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皇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此,方氏令蔻确立皇后位置,再无任何人可动摇置喙。
也让所有人都看见,新帝对于即将迎娶的新后,有着何等的决然。
宣瑾昱嘴角噙着笑,目光柔软。
很快,他就不是孤家寡人了。这天下,有人陪他,甚好。
作者有话要说: 孙尚书:兄弟们,走,去先帝那儿领便当了!
ps:最后一段话,那个册后的内容,‘钟祥世族,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贞静持躬’是作者君找的,是康熙夸他俩媳妇的,拼凑了下哈。
第三十五章
深秋入了寒气; 庭院外头的花草枯了,树上的叶子飘洒落了一地; 丫头穿着夹厚的袄裙用扫帚一点点把满院子的落叶扫在一起; 装了一桶一桶的让小厮拎出去倒掉。
蔻儿身上已经穿上了夹棉的绵绸衣裳,她怕屋里闷; 开了一扇窗; 窗外对着后花园,丫头们正小心翼翼把一些谢了花的花盆往外搬; 又有一大批枝头盛开的金菊源源不断往进搬,花圃很快焕然一新; 在深秋时节流露出一丝花草的芳香; 飘进了房间。蔻儿坐在窗前矮榻上安安静静捧着一本蓝色封皮的书; 丝毫不受外头声音的影响,静着心认真阅读。
“姑娘。”忽的,素凉打了帘子进来叫她; 蔻儿猛地把怀中的书往胸前一按,发现素凉身后没有别人; 才不慌不忙把书重新立好,目光再次落在书上,漫不经心道; “何事?”
素凉有些无语看着自家姑娘掩耳盗铃的动作,深吸了口气,道:“禀姑娘,外头公子派人来传消息; 说是无碍了。”
“嗯。”蔻儿头也不抬,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素凉憋了半天,问:“姑娘一点都不担心?有大臣联名上书劝陛下不要立您为后啊!”
她虽然也被自己的姑娘可能要做皇后这个消息弄蒙了,但是外头人想要欺负她家姑娘,她还是很清楚的,这个是大事,绝对不是什么轻描淡写就能敷衍的小事!怎么姑娘就一点都不急呢?!
蔻儿翻了页书,轻松道:“你也说了,只是大臣联名上书,他若是连自己的臣子都左右不了,做什么君主!”
前一个时辰传来的消息虽然让她当时惊了一惊,但是她转念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大事,起码对于陛下来说,抬手就能解决。
所以既然完全能够解决的事情,她又为何要提着心担惊受怕,不过是稍等上一等,就能出结果的事儿。
蔻儿淡定自若,脸上带着一份浅浅的笑,注意力依旧停留在手中书本上。
素凉气结,半响,憋出来一句:“姑娘的书打哪儿来的,您之前的不都是看完了的么?!”
房间里有多少书,作为丫头的她十分清楚,怎么姑娘回来休息了两天,就顺手摸出来了一堆房间里没有的书抱着看了?
总不可能是宫中的吧!这种书估计一出现在宫中,就要引起事端才是!
素凉怀着敬畏知情,把心中的念头打了个叉,摸不到头绪就十分不解。
蔻儿正大光明道:“宫中给的。”
阿馋来送她时,带了好大一包的书,说是昨儿夜里宣瑾昱就已经打包好了,让她专程带给蔻儿,免得蔻儿断了口粮,心里躁得慌。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是对她很有用的。蔻儿现在想起宣公子也好,陛下也好,居然挑不出错处儿来了。
蔻儿视线落在带着墨香的书页上,心里头却想着,她或许是真的……遇上了良人罢。
…
自打蔻儿回到方家以后,外头陆陆续续风声已经走露了出来,到处是急急忙忙和方家想要搭上关系的人,就连独来独往的方父身边,一时间都凑上去了不少朝中同僚,上司见了他,都满脸堆笑整日里恭喜来恭喜去的,把方父烦得整天都吊着脸。
方家内也是,方家大太太一跃成了京城最受欢迎的太太,蔻儿已经定下来是新后,她们不敢邀请,就变着法儿邀请大太太二太太,连带着方家的姑娘们。大太太知道蔻儿烦她们,也不和她说,只自己整日里带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儿侄女儿们穿梭在各家太太举办的宴会上,来来往往的连个喘气儿的功夫都没有,眨眼间就给已经十六的两个方家女儿定下了以往求不到的亲事。
蔻儿知道,也没法说什么,大太太再是她大伯母,也只是伯母罢了,她也管不着。反正三房是三房,大房是大房,只要大太太别打着她的名号做些什么事情,她也不欲追究什么。
回到方家了休息了几天,正是立冬当日,寒风呼啸,屋里头已经添上了盆银屑炭,烧的红彤彤的,开着窗透着气,屋里头温度也还不算低。
绣房送来了初冬第一批衣服,加了绒面的绣花双层袄裙外头一圈镶了毛边,是从襄城带回来的上好皮毛,纯白色的柔软而保暖,蔻儿给父亲留了些,给兄长留了些,其他的自己用。如今入了冬做在衣服上,刚巧保暖。
蔻儿苦夏怕冬,只恨不得她能在在榻上猫冬三个月,只可惜再怎么怕,外头来了人,她还得梳洗打扮了起来,冒着寒气去庭院等着。
立冬日,天寒地冻,呼气都是白雾蒙蒙,昨儿方家接到了消息,今儿宫侍要来传召旨意,一大早的,方家男子有官职的穿着朝服,无官职的打扮得体,女儿家都穿着最最妥帖的衣裳站在长辈们的后头。
因为方家女眷身上都没有诰命,所以几个太太不敢站在蔻儿前头去,只有当家的大太太,硬是撑起来了当家主母的姿态,牵着蔻儿的手站在了最前面,翘首以盼。
蔻儿悄悄打了个哈欠,她今儿起得早,没睡好,又怕冷,整个人都是恹恹的。
大太太不动声色瞄了她一眼,到底没有说什么。
好在方家准备的时间差不多,聚集了一府的人在前堂庭院站了没有太久,外头打马来报,说是天家来使已经绕进了方家巷子。
大老爷和二老爷紧紧贴着方父站,不住地抬头盯着大门,方父和自己闺女儿一样吊着脸,烦,又不得不在这儿待着,眉目间都是冰凌子的冷,哪里有些喜气。
一家三口也唯独方令贺还算有些欣喜,等到天家使者到了,也就他脸上带着真情实意的笑容,宦臣传旨之前,老早就是熟人的同僚互相寒暄了片刻,才步入正题。
宦臣瞧见了未来皇后主子一脸的困倦和未来国丈一脸的冷漠,咽了咽口水,估摸着是大冬天的让人站着久等不耐烦了,他可不敢得罪主母,和方令贺说完了话,立即陪着笑道:“时辰不早了,这天寒地冻的,可不敢让主子冻着,小的这就给主子宣旨。”
因着蔻儿已经确定立后,作为天下主母,他一个宦臣面对主母自觉的换了谦称,把自己摆在蔻儿奴才的位置上。
天家使者前来宣旨,案几早早设好,方家在方大老爷和方大太太的率领下,屈膝而跪。
宦臣也不啰嗦,直接把拓着玉玺印章的圣旨打开,依着上头对方氏女令蔻的夸赞之词,洋洋洒洒夸了好半天,通篇都是夸赞,唯有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赐方氏金宝印册立为后。钦此——”
方氏一族叩而拜之:“吾皇万岁!”
玉轴绫锦的圣旨被蔻儿亲手接过,恭恭敬敬放在香案上的架子上,这才起身。
她初初起身,那宦臣就率领着身后一群宫侍扑通跪倒在地,高声道:“小的叩见主母!”
在宫内的宦臣宫侍,为了表示自己与陛下皇后关系亲密,称呼主人主母是最常有的。前来传达旨意的宦臣是亲眼见着这份诏书由陛下亲手书写出来,期间停停顿顿好几次,反复琢磨才形成这份诏书,他自然知道,眼前年仅十四岁的新后,是后宫的不二之主。早点表忠心,以后会好混些。
蔻儿嘴角噙着笑,令左右去扶起了宦臣,含着笑客套着:“我年幼,不懂事,日后烦请这位使者照料。”
宦臣谦卑道:“小的为主母分忧,分内之事。”
蔻儿又令丫头把早早准备好的荷包一个个发了下去,来者每个人都有,甚至在外头马车上没有下来的马夫都得到了一个厚厚的荷包。
外头冷,方家早就把正堂用炭盆烧的暖暖和和,请了宦臣以及一干宫侍们进去驱寒小坐。
皇后的母族,宦臣是十分给面子,又有两个方家的公子陪坐,他也耐下心来寒暄。
蔻儿却不用作陪,浓香怕人多手杂,牢牢看着她,令花香随在蔻儿身后,错开前后带蔻儿回去。
大太太等人哪里肯在这个放过蔻儿,呼啦啦一圈人围了上来,满脸肉笑出了褶子来,叠着声道:“天大的荣幸!天大的福气!我早早儿就知道我们蔻儿不是凡等人,果不其然,我们蔻儿这下子就是皇后了!”
蔻儿脸上勉强扯着笑,还不等她说话,几个堂姐妹就紧紧拽着她衣服小心陪着笑:“蔻儿妹妹,冬日里冷,不如姐妹们在屋里陪你说说话打发打发时间?”
蔻儿牵了牵嘴角:“不必了。”
她还是低估了这些姐妹,之前给她那么使绊子,一得知她要立后了,刚回家就涌了来,被她闭门谢客挡了回去,眼下还不死心,不断央求着:“妹妹一个人到底无聊,姐姐们别的没有,总能给你端茶递水吧?还是说妹妹眼下要做皇后了,是不是就瞧不上姐姐们了?”
蔻儿真是腻味了堂姐们话里带话绵中有刺的说话,她站定了身子,微微抬起下巴,毫不客气道:“是啊!”
她就不该给她们脸!一个个蹬鼻子上脸的劲儿简直够了!
方家姐妹们脸都僵了,根本没想到蔻儿会这么不给她们面子,想生气,一想到蔻儿的身份,就焉了下去,继续说,又怕被打脸,踌躇间,蔻儿已经拽出了自己的袖子,爱理不理扬长而去。
蔻儿甩了脸子,放在以前总会被大肆宣扬添油加醋一番,这次方家的女眷可没有一个敢不长眼,脸上僵了瞬间就立马扬起了笑脸,一声叠着一声送蔻儿。
方家女眷们被蔻儿拒绝前去宜明苑,可这道禁令拦不住她父兄,做哥哥的在外头陪着宦臣说了几句话,做父亲的瞅准时机悄悄从侧门退了出来,派人去宜明苑叫了蔻儿。
蔻儿抵达父亲书房时,这里已经拢起了炭盆,烧的红彤彤的,房子里也暖,她一路走来的寒意瞬间被驱逐。
方父正在书柜前翻着一本书,蔻儿推门而入,他头也不回道:“心里头可定了?”
蔻儿一愣,起初不知道父亲问的是什么,后来一想,有些赧然。做父亲的,哪里有不在意自己孩子的,估计她身上这些事,方父在一边都看着,只是没有说话。等到今儿尘埃落定,才主动问她。
蔻儿微微点头:“嗯,定了。”
方父抽出来一卷书转身递给蔻儿,道:“既然定了,那就去给你母亲说一声,顺便把这本书给你母亲送去。”
蔻儿接过书,发现是自装订的散页,她也没看,怕是父亲给母亲写的话儿,收起来后,点点头朝父亲行了个礼:“是。”
“先去吧,别的话,为父以后再和你说。”方父仿佛不耐烦似的招了招手,让蔻儿先退下。
看方父这个意思,只怕短时间内的日子他是不会选了,蔻儿突然有些想笑,抿着唇应了退下。
母亲的牌位在祠堂,蔻儿只给大太太一说,大太太忙不迭的就同意了:“该的该的,蔻儿这要做皇后的,怎么也该告诉弟妹一声,她泉下有知,也要替蔻儿高兴的。”
蔻儿回到了方家将近两年,这也是第一次前往祠堂。进了祠堂,就算是大白天的,也是瞧着昏暗暗的阴沉,里头两边烛台已经有个婆子挑着火一根根点燃了,呼啦一下,昏暗的祠堂内间亮起了昏黄的烛火,拉长了人的影子,在地上摇曳。
旁的人又不许进,只有蔻儿一个人,除了方父给的书籍,她还悄悄摸摸拿了一张之前画的宣瑾昱的小像,等一个个看去走到自己母亲牌位前,蔻儿跪在蒲团上,看着高台上摆放的母亲牌位,声音一哽:“娘,女儿定亲了,您不用挂念了。”
她面前放着的火盆被婆子已经放进去了一点火星,看守祠堂的婆子远远跪在角落阴影处,时刻注意着火盆。
蔻儿把身边小篮里的阴司纸投入火盆中,火星窜大,蔻儿看着明亮的火光,掏出怀里的小像,展开来,对着母亲念叨道:“女儿的未婚夫婿是他,娘您看,是不是相貌堂堂?还好他长得好,不然女儿可能就看不上他了。”
给母亲看了眼宣瑾昱的小像后,她把薄薄的画纸又折了起来放进了垂胡袖中,把父亲交给她的书籍拿了出来,道:“娘,父亲让女儿给您带的,女儿也不知道里头有什么,您看看吧。”
她把书脊拆了,一张一张往火盆里投放,口中还念叨着:“女儿瞧着父亲好似并不满意这门婚事。大约是因为他是君主陛下吧,女儿起初也是有些不安的,可是他挺好的,女儿觉着,或许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她说着说着,突然目光落在手上的书页上,眼睛微微睁大,一时声音哽在嗓子眼出不来。
书页上是她熟悉的父亲的字体,上面写着:吾妻勿念,蔻娘较去岁长了一截,喜吃甜,换牙之际患有牙疾,起了一日烧……
吾妻勿念,蔻娘作画有天赋,得你两分真传,为夫甚是欣慰……
蔻娘在小名山玩耍跌了一跤,索性无大事……
蔻儿怔怔看着手中一页又一页满是墨迹的纸张,上面全是一些她过去几年在襄城风家时琐碎的事情,有的她记得,有的她都忘了,父亲却一笔一划摘记在书页上,装订成书。
眼泪好似不受控了,一颗颗泪珠儿扑扑下落,顺着她下颌滴落在手中书页上,晕开了墨迹。
她突然有些后悔,为何她会以为,父亲不在意她呢?
又怎么可能会不在意,大约只是不善表达罢。
蔻儿抹着眼泪突然笑了,她对着母亲的牌位轻快说道:“娘,女儿年纪还小,打算出阁之前在家多留些日子陪陪父亲兄长,您觉着如何?”
第三十六章
册后的旨意虽然出来了; 但是具体册后的大吉日子,需要太史令推算; 然后选择几个日子红纸封着送往方家由方父挑选。方父人脉不广; 只有一二好友,其中就有太史令; 他难得约了好友一起小酌; 喝了一晚上回去,太史令推算日子; 最近的都在了次年的夏里。
父亲和太史令这些官司蔻儿完全不知,她正在忙着接待从襄城来的风家人。
立后的旨意一出来; 昭告天下; 方氏令蔻已经算是皇后; 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特别是从蔻儿名字在大选上时就一直提心吊胆的风家,时时刻刻关注着。蔻儿成为了皇后; 风家知道的特别早,当时外祖父外祖母就想来京中; 但是盘算着,旨意虽然出了,真正立后的时日只怕还早; 就让蔻儿的舅舅压着二三十辆马车的货物先往京中,他们上了年纪的人,整顿下,和京中把该建立的关系建立起来; 等到成熟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再慢哉慢哉的来京。
好在初冬未曾下雪,没有道路结冰,从襄城走水路了几日,又转了陆路,风家舅舅带着上百号人,几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就到了京中。
亏得当初风千水兄弟买了个大宅院,不然只怕装不下这些。风千林外出去采买皮料,风千水和风娆娆在,接了他们幺叔,把从襄城来了几十车货物全卸了,忙忙碌碌了两天清点了出来,又由着风采回给方家递了帖子,率领着侄儿侄女,又身后缀着长长的马车队伍前去方家拜访。
风家来人,方家自然是慎重待之,正好休沐,方家几个老爷陪着风舅舅在正堂喝茶说话,后头偏门开着,小厮们来来回回无数趟从一辆辆马车上卸货,统统往宜明苑的前庭后院堆,蔻儿裹着斗篷站在廊下,看着一袭青衫,许久未见的风千水和难得穿回女装,只着夹棉的衣衫,外头没有添任何御寒的衣物的风娆娆,她缩着脖子朝自个儿屋努了努嘴:“快些进,仔细冻着了。”
风千水这是沾了风娆娆的光,大步走到回廊下,踟蹰了下,还是扯出一抹微笑,轻声道:“蔻儿表妹还是这么怕冷。”
往日在襄城,冬天里她几乎不怎么出门,也就在小名山猫冬的时候还能去隔壁苦神医院子里玩玩,这渐渐大了,回了北方,恍然一见,却依然是少时模样,未曾改变。
蔻儿裹紧了身上斗篷,叹着气:“没得法,冷啊。”
她小时曾狠狠冻过一回,自那之后,她看见冬天的情景自己心里头就冷了下来。
“照我说,这京中虽然风凛冽了些,空气也没得襄城潮,左右一看,这边没有那边冷。”风娆娆自个儿打了帘子招呼道,“蔻儿,三哥,我们进去说话,外头的人就先不等了。”
“外头是幺舅么?”蔻儿跟上了表姐,问道。
兄妹三人进了外间,花香端来了热滚滚的茶,她们三人分位而坐了,蔻儿这才解了斗篷,抱着茶杯暖手。
风娆娆用钩子扒拉着炭盆,烧得噼里啪啦的炭溅出火星子,风娆娆目光直勾勾盯着火星子,漫不经心道:“幺叔还有的等,今儿来的可不止我和三哥,你那个师兄不也来了么。”
徐岚师兄?蔻儿问:“怎么不见师兄人?”
她一直是站在外头廊下等着她们来的,若是师兄来,怎么也不会瞧不到。
风娆娆冷哼了声,没有回答。
风千水温和道:“徐先生知道这次采选了不少药材,怕底下人弄不清,他去了库房看着收拾。”
师兄别的不说,对药材是十分的上心,蔻儿了然。
兄妹三人坐着喝了会儿茶,风舅舅就和方令贺顶着寒风来了。方父总是不怎么主动找自己女儿的,如今也是,接待完了小舅子,自己袖子一甩又回了书房关上门来不知道磨叽什么。这边就方令贺带着幺舅一起子来了宜明苑。
花香早早备好了茶水,请了风舅舅和方令贺坐下,添了茶,又端来了素花糕,唯一一个长辈风舅舅喝了口茶,上下打量了蔻儿一番,笑道:“到底是大姑娘了,离家时才十二许,如今已经十四有余,长大了。”
蔻儿含笑道:“幺舅倒是没有变,还是和以前一样英俊潇洒。”
他们那边管最小的叫做幺儿,蔻儿依着襄城的叫法,管小舅舅叫做幺舅,听着也亲切。
她这个幺舅是风家中年纪最小的长辈,今年也不过二十有八,从小就喜欢带着侄儿外甥女一起玩耍,关系处的相当好。
风采回挑眉:“哟,捧着你幺舅夸,如今幺舅可授受不起了啊,皇后殿下。”
蔻儿大大方方道:“到底还没有册立,幺舅迟些再叫也不迟。”
“那可不行。”风采回笑道,“等到下次叫你皇后的时候,我这个庶民就要下跪三叩九拜了,哪里还能这样自在。”
“幺叔,”风娆娆挤了挤眼,“既然这样,那就别当庶民了,好歹就顺着陛下的意思,当个皇商呗。”
“皇商?”蔻儿一愣,疑惑的视线落在了风采回的身上。
什么叫顺着陛下的意思,当个皇商?
宣瑾昱他……做了什么?
风娆娆这才发现蔻儿好似对此事完全不知情,大手一抬揉了揉蔻儿头,叹道:“哎呦我的好妹妹,你真是嫁对了人了。”
蔻儿攥着茶杯的手一紧,仿佛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在暗地里发生了。
“唔……”风采回来回打量蔻儿,最后扭头拍了拍风千水的肩膀,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风千水笑容含了丝苦涩,垂眸把玩着茶杯,一言不发。
“之前有宫中来人,就在你册立皇后的旨意晓告天下之前吧。”风采回回忆着说道,“带着陛下的口谕,说是风家可为皇商,前往京城扎根。”
“蔻儿,这是陛下看在你面子上,给的风家的特许。”风采回不紧不慢道,“只是我们风家在襄城了几代人,根太深,挪不得。父亲怕用你的面子得来的东西,最后会变成指向你的利刃,拒绝了此事。”
“外祖父……”蔻儿垂眸喃喃道。
远在南省的家人,到底是怎么都念着她,生怕有点不对,拖累了她。
蔻儿心里头酥酥麻麻又暖暖的,她吸了吸鼻子,抬起眸来,对风采回道:“幺舅不妨应下此事。”
风采回迟疑道:“怕是对你不好,会被指责。”
“无妨。”蔻儿眼神柔柔道,“他既然做得下这种决策,我就该相信他能处理好。”
蔻儿劝道:“风家世代在襄城没错,但是如今京城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若是站住了脚,也是能把风家的生意好好经营的利处。何况千水表哥千林表哥来了数月,早已经把这里摸透,做些什么都容易。”
风采回慢吞吞道:“真的无碍?我是说,你……信他?”
帝王对女子的宠爱,大家几乎都是从先帝的事迹中有了印象。什么人都敢往后宫塞,喜爱的时候捧上天,不喜的时候作践到尘埃里。当今是先帝的亲子,谁知道有没有发疯的一天?
蔻儿眼神清朗:“嗯,我信他。”
坐在旁边的风千水听到这几个字,深吸了口气,目光复杂落在蔻儿身上,片刻,又移开了去。
风娆娆同情地看了眼自己堂兄,安慰地轻轻拍了怕他胳膊。
“既然你信他,那幺舅也信他一回!”风采回也是洒脱之人,从外甥女儿口中得到了准话,爽快道,“既然如此,回头了那皇商,舅舅也去拼一拼,好歹能提一提位置,给你脸上也有些光。”
“说起来,祖父怕方家没钱跌了你的脸面,急吼吼从襄城装了几十车稀罕玩意儿来给你压面子,等到你日子定了,还有好几十车的玩意儿要拿过来给你添箱。”风娆娆掰着手指算了算,摇头感慨,“就算方家不出一抬嫁妆,我们风家也能凑够一百二十抬。”
蔻儿虽然对于多少抬嫁妆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从这些当中,能看出风家对她的在意与关心,整个人都是暖暖的,眉眼弯弯,嘴角挂着甜甜的笑。
方令贺想了想,还是弱弱道:“这个,你们是不是还忘了我和父亲?”
亲父亲兄,哪里能让蔻儿出嫁时嫁妆都是外家出?这不是打他们脸么?
风采回抱着茶杯笑得差点端不稳了:“哟,差点把我姐夫和外甥忘了。”
几个人笑作一团。
过了会儿,外头尚竹打了帘子来,道:“姑娘,徐先生请您,说是有事儿要您看着处理下。”
蔻儿含笑道:“知道了。”
风娆娆叹气:“徐岚估计是打算骗蔻儿的药材了。”
“谁说不是。”风采回一笑,“整理的时候他差点整个人就扑上去不肯下来,如今做主的在,自然要腆着脸来要了。”
蔻儿起身穿起斗篷,笑着回头说:“若是师兄求了去,我自然要给他,保不齐在我手中没用的药材,到了他手中就是救命的良方了。”
在座的这才想起来徐岚也是赫赫有名的圣手,风采回立马道:“给他给他都给他!若是不够只管问我要!”
“那我师兄可要搬空幺舅家底不可了。”蔻儿又贫了句嘴,花香打了帘子送她出去。
放药材的库房不算很远,蔻儿沿着回廊走了片刻就到了,这会子小厮们都堆在外头,掌管库房钥匙的丝鸢在门口守着,见到她伏了伏身:“姑娘,徐先生在里头。”
蔻儿进去后,发现师兄正揣着手站在药材箱子面前,听见动静,头也不抬直接说道:“这些全给我,都是大有用处的药材,你现在用不上,留在你手上浪费了。”
蔻儿早就有心理准备,施施然道:“师兄要就拿去。”
“嗯。”徐岚颔了颔首,“还算你孝顺。”
蔻儿:“……师兄又不是长辈,怎么用这话来说?”
“医者父母心,我可不是你长辈?”徐岚慢吞吞道,“还在吃我的药就要老实听我的话。知道么?”
这会儿徐岚的确是最大的,蔻儿不敢惹,立马道:“自然,师兄说什么师妹听着就是。”
“嗯。”徐岚摩挲了下下巴,突然道,“那师兄就给你说下,我给你做的药丸,被人动过。”
第三十七章
药丸被动过?
蔻儿出宫以后还是让师兄给她送来了些药丸; 大冬天的懒得煎药,继续吃药丸方便的多; 如今她又吃了好些日子了; 师兄告诉她,药丸被人动过?
蔻儿看着徐岚毫无波澜的面色; 心中一动:“……怎么个动法?”
她估摸着应该不是什么对她有害的那种; 不然师兄不会这么淡定。
“唔,抓重点很快啊小蔻儿。”徐岚目光还落在药材箱子上; 漫不经心道,“这个动法吧; 就是简单的看了下悄悄偷了颗走; 其他的里面没有被下药。”
徐岚揣着手抬眸看着蔻儿; 轻笑:“来人很小心,也很细致,几乎把我的药庐一点一滴都是翻了个遍的; 所有的药材统统看过,我给你开的方子也被人看了去; 做得药丸被偷了去。而且应该是个中好手,所有东西全部原封不动的样子,几乎让人无法察觉是被动过的。”
“只是可惜了。”徐岚一脸傲慢; “我是谁,嗅遍天下药材的鼻子怎么可能闻不到他们一身的味道。”
他从小尝遍百草靠嗅觉分辨药材,这么多年练下来,空气中一点不对都能轻而易举发现。
其实那边动手的人算得上是十分小心谨慎了; 只是可惜栽在了徐岚手里。
蔻儿眼睛不眨一下看着徐岚。
被师妹的目光紧紧盯着的徐岚也懒得卖关子了,直接说:“来我药庐里的人,身上气味和你身边那两个带香的丫头很像很像。小蔻儿,这样说,你该知道怎么回事了吧?”
和浓香花香身上的气息很像很像……蔻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京香。
在宫中,京香虽然只是服侍她的宫女,但是她还有着另一层的身份,就是暗卫。她出宫后,京香自然就不是宫女,有着别的任务。宣瑾昱若是给她安排了什么事儿,也正常。
而且她吃药并未避着京香,若是京香心里起了疑,禀报给了宣瑾昱,让他知道了,来了这么一处也未尝不是。
最重要的,药丸子被人动过但是没有任何对她不好的东西添加,这种事情不会是别的对她有不好心思的人做的。所以,师兄的药庐,只有他才会派人去动。
他……
“看样子你知道是谁做的了。”徐岚有些后悔,“早知道他会派人来翻我药庐,我就该把新写的药方摆在桌子上才是!总能从他手里匡到来药。”
之前蔻儿和风家悬赏了几个月的药材,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毕竟是天地珍宝,可遇而不可求。
徐岚毕竟是给自己的师妹开方,用的剂量和药性都比较温和,不敢下猛药伤了她身体根本,拔毒拔了一两个月,也不过走了一小半流程。
徐岚抬手摩挲着下巴,眼神里带了一丝邪气:“小蔻儿,你看师兄给你帮个忙怎么样。比如说,把药方送到他手上去?”
蔻儿想了想,摇头:“不用这么麻烦,他估计还回来找你。”
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