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重生九福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着刘嬷嬷去看看也是可以的。”

    芸兮正在想要不要跟着去呢,纳喇氏已经笑着说道:“婶娘也知道,如今老爷要外任几年。等一下侄媳妇要去纳喇家那边看一下,芸兮也是要去见一见的。”

    老太太眼里闪过一丝精明,笑着说:“那也行,你们就先去吧。让芸兰带着这些添妆去见见蕊儿也行。”

    这芸兰一去,芸蕊看到这些添妆心里满意欢喜的对象自然是她,而不是芸兮。芸兮倒是不在意这些,只是心里好奇纳喇氏等一下要见的人是不是那“侄女”。

    芸兮站起来,恭敬得说:“那些添妆只不过是兮儿对大姐姐的祝福之意,如今礼送到了,兮儿已经很是高兴了。只是如今大姐姐正是忙乱的时刻,去了一个芸兰姐姐已经很是不便。兮儿也不是不懂事的,今日也不去打扰大姐姐了。”

    至于芸兰,反正是听说那日回府后,很是高兴得意,看来是得到了芸蕊的某种暗示好处。只是不知道这些好处有没有实化的一天。一心一意只顾高兴的芸兰,当然没看到她回去之后,芸蕊脸上止不住的鄙视。

    而这厢纳喇氏留下芸兰,带着芸兮、钟嬷嬷一起坐了头辆马车。

    车子行驶了一段时间,芸兮感觉出了东府之后,才疑惑的问道:“额娘,虽说我们要去拜访的人对以后开店之事很重要。可是也不急着这么一时片刻啊,虽然女儿也不太喜欢呆在那东府。可是我们就这样离开,留了芸兰姐姐一人。。。”未尽之意,自然是这样会不会让老太太觉得自己府里的人对他们很是不尊重,更何况如今这芸蕊又是皇子福晋。

    “这也是没办法,哪知道那人偏偏也是今日出来。而老太太又早早说了让我们今日去送添妆。”纳喇氏也叹气道:“无奈之下额娘只能先去送了添妆。想来我们送的礼不薄,理由也还是过得去,她们最多也就是心里不舒服。”

    这到底要见的人是谁,这么神秘,看纳喇氏的意思是只有今天才有机会看到,因此才不惜有点得罪东府那边。

    芸兮脑子飞快的转着,慢慢联系起来。脑里渐渐有了一点思路,难道是她?

    芸兮一想到也许见到的是这人,心里忍不住的激动。眼睛闪闪发亮,声音带着很明显的兴奋说道:“额娘,你怎么认识她的,我都不知道。”

    纳喇氏倒没想到女儿反应这么大,更没想到女儿竟然会隐隐猜到,虽然刚才的问话还带了点不确定。

    纳喇氏使了个眼色给钟嬷嬷。

    钟嬷嬷会意,从怀里掏出一张礼单递给芸兮。

    芸兮急忙翻开礼单,想确定心中所想。

    ===============================================

    想想这周是小封推,虽然数据不好,收藏,推荐好少。但是进入还是两更配合一下这次的推荐。嗯晚上吃点会还有一更。请大家多多收藏多多给票。。THANKS

正文 第二十章 四福晋

    “掐紫珐琅双龙耳方形花觚一对,芙蓉石送子观音一对,玛瑙巧作渔翁垂钓佩一只,琥珀竹林七贤摆件一座,红缎地绣云蝠纹衣料六匹,白地缂丝八仙图衣料四匹,金镶月光石、宝石耳坠发簪一套,银烧兰嵌珊瑚簪一对……”礼单上方写着:敬献给四嫡福晋乌拉纳喇氏。

    芸兮确认了心中想法,心中更是高兴,原本就一直苦恼怎么搭上四阿哥这条线,如今倒是有了。不管怎么样,就算不是为了那店铺的事情,也一定要与四福晋交好。不过:“额娘,你怎么从来没有和我说过认识四福晋啊。”

    钟嬷嬷在一旁笑着说:“纳喇氏和乌拉纳喇氏本就是同源之姓,只是乌拉纳喇氏是其中的一条分支而已。

    原来是这样,芸兮轻轻点头。

    纳喇氏笑着说:“也不是那样的原因。额娘在还是姑娘的时候,也是因缘际会之下与四福晋的额娘结识。关系正如你和漪陌与玉宁那般,只是后来她嫁给了四福晋的阿玛费扬谷,我也嫁给了你阿玛。虽有心往来,但总归一些缘由,只能偶尔书信联系一番。”

    怪不得一定要挑了今日了,想来四福晋的身份也代表她不能经常出宫。看来这次也是之前额娘与乌拉纳喇家的夫人书信往来的时候,得知四福晋要回娘家一趟,才借了今天去谈那店铺的事情。

    马车不是从乌拉纳喇府大门进的,而是拐了弯从后门进入。

    。。。。。。

    乌拉纳喇灵玉自三十年嫁给四阿哥后,一直住在阿哥所,很少有机会出宫回乌拉纳喇府。前些日子,得了爷的同意,才在今日回一趟娘家。

    乌拉纳喇夫人见了女儿,行了国礼后,含泪相携回了屋子。

    母女二人许久未见,说了好一番话,才收了眼泪。

    过了许久,有下人禀报。

    “回四福晋,太太,董鄂七十家的夫人携了女儿前来请安拜访。”

    一边的早晴轻声斥道:“没见福晋和太太有话要谈吗。。。。”

    乌拉纳喇夫人连忙出声阻止:“慢着。”又转头对灵玉说道:“是额娘让她们来的,说是有些事情想和你说。”

    灵玉轻蹙眉头:“额娘,你也知道,爷他不喜欢我理会外面的事情……”

    意思自然是不想见。

    乌拉纳喇当然知道那位爷的脾性,只是一想到纳喇氏,还是轻声说道:“那董鄂夫人,你原先小时候也是见过的,那时你也唤过她姨娘,她也是最知礼的一个人。”

    也就是说可以当做是一般的亲戚见面,知礼的话那应该是个懂分寸的人。更何况又是额娘相求的,灵玉想到这也就答应了,轻声说道:“也罢,只当做走走亲戚是了。晚晴让董鄂夫人母女二人先在厅里小坐片刻。”

    说完,便与乌拉纳喇夫人进了内室,梳洗一番,整理刚才哭花了的仪容。

    芸兮耳观鼻鼻观心,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纳喇氏则是一脸笑意喝着茶水。

    过了两盏茶后,那名唤做晚晴的人,又出来引了自己几人去了暖阁的内间。

    芸兮跟着纳喇氏上前给四福晋行了福礼请安。

    灵玉看着来人,年长些的应该就是董鄂夫人了,穿着端庄得体,脸上带笑。年幼些的,肌肤胜雪,露出的一双眼睛乌漆漆的,精灵闪亮,但整个人却有一股沉静的气质,让人看了不由的多了几分喜爱。

    朝早晴点点头。

    早晴让人搬了两张小杌让董鄂母女坐下。

    几人闲聊一番,气氛渐渐融洽起来。

    芸兮笑眯眯的递了礼单给晚晴:“今天家里跟来的下人不多,如今送来的一些小玩意只是在厅子上随地摆着,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被我给漏了。烦请两位姐姐劳累一下,去盘点清楚,可行?”

    晚晴接了礼单,瞄了一眼并递给福晋。

    灵玉见晚晴反应,有些好奇,接了看一眼,只是笑笑说道:“既然如此,早晴、晚晴你二人就去看看吧。”

    这礼可是不轻啊,不知道到底所求何事,灵玉暗忖道。

    早晴、晚晴听了吩咐后领了其他丫鬟退出暖阁。

    出了暖阁,晚晴把礼单交给早晴:“你去看一下吧。我在门外守着。”见早晴点头,并走到暖阁外,悄声站立。

    灵玉见人都走了才笑着说:“不知道董鄂夫人和芸兮妹妹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呢。”

    该闲聊的儿也聊过了,该谈谈正经目的了。

    纳喇氏笑着说:“我倒没什么事情,只是来找姐姐叙叙旧的。”

    这样的意思是,要和我谈的是这才七岁的芸兮。灵玉盯着芸兮看了半晌,只见她坦然的迎视自己。想想自己十一岁就能嫁给爷,又何必小巧一个菜七岁的女娃。于是笑着说:“那董鄂夫人与我额娘去外间的小塌上好好叙旧一番,只让芸兮妹妹留下来陪我聊会吧。”

    芸兮看着屋里只剩下自己和灵玉。

    才从怀里掏出一张已经简化了内容的纸张递给灵玉。

    灵玉挑眉,接过纸张,细细看了起来。

    一时之间,屋内静的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轻轻折好纸张,放到怀中,灵玉笑着问:“这可是妹妹的主意。”

    “自然是,四福晋看着可好。”芸兮知道既然想让对方给自己的店铺做保护伞,就要让她们有信服自己的理由。

    “我看着倒是可好,只是你也知道我素来不懂这些商贾之道。也不知道可行否。。。。况且我们爷的性子,最不爱做这些事情了。”灵玉有心想入了这些铺子,毕竟按照那纸张上写的内容,后面有着巨大的利益。如今在宫里处处都需要用到钱银。

    只怕是四爷如今不愿做那出头鸟吧。

    芸兮想了想,干脆笑着说道:“这怎么能说道四阿哥身上去呢,这只是四福晋自己的嫁妆中的一部分而已。想来四阿哥是不介意四福晋以后有几间同那澜庭山庄一样效益的铺子的。”

    澜庭山庄,这么说。灵玉灵光一闪笑着说:“自然是的,我们爷倒是不管我们这些嫁妆的事情。但是给嫁妆里的铺子做些保护还是可以的。”

    芸兮听了后觉得成功性很大,就算多让点利也无所谓,只要能搭上四阿哥。心里想着,面上也流露出笑意。

    灵玉笑着说:我也是愿意与你们一同打理一下嫁妆上的生意,只不过如今我也是住在宫里。爷还没有分府,有些事情我也不太方便。。。”

    看来还需要在与四爷报备一番,不过芸兮从来没有想过会那么容易促成此事,自然听了也没有多少沮丧。

    “妹妹自是懂得。姐姐若是有了消息,只管打发人来我们府邸告知一声即可。”芸兮语调缓缓得回道。

    灵玉点头,又细细的询问了那纸张上的内容。

    芸兮自然一点一滴详细的解答。

    过了许久,有人来禀报说四阿哥在门口等福晋回宫。

    芸兮忙与从暖阁外间的纳喇氏回避,索性见事也谈的差不多了,就悄悄的告辞,准备从后门回董鄂府。

    四阿哥胤禛穿着一袭黑地绣团鹤海水长袍,抿嘴站立在大门口。

    苏培盛见到灵玉一行人出来,忙走到胤禛身边:“爷,福晋出来了。”

    胤禛点头,见灵玉走近了,转身打算去骑马。

    灵玉小走几步,上前说道:“爷,可是和臣妾一起坐回马车。”

    胤禛和灵玉因佟皇后早早得大婚,住在阿哥所里,处处有人监视,身边也多有别处的人。后来夫妻二人若是有要事想要说话,往往都是用着暗语。这同坐马车就是其中一句。

    胤禛正要扶着灵玉上马车时,乌拉纳喇府旁边的小巷驶出了一辆青油车。胤禛顺着灵玉视线方向也发现了,只是微微皱眉,也不说话,扶了灵玉进马车,自己也随后钻了进去。

    苏培盛机灵的上前亲自驾车。

    待马车行驶了一段时间。

    胤禛开口:“那马车可是要和你说的事情有关。”胤禛的声音低而沉稳,有一股定人心神的效果。

    灵玉笑着说:“妾身总是瞒不过爷的。”自然灵玉也根本没有想瞒,所以方才倒是直直的看着那马车。

    从袖口里取出方才折起来的纸张递了过去:“爷,看着可好。”

    胤禛接过纸张细看,眼神慢慢变的严肃起来。

    空气里也多了点紧张的气氛,灵玉喉咙发紧:“如果爷觉得不好,妾身自不会。。。”

    “没有”

    灵玉被这两字弄的有点发蒙。

    胤禛轻轻叹气,放柔了声音说道:“没有觉得不好,只是打算再细看一会儿。”

    灵玉见状,轻吁一口气。耳边又传来胤禛的声音:“你把今天在乌拉纳喇府的事情和我详细说一下。”

    这事情指的自然是和芸兮之间见面的对话内容。

    等灵玉说完,马车也正好停下。

    门外传来苏培盛的声音:“爷,福晋。到了宫门口了。”

    随后胤禛也不在和灵玉谈事,只是闭目养神。

    回了阿哥所,胤禛一人走到小书房。

    一个人坐在案几上写写画画,细细思考。

    那纸张上的内容正是芸兮想要在京城开设一间仕女屋,分成两块,一块专门贩卖各种衣饰,有限量生产的,也有高端定制的。另一块则是因为春宴的事情得到启发想在仕女屋后围出一个大庄园里面做八旗贵女夫人平日的休闲场所。

    如果真是和澜庭山庄一样属于同一个人的主意的话,那么胤禛绝对能想到四、五年之后这仕女屋身上所含的巨大利益,毕竟每三年的选秀,还有平日的社交应酬所需要的衣饰数目巨大。但是更重要的是胤禛看重那里面将产生的人脉以及各式消息来源,如果经营的好的话,未尝不是另一个粘杆处来源。至于怎么经营,胤禛心里已隐隐有了想法。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前夕

    “掐丝珐琅花卉纹花觚一对,甘黄兽钮章一块,九子墨两锭,端石三羊开泰长方砚,三彩猫形砚一方,白金镶翠钻蝴蝶胸花一支,金镶翠戒指一对,宫缎六匹,宫制荷包两对。。。”芸兮看着礼单沉思片刻,笑着对晚晴说道:“帮我多谢四福晋了,福晋可是有话要交代?”

    晚晴笑着说:“福晋说了,姑娘的心意自是明白的。姑娘前些时候送的礼很得爷和福晋的喜欢。只是爷说了不能随便收人钱财,福晋因此就派了奴婢来送了回礼。”

    芸兮只是笑着,等晚晴继续说下去。毕竟如果真不收,以那爷的性子应该是直接退了回来,而不是精心挑选这些回礼。

    晚晴见芸兮果然如四福晋说的那样聪慧沉稳,暗暗点头,又开口说道:“爷说了,福晋的嫁妆是福晋自个的东西。没有哪家爷会去要自个妻子的东西、。但是既然是爷的福晋,这嫁妆自然也会让爷的人关照一番。”

    看来是同意了,芸兮心里暗暗高兴。

    “那四阿哥和福晋是打算。。。。”

    “爷说了,虽说这些铺子福晋也参了利,但不可太多,只两成就行。另外既然有份了,自是要尽力的。听闻姑娘这边人手不够,爷让奴婢送了几个人来让姑娘使唤。”晚晴边说边轻轻拍手。

    门外进来了八人,四人是仆妇,四人是丫鬟。

    虽长相平平无奇,但眼里偶尔有丝精明。

    看来这四阿哥不愧为九龙夺嫡的胜出者,竟然能从简单的纸张中,就看出哪些铺子真正作用。不过,芸兮开设这些铺子除了赚取银钱,另一方面自然看重它的消息传递功能。索性芸兮本来就抱着现在不说以后也告知四阿哥的打算,如今只是提早了也无碍。

    芸兮笑着对晚晴说道:“四爷应该不只只派了这几位吧。”

    “自然是的,另有几名小厮管事供姑娘差遣,如今在二门外等候。”晚晴与芸兮越是接触越发的表现恭敬。

    “你回去禀告四爷和福晋,就说芸兮承四爷和福晋的帮助。”芸兮对着晚晴温声说道:“这些人就留下来吧,我自会把人安排到各自的位置。”

    晚晴听后,便告退回宫。

    回到阿哥所,胤禛与灵玉已在内室等候。

    “怎么说。”灵玉笑问道。

    晚晴躬身行礼后,才说道:“那董鄂姑娘果然是个聪慧的,见到人就说会把人安排到各自位置的。”

    灵玉听后点头,挥手让晚晴退下去。

    “爷。。。那铺子。”

    胤禛想了想说道:“以后你不用管了。每月那边自会有人来回禀,若人问起,你该知道怎么回答。”

    灵玉点头:“妾身自是知道的。只是爷,回宫后我才听说指婚的三嫂乃是那董鄂姑娘的堂姐,既然如此,为何不让她们相帮,而舍近取远呢。”

    “那两府的关系并不是那般融洽,不然当日也不会只给了添妆之物,就转而去乌拉纳喇府求见你。更何况那董鄂七十原本只是一个闲官,那彭春家的老太太自是有些看不上。”

    灵玉听了倒是有些担忧:“那爷…。。”

    胤禛摆手,冷然到:“没事,不过一个董鄂府罢了。”

    更何况看那董鄂七十也是个有心计的人,不然也不会再这几年选择去山西外任。明年,这葛尔丹。。。

    想到这,胤禛与灵玉打了个招呼,起身回了书房。

    芸兮让人抬着四福晋送来的东西来到正院,又让青书带了那八人去会合二门外的人,先让他们一处呆着。

    董鄂七十与云泽都已经在了。

    云泽看了芸兮递过去的礼单,奇怪道:“怎么是墨砚这些。”

    纳喇氏笑着说:“自是送给你的。”

    迎着云泽疑惑的表情,芸兮笑道:“哥哥糊涂了,妹妹虽然是那出主意的人,但是管理的人可是你。那些东西自然是四阿哥赏你的。”

    至于其中的意义,只能靠云泽自己去领悟,就看他能不能抓住四爷的心思。不然就算芸兮告诉他了,也只能算是一时片刻。

    “至于那甘黄兽钮章想来是送给阿玛的。”

    董鄂七十看到礼单后已是明白,见女儿这么说更是叹道这四爷的心思真是细密。

    “至于其他的,等一下让钟嬷嬷拿三匹宫缎,一对荷包给芸兰那边送去。”说完,芸兮看着纳喇氏笑道:“额娘,不怪女儿擅作主张吧。”

    纳喇氏自然不会,本来就是在锻炼女儿的管家才能,自然乐得让芸兮自由发挥。

    随后,芸兮又悄悄地说了自己开店铺的另一个关于消息的想法。

    也不管董鄂七十和云泽正在思考的样子,又说出四阿哥那边派了人过来也是要这样做的打算。

    说完后,芸兮直接端了茶水在一边歇息,留出时间让董鄂七十父子思考。

    过了片刻后,董鄂七十才问道:“云泽,你怎么想的。”

    “阿玛,我要想什么吗?我们可是什么都没有做,只是正好打算在出京前置办点产业开店铺,正好有一批管事小厮到来,那么我只要把他们安插到让人满意的位置就行了。”云泽只是笑着回道。

    董鄂七十听后,也笑着说:“正是如此,虽然我们家也有人去店铺管事,但是为了避免监守自盗的行径,自然要从外面请一些人来,互相监督一番。”

    老狐狸,小狐狸,老小狐狸。送上门给人家安插人,对方能不满意嘛。芸兮不停地腹诽,这古人真是聪慧的很。全然忘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也许也是一只小小狐狸。

    “哥哥,我让青书把人安排到一起了,你到时候找千岩万壑问问就知道在哪。那些人可全是能干的,既然四阿哥借了我们。哥哥可是不要吝啬的用上一用。”芸兮笑着像只偷腥的猫。

    有了四爷的人,这开店那些琐事肯定能很快在出京前就安顿好,那些可全都是人才啊。

    云泽虽然也有这些想法,但倒是没想到妹妹会如此直白的说出来,顿时觉得无语好笑。

    这时,门外钟嬷嬷说有事情要禀报。

    “额娘,让嬷嬷进来回话吧。”芸兮轻声说道。

    纳喇氏点头,钟嬷嬷推开房门,进了室内。

    行礼后,恭敬地说道:“老爷,太太。如今府上那些妆笼都已经收拾好了,器物也重新盘点登记在册。大姑娘,秋姨娘那边,也打发人去收拾了。如今就只差大爷和二姑娘这边了。”

    芸兮听后笑着说:“我院子里的物件,冬雪早早得就收拢好了。只是哥哥那边。。。”

    云泽也不太清楚这件事情,院子里德事情都是碧纹在打理的。

    纳喇氏见后,并笑着说:“额娘迟点让墨书去帮你忙,想来也是额娘忘了,一直只给你安排了一个大丫鬟。”

    云泽因为素日来都只要千岩万壑两人服侍,院子里就只放了碧纹一名大丫鬟带着几名小丫鬟。如今到了搬迁的时候,碧纹一人就显的有点力不从心了。

    “先让墨书去帮忙吧,再添加大丫鬟的事情等去了山西之后再给哥哥准备吧。”芸兮自己原本的想法也是近几年要培养几名小丫鬟出来以备日后使用,如今自然准备到时候借了云泽的事情向纳喇氏提出来。

    见到钟嬷嬷站在一旁准备告退,芸兮想了想,出声问道:“钟嬷嬷可是有一名孙子,听说倒是个能干机灵的。”

    钟嬷嬷眼前一亮,忙更加恭敬地说道:“回姑娘的话,嬷嬷正是有一名孙子,因家里行二,就唤作钟二。”

    钟二!这名字有够二的。

    董鄂七十看出女儿的意思,就笑着说:“铠;甲也。以后就叫钟凯吧,若真是个机灵的孩子,钟二这名字还是尽早弃用。”

    “钟嬷嬷,等下回去后叫钟二,不,现在该是钟凯到我那里去一趟。”云泽见妹妹和阿玛都安排好了,自然顺手接过这个人情,更何况平日里千岩万壑也是不时的说着钟凯的好话。自家的小厮云泽倒是清楚,如果不是真的好的话,也不会敢和自己提起。

    钟嬷嬷听后万分感激,身为纳喇氏的心腹,钟嬷嬷自然清楚两位小主人的本事,能跟着大爷,那是自家孙子求神拜佛才能得来的福气。想想那夏嬷嬷就因为奶过二姑娘,就能被派到小汤山那边的庄子做管事婆子,实则是负责澜庭山庄的一部分事务,如今连带她们一家人水涨船高。

    虽说自己在太太身边服侍也是府里独一份的体面,但是总是替子女后代担心筹划。如今钟凯能得了主子们的眼,钟嬷嬷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老奴带自家那不争气的孙子谢老爷,太太,大爷和姑娘了。”钟嬷嬷说着就要弯身跪下。

    芸兮忙上前拦住:“嬷嬷,很不必这样。原本就听说过钟凯是个好的,哥哥才会去用。这晚晴是钟凯自己的本事和能力,若要谢恩,日后只让他自己来,哪里需要嬷嬷亲身跪下。嬷嬷可是府里的老人,平日一直帮着额娘打点照顾,额娘虽没有明说,心里也定是感激的。不然钟凯的机灵就算哥哥身边有小厮才方便得知。可我身边可全是丫鬟仆妇,如果没有额娘的允许,芸兮就怎么会知道一名外男的名字呢。”

    纳喇氏虽的确也这样做了,也觉得没什么,但见女儿有心给自己抬面子,自然笑着附和道:“兮儿说的是。嬷嬷在我身边这么久,我哪能不看顾些呢。也罢,想来你也是高兴,索性现在先让你家去,和你那孙子说说。”

    钟嬷嬷点头应是。

    不说钟嬷嬷出去后,告知家人主子们的话。只说别的嬷嬷丫鬟小厮得知后,虽羡慕不已,但也知道以后要更忠心伺候老爷太太和大爷姑娘们。说不定以后也能有钟嬷嬷、夏嬷嬷家的体面呢。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外任

    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山西平阳府发生地震。

    四月初十晚上,董鄂七十回府之后,叫了全家人聚在一起。

    “什么,后天就走。”芸兰尖声叫道。

    纳喇氏如今也顾不上先管教芸兰,也急切的问道:“老爷,怎么会这么急,不是说还有大半月吗,不是说四月底才去吗?”

    “今天传来消息说山西平阳府地区发生地震,多处房屋坍塌,百姓也有部分伤亡。皇上看了山西巡抚噶尔图奏报后,打算派遣司官星驰前往。我与上峰商议后,觉得这说不定是一个好机会。决定自荐前往,当做武官护送司官前去。”董鄂七十解释道。

    纳喇氏听后更是焦急:“老爷,这样会不会太危险了,我们按照计划四月底再去不行吗,起码到时候应该也没有余震了。”

    芸兰这回倒是和纳喇氏意见一致:“对啊,阿玛。这么急去又什么用啊,让别人去好了。哪有人专往危险的地方跑。”

    芸兮并不说话,等云泽先发表意见。

    又见芸兰和秋姨娘依然吵闹不停,便想纳喇氏说道:“额娘,你带着姐姐和秋姨娘去看一下妆笼收拾得怎么样了。不管如何,这些我们都先要准备好的。”

    纳喇氏见状,知道他们父子三人有话要讲,也知道老爷若是下定决心了,自己的反对也没有用。索性也就带走了喋喋不休的芸兰和秋姨娘,让剩下的三人好好说话。

    云泽思考片刻后,才说:“我终于明白除了之前的‘仕女屋’,四爷和妹妹都叫我另外换个名字置办一间药行。如今想来倒是有大用了。”

    言下之意,自是赞成董鄂七十提早前往山西。

    芸兮也点头接道:“天灾人祸,最需要的是大夫和药。而这两者最基本的是有药材。让哥哥置办药材行,只不过是因为妹妹贪生怕死,想准备齐全,在紧急情况之下能保命。至于四爷是做大事的人,想的自然更是久远,哥哥可要多学些过来。”

    的确芸兮置办药材没有想到过今年发生的地震,只是单纯觉得多囤点药材有安全感,倒没想到四阿哥也和哥哥说了同一番话,更没想到哥哥已经开始叫唤四爷了。不过对于这点,芸兮还是很是满意的,只要哥哥不出差,认真做事,以后应该可以安保无忧。

    云泽笑着说:“妹妹这怕死倒是个好的。只是。。。。阿玛,如今虽说府里应该可以马上启程随你去山西,可是我们再这里的产业还没有完全整顿好。“

    董鄂七十见状也是紧锁眉头。

    “要不这样吧,我估计这次阿玛去山西要日夜兼程,我们如果和阿玛一起肯定耽搁时间拖延行程。如今还是阿玛先和司官前往山西察看灾情。我和额娘哥哥随后跟上就是了。也正好多出时间让哥哥先留下来花几天时间整顿好产业。而这几天女儿也可以顺便找人把药材运送到灾区,我估计那边肯定药材奇缺,阿玛到了那里肯定是需要的。”芸兮提议道。

    董鄂七十想想也只有如此,又想着既然只是自己和司官去,干脆提早上路。派人通知了司官打算明日就启程日夜赶去受灾地区。

    纳喇氏得知老爷一个人要先赶去灾区,虽担心。但也只得先准备好行李,让董鄂七十方便上路。

    芸兮让几名会针线的丫鬟连夜纳了八双鞋子,想来普通的药材纳喇氏定会准备了。就只让冬雪拿出两瓶平日让人制的人参丸,一起装了一个包袱给纳喇氏送去,并吩咐务必要让老爷每日吃一丸人参丸。

    这人参丸,虽不是神药,但也有补气作用。以董鄂七十刚到那边的情况来看,定然会因劳累疲倦导致体质下降,每日吃一丸人参丸,起码能撑到与芸兮会和的时候。

    第二日刚过晌午,董鄂七十就带了人马护送司官前往往山西。

    又过了五、六日,去往山西察探情况的司官返京。

    呈上的报告说:山西灾区屋宇尽皆倾毁,人口多被伤毙,受灾甚重。

    府里众人听了传回来的消息,都在为灾区的董鄂七十担忧。

    纳喇氏来到书房对正在整理铺子册子的儿女说道:“云泽,兮儿,我们也去山西吧。尽快去吧,也不知道你阿玛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