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京华郡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了。”
  许俊没理她,却没想到事情真叫她说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哦对!开新文要发红包,前三天见者有份哦~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侍小宝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妞妞大魔王 3瓶;youran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章 相认
  太后不但不老,还很美,瞧着可敬可亲,很像庙里供奉的白衣观音。
  但毕竟只是像而已,就算贵为太后,也无法如菩萨一样,超脱于凡人的悲欢。
  太后见到许俊、许京华父女,先是不敢认——许俊虽然才三十四岁,但幼年经历坎坷、遭逢战乱,断了一条腿,后来辛苦劳作、养家糊口,半生艰难困苦,都写在脸上身上,整个人瞧着足有四五十岁,比太后还显老。
  她不敢认,许俊就更不敢认了。离开生母身边时,他才六岁,虽然对母亲始终有个模糊印象,却无论如何,难以同眼前这位气度高贵的太后,联系到一起。
  两人面面相觑,都带着迟疑,齐王先笑道:“母后,让许大哥先坐下,慢慢说话吧。”
  太后回过神,点点头:“哎,坐,坐。”
  许俊进得太后宫中,又跪又站的,腿已经有点儿撑不住,全靠许京华在旁扶着,这会儿便没推辞,老老实实坐下了。
  太后瞧见他行动吃力,很是关切:“不是说,只有点跛么?怎么瞧着……”
  许俊嗫嚅两声,连站在他旁边的许京华都没听清,更不用说别人,许京华便替他说:“路上累的。他这伤腿本来也是一变天就疼。”
  “娘娘,要不要安排个太医候着?”那位大殿下问。
  太后点点头,又说:“琰儿跟着忙活半日,也累了,回去歇着吧。”
  大殿下笑着告退,太后目光落到许京华身上,怔了怔,迟疑道:“这孩子……”
  齐王笑道:“郭楮说像我,您瞧着像吗?”
  太后回头看看小儿子,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却没说像不像——认亲不是小事,有些关窍,总得当面确认了才行。
  “你还记得你娘吗?”太后自己问许俊。
  许俊看了太后一眼,又垂下头,“记得一点儿。”
  “说说,我听听。”
  “我的名儿是她取的。我爹说,我刚生下来就挺俊的,我娘当时还说,这要是个姑娘,长大得多好看……”说到这儿,他忽然哽咽起来,后面的话也说不下去了。
  这段儿许京华常听老爹说,见太后似乎没太明白,就帮忙补充:“这些都是我祖父临终时讲的。”
  太后眼圈瞬间就红了,许俊却已缓过来,接着说:“他最后还说,要不是我娘让我们父子先走,我们早就死在京城乱兵之中了。”
  这些话,当然不会通过白金生等人传递,是以太后听了,便是一震。
  “他那时以为,皇……皇宫都被胡人占了,恐怕我娘也凶多吉少,只叫我一定记得,将来我长大了,若天下太平,一定要回来寻访我娘的下落。”是生是死,总要有个音讯。
  “还记得别的吗?”太后轻声问。
  许俊六岁就和父亲离开京城,去幽州投亲,幼时的事都忘得差不多了,但六岁以前,是他这半生中过得最好的时光,总还是有些难忘的片段。
  “我记得,小时候娘常常不在家,爹也要做工,白天就把我托给邻居张大娘,张大娘家里有两个比我大的哥哥,我整天跟着他们在巷子里玩。有时候娘正好回家,就会远远叫我一声,我跑过去迎她,她手里总有好吃的。有时候是糖糕,有时候是芝麻酥,几颗甜葡萄……”
  “还有蜜饯果子、巷口的羊肉烧饼、前街的炸馉饳……”太后流着泪站起身,“我的儿啊,我可找到你了!”
  许俊还陷在回忆里,回不过神,太后已大步走过来,抱住他失声痛哭。
  许京华站在旁边,手足无措——上一刻她还在偷偷笑话老爹,记得的都是些吃的,却没想到太后给接起来,还直接相认了!
  所以,老爹这就……找到亲娘了?
  念头刚转过,许俊回神,带着哭腔问了一声:“娘,真是你吗?”
  “是是是,是娘。”太后哭着连连点头,“我的俊儿……”
  许俊扶着太后,从椅子上直接滑下去跪倒,又叫了一声:“娘!”就用头抵着太后的腿痛哭起来。
  许京华从没见过老爹这样哭,一时也鼻子发酸,流出泪来,但她还记着老爹腿疼,忙上前劝道:“太后娘娘,爹,大哭伤身,母子团聚是喜事……”
  这时齐王也走到太后身边,跟着劝说:“京华说得对,母后快别哭了,大哥上京这一路本就辛苦,当心哭坏了身子。”
  太后想起许俊的腿不好,忙要扶他起来,许俊却不肯,还拉着许京华也跪下,重新给太后又磕了头,让她叫祖母。
  许京华乖乖说道:“京华给祖母磕头了。”
  太后十分喜悦,让齐王扶起许俊,自己拉着许京华的手,让她起来,含泪道:“好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又转回头看许俊,一别二十八年,当年的稚童,不但生了自己的孩子,还两鬓微霜,有了老态。
  她眼泪瞬间又掉下来,心里却明白伤感无益,便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拉着孙女,回去榻边坐下。
  “来,俊儿,好好同我说说,当年你们北上都遇上了什么事?怎么你爹那么早就去了?你怎么后来又去了怀戎县?我听说那儿已经到草原了。”
  许京华坐在太后身边,发觉旁边侍立的宫女们眼睛都红了,脸上也有泪痕,显然刚才都跟着哭了,一时有些惊奇,又瞧见齐王和郭楮说了句什么,不一会儿就有人送了两盏热茶来。
  “母后,让大哥和侄女喝口茶吧,又说话又流泪的,肯定口干。”齐王笑眯眯道。
  他故意逗趣,太后自然听得出来,就斜他一眼,和许俊说:“这是你小兄弟,叫刘毅,今年二十,封的齐王。”
  于是许俊和齐王又重新见兄弟之礼,许俊很是拘谨,不太敢受齐王的礼,太后却说:“安心受着,兄长就是兄长。”
  齐王也笑道:“大哥可能不知道我,但我从小就知道还有个大哥,娘总念着你,想找你回来,所以同我说了许多你的事。来,先喝口水,找到了就好了,别后诸事,慢慢说,不急。”
  许京华父女各自喝了一杯水,太后趁着这会儿,擦了脸上泪痕,回来揽着许京华,听许俊讲述他们父子的遭遇。
  “我们一路北上,开头还太平无事,到半路——我也不记得那是什么地方——突然抽壮丁,我们投宿在农户家里,我爹和那家的男人都被抓了去,我吓得不行,只知道哭。那家人倒好心,也没赶我走,后来,过了一两天,我爹和那家男人又一起逃了回来。”
  许俊想起那时的情景,神色有些沉重,“说是来了乱军,县令逃了,也没人再管他们,他们就趁乱跑回来,带我们逃难。那时大家都往幽州去,乱的不得了,常常连着两三天都在饿肚子,有时路上为了点吃的都要打架,我爹就是那时候被人打伤的。”
  逃难路上,哪有地方看伤?许俊的爹就这么一路硬撑着,带儿子赶到了幽州潞县亲戚家。
  “我们一路逃难,身上带的盘缠早用尽了,堂伯倒也帮着请了大夫给我爹看病,但大夫说,耽搁太久,治不好了。”许俊声音低哑,“没两个月,他就去了。”
  太后唏嘘半晌,又问:“埋在哪了?”
  “就堂伯他们村,东山边儿上吧。”许俊说完,又摇摇头,“找不到了,当年埋的时候买不起棺材——那年岁死人太多,棺材都涨价了——最后只有草席一卷。”
  太后落下泪来,齐王瞧着许俊神色木然,倒没有那么难过,忙岔开话问:“那大哥怎么后来又去了怀戎?”
  “我在堂伯家呆了几年,刚大了,能做些活,老段使君死了,幽州乱起来,羯人就来攻打,我虽然还小,也被抽了丁,上了战场。”
  太后一惊:“你还上过战场?”
  许俊点点头,伸手摸摸伤腿:“这条腿就是被马踩断的。不过我还是走运,捡回一条命,跟着段家一支部族去了怀戎。”
  太后撑不住,眼泪成串滚下,许俊瞧见,也眼眶含泪,许京华挨着太后坐着,忙劝:“祖母别哭,过去的事了,现在这不苦尽甘来了么?”又伸手拿袖子给太后擦眼泪。
  “这孩子真懂事。”太后侧着脸,让许京华帮自己擦泪,同时细细瞧她,“更像你爹吧?确实也有些像毅儿小时候。”
  许京华怕他们再哭,故意装作很惊喜的样子,“真的吗?我爹一直嫌我丑,说我不像他,从小就好看。”
  太后回头看一眼长子,嗔道:“有这么说自家姑娘的吗?”
  许俊满是皱纹的脸上也有了几分笑意,却只笑不答话。
  “不过您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我现在大约就是没长开,等我像齐王殿下那么大的时候,一定就好看了。”
  齐王笑道:“不用那么久,一年半载的,养养就好了。”又说,“怎么还叫齐王殿下?不嫌啰嗦么?叫叔父。”
  许京华笑嘻嘻地:“叔父。”
  太后见她性情活泼,毫不认生怯懦,心中喜欢,转头问儿子:“京华她娘?”
  “过世了。”许俊低声道,“姓孙,也是京城人,逃难去幽州的。京华这个名儿,是我们俩合计着取的,不忘故土。”
  许京华从旁插嘴:“其实白大叔不找到我们,我们也要进京了,我爹答应过我娘,等京城收复、天下安定了,就送她回来,落叶归根。”
  许俊没干的眼泪又流出来,却低声斥道:“没规矩,谁叫你插嘴了?”
  太后也听得伤感,伸手揽住许京华,叹道:“二十多年战乱,多少人家妻离子散……”
  齐王听着话音不对,再这么聊下去,不又得抱头痛哭啊?刚想找话题岔开,外面来人禀报:“太后娘娘,陛下来了。”
  太好了,救星终于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连着两章打酱油,这是男主该有的待遇吗?
  作者:(沉思良久)还真不是,这好像是……无名小太监的待遇(得意跑走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侍小宝 50瓶;奶黄包唧唧 18瓶;簪纓の豆腐愛讀書 5瓶;西瓜大玩、沉、妞妞大魔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章 真龙天子
  虽然过去二十多年战乱里,皇帝就像是韭菜一样,出一茬割一茬,割完一茬又出一茬,很多人已经不把皇帝当回事,更不相信什么真龙天子。比如许京华,暗地里就总是很大逆不道地,管皇帝陛下叫皇帝老儿。
  但在许俊这一辈汉民心中,仍然相信刘家天子就是真龙,他们始终只认已退到淮水以南的刘家朝廷为正统,并盼着朝廷能北上收复河山、平定天下,让大家重新过上安稳日子。
  刘家皇帝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如今河山已复,天下复归一统,许俊对天子的崇敬,甚至高于庙里的神佛,所以一听说皇上来了,整个人就激动地发抖,几乎站不住。
  许京华忙过去扶着老爹,跟在齐王身后,到殿门口迎接圣上。
  她虽然没见过什么贵人,但从小听过不少故事,故事里的皇帝,无论去哪,总是随从一大堆,还得“山呼万岁”,哪想到真正的皇帝,就带了两三个人,随随便便进来了——那两三个人里,还有一个是刚才出去的大殿下。
  白大叔说过,不可随便直视皇帝陛下,那叫冒犯龙颜,所以许京华没敢往皇上脸上看,只溜了一眼,瞧见皇上穿着赭黄龙袍,就扶老爹一起跪下了。
  “快起来,免礼。小五帮着扶一把。”
  皇上声音宽厚,听起来似乎还带着笑意,“听说娘娘这里有喜事,我赶着来给娘娘道喜。”
  他一面说一面往殿内走,那位大殿下却没跟上去,而是走到许京华父女身边,对齐王说:“五叔,我来吧。”
  齐王一笑,松开手,真的让大殿下来搀扶许俊,自己先往里走了。
  “疼得很吗?太医我已经叫来了,要不先让太医看看腿?”大殿下压低声音,问许俊。
  许俊被他扶着,战战兢兢、哆哆嗦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许京华就小声回答:“多谢大殿下。不过,皇上在呢……”
  里面太后已经在回皇上话:“是有喜事,但皇上道喜,怎么空着手就来了?”
  齐王道:“就是说呢,皇兄的贺礼呢?”
  皇上笑道:“放心,带着呢。”说着话,他已坐到太后身侧,看向被大皇子和许京华扶着往前挪的许俊,“怎么?腿痛得厉害吗?”
  “不不不……不……厉害……”许俊吓得脚下一停,结巴道。
  太后刚寻回失散多年的儿子,瞧着心疼,又心知他见了皇帝必然胆怯慌张,忙说:“就在那儿安个座儿吧,别折腾了。”
  立刻有内侍搬了把椅子过去,请许俊坐,这次他却不敢坐实,只搭了个边儿。
  许京华照例站在老爹身边,那位大殿下则去了皇上身侧,也是站着。
  “怪我,来得急了,琰儿说已传了太医来,要不,先让太医看看?”皇上问太后。
  许京华见皇上没往这儿看,就偷偷瞄了一眼皇上侧脸,正好他身后就是大殿下,父子俩一坐一站,侧脸瞧着,相似度足有七八分。
  “看来皇上也是个美男子了。”她暗暗想。
  太后也担心许俊的腿,但总不能这时就当着皇上面,叫太医进来诊断,若是换个地方吧,许俊又行动困难,她怕一挪动,他腿更疼了。
  许京华这时正好顺着皇上视线,看向了太后,她也不知怎么,只看了一眼,就明白太后的忧虑,“倒也没有那么急,我爹这是旧伤,太医看了,大约也只是给扎几针、贴个膏药罢了。”
  她突然插嘴,不光吓得许俊倒吸一口气,大皇子殿下也转过头来,看着许京华露出惊奇之色——这神态和方才他问许俊要不要立即看太医、许京华答完话之后,他面上一闪而过的情绪一模一样,都是那种:“咦?这小傻子居然也有机灵的时候?”
  许京华对这种惊奇很熟悉,因为她以前养了一条特别笨的牧羊犬,偶尔那傻狗听懂人话、做对了事情,她也会有这种惊奇。
  “这大殿下不是什么好鸟。”许京华暗自判断。
  许俊不知道自己女儿傻大胆到已经开始腹诽大皇子,他想斥责她多嘴又不敢,只能哆哆嗦嗦看向皇上那边,深怕皇上怪罪。
  皇上循声回头,看见许京华,不但不怒,还笑问道:“这是许大哥的孩子么?”
  许俊听了这声称呼,吓得腿一软,差点滑地上去,许京华看见,忙一把搀回来,让他靠着椅背,结结实实坐稳。
  “是许俊的女儿,但皇上可不能这么叫。”太后道。
  “为何不能?您的亲生儿子,本就是我的兄弟。您不是问我贺礼么?我早想好了,要是此番真的找到许大哥,就封他做郡王……”
  “不成!”太后不等皇上说完就打断,“他一个布衣百姓,身无尺寸之功,怎么能封王?”
  “但您给朝廷立过大功,推恩子嗣,并不为过。”
  “我再有功劳,都已破格做了太后了……”
  “您哪里破格了?您把我从小养大,后来又服侍先帝多年,生了小五,我奉您为太后,难道不是最理所应当的么?”
  这两个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你来我往,语速飞快,都没让对方把话说完,别人就更插不上嘴了。
  许俊也因此省了那一哆嗦——封王?那不得折他的寿?他这样的贱命,可担不起那么大的福气,能重新见到亲娘,把女儿的前途托付出去,他就心满意足了。
  却听太后回道:“皇上的心意,我都知道,但实不必如此。如今天下初定,多少在战场上流过血汗的功臣良将,都没能封王,真封了许俊,必令大臣心寒。且先帝不止一次说过,今后万不可再开滥封王爵之例,我不能让这例在我这儿破了。”
  皇上沉默一瞬,让步道:“好,那就封个巨鹿公,无实封,总成了吧?”
  无实封的公爵只有俸禄,但是列正二品,太后仍然觉得太高,“给个轻车都尉已足够。”无官无品,到底不好常进出宫城。
  轻车都尉只有正四品,皇上不太满意,“这么轻的礼,朕可送不出手,至少也得封侯。就封……保定侯怎么样?娘娘点头,我就打发人去拟旨。”
  他都把“朕”说出口了,太后不好再阻拦,只强调:“无实封,也罢了。”
  齐王本来已经坐下,听到这里,起身向皇上拜了拜,“兄长行动不便,我这里替他谢皇上隆恩了。”
  “你谢的也太敷衍。”皇上摇摇头,侧过身向许京华招手,“侄女叫什么?来,我有好东西给你。”
  许京华觉得这皇帝跟普通人好像也没什么差别,并不可怕,听他和太后说话的语气,也很亲近,就大大方方走过去,在皇帝面前跪下,磕了个头,说:“许京华拜见皇上,谢皇上封赏我父亲。”
  “京华,这名字取得好,快起来。”
  许京华一站起来,皇上就感叹:“京华长得真高,多大了?”
  “十四岁。”
  “才十四就这么高啊。”皇上笑着看一眼对面的齐王,“我记得小五十四岁的时候,也就将到我肩膀,被我叫了很久‘小矮子’。”
  齐王:“……”
  太后笑起来:“他是长得晚。”
  “就是,我长得晚,现在不矮就成了。”齐王说到这儿,突然灵机一动,“皇兄还笑我,你家琰儿也长得晚啊!两年前,他肯定没有现在的京华高。”
  无辜中箭的大皇子刘琰:“……”
  片刻功夫,许京华捡了俩乐儿,肚子里简直要笑开花,只是不敢当着皇上面大笑。
  皇上就不一样了,他回头看一眼自己儿子,便哈哈大笑:“好像真的是,哈哈,琰儿这一年多窜高了不少。”
  刘琰:“……”
  幸好还有太后主持公道:“你们兄弟俩斗嘴,怎么还捎着孩子?一点长辈样子都没有。”
  皇上笑道:“娘娘教训的是,扯远了。我给京华带了份见面礼。”
  他说着一抬手,边上侍立的内侍便捧着一个漆盘上前,跪在皇上身侧,将漆盘举高。
  许京华见漆盘里铺着绢帛,绢帛上有一个金项圈,上面还挂着金锁护身符什么的,心里有点奇怪,这些东西不是给幼儿的吗?在怀戎的时候,她见过邻家生了儿子,有长辈给银锁或护身符,说是保佑孩子平安长大,可她都长大了呀!
  “这……这不是……”太后忽然出声,许京华转头看她,见她满脸惊讶,还有点不赞同之色,“这是章德皇后留给皇上的,怎么能给她?”
  皇上伸手拿起金项圈,轻轻摩挲上面缀着的金锁和护身符,微笑道:“不错,这是我亲生母亲唯一留给我的东西。当年她决定让娘娘带我出宫,把这金锁和护身符装进荷包,挂在我身上,说是高僧祝祷过的,可以保我一世平安。”
  他说着,抬头看向许京华,“后来娘娘带着我,一路从北到南,经历无数艰险,我们都平安渡过,想来这护身符是真的有些效力。京华,今日我把这个送给你,望你一世平安康乐、多福多寿。”
  皇上说的时候,神色很平常,旁边听的太后却侧过头,抹了抹眼泪。
  许京华听完来历,知道这东西意义非同寻常,哪里敢要,忙推辞说:“这么贵重的东西,京华不敢要。”
  “东西虽然贵重,但更贵重的,是情。”皇上侧头看向太后,“而且我如今已是天子,用不着这些了,你年纪还小,戴上这个,既得佛祖保佑,又能一沾天子气运,想来无论什么邪祟宵小,必都不敢近你的身。”
  这话说得十分诚恳,许京华能听出皇上是真心诚意,她没法再推辞,就也回头看太后。
  太后已擦干眼泪,见她看过来,终于点了点头。
  许京华便重新跪下,让皇上给她戴上项圈,又磕头道谢。
  皇上伸手扶了她起来,笑道:“好了,都是一家人,以后不用如此多礼。”又比比身后大皇子,“这是我的长子,叫刘琰,比你大两岁,你就当是自家哥哥一样,不用怕麻烦,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他。”
  许京华被扶起来时,正好面对刘琰,清楚看到他皱着眉若有所思,不料皇上手一比过去,介绍到他,他便立刻如换了张脸一样,笑得温柔又和善。
  “还是……不了吧?”许京华寒毛竖起,心里嘀咕。
  偏那位大殿下为了表示亲近,还叫她:“京华妹妹,我就住在东偏殿,有事千万不要同我客气,直接去找我,或者打发人来说一声,都成。”
  “……”
  许京华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特想揪着刘琰衣领大喝一声:“谁是你京华妹妹???”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码字,都拖到很晚才睡,晚睡,脑子就不好使,写得就慢,恶性循环,所以昨晚没写完,也没敢熬夜,不想重蹈覆辙……不过我会为了明天早点更而继续努力的~!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秋秋、蛋黄酱 10瓶;簪纓の豆腐愛讀書 5瓶;22978863 3瓶;youran 2瓶;妞妞大魔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章 就医
  许京华最终忍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皇上刚送了她一件那样珍贵的礼物,她不能和他儿子一般见识。不过她做不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套,到了只回了刘琰一个僵硬无比的微笑。
  皇上送完礼没再多留,“原先还想在娘娘这儿蹭个团圆饭的,眼下瞧着保定侯路上辛苦,恐怕得休养些日子,我就不添乱了。等保定侯身子调养好了,我再设宴为娘娘和保定侯母子团聚庆贺,如何?”
  许俊全程不知道他说的是谁,只呆呆坐着。
  太后笑道:“好啊,等他调养好了,我也宴请皇上和各宫妃子,大伙同乐。”
  皇上瞧出许俊敬畏自己,便没和他多说,只嘱咐齐王:“双柳巷宅子恐怕一时不能住得舒适,要不让保定侯先暂住在你那儿?”
  “我也是这么想的,已经打发人收拾院子了。”齐王说着看向太后,“娘娘恐怕想留下京华吧?”
  太后道:“这些待会儿再商议,皇上去忙吧,他们父女俩好安置。”
  皇上点点头,站起身,又回头跟刘琰说:“你平日无事,多帮你五叔照应着保定侯……”
  “琰儿每日还要上课读书,怎能说无事?”太后插嘴,“无事的现有一个刘毅,用不着耽误孩子功课。”
  齐王笑道:“正是,琰儿也是个孩子呢,用不着他。我家王妃能干得紧,大哥交到我这里,连母后都不必多操心。”
  皇上只好笑道:“好吧,那我便不操心了。”又特意说了一句不用许俊送,才告辞离去。
  许京华跟在齐王、刘琰身后送完圣驾,又带着两个太医回来,先给许俊看腿。
  他这是陈年旧伤,当年断腿后就没接好骨头,疲累了,痛是难免。两位太医看过,果然如许京华说的一样,建议先施针止痛,再贴上几剂膏药,慢慢调养。
  太后瞧着许俊脸色不好,又让太医诊脉,看看内里有没有什么毛病,也好一块治了。
  “对,他近几天总是咳嗽。”许京华帮忙补充病情。
  许俊摆摆手:“不要紧。”三个字刚说完,就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于是他的话直接被忽略,两位太医重新望闻问切,诊断了一番,却没说结果,而是请求太后,让他们先退出去,商议一下。
  太后心里一沉,去年先帝病重时,太医们也是这样,不敢下结论,几个人聚在一起嘀嘀咕咕,意见还往往不太一致,到最后谁也不敢轻易用药,太平方子拖上一阵,人就没了。
  “去吧。”心里这么想,太后面上却没露出来,打发了个内侍带太医出去,等人走了,无事一样问许俊和许京华,“饿了吧?眼看午时了,想吃什么?”
  许俊当然不好意思点菜,许京华却还记着没吃成的炸馉饳,脱口答道:“我爹想吃炸馉饳!”
  许俊:“……谁想吃?你想吃就说你自己想吃!”
  “你明明念叨了一路,我刚才要不是为了给你买这个,用得着溜出去吗?”
  刘琰正悄悄往外走,听见这句,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
  细瘦高挑的少女,下巴抬起,叉腰站着,动作称得上粗鲁,言辞也甚是不敬,但在场的人都看得出,她同父亲之间,远比一般父女、甚至母女,还要感情深厚。
  “原来她不是出去胡闹。”刘琰转回身,默默出了大殿。
  太后那边儿正听许京华说得热闹,没留意到他,“是吗?你还自己跑出去给你爹买炸馉饳了?”
  她这样温柔慈爱的人开口问,许京华就有点不好意思了,乖乖放下手,答道:“没买着,人家说,如今没有卖那个的。”老店主儿子赌博那一节,她怕说出来长辈担心,就没提起。
  太后点点头:“还有什么别的想吃的?京华喜欢吃什么?”
  “我什么都吃。”
  许俊这会儿回过了神,插嘴教训她:“路上教你的规矩都忘了?怎么同谁说话都你啊我的?我真是把你给惯坏了。”
  这事儿许京华不敢犟嘴,老老实实重说:“孙女什么都吃,从来不挑食,就是吃得多。”
  太后、齐王齐齐笑出了声,殿内侍候的宫人和内侍也都偷笑,许京华却一点儿都不害羞,补充道:“我爹说这是我身上唯一一点好处。”
  许俊抬起手捂住脸,已经不太想认这个女儿。
  “你爹说得没错。”太后站起身,捏捏许京华脸颊,“而且我们京华正长身体呢,就该多吃。你陪你爹坐着,我去安排午饭。”
  许京华看着太后离去,另一边许俊已经和齐王聊了起来,“我恍惚听见皇上提起双柳巷?”
  齐王笑道:“对,大哥还记得双柳巷吗?”
  “这么一说,恍惚有点记得,我小时候住的那条巷子,巷口有两棵大柳树,我有一次爬上去玩,还摔下来了。”
  “娘也提过这事,说你头朝下掉下来的,摔的满脸血,可把她吓坏了。当时外面找的大夫不敢给治,还是章德皇后——就是皇上的亲娘——遣人来给你治好的。”
  许俊不由伸手摸上后脑头顶,“那我却不记得了,但我头上这里,现在还有个坑。”
  许京华听他们两个说话蛮有趣,就在老爹旁边坐下,笑道:“原来我这淘气是随我爹啊!”
  许俊回手推了她头一下:“我那时才四五岁,你现在都多大了,还随我?再说你是个姑娘!”
  “姑娘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