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京华郡主-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京华先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一事,“我还是送送你吧,叔父先进去坐,等我一下。”
  叔父才不肯进去坐,“不用,我也送送我们太子殿下,如今他贵人事忙,我可有好几日没见着他了。”
  刘琰:“五叔你少来这套,我在庆寿宫的时候,十天半月见不着你,都是常事,你怎么不说你自己贵人事忙呢?”
  “那时候是我忙,现在是你忙嘛。”齐王伸手勾住太子侄儿肩膀,拖着他往外走,“不过你有功夫出宫来,怎么不往我府里去?”
  许京华看着齐王把刘琰拖出二门,终于有点回过味来,扭头看了一眼青梅。
  青梅正好悄悄抬头,主仆两个目光相撞,青梅心虚,不由自主低头避开。
  许京华就有点生气了,她回身快步追上齐王和刘琰,“叔父,我还有点事儿要和太子殿下说。”
  齐王装傻:“什么事啊?”
  “秘密,不告诉你。”许京华伸手拉住刘琰另一边胳膊,硬把他从齐王手里拉了出来,“你要是有话和他说,先等我说完的。”
  齐王这下是真傻了,他还从没见过伸手从别人手里抢人……不是,这话好像不对……这孩子怎么还动手了呢?!
  刘琰被许京华硬拉过去的时候,也是懵的,直到许京华拉着他站到墙边,开口说话,他才慢慢回神。
  “上次说的那事,我问过娘娘了,娘娘说,她觉得裴昭仪有见识,人也稳重,但是皇上最近特别看重周昭容,想越过两位昭仪,直接封周昭容做淑妃。”
  她说起事情,手就松开了,刘琰不由自主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按在刚刚被她拉着的地方,许京华看见,忙问:“怎么?拉疼了吗?”
  刘琰立刻松手摇头:“没有。”
  许京华看他神情呆呆的,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我刚刚是不是吓着你了?”又回头看还呆呆站在二门门口的齐王,“叔父好像也被我吓着了。”
  刘琰跟着回头,果然齐王满脸茫然震惊,似乎不敢相信方才发生了什么,他一下笑出声:“我没吓着,但他好像吓得不轻。”
  “你没吓着?那我刚才跟你说什么了?”
  刘琰转回头笑看许京华,“父皇因为李家的事,可以说深恶士族,连带着对两位昭仪也都淡淡的。不过裴氏和颜氏是江南士族,与山东士族不同,也没有那样大的势力,先帝就是为了制衡山东士族,才为父皇选了这两位。”
  “娘娘也这么说,还说当初皇上刚即位时,她就不赞同只封一个贵妃,来代行皇后职责,”许京华压低音量,“她觉得贵妃娘娘不成事。”
  “但是父皇信任她。”
  “原来你都知道。”
  “我也是最近才想通的。”
  之前父皇一直不立太子,刘琰心中焦虑,总疑心胡贵妃会被立为皇后,那样二皇子刘瑜就有了和他争的资格。直到父皇给他看了母后遗书,又立他为太子,刘琰才终于摆脱当局者迷的困境,多少明白一些父皇在后宫的平衡取舍。
  许京华看刘琰目光清明,神色也很轻松,就笑了笑:“那你应该也能想到,皇上和娘娘都不想再立新皇后呀,怎么前两天还……?”
  “我能想到,但毕竟是我自己揣测的,父皇的心思也不是一成不变,没落到实处,我心里总是不踏实。”
  “那你现在放心踏实吧。皇上只想加封个淑妃来共同掌理内宫,娘娘觉得周昭容太年轻,而且两位昭仪都生了皇子,还没封妃,直接给跳过去加封周昭容,未免脸上不好看,不如都升妃位,皆大欢喜。”
  “父皇同意了?”
  “嗯,但皇上还是坚持封周昭容做淑妃,位次在两位昭仪之上。”
  看来父皇是真的很宠爱周昭容……。
  “还没说完?”齐王终于回过神,扬声叫他们,“时候真的不早了。”
  刘琰抬头看一眼天色,回头答应:“知道了,这就走!”又转回来,低声跟许京华说,“多谢你,下次有空,再带你出去吃好的。”
  许京华一笑:“好啊。”
  送了太子殿下上车出门,许京华回过头来,就问齐王:“我怎么觉着,叔父不想让我和太子殿下来往?”
  齐王一脸无辜:“没有啊。这不是天晚了么?他现在是太子,宫门关了还不回去,犯忌讳。”
  “真的没有?”许京华冷着脸,目光灼灼盯着齐王。
  “真没有。”齐王强调。
  许京华还盯着他,齐王想想这孩子的脾气,叹口气,解释说:“叔父只是想提醒你,你们到底不是亲兄妹,该避嫌还得避嫌,再说就是亲兄妹,到这个年纪,也要有内外之分……”
  “那你这不还是不让我和他来往吗?”
  “叔父知道,你在京中只有刘琰一个玩伴,一时就不让你们来往,你肯定不高兴,但娘娘正给他选太子妃,这个当口,他总出宫往这儿来,就算有宋先生顶在前头,旁人也还是难免往你身上想。”
  “往我身上想什么?我们来往,又不耽误选太子妃。”
  齐王暗暗松口气,“咱们自己知道自己,但外人不知道啊!”
  “对啊,咱们自己知道自己就行了,关外人什么事?我管他们想什么呢!”
  齐王:“……”
  许京华觉得自己赢了,转身往回走,“反正我只在意娘娘和叔父婶娘,还有太子殿下,别人我都不认识,也碍不着我们过日子,想那么多干嘛?”
  齐王跟在她后面,“那太子妃呢?”
  许京华脚步一顿,齐王走到她身边,“最晚今年年底,刘琰就会迎娶太子妃,难道那时,你们两个也这样不避嫌吗?那让太子妃怎么想你呢?”
  许京华突然想起刘琰曾经说过,“长大以后,幼年伙伴难免离散,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何况男女有别”,那时她不高兴,还说她跟刘琰也男女有别,刘琰却说他们是亲人,不会走散的。
  想到大殿下也有天真的时候,许京华忍不住笑了笑:“那就等那时再避嫌好了。”她重新迈开脚步,“我总不能因为还没影儿的太子妃,就疏远他吧?”
  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也许不用娶太子妃进宫,刘琰就有了新伙伴,不需要她了呢?
  齐王瞧她神色,听她说话,始终坦坦荡荡,还真没有一丁点儿男女私情的意思,心终于放下来,笑道:“这话我听着都有点嫉妒了,刘琰这小子还挺走运。”
  “他走运吗?我觉得他一点也不走运。”
  看着富贵无比,有个皇帝亲爹,还有好多血脉至亲,却没有一个同他亲密无间,活到十六岁,唯一能吵上一架闹个别扭的,居然是认识才几个月的她。
  而且没到两个时辰,就跑回来道歉认错了,许京华一想到这个,就觉心酸。
  与她的心酸相反,刘琰觉得自己挺走运的。
  在长辈们选定太子妃之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谁,还不够走运吗?
  他甚至觉得五叔突然到来,打断了他那句话,都是他的幸运,因为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就说那句话,太唐突了。
  一则京华还在热孝之中,他又没有父母之命、又没有媒妁之言,张口就问这种话,简直是讨打!二来京华对他,恐怕还没有男女之情,就算当时不打他,也定会一口回绝,以后躲着他不见。
  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的。
  回宫的车上,刘琰分一半神回味刚刚京华从五叔手里拉走他的举动,另一半则想的都是怎么才能达成所愿。
  父皇说得没错,这事求娘娘是没有用的,还得是京华自己乐意才行,但她心里,八成还有那个姓段的……对啊,姓段。
  刘琰仔细思索了一晚,第二日陪皇上听完政,正想着怎么把话头引到幽州去,皇上就问他:“你那疑难,可解了没有?”
  刘琰脸一热,“……解了。”
  皇上大笑:“解了就好。”
  刘琰等皇上笑完,顺势道:“父皇,去幽州给遂宁郡王妃迁骸骨的人,方便通信么?京华他们父女当时进京走得急,有个世交家的兄长,没来得及打招呼。”
  “世交?他们在怀戎还有世交么?”
  “是遂宁郡王妃好友之子。听京华说,也是个身世坎坷的,从小就没了父亲,后来母亲也去世了,比遂宁王妃还早去一年,幸得后来有个叔父照顾,但因放牧须逐水草而居,京华进京前,便没能道别。”
  皇上只当他是要哄许京华高兴,就说:“可以通信,你让京华写好信拿来,交给徐若诚就是。不过信只能送到怀戎县城,草原上,他们还去不了。”
  刘琰道:“那就把信送到怀戎将军府吧。她这个好友也姓段,是段翱的侄儿,叫段弘英,如今应当就在段翱亲弟弟段擒的帐下。”
  皇上双眼一眯:“你是说,京华要找的这个人,是段勇的孙子?”
  “是。”
  作者有话要说:  谁能想到0点的时候已经有2300字,我却又花了两小时才写完呢?
  以后要是0点还没更新,大家千万别等了,早上起来再看~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晨色微醺 16瓶;八 14瓶;久违的车厘子呀 10瓶;红梅小铺、秋秋 5瓶;如水晶莹 4瓶;呦呦、长川草 2瓶;蔷薇夜骑士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宋先生出马
  许京华觉得自己在坐牢,许府是她的牢房,青梅是看守她的狱卒,齐王叔父,是牢头。
  他们把话说得再好听,有再多苦衷,再多道理,也掩饰不了他们正在收紧牢笼,想把她彻底关在这府里的打算。
  她在这京城里,唯一年龄相近、能说上话的人,就是刘琰,他们让她和刘琰避嫌,跟把她关起来不让她见人,有什么分别?
  许京华想想就觉得可笑,那时还说什么,怕宫里闷着她,让她回府住,自己家里自在些,可这是家吗?这府里随便一个人,都比她做得了主!
  “发什么呆呢?笔都让你摁秃了!”
  宋老先生的声音忽然传来,许京华回神,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手中毛笔直接按在纸面上,涂了一大团墨,笔尖的毛也给戳得七倒八歪的,忙放到砚台边上重新捋顺。
  “你这一上午就心不在焉的,到底有什么事啊?后来太子殿下不是回来找你赔礼了吗?”
  “先生怎么知道他是来赔礼的?”
  “不是赔礼,难道是再来吵一架的么?”宋怀信摇着蒲扇在许京华对面坐下。
  许京华自顾收拾毁了的那张纸,也不看他,“我还想问先生呢,您教我读书识字罢了,怎么还当起我的家,赶我的客人?书里有这种我不知道的道理吗?”
  “你的客人?你说谁?太子殿下?”
  许京华终于抬头看了老先生一眼,给他一个“你明知故问”的眼神。
  老先生却摇摇扇子,不解道:“殿下不是来找我求解疑难的么?我虽然老了,但还没糊涂,昨日我和殿下说话,也是在我院里说的吧?”
  “……”把这茬给忘了!
  宋老先生得理不饶人,接着又说:“我想殿下出宫往贵府来,打的旗号,也不会是拜访郡主你吧?”
  许京华:“……”
  见她无言以对,宋怀信哼一声,拿蒲扇在许京华头顶轻轻一拍,“又横冲直撞,不是跟你说过要智取么?”
  许京华愣了愣。
  “你现在想想,刚才说的那是什么话,什么叫我教你读书识字罢了?你是不是想骂,我一个穷教书先生瞎管闲事?”
  “没有没有没有,先生你误会了,我一时忘了……”
  “一时忘了?不对吧,我看你这像迁怒!”宋老先生又哼一声,“齐王殿下连我同太子殿下说过什么都知道,还特意来谢我……”
  许京华心里那团将要被浇熄的怒火,腾一下又烧起来,“是青梅陪他来的吧?怎么?一个狱卒还不够,还要先生你一起看守我是吗?”
  宋怀信摇扇子的手一顿,“怎么又夹枪带棍的?一会儿你把智取两个字给我写一百遍!”
  “……”一百遍是要把手写废啊!
  许京华麻溜服软,站起来向宋怀信行了个礼,道:“学生愚钝,不知如何智取,还请先生教我。”
  “哼!”宋怀信也站起来,转身走到北侧竹席上坐下,拿蒲扇虚点一点旁边茶炉。
  这老先生规矩多,偏厅作为学堂,是不许婢女们进来的。许京华平常来上课,也不带翠娥她们,研墨洗笔等事,都自己动手,连喝水也是带着水壶,自己喝自己倒。
  宋老先生爱喝茶,在东北角那儿安了个小茶炉,填上炭,随时坐着水壶,口渴就现冲一杯清茶。
  许京华见了老先生的动作,忙快步过去,倒掉壶中烧开过的残水,另注入一壶冷的,扇起炉火来,把水烧开,给老先生沏了一杯新茶,双手奉上。
  “你先跟我说说,你最后想取的是什么?”
  许京华一愣:“啊?”
  “你最终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许京华毫不犹豫:“自己当家做主。”
  宋怀信吹吹茶水,慢慢啜饮一口,放下杯,道:“你还真敢说这话——这话再不要对旁人说了。”
  “为啥?”
  “因为你是个女子。”宋怀信摇起蒲扇,“从来都是男人当家做主,你听说过谁家是女子做主的?”
  “我们家没有男人啊!姓许的就我自己一个,我还不能做自己的主吗?”
  “不能。你还有祖母和叔父呢!”
  许京华有点不服气,但老先生正瞪着她,她想起“智取”,默默咽下了“他们都不姓许”几个字。
  “你不用不服气,我没说你不对,只是告诉你,不用把心里想的什么,全都嚷出来,这样人家不就有防备了么?你当初要是事先跟齐王殿下说,你想回幽州,还能顺利溜出京去吗?”
  “这两件事不一样吧?”
  “没什么不一样。咱们回头理一理——为何昨日齐王殿下来得那么及时?”
  “青梅通风报信。”
  “青梅一个婢女,为何敢不告诉你,就打发人去请齐王?”
  “因为她是太后娘娘借给我管家的。”
  这个宋怀信还真不知道,“借的?那就是说,她以后还是要回太后身边的。”
  许京华点点头:“对。其实昨晚我越想越生气,有一瞬想把她立即就送回给娘娘的,但又觉得,那样好像不太好看。”
  “岂止是不好看,你把她送走,这个家,你自己管得了吗?”
  “有什么管不了的?”
  宋怀信笑了笑,“那我考考你,这家里上上下下,现在有多少人口?”
  这个难不倒许京华,“算上护院一共二十八口。”
  “那这二十八口人,哪些是许府自己买的,哪些是宫里和齐王府暂借的?许府自己买的那些,是有年限的活契,还是不得赎身的死契?他们原是哪里人?因何卖身?有何长处?”
  这一串问题,只有第一个,许京华能勉强答上来。
  宋怀信还没问完,他端起茶一口饮尽,接着问:“下人们一季发几套衣裳,逢节日怎么赏赐,每人月例多少?二十八口人,一天要耗费多少柴米油盐……”
  许京华脑子嗡一下,忙打断了说:“如果把人都退回去,就没有这么多了。之前是因为闹盗贼,叔父加派了几个护院来,现在城中查宵禁这么严,也没有盗贼了,齐王府的人都撤回去,加上青梅,也就剩二十口。”
  “二十个跟二十八个,又有什么分别?我方才说的那些,还一样是要管。而且家务事没有你亲力亲为的道理,你把青梅送回去,现在府中有人能接过管家的职责么?”
  许京华认真思索片刻,沮丧地摇摇头:“没有。”
  “那你能不能把青梅收为己用呢?”老先生循循善诱。
  “她有太后娘娘撑腰,怎么会听我的?”
  “你才是太后娘娘的亲孙女,怎么总把太后娘娘推到对面去?难道在娘娘心里,你还比不过一个青梅?”
  “不是这么比的。这次的事,看起来和娘娘没什么关系,但青梅不可能自作主张,还是因为娘娘同他们是一个态度,她才会直接叫人去请叔父来。”
  宋怀信摇摇头:“不一定。也可能是青梅怕出什么岔子,她承担不起,才要齐王殿下来压阵。下人想事情,同你不一样,尤其宫里出来的,他们首要想的,不是有功,而是无过。”
  “昨天能出什么岔子?太子殿下又不是来闹事的!他也不是会闹事的人啊!”
  宋怀信哼道:“太子殿下是不会,你就不好说了,是谁一声不吭就从白马寺跑了?”
  许京华:“……”
  她拎起水壶,给宋先生续了杯茶,有点寻思过味来,“您的意思是,娘娘、叔父、青梅,这三个人也许各有各的想法,并不都是想看管着我。”
  “你总把自己当犯人,还怎么当家做主?没听说过犯人在监牢当家的!”这学生太不开窍,宋老先生只得把话往直白了说,“咱们暂且先不说娘娘和齐王殿下,只说青梅。”
  许京华今天穿的百褶裙,她把裙摆抻开,盘起腿来,在竹席上坐好,认真听讲。
  宋老先生见着这一幕,差点把茶水呛鼻孔里去,“你瞧瞧,就你这做派,青梅不对你如临大敌才怪!”
  “我怎么了?”许京华低头看看,“挺端正的啊!”
  “……”老先生叹口气,语重心长,“你呀,太与众不同了。这京里富贵人家的小姐,没有一个会像你这样坐着,更没有一个,会像你那样胆大,说走就走。你不要嫌我总提这件事,在青梅那里,这一定是个无法忘怀的教训,让她对你始终不敢掉以轻心。”
  “那我都回来了,还能走第二次吗?”
  宋怀信道:“所以你要常跟她谈,不要有事情才找她。我今日教你的第一点,就是不要忽视下人,而是像结交友朋一样,多同他们谈天——其实他们知道的事情,有时候比我们多得多,肯不肯跟你说,要看你能不能让她们信任。”
  说到这儿,老先生喝了口茶,“青梅是太后派来的不假,但太后是让她来帮你管家的,并不是和你打擂台的。你觉得她昨日那样做,令你不快,可以把她找来,说说你的想法——只别说什么监牢犯人的。”
  许京华困惑:“那要怎么说?”
  “说说你的困境,在京中一个朋友没有,还让你和太子殿下避嫌,那岂不是只能同我一个糟老头说话?还有学业上遇到的困难,背书写字的辛苦,都可以同她说。再让她教教你家里面这些事情怎么管,让她知道,你是想好好融入京城,像其他贵女一样过日子的。”
  “可是……”
  “没有可是,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的,以后都要这么说!一只黑山羊,进了白山羊群里,想不被人一眼发现,紧盯不放,就得把自己的毛也弄成白的!”
  “但我想要的是当家做主,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要是学那些贵女,不就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了吗?”
  宋怀信忍不住拿蒲扇又拍了许京华一记:“我又没让你真学!我是让你假装学,这你都不会吗?”
  许京华眼睛一亮,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先生高见!”
  “别的是假装学,但家务事你真得自己学起来,要当家做主,没有管家的本事不成。”
  “我都听先生的!”许京华喜滋滋,“回去我就找青梅,和她做个好姐妹。”
  宋怀信皱巴巴的老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这就对了。再去见见齐王殿下……”
  许京华摸索到了先生教的精髓:“道歉哄人就是不改?”
  “咳咳,不是不改,是没法改。不过齐王殿下一定会说,要给你介绍些闺秀做朋友,你也都答应,多认识些闺秀没坏处,不要小瞧闺中少女,她们有一些是很有见识的。”
  “好嘞!那我午后就去王府!”
  先生真是个老狐狸,听他这么一说,什么牢房什么狱卒什么牢头,都不存在,反而举世皆亲朋!
  作者有话要说:  刘琰:我怎么感觉先生把我家京华教坏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桂花莲藕 64瓶;avahgao 56瓶;兰色回忆 17瓶;668810 10瓶;kkk 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士别一日
  许京华回到自己房里,立即让人去找青梅。
  青梅还以为昨晚郡主没找她,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郡主倒沉得住气。
  她把手中事情放下,整整衣裳,快步进了内院。到许京华房中时,这位主子刚擦了身上汗,只穿件半臂和绸裤,露着两条细胳膊,盘腿坐在凉席上,面前摆着破开的半个西瓜,手里握个大汤匙,似乎正准备挖着吃。
  “姐姐来了,快来吃瓜!”许京华一见青梅就招手,让她到身边来坐。
  青梅笑着过去,脱了鞋子,在凉席上跪坐下来,“一会儿就吃午饭了,这瓜占肚子,郡主少吃些吧。”
  “我不多吃,这是分给你们的。”
  翠娥送了几只琉璃碗过来,许京华用汤匙挖了一碗西瓜肉,推到青梅面前,“这样比切的好吃。”
  她一面说,一面把半个西瓜的果肉都挖出来,分到几个碗里,自己留一碗,剩下房里婢女也一人一碗,刚刚好。
  翠娥递了一枚竹签给青梅,就和其他婢女端着碗去外间了。
  “昨日奴婢自作主张,请了齐王殿下过来,还未向郡主请罪……”
  许京华刚塞了一大块西瓜进嘴里,就听见青梅这么说,忙摆摆手,飞快把西瓜吃下去,回道:“请什么罪啊,我知道姐姐也为难……”
  青梅没想到她会这么说,这位主子一向心里想什么说什么,不似别个富贵窝里长起来的,总有弦外之音。她昨日明明不悦,怎么今日?
  许京华拎起绢帕擦擦嘴角汁水,接着说:“我现在想想,都觉得我这脾气真叫我爹说着了,就是个狗脾气,居然敢跟太子殿下吵嘴,我爹要是还在,非得跳起来打我一顿不可。”
  “郡主真性情,拿太子殿下当自己人,才会如此。”主子这么说,当奴婢的就要往回找补,“况且一家子兄弟姐妹,哪有不吵几句嘴的?奴婢昨日一时着慌,也不是因为郡主,实是叫殿下给吓着了——奴婢在娘娘身边那么多年,还真没见过殿下这样闹脾气。”
  “是吗?我还以为姐姐怕我动手打他,才急忙去请叔父来呢。”
  青梅捧场地笑了笑,“这个奴婢还真没想到。”
  许京华又塞了一大块西瓜进嘴,吃完满足地一叹,跟青梅保证:“姐姐放心,我说笑的,借我个熊心豹子胆,我也不敢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也不是来闹脾气的,只是同我道歉。”
  青梅道:“是奴婢大惊小怪了。”
  “姐姐不用这么说,太子殿下同我说过,姐姐们身上替我担着干系呢,小心点,并不为过。我找姐姐来,不是想责怪姐姐,只是想请姐姐以后多教教我。”
  青梅再次惊讶,许京华这个反应,她是怎么也想不到的,“郡主言重了,有甚事只管吩咐奴婢,可当不得这个‘教’字。”
  “怎么当不得?姐姐就是娘娘派来帮我的嘛!”许京华笑着指指青梅面前的碗,“姐姐快吃,现在正凉爽呢,再放就不好吃了。”
  青梅依言端起碗,慢慢吃了两块西瓜,顺便回想刚刚的对话。
  她现在服侍许京华,确实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原先来许府时的雄心壮志,早在许京华从白马寺偷跑之后,就烟消云散了,她只庆幸自己当时留守许府,并不在白马寺,不然连回宫服侍太后娘娘这个退路都没了。
  如今许京华虽然回来了,青梅却并不敢再把自己的前途,和这位任性妄为的郡主绑在一起,她只想陪着郡主守完孝,这府里有人接手了,就回宫继续服侍太后娘娘。
  那时太后娘娘看着她这两年辛苦,总能给她留个位置。
  却没想到这郡主突然转了性,竟把她找来,说了这么一番话。
  在青梅思量的这一会儿功夫里,许京华已经飞快吃完了她那碗西瓜——一边吃一边说话,太不爽快了,还是一口气吃完,再把西瓜汁喝了才舒服。
  “姐姐也知道,我七岁就没了娘,我爹腿脚还不好,家里又只有我一个女儿。”许京华擦擦嘴巴,说起正题,“怀戎胡汉混居,民风与中原不同,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很容易受欺负。”
  这一点青梅还是能明白的,其实无论在哪儿,家中没有男丁,父辈又身有残疾,都会受欺负。
  “所以我就养成了这么个臭脾气,用宋先生的话说,横冲直撞的。我知道这样不好,京里这些贵人个个都温柔和气,说话婉转好听,我就算学不会他们那样,也不能还和以前似的,一言不合就翻脸。”
  这是交心之谈了,青梅起身给许京华倒了杯清水,柔声道:“郡主千万别这么说,单看能自省这一条,您就不知比多少所谓贵人强了。其实说话直白,不是什么缺点,咱们娘娘也顶厌烦那些说话不好好说,非得绕十个八个圈的人。”
  许京华接过杯子喝了口水,笑道:“我也学不会那样,只是想请姐姐教我些日常人情往来的事,还有家里这一摊子事,我也不能一直就当甩手掌柜,光劳累姐姐一个人。”
  “这个容易,郡主想听,每日给奴婢留点空闲就行。”
  “好啊,那就每日晚饭之前,姐姐来找我。”
  青梅答应下来,许京华又说:“一会儿我想去齐王府一趟,路上想给婶娘买点什么带着,姐姐可有推荐?”
  “王妃喜甜食,洛河西街上有家珍味居,做得好糕点,上次郡主称赞的绿豆糕就是他家的。”
  许京华记下来,留青梅一起吃了午饭。
  吃完饭她眯了一觉,睡醒正打算收拾收拾,去齐王府,青梅进来禀道:“郡主,太子殿下去见宋先生了,让您等他一等,殿下说要陪您一道去王府。”
  他倒很会赶时候,许京华点点头,穿好衣服梳了头,坐在房里等。
  哪知这次太子殿下疑难很多,她等了多半个时辰,才有人进来传话,说太子殿下忙完了,请郡主出门。
  许京华耐性耗尽,出去看到刘琰也没什么好脸,奇怪的是,常日带笑的太子殿下,面上神色也有些沉,她纳闷道:“我白等你这么长时候,出来你还摆脸色给我看?”
  刘琰看她一眼,终于笑了,“对不住,我还在想刚刚同先生谈的事情。”
  “什么事情?先生骂你了?”
  刘琰摇摇头:“上车再说。”
  许京华就直接上了太子殿下的车,刘琰跟着上去,只叫杨静服侍,要随许京华出门的翠娥等人只得上了许府的车,跟在后面。
  “最近各地推行新法,出了不少岔子,京中主持新法的大臣,认为地方官是有意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