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蜀锦人家-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饮了两盏温水,季英英舒服多了。她靠着床榻坐了起来:“什么时辰了?”
  湘儿看了眼漏刻:“子时两刻。娘子从酉时睡到现在,睡得真香。”
  “傻瓜,那是因为药汤安神。这会儿倒睡不着了。把簸箩拿来,我们绕会线说说话,等倦了再睡。”
  丝线是扎成束的。用的时候最好绕在木轱辘上。湘儿应了,起身去绣房拿簸箩。
  杨静渊没忍住,低声喊了她一声:“英英。”
  季英英以为自己听错了,可声音明明是杨静渊的。她试探地喊了他一声:“杨三郎?”
  “你别起身。我就是来看看。”
  屋里光亮着,看不见外面的情形。季英英噗地吹熄了烛火。
  雪光将他的身影印在窗户上,模糊的晃动着。
  这世上有很多女人的爱,都是因为被感动而生的。季英英鼻腔蓦然涌出一股酸涨,她掀开被子下了榻,走到了窗边:“外面冷,你跑来做什么?快回去呀。我又不是纸糊的,小风寒罢了。”
  杨静渊听到她的声音就在面前,迟疑地说道:“都说成亲前见面不吉利。你别开窗,回去躺着,我这就走了。”
  可她想见他啊。“我偏不信邪!”季英英说着一把拉开了窗,唬了杨静渊一跳。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从窗口一跃而入,顺手将窗户推了回去,张开了狐裘将她拥在了怀里,力有点大,窗户碰撞发出砰的一声。
  湘儿正好端了簸箩进来,屋里灯已熄了,她急道:“娘子,可是窗户没有关紧吹熄了灯?你捂好被子,别再被风吹着了。”
  她护着手里的油灯进了屋,径直走到了窗边:“插梢松了,怪不得被风吹得作响。”
  杨静渊在听到湘儿脚步声的刹那抱着季英英跳上了榻,放下了帐子。
  好在冬天的床帘厚,床榻宽大,湘儿丝毫没有发现里面多了一个人。季英英又羞又怕,声音都是颤的:“湘儿,你关好窗就出去吧。别在屋里值夜了。我也倦了。”
  湘儿不肯:“绫儿姐姐吩咐过。娘子病还没好呢,奴婢就在榻旁打地铺,娘子有什么叫奴婢一声就好。”
  季英英急了:“地上凉。”
  湘儿笑道:“有褥子呢,奴婢不怕!”说着就抱着褥子铺在了榻前的地板上,噗地吹熄了灯。
  杨静渊和季英英互瞪着对方,一时间都傻眼了。
  
★、第125章 积食
  
  雪光透过窗户纸照进来,屋里有了淡淡的光。杨静渊的眼睛像星子一样闪亮。终于又露出他的纨绔样儿,脸上写满了“我无所谓,你想不出办法我就要睡了”的表情。
  当然被湘儿发现,也能让她闭嘴不说。可丢脸的是自己呀!还没成亲就和他躺一张榻上,像什么样子?季英英又急又气,狠狠地去掐他的胳膊。
  她一着急,气息不顺,竟咳嗽起来。
  杨静渊也不逗她了,轻轻拍着她的背给她顺气。
  湘儿迷迷糊糊听到了咳嗽声,一机灵清醒过来:“娘子,你怎么咳起来了?奴婢给你端水来!”
  “不要!”端水就要点灯掀帐子。季英英急出一身透汗,中气十足地吼道。
  “娘子,你是不是睡不着?奴婢拿了簸箩来,陪你绕丝线可好?等你倦了再睡。奴婢不困的。”湘儿以为季英英心疼她,不忍让她陪着熬夜,心里感激得很,越发殷勤起来。
  季英英欲哭无泪。她忍住想捶床的冲动,深呼吸:“别起来了,睡吧。”
  “哦。”湘儿始终不塌实,躺回去后轻声说道,“娘子,您睡不着,奴婢陪你说会儿话可好?”
  这丫头可真是急死个人了!季英英一急之下想不到办法,扭头一看,杨静渊侧着身撑着下颌,望着自己闷笑。气得她直瞪他,无声地张嘴说道:“想办法呀!”
  她生气着急的时候,眉毛眼睛嘴巴都在动,表情异常丰富。散开的头发长长的铺在肩头,衬着白色的中衣,像一匹上等的黑绸。她侧着身瞪他,腰线玲珑。帐子里的空气中飘荡着她惯常用的桃花粉香,杨静渊费了很大的劲才让目光从她腰间离开。担心季英英冻着,屋里摆了三个炭盆。此时杨静渊已感觉到鬂角渗出了汗。他脱下了狐裘盖在了她肩上。
  “娘子起来了?”湘儿侧过身,隐约看到帐子里有人起身。
  “没有呢!”季英英吓得翻身将杨静渊扑倒在榻上。隔着毛茸茸的狐裘,杨静渊胸膛颤抖着,忍笑忍得辛苦。她脑中突然灵光一闪,终于想出了主意,“湘儿,我没吃晚饭呢,肚子饿了。”
  湘儿骨碌爬了起来,边披外裳边道:“娘子有胃口病就好了大半啦。田嬷嬷特意煨了鲫鱼粥。是大郎君叮嘱田嬷嬷熬的。说是听姑爷说过,喝新鲜的鲫鱼粥出身透汗,病好的可快了!大冬天的买不到鱼,朱郎君知道了,找朋友下河去捞了两条送来。粥做好了就热在茶房的炉子上,怕您醒了想吃。奴婢这就端去。”
  油灯点燃,屋里多了团蒙胧的光。湘儿又点了盏灯,端着出了房门。
  听到房门关合的吱呀声,季英英终于松了口气:“赶紧走呀。”
  不等她撑着坐起,腰身一紧,杨静渊隔着裘衣抱住了她。
  “作死啊!茶水房就在隔壁呢!”屋里还点了灯,湘儿一回来就会掀帘子服侍她吃粥。季英英用手推搡着他,真的想求他了,“再不走就不来及了。杨静渊,你怎么这么无赖?”
  杨静渊小声说道:“晚上喝粥睡觉容易积食。”
  季英英只想快点让他走,连连点头:“知道了,你快走啊。”
  “师傅还没给我取表字,叫我声三郎可好?”杨静渊拢紧了胳膊,舍不得放手。
  他固执地望着她,仿佛天塌下来都没有听她喊一声自己来得重要。季英英张了张嘴,突然之间就喊不出口了,脸又烫了起来。
  “湘儿快回来了。”杨静渊听着湘儿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忍不住催她。
  “三,三,三……”
  他越是这样,季英英越叫不出口,结结巴巴半天没有叫全。又羞又恼的样子和平时泼辣的模样判若两人。杨静渊噗地笑了,翻身将季英英放在榻上,飞快地在她脸颊上亲了口:“盖好被子睡。记得,晚上别喝粥了。”
  他捞起裘衣推窗跳了出去。
  刚把窗户拉过去,湘儿就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窗户的插梢在里面,被风一吹,又开了一道缝。
  湘儿放下托盘,感觉到屋里有风,走到窗边一看诧异地说道:“我明明栓了插梢,怎么又打开了?”
  季英英掀起帘子拥着被坐起了身:“定是你忘了。”
  “可能吧。”湘儿也没在意,栓好了插梢。她拿了块布衣搭在季英英身上,又担心起来,“娘子你的脸怎么这么红?不会又发热了吧?”
  季英英摸了摸自己的脸,热热的烫手。她貌若无事地说道:“屋里炭盆多了,又关着窗,许是闷着了。移一个出去吧。”
  也许是活动了下清醒了,湘儿的话格外多:“多亏了朱郎君呢,他的朋友多,硬是有人下河捞到了鲫鱼。田嬷嬷手艺好,粥熬的可香呢。”
  她喝碗粥就能积食?想到杨静渊的话,季英英这时才突然反应过来。她把脸埋在被子上咯咯笑了起来。
  湘儿舀了一碗粥端过来,好奇地问道:“娘子想起什么有趣的事了?笑这么开心?”
  也不知道杨静渊走了没有。季英英接过粥碗,吃了一勺,故意大声夸奖:“好香!真好吃!我要吃两碗!”
  不就朱二郎送了两条鲫鱼,多大不了的事。叫她别吃还要吃两碗。杨静渊正抱着狐裘坐在窗户下,听见季英英的话不由撇了撇嘴。他猫着腰窜到围墙旁,轻松地翻了出去。
  香油抱着空的羊皮酒囊冻得瑟瑟发抖,看到杨静渊哆嗦着扶着墙站起:“郎,郎君。你再晚,晚点来,小人就冻,冻成……油膏了。”
  “出息!叫你每天随我练拳强身,偏要偷懒。”杨静渊将他拎了过来,把狐裘往他身上一裹,将他扶上了马,“走,借宿去。”
  “这么晚了,上哪儿借宿啊?”见他把狐裘让给自己裹着,香油感动得直吸鼻子。
  “我记得出府荣养的老管家好像就住在这附近。我应该能找到他家。”杨静渊半真半假的说道。
  他一说香油想起来了:“对对,我就是老管家买进府。他就住在前面不远,后门外有棵老黄桷树。”
  杨静渊笑了笑,催马前行。
  
★、第126章 人傻钱多
  
  季英英饱饱睡了一觉起来,浑身轻松。她睁开眼睛。雪地将窗户纸映得雪白耀眼。她坐起身,想起了昨晚的事,忍不住就想笑。
  “娘子,可好些了?”绫儿挂起帐子,见季英英面带笑容,两颊透着粉嫩,高兴地说道,“娘子瞧着比昨天气色好看呢。”
  “嗯。再养一天保管就好全了。把我的厚披风找出来,我和母亲一起用早饭,免得她担心。”
  季英英起了身,心里有股冲动,让她又推开了窗户:“我看看雪停了没。”
  “娘子,雪停啦。不过您开窗透透气就好,别再又受了凉。”绫儿整理着床铺答道。
  她不是想看雪霁后的晴空呀。季英英也不想病情反复,只开了半窗。冬天淡淡的阳光铺在屋后的雪地上。一枝腊梅插在雪中,黄绸般的花瓣,将阳光全聚在了花枝上。一缕幽香若有若无被风吹了进来。
  季英英痴痴地看了会,轻轻将窗户关上。
  回定礼时,她给他做了一双鹿皮靴。她用石青缎子镶了靴口,挑了黄色的线各绣了一枝腊梅做装饰。他是在告诉她,他穿上自己做的鞋了。
  “娘子,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季英英煞有其事的点头:“昨晚的鲫鱼粥很好吃。”
  绫儿给她结好披风的带子,塞了个暖手炉给她抱着,陪着她出了门。路上忍不住犯了愁:“娘子,昨天的鱼是朱家郎君送来的。天太冷,好不容易得了两条,都熬了粥。今儿想吃得去市场碰运气,看有没有人卖鱼。”
  “我今天不想吃了。”她只是想起杨静渊找的蹩脚借口,就想笑罢了。
  到了正房,遇到季耀庭和张四娘早起来给季氏请安,见季英英满面笑容,双眼有神,都松了口气:“怎么不多在屋里躺着,好全了再出门?”
  季英英上前挽了张四娘的胳膊,笑道:“我这不是好得差不多了么?让母亲瞧一眼,也安心。”
  三人进了屋,季氏果然高兴,吩咐厨房把季英英的早饭端过来一起吃。
  快过年了,铺子要歇业盘账。用过饭,季耀庭就去了铺子上。季英英和张四娘就陪着季氏说话。
  一盏茶的工夫还不到,季耀庭又回来了。
  “出了什么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季氏立时就警觉起来。
  季耀庭赶紧说道:“没事。也不是没事……”
  吞吞吐吐地让人越发怀疑。
  “哥,究竟出什么事了?”
  季耀庭看了她一眼,深吸了口气道:“我回来是想给四娘说一声。吩咐厨房。咱们家今天……全家几十口人都喝鱼汤吃鱼粥。”
  三个女人面面相觑,好奇地望着他。
  季耀庭两手一摊,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我家的好姑爷像是生怕我家的二娘子吃不到新鲜鲫鱼熬粥,一早送了两担来。”
  “两担?!”季氏和季英英同时问道。
  “两担!”
  季耀庭加重了语气,似笑非笑地望着妹妹说道:“杨静渊那小子消息够灵通啊!昨儿朱二郎请朋友给捞了两条鱼,他今天就送了两担。香油说,他家郎君昨晚梦到有人给他说,想吃鲫鱼粥,一大早就寻了渔民去捞。说咱们家的二娘子想吃多少碗鱼粥他都管够!”
  “谁给他托梦了?我又不是猪,要吃两担鲜鱼熬粥!”季英英被自家哥哥盯得浑身不自在。想到昨晚和杨静渊躺在同一张榻前,顿时臊得带了绫儿匆匆跑回了房。
  这天,季家上下几十口人,奶白色的鱼汤管饱,撒了姜丝和嫩绿香葱的鱼粥管够。田嬷嬷还指挥着厨房的仆妇炸了几盘子鱼排。
  第二天,香油又跑来送鱼。依然是两担,足有百斤。唬了季耀庭一跳,只收了十斤。别的让季福拿去分给了街坊四邻。再三谢过杨静渊后,见香油仍磨蹭着不肯走。季耀庭明白了,两人不能见面,这是想讨妹妹一个回信。
  他让香油前厅等着,奔去后院告诉了妹妹。
  季英英想了想,拿起笔描了幅画,叠好请哥哥转交。
  “画的是什么?”季耀庭好奇得很。
  季英英就不告诉他:“你管不着。”
  香油兴冲冲地讨了回信骑马回去了。
  雪白的竹纸,淡墨勾出一个男子。箭袖长衫,神情倨傲自得。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挥动。身旁一大桌鸡鸭鱼肉堆积如山。
  如果不是发髻的金丝笼帽被她画成了只金元宝的话,杨静渊一定很欣赏。他的手指在纸上角“人傻钱多,随便吃。”那句话上敲了又敲,愤愤不平:“谁傻啊?”
  香油没看到画的是什么,为难地说道:“郎君,季大郎今天只收了十斤,别的都分给了街坊邻居,请您别再送去了。”
  “朱二郎不送我就不送。”杨静渊嘴角翘了翘。在屋里转悠了一圈,又问香油,“她就没说好不好吃?”
  香油苦着脸道:“郎君,小人没见到季二娘啊。”
  “那见到了不就可以问她了?”杨静渊摸着下巴思索道。
  香油张大了嘴巴,脸愁的都要拧出水来了。
  杨静渊奇道:“你这是什么表情?”
  香油咧嘴干巴巴地笑:“小人在赞同郎君的话。”
  “你也觉得,可以亲口去问她?”杨静渊搓着手,目光直往窗户外瞅。
  您这是盼着天黑又要去翻墙哪?香油腿一软跪坐在他身前,斩斤截铁地说道:“郎君,见一次就可以了,见多了真的不吉利呀!郎君打死小人,小人也要拦着郎君半夜溜出府去!”
  真的会不吉利吗?杨静渊弯下腰和香油的目光对视。
  香油瞪直了眼睛,笑话,他真不想再冻成油膏!绝不退缩!
  杨静渊直起身,蔫蔫地说道:“算了。我忍了。”
  天灵灵地灵灵,菩萨保佑……香油正为躲过一劫暗自庆幸。听到自家郎君愤然说道:“不领情就算了,骂我人傻钱多!我一定要当面问个清楚!”
  香油嘶地倒吸了口凉气,心顿时凉了半截。他反应超快,马上说道:“对,郎君一定要当面问个清楚。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怎么可以!小人就留在府里,太太发现郎君夜里出府,方便给太太回话。”
  “也好!就说我去找桑十四喝酒去了。”
  话音才落,门口就响起桑十四的声音:“呀,你怎知道我想寻你喝酒?”
  
★、第127章 产业
  
  快过年了,绝大多数商铺都封了账关门歇业。杨静渊和桑十四寻了好几处熟悉的酒楼,最终在巷子里找到一个破旧的小酒馆。
  大概是家里窘迫,夫妻二人没有关铺。看到两位锦衣华服郎君前来,老板娘筛酒的手都哆嗦起来。
  桑十四郎却甚是满意此处的偏僻简陋。等到菜上齐,叫老板娘将温酒的热水槽人端来,扔了一两银子赶了夫妻二人到边上呆着。
  瞧他这番举动,杨静渊诧异万分。桑十四单独前来,示意他别带伴当。分明有话要私下对自己说。
  “快点敬哥哥我一杯,谢媒。”桑十四郎亲自执壶倒了酒,笑咪咪地等着。
  杨静渊痛快地敬了他一杯,颇有些得意:“七娘是九月及笄吧?兄弟定亲比你晚,却比你成亲早。”
  “不错呀,去了趟长安,越发沉得住气了。”
  杨静渊明明看出自己的异样,忍着不过问,桑十四却忍不住了。
  “三郎,新太守未来之前,州府衙门暂由我阿爹主事。太守赴任之后,总会防着我阿爹。但我阿爹在益州府任上十年了,衙门人缘还算不错。”
  杨静渊狐疑地看着他。特意将自己叫出来,就为了说桑长史如何和太守斗智斗勇争权夺利?
  桑十四郎饮了杯酒,压低了声音:“州衙黄主薄是我阿爹一手提拔的亲信。他昨天带了个人来。他们和我阿爹在书房议事。我恰巧偷听到了。我一听和你有关,所以今天才把你叫出来。”
  他一无功名二无职司,有什么事能和州府衙门扯上关系?杨静渊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耐心等着桑十四说下去。
  桑十四学着黄主薄带嘉州腔的官话:“大人,杨家巷杨家大老爷要过十间铺子到这位舒先生名下。龙泉驿三座山头占地千顷的桑园,连同庄子与两千丝户一并给他。”
  又学那舒先生的腔调道:“烦请长史大人帮忙,务必瞒过石参军。”
  不想让石参军知道,是想瞒过杨石氏。杨大老爷为何要将一大笔产业过户给舒先生,还要瞒着妻子?
  对方送了一千两黄金做为谢仪。折合铜钱是一万贯。是桑长史十年的俸禄。杨大老爷的私产,想给谁是他的自由。又不违法。桑长史和黄主薄心里各有猜测,也未多问,满口答应下来。
  桑十四郎拍了拍杨静渊的肩,感慨万千:“你爹的私产真多。这笔产业可不是小数目。你可认得那位舒先生?”
  益州城的丝户,能有一座百顷桑园,丝户五百,就称得上是中等人家了。更别说,还有十间地段好的铺子。
  这么一大笔产业,过户给一个从来没在杨家出现过的外人,杨静渊嘴巴张得能塞个鸡蛋进去。
  他摇了摇头道:“你叫我出来就为了这事?我从来不知道我爹的故交好友中有位姓舒的。”
  桑十四郎两眼放光:“你才定亲,你爹就过了一大笔产业给舒先生。你爹几十年不管家中锦业,不可能欠人一大笔钱财拿产业去抵吧?没有凭白无故把产业给外人的道理。我猜这笔产业不是给你姨娘的,就是给你的。”
  想起父亲让自己偷偷去跟老管家学经商,杨静渊心里又酸又涩,半晌才道:“父亲的私产应该不止这些吧?”
  他的声音很是忐忑。照理说,父亲百年后,分成三份,他是庶子,能分到的也应该是最小的那一份。大户人家甚至分一间宅院,两间铺子给庶子,都是厚待了。
  “我猜当然不止这些。不然你嫡母不会怀疑?你爹手里应该还有一份,到时候,一分为三,你还能再拿一份。”
  大头都给了杨静渊,剩下的一分为三,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杨静渊还是不肯相信:“或许真是我爹从前欠了人家的,如今还了罢了。”
  “你悄悄回家问问你爹呗。一旦你成了亲,你绝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没钱就去柜上支。你嫡母待三房儿媳要一视同仁,定是从公中拨月钱使。你又不像你大哥二哥一个管锦业,一个捏着商铺。那点月钱你连外出吃酒的钱都不够。”桑十四郎精明地分析给杨静渊听,“你爹在,就不可能分家。如果有那笔产业,你将来分家出去,守成就能过好日子了。没有的话,你总要想法子挣钱养你媳妇吧?哥哥我听到这样的隐私事,赶紧就跑来寻你了,你心里得有个数才行。”
  杨静渊低下了头。
  桑十四还在哪儿憧憬:“如果真是留给你的,哥哥我将来就跟你着吃香喝辣了。”
  “我不想要。”杨静渊抬起了头,“如果真是我爹先托付给外人,想留给我。我也不想要。”
  轮到桑十四震惊了。
  “家和万事兴。我嫡母和两位兄长待我和姨娘不薄。我不想因为我爹偏心闹腾得一家子不和。十四,我打算成亲之后求我爹将我分出去,我自谋营生去。”杨静渊已经想好了。如果分出去,季英英也不用掺和到杨家的锦业中去。她虽有才艺,杨家经营了百年的锦业,不是少了她就不行。
  “成,你有志气。”桑十四翻了个白眼,佩服着杨静渊的同时,又心疼,“你不要,回头送我可以不?哥哥我想要啊!”
  被杨静渊一筷子菜给堵了嘴。
  回到家里,杨静渊心里不安,去外书房找父亲。
  杨大老爷挥退了左右,听他说完,笑咪咪地说道:“三郎,爹另有产业分给你两位兄长。”
  这就是承认了。
  “爹,纸包不住火。将来母亲和哥哥们知道,会生嫌隙。您这么多私产,就算分成三份,我拿最小的一份,一辈子都吃喝不愁了。何必要先拨一份悄悄给我呢?”杨静渊欲劝父亲打消主意。
  杨大老爷欣慰得很。他越看小儿子越喜欢,贼贼地说道:“三郎,爹将家里的产业交给你嫡母和兄长是对过账的。爹瞒下这些产业可不容易。你嫡母的嫁妆不能分给你,爹多分些私产给你算什么?杨家可有钱了。这点产业算个啥?”
  杨静渊哭笑不得:“母亲的嫁妆理当给两位兄长。大哥二哥也是爹的儿子啊。爹这样做也太偏心我了。我不要。”
  “那是我留给你姨娘傍身的。”杨大老爷心想,自己的私产比起杨家的家业来说,不过是十分之一。且无织业,只是一些商铺和桑山丝户。将来杨静渊得了这些,自己不用操心,把铺子租出去,丝卖出去,就可以过富庶日子了。
  听说是留给亲娘傍身的,杨静渊气道:“爹,哪有分给一个妾室这么多产业的?太太告上公堂,也是姨娘无理。”
  “你且放心吧,舒先生一直替爹打理私产,只和老管家交接账目。绝对不会有人知道的。”
  “桑长史,黄主薄都猜不到?桑十四都猜到了!”
  父子俩相互瞪视了半天,杨大老爷不悦地说道:“我的私产,我爱给谁给谁。你小子还敢嫌弃老子的钱财?”
  见实在说不动父亲,杨静渊只好闭上了嘴。他提了新的要求:“爹,等我成了亲,你让我分家出去吧。”
  杨大老爷一巴掌扇在他头上,真伤心了:“老子还没有死呢,真是不孝!”
  巴掌打得挺重,杨静渊揉着脑袋诧异道:“爹,你练了开山裂石掌?这巴掌能赶上壮小伙的力道了。”
  说完他发现父亲面色红润,精神抖搂,气色极好。
  杨大老爷抚着斑白的胡须得意洋洋地说道:“你二伯父送的药酒,才饮几天,你爹我感觉回到了二十年前。”
  杨静渊想起来了。送定礼那晚家中摆宴,二伯说起的什么道家仙方酿的酒。他师傅也泡药酒,也曾弄回来给父亲饮过,也没有这样的功效,他大感好奇:“给儿子饮一杯试试?”
  “等你成亲的时候,爹送你一坛。现在饮,怕你受不住。”杨大老爷笑道。
  杨静渊脸一红,不好意思再问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天上飞着,再坚持三天,回来补偿。今天就一更来着,哎,全勤奖泡汤了。
  
★、第128章 灯节
  
  年节转眼就过了。
  大病一场后,季氏的身体始终没有恢复元气。元宵这天,季氏不想动弹,念着张四娘新过门,女儿快要出嫁,撵了三人去益州城观灯。
  季家就一辆骡车,天气寒冷,车上最多挤三个人。湘儿和绫儿懂事的选择留在了家中。兄妹三人下午启程,黄昏时分进了城。
  元宵节取消了宵禁。出来观灯游玩的人络绎不绝。益州城是前朝蜀国的都城,受诸葛亮影响,元宵这天城里有燃放孔明灯跳傩戏乞福的习俗。第一盏孔明灯会由节度使在城中最高的散花楼上放飞。
  皇帝在京城与民同乐。节度使就藩一地,也会与当地百姓同庆佳节。散花楼上,节度使设宴款待僚属与城中名士仕绅。散花楼四周就成了益州城元宵节最热闹的地方。
  围绕在散花楼四周的灯市最为热闹,季家三人进了城就来了散花楼。
  游人太多,季福赶了骡车去停放。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地点,季氏兄妹与张四娘安步当车,沿途观赏商家挂出的灯,猜灯谜玩。
  走了一程,季英英瞧见有卖抄手的摊子,原本就打算在城里用晚饭,拉了哥嫂坐下,要了三碗鸡汤抄手。
  南北差异大。北方叫馄炖,蜀中叫抄手。皮比馄炖皮略厚,吃起来更有嚼劲,抵饿。老板在大骨汤中用竹爬子抄起煮熟的抄手放在碗中。单从另一只小瓦罐里舀出三勺老母鸡煨出的鸡汤浇上,撒上香葱滴上两滴芝麻油,香气扑鼻。
  小摊正对着散花楼。季英英瞧着门口出入的达官显贵,贵妇淑女,就想起了杨静渊。这样热闹的日子,他应该会和他的纨绔朋友们一起游街赏灯。散花楼附近如此热闹,他应该会来吧?
  这个念头一旦滋生,她就不肯老实低头吃东西了,睁着眼睛看着自楼前经过的人。成亲前见面不吉,如果真的见到杨静渊该怎么办?
  “英英,想什么呢?”张四娘好奇地问道。
  季耀庭瞧着妹妹黑乌乌的眼睛映进了璀璨的灯火,神采飞扬,打趣道:“定是在想也许能在灯节上见到杨三郎呗。成亲前见面不吉,不然杨三郎定会来家里接你来城中观灯游玩。”
  轻松猜中了季英英的心事。她下意识地就想否认。这时一声鼓响,为节度使大人宴饮增色的傩戏在散花楼下跳了起来。
  人们纷涌而至,将楼前围了个水泄不通。
  “傩戏开跳了!”季英英转移了话题。
  季耀庭握住了张四娘的手,叮嘱季英英:“拉着哥哥的袍袖,人多当心挤散。”
  季英英扯住了他的衣袖笑道:“走散也没关系,节度使和太守大人在散花楼,四周都是维持治安的兵丁和衙役。到了时辰在约定地点等季富叔就好。”
  结了账离开抄手摊,三人挤在人群里看跳大傩。
  季英英一手只勾着哥哥的衣袖正看得高兴,自己的衣袖被人轻轻扯了扯。她扭过头,一张木刻的面具罩在了她脸上。她吓了一跳,松了手扶着面具。杨静渊拿着另一个面具笑着站在她面前。
  他得意洋洋地说道:“这样,就不会不吉了。”一副你快表扬我的表情。
  季英英惊喜地看着他道:“你怎么找到我的?”
  杨静渊指了指散花楼:“桑十四订了席面,我刚上二楼,往下看了一眼。见到你就跑下来了。正愁着怎么见你呢,看到傩戏就想到这主意。我聪明吧?”
  季英英嘁了声道:“是只猪都能想到呢。”
  杨静渊气结,伸手在她面具上一弹:“就没句好话!”
  季英英昂着头道:“你有那么聪明,能想到用面具就不会不吉,干嘛不戴着面具来家接我进城观灯?”
  对呀,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看到杨静渊傻兮兮地愣着,季英英噗嗤一笑:“如果你能让我看到今天最美的灯景,我就夸你一声聪明。”
  正说着话,季耀庭警觉地回过了头:“你在和谁说话?”
  “季大哥!”杨静渊爽朗地拱手行了礼,“是我,杨三郎。这样就不算和英英见面不吉了!”他说着将面具戴了起来。
  季耀庭微微一笑:“正是。三郎你护着英英。今天没有带下人同来,我正担心照顾不周全。”
  杨静渊大喜:“大哥放心。尽管陪着嫂嫂。到了时辰,我一定送英英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