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之首辅-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砚一直抱着他; 直到有人来催时,才放下他和陆秋歌告别。在出门的时候; 他好像听到了一声哽咽的哭音。
“唉~”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人生自古真的是多离别啊……”
泰山离上元府不是很远; 就在上元府的临府登州府的奉高县; 但仪仗队的行进速度不快; 到达也得花上半个月的时间。
在皇帝御驾行至鹿鸣县的时候,从泉州府送出的文书在先到达上元府后又赶到了鹿鸣县,递交兵部尚书后才转送到萧旻的手中。
“张云高这个蠢货!”宽敞的御辇内,萧旻愤怒的将折子给摔到了地上,喘着粗气咬牙切齿的说到:“假传军情,六万大军硬生生被逼反,你还是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你怎么对得起朕对你的重用!”
随行的庞永听到马车里的动静,试探的问了一声。“陛下?”
“停驾,朕要下去吹吹风。再有,让闻辉风来找朕。”
不消片刻,在庞永的指挥下,庞大的仪仗队先后停下。萧旻下车后,在侍卫的护卫下找了一片树荫下站着,闻辉风也随之赶到。
“参见陛下。”
“起来吧。”接着萧旻又屏退左右,而后才开口道:“泉州府那边出事了,张云高那个蠢货贪污军饷,刺伤士兵,逼得六万水军反叛,将他扣住了。”
“兵变?!”闻辉风大吃一惊。前段时间还在大肆宣扬张云高重挫倭寇之事,怎么到了今天突然变成他贪污军饷导致兵变了。反转之大,让他一时半会儿都没接受过来。
“是造反!”萧旻暴怒道。“扣押张云高,向朕施压,朕看他们就是想造反!不止张云高该死,他们也统统该死!”
闻辉风看萧旻已经有了失去理智的苗头,顾不上其他,连忙劝说道:“陛下,泉州水军纵然有错,但罪应该不致死,毕竟是寿远郡公有错在先,可能还有一些人趁机挑唆才会生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而且倭寇之患尚未解决,大凉还需要那六万水师。如果在这种关头,将泉州水军全部治罪的话,只会让亲者痛,敌者快。当务之急是怎么抚平军愤,安六万水军的心。”
萧旻的心稍稍平复之后,才沉声道:“朕数天前已经让梅芷去泉州了。”
“温女卿?”闻辉风讶然一声后,说到:“陛下,此举真的是再好不过了。满朝文武没有比温女卿更适合去劝退的人了。
一直统领泉州水军的人是温老将军的旧部单寒,此人在泉州水军中威望不低,温老将军又对他有救命大恩。如果温女卿前去劝抚的话,十有八九会成功。”
闻辉风的心里其实还有疑问,数天前就已经让温梅芷出发去泉州府了,难道陛下有未卜先知之能,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还是说另有原因,只是不想让他知道。
“朕还是不放心。”萧旻沉吟了片刻之后说到。“闻卿,你去草拟一道圣旨,着冠军侯章钟凌带五万禁军火速前往泉州,如果劝抚不成,就当作叛贼直接剿杀。
还有,让户部尚书不用跟着去泰山了,让他即刻返程回上元府,相关粮草、军饷由他负责调配。若是还有人敢从中贪污,诛全族!”
“臣遵旨。”
“此事暂时不许宣扬出去。”
“臣谨遵圣意。”
**
五天后,一行人到达奉高县,而后在泰山之下驻扎,建起大帐充当临时的行宫。围绕着皇帐,其他人就地驻扎。
本来要是时间充足的话,在这里就会兴建行宫,但萧旻提前了封禅的时间,让这里根本就来不及准备。
封禅不是说进行就进行的,在这之前还有祭坛要搭建。一切礼度都是沿袭前朝诸葛武帝封禅时的礼度。
首先是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然后是在山顶筑坛,祭坛要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
除了泰山祭坛,其附属神山,社首山也要筑祭坛,建的是八角方坛,号“降禅坛”。封禅祭祀的顺序也同建祭坛的顺序相同,先是封祀坛,而后登封坛,最后降禅坛。
在祭坛搭建期间,皇帝就开始斋戒,为不久后的封禅做准备。宁砚这些做臣子的,自然是和皇帝一样纷纷开始斋戒。
而在另外一边,温梅芷也赶到了泉州府。她来之时,萧旻给了配了两百人随行护送,刚到府城城墙之前便被城墙上的士兵喝止了,一支支闪着寒光的利箭已经瞄准了他们。
卫军统领都不觉得有些发怵,捏着剑柄的手已经发白,不时的咽上一口唾沫。而与之相比的温梅芷却是面色不改,心平气和的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温梅芷上身是白色的襦,搭配浅蓝色的裙,两只手背在背后,眸色清寒,一眼看去,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城下是什么人?”城墙上守卫的秦虎粗声喊到。
温梅芷平声答到:“持圣上手谕,接管泉州水军一切事宜。”
秦虎一听,捧腹大笑起来。“你个妇人家家的,恁的说什么胡话,陛下怎么会派一个女人来掌兵。速速回家去,老子不是唬你,这些箭可是不长眼睛的。”
温梅芷也不恼,等秦虎笑完后说到:“我要见单寒。”
秦虎一愣。“单将军?你见单将军干什么?”
“如果你们还免除兵变之罪,就按照我说的来。”
秦虎听了这话,心里开始犹疑起来。“我凭什么相信你。”
“我有一物,你拿去交给单寒。”
“行!你等着,我下去取。”说完,秦虎便转身下城楼。没一会儿紧闭的城门打开了一点,秦虎大咧咧的走了出来。
温梅芷将从马车内取出的东西双手递给秦虎。
“这什么东西?”说着,秦虎就准备掀开外边包着的锦布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只是他刚伸手就被温梅芷制止了。
“奉劝一句,别动,别看。还须双手捧之交由单寒,不然最后吃苦的是你。”
“你吓唬谁呢?”虽然这么说,但秦虎到底是没敢再去动,老老实实的用双手捧着重新进了城。
温梅芷看着重新关上的城门,望着城门之上的“泉州”二字开始出神起来。
府城县衙。
秦虎先是找到了赵成,和赵成说明了刚才的事情。然后两人一同去找单寒。单寒也住在府衙中,但不是自愿来的,而是被他们“请”来的。
在得知赵成等人兵变已成事实之后,单寒大怒之下差点没提剑砍了赵成的脑袋。后来还是其他将士阻拦才保住了赵成的命。
事后,自觉御下无方,难辞其咎的单寒自己解甲,不反抗的被赵成等人带到了县衙里住着。不管赵成等人怎么求,都不去掌兵,俨然将自己当成了罪人。
“将军。”
“将军。”
两人单膝跪下行礼。
端坐的单寒连眼睛都不睁,冷声说到:“我不想看到你们,马上滚。”
赵成低着头说到:“请容许卑职先说一件事。”
“除了朝廷来人,别的事情我不想听。”
“刚才城外来了一位女子,自称手持圣上手谕,来接管泉州水军。”
单寒猛地睁开了眼睛。“女子?!”
赵成回到:“是。她还要求见将军,并且送来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在这儿。”秦虎将东西递了上去。
单寒起身接过,然后放在桌子上将裹着的锦布一点点的打开,当里面东西的一角进入单寒的视线后,单寒的整个身体好似僵住了似的。
“这……这是……”
颤抖着手,单寒将锦布完全掀开,一面折叠整齐的残破的,带着血迹的军旗露出了真容。单寒布满老茧的手在军旗上缓缓抚过,那双虎目也渐渐的溢上了泪水。
见单寒背对着他们一动不动,秦虎忍不住喊了一声。“将军?”
单寒猛地转身,两手捏住军旗的两角,然后轻轻一抖,那面黑色的军旗在赵成和秦虎面前展开,一个大大的“温”字重重的敲在了他们的心上。
这面军旗他们没有见过,但关于它的故事,他们烂熟于心,它只属于一支军队。
温家军!
“温家军……温家军……温家军!”单寒一连念了三声,一声比一声响亮,当最后一声念出口后,眼眶中的泪水随之而落。
“将……将军,那她……她是?”秦虎结结巴巴的问道。他刚才好像没有说得罪那位女子的话吧?应该没有……吧。
“她?”单寒朗声一笑。“她名温梅芷,温家唯一后人,当朝正四品女寺卿!”
说完,单寒郑重的将军旗给折好,双手捧着大踏步走了出去。秦虎悄悄的松了一口气,还好他刚才听劝将军旗捧了回来。
其实他本来是准备是一只手随便的提着的。那样的话他罪过可就大了,亵渎军旗,还是温家军的军旗,单寒能把他的皮给剥了。
“我们快跟上去。”
“哦,是!”
城门处,快步赶到的单寒直接下令将城门打开,士兵照做。
城门打开后,单寒看向不远处的温梅芷,嘴唇颤了颤,然后一步步的走了上去,最后在离温梅芷有三步远的时候停了下来。
单膝跪地,将军旗高举过头顶,单寒几乎是用吼出来的声音说到:
“温焱将军帐下左先锋单寒见过小姐!”
※※※※※※※※※※※※※※※※※※※※
我觉得还是应该申请榜单的,不然没榜单要求字数鞭策着,我就完全……浪去了。
封禅相关是根据唐高宗封禅过程来写的。
第80章
光艮县县衙大牢。
张云高还是兵变那天晚上被抓时的一身单衣,多天的牢狱生活让他变得蓬头垢面; 再加上整天里担心自己的小命; 眼里布满了血丝,脸上也没有血色。
听到有脚步声传来; 张云高惊恐的缩到了墙角; 用地上的被子将自己整个蒙住,在里面瑟瑟发抖。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把门打开。”一道清冷的女声让张云高怔了一下; 然后偷偷的掀开被子的一个角往外看去,等看到温梅芷后; 整个人狂喜的连滚带爬的朝温梅芷接近。
“温女卿; 是不是陛下派人来救我了?你快带我出去!这里都是叛军,我快被他们折磨疯了。”
“还有我!温阁下!还有我!”被关在隔壁的薛胜两只手使劲的往外伸; 朝着温梅芷急切的喊着。
牢房外面的秦虎一声暴呵; 双目圆瞪,怒道:“你个狗官,说谁是叛军呢?!”
张云高被吓得一屁股跌倒在地上,这才发现牢外还有三个人; 看了看温梅芷; 又看了看秦虎、单寒和赵成,张云高哆嗦着不知道说什么了。
“你……他们……”
“囚车已经在外面等着了。”温梅芷开口道。“寿远郡公; 你的事情陛下都已经知晓; 回京之后三司会审; 自会做出决议。”
张云高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不是惊慌; 而是庆幸。只要不待在大牢里被泉州的水军关押着; 他的小命就能保住。
等回了上元府,再让他女儿去给他求求情,说不定他就什么事都没有了。那时候,他迟早有一天要和泉州府的这群叛军算账。
“回京!我回京!我现在就走!”张云高连连点头。
看温梅芷侧过身子后,张云高着急忙慌的就跑了出去。
温梅芷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看来他还不知道这次回京等待他的是什么,几乎让封禅大典成为笑话,只是这一点,在萧旻的心中已经容不得他了。
可笑他还以为离开了泉州府就能保住性命了,殊不知这是在把自己往断头台上送,张贵妃怕是也会被他连累到冷宫的下场。
薛胜见张云高跑了,温梅芷也没有放了他的意思,扯开嗓门朝张云高求救起来。“郡公爷!还有我啊!您不能丢下我啊!”
这时候张云高哪里还顾得上他,而且张云高早就把这次的事情全都怪在了薛胜的头上,想他死还来不及呢,更别说伸手拉他一把了。
“小姐,那他怎么办?”单寒指了指薛胜。
温梅芷淡漠了扫了薛胜一眼,而后道:“祭军旗,振士气。”
薛胜一听,两眼一翻直接就晕了过去。
温梅芷到的第三天,章钟凌带着五万禁军疾驰而至。禁军是从整个大凉挑选的精锐将士,与泉州水军一比,高下立判。
对此,温梅芷也不得不承认。大凉对水军的不重视,再加上官员贪腐,军士无斗志,也难怪数倍于倭寇的人也经常被打的落荒而逃。
“章将军,可否应梅芷一件事情?”
县衙正堂之中,温梅芷执晚辈之礼对章钟凌道。
章钟凌点头说到:“你尽管说就是,倭寇之情你肯定比我清楚,陛下也密旨交待我,到了泉州,与你商议行事。”
“请章将军率五万禁军接替泉州水军,先守大凉海防,但不出海,只守不攻。”
“要守多久?”章钟凌问道。
“三个月。”温梅芷给出了答案。“我要用三个月的时间重新训练泉州水军。”同时她也要用这三个月的时间等一个结果。
前往倭国的使节早已经派出,就等他带回来倭国与大凉的盟书,那个时候才是泉州水军出海剿倭的时候。
章钟凌沉吟片刻,而后郑重说到:“好,这三个月我会竭尽所能不让倭寇再伤我大凉百姓一人!”
“梅芷信您。”
**
等泰山三处祭坛建好,大雪已经覆盖了山头,十一月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宁砚被告知三天后登泰山之后,宁砚松了一口气。
这口气是替章严维松的。六十多的年纪,本就积病在身的身体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下更是雪上加霜,已经有好几天没有下过病榻了。
宁砚干脆直接从自己的帐中搬了出来,每天歇在章严维的帐中,方便随时照顾着。宁砚是真的担心,担心章严维撑不过这个冬天。
服侍着章严维将药给喝完,在他背后垫上枕头,让他舒服的靠着。“章公,三天后就开始封禅了,等封禅结束就能回上元府了。”
章严维咳嗽了两声,虚弱的说到:“怕是我这身子都撑不到回去的那天了。”
“怎么会呢。”宁砚宽慰到。“您这样的人注定要长命百岁的,等这场病过去了,一切都好起来了。”
“生老病死,自有定数,强求不得的。”章严维低声说到。“清墨,我若是不在了,日后你就多照拂一下章家。”
宁砚点头。“您不说我也会的。”
章严维歇了一会儿,又说到:“三天后的封禅我肯定是去不了了,以我这把老骨头是登不上岱宗,你一会儿就代我禀明陛下,请他恕我之罪。”
“嗯。陛下仁慈,肯定不会怪罪的。”
章严维没了声音,好一会儿,才响起了微乎其微的声音。“我再睡一会儿。”
宁砚闻言,扶着章严维躺下,然后帮他把被子盖好。又往火盆里填了几块炭火,确认烧起来后,宁砚才穿上大氅走出了大帐。
看着不远处银装素裹的泰山,宁砚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三天后,十二月初一。
萧旻一身黑红相间衮龙袍,头戴平天冠,在文臣武将的跟随之下,先登封祀坛,祭祀之后,开始登泰山。
因为已经提前让人扫雪开路,所以登山的难度稍稍降了一些。但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还是和刀割的一样疼。
宁砚的位置比较靠前,他能看到萧旻的情况。那一身衣冠的重量本来就不轻,即使有人搀扶着也依旧轻松不到哪儿去。
但萧旻隐忍的很好,如果不是看到他脸上时不时翕动的肌肉,都看不出来他是在咬牙坚持着。
反观跟在萧旻身后的萧启崇虽然冻的鼻尖都红透了,但兴致倒是挺足的。到底是年轻力壮,虽然养尊处优,但气力还是足的。
泰山登到一半的时候,宁砚等人便要止步了。山顶的登封坛他们是没有资格去的。萧旻和萧启崇带着礼官和随从,以及其他两国的使臣继续往上走。
封顶之后,萧旻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祭祀的环节。
“……恭承大宝,十又五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注1)
繁杂冗长的祭文祭天之后,接下来是由萧旻将他亲手所写的封禅玉册放于搭建好的石室之中。玉册是不示人的,上面写了什么,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放进石室之后,除了上天之外,其他所有人都不能观赏。
挥退左右之后,萧旻独自一人拿着玉册进了石室。在石室的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祭台,萧旻迈步走了过去。
“大凉国主萧旻,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东岳泰高山门,投玉册一通,乞三官九府,延萧旻寿。”(注2)
默念完之后,萧旻双手将玉册放到了祭坛之上,而后双手合十,接连三拜。又静立一刻钟后,才转身离开石室。
在他离开石室之后,石室的大门就被放下,杜绝了以后有人想私自进入其中窥探或盗取玉册的可能。
登封坛祭祀之后,萧旻等人又原路折回,与半山腰等待的人会和之后下了山。
第二天,萧旻又来到泰山的附属神山,社首山上的降禅坛祭祀。这里的祭祀结束后,这次的泰山封禅才算正式结束。
封禅结束之后的次日,封禅的队伍便开拔回上元府。但这一次回程注定了不平静。在走到一半的时候,队伍被迫停了下来。
皇帝病重。
而且病的来势汹汹,一众太医束手无策,更有甚者言皇帝怕是时日无多。一连几天,萧旻都处在没有意识的昏迷之中。
宁砚有机会去看过一次,发现萧旻的症状居然和他曾经见过的重度金属中毒很像。在他看到大太监给萧旻喂丹药的时候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本来还以为是泰山严寒让萧旻受凉患病了,没想到萧旻这病完全就是自己给自己找来的。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寄托希望的长生不老药却是催命毒药。
太医也不是庸人,没过多久他们也发现了萧旻的病因,但可惜的是,他们对此束手无策。他们都清楚,皇帝已经病入膏肓,回天无术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条封禅路竟然成了皇帝的大行之路。
四天之后,也许是因为回光返照,萧旻稍稍恢复了些许精神气。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萧旻开始着手交待起身后事来。
先是单独和太子谈了半天的时间,之后又将章严维等一众老臣叫去,至于说了什么,宁砚不清楚。
又两天后,萧旻溘然长逝。
太初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帝崩于登州奉阳,享年四十又五。
※※※※※※※※※※※※※※※※※※※※
注1:来自唐玄宗封禅玉册
注2:武则天封禅金简。有改动。
封禅的玉册都不示人,因为上面写的都是私人愿望,比如长生不老什么的,但唐玄宗例外,他将自己的玉册给大臣读了一遍,那个注1就是其中后面的内容。因为他没光着自己,还写了百姓。
皇帝驾崩突然又不突然,四十五,在皇帝里也不算短命了。之后就是新一代登场了,本文应该也快完了,有点舍不得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福尔摩斯迷妹 20瓶;赤雪の旋律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因为是在冬季,遗体能保存的时间稍长一些; 但朝臣也不敢耽搁; 皇帝在奉阳县驾崩后,本是封禅的队伍便快马加鞭的往上元府赶。
消息早就已经六百里加急提前到了上元府; 等皇帝的遗体到上元府后立刻就被迎进了皇宫。小殓礼后; 放着大行皇帝遗体的梓宫就停放在在了紫宸殿。
萧旻在世时,在紫宸殿歇息的时间远比他的寝宫要长; 所以在这里停灵,更有“寿终正寝的意思”。
宁砚连家都来得及回; 就被安排在了统一的官舍中居住; 不止是他,京中五品以上官员都被安排在了一起; 服素斋戒。
至于品级更低的官员; 则是被统一聚集在宫门外进行斋戒,期间都是不允许回家的。宁砚也只能让柴浪帮他送了消息回去。
开始大殓的第三天,四品及以上的官员被带进了宫。有司备祭馔后,各就位哭。在这种情况; 即使再不想哭也要把眼泪挤出来。
而且宁砚也是有伤感的。总的来说; 萧旻这个皇帝对他是不错的,而且不论近两年; 萧旻也真的算是一个明君。
他做到了虚心纳谏; 勤俭朴素; 做到了亲贤臣; 远小人; 不说爱民如子,但也心怀百姓,心忧大凉。
他甚至比大凉之前的任何一任皇帝都要勤勉,十多年来,早朝缺席的次数寥寥无几,朝中的事情也几乎是事事过问。
变法新政以来,从各方面来说大凉都进步了太多,从与突厥一战片税未加就能看出来。但好像明君无法逃脱晚年昏聩的魔咒似的,对突厥的大胜让他膨胀了起来。
一场封禅路成了导火索,让他因为长期服用丹药的身子彻底积重难返,龙驭归天。在宁砚看来,萧旻的功是远大于过的。
太子,或者用嗣皇帝来称呼更合适,跪在最前面,双目无神,眼眶通红。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嫡子,萧旻对萧启崇是很关爱的,所以萧启崇对萧旻的感情也很深。
都过去了好几天,萧启崇都没有从这个打击中缓过来,茶饭不思,整个人跟大病了一场似的,脸色苍白,身形消瘦。
哭灵没过多久,以太子太傅纪良和为首,章严维与闻辉风两名首辅紧随其后的一行人走进了紫宸殿。大太监庞永也在其中,双手捧着一个紫檀木盒,里面装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大行皇帝遗诏在此,请殿下听诏。”纪良和取出了木盒中的锦帛,双手托着朝萧启崇说到。而萧启崇却像是没听到似的,低着头默默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纪良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都说天家难有父子情,但放在眼前这对父子的身上从来不从适用过。
他是萧启崇的老师,萧启崇重情他知道,但放在一国储君,即将的皇帝身上,是好还是坏,谁也不知道。
不管萧启崇回应不回应,遗诏还是要宣读的。纪良和将遗诏打开,扬声念了起来。
“朕以菲德,嗣承祖宗洪业,君临天下甫及逾年,上惟皇考仁宗皇帝山陵永远迫功哀诚,下惟海内黔黎雕疗未复,忧劳夙夜,时用遘疾,奄至大渐……”
“……惟宗社生民必有君主,嫡子皇太子天禀仁厚,孝友英明,朕夙期其大器臣民咸哉其令望宜即皇帝位,以奉神灵之统,抚亿兆之众……”
“……凡中外文武郡臣咸尽忠秉节,佐辅嗣君,永宁我国生民,朕无憾矣。诏告中外,咸使闻知。”
除了让太子继位之外,遗诏还任命了三位辅政大臣,纪良和,章严维与闻辉风。
“陛下。”纪良和换了称呼。“请接遗诏。”
萧启崇仍旧不抬头,也不去接遗诏,低着头沙哑着声音自言自语道:“我不要当什么皇帝,我只想父皇能够回来。”
三位辅政大臣听到这话纷纷皱起了眉毛。
这下,同跪在一旁的皇后看不过去了,训斥道:“皇儿,你还要任性到什么时候!你这样让你父皇怎么放心将大凉的江山社稷交给你!”
“母后,我……”萧启崇两眼通红的看向了皇后。
“站起来!”皇后重重的说到。“接过遗诏,你就是大凉的皇帝,要扛起大凉社稷,这样你父皇才能走的安心。”
萧启崇抹了把眼泪,站起来从纪良和的手中接过了遗诏,看着上面的内容,眼泪又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大殓成服之后,第十二天是小祥日,这一天,新帝释衰服,文武官员改服布幞头、布襴衫、腰絰、布袴。祭奠之后,改穿小祥服。
第二十四日,为大祥日,举行大祥祭。大祥日过后三天,祭礼已满二十七天,便结束了。帝陵提前就已经建好,在第二十八天的时候,梓宫运往帝陵,群臣哭送。
讣告诏书也已经送往周围各国,不久之后各国的使节也会来上元府吊丧。
在国丧之中,太初十二年走到了尽头。
一年之终,本来应该是欢度年节,辞旧迎新的日子,但却因为大行皇帝驾崩,举国服丧。二十七天中,要摘冠缨、服素缟,一百天内,所有的婚丧和嫁娶都被禁止。
大行皇帝入陵之后,文武官员才允许各回各家,但这其中却没有包括宁砚。他是詹士府詹士,直接对太子负责,如今萧启崇成了皇帝,筹备登基大典的事情,除了礼部就属詹士府最忙。
礼仪程序之繁多让宁砚忙起来连饭都顾不得吃,成天在詹士府、太子府与皇宫之间奔波。
偏偏萧启崇这个时候什么都不管,成天就待在紫宸殿缅怀,所有事情都撒手不管,所以内阁与六部就成天忙的团团转。
太初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登基大典在太极殿举行。大典上定下了萧旻的谥号与庙号。庙号为“宣宗”,谥号为“大凉宣宗敬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圣皇帝”,世称“凉宣宗”。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宁砚才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当天晚上他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因为知道他要回来,家里人包括两个小不点都没睡,点着灯坐在正堂内等着他。
“大人,到了。”柴浪将马车停下,然后撩开了帘子。寒风一吹,疲惫的在马车上昏昏欲睡的宁砚这才清醒过来。
拍了拍脸颊,然后起身下了马车。穿着棉衣候在门口的郭全在看到马车的时候就跑去通报了。所以他刚下马车,跑出来的小宁颂就冲过来抱住了他的大腿。
“阿爹!阿爹!阿爹!阿爹!”兴奋的叫个没完。
因为腿儿短落在了后面的小宁悠也赶了上来,伸手就想让宁砚抱。“爹爹~”
看着一对福娃娃似的儿女,宁砚高兴的一身的疲惫都散去了,牵着小宁颂,抱着小宁悠朝站在门口的白淑兰与陆秋歌走去。
“娘,秋歌。”
白淑兰连忙招呼道:“快进来,外面冷。”
一家人一同进门,绕过影壁进了正堂,陆秋歌塞了一个暖手炉给宁砚,宁砚乐呵呵的接过。
“奶奶,阿娘,你们看你们看,爹爹长胡子了。”小宁悠在宁砚的怀里,两只清澈的眼睛盯着宁砚的下巴看着。
宁砚一摸下巴,果然,一段时间不打理胡子就又长出来了。他还记得章钟凌曾经还建议过他蓄须,但这点他是怎么都不想接受,总感觉自己留了胡子奇怪,所以经常打理的干干净净。
摸了摸小宁悠的小脑袋,宁砚笑着说到:“有胡子阿爹是不是就变难看了?咱家小悠儿不会嫌弃我吧?”
“不会的啦。”小宁悠奶声奶气的说着。“你是小悠儿的爹爹,不会变难看的。”
宁砚笑出了声。“你这是什么逻辑。”
趴在宁砚大腿上的小宁颂也不甘寂寞,扯着宁砚的衣服喊到:“阿爹,你低下头来,我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