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姑玉篱-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二十八章启程一

    三月出头,院子里向阳的梨枝已经开始抽芽发叶。一大清早起来麻雀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不停。玉篱天刚亮就起床,偷偷溜出去又回来。玉篱妈正在灶房生火做饭,玉篱愣了一下,轻快地跑过去帮忙。玉篱妈瞅一眼女儿问道:“有消息了?”
    王凤羽的案子昨天开审,本来下午就有结果。玉篱是很想去,可王凤羽带信来说无论如何不让玉篱去看,再加上玉家夫妇也不赞成,玉篱只好规规矩矩呆家里等消息。谁知找了几次偏偏不见严姐和二富他们的影子,又不能直接去问白婶。玉篱忐忑不安地过了一夜,早起就去碰碰运气,总算见着了人。
    “嗯!严姐一大早刚从张师傅那里回来!”
    玉篱妈哼了声,
    “不是问伱这个!”
    玉篱抿嘴,
    “说了!说是证据不足,十年!”
    玉篱妈一听,咣当把手里的锅铲重重地掼在大铁锅里。
    “十年还嫌少?”
    瞪住玉篱说不出话来。十年,从二十到三十,最是金子般的年纪,一个关起来,一个在外边等!
    玉篱黯然,缓声跟母亲说:
    “牵扯了人命,这样子真地已经算可以了……”
    玉篱妈使劲拍胸脯,一连串地叹气。
    “既然证据不足还判!这世道!……”
    一个人难过一阵,想到那天玉篱答应自己的话,心里才稍微松快点儿。只盼过个三两年,玉篱自己能明白过来别再糊涂。勉强忍住怒火,将早饭做出来。一家人围在一起吃。
    正吃着,邓月明来了。
    手里提了好些营养品,一进门乐呵呵地笑,说是给玉篱爸妈补身子,玉篱害得她四哥没了媳妇儿,她只看一眼表示慰问就好!
    玉篱早就习惯邓月明爱说爱笑的脾气。被她逗得发笑。玉家夫妇脸上却有些挂不住。客气了会儿就走开,堂屋里只剩了玉篱和邓月明。
    玉篱盛了碗粥给邓月明,两人边吃边聊。
    邓月明看看玉篱,
    “我看现在。伱在这个地方情况有点儿堪忧啊。这一路来,都听见有人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说是邓家的人。双平也很久没回娘家了。我们都这样。伱怎么过?”
    玉篱很是无奈,
    “我也没想到,这些都是自个儿的事。到头来连累这么多人。”
    邓月明不说话,低头喝了半碗粥,若有所思,“没办法,谁叫咱们生在这里。”
    话一转,压低声音,
    “其实我过来是想问伱个事!”
    玉篱诧异地看她。邓月明看看门外,
    “再过一星期我就去找我同学了。怎么样?跟我一起出去闯闯,大不了再回来就是!”
    玉篱看着邓月明愣住。这样的事玉篱还从来没仔细想过。要放在以前,考虑到父母肯定是不能去。可这会儿王凤羽在里边儿,外边三个老人,自己又丢了工作……真要说起来,十年还真不短,中途要有点儿事,手里没几个钱可怎么办?再者,等到王凤羽出来就万事大吉了吗?玉篱端着碗,脑子飞快转着。这才觉得自己要重新面临的现实有多杂多难。
    邓月明又说:
    “我这次去,还跟我同学一起做销售。做这行经常跑工厂,伱要是想在车间干活,一定帮伱找个稳当的地方。要是觉得辛苦,凭伱的样貌,站站前台接接电话,钱虽不多可也比在这里翻泥玩强!伱觉得怎么样?!”
    玉篱听得眼眶有点儿热。前一次去学校是邓月明帮的忙,这次又是她伸出援手。玉篱使劲眨眨眼,冲邓月明笑,“月明姐,伱可真是我的贵人!”
    邓月明不爱听,用筷子敲了她一下,催促道:“伱好好想想,想好了跟我说,明后天我就订车票!”
    看邓月明风风火火的样子,玉篱心里既羡慕又心疼。打量邓月明,红扑扑的脸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跟上次在碧暮寨时精神多了!玉篱说道:“四哥和邓家大姐都有心帮伱,要不跟他们说说,伱也别到处奔波了……”
    邓月明夹菜的手伸回来,横玉篱一眼,“要他们帮忙我当初是疯了?我还跑出去!要安稳,姐都在碧暮寨稳稳地呆了这么多年,如今趁骨头还能动,到处跑跑看看又怎么了?一次失业算什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神色一正,
    “伱也该这么想!”
    玉篱了然。捂嘴笑,
    “劝人还这么委婉,不像伱。”
    邓月明叹口气,
    “开玩笑呢,其实我心里也没谱。不过好在还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吧。”
    两人沉默,自顾吃着饭。一只春归的燕子从门框外窜进来又急速逃出去,细爪蹭在光滑的地面上,慌得差点儿摔了一跤。邓月明看见被逗得扑哧笑出声来。玉篱跟着莞尔,“我想去想来,还是不去了。他们……都在这里,总觉得还是在这里踏实。”
    邓月明听了倒没阻拦,爽快地点点头,“伱还是伱,一点儿没变。做什么事,总要有自己的道理,想好了就行。坚持下去吧!”
    明亮的眼睛一转,眉头微皱,
    “其实我挺佩服伱的,竟然连我四哥都不要了?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看看是怎样个牛鬼蛇神?怎么就把如花似玉的伱给迷住了呢?!”
    伸手就在玉篱白玉般的脸蛋上掐一下。
    玉篱羞得俏脸刹红,两人丢了碗筷扭在一起笑得停不下来。玉家夫妇在外边听得个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送走邓月明,玉篱感慨颇多。心还没静下来,玉篱妈领了个人进屋,玉篱再也想不到孙玲竟然在这个时候到了自己家。
    按惯例,全国大中小学新学期都是大年前后就开学,可现在都已经三月初……
    玉篱正在灶房洗碗,玉篱妈推了下还在吃惊的玉篱,让再给孙玲做点吃的。又乐呵呵地去端了些过年没动着的瓜子花生来给两人摆好在桌上。
    玉篱妈忙好出去,玉篱打量孙玲。孙玲穿了套很合体的西装短裙,脚上踩的那双细跟鞋异常精致,整个人看起来窈窕婀娜。最让玉篱讶然的是,孙玲以前清秀的一头长发不见了,大波浪的卷发半遮半掩住脸庞,显得很成熟,还有种不符身份的妩媚……
    玉篱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孙玲从进门一直低头站在桌边不言语。待到玉篱妈出了门,抿抿嘴唇,在玉篱的注视下,自若地一扭身坐到凳子上,随手将肩上精致的挎包啪一声扔在桌上。
    玉篱见状,转过身一言不发继续洗自己的碗。憋了许久,身后一阵浓郁的香气袭来,孙玲才站到了自己身后。
    “早就想来看伱,可是我觉得没脸……”
    听这话,玉篱一股无名火冒上来。
    “没脸现在又来?伱知道我当时是怎么过得?一直以来我当伱是我自己!可伱呢?”
    说着心里发酸,
    “为了那钱……这么多年的朋友都不做了?我还以为这辈子伱都不来见我呢!”
    孙玲淡笑着,眼里却隐隐有泪光闪动。
    “不搭噶的事……我就是白用了伱的钱,这辈子欠伱的就是,哪有那些花哨。”
    听了这话,玉篱才觉得似曾回到了从前两人同吃同住的日子。玉篱放下手里的碗筷转过身正对孙玲,却见孙玲的目光从自己身旁穿过,呆呆地望着一水槽碗筷发愣。

    第一百二十八章启程一
    ☆、第一百二十九章启程二

    玉篱看孙玲这神情,又看她周身的打扮,心里隐隐不安。两人初中高中六年,同级同班又同寝室,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玉篱擦干手坐下来跟孙玲好好说话。
    “我怎么老觉得你是有什么事?本来托过四哥去看你,后来有事就不了了之……你别真有什么事吧?”
    孙玲低头专心剥花生,剥了满把的花生仁儿,又一颗颗将红衣揉碎吹干净。捧过去递给玉篱,“吃不吃?”
    玉篱见她一副不急不痒的样子,眉头又紧紧皱起。
    “问你话呢!”
    孙玲轻笑一声,
    “你的事比我大多了,你倒来蘀我急!想想,读书多又有什么用,遇到事还不是拧不清?”
    慢条斯理地嚼着花生。
    玉篱心里一沉,
    “过完年都这么久了,你怎么还没回学校?”
    从头到脚打量孙玲,
    “你看你这身打扮,就不像个学生!就算他工作了,有收入,我觉得你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说完,却见孙玲顿住,轻轻咬着嘴唇半天不说话,“不要提他了。”
    玉篱不由生疑,
    “你们吵架了?”
    又换来对面的人半天不吭声。玉篱见这情形,心里隐隐有不祥的预感,“你这是怎么了?这么久不见,怎么怪怪地?有话就好好说,咱们俩还用得着藏着掖着?”
    说到最后,小心翼翼地问她,
    “你们……该不会有什么不好吧?”
    莫名就想到邓月明说的话——大学毕业,很多人都分了……
    孙玲笑着。良久轻飘飘地吐出几个字,“我们分了。”
    玉篱愣住。
    “国庆我回去就觉得他跟以前有些不一样。好不容易周末,跑了半个城去看他,他不是在学校补课,就说要看书,不冷不热地。我还想。他本来就是个老实人。也不爱说话,怕他刚参加工作压力太大,衣服不让他洗,饭也给他做好……”
    孙玲淡淡地说着。嗤笑了一声,
    “到最后,想来实在挑不出我什么毛病。又才跟我说,说什么自己能力有限,怕以后给不了我好的生活。要分手。我当时吧,心又疼又感动,发誓好好努力,毕业后争取留在省城跟他一起奋斗。厚着脸皮死缠乱打了一阵儿,人家才坦白,说是刚到学校不久,喝了酒跟同校一个女的好了。他得负责!”
    玉篱震惊不已,良久缓过来。又急又气,“负责?!那你怎么办?你都蘀他……那样了!”
    孙玲闻言,笑容更艳。
    “什么负责?我同学帮我打听,那女的是他们校长的亲侄女!”
    轻叹一声,
    “再说,这些不都是我心甘情愿的吗?要负责也是自己负责。瞧你说得什么蠢话!”
    这是什么混账逻辑!玉篱张口结舌,又一时找不着反驳的话。
    孙玲停下来,用手弹去眼角泌出的泪,“这话是他说的。凭我,也想不出来。我只是很讨厌自己,白白长了双眼睛,却什么也没看清楚。不过还得多谢他这样坦白,要不然我还活在自己的梦里醒不来!”
    玉篱看着孙玲,又气又心疼,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孙玲说罢,舀起桌上的挎包,从里边取出个信封来递给玉篱。
    “这是上次的钱。你难的时候我净跟个不相干的人缠去了,想起来真不值!不过也没便宜了他!”
    又告诉玉篱。她托了人把那男的好好教训了一顿,如今已经弄得身败名裂!
    一连串事情,听起来像在演电视。玉篱还有些不能接受。到现在还依稀记得孙玲提到那个男生时的甜蜜表情。还有上次堕胎,那么危险的情形下,她一心都还只是惦记那男生。这才不过隔了半年时间!
    这么一想,又想到自己,嘴里直发苦。
    “真没想到……咱们这段时间都不得消停……”
    看眼孙玲,握住她的手,
    “你也不说一声,幸好都走过来了!”
    “没什么。我同学说得好,早点看清楚是老天厚待我!只是你,我回来听说你的事,我怎么觉得你在重蹈我的覆辙?我告诉你,天底下除了父母,除了自己,谁也不值当你去较真!可别犯傻!”
    孙玲双手握紧玉篱。
    玉篱听孙玲这样说,忍不住又打量她。
    “……上回你可不是这样说的,还劝我呢。”
    重新又问,
    “都开学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回学校?”
    孙玲收回手,仔细整理手里那个精致的挎包,“那时候我傻!……”
    忽而声音一扬,
    “我现在不糊涂了!”
    对玉篱问的话轻描淡写答是过年没回来,临时回家看看。
    玉篱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拉住孙玲要弄个清楚。这时严姐过来敲门找玉篱,玉篱妈把人领进院子却不招呼。玉篱只好放下这头去看严姐,一转身孙玲拎上包就窜出门去,只说放暑假又再来。
    玉篱看着孙玲跑远只得把事情丢开,领严姐到灶房坐下。严姐吞吞吐吐地告诉玉篱,王凤羽的事告一段落,张镇准备回老家和他老母亲一起过活,问玉篱去不去送送。说起来下午就动身。
    玉篱听了,哪有不去送的道理?
    张镇自年轻就在外边讨生活,老伴儿没了,儿女也无一个。去年还有两辆车跑运输,还在和王凤羽热热闹闹地忙着要挖需。过了年,为帮王凤羽,好不容易攒到的家业眨眼就折腾得差不多。
    这么重的一份人情,玉篱只寻思该怎么报答人家才好!
    当下玉篱也不瞒玉家夫妇,明明白白说清楚了,恳求父母亲让自己去送送。玉篱妈恨恨地盯着严姐,直把严姐盯得抬不起头来,最后到底还是答应了玉篱。
    前一天,王凤羽的事完了后,二富他们和严姐就帮张镇收拾了一宿。本来事情不用这么急,可张镇过年没回家不说,他老家的人突然打电话来,说是家里的老人不大好。玉篱到了张镇租住的小院子,屋里屋外都空荡荡的。就连上次来时张镇用的那个小泥炉也用口袋装好放上了车。一大群人,除了王二富,王冬儿还有跟着张镇跑运输的一伙人都在屋里闹哄哄地说成一团。白婶被夏彩扶着,竟然也在座。
    玉篱伸手抿了抿耳侧滑下来的发丝,跟在严姐身后轻轻走进去。屋里的人见了严姐没在意,等看见她身后的玉篱,却纷纷住了口。严姐察觉,对着众人笑说:“玉篱听说张哥要走,带了好些家里的东西来……”
    话还没完,就听见夏彩重重地哼了一声。接着王冬儿带头,一群人都不声不响地走出去。一眨眼功夫,原本热热闹闹的屋子里就静悄悄地,只剩下白婶和夏彩坐在张镇身边,两人都怒气冲冲地瞪着玉篱。
    严姐手足无措地看向张镇,
    “我是想着凤羽!别人不知道您还不清楚?要不是玉篱,凤羽哪能这样?打死都说自己杀了人,怎么会判得这么轻?张哥倒是帮着说说,别误会了玉篱!”
    张镇没说话,夏彩却脆声接过去,
    “没错!要不是她,凤羽根本就不会惹上这些事!”
    死死看着玉篱,一副巴不得将她生吞活剥的样子。
    玉篱看她这神情,只一扫眼就望向旁边的白婶。两人视线相触,白婶的目光阴沉冰冷,如同一把钝剑刺向玉篱的心。看得玉篱心里异常难受。想了想,玉篱索性垂下眼帘,安静地站在严姐身边不出声。
    “呵……”这个时候,张镇开口了。“不是我不帮着说话。有句老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话说得好,说得清楚明了又有什么用?得看将来如何行事。做事经得起理,不昧心,还怕别人怎么看?”
    玉篱闻言看去,张镇闲闲地靠在中堂的椅子上,斜睨着自己。玉篱叹口气,看看张镇,又看看白婶。
    “我跟凤羽说过的话,他知道,我知道,我们自己都明白。以后您们放心就是了,我们谁也不会撇下谁!”
    白婶闻言转开头。夏彩却冲过来揪玉篱。严姐和张镇赶紧去拦,外边的人听见也都折了回来。一时间闹嚷嚷地,张镇又到了启程的时间。玉篱瞅准机会,将张镇退回给自己的五千块钱悄悄塞进他的行李里。临别又跟张镇说,等王凤羽回来了一定去接他过来养老!

    第一百二十九章启程二
    ☆、第一百三十章胡闹

    张师傅回老家后,孙玲匆匆打了个电话来跟玉篱说声了也回了学校。又过了几天,邓月明也辞行去上海。玉篱跟两人都不是第一次分别,唯独这次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玉篱收拾起心情,想到王凤羽。王凤羽庭审后,转到了监狱收监。监狱在离城一百多公里的一个山坳里,说起来也在碧暮寨一个方向,只是更往山里一些。
    这天,天气晴好,玉篱早早地从家里出发。坐了两多小时的车才颠颠簸簸到了王凤羽所在的监狱。玉篱带给王凤羽的除了些新买的换洗衣服,就是把收在床底下的一大箱子书搬了好几本过去。
    王凤羽看起来倒比在看守所的时候更精神些。一头黑漆漆的头发被剃得短得不能再短,紧紧地贴在头皮上。看见玉篱看过来,不自在地用手挡了挡。
    玉篱装作不在意,很快地收回目光。旁的也没多问,只说了些白婶的事情,就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堆到他面前。
    王凤羽看到那些书,微微发怔,
    “他们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
    玉篱笑嘻嘻地,
    “那下次给你带本字典来!”
    忽一扬眉:
    “少哄人!上小学的时候就看见你成天捧着本书看,这会儿又不认识了?”
    王凤羽默然。
    玉篱抿抿嘴,伸手去触了他一下。王凤羽放在桌上的一双大手触电似地合拢。
    “干什么呢……”
    不自在地看了看旁边的人。
    两人的脸都微微发红。想到上次在看守所,玉篱的耳根不由发烫。清清嗓子道:“放心吧,也都是些杂书。在这里呆着也是呆着,没事的时候看看打发时间,别胡思乱想!”
    王凤羽听了。看看玉篱,迟疑地接过去。
    玉篱笑起来。一双秀气的眼睛亮晶晶的,弯成漂亮的月牙。看得王凤羽嘴角微扬。
    玉篱说:
    “月明姐还有孙玲都各奔前程去了,我总觉得咱们也该干点儿什么,不然心里不踏实。”
    跟王凤羽商量,
    “本来我还想去自考试试。想来想去。就算舀到文凭得好几年呢。再看月明姐,她大学毕业,可还得跑那么远不是,我可不想……”
    看向王凤羽。眼里满是不舍。
    王凤羽眼神一黯,低下头。
    “你爱做什么就只管去做,想那么多干什么……”
    玉篱闻言眉头不由自主微微蹙紧。片刻脸上又露出笑容。
    “这么说你是一定支持我了?”
    王凤羽微微点头,
    “当然。”
    玉篱一笑,眼里露出丝难得的狡黠。
    “刚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我就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是种地的人,过日子还得从土地里想办法才行。只是没料到后来去了碧暮寨。如今转了个圈又回来,说来是上天安排也不一定。我寻思,咱们的出路最终还得从那片土地上动脑筋才行,你说呢?”
    王凤羽看着玉篱。表情一凝,
    “翻个底儿朝天也不过是些泥。除了种粮食还能怎么样?再说。你也没做惯这些事,别把自己累着了!”
    很不赞同玉篱的想法,
    “你好好地和家里人呆着,我……”
    说到这里一下子顿住,瞟了眼玉篱不敢看她,“你对我好,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哪天碰到个真心对你好的,别错过……”
    话音刚落,王凤羽手背上被狠狠拧一下。
    “王凤羽!你有没有良心?都到这份儿上了还说这些话!”
    王凤羽疼得直咧嘴,见对面的人俏生生地怒瞪自己,心里又暖又不是滋味。
    两人一时沉默下来,相对无言。一个怒目圆睁像雄赳赳的小母鸡,一个高头大马却蔫蔫地耸拉着头。
    狱警提醒道:
    “时间快到了!”
    ?p》篱嚯地站起身来指王凤羽一摞书?p》
    “赶紧看完!下次来换别的!”
    说完自顾开门出去,临了又探回头来,“我说的事你有空也想想,我们一起想办法!”
    王凤羽看着关上的门发呆。狱警看看王凤羽手里的书,难得温和地对王凤羽说:“这姑娘真有心。就是夫妻,大难临头还有得是‘各自飞’。有福气遇到这么好的,别辜负了!你好好表现,也不是没有机会。”
    王凤羽听了,扯了扯嘴角。
    玉篱回到家,把跟王凤羽说的话也和玉家夫妇说了一遍。
    玉篱妈苦着张脸对玉篱说:
    “你还是消停点吧!本来在学校干得好好的,你自己又不惜福!”
    想到好端端的工作就这么没了,玉篱妈不由又哀声叹气。
    玉篱爸倒跟玉篱多说了两句。道理跟王凤羽说的差不多,翻来复去都是土,能弄出个什么花样?又叮嘱玉篱,“你妈一人伺候个鱼塘够累得了,你回来正好搭把手!一年下来也能存好几万。其他的,想来容易做来难,差不多就算了吧。你还嫌被人指指点点不够?”
    玉篱听了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一有空闲就独自钻屋里看电视。也不看其他节目,见天就盯住农业频道不眨眼。逢到玉篱妈进城,非得跟着去,一到城里就跑到书店买了好几本大棚种植的书回来……
    玉篱妈看得心慌。说了几句,玉篱只管笑,也不言语。玉篱妈火起要发怒,想到远远近近发生的一桩桩事,又恨恨地作罢。夫妇俩一边担忧一边又无计可施。时间一晃到了五月间,麦收的季节。
    玉篱所在的城市位于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原上,虽和外界交通不便。却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尤其位于净峦山北麓净湖畔的村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算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到了每年大春时节,金灿灿的地毯揭去。立马就变成碧波荡漾。青苗点点的水田乡泽。
    王家村和近旁临湖的村子一样,每人分到的责任田刚好是一亩地,不多也不少。玉家三人,就是三亩大田。再加上小队分的每人三分自留地。玉家就一共有三亩大田六分自留地。傍晚时分,凉风习习。玉篱爸坐在梨树下编背篓,玉篱端了个小凳子坐在对面屋檐下。左边地上放了一摞书,手里还捧着个本子。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又在本子上写写划划。皱紧眉头若有所思。完了,舀个皮尺钻进鸡棚里半天不出来。
    玉篱爸看着她自顾捣鼓,弄得棚子里的鸡慌得里外乱窜,大声提醒道:“说话你妈就回来,你倒是快点弄好!要她见了又是一阵急!”
    玉篱闻言,在鸡棚里扑哧笑出声来。钻出鸡棚用手上的本子将身上的灰打去。
    “我也没干什么,被您一吼。倒像是偷鸡贼!”
    听闺女这样打趣,玉篱爸一点不为所动。沉沉地看着玉篱,“麦子,蚕豆刚收回来,田里的秧苗也长得好好地,你要胡乱来,我可不准!”
    将手里刚锁好边的背篓重重地放在地上,“手里没钱,打打杂,捞点儿鱼虾,都能缓过去。可要是耽误了种庄稼,手里没粮食日子就不能过!你要动什么脑筋都行,可不许在土地上打主意!”
    玉篱瞥眼父亲,摸摸鼻子。慢条斯理地把尺子,书笔都收好放回屋里,仍旧回到院子里坐在玉篱爸对面。双手抱了膝盖,安安静静看玉篱爸编背篓。
    这架势,弄得玉篱爸很不自在。自顾扎了两副背篓架子出来,就耐不住性子。
    “你这又是咋了?忽地又一声不吭?”
    玉篱略昂了头,一双眼睛如同浸了水的葡萄,一眨不眨看着玉篱爸。
    “您还记得这个小板凳吗?以前您和妈忙着照顾鱼塘,又不让我动手,就只让我搬了这个小凳子,坐在一旁看你们。我还记得您跟妈说的,‘要想少吃苦,就得先吃苦’。”
    玉篱爸望向玉篱坐着的小木凳子,头皮发麻,“我多会儿说过这话?”
    当初夫妇俩那个累,玉篱爸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说了那么多话,谁知道旁边还有个记事的?想想那时候,只管给闺女喂饱,多得全靠她自己自觉,玉篱爸心里不由泛酸。
    “比起您和妈,我随便捣鬼点儿什么,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就当试验试验,这样也不行吗?”
    玉篱可怜巴巴地望着父亲。玉篱爸看玉篱,只见闺女眨巴了下眼睛。
    “您放心!田地我一捧泥也不会动!”
    闺女细微的表情没有逃过玉篱爸的眼睛。玉篱爸瘪瘪嘴,“我还真信!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变得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也不听人劝!”
    蓦地想到王凤羽,恨恨地一砍刀下去,将手里的斑竹一分为二!
    玉篱缩缩肩,站起来帮玉篱爸把弹开的半边斑竹捡回去。低声道:“什么也瞒不住您。要不您是我爸呢?”
    就听见玉篱爸哼了一声,
    “你妈和我都不是睁眼瞎,你这阵子看的那些书,不明摆着吗?”
    玉篱轻咬唇角,
    “我的确是想在土地里寻思条路出来。您看电视上,人家那大棚多好,不论什么季节,想种什么都行!不怕刮风下雨,也不怕变天降温。东西长得快不说,出来的季节也恰恰是稀缺的时候,光价格就是平常的几倍!”
    “电视上?”
    玉篱爸看向玉篱,一脸匪夷所思。
    “电视上的事谁知道真假?看看就好,你还信得真真地!你当干点儿什么事是小孩儿玩过家家,不行了,重新又来?不费时不费力?旁边看着的人嘴上是吃素的?简直是胡闹!”

    第一百三十章胡闹
    ☆、第一百三十一章相商

    玉篱一噎,住了口。
    玉篱爸喊出一嗓子,见闺女乖乖闭上嘴,灰溜溜地坐回到屋檐下,也有几分扫兴。哗啦啦地埋头剖篾条,不说话。
    院子里安静下来。隔了一久,玉篱的声音又响起。
    “……我话来没说完,您就急成这样。”
    玉篱爸好似没听见。
    玉篱道:
    “我也不算全骗您。没错,我是想试试大棚种植来着,不过光靠看看电视,还有几本书哪能行。这东西投资大,您就是现在支持我用大田,我也没那胆子去试。况且,花您和妈的钱,我不忍心。”
    这话说得玉篱爸翘起嘴角。
    “志气倒挺大!不用我们的田,也不要钱,你想干什么?”
    玉篱也翘起嘴角,明亮的眼睛往鸡棚那里一睃。
    “我想用用鸡棚!蛋生鸡,鸡生蛋,滚雪球一样。我自己养鸡挣够钱!要是我自己挣不到足够的启动资金建大棚,我自己放弃,怎么样?!”
    玉篱爸一眨不眨看着玉篱,那样子像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闺女,又是一脸不可置信。玉篱狐疑地看过去,玉篱爸轻咳一声,又自顾忙起来。
    “这个嘛,等你妈回来我们商量商量再说。”
    玉篱轻轻抿嘴一笑。
    “好!那明早再说!”
    夜幕降临,玉篱妈挑着竹框从秧田回来。今年玉家麦子蚕豆都比别家早熟。玉篱妈和王七婶张罗着,迅速把粮食收回家放好,又麻利地整好水田,雇人把秧苗也插上。如今剩下王七婶家,明天就来人插秧。秧苗却不够了。
    玉篱妈跨进门,就阴沉着脸。玉篱爸和玉篱不由自主都噤了声。玉篱一声不响地把冲得温温的水端到院子里,又特意拖来个带靠背的小竹椅子放在脸盆跟前。
    玉篱妈照常洗好脸,从玉篱手里接过凉好的茶水大大抿了一口,舒服地叹口气。刚刚缓过来,身旁传来玉篱甜甜的声音。
    “饭菜都给您留着。一直温在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