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姜萱-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好!!”
高台上紧绷气氛这才一松,张济猛一击案,连连说了三个好字。
又惊又喜。
……
符府。
日已西斜,余晖染红院外的一片天空。
这个时候,校场选拔该完事,结果要出来了。
杨氏有一拨每一拨撇着盖碗,呷了口茶,吩咐:“去门口迎迎,看大郎回了没?”
婆子应了一声,正要抬脚,却听一阵军靴落地声起,又重又急,快步而来。
抬头一看,却是符亮转过后房门。
步伐快且猛,脸色发青,很是难看。
杨氏心一沉,蹙眉问:“难不成他还出彩了?得了什么位置?”
这个“他”说的是说,母子心知肚明。
符亮脸色沉沉,一字一句从牙缝中挤出,“校尉。”
“张司马重赞,当场点了他为典军校尉!”
作者有话要说:爱你们!宝宝们记得留评嘿嘿,小红包阿秀明天一起发哈!(*^▽^*)
还要感谢昨天给文文投雷宝宝们哒!笔芯~
将行扔了1个地雷
绯雪扔了1个地雷
袖舞扔了1个地雷
Lotus、扔了1个地雷
第22章
校尉,领军过千人,为军中中等武职,这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位置,因为它距离将级只有一步,一旦立功,即可跃身为将。
年轻人若是被放在这个位置,即是被寄予极高的希望,要重点栽培。
换而言之,卫桓现在距离符石也就差一级而已,一旦建立功勋擢升,即可平起平坐。
校场选拔,校尉一职已是顶峰。
这十来年间大大小小这个多场选拔,直接被授任为校尉的,不超过一掌之数,如今全都是上郡乃至整个并州有名的悍将。
卫桓之名,已传遍整个定阳。
“真的吗?太好了!”
姜萱自然清楚校尉的意义,等待一天,惊喜交加,都坐不住,站起来回踱了几步,“太好了!”
能感觉她由衷喜悦,卫桓也勾了勾唇,露出一丝笑。
“是真的。”
卫桓私底下,虽仍旧冷清话少,却比外头好得太多,身上那种孤峻拒人于千里的气息也褪了,整个人和缓了不少。
见姜萱感兴趣看着,他便多说了两句:“校场比武结束后,略略考究,当场定下了。”
后续的对战,没了徐乾般人物,他更是胜得轻易,凌厉刀锋一出,干脆利落解决对手。
后来高台那边来人召,过去略略考究了兵法,见他也通,校尉一职当场就定了。
姜萱很高兴,现如今一入营,就有自己的麾下兵丁,是非常好的一个开始,起步高,后面就容易太多了,至少也省了几年熬资历的时间。
很好,非常好!
“那你要严谨……,你身上可有伤?”
一边走一边说的,入了夜外头昏暗看不真,一进门,姜萱立即见卫桓手背上的血点子,定睛一看,黑色甲片上也沾有一些,她眉心一蹙,急急就问。
说着,她低头查看。
“没,这不是我的血。”
卫桓伸出手臂,给她看清楚了,这是从外头溅上去了。
姜萱这才放了心,开了衣柜给他取了便服:“那赶紧换了罢,舅舅怕也该回到了。”
将衣衫递给他,卫桓接过转到屏风后。
“斯斯索索”的换衣声,姜萱和姜钰在小圆桌旁坐下,她叮嘱:“你日后且小心些,能不伤就尽量避过。”
看他这伤痕累累的。
屏风后“嗯”应了一声。
卫桓才换下轻甲,符石就归家了。
他大喜之色溢于言表,握住卫桓的肩,上下打量一番,欣喜又激动,高声道:“摆宴,上酒,我们为桓哥庆功!”
符石对外甥的身手十分自豪的,今日之前,就命备下就猜家宴,准备庆功。
现在卫桓的成绩,比他预料得还要惊喜太多了。
一声令下,酒菜鱼贯而上,三大碗烈酒下去,符石脸上通红,眼睛也泛了红,扶着卫桓的肩,声音有些沙哑,“好样的!你是个有能耐的好孩子!”
你娘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最后一句,符石没有说出来,这等大喜的时候,不想提些伤心事。
仰首喝了一大碗酒,压下心中酸涩的钝痛,符石情绪随即激昂起来了。
“好!”
他重重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符氏乃太原符惇之后,先祖驱逐匈奴悍勇无双,如今总算后继有人!”
别看符家如今式微,实际也是名人之后,先祖符惇乃前秦上卿蒙恬麾下第一猛将。
蒙恬北击匈奴,威震北疆,乃赫赫有名的当世驱北虏第一人。
而符惇,草莽贫民出身,不过机缘巧合旁观授武三月,竟有所得,之后投身军旅,从布卒磨砺至大将军,一身青甲驱胡虏,七尺长枪动北疆。
端是天赋绝伦,悍勇无双。
先祖之威,后人敬仰,可惜自符惇之后,再也没出过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子孙日渐平庸,唯余饮恨叹息。
直到今日,卫桓横空惊艳。
符石知道外甥优秀,但他万万没想到能到这般程度,同样是校场一鸣惊人,仿佛族志记载重演一般的情景,符石当时浑身血液直都往头顶冲。
激动的。
“桓哥好样的!驰骋沙场,再建功勋,定不逊当年我符氏先祖之威!后继有人,后继有人啊!”
这句话一出,家宴气氛推至顶峰,符非符白忍不住高声叫好,面色涨得通红。
唯有杨氏符亮表情一僵,本就勉强的笑意都有些维持不下去,脸色难看。
符石拍了拍外甥的肩膀,笑道:“舅舅那里有些祖上留下的手札,是先祖亲手所书的用兵之法,明日舅舅给你拿来,你要好生研读。”
卫桓一直清冷镇定,看着和平时没什么区别,直到这时,才露出几分兴趣,“谢舅舅。”
……
一场家宴,人数不多,只是气氛极其热烈,最后符石酩酊大醉,伏案不起,符非符白两个也东倒西歪。
卫桓以手撑额,微微阖目,昏黄的火光映照下,他白皙侧颜泛起一片酡红的胭脂色。
他不热衷杯中物,只这是为他庆功,怎么也沾些,最后喝的也有些多。
杨氏搀扶符石,由符亮护送往后院去了。
姜萱目送罢,站起扶了卫桓起身。
符家伺候的人少,拢共几个婆子,已分出两个背着符非符白回去了,剩下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拾狼藉,几步路,也不多吩咐人了。
卫桓微微蹙眉阖目,醺意有些重,脚下见凝滞,好在能自己走,扶他不吃力,穿过檐下廊道再拐个弯,就回到自己跨院了。
姜萱将卫桓扶了进屋,斜倚在榻上,得了姐姐吩咐的姜钰已打了一盆温水来,拧了帕子才覆在他脸上,他就睁开了眼。
眼微微泛红,带些酒意,不过眼神已见清明了。
姜萱便吩咐弟弟给他卫大哥拧帕,她转身去了小厨房。
说小厨房也不算是,之前天冷热水热茶用得多,就在跨院的辟了一处耳屋当茶房,砌个小灶烧热水,后来她又置了些东西放里头,想吃可以做。
方才桌上气氛热烈,酒喝得多菜吃得少,尤其卫桓,姜萱都没见他动过几次筷子。
少年人消化快,不吃点半夜肯定饿得慌。
烫了面条,加一把青菜,浇上汤,有点卤肉给切了,再撒上一把葱花。
姜萱这厨艺还是上辈子的,这辈子捡起来倒不算生疏,唯一难的打火石点火,不过她也会了。
一个大碗装满,给卫桓的,剩下两个小碗她和姜钰也吃点儿。
端着回到正房,卫桓已经洗过手脸,衣裳也换了,正从里屋走出来,步伐颇稳,除了脸上泛红,已不见醉态。
“都来,咱吃面。”
三人围着做了下来,边吃边说。
姜萱挑起一筷子面,说:“方才,你舅母和大表哥脸色难看得紧。”
在符石说出将祖传兵书给卫桓之后,这两位笑脸彻底维持不住了,虽很快遮掩过去,但姜萱正坐在他们对面,看得真真的。
姜萱大约能明白他们的心思,祖上血脉焕发光彩,不姓符的,反而落在姓卫的头上,心胸不宽广的听了怕是有疙瘩。
还有那祖传兵书。
这年头纸张还不普及,书本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乃传家首物,更甭提这种一代名将亲著的经验和兵法。
卫桓道:“无须在意。”
这些闲杂人等,非必要他看都不看一眼,放在心上更是不可能有的事。
只要不给姜萱添麻烦,他根本不会理会她。
姜萱“嗯”了一声。
现在卫桓从戎,姜钰将来也是,她挺遗憾自己以前背的兵书不够多的,现在有惊喜,他们自然不会去拒绝。
杨氏高兴不高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随她去吧。
姜萱遂搁下此事,放下筷子端起茶,笑道:“阿桓真能干,我敬阿桓一杯。”
她道:“愿我们日后事事顺利,如今日一般。”
“好!”
卫桓端起茶,姜钰也是,三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饮尽。
一杯茶,一碗面,比先前酒宴都更让人轻快,卫桓褪了清冷,微醺的脸上终于露出几分闲适。
姜萱说:“你如今定下来,我想着明日出去走走,找个合适地方。”
卫桓顺利跨出第一步,发展顺利,那她该考虑自己了。
姜萱从不打算躲在内宅坐享其成,卫桓要复仇,她也要复仇,他们应该一同出力,不可能将担子压在一个人身上的。
这不是她的初衷。
姜萱是女子,从军这条路她走不通的,也不擅长,只能往其他方面考虑。
那该怎么走呢?
历来战争打的不仅仅的军兵,这打的还是后勤,军兵方面有卫桓了,那她可以选择在后勤。
将后勤大小事务过了一遍,无需多想,姜萱选中粮和盐。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食重要性不言自喻,其实盐也一样。
她打算从商贾买卖开始,逐渐接触这些,将来不管卫桓是逐渐向上发展好,还是带领心腹部属出走好,有个懂行知道关窍的人在非常重要。
这样的话,两人正好互补。
姜萱将自己想法仔细说了一遍,最后道:“我想先寻个合适店铺,慢慢接触。”
一步一步来,太急的行动不切实际。
卫桓很赞成,他唯一要说的就是,“慢慢寻,不要急,宁可舍弃其他,也要策应万全。”
“也勿走远,就在军户区外即可,最好是大门左近的。”
军户区外这一片,都很安宁,尤其大门附近,能望见守门甲兵。
姜萱笑着说:“知道了。”
难得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阿姐,那我呢?”
姜钰急忙问,阿姐和卫大哥一人一样,配合互补,那他呢?
小男孩有点急。
姜萱点了点他的鼻头,“你啊,还小,现在什么也不干,只在家勤奋练武,等学好了,再大些,就跟着你卫大哥入营。”
姜钰也是一直打算习武从军的,只是到底太小了点,就算当后勤小兵,也起码再过一两年。
他自己也知道,但失落还是难免的,又一次怨自己太小了,抿唇甚委屈。
姜萱摸摸他的发顶,故意道:“你卫大哥明日就入营报到了,教不得你,你在家可会自己努力学?”
“我会努力的!”
姜钰有些急,立即回答:“我和先前一样!”
姜萱逗他:“那不用你卫大哥教,也一样吗?”
当然是不一样的。
实话说,卫桓习武天赋真的是非常高的,且他自己揣摩一步步走过来,自有一番深刻体会,这段时间有了他的教导,姜钰从前学的许多东西融会贯通,进步飞快。
姜钰答不出了,抿着唇瞥一眼姐姐。
“若有不懂,记下来。”卫桓说:“我回来教你。”
被姐姐逗得垂头耷脑的姜钰,这才重新露了笑,高兴答应一声,而后得意瞥一眼他姐。
这小子!
不过弟弟终于摆脱旧日阴霾,姜萱只有高兴的,她笑道:“这就得意啦?”
她抓住姜钰,十分熟练捏住他的痒痒肉一顿揉搓,而后顺手揪掉他发带,“要睡了,姐姐给你解了。”
说完揉了一把,把整齐的头发揉成鸡窝。
姜钰哈哈大笑,而后气急败坏,“阿姐!”
“怎么了?”
“我不理你了!”
“真不理了?”
“……我,哼!”
……
欢声笑语,充斥不大的内间。
卫桓微微带笑看着。
这段时间没有过,不,他从前也没有过类似的时光。
像是一片灰黑的空间里,悄然染上一丝其他的颜色,渐渐渲染开来,增添许多从未见过的缤纷。
心里泛起一丝不知名的滋味儿,细细辨认,应该类似甜。
他感到愉悦。
认识她真好。
哪怕遭遇过不幸,他还是得到了其他。
很珍贵。
他愿细心护持。
……
姜钰这段时间习武还是非常刻苦,挣了一阵,姜萱都有些按不住他,身体一个趄趔,往侧边歪去。
卫桓扶住她,一伸手就制住了姜钰,姜萱忙坐正,道:“好了,夜了,咱们赶紧睡罢。”
三人站起,卫桓送姐弟俩回房。
照例先送姜钰,而后是姜萱,她挥手道了晚安,“快回去睡,明日去报到可不能晚了。”
“嗯。”
他应了一声,立在原地看菱花门掩上,才转身。
作者有话要说:入v第一天的大三章肥肥更新发完啦!(*^▽^*)
后面阿秀再发一章,不过这章是周日的加更了哈,阿秀提前给发了,到时周日咱们就一更了噢!
第23章
卫桓入营报到。
登记入册,领了军籍文书,他正式成为并州军一员,隶属于上郡丁洪麾下,驻定阳。
他入锐建营,领营中一千七百员精兵。
位置定下,符石一直关注的心也放回下来了。
正如办差的分肥瘦,军中自然也有良莠的,这都是校尉,有的领千儿八百普通兵丁,有的领二千精锐,里面区别可大了去了。
符石当然想运作给外甥寻个好去处,但是吧,事关一营又得上面瞩目,他插不上手。
好在,上头对这批选出的英才期望颇高,尤其一鸣惊人的卫桓,给选了一个非常好的去处,锐建营。
皆大欢喜。
锐建营都是精锐军士,遇战事常作前锋,要么就是两翼。这样一支队伍,通常都是桀骜的,本来,一般空降军得花点心思才能驯服。
只不过,卫桓这边有点例外。
“二郎你不知道,咱们营中好些弟兄都去看选拔,议论了半宿,兴奋得不行,今儿知归到你手底下去,个个高兴得恨不得掀了屋顶!”
卫氏在卫桓之前,曾有过一个,可惜夭折了,卫桓自称卫二,亲近的也唤他二郎。
这会儿说话的正是符非符白,这兄弟俩也在锐建营,任小都统。经过昨儿,对他们表兄弟的推崇更是攀登至顶峰,自告奋勇来给卫桓分说军中情况,一左一右唾沫横飞,就差手舞足蹈。
军营里头,讲究就是实力,你强,底下人就服气,否则就算是丁洪的亲儿子来,没能耐底下照样嘀咕。
卫桓凭借他的惊艳亮相,人未到,手底下就人心服帖,个个热情高涨。
到得营中,环视一圈,甲胄整齐精神抖擞,无人因新校尉大人年轻和他过分俊俏的相貌而感到怀疑和轻蔑。
在军营,实力就是一切。
卫桓初次站在高台上,却分毫不见疏怯,淡淡环视一圈,令:“报数。”
符非符白等营中大小军官先上前,行了一个军礼,利索见过上峰,而后下面兵卒从右往左,立即一个接着一个往下报数。
“一!二!三!四!……”
一排报尽,第二排重新起头接着又报,三十一排,一共五十七排。
完事以后,卫桓令,后军转前军,前往大校场。
军中营兵,校场操练是日常,场地就是大校场,可以单独操演,也可以和人对战,各营随意。
这些步骤和细节,今早符石细细和他说过,卫桓心里有数。出到校场寻了一块位置,才令先日常操演热身,不远处就有一人打马过来。
“卫兄弟!”
原来这人正是徐乾。
徐乾也擢升了,擢升为军侯,比卫桓低一阶。如今暂领他所在的青锋营,若是立功,就再擢为校尉,把“暂”字去掉名正言顺。
徐乾虽年轻,但从军足有六七年,一贯很得上头看好的,所以结果也不差。
也就是横空杀出一个卫桓罢了,不然这回耀目被人称道的肯定有他。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芥蒂,反而很推崇卫桓,主动过来结交,旁观了一阵,他说:“对!就是这般,先按旧章程操演,等熟悉以后,卫兄弟再按心意调整不迟。”
这是经验之谈,话罢徐乾爽朗大笑,又拍卫桓肩膀,笑道:“我恨不得马上再和卫兄弟一战,不过不急,待你理顺营中事务未迟!”
又说了一些掌军窍门,调度细节,最后他拍了拍卫桓肩膀,“待过些时日,我们两营演武如何?你我兄弟再大战三百回合!”
卫桓其实很不喜欢和人勾肩拍背,但此一时彼一时,既入了军中,便只得按捺下来。
拱拱手:“恭敬不如从命。”
言简意赅,神色清冷,对比徐乾的热情那是天差地别,不过徐乾也不在意,昨儿照个面,过后还打听了一些,也知卫桓性情。
他大笑:“那就说定了!”
哈哈大笑,告别打马回去。
卫桓收回视线,看向前方正在操演的锐建营兵卒。
这些,是他的首掌的兵丁势力。
他很明白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不用旁人提醒,他自会全力以赴。
不过几日,卫桓就熟悉了军中运作和锐建营的情况,很快就上手了。
他很快在军事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武学、军事,两者他都有着超同寻常的敏锐直觉,举一反三,见微知著,一入军营,即如雄鹰返长空,游鱼终归大海。
熟悉健锐营后,他开始融入营中,一起操演,率军进出,进退自如。半月后,与徐乾所率的青锋营进行对战操演,这又在大校场上掀起一次小高。潮。
强强对决,酣战激烈,最后徐乾凭借他丰富的经验,这才堪堪获胜。
半月后,徐乾已不能保证获胜。
一月后,两营连续七次以平手告终。
再过一月,卫桓开始告捷,方阵硬攻,圆阵防守,步步稳健,屡出奇兵。
除了青锋营,他也频频与其他营对战,最终三日七战,锐建营以七战七次大获全胜的战绩宣告结束。
兵法逐渐融汇贯通,应对神速如臂使指,胸有丘壑,指挥若定。
至于个人切磋,徐乾和他对战三月,从未有一次得胜,不管马战还是平地战,卫桓俱干脆利落解决对手。
仿佛天生为军戎而生的一个人。
从前被抑制着,困压着,如同覆盖在沙砾下的明珠,如今一朝拂去尘土,谁也无法掩盖住乍放的光芒。
麾下兵士心服口服,同级武官不敢轻窥,上峰屡屡称赞,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符石惊喜交加。
三个月时间过去,卫桓已稳稳立足于定阳军。
。。。。。。
这是非常让人高兴的一件事。
姜萱欣喜,还亲自弄了一桌小小的席面,以作庆贺和鼓励。
当然,只得欣喜的也不仅仅只有这一件事。
姜萱这边进展也还可以的。
她已经寻到合适的店面了。
就在军户区北边第五个门的不远处,走几步出了街口,就能遥望披甲执矛的甲兵,所以这一片治安很好。
治安好,也繁华,军户区大门本就很利于商业的,恰逢这块是两条主干道交汇,又直通北城门,店铺越聚越多,渐渐成了一个圈子。
这里的店门可不好找,明面上根本没有转让的,姜萱先问了符舅舅,又发动符非符白他们的小伙伴,寻了两个月,才终于找到合适的。
一遇上合适的,就非常合她心意,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家粮行。
物什伙计货源仓库统统都有,就是东家独子出外走商出了意外,东家心灰意冷,索性不做了,把铺子盘了出去后打算投奔嫁到太原的女儿。
姜萱手头有钱,当初在那条私牙船上得了不少,二回不说就盘了,洒扫一番,即可开业。
她每天早上出门,至晚上打烊访归,甚用心经营。
一开始是有些生疏的,但她耐心细心不缺,逐渐就上手了,如今已算娴熟。
“小四,等会商行送货来,你喊我一声。”
午膳过后,人有些困乏,姜萱有时间都午睡一下。
她喊的这个小四,是店里的伙计之一,十七八岁,做事勤快人机灵,现在算是店面的小组长。
原来的伙计包括厨娘,她考察过后,都决定留下了。这些都是原来做老的,奸猾的早被原来东家剔掉了,这些人有些小缺点,但无伤大雅,可以继续用。
姜萱现在出门做事,早弃了那些拖拽的裙装,换了一身利索的胡服,日常不施粉黛,只均一层薄薄的香脂保护皮肤就罢。
饶是如此,若非忙不过来她也不出店面的,就在后头指挥调度,她这张皮囊,哪怕简朴至此,也是极招人眼,她不爱张扬。
好在也没遇上什么麻烦,伙计和来往客商都甚安分,因为她一上来,就把军中背景亮出来了。
在定阳,没什么人愿意和定阳军过不去。
“好嘞!”
正给货物调正位置的陈小四闻声,忙回头应了一声。
姜萱便起身,去了后头的休息室加办公室,把门窗锁了,然后和衣小憩。
她等会就起来,因为下午甘氏商号会送货来。
甘氏是并州一家大商号,粮食是主营之一,原来东家大半的货都是在甘氏的定阳分号进的。姜萱接手后,萧规曹随。
这是甘氏这个月的第三次送货来了,前两次互相熟悉,这次她觉得差不多了,可以打探一些消息。
姜萱入行,目的自然不单纯为了经营粮食铺子的,深入了解粮食脉络也是她的重要目的。
小寐一阵,便听门外陈小四高声喊:“东家,东家,甘氏的货到了!”
姜萱立即起身,绕到后面仓房一看,甘氏的粮车停在外头,七八个粗壮汉子卸货正热火朝天,旁边立着一个三十上下的管事正在监督,并与姜萱这边的伙计在验货对数。
见姜萱来了,管事直起腰,笑着点头:“姜掌柜,主事让我给您带好!”
基本每见一个东家,他都是这句话,不过面对窈窕美人,总会格外热情一些。
姜萱笑着回了一声好,弯腰看了看抽样的栗米稻面,点头:“不错。”
说到这个,管事立即道:“我们甘氏童叟无欺,进的全都是上等粮食,姜掌柜的且放心。”
姜萱点点头,顺着夸赞几句,验过货,接着两人闲聊几句,她便问:“你们这粮挺好的,是从哪里进的?咱并州是没多少稻吧?”
并州主产麦黍,豆也算多,但稻就很少了,基本不怎么种。
“嘿,并州哪有什么稻?这边种不好,得从徐州兖州运过来。豆黍的话,还行,本地产也可以。不过麦的话,成色好一些的,也是从冀州运过来的。”
姜萱“哦”一声,记下后,又作惊讶:“那岂不是要过太行?这路不好走吧?”
“太行山自然不好走。”
管事十分嫌弃摆摆手:“除非较近,否则当然走水路,即便是逆流而上,那也比八陉好多了。咱们上郡的粮船,一般在绥阳靠岸,绥阳码头水深。”
说起这些,管事话匣子立即打开,接着又指了指后面几车:“不过像这种中价的麦,却是我们并州的,色泽虽差点,但麦香浓郁,入口一点不差。太原、上党、西河,就能收到很多货,不但本地销,还会运出去,运去司州荆益等地。”
至于为什么不往徐州豫州运,那肯定是冀州兖州麦子物美价廉,竞争力更强。
姜萱秒懂,也不打断,只听着管事侃侃而谈,偶尔问上一两句。
这些信息,她都暗中记下。
等货卸完,姜萱大致能粗略了解并州的粮食格局了。
差不多了,深入些的下次再来,甘氏这边粮车都收拾好了。
姜萱算了账,给管事结了银子,最后她问一句,“管事的,你们甘氏有盐么?我这还有点地方,想卖点盐试试。”
除了粮,盐也是她的目标。
不成想管事摆摆手:“没有,咱们没有盐。”
见姜萱有些惊讶,毕竟贯通南北的这么大的一家商号,他接过银子,笑道:“盐这玩意,关系不够硬,贡上去不够多,难啊!”
盐在如今,可是个金贵玩意,老百姓吃不起盐的不少,吃得起的,一年到头的收入基本都给出去了,而且还得淡食。
制盐技术不过关,产量上不去,再加上地域限制,基本只有沿海的州郡才能产盐。
这完全是卖方市场,商人想贩售盐,得过硬的关系,还得用大量的银子开道。
甘氏其实是并州本土商号,后续逐渐发展出去的,钱有,但沿海商号比人脉是劣势,索性不沾。
据管事说,这其实是常态,内地商号做盐的都少,涉及基本都是二道贩子。
姜萱还是有些诧异的,因为据她所知,并州往南很近的河东郡,就有大盐湖,这应该比海盐方便多了的把?
管事苦笑:“河东郡?那可是司州,也没比沿海好多少。”
司州是天子脚下,朝廷直辖的地区,从前吏治清明倒还好,现在?难!
姜萱闻言,很有些失望,不过她也没太耿耿于怀,盐接触不到就暂放在一边,她先把粮理顺再说。
和管事告别,她就往前头去了。
算了帐,再把这个月的月钱发了,并告知下个月开始有奖金,工作优秀的三人会获得。
众人欢呼,又干劲十足,连收拾打烊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夕阳西下,红彤彤的晚霞映在店门口的石夯地面上,忙忙碌碌已到酉正,该打烊了。
伙计们十分利落,仓库锁好,大门门板安上,而后和姜萱告别离去。
陈小四最后一个走,“卫将军还未来啊?要不小的再留一会?”
这卫将军,说的就是卫桓,其实他未到将级,不过陈小四不懂,一律称将军了。
这地儿是虽治安不错,但到底是军户区外,若卫桓不值夜,便来接她,若是值了,她就让店里的黄婶子陪她走一段,到入了军户区大门。
陈小四是个很机灵上进的,知道粮行易主正是力争上游的时候,很是积极。
姜萱也爱用这样的人,会办事,不生叛心即可。
闻言,她往外望了望,夏日天黑得晚,这会还算亮堂,她就是说:“不用了,我等会先把门在里头拴上就是。”
卫桓大约被什么耽搁了,迟一点无妨。
他不会不来,即使偶尔临时状况得留营,他也会打发人回符家,让婆子过来。
保准不会忘了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