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袖舞扔了1个地雷
  男神权萌萌扔了1个地雷


第20章 
  符家这座宅邸并不太大,从外看是两进,内里装饰摆设寻常,有着北方建筑的明朗和开阔,一中规中矩的中等武官之家。
  符石已介绍了,那鹅蛋脸妇人确实是他的妻子,娘家姓杨。和杨氏一起出来那个青年,是他的长子,符亮。至于尾随卫桓姜萱三人进门的“阿非阿白”,则是符家的二子三子。
  “天色已晚,先用膳罢,妾身已命厨下多做好菜。”
  进门,在前厅坐下说了两句,杨氏看了卫桓三人一眼,笑笑便说。
  “正是。”
  符亮立在杨氏身侧,附和:“表弟表妹门远道而来,该是乏累得很,很该早些歇息。”
  他扫了卫桓一眼,又瞥向姜萱。
  “嗯。”
  符石点了点头,纵有万般话想问想说,但天都黑齐了,卫桓三人一脸风尘疲倦,且一进门的就扔下姜萱姐弟只顾和卫桓也不妥,既是事实已不能更改,他只得将一肚子话勉强按住。
  “用了晚膳,先好生歇下,舅舅明日再和你们仔细说话。”
  他招来卫兵,吩咐替他明日告假,接着就起身,引着卫桓三人往摆膳的侧厅去了。
  人不多,北边的军户规矩少,更不是什么格外讲究的人家,没有分男女,大家围着一张大桌坐下。
  符家寻常武官家,膳食也是,匆匆忙忙间,也加不了太多菜式,符石觉十分亏待外甥,“舅舅明日设宴,与你们洗尘。”
  便起筷了。
  三人的饮食仪态自然是没问题的,尤其姜萱姐弟,不过卫桓却依旧寡言,符石并不介意,一叠声招呼饮食,又夹菜,另外让姜萱姐弟多吃。
  一顿饭吃下来,算是热闹,完事已经亥正了。
  饭前,符石亲自吩咐将第一进西边跨院整理出,又亲自将三人送过去。
  “舅舅家房舍紧窄,委屈你们了。”
  符石自清楚卫桓过去的身份,看姜萱姐弟言行举止,出身怕也不差。
  “舅舅哪里的话,这院子周正宽敞,房舍也充裕,怎么就委屈了。”
  这不是假话,寻常些的人家,哪里就有一人一个院子分开住的?这跨院有正房,还有左右厢房各两间,就住他们三人,确实很不错了。
  符石拍了拍卫桓肩膀,又对姜萱姐弟说:“有甚短的只管吩咐婆子,切不许跟舅舅外道。”
  又打起精神,细细了叮嘱卫桓,这才离开。
  屋里还有个婆子,一直在收拾屋子的,已差不多,见卫桓三人进屋,就上前服侍解外头的大衣裳。
  她的手才一伸欲碰卫桓,卫桓立即闪开,神色一冷:“下去。”
  他素来不喜外人近身碰触,婆子一惊忙告罪,姜萱便出言安抚两句,这才明悟。
  “好了,屋里都差不多了,你下去罢。”
  婆子也觉这表少爷太不好亲近,忙福了福身:“表少爷,表姑娘,婢子告退。”
  便下去了,脚步声渐远,屋里终于剩下自己三人。
  姜萱听那婆子称呼,掩门回头说:“阿桓,咱们可是一家人了。”
  到了这里,再像以前般称呼有点随意了,不十分合适,便改了,姜萱很亲近唤卫桓“阿桓。”
  但其实,三人的关系也确实很亲近,屡历艰险,一路同舟共济,境况相同,又互相照顾,说一句相依为命也不为过。
  卫桓则唤她阿寻,姜萱小字寻寻,她才出生那会丁点大,小脑袋却动来动去仿佛会寻人,外祖父哈哈大笑,给她取了小字叫寻寻。
  忆起这些心下黯然,只如今一切顺利正是好事,她遂收敛压下,不让自己去想。
  卫桓折中唤她阿寻,唤姜钰则唤五郎,以免暴露大名引不必要麻烦。
  表姐弟?
  卫桓微笑了笑:“嗯。”
  非常顺利地安顿下来,三人心情都很不错,卫桓方才提及母亲有一瞬阴霾,也被驱散了。
  “阿寻五郎。”
  卫桓下颌微微一抬,示意进里间说话。他走在最后,打开两扇窗看一眼,确定院子内无任何闲杂人等,才转身。
  这是卫桓的房间,不过由于过早把婆子打发了,铺盖未打开,带来的行囊也未收拾,姜萱便展开被子一抖一扬,而后打开衣柜,把包袱里的衣衫杂物放进去。
  这活一路上她做得熟练,有姜钰打下手,两三下就理好了。
  三人围坐在小圆桌前,低声说话。
  “这杨舅母和大表兄,……”
  姜萱回忆一下,她总觉得这两位并没有表面热情,且那符亮看她的次数多了点,虽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她总不大喜欢。
  反倒是符非符白,这两小伙子明明白白带好奇,看过来也多,却不惹人厌烦。
  想起这俩小伙,她有些疑惑:“厅上和用膳,你那两个小的表兄弟都没怎么说过话。”
  除了符舅舅嘱咐,要和卫桓三人互相关照时,二人应了一声外,其余时间都不吭声,站得距离杨氏也远,和骤见那会的开朗形象差距甚远。
  这个卫桓知道:“符非符白非杨氏所出。”
  果然,和姜萱猜的一样。
  算是初步对符家有些了解,余下的也不急,住下以后肯定会清楚的。
  姜萱长长吐了一口气:“如今也算安顿下来了,咱们先好好休整几日,投军的事,再细细打算。”
  看符石的态度,应不难的。
  人还疲倦着,又说了几句,姜萱姐弟便起身回自己屋子。
  卫桓送他们过去,先去姜钰屋子,安置好,又去姜萱那边。他打量过,见摆设帐被等物俱和他屋里相差无几,才收了视线回去。
  姜萱嘱咐他:“早些歇罢,勿要看书了。”
  他应了。
  卫桓走后,两个婆子抬来热水,姜萱终于舒舒服服洗了一个澡,躺进松软的被褥内。
  算是终于过来了,这应是一个新的起点。
  一时忆起母亲,愤伤黯然,又想起身处的符家和符舅舅,心内又感激。
  千般思绪,百感交杂,最后姜萱驱散杂念,闭上眼睛。
  不管如何,他们三人必定会全力以赴的!
  ……
  再说卫桓。
  回到自己屋子后,婆子抬了水来小心敲门,他淡淡吩咐,日后除了普通洒扫,不许随意乱动。
  婆子忙应了,退下不提。
  卫桓梳洗很快,一刻钟不到就出来了,手上下意识去开柜取书籍,才拎起,又想起姜萱嘱咐。
  一滞,最终还是没打开。
  他没看书,不过倒给这些珍贵书籍挪了个隐蔽位置。
  吹熄灯,躺在床上,卫桓却并未有睡意。
  将符家情况及三人处境略略忖度后,他开始思索起后续发展。
  他要尽快投军。
  除了母仇刻骨铭心以外,他还是三人中唯一成人的男丁,他必须尽快立起来。
  ……
  卫桓思索久久,次日和姜萱私下商量过,决定缓几日,就向符石提起此事。
  不想未等他提,符石却先说起这个了。
  第二日符石请假,上午给办了家宴洗尘,而后嘱咐杨氏多多照应姜萱姐弟,就带卫桓去了前头书房。
  昨夜他一夜没睡,想起好不容易寻着的妹子又哭了一场,双目血丝泛红,一掩上门,就连声追问。
  卫桓虽言简意赅,却未曾隐瞒。
  符石眼前一黑,险些厥过去,缓了一阵,重重一刀砍翻圈椅,悲声恨道:“该死的贼子!该死的贼妇!!”
  卫桓双目泛起赤色,冷冷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对!”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符石未曾怯于张岱庞大势力,切齿终有一日要对方血债血偿。
  重重喘息着,许久,符石才平静了些,卫桓看了他一眼,问:“舅舅,不知我之身世,可还有旁人知?”
  一旦有机会,他立即试探这件事。
  如今孤身力微,正要图谋发展,暴露身份乃大忌,若有隐患在,他必须提高警惕。
  好在符石道:“你和你娘的来处,只有我知,除此,就连你舅母也不知情。”
  符石寻妹多年,认识他的基本都知道,许多人也知他两年前终于把人找着了,并请了一次长假,去认亲探妹。
  但却并没人知晓他妹子在哪处,只知已成家生子,不好接回来了。
  卫氏乃颉侯妾室,又生了公子,地位远高于符石,符石并不愿借此谋求什么,所以并不往外说。
  这包括杨氏,只含糊提一句是冀州商贾。
  “寻你娘的事,我是托旧年军中几个兄弟去办的。”
  这几个人负伤退下后,无甚好生计,也不想讨家累,符石便托他们寻人。寻寻觅觅终所得,符石也升上来攒了家底,便给一大笔谢银子,让他们回乡娶妻过活。
  有并州的有凉州的,距离非常之远,行路难,所以这二年也无甚联系了。
  卫桓又问了问,这几人退伍早,基本不认识符石现在的同僚。
  如果这样的话,那这方面的隐患倒基本就没了。
  “阿桓放心,除了我,无人知晓的。”
  “嗯。”
  卫桓点了点头。
  其实他一直都在仔细观察着,据他判断,符石说的应是真的。
  卫桓本来就是个防备心非常重的人,即使这位亲舅舅真情流露,一直未见差错,他的防备最多也就放下一半,不能更多了。
  也不怪他,他的成长环境不允许轻易信人,多年深防早已成了本能。
  也就一个姜萱机缘巧合下打破鸿沟,旁人再难复制。
  眼前虽是血缘亲舅,但还陌生着,再说他从小到大,受血亲伤害还少吗?
  这些都不提,卫桓接着又问了问那几人的家乡,符石便说了。
  他暗暗记下。
  这个话题暂告一段落,符石拧了帕子,给外甥擦了擦脸,而后自己抹干净泪痕。
  情绪已平静了些,符石心里也明白,现在这情形,要复仇不亚于以卵击石,千般怨愤也不得不先按捺起。
  当务之急,是先把他唯一的外甥给安置好。
  “听你娘说,你身手极佳。”
  符石打起精神:“阿桓,三月上旬,军中有一场校场选拔,舅舅欲荐你去,你可愿?”
  卫桓一抬眼睑,立即道:“我愿。”
  ……
  所谓校场选拔,选的自然是人才,然后按照其表现和上官的赏识度,给予不同军职。
  规模大的,负责选拔者身份足够高的,而受选者又本领过硬的,甚至当场选出军侯司马甚至校尉,也不是没有过的事。
  至于下场参与选拔的,都是军中各级推荐上来的新晋英才。绝大部分都是低阶士官。也算两厢得宜,上面需要人才,下面想少走弯路少耗光阴。
  普通士兵很少,除非有人重荐。
  另外再有一个,就是有一定品级的武将,能自荐家里适龄子弟。一算肥水不流外人田,二也算恰当安排。这些武官子弟素质高,归属感忠诚度也高,从普通兵卒熬起浪费了。
  这也是当初卫桓姜萱决定千里投奔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朝中有人,能少走很多很多的弯路。
  符石提议,卫桓自然当即应下的。
  姜萱知道这个消息时,她还在后院正房坐着,和杨氏说着话。
  符石一离去,杨氏唇畔的笑的淡了些。
  当然这并不明显,只是姜萱曾经在那个说一句话都能拐三个弯的圈子待了十几年,一眼就看出来。
  只是她也没说什么,微微含笑只当不知,和姜钰两个客气有礼答着话。
  正说着,符亮兄弟三个前后脚进门。符非符白请安后就离开了,连坐都没坐,倒是那个符亮,在姜萱对面坐下,十分感兴趣和她谈话。
  “二娘,你们也是冀州人?”
  姜萱淡淡一笑,有礼却简短:“是。”
  “你们……”
  正说着,却有个婆子匆匆进了屋,姜萱认得她,对方常在杨氏左右,是近身伺候的。
  只不过,符家下仆不多,跑腿的活儿她也常干,方才杨氏打发她去前头,问符石晚膳还是一起用抑或各自。
  这婆子回来了,脸色却有些不大自然:“婢未曾问,郎主正与表少爷在喂招比武,听说,听说郎主欲荐表少爷参与下月上旬的军中选拔。”
  “噼啪”一声,杨氏手颤了颤,一下碰翻了茶盏,她勉强笑笑:“这茶烫了。”
  烫不烫不知道,不过姜萱却看得很清楚,坐她正对面的符亮闻言,先是一愕,脸上笑意即时滞了,眸中闪过一抹不可置信之色,接着整张脸都明显阴了阴。
  不过,这对母子也没忘姜萱姐弟,很快收敛神色,只很明显,已无心闲聊。
  “想必夫君是想和阿桓在外头吃了,那就各房摆各房的罢。”
  杨氏勉强笑道。
  姜萱适时站起,福了福身,说是有些乏了,想回去歇歇。
  福了福身,她带着姜钰,转身出了二进正房。
  实际她心里挺疑惑的,卫桓来了,是符石亲外甥,舅舅关照一下,举荐入军中,这不是很正常吗?
  这杨氏母子怎么也有心理准备的,怎么会失态?
  那唯一的可能,大约就是卫桓得到的好处比她们预期的要多,而且多出不少。
  这么说来,这次选拔应是很重要的。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哈哈哈哈,阿秀来啦!
  感谢所有支持正版的宝宝们!给你们一个大大的么么啾!!(づ ̄3 ̄)づ╭?~
  这是第一更,后面还有两更嘿


第21章 
  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快,姜萱就知道原因了。
  如她猜测一般,三月的这场选拔,果然规模大规格高,差不多是级别最高的那一拨了。
  丁洪驻上郡,这次选拔,虽不是丁洪亲至,却有他的心腹亲信来,授职上限大大提高,若是得入对方眼睛,一飞冲天不是没可能。
  军中选拔一年起码两三次,但这种级别的,最多两三年才有一次。无他,人才也得积攒一下,过于频繁没意义。
  这等盛事,去年末一经宣布就沸沸扬扬。
  那为何符亮之前没有在意,现在一听,反应却这么大?
  原因无他,他这么些年来,也遇过三次这类选拔了,他是想试一试的,但符石说,他不到火候,上去无用,如今这位置已经很适合他。
  他不忿又想去,父亲却不肯举荐,偏现在来了这么一个毛头小子,父亲却毫不犹豫就把这个珍贵的名额给了出去。
  要知道这种选拔,主要是发掘底层人才的,军中武官并不少,不可能毫不节制地任由大家塞家中子侄,每次最多一人荐一个。
  心心念念的登天梯,就这么白白送到他人脚下,若是心胸不宽的,恐怕就此落下怨由。
  “只怕,你那舅母和大表兄,是有了芥蒂。”
  放弃机会是不可能的,但姜萱却立即告知了卫桓,让他心里有数。
  卫桓点了点头,记住却不算在意,他问:“杨氏可有为难你?”
  他是男丁,不怎么和杨氏打交道,姜萱却不同,二者接触比他频繁得多。
  姜萱一笑:“有舅舅在呢。”
  符石态度摆在这里,不管心里如何作想,杨氏也不会表露,且安顿下来后,自己不常去也无妨。
  这宅子就这么大点,能有什么内宅事?姜萱不在意,心思更不在这里。
  她叮嘱卫桓:“既此次机会如此难得,你正该好好准备,全力以赴。”
  闲事勿理,都交给她。
  衣裳鞋袜什么的,符石叮嘱杨氏正抓紧去办了,如今陆续裁了来。起居的东西也不缺了,姜萱特地却捡了补筋骨气血的药材食料,给做药膳。
  卫桓和姜钰一起吃。
  一大一小如今都在勤奋用功。
  说到姜钰,其实他也想和卫大哥一起入伍,好早日复仇的,但无奈太小,只能失望地接受事实,继续勤修苦练。
  卫桓“嗯”了一声,他确实需要全力以赴。
  后续,卫桓便专心在院中勤练,除此之外,还每日去军户区校场骑演。
  武将都是骑斗,这个他本来就娴熟的,如今只是温习。
  符石得空就会过来陪练,但他要上值其实也腾不出多少时候,多数卫桓自己练,还有就是符非符白。
  如今姜萱知了,符非符白生母不是一个人,不过都是旧年上峰给符石的赠妾赠婢,那是符石位低更不能婉拒,便收了带回家。
  二妾住在二进的跨院,应是杨氏不爱见的缘故,从不见出来走动,姜萱未曾碰过。
  符非符白倒常见,符舅舅嘱咐儿子们和外甥互相照应,多多来往,这段时间恰逢他们轮休在家,便每日都来。
  离了杨氏眼前,二少年十分开朗,对轻易击败他们的同龄表兄弟十分崇拜,嚷嚷拜师学艺,几乎长在这边跨院了。
  他们还奉命领卫桓去军户区校场,这地儿其实军户区子弟练习骑演的地方,如今繁忙得很,见来新人,自多有挑战。
  据这符非符白反馈,卫桓十分生猛,不管独战还是车轮战,一路连胜未逢败绩,沸沸扬扬宣扬了整个二代圈子,甚至家里大人都有所耳闻。
  进了二月,选拔在即,姜萱便不许卫桓再去了,以防出什么岔子错过选拔,只让他在家练半日,而后歇半日休整筋骨。
  卫桓已经把几本武典都看过一次,如今正在细细琢磨,融汇自身。他果然天赋过人,这短短时日,姜萱这不擅武的人都看出来,他起落攻势更加凌厉了。
  她羡慕得很,但没办法,这些东西羡慕不来,只能安慰自己一下了。
  时日很快过,很快就到了二月初八,选拔的正日子。
  ……
  上月卫桓的名字就报上去了,还有年龄,报了十八,过三个月就十九。
  这是卫桓自己的主意,翻过一个年,他十七了,报大一岁多。
  小将有,也不出奇,十八。九算是一个很合适的年纪,比起更强烈的夸赞惊讶,他更注重实惠。
  四更天,符府灯火通明,大门前的台阶上,姜萱给卫桓紧了紧束腕,只道:“全力以赴即可,也勿要过分强求。”
  这种选拔都是真刀真枪的,惊艳出彩固然好,若不能,就稳打稳扎。
  这种选拔二十三十的大有人在,卫桓确实优秀,但到底年纪小些,事到临头总有担心。
  “嗯。”
  天还黑着,檐下左右各调一盏灯笼,晕黄的光圈下立着一个劲瘦少年,乌发红唇黑衣墨发,紧身轻甲的麒麟纹宽带在腰间一束,甲片微微泛着金属光泽。
  英姿勃发,眉目冷峻。
  人多,卫桓并没说什么,对她点了点头,下了台阶,利索翻身上马。
  符石,符亮符非符白,四人也着装整齐,一同出门。
  符石领卫桓过去,至于符家三兄弟,则各自上值。
  符非符白十分遗憾不能去现场观看,还嘀咕着要找机会溜过去,见姜萱姐弟翘首看着,便道:“可惜不是边上那个校场,不然爬上阿浑家的屋顶,能看见大半。”
  符石板脸,“哐当”一记狠敲了次子头盔,非常响,符非“哎哟”捂头闭嘴。
  教训了儿子,符石转头,对姜萱和颜悦色:“这天儿还冷,你赶紧领五郎回去罢,回头有了消息,我使人回来说。”
  姜萱应了,时候也不早,符石招呼卫桓一声,立即打马,一行五人“哒哒哒”,身影很快消息在夜色中。
  目送走远,直至再看不见,姜萱呼了一口气,牵着弟弟转身回去。
  记挂肯定记挂的,但也只能等着。
  ……
  再说卫桓。
  趁着夜色,驱马入了西郊大营。
  戎装肃正,篝火处处,一排排营房之后,就是营中最大的东校场。
  不少人和他一样,在五更前抵达此处。
  登记,排号,抽签,听着讲解规矩,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天已经亮了起来。
  东校场已彻底热闹了起来,有资格观战的陆续入场,有座次的是营中大小将领,至于再后面,不当值的低阶军官和轮休甲兵,站了一排又一排,围得是水泄不通。
  辰正,“咚咚咚”校场边上的牛皮大鼓被敲响,鼓声闷闷震人心坎,一下比一下快,卫桓见东面高台上端坐正中的其中一人抬了抬手,鼓声刹地停下。
  他微微眯眼,看到那人并没有披甲,而是穿了一身青色文士长袍,想来,这位就是行军司马,丁洪的心腹谋士张济。
  卫桓并没有判断错误,这个确实是张济。
  三十出头,方脸长须,看着文文雅雅,却是此次选拔最重要的裁判,他是代表丁洪来的。
  张济看了身边的赤甲将军一眼,笑道:“郭兄你来吧。”
  赤甲将军即是郭廉,也知张济文人中气不足,十分爽快站起:“好了,废话少说,选拔开始!”
  声如洪钟,十分响亮,下面立即动了起来,郭廉坐下,寒暄两句:“今日辛苦张兄了。”
  张济捋须,“都是为府君多选将才,谈何辛劳?只盼这次能多选些青年才俊。”
  “张先生所言极是。”
  说话间,下面已准备就绪了,五队同时进行,其中排最前面的是一银甲一黑甲小将,互相一拱手,一夹马腹,即时向对方掩杀过去。
  横草千军,扭身下腰,斜劈横刺,战况立即白热化。这抽中一号的两人身手都非常不错,刀马娴熟,选拔一开始立即将气氛退向高峰,喝彩阵阵,校场上登时就喧闹了起来。
  张济微微点头,“不错。”
  确实很不错,可授军侯之职。
  这二人足足打了近一个时辰,同场换了足足十几茬,他们才结束,以银甲小胜,终于窥了个破绽,一枪。刺向黑甲咽喉,再一收,划破他的左袖甲衣。
  “打得好!”
  “厉害!”
  一丝鲜血飞溅,枪头染红,登时喝彩声如雷,几乎把整个校场都掀翻起来。
  完事以后,二人相互拱手,再对台上拱手,不管胜者负者,俱难掩意气风发。
  完事直接下去,授职不会现场宣布。
  ……
  卫桓一直安静观战,旁边喧哗震天,耳边喝彩议论阵阵,他俱不理,神色淡淡,不似身边人般一边看一边评估自身,有喜有忧。
  他这样,倒有些让人侧目的。
  本来这处等候大棚人很多,大部分又是互相不认识,侧目也就侧目一下罢了,只耐不住有人嘀咕:“莫不是成竹在胸?”
  “怕是知道自己不行,怯着罢!”
  声音也不收敛,倒惹了笑声,一时注意的人倒是多了起来。
  “快看,他起身了,轮到他的!”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那个坐在第一排的黑衣少年站起,转身往侧边登记的长案去了。
  脸一侧过来,大家“哇”了一声,有惊讶有好奇,也少不得嘲讽的,“咱营里动的可是刀兵,这小子能行吗?估计哄小娘子倒是一哄一个准的。”
  不等众人哄笑,前面有人惊叫:“是徐乾。”
  另一个对战者,是他们圈子赫赫有名的徐乾。徐乾十四岁入营,十五岁杀敌过百,放弃一次选拔,凭战功升了两级,磨炼了数年,今天二十,才终于来了。
  他和第一场的黑甲银甲,三人可以说是这次选拔的种子选手。
  这些营中年轻人,绝大部分都是没坏心的,于是立即惋惜,只怕这个黑衣少年,第一回合就得淘汰了。
  大家本都以为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对战,但事实上,却让他们惊掉下巴。
  ……
  卫桓抽到号数并不怎么好,是下午的,看了大半天,人难免疲乏,尤其是第一场惊艳之后,后面就明显平庸下来。
  午后的斜阳射进来,文人精力不济,张济有些昏昏欲睡,眼皮子撑了一阵,稍稍一沉,才要眨眨眼睛打起精神,这时,耳边陡然爆起一阵惊呼。
  喧嚣乍起,喝彩声从谷底瞬间拔至顶峰,耳侧“哐当”一声巨响,郭廉重重一拍木案,高声喝:“好!”
  声如洪钟,炸雷一般,张济“刷”地睁开眼睛。
  ……
  卫桓翻身上马,耳边不管猜测好奇还是嘲讽惋惜,他统统不理会,也不在意,漠然而过,挑起一柄长刀,试试重量,觉得尚可,直接驱马而出。
  他的对手,一个身长八尺,魁梧挺拔的黑脸青年,使一柄银光闪闪的蛇形长矛,矛尖在阳光下银芒闪动,寒光闪烁。
  对方一看他,眉头皱了皱,这么瘦削少年,胜了也不武,于是他好声好气:“小兄弟,这校场演练,不计伤亡,你还年轻,回去再练两年未迟。”
  卫桓淡淡:“不必。”
  两人是在最边缘的场地,有人耳尖听见高声笑:“这小子俊得跟个娘们似的,徐乾莫不是舍不得动手了?”
  徐乾浓眉一皱,正要喝骂,卫桓已倏地侧头看去。
  眉目如刀锋一般锐利,极冰,极冷,相隔数十丈,竟犹如实质。
  心下一凛,表情一僵,如被掐住咽喉的鸡鸭,笑声戛然而止。
  卫桓缓缓收回目光,看向徐乾,拱手淡声:“请指教。”
  “请指教。”
  卫桓手一翻,长刀在握,神色未变,气势却陡然凌厉,一夹马腹,疾奔而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仅仅凭借这么一扬刀,徐乾轻松神色一收,登时凝重起来。
  “铮”一声金属锐鸣,竟爆出一丝火星,刀矛相接,徐乾只觉一阵大力从对方刀刃传来,如千钧重压,他整个人都猛一坠。
  好厉害!
  刀势凶猛,声势凌厉,偏偏极灵活,灵活得大大出乎了徐乾所料。卫桓刀势未老,已趁势一拉斜削,直挑他持矛手腕。
  徐乾心中大骇,这哪来的高手,竟从未听见说过!
  骤不及防,他急急撤后,极狼狈,却也有些晚了,“呲”一声皮肉划破的轻响,登时血流飞溅。
  一招!
  仅一招!
  就让可以称得上一号种子选手的徐乾负伤,校场静默一瞬,喧哗大作。
  张济“腾”一声站起来,瞌睡全飞,目光炯炯。
  他急问:“这是谁?”
  边上有负责解说的书记兵,立即道:“穿黑甲是裨将符石家中子侄,卫桓。”
  “好!”
  张济全神贯注盯着校场。
  而场中,确实激战极酣,卫桓不独独身手了得,骑战也下过功夫,下盘极稳,一柄足足数十斤重的长柄大刀上翻下飞,轻松自如。
  其实,如果他抽出腰间平时用惯的薄刃,他早就胜了。但他没有,他清楚营中选将,讲究的都是沙场拼杀,重刀马战才是加分项。
  饶是如此,他也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刀,即如他的臂膀,进退自如,心随意动,“铿铿铮铮”的锐响又急又快,他刀势凌厉,寒芒摄人。
  骤他挽起半朵刀花,眉目一厉,一蹬马镫腾身跃起,刀光迅猛如同白练,倏地一停,停在徐乾咽喉半寸。
  徐乾身上血迹斑斑,一停,举在半空的长矛收起,矛尖向下,“我败了。”
  他喘息着,面上残存战意仍有些激动,目光坦然。
  卫桓缓缓撤了长刀,收回视线。
  “好!打得好!!”
  “太厉害了!!”
  校场激战一收,场外喝彩声却陡然再度拔起至一个新高度,瞬间掌声雷动,喧嚣震天。
  “好,好,好!!”
  高台上紧绷气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