,正值肃城大战后补充新兵,他便刻意放宽,并示意贺拔拓招拢父老族人,组成了一支杂胡军,非常勇悍且忠耿。
  拿下许靖并其一干铁杆部属,用的就是这支杂胡军。
  待到了年后,为防万一,卫桓训兵之余,开始率军频频扫荡境内的小部族。
  先零部遭遇重创后已不得不往北迁移了,差不多迁出上郡北境,被挡于渠泉关外。先零部偃旗息鼓,其余小部族立即老实下来了,被卫桓扫荡几次,刺头儿迁的迁走的走,余下的都是本来就不大生事的,老实猫着。
  攘外之前,抢着先安了内,免了将来可能有的后顾之忧。
  三月二十二,绵雨褪去的暮春时分,第二只靴子终于了下来。
  卫桓推开她的外书房大门,夕阳映照下,他面容异乎寻常的沉着平静。
  “晋阳接孙升一行死讯,王芮勃然大怒,令立即集结兵马,号四十万,西下讨上郡之逆。”
  姜萱站了起来。
  到了这一刻,她发现自己反而平静了下来,“再怎么样,咱们总是在一起的。”
  敌势再汹,前路再不易,勇敢应对就是。
  她迎着光,神情坚毅眸色沉静,卫桓握住她的手,“没错。”
  慢慢收紧,将她拥进怀里。
  ……
  除了各处关隘边城的必要驻防,定阳军倾巢而出,卫桓点兵十八万,东去迎战汹汹而来的通侯讨逆大军。
  心腹中除了一个符石留镇定阳外,其余悉数随军应战,包括姜萱和姜钰。
  准备工作其实一直在做着,尤其杀了孙升一行之后,当日傍晚令下,次日一早大军就离开定阳。
  不过卫桓并不打算离开上郡,而是将战场锁定在上郡东境边缘、吕梁支脉奉岭南麓并其延伸出来的一大片山地之上。
  敌众我寡,欲取胜,就得尽量利用地利。值得庆幸的是整个上郡东缘都不平坦,进军路径寥寥,王芮大军并无多余选择。
  圈定位置后,卫桓行军就缓了下来,王芮距离比他们远,哪怕急行军也得迟三到四日。
  早早安营扎寨,一众僚属并大将皆聚于中帐。
  “据探报,王芮大军兵分六路,正急行军往西推进,预计二日后过吕梁山渡黄河,逼近上郡东边。”
  姜萱将最新哨报整理好,并给大家详述了一遍。
  卫桓则一直盯着墙上悬挂的大幅舆图,待姜萱讲述完毕,他淡淡道:“兵分六路急行军,可伺机奔袭。”
  他们迎战足足二倍有余的劲敌,四十万大军,饶是定阳军久经战阵,也是人人紧绷的,卫桓急需一场开门红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然真到两军对垒之时,开门红谈何容易?
  如今他们徐徐缓行,时间宽裕绰绰有余,卫桓视线就盯上了正在急行军途中的王芮大军。
  兵分六路,并非王芮不想合军一股,而是没有这个条件,道路饮水等等问题局限着,不得不分兵前进。
  六路分兵,多则七八万,少则三四万,在卫桓看来,这正是唯一的可乘之机。
  “西驰道分兵约五万,为王芮左路殿后军,恰恰从牟县绕过去有一条小道,我们骑兵急行军一日半可至。”
  既然是殿后军,军心肯定要松懈些的,毕竟前头的顺利走过去了。而卫桓说的条小道山势崎岖又偏僻,连山匪都不来,故有些实力低微的本地商贩爱走,是他仔细问询后甘逊忆起的。
  估摸了一下,最多能走五千兵。
  五千对五万,卫桓道:“骑兵突袭,携带火箭,伏于两侧高坡,先多举旌旗,以火箭阵猛攻,而后掩杀而下。”
  骑兵的战斗力远胜于步兵,这种情况下,五千对五万完全可以一战。但眼下由于地形所限,骑兵的优势会被局限,还是颇有些凶险。且还得偷偷潜入西河境内,万一被敌军哨骑提前发现,恐还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全军覆没。
  这是一个危险性颇大的任务,卫桓说罢,转过身来:“此次突袭至关重要,谁愿领军前往?!”
  徐乾头一个站了起来,紧接着符非符白贺拔拓等人,皆拱手大声:“标下愿领军前往!!”
  “好!”
  非常好,卫桓当即点了徐乾,令他亲率五千轻甲骑兵,携箭囊火油麻布等物,立即出发赶赴西河。
  甘逊已奉命寻了可信的手下人当向导。
  事不宜迟,徐乾趁着夜色悄悄出营,直奔向东。
  ……
  西河郡,通侯中军营地。
  中帐灯火通明,王芮与一众谋臣并将领齐聚,正密锣紧鼓商议抵达上郡后的对战之策。
  提及卫桓及此战,王芮神色怒懑,却不凝重,实乃四十万对战十八万,兵马呈碾压性的优势,此战不会艰难。
  议了一个多时辰,诸事已差不多了,最后王芮道:“马上就穿过吕梁逼近上郡了,传讯陈麟梁员赵进三路前军,务必要仔细谨慎。那卫桓用兵诡异,需慎防此子突袭。”
  司马杜渐应了一声,立即起草军令。
  张济稍稍迟疑,起身拱了拱手:“君侯,依在下所见,两路后军也不得不防。”
  在他看来,后军比前军更容易遭遇突袭。卫桓如今境况,太需要一场先声夺人的首捷来振奋士气鼓舞军心了。前军防备足,而后军难免稍懈怠。
  最重要的是,不管兵士优劣数量还是战马兵刃等等,王芮都更往前军倾斜,相较而言,后军软柿子许多。
  长途奔袭,山道狭隘,而取胜极其必要,权衡利弊之后,卫桓很可能会选后军的。
  “君侯,在下以为,当从中军各调派一万精兵往两路后军,如此,应可确保无虞。”
  其实张济之前提及过多次,让王芮重新调整前后军的精兵和军资分配,可惜王芮认为后军无甚遭袭可能,好钢需使用在刀刃上,没有采纳。
  如今更是。
  中军七万,这中军可是王芮身处。七万精兵乃拱卫他之所在,在王芮看来不过恰到好处,张济要他调离两万去没必要的地方,他当然不愿意,眉头一下子就皱起来了。
  大将陈麟打圆场:“文尚历来谨慎,出征在外,谨慎些也不为过,君侯不妨传讯两路后军,严令他们多多提防。”
  这么说,王芮倒是同意的,点点头:“确应如此。”
  命给后军也传下军令,随后便令众人散去,调兵之事就揭过去了,不了了之。
  张济好友杜渐私下说他:“你明知他不听,又何必说。”
  这么久了,还看不明白吗?
  杜渐倒不认识卫桓,四十万大军出征,对方再是厉害怕也回天乏术,只要得胜而归即可,其余小节,何必自讨无趣。
  张济无奈,只得长叹了一口气。
  此子非寻常人,绝地回生也不是没有过的事,怕就怕对方一步得机就乘胜而上。
  唉。
  ……
  然事情却偏偏就往张济预料的方向发展了。
  三月二十六晚,徐乾率五千骑兵突袭通侯位于西驰道的左路后军,先以火箭突袭,而后俯冲而下,人惊马走,点燃其押运的所有粮草辎重,而后又迅速退去。
  突袭大胜。
  通侯左路后军兵士伤亡高达两万余,其中不少一部分是践踏所致,战马损失不轻,左路后军押运的粮草辎重损毁大半。
  需知通侯的粮草大营安在闵城,得过了吕梁山才到,这两路后军押运的粮草正是要送过去的,这一批可供四十万大军半月之用了。一下子损了一半,虽不至于伤根动骨,但也十分肉疼。
  肉疼还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未抵达上郡,就遭遇一场败仗,简直是奇耻大辱,王芮大怒,令全速进军,攻伐上郡,他要将这卫桓斩之枭首。
  两军最终遭遇在奉岭南麓往西百里的原野上。
  王芮也是领军多年的,身边谋臣大将甚多,他自然不会遂卫桓的意直奔丘陵丘壑众多的区域去了。双方几番迂回,试探性。交锋频频,最终正面相会在紧挨南麓山地原野上。
  这位置,是卫桓特地选的,一点一点地,将王芮大军引过来的。
  “不见兔子不撒鹰,若无巨诱,王芮是不会肯深入南麓山地的。”
  轮正面战,持久战,失于兵力和后勤优势,他们没有胜算。现在既缺巨诱,卫桓就给王芮一个。
  正面交锋,卫桓兵力远逊,战败实在不足为奇。他打算佯败遁走,诱王芮急追而入。
  “王芮性急自负,必会中计。”
  卫桓握住姜萱的手:“届时,你与后军先撤,不必担心我。”
  “嗯。”
  姜萱应了,知这是最佳战策,只她应归应,只该悬的心还是照样悬的。
  所谓佯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王芮确信,那就需十分逼真,非常凶险的,一个不小心,很容易佯败变真败。
  届时,陷入四十万大军重围,那……
  姜萱控制住,自己不让自己再乱想,让自己镇定,扬起一抹笑:“好,我在前头等你。”
  “嗯。”
  低头看她,原本如孤狼嗅血般的冷厉之色褪去,目光转柔,将她拥进怀里,俯身轻轻触上她的唇。
  今日姜萱格外温驯,任他亲吻轻抚着,唇齿交缠间,他力道不禁大了起来,抚她腰背的手也愈发重,并渐渐往前头挪去。
  最后还是姜萱捉住他的手,脸热气喘,也舍不得说他,缓了一阵,她靠在他怀里,低声说:“小心些,勿让我担心。”
  “嗯。”
  ……
  四月的初夏,炎炎旭日。
  黄土大地上尘土飞扬,一望不见头的带甲军士肃然而立,尖刃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目光芒,黑压压的,连空气的仿佛凝滞住。
  王芮勒马于帅旗下,遥望卫桓一方抿明显要小一倍不止的兵阵,冷笑不屑,“黄口小儿,竟也敢谋我一郡?哼!”
  看对面定阳军的目光也是冷漠,他麾下的兵,竟敢听逆贼号令与他作对?!
  “锵”一声拔出拔出配剑,他令:“鸣鼓,进军,杀无赦!!”
  隆隆鼓声响彻原野,紧接着,在并州初夏的骄阳下,双方大军厮杀了在一起。
  卫桓兵将虽寡,然阵脚一直十分之稳,频频令下,圆阵背靠丘陵,不断有序收缩。
  战了大半个时辰,眼见差不多了,卫桓立即传令各部,按原定计划行事。
  令旗迅速挥舞,于是,定阳军渐渐开始支应不住,阵脚开始乱了。
  王芮大喜,立即命诸将率军急攻。
  几轮急攻,定阳军变幻了几次阵营,渐渐抵挡不住。蓦的,左翼一阵喧哗大作,眼见定阳军左翼大溃,就要蔓延至全军,卫桓立即下令,后军转前军,往后方急退。
  王芮怎肯放过?
  当即要下令,全军乘胜急追。
  正在此时,却有一人急急打马上来:“君侯,不可啊!穷寇莫追!”
  却是张济,急声:“奉岭南麓丘陵山梁众多,地形复杂,进易出难,又极利设伏,万一卫桓是佯败诱我方深入,恐此去正中他的圈套啊!”
  张济近来颇得王芮看重。
  先前的后军遭袭,果然被张济说中了,当时没纳他的建议吃了亏,王芮十分懊恼。过后和卫桓的几番试探战中,张济又提过两次建议,他便纳了,果然一和一胜。
  张济如今再急谏:“我方兵多将广,优势甚众,何必冒险?君侯,请三思!”
  王芮面色变幻不定,真真很是踌躇犹豫了一番,最后咬了咬牙,一挥手:“鸣金,收兵!”
  ……
  卫桓冷冷:“好一个张济!”
  谁说不是呢?眼见王芮即将入局,却功败垂成,众将垂足扼腕,徐乾重重挥了一鞭,“真真可惜了!”
  不然这一战,必能迅速将双方优劣之势拉近,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然再可惜,也成了定局。
  卫桓冷瞥了后方一眼:“传令,西去安营扎寨。”
  ……
  卫桓安营扎寨的位置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扼前后交通之咽喉,王芮大军想攻入上郡,绕不过它,偏偏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卫桓固守不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王芮扎营长达一月,几次欲攻,都被张济劝下来了。
  “卫贼之寨,地势险要,只能分兵攻夺,极易遭遇陷伏,非上善之策。”
  张济建议:“上郡不过一郡,论兵力远不足君侯雄厚,论粮草又远不及君侯充裕,时间一长,坐不住的必是卫桓。”
  “君侯不妨下令扼住河水上党段航道,断上郡补充粮草路径;再命人潜入上郡之内散出流言,将事实公之于众,乱其后方。如此双管齐下后,待见成效,再一举进攻,必胜券在握。”
  上郡东南隔黄河和司州相望,是能直接接触航道的。可惜再下游却是西河上党二郡,正是王芮属地,一旦控制住上党航道,就算卫桓想试图购粮都难。
  另一个,上郡为通侯属地多少年了,流言一旦散出去,上郡人心不稳,即乱卫桓后方根基。
  这两样,都是非常重要的。
  两般手段使出去,再等一些时日,见到成效,届时再挥军进攻,天时人和王芮皆有,何愁不胜?
  王芮细想一遍,又和心腹商议过,果然如此,于是便纳张济谏,立即命人去办。
  ……
  徐家在晋阳军眼线不少,且有埋得很深的。
  这战关乎存亡,毫不犹豫全献了出来。
  卫桓吩咐眼线收集各种消息,不拘大小,又使哨兵不分昼夜盯着王芮大营。
  散播流言的人出来没多久,就被他全部拿下了。
  审问过后,卫桓大怒:“张济!”
  他冷冷道:“需先除去此人。”
  几次三番,都是这个张济坏他大事,新恨旧仇,卫桓当即决定,先设计除去对方。
  仔细推敲,这一点实则不是太难,张济并非王芮心腹,不过因为几次建议都说中了,才得一时看重罢了,信任值本来就不足。
  甘逊道:“既信任不足,张济前次阻挡王芮率军急追,王芮未必没有不满。”
  其实可以从王芮的表现推敲出来,僵持的近一个月来,他可是几次欲进攻定阳营寨,作为一个性急且自负的人,王芮很可能会懊悔错失良机。
  这可不是小事,一旦那日追击成功,将会全歼卫桓的定阳军的,一举大胜的。
  作为当日一力劝阻的张济,王芮心里能没有芥蒂?
  有芥蒂就有机可乘,恰好他们有深潜的眼线,只需要制造一些似是疑非的事情,让王芮生疑,他们的目的即可达到。
  张济出自上郡,故旧遍地,他会不会为卫桓所用,故而虚虚实实地提建议?
  这么一下子,王芮心中的懊悔芥蒂立即转为怀疑,此事非同小可,王芮岂可相容?
  张济死定了。
  “徐笙徐乾,你立即传信,令接讯立即布置,按议定计划行事。”
  “是!”
  徐氏叔侄立即去了,卫桓强调一遍巡防,随即也让众人散去。
  陆延迟疑片刻,欲言又止,只抬眸看卫桓冷峻神色,顿了顿,还是和众人一起出了中帐。
  外头已经入夜了,今夜没有月亮,山梁丘陵间漆黑一片,营内燃起篝火,赤焰熊熊。
  陆延呼了一口气。
  张济是不能留在王芮大营了,这点他是当然没有异议的,只不过,说到借王芮之手杀之,他却颇有迟疑。
  他和张济共事也已多年,昔日情谊是有的。如今立场不同,若战场遇上他当场毫不犹豫,但现在,却不大忍他直接身死。
  且度张济为人才干,陆延觉得招揽至己方更好。
  可看卫桓神色,却是厌极此人,他追随卫桓也有不短一段时日了,陆延觉得,自己直接提议大约是没用的。
  盯了跳动的篝火片刻,他脚下一转,却直接去找了姜萱。
  姜萱方才没在大帐,她正挑灯处理定阳送来的要紧政务,卫桓也想着太过血腥,特地没喊她来,想着回头再说也一样。
  闻得陆延来,姜萱有些诧异,忙道:“快快请进。”
  阖上公文,揉揉眉心站起,迎了陆延进门,二人坐下,上了茶,寒暄几句,她便问什么事。
  陆延也是爽快人,闻言也没迂回,直接将刚才中帐议事说了一遍。
  “我觉得很有些可惜了。”
  “张济此人,在其位必谋其事,能军能政,极具才干,若能将他招揽过来,不亚于如虎添翼。”
  “张济?”
  说起这张济,其实姜萱也留意他很久了。
  早就初到定阳不久时,她便留意到了。张济擅政,可以说丁洪就是有了他,这上郡才能坐得这般稳这般轻松自在。
  至于军事,从前没亲眼目睹,不过称道者很多,旧日姜萱对他这方面的了解,是从卫桓口里得出的。当然,卫桓没说什么好话,不过能他杀丁洪回头都不忘要除去的,可见是位人物。
  这回对战王芮,她算是亲身经历,果然了不得。
  擅政擅军,两者俱长,是个难得的人才。尤其后者,正是目前己方阵营紧缺的。
  政务上,姜萱自信能分担,军事上却不足了。她是偶尔能给卫桓出个上佳主意,但说到底还是年少经验不足,关于整体战局分析、各种战阵临时调整,地形天时及阴谋阳谋等等,难免力有不逮的。
  卫桓一直缺这么一个辅助者,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角色会愈显重要。
  张济,其实姜萱之前留心的,他很合适,可惜的是当时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在,几乎陆延一说明白,她心思就动了。
  姜萱立即说:“行,这事交给我,我来劝说府君。”
  ……
  劝是肯定要劝住的,但估计不易。
  卫桓敌视张济已久,如今几次三番下来,更是厌憎至极,他素是个固执偏拗的。
  姜萱想想,也是头疼。
  不过头疼归头疼,可不能耽搁了,应了之后,姜萱便立即起身往中帐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肥肥的一章!(*^▽^*)
  哈哈哈哈哈哈,明天见啦宝宝们!给你们比一颗小心心~?(????)


第66章 
  姜萱的营帐就在中帐隔壁,紧挨着,出门一转就是。
  篝火通明,亲卫林立,见得她来无声见礼,整齐划一。一身轻甲斜挎腰刀的姜钰眼前一亮,一声“阿姐”险些脱口而出,忙咽下,绷紧脸随众见了礼,而后一步上前掀起帘帐。
  这小子年后就入营了,半天练武习文半天后勤小兵,待出征后卫桓就将他提到亲卫营,平时放在身边,战时则让他跟着姐姐。
  到底还小,历练归历练,涉险谁也不放心。
  正当值,姜萱没和他多说,摸摸他的头顶就进去了。
  帐内灯火通明,分隔前后帐的雄鹰展翅十二扇大折屏上所绘猛禽分毫毕现,气势摄人。
  卫桓正端坐在宽长的楠木翘头大帅案后,正垂眸沉思,闻得声响抬起头来,冷肃褪去,神色缓和下来。
  “阿寻。”
  他起身迎上来,牵着姜萱的手,二人回到案后坐下。
  姜萱随手翻了翻案上的文牍,见都是日常军务,他处理熟了,遂不理会。
  侧头看他:“想什么?事议好了还不准备歇下?”
  天色都不早了。
  “不困。”
  她都还没睡呢。
  卫桓执了她的手,和她十指相扣:“也没想什么,除了张济之后,僵持局面该解了。”
  他忖度一下后续战局。
  也不用姜萱询问提起话题,话罢卫桓就将审问和方才商议的结果告诉她。
  “密令已传了过去,想来不日就奏效。”
  卫桓冷挑了挑唇角:“王芮性急自负,此乃致胜关键。”
  待除了张济之后,见机筹谋,慢慢周旋对付即可。交战至今,王芮行事他心中已有分寸。
  他眉峰不动,凌厉之色一闪。
  这阵子压力不小,卫桓人更沉稳冷肃了,通身威仪日盛,玄色甲胄在身,隐隐一种沙场血气铺面而来,极摄人。
  姜萱心疼,温声附和:“嗯,你说得是。”
  当然,她也没忘记自己过来的目的,话罢又道:“只这张济就这般杀了,我倒觉有些不妥的,咱们不妨稍稍调整计划,先将他的小命留下来。”
  卫桓一诧:“有何不妥?”
  他不解:“张济屡屡襄助王芮坏我大事,若再留在敌营,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肯定不能让他继续留在王芮身边的。”
  不留敌营,难不成放他走?
  卫桓皱眉:“阿寻,张济知晓的旧事太多了。”
  且人是真有些才干的,放走了若后续再投敌营还是祸患,正该一劳永逸才是。
  姜萱没好气:“那自然也不许他再投敌营的。”
  她又不傻。
  卫桓皱眉:“那你的意思是……”
  姜萱笑:“不让他当敌人,但可以让他成自己人啊。”
  她掰着手指算:“张济能兵能政,上马能辅军献策,下马能打理政务,学识渊博,洞悉天下大局,这般才干了得之辅臣,正是我们紧缺的。可遇不可求,我们为何不设法将其收归己用?你说是不是?”
  卫桓却不这么看。
  他听得姜萱一意褒赞张济,唇角已经抿紧,“此人与我们有旧仇。”
  而且很深。
  一提这个,卫桓神色登时转冷,他可没忘记丁骏那事儿。丁骏骄矜自负目中无人,看不惯的人海了去了,全凭张济的抽丝剥茧,才将他锁定在那张嫌疑名单的首位。
  否则何至于此?
  虽说结果否极泰来,但是这全是他们一方大力斡旋的结果,却和张济是不相干的。反倒对方确定丁洪非除他不可时,还献了不少计谋。
  卫桓对此人是早就生了杀心,本来打算除了丁洪后就解决他的,也就张济跑得够快,才让他侥幸多活了时日。
  谁曾想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偏闯进来。
  卫桓杀心已坚,就算是姜萱也未能轻易说动,且他认为她终究是心软了些,反过来劝解她:“咱们军政就治理得很好,上郡一切无碍,如今大战也未觉心力不足,何需他?”
  她和舅舅联手打理政务不是井井有条的么?且他也渐渐上手能独自理事了,三人还不够吗?
  再说大军征战,眼下全因兵力劣势陷于处于下风,这非一人之力能改变的。且即便如此,卫桓也是腹有丘壑,丝毫不见乱。
  他承认张济有些才干,但也仅此而已,他并不认为自己非对方不可。
  他固执得很,姜萱头疼:“并非如此。”
  “可咱们不能光看眼前啊!”她呼了一口气,耐心说:“此战我们是必须胜的,你说是不是?”
  此战若大胜,即灭通侯得了并州。
  这是大好事。
  然就是如此,才更需要张济型的军师辅臣。
  “一人之智,终有疏漏,且日后属地越大,就越招人眼,要面对的情况也更复杂。”
  将来,发生两面开战或分军共进的情况不足为奇的,通讯条件在这,卫桓就一个人,还能劈成两瓣不成?
  总需要一个有能力贯彻执行他的军令,又能随机应变不同状况的人在。
  “再有一个,政务治民也非常重要,属地扩大,可不再像从前一郡般简单的。”
  姜萱算有天赋的,但她深知自己经验不足尚属稚嫩,她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她不但需要一个能借鉴学习的师者,还需要一个能替她分担的伙伴。
  张济经验老道,能力有目共睹,又长于军事谋略,真真可遇不可求。
  “遇上能者,摒弃旧嫌纳之何妨?”
  姜萱蹙眉:“阿桓,需知咱们这条路不进则退,处处不易。”
  辖地越大,摊子越大,治理越难的。
  她苦口婆心,卫桓听了却不以为然,“寻寻总是担忧太过,不管将来如何,我总护得住你和阿钰的。
  卫桓不管是投军从戎,还是攻伐地盘扩张势力,为的都仅仅只一个目的,那就是复仇。他本身对物质没什么要求,只要复仇成功即可,什么属地军政诸侯天下的,他一概无甚兴趣,大不了他便带她和姜钰一走了之。
  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就好,他自信能护得住她的。
  姜萱无奈:“哪能说走就走,说放下就放下的。”
  每次谈起这类问题,总觉无力,叹了一口气,她耐心道:“咱们现在可不仅仅只有自己了。”
  几番变迁,姜萱本人对富贵权力什么的倒不在意,可问题是现在他们早不是孑然一身,身后还有这一大群的人,符家自己人跟着走应也是行的,那徐乾徐笙陆延甘逊等等一干追随他们的人呢?
  另外还有治下的百姓黎民呢?
  百姓黎民供养了他们,他日即便成功复仇,又怎可轻言舍弃?总要尽力还平头百姓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才是。
  不管是什么原因开始的,既然上来了,就该挑起责任,尽自己所能给追随者一个未来,给治下黎民一个希望。
  姜萱叹了一口气,但她知道上述道理给卫桓讲不通,两人在这方面是有分歧的,她早打算慢慢掰过来,因此也不一意说出和他争执,只道:“日后属地大了,事情必然多出许多的。”
  她揉揉眉心:“我怕是力有不逮,就想找个帮手。”
  这般婉转一说,卫桓果然就迟疑了,他最重视的人就是姜萱,肯定舍不得她案牍劳形的。
  “舅舅和甘逊不就做得不错吗?”
  “舅舅处事中庸,甘逊也是新手,且这人还是少了,若得并州,肯定捉襟见肘的。”
  “我看张济就很好。”
  卫桓沉吟不语,姜萱便说:“要不稍稍调整计划,先将他诱出擒回。”
  “若他识时务,届时我们给他一次机会何妨?”
  她反复劝说,卫桓最终还是松了口:“那便听你,先将这人擒回来再说。”
  ……
  且说通侯大营。
  入夜了,一线弯月悬于晚空,天幕墨蓝,远望连绵奉岭伏地拦于前方,黑漆漆的一片。
  王芮脸色晦暗莫名,一个多月了,他率四十万大军西伐卫逆,被拦在上郡边缘不得寸进,已足足一个多月。
  偏先前多次交锋,卫桓也不算龟缩不出。
  这可是四十万对阵十八万,教天下诸侯知晓,也不知会如何耻笑。
  心腹大将陈麟窥其色度其意,也是愤愤:“也怪张文尚谨慎太过,否则之前趁着卫贼大溃,一举掩杀上去,此战早就了结!”
  王芮脸色更加难看。
  盯了卫桓营寨方向片刻,才沉着脸折返中帐。
  身后诸心腹也紧随而入。
  行至侧帐后的张济脚下定了定。
  他是来中帐禀事,只陈麟声音不小,他还未转出去就听见了。
  他再没有继续过去,沉默片刻,转身回去。
  家僮见张济这么快去而复返,回来后又心事重重,不禁问:“郎君,怎么了?”
  张济摇了摇头,没说话。
  他知王芮后悔那日没有乘胜追击的,随着僵持时日越长,就越是后悔。
  如此心性,比之丁洪也强不了多少,如何成大事?
  说大事都远了,就连眼前卫桓,他都未必能将其拿下。
  唉。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