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重生九福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十七章 准备(一)

    冬雪安静的坐在绣蹲椅上打络子,左手一翻,右手一穿,几个来回之间,络子形状慢慢显现出来了。

    “竟然是个梅花结,冬雪姐姐的手艺果真了得。”青书在一旁看着账册子,抽空看了一眼,并羡慕的说道。

    冬雪笑笑:“前些日子,姑娘不是得了那梅花环嘛。想着今天闲着也是闲着,就给姑娘打个络子系上。这样也就不容易丢了。”

    青书继续埋头对着册子:“姐姐若是闲了,帮我对会帐吧。我知道姐姐定是会的。”

    冬雪眼神闪了一闪,笑着说道:“姑娘托付给你了,你何必推给我呢。我只是打打络子就行。

    “哪里是推给我了,姑娘临出院子的时候,还说让我找了冬雪姐姐一起帮忙对账呢。”青书没有抬头,依然俯在案几上。

    冬雪打络子的手有些缓下来,嘴角很快上扬。

    青书见没有人回答,抬起头,看向冬雪:“姐姐,可是不愿。姐姐别只顾着一个人偷懒啊,我们可都是姑娘的贴身丫鬟啊。怎么如今就只我一个人做着苦力呢。”

    是啊,贴身丫鬟。两年多了,终于是贴身丫鬟了。冬雪一边加快手上的进程,一边笑着说:“你只先忙着吧,待我把这个络子打完了再去帮你。”

    青书含笑点头,又继续翻着册子。

    。。。。。。

    芸兮带着翠珠走进了正院。

    纳喇氏这边王嬷嬷也正在忙着点算仓库,又有墨书在对着家私账册。

    “姑娘来了。”王嬷嬷见到芸兮,放下了手中清点的器具,迎了上去。

    芸兮笑着说:“我来给额娘请安的,嬷嬷可是辛苦了。”

    王嬷嬷嘿嘿笑道:“哪里辛苦,这是老婆子的分内事罢了。嬷嬷我没有钟嬷嬷那样的本事,但做做这些整理总是行的。”

    这是在向我抱怨?芸兮挑眉:“王嬷嬷哪里这样说的。谁不知道王嬷嬷本事啊,我可是听下人说额娘身边的‘钟王林’个个是个厉害的角色呢。”

    可是姑娘知道什么了,王嬷嬷仔细盯着芸兮瞧,可芸兮只是笑盈盈的样子。

    “嬷嬷这样瞧我,可是我的脸上生出花了。”芸兮笑着问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平日里在后面做的小动作,只是看着你们大事上都很是经心罢了。

    “姑娘说笑了。”王嬷嬷顾左右而言他:“姑娘可是要问太太在哪,太太如今和大姑娘。秋姨娘他们在右罩间呢。”

    芸兮见状也不点破破:“是啊,那我先走了。嬷嬷,这些仓库里的东西可件件都是珍品,每一样都是记档在册的,千万小心了。”

    王嬷嬷点头:“姑娘放心,必然会完好无损的。”

    看来这次的东西不能动,姑娘应该是知道些什么了,索性自己本来也没打算往这里伸手。

    “那我去额娘那里了,王嬷嬷你先忙着吧。”芸兮经过墨书身边:“不用很急,慢慢对着吧。说起来青书和你都是对账的料子。”

    墨书抬起头笑道:“奴婢只是在慢慢尽心而已。姑娘来的巧了,刚才大姑娘带着东府那边的人来了。”

    原来如此,也是时候了。

    点点头,芸兮带着翠珠往右罩间去。

    翠珠有点迟疑的问道:“姑娘,刚才。。。王嬷嬷。。”

    “王嬷嬷怎么了。不是在认真盘点吗。”芸兮笑着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人没有不贪的。对于‘钟林王’的行为,额娘想来也是知道的。只是她们没有过底线而已。更甚至这三人里面应该是钟嬷嬷最懂额娘的心。她贪的或者拿的都是明面上的,是额娘想要给她的。”

    “是,奴婢知道了。”翠珠清楚这是姑娘在侧面敲打自己几个。

    “你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好,不用往多了想。我的人以后定然是不需要像王嬷嬷那样的。”芸兮说完,就自己撩开帘子进了右罩间。

    翠珠眨眨眼,连忙跟上。

    果真有不少人,屋子里已是语笑喧阗。

    纳喇氏坐在塌前和一四十来岁的仆妇聊天,这应该就是东府的人了。芸兰也在一旁喜笑颜开的样子,如果没看到她眼里偶尔露出的一点悔意。秋姨娘更是一脸羡慕的样子。

    “我们大太太说了,这样的喜事。二太太您知道了必然也是很高兴地。”

    纳喇氏笑着说:“自然,芸蕊这丫头也是有福的。现在有了赐婚,更是该阖府高兴一番。”

    勾起唇角,芸兮轻轻走了进去:“额娘,你们在说什么呢。女儿在门外就听见你们的笑声了。可是有什么喜事。”

    纳喇氏正对着房门自然早就看到芸兮了,朝她招手:“可不是喜事嘛。这是东府那边的孔嬷嬷。”

    芸兮走到纳喇氏身边,福了个身,坐下。

    “东府!莫非是那芸蕊姐姐的。。。”

    孔嬷嬷的脸笑成盛放的菊花,正准备向芸兮行礼。

    芸兮忙让翠珠拦住:“嬷嬷,你可是玛嬷的身边人,也算长辈了。也不用向我行礼,只坐着吧。刚才那喜事。。”

    “自然是我们大姑娘的,昨日姑娘刚回了府,随后指婚的圣旨也赐下了。”孔嬷嬷见状又坐回椅子,又想起刚才另一位姑娘可是让我行礼了,听说还只是个庶女。这样想着,孔嬷嬷心中自有一番计较。

    芸兰也想起刚才可是坐着让孔嬷嬷行了全礼,脸色一阵白一阵青。又想起一个月前的花朝节上的事情,自然脸色又差了几分。

    纳喇氏见到芸兮的表现,心里也自然满意。“可是已经定下婚期?老太太也该知道,我们老爷如今即将要调任了。”

    时间上差了的话,当日就不能去道贺了。

    孔嬷嬷笑着说:“老太太也是知道的,只说可惜了。时间上定了五月份,倒是二老爷要先去了外任。”

    “是可惜了些,钦天监定的自然是好日子了。不过身为伯母,侄女出门子,当然非常高兴。当日虽不能到场,但添妆随礼我们也会提早送去的。”纳喇氏说道。

    孔嬷嬷笑着说:“那老奴就先回去禀告老太太,大太太一声。二老爷出京的日子可是已经定了。”

    纳喇氏笑道:“自然也是定了,四月底就要去了。”

    随后纳喇氏让林嬷嬷送了孔嬷嬷出去。

    秋姨娘笑着说道:“东府那姑娘真是有大造化,竟然指给了三阿哥为嫡福晋。往后我们的姑娘也能沾沾喜。。。”

    “那大姑娘自然是有福的,这也是他们府上自己的造化。我们这些做亲戚的只要为她们高兴就行了。”纳喇氏淡淡的打断秋姨娘的话,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

    芸兰突然笑着对芸兮说道:“妹妹可还记得花朝节那天出事的小姐。”

    芸兰怎么突然说这事了。

    “不太记得,我离得远,并未看清。”芸兮有点奇怪的说道。

    芸兰突然捂嘴笑道:“也没什么,只是那少女因病没有去选秀。听说本来人家是属意给三阿哥做侧福晋的。”

    纳喇氏见芸兰说的不像话,开口斥道:“一个姑娘家哪能说那些有的没得,回去多抄几遍《女戒》。”

    芸兰见芸兮不说话,也不生气只是笑着带了秋姨娘出去了。

    纳喇氏见芸兰她们出去了,又让钟嬷嬷带了翠珠在门外守着。

    “刚才芸兰说的是什么话。”

    芸兮笑着说:“女儿也不太清楚。只是那日的确有人好像起了疹子。不过女儿后来和漪陌姐姐、玉宁妹妹她们去别处玩了,具体发生什么事情就不太清楚了。”

    纳喇氏见状点头:“那些事情你不知道也是好的。对了,你找额娘可是有事。”

    “自然是有的,额娘你还记得两年前,女儿缠着你买小汤山的土地嘛。”

    怎么会不记得呢,纳喇氏想起来还是觉得好笑。也不知道怎么的,女儿联合了儿子。缠着纳喇氏,说看重小汤山那边的土地一定要买回来。自己觉得买了浪费,何况家里也不是没有地,就不同意。后来也不知道她们兄妹怎么与老爷说的。老爷回来后,就让纳喇氏买了那边的土地,只是没用自己府里的名义购置澜庭山庄那块。纳喇氏想着反正也不是其他东西,买了后索性扔给兄妹二人折腾,只是不许他们两人落下平日的课程。

    哪知道后来,澜庭山庄发展的那样好。每个月的利润都抵得过其他好几个庄子一年的收成。纳喇氏瞧着眼热,后来又在附近购置了一小块土地,做了自己的庄子。平日去游玩居住,也方便云泽安排人管理澜庭山庄。

    想到这,纳喇氏突然抬头望向正一脸笑意的女儿:“可是又有什么想法。还要买哪里的土地啊。也不知道你这鬼灵精哪里来那么多鬼点子。”

    芸兮笑着拉着纳喇氏的手撒娇道:“额娘说错了,女儿平时一向乖巧的很。你看那澜庭山庄我可是从来没有去管过。那都是哥哥的功劳,嘿嘿。”

    自然没管过,况且哪有那个精力去折腾,自己要忙学习准备的事情还多着呢。

    “也罢,”纳喇氏笑着点点头:“反正那山庄额娘原本就打算留给你,那赚的银子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只是你要记住你是个姑娘家。。。”

    芸兮忙打断道:“是,姑娘家。有些能做有些不能做的要记住。对吗,额娘。”

    纳喇氏只得无奈点头:“对了,额娘还不知道你具体想做什么呢。”

    “也还没完全定下来,等迟点和哥哥一起商讨一下。本来还想额娘这要好久才会答应的,所以也没有先确定下来。”

    纳喇氏好笑:“这倒是先怨上额娘了。反正以后都是你的嫁妆,额娘才不管。败坏了,可就是你的损失。”

    芸兮装作害羞:“额娘。。。”

    额娘怎么这样,虽说自己是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的身份,没办法只能害羞两下才行。

    “好了,额娘不说了。”纳喇氏怕女儿脸皮薄,忙笑着说:“额娘答应你了。但是如今你还要先帮额娘完成一件事才行。”

    “什么事?”芸兮眼珠一转:“莫非和那东府有关。”

    如今家里都在安排外任的事务,也没别的事了。

    纳喇氏点头:“刚才不是和孔嬷嬷说了,要添妆随礼吗。这件事情就给你办了。”

    看来纳喇氏是准备慢慢教自己管家,也不是什么大事。芸兮也就点点头同意了。

正文 第十八章 准备(二)

    翠珠跟着芸兮回来的时候,冬雪手上的络子也正在做收尾工作,几下翻飞拉提,一个漂亮的梅花结络子就完成了。

    芸兮笑眯眯的伸手接过:“冬雪的手艺真是越发精湛了。”

    冬雪笑着说:“只是平日没事的时候,练了练。”

    将手中的络子交给翠珠:“你帮我把那个梅花环系上这个络子吧。”

    翠珠点头应下,冬雪仍然恭敬地立在一旁。

    芸兮笑笑:“不是都没什么事吗,怎么不去帮帮青书,那一堆账册子可都是你们两个人的活。也别指望翠珠啊,她能把一两银子当成十文花掉。”说完,也不管冬雪的反应,走到长安上,准备写点东西。

    冬雪有点呆掉,虽然这两年姑娘有事都有吩咐自己去做。但是有些事情却只让青书去处理,就算青书忙着也吩咐了夏嬷嬷或翠珠。从知道要来了这里,冬雪早就做好被冷遇的准备。如今这样的情况,已经很是满意了。但心里总是隐隐有些遗憾,希望姑娘哪天能真正把自己看成身边人。

    刚才青书虽已暗暗提示了,自己心里也小小的期待着。但是如今。。冬雪不自觉地傻笑起来。

    青书无奈的对冬雪唤到:“姐姐可是还要再躲懒,只让妹妹一个人在忙,自己却在一边偷笑。”

    冬雪忙说道:“哪里,我只是太高兴了。”

    至于高兴什么,青书自然知道。

    从手上分了些册子给冬雪:“过段时间就要搬家了,姐姐先理了姑娘院子里的账册,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妹妹。”

    冬雪自是搬了椅凳,在一边安静的对账。

    一时屋里,鸦默雀静,三人都是俯身做事。

    等翠珠端了茶点进来的时候,已经过去好几个时辰。

    “怎么来得这么晚。”芸兮拍拍有些发酸的肩膀,又对还在做事的冬雪、青书说道:“你们两个也歇歇吧,又不急着做好。况且太累了,精神不集中,也容易做坏。”

    翠珠端了一盏木瓜燕窝放到案几上,芸兮如今每日都用一点燕窝养身。

    “也没什么事情,今天的燕窝,奴婢偷懒,拿了放大厨房做。刚才去拿的时候撞见大姑娘那边的秋凉了。”

    看来肯定是因着燕窝被拦住闹了一番,芸兮不在意的笑笑。阿玛一向不管这些,更何况这是额娘份例里出的。

    青书直起身,自己去倒了两碗酸梅汤,拿了一碗递给冬雪,才坐在椅子上笑着说:“翠珠的酸梅汤深得我意啊。”

    翠珠也笑着说:“这是因为庄子里这次送的酸梅好,哪里是我的原因。”嘴里是这么说,但眼里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要我说还是翠珠妹妹的手艺好,换了我定是做不出这样好的味道。”冬雪也放下了账册子,边喝边说。如今是心情好,看着什么也是都好。

    低头整理了一下手上的才写好的纸张,芸兮抬头看向翠珠:“你可知道大爷在哪。”

    翠珠去了那么迟,才回来,自然也是打听了此事。“听说在老爷书房。”想了想又说道:“奴婢听说,今天夏嬷嬷那边有派人找过大爷。”

    也就是说,澜庭山庄今天有人来找过哥哥,可今天明明不是会账的日子啊。

    芸兮微一沉吟,问道:“可还有酸梅汤。”

    “自然是有的,可是还要再准备几样点心。“翠珠笑嘻嘻的说道。

    芸兮微愕,后又笑道:“如今你也成精了。”

    “那是,跟姑娘久了,现在遇事说话也会小小的多绕几个弯,虽比不得青书、冬雪姐姐。但是和他人比比,奴婢觉得还是可以小骄傲一把的。”翠珠说完,又兴致勃勃的去准备几样点心。

    余下的三人,面面相觑,哑然失笑。

    。。。。。。

    等翠珠拿了红酸枝提盒回来,芸兮卷好纸张,放进袖子里,起身去了董鄂七十的书房。

    董鄂七十与云泽正在书房里说事,听人禀报说二姑娘要来,自是都在等着。

    脚步声由远而近,徐徐走来,在门口戛然而止。

    房门由外向内推开,门外芸兮喜笑盈盈的站着。

    “阿玛和哥哥可是在等我。”边说边接了翠珠手里的提盒迈腿进入。

    云泽看着妹妹提着提盒,有点吃力,赶忙上前接了过来。

    董鄂七十看着一双儿女,也笑着说:“听你额娘说你有事要说,刚才又有人禀报说你往这边走来。”

    言下之意,自然是在等芸兮。

    芸兮打开云泽放在案上的提盒,取出里面的酸梅汤和几色点心,才停手说道:“额娘倒是那么快就和阿玛哥哥通风报信了。”

    “没有,额娘只说了你有事要说。”云泽谈了一下午,也是饿了直接捏了点心就吃。

    董鄂七十接过芸兮手中的酸梅汤,呷了一口。

    芸兮见没人问,摆明了是要直接主动,撇撇嘴,从袖子里拿出几页纸张放在案几上。

    董鄂七十伸手拍掉云泽的手,淡淡的拿起纸张,粗粗浏览一遍后,又细细的看上一番。眉头紧紧锁起,手指头无意识的敲着案几。

    一旁的云泽见状有点心焦,头不时的伸过去想瞄上几眼。芸兮一脸淡定的吃着点心,对自己写的东西还是很有信心的。

    过了许久,董鄂七十递给了云泽,端了酸梅汤大口大口的喝完。才对芸兮说道:“你想的?“

    “自然是的。阿玛觉得怎么样。”芸兮微笑。

    “这点子不错。”云泽头也不抬的回道,这两年澜庭山庄一直是他在打理,妹妹只是每个月看看账册,如今他的眼光头脑自然是不同了,何况妹妹这点子的确不错。

    董鄂七十也点头:“想法不错,可是。。”董鄂七十拿了案几上一封书信递给芸兮。

    芸兮奇怪的接了过来,一看暗暗惊到,抬头望着七十:“阿玛和哥哥刚才可是在研究这个。”

    董鄂七十点头:“是的,本来澜庭山庄这两年的利润生意就让人眼红,又因为未来三福晋也在山庄办了春宴后被指婚,更惹来了有心人的贪婪。”

    “那。。”芸兮急道。

    董鄂七十抬手摸了摸芸兮,微微笑道:“没事,澜庭山庄虽好,但在真正的达官贵人眼里不算什么。更何况也托了那次的春宴的福,宫里的人也注意到了。因此倒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打主意。至于其他那些宵小吗…”

    云泽已经看完了纸张上的内容,深吸一口气接到:“至于那些宵小,哥哥自然能处理。刚才只是和阿玛在商谈确认一下,也不是很要紧的,妹妹不必担心。”

    芸兮见状,松了一口气,失去一个庄子没什么,只是澜庭山庄的意义毕竟不同,那可是自己的头响炮。

    “只是。。。”云泽有些迟疑:“我和阿玛之前的打算是就止步一家澜庭山庄,不在成立其他店铺,这样减少了风头,也不会惹来更多人窥窃。”

    芸兮自然明白云泽的意思,也有些苦恼,想做吧,风险太大,不做的话,又觉得很是遗憾。

    董鄂七十毕竟狡猾聪明,决策也大胆,才会在史实上被康熙称为“猕猴都统”。沉思片刻后认真的问道:“兮儿,你告诉阿玛,这商铺需要几年才能成有气候。阿玛指的是有气候到让人眼红,想去瓜分。”

    芸兮暗暗思量一番,才低声说道:“女儿也不确定,不过四到五年总是要的,前面几年虽可能引起关注,但是不会很大。”

    董鄂七十点头:“四年…四年。云泽,兮儿。阿玛如果说三、四年后能凭着自身保留住这些产业,让那些人有心却无胆,你们可信。”说话间已起身,凌然而立,气势尽显。

    云泽与芸兮受到震撼,齐声说道:“孩子自是相信的。”

    “好,好。。哈哈哈。。”董鄂七十一向自负,因此不甘于在京城中放养,毅然要调任出京,更是想能借机有所成就。然而刚才一番话虽说的斩钉截铁,但也自是希望儿女能附和,如今如他所想,心中更是骄傲。

    董鄂七十很快的整理好情绪,一字一句地说道:“云泽,这些东西要办,而且要快点去做。只是这次我们不和澜庭山庄那样只作暗业,这次直接挂在我们自己的府邸门下。”

    云泽和芸兮听了自然很是高兴。只是芸兮还是有些担忧:“阿玛虽说四、五年后才会。。。但是前几年难保不会没有有心人去做些什么,更何况那几年我们都要随您放任在外。”

    董鄂七十听到后,哈哈一笑:“阿玛还以为你不会想到这点呢。”

    云泽眼珠子一转:“莫非阿玛已经想到了解决之道。”

    “自然是有的,不过这件事情就需要你额娘来帮忙了。”董鄂七十微笑着说道。

    “有什么事需要我来帮忙啊。”话音刚落,纳喇氏走了进来:“也不知道你们父子三人聊的多起劲,连我来了都没有注意到。”

    兄妹二人俱是呵呵一笑,刚才被阿玛气势一震,哪里注意到有没有人进来啊。

    董鄂七十对着纳喇氏笑道:“夫人,为夫即将外任,要有好几年不能回京,想来夫人定然会想在离京前访亲拜友一番吧。”

    见纳喇氏有点不解,芸兮连忙把刚才的事情低声述说一遍。

    纳喇氏听了后,沉思片刻。才笑着说:“可巧了,有位侄女嫁人比较早又突然。我倒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如今又要和老爷离开三年,往后更是不好相见。前些日子听说过几天那侄女要回府一趟,我正好也去看看。”

    看来纳喇氏要见的这个人是个关键所在了,芸兮暗忖道,只是不知是谁。

正文 第十九章 拜访

    芸兮正在与青衣、冬雪两人对着单子,商量给芸兰准备的添妆。

    “一对寿山石透雕凤穿牡丹摆件,一对铜胎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梅瓶,一对青白玉雕连生贵子玉件,四品月华锦,四匹云锦,六只织锦荷包。”青书一边对着地上的箱子里的东西一边念道。

    芸兮看了看,点头这些也差不多可以了,再多了就过头,倒有其他意思了。

    “姑娘,奴婢绣了几块帕子,和四只荷包。”冬雪递上几样绣的非常精美的绣品。

    “这是做什么的?”芸兮奇道,自己也不需要这些啊,平日里冬雪绣的也还没用完。

    冬雪笑着说:“姑娘只记得给夫人置办添妆的事,怎么忘了你和东府大姑娘的关系。”

    芸兮焕然大悟,又看了看最近憔悴很多的冬雪,歉意的说:“原先我还觉得奇怪,你最近怎么脸色那样不好,想来都是熬夜在给我做这些。我。。”

    “这是奴婢该做的呢,姑娘怜惜的话,就该高高兴兴的收了这些绣品才是。”冬雪轻声说道。

    “自然要收的啊,”芸兮笑着说:“不过还要再添点,怎么说大姐姐以后的身份自是不一样了。”

    青衣走到卧室取了妆匣出来,打开后准备让姑娘挑选一番。

    芸兮翻了一下取出一对凤舞金丝簪,一对硬红镶金如意坠递给冬雪:“拿个扁方的匣子装了吧。”

    说话间,门口有小丫鬟禀报:“大姑娘来了。”

    进来的自然是芸兰带了春寒、秋凉两位丫鬟。春寒手上捧了个盒子,想来应该是芸兰准备给大姐姐添妆的。

    芸兰径直来到背椅上坐下:“听说额娘把置办添妆的事情交给你了,那么大的事情你一个人忙的了吗。”

    芸兮淡淡的笑道:“家中都有例子可循的,妹妹只是在增减一番,随后还是要给额娘过目才行,也没我什么事。”

    翠珠上了茶水,芸兰端起来,呷了一口说道:“妹妹这好茶倒是不少,这可是上好的瓜片啊。”

    “大姑娘,可说错了。这茶我们姑娘统共也就一两,只是姑娘素来不爱喝茶,如今倒是只拿来待客用的。”翠珠开口回到:“难道大姑娘那不是一两吗,我记得两位姑娘这茶的份例是一样的?”

    芸兰笑着说:“自然是一样的,只是我平日就在喝,倒是没剩下,如今在妹妹这见到了,一时欣喜罢了。”

    “不过一点茶而已,只当什么。”芸兰高声吩咐道:“冬雪,还不去把剩下的那些瓜片包一包给大姑娘带回去。”

    冬雪点头回了屋子。

    芸兰抬手让春寒上前,又开了盒子:“这是我给大姐姐添妆用的,妹妹看着可好。”

    芸兮上前看了看,一对象牙白如意簪,一对金镶玛瑙手镯,几个荷包,最特别的是还有一只红宝石雕琢出来的凤头钗。

    这可是下了重本啊,芸兮估计芸兰的好东西都在这了。

    那红宝石可是晶莹红亮,一看就价值非凡。

    芸兮有点惊讶的望向芸兰。

    芸兰不在意的撩了撩根本没有落下的发丝,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想来是比不上妹妹的,不过是给大姐姐的一点心意吧。”自然芸兮的表现被芸兰看在眼里,心里正暗自得意,也不枉自己去秋姨娘那拿了银子置换来的这凤头钗。

    这个还不是什么好东西,反正芸兮觉得自己拿匣子里面只有几件比得上这价值的。“姐姐说笑了,妹妹的东西才比不上姐姐有心。”说完让芸兰看了自己要送的添妆、

    果然芸兰看了之后眼角眉梢都是掩不住的得意,让秋凉接了冬墨递去的瓜片,就借口有事先走了。

    等人一走,翠珠才抱怨道:“这大姑娘每回来,每回都要拿走点东西。看她又不是穷的,给东府大姑娘的添妆可都是珍品啊。偏偏却来贪姑娘的东西。”

    芸兮没说话,只是和青书又细细的察看一遍添妆之物。

    倒是冬雪劝道:“何必置气呢,姑娘都不介意了,再说也只是一些瓜片、六安茶这类姑娘也不喜欢的东西。何况你也知道她哪里是真富贵,恐怕那些东西怕是要掏空了她的家底吧。”

    还不止呢,芸兮想到那秋姨娘这段时间肯定又会找借口缝制新衫,定制饰品了。

    确认无误后,芸兮让青书锁了箱子,一并抬到正院去。

    。。。。。。

    纳喇氏接过礼单细细看了一遍后,递给了一旁的钟嬷嬷。

    “你也看看,平日这些也都是你在管的。”

    钟嬷嬷笑着接过单子,好一会儿才说道:“奴婢瞧着姑娘这本事比我还要强一些,以后太太都可以不用奴婢做这种事了。”

    纳喇氏笑着说:“哪里值得这样夸,只是看着的确不错,该想到加厚的也加厚了一些。”

    芸兮心里本来就有点底,自然笑吟吟的说道:“这还要多亏了钟嬷嬷之前送来院子的册子,里面记录了一些平日里往来的礼单。女儿就照着,让青书他们增减一番了。倒是一时疏忽,把自己要准备的给忘记了。”在纳喇氏的惊讶中,随即又微笑说道:“额娘不必惊讶,女儿现在说出来了,自然是准备好了,还是多亏了冬雪这几夜悄悄的给我准备了。额娘没看到她脸色也是差了好多嘛。”

    纳喇氏听后笑着说:“这冬雪,老太太可是送对了。也罢,我这里正好有一些珍珠霜,等一下拿一瓶回去给冬雪擦擦吧。”

    冬雪躬身谢过,这纳喇氏送珍珠霜的意义,她心中也是明白透亮的。

    青书又递了芸兰芸兮两人的礼单。

    纳喇氏看后,轻轻蹙眉,随即笑着说:“就这样吧,也是各自的心意。”

    第二日清晨,纳喇氏带了芸兰、芸兮三人去拜访东府。

    三人直接坐着车子进了内院,又去了老太太的屋子里。

    行了礼,请安后。钟嬷嬷奉上了礼单。

    老太太接过,看了看,淡淡的说:“你们有心了,准备的很好。”

    钟嬷嬷笑着说:“回老太太,这次的礼单可是我们二姑娘准备的。”

    老太太又拿起重新翻看了一下,在看到芸兰的礼单上顿了顿,才笑着说:“兮儿越发能干了。只是瞧着芸兰的东西。。。。。。”

    芸兰笑着说:“玛嬷,芸兰一直感谢大姐姐对我的照顾,自然是把好东西留给大姐姐添妆了。当然兰儿的好东西肯定比不上玛嬷以后要给大姐姐的嫁妆的,不过如今那些也是兰儿的心意罢了。”

    原来是想见见蕊儿啊,不过这凤头钗嘛。老太太笑着说:“你大姐姐如今每日要学习皇家礼仪,平日玛嬷也不常见到。不过你们毕竟是姐妹,跟着刘嬷嬷去看看也是可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