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桃花朵朵开-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脸色难看,言辞也刻薄,姜知甜一时也分不清她是认真呢还是在开玩笑。
她窘迫的解释:“我并非想甩开你自己去酿,那么多草龙珠呢,酿酒时一时半晌就能酿好的?
我一没你这么丰富的经验,二没你这么多人手,三没你这么多器具,我是疯了会自己酿。”
见许娘子的眼神还是那么冷,姜知甜又道:“不说当初咱们有文契在前,就说做人也不能这么做,要这样,我可真成小人了。”
许娘子神色稍霁,道:“你也别说得这么中听,这世上贪蝇头小利的小人多了,不差你一个。我可丑话说在前头,当初你要种草龙珠,可是一无所有。
是我替你出的主意,又主动大方借给你的银子,还把酿酒和卖酒的营生都揽过来,白给你分钱。
你这不说是无本买卖也相差无几了。天底下不是回回都有这样的好事,你要是最甩了我单干,别怪我不客气。”
她又挑眉冷笑道:“你也别以为你趁几亩地,种几亩草龙珠就有什么了不起,我若不给你酿,就凭你自己?酿出来也保存不好,一旦酒坏了,我看你往哪儿哭去。
我虽只是个寻常酿酒的,可在这府城里也认识几个官府中人,但终究比你一个乡下出来的小娘子厉害,想要捏死你,比捏死一只臭虫难不到哪儿去。”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给我的新文加收藏。群么么。
每天抽时间码字的时候,我就在想,大过年的,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成绩又这么差,其实断更几天也没什么的吧?
不过我还是想赶紧把这本完结了,好开新文。努力努力!
第86章 第四朵(3)
姜知甜笑倒在桌边,指着许娘子半晌,仍旧笑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许娘子白了她一眼道:“我说的是真的,你别不信,我告诉你……我没有半句是谎话,你知道怕了就好,不必这么色厉内荏,装得和没事人儿一样。我可不会取笑你。”
到底谁取笑谁啊?
姜知甜好容易收了笑,眼泪都笑出来了。
她用帕子掩了掩眼角,道:“谁色厉内荏?我读书少,不懂这话的意思,许娘子教教我?”
谁自己是谁才知道吧。
许娘子自己也乐了,她呸了一声道:“你这人……”
姜知甜不拆她的台,道:“好,好,许娘子的话我都记住了,以后我得罪谁也必不敢得罪许娘子。谁让许娘子这么厉害,捏死我比捏死一只臭虫还容易呢。”
许娘子也撑不住笑出来,道:“你这人……本来是想给你个下马威的,你好歹也挣扎一下,要不然我哪儿来的优越感?”
姜知甜道:“你说的都是事实,我也压根没想过这么快就和你分道扬镳,就算将来你我的生意做不下去了,我另辟蹊径,也不会抢你的生意。”
许娘子转怒为喜,两人就酒的事又说了一回。
姜知甜要走,许娘子道:“你好不容易来一回,不如住下?你说起学子举办诗会的事,我倒可以给你指条明路。”
“怎么呢?”
许娘子道:“你说的昌明书院虽好,到底只是一帮学子,再办多少诗会,终究翻不出什么大风大浪来,要是院试放榜,知府能够在会见解元时把咱们的酒赏下去,只怕你那个方法还更便捷些。”
姜知甜叹口气道:“你当我没想过?可你也说了,我就是一个乡下妇人,趁几百亩地又算什么?连县太爷我都逢迎不上,又哪儿来的本事去巴结知府大人?”
许娘子瞪她:“行了啊,我就那么一说,你还真往心里去了?我要真的嫌弃你,干吗还会替你出主意?”
姜知甜笑称是,问她:“难不成你能走知府大人这条线儿?”
许娘子道:“顾四爷不在,要不然他出面就更容易些。”
姜知甜不解。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知府一家人也不例外。
难不成顾知远把生意都发展到知府内宅去了?
许娘子微微摇头,道:“唐娘子你见过吧?”
姜知甜点头:“唐娘子做面条的手艺当真是一绝,我就从来没吃过像她做的那么香的面条。”
许娘子倒没笑话她,道:“何只你没吃过,我也没吃过再比她做的更香的面条了。”
姜知甜道:“你就别遮遮掩掩了,便是唐娘子是知府大人的亲戚,我也不可能撇开你单独去巴结她,总要和你一道。”
“呸,你当我心眼儿这么小?唐娘子和我不是一路人。”
姜知甜洗耳恭听,没多嘴。
许娘子自嘲的笑了笑,道:“二十多年前那场大涝兼大旱,简直是场灾难。你那会儿还没出生呢,唐娘子一家人逃荒,路过你们县城的青阳镇时,实在熬不过去,把唐娘子卖给了杨家做了童养媳。”
这个,姜知甜知道,顾知远曾经说过。
许娘子看她神情便清楚她知道,也就没再多说,一笔带过道:“她那个夫婿是个痨病鬼,成亲两年就没了。唐娘子苦巴苦业支了个面摊儿,养着个瞎眼的婆婆。本来日子也挺好过,可谁成想她爹娘又找着了。”
姜知甜结巴了一下,道:“你不会说,说她是知府的遗珠?”
许娘子摊了摊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就稀奇了?”
姜知甜不明白了:“既是父(母)女相认,她便是知府家的大小姐,是多少人仰望不及的千金,怎么她还,还在外头开着家面馆?”
并且还亲力亲为。
姜知甜对唐娘子没偏见,可是她在面馆坐镇,总是有许多熟识的客人,和她磨牙逗嘴。
在乡下,这样的妇人都让人鄙薄不屑,何况这是规矩大的府城?
许娘子挑了下眉道:“这是人家私事,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这位唐娘子很少和知府家人往来,但我听顾四爷说,知府和夫人对唐娘子十分欠疚,若能得她帮忙,想来十分容易。”
姜知甜低头想了半晌。
许娘子问她:“怎么,你不愿意?”
姜知甜道:“我哪儿会不愿意,只是,这红口白牙,随便这么一说,唐娘子凭什么答应我?”
许娘子道:“那有什么,我不信她不在乎钱财。”
要是不重视,她也不会放着知府千金不做,非得开着面馆了。
许娘子正正式式的写了贴子,让人送到唐娘子手上。
唐娘子答应下来,第二天来见许娘子。
她是见过姜知甜的,倒是没想到她会和许娘子这么好,还一起做上了生意。眉眼一横,便是无尽流波。
她戏谑许娘子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与许娘子神交久矣,今日倒是头一回叙话。”
许娘子热情相迎,道:“我一个酒坊小娘子,哪里敢高攀唐娘子?这不,好不容易厚着脸皮,腆颜请唐娘子过来,我这心呀,打从一早到现在都还怦怦怦的跳着呢。”
唐娘子伸手道:“我瞧瞧。”竟是伸手按到了许娘子的心上。
许娘子都够泼辣的了,可还从没让哪个男人占过便宜,白长了这么多年,今儿头一遭让个女人给调戏了。
她愣在那儿,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唐娘子已经点到即止,收回手道:“嗯,许娘子的确有本钱。”
什么本钱?在座都是女人,自然晓得这话是何意?
许娘子气得笑出来,咬牙道:“亏得我当你是好人。”
唐娘子朝着姜知甜微一点头,径自坐了,挑眉问许娘子:“什么才算好人?你来求我,我有求必应,难道不该奉上点儿代价?”
哪怕许娘子求到知府大人头上,也没个红口白牙就一句话的事儿,不得付出点儿代价?
唐娘子这话可更辛辣了,许娘子有些讪讪的道:“得了,既然你我心知肚明,我也不必遮遮掩掩。你摸够了没?没摸够继续啊。”
唐娘子自己给自己斟了盅茶,朝着许娘子和姜知甜一举,道:“我怕你翻脸。”
“……”刚开始摸那一下,她没料着自己翻脸啊?
得,正反话都让她说了。
许娘子拉着姜知甜过来,道:“这是顾四爷家的嫡亲二嫂,姜娘子。”
她促狭的道:“要说求你的人可不是我,是姜娘子。”
你还要不要再揩点儿油啊。
唐娘子没上许娘子的当,也没理她的挑拨,淡淡的放下茶盅道:“姜娘子是老实人家的老实孩子,我还是别吓她了吧。”
许娘子气了个半死。她怎么就不是老实人了?
一时备办酒席,许娘子请唐娘子上座。
唐娘子懒散的道:“算了吧,若我不是唐知府遗珠,哪儿配得起上座?”
看她这神色,分明对唐大人没什么父女亲情。
许娘子噎了下,道:“你我也算神交已久,就算不为的你的身份,可来者是客……”
姜知甜适时的道:“唐娘子比我年长。”
许娘子接话:“总而言之,合该你上座。”
唐娘子没再矫情,坦然坐下。她对于知府嫡长女的身份早就坦然,面对诸人的奉承、巴结甚至是冷嘲、热讽,她早就麻木。她回不回唐家,成了试探这世间人心的金石。
许娘子又是倒酒,又是劝菜,尽足了地主之谊。
三人都喝得有些醉意,唐娘子问姜知甜:“姜娘子做什么营生?”
姜知甜道:“我家境贫寒,为此没少受磨折,这不是和许娘子一起种了草龙珠,酿了些酒,想请唐娘子品品,可惜不得结交。”
她看了许娘子一眼。
许娘子一点头。说吧,这唐娘子也不是矫情的人,成就成,不成再想办法。
姜知甜便把来意说明。
唐娘子笑笑道:“丑话说在前头,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排面,话我可以替你们带到,至于能不能成,我可不敢打保票。”
姜知甜忙道谢:“这已经多劳唐娘子援手了,能不能成,端看我的运气吧。”
她抿了抿唇,被了一句:“唐娘子随心就好,不必勉强。”
万事同一理,她们求唐娘子,需要付出代价,那么她去求唐知府,自然也要付出代价。且看她和唐知府并没父女亲和,可见必是有什么事,双方都难妥协。
万一因着自己这事,反倒让唐大人有了拿捏唐娘子的把柄,那自己可太亏欠唐娘子了。
唐娘子不以为然的笑笑,对姜知甜道:“你是个好人。”
许娘子不悦的道:“唉,我说你不能厚此落彼啊,我几时成了坏人了?”
唐娘子自顾自的喝着酒,道:“你还真不是个好人,私心太重。”
许娘子不禁一怔。
唐娘子对姜知甜笑笑,道:“你不必为我着想,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就算是顾四爷亲自来求我,我也还是这句话。能帮,我肯定帮,但是成不成,不由我说了算。”
姜知甜笑笑,没说话。
唐娘子说她是好心,大抵是因为她心软吧。
既然唐娘子自己心里有这么一秆秤,她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头特别疼,所以没写出来,大家不要嫌弃我嘛。
这是今天的更新。
第87章 第四朵(4)
姜十一给姜知甜写了信来,说诗会举办得十分成功。
原本预想中的亏本买卖也没亏到家,倒是把她这赤霞云珠酒的牌子打了出去。
唐娘子那边一直没有回信,姜知甜虽然有些忧心,但今年的酒不愁卖不出去,她便没催促着许娘子去问。
顾知远给方正寄了封信。
方正知趣,把信给了姜知甜。
顾知远在信上对姜知甜的举动十分称赞,又因周师傅年底前便要离开,他嘱咐方正该如何打理草龙珠。
关于他自己的境况,他一个字都没提。
过年的时候,顾知远也没回来,姜知甜一个侄媳妇,也不可能和顾歧在一起过年。
她让雪茶去送了节礼,不成想倒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顾歧居然要续弦。
姜知甜没什么赞成和反对的余地,毕竟顾歧年纪不算太大,续弦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他这么多年一直一个人,怎么会忽然想起来要续弦呢?
难道是因为顾知远离家日久,他觉得孤寂?
姜知甜后来才知道,顾歧要娶的这人姓胡,今年二十四岁。
先前也订过两门亲,可是都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始终没成。
这桩亲事是县太爷做的媒,那胡姓女子还是他妻房的亲戚。
成亲的日子定在了来年的十月。
姜知甜做为一个晚辈媳妇,只管到时候帮忙就是了。
她既不多事,也没多嘴。许是顾歧自己同顾知远说了,顾知远给方正回信时抱怨了两句。
他不反对顾歧续弦,可早不续晚不续,这个时候续弦。
等过个一二年,再生出个老来子,人家还当是他的儿子。
姜知甜当笑话说给苏嬷嬷听。
苏嬷嬷笑道:“四爷还能开得起玩笑,说明他在京城一切顺利。”
姜知甜窘了窘。
她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谁让她是一根筋,只会理解字面意思呢。
唐娘子在快年底的时候,才终于给了回信,只说事情办成了。
姜知甜和许娘子商量,想着趁着过年,去拜见一下知府大人,也把订酒这事彻底定下来。
腊月初六,姜知正来给姜知甜送信儿,袁氏生了个男孩儿。
姜知甜的欢喜溢于言表,不由得道:“太好了。”
她微微转头,眼眶竟有些湿。
她得个大侄子,竟比自己生个儿子还要高兴。
没办法,因为家里没有兄弟,受过的苦,听过的嘲讽太多,一想到终于能够扬眉吐气,她没办法不高兴。
她早就准备好了礼物,是个金项圈。
姜知正道:“他小孩子家家,哪儿知道什么好歹,你何必给他送这么重的礼?再说了,你这日子也不好过,快收起来。”
姜知甜道:“我高兴,不成吗?等孩子稍微大点儿,你就让大嫂把他抱出去,偏给那些曾经瞧不起咱们的婶子、大娘们看。我看她们还说什么。”
她问姜知正:“对了,名字起好了吗?”
姜知正道:“你这不是笑话我吗?我又不识字,起的名也不好听,不是什么宝,就是什么贵啊富的,不好听。”
姜知甜道:“那就请城里的识字先生给起一个。”
姜知正认真的道:“不用,我和娘,还有你大嫂都商量了,这孩子的名字就让你起,不拘好坏,你给琢磨一个就成。”
姜知甜闻言笑道:“我看你刚才这句话就挺好,琢磨,琢磨。玉不琢,不成器,就给他起个名叫玉琢吧。”
姜玉琢。
姜知正道:“成,就叫姜玉琢,我听着这名字挺响快。”
姜知甜又让紫菀拿了个包袱过来,她指给姜知正看:“有我给做的小衣裳,有苏嬷嬷帮着做的虎头鞋,还有专门洗好烫干净的尿布。你和大嫂也说一声,虽说家里怎么养都能把孩子养大,可咱们能讲究的时候还是讲究讲究。”
姜知甜是真的高兴,不管姜知正是不是她亲哥,可记在自己父亲名下,他就是姜家。姜玉琢也就是父亲的亲孙子。
她对这个孩子寄予了无限厚望,自然怎么付出都无怨言。
姜知正犹豫了下,接过来道:“成,你说的话,我都记住了。”
他又说洗三儿和做满月的事。
姜知甜道:“办,为什么不办?咱不跟城里人比,咱们跟村里人比总成吗?以前别家侄子怎么办的洗三和满月,咱们也比着来。”
姜知甜道:“我还怕你特特的要显摆显摆,幸好没有。”
姜知甜笑出来,道:“大哥你是怕我小人得志,回头反倒让村里的乡亲们嫉恨是吧?我当然不会,这过日子嘛,就跟包子似的,有肉可不在褶上,肚里有货也不在嘴上,我还没那么轻浮。”
姜知正这才不好意思的道:“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我这人吧,没什么气魄,总之是软弱惯了,有时候说话可能不合你的心意,你别跟我计较。”
姜知甜笑道:“大哥你不必说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没事,以后你怎么想,你就怎么跟我说,对的我肯定改,错的,咱俩共勉。”
一说到这个,姜知正还真有个好大的疑问,他犹犹豫豫了半天,才下定决心似的道:“妹妹,我有句话,搁到肚里大半年了,有心问问,可一直也抽不出空来。”
姜知甜道:“大哥有话只管问。”
“就是,那个……妹夫他,他和你……”
姜知甜猜着就是为了这件事。她渐渐收了笑,道:“我还以为大哥早就会问呢。”
姜知正看她的脸色,就情知不好,心里咯噔一声。再听了她的话,的脸腾一下就红了,他有些心虚,还有些惶恐的道:“我不是……”
他越急越说不清,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最后狠狠拧了一下自己大腿,吸了口气道:“妹妹,你听我说。”
姜知甜道:“大哥不说我也知道。”
“不,你听我说。”姜知正道:“从前吧,我是觉得,顾家是个好人家,不说顾二爷是有功名的人,就说顾先生治病救人,那是有福报的。”
姜知甜承认他说的话,不过有时候好人家,好人,不一定就有缘做夫妻。
姜知正偷觑着姜知甜的神色,道:“可我后来又想明白了,对方家境再好,人头再出挑,可咱们的情况在那儿摆着呢,不要说差,简直是太差。万一人家嫌弃咱们,两边不一样沉,这日子过起来也憋屈。”
姜知甜不由得笑了笑。
她还从不知道姜知正居然这么会说话。
她故意道:“什么憋屈不憋屈的,哪家夫妻不是凑合过一辈子?”
姜知正噎了下,道:“可我不愿意你凑合。”
姜知甜笑道:“大哥这话可说错了吧?你也说咱们和顾家是门不当户不对,要嫌弃也是顾二爷嫌弃我,哪儿有我嫌弃人家的道理?”
姜知正脸涨红了,闷声道:“看来是真的了,顾二爷果然嫌弃……嫌弃咱们家。”
姜知甜不想被他把话套出来了,沉默了几息,坦然的道:“大哥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姜知正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道:“我总觉得,你和顾二爷这样,不像是夫妻。”
姜知甜没刻意瞒过姜知正,当然也没刻意解释过。
虽然她可以说,她这院是顾知慕那院子的一部分,但时间长了,姜知正必然会知晓她和顾知慕分院而居。
既如此,哪儿还是正常夫妻会做的事?
姜知甜道:“像不像的,外人瞧不出来吧?”
姜知正不由得呛咳了一声,他抬头道:“我不是外人,我是你哥,自打过继之后,我便真心诚意拿你当亲妹妹。”
他是个老实人,平时寡言少语,从来没脾气,难免会让人误会他是个温和的年轻人,可越是这样的发起脾气来,越是不好安抚。
他眼里带着伤心,道:“要是以前,我肯定不会管,也不敢管,可现在不一样。我不能看着你和顾二爷的日子过成现在这样。”
姜知甜反问:“现在这样有什么不好吗?”
“当然不好,你既嫁了他,他就该是你的依靠,哪怕先时有些磕磕绊绊,可日子长了,总有感情。到时你们再生儿育女,你这辈子有了仰仗,我才能安心。”
姜知甜唔了一声,微摇头表示不赞同,她没同姜知正讲道理,只问着他,道:“可是现在就是这样,我和顾二爷过不下去。”
姜知正一下子就愣了。
他猜着姜知甜和顾知慕过得不太好,可也没料到会这么不好。
那么大人,脸上露出凄惶和惊诧,和不懂事的孩子遭受打击时没什么两样。
他皱着眉头道:“怎么会?就算……也不会,到这个地步?妹妹,你,你别心太高,别不知足,顾二爷已经很好很好了。”
“是啊,他是很好,可惜我配不上。”
“不能,你是个很好的姑娘,怎么就不配了?”姜知正急扯白脸的解释,生怕姜知甜会因此自卑、伤心。
他顿了顿,又道:“我不相信顾二爷会是不顾妻小的人,总之……总之,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不管你。”
姜知甜淡淡的道:“大哥想怎么管?如果顾二爷哪一天要休了我,大哥想怎么样?”
第88章 第四朵(5)
姜知正落荒而逃。
他比姜知甜还要无法面对这样的“如果”。
他当然可以说,如果有那一天,我定然替你去向顾家讨个公道。
可然后呢?结亲结的是两家交好,不是结仇。
就算他凭一己之勇,好好教训了顾知慕,姜知甜和他这夫妻也做不成了。
更何况,他恐怕根本不是顾家的对手。还没怎么样呢,先被顾家一指头摁死了。
他也可以说,若有那一天,他定然好好奉养她。
但他不敢想像姜知甜所受到的流言蜚语会有多么的痛楚。
为着这件事,姜知正始终郁郁寡欢,明明得了个大儿子是高兴事,他却始终打不起精神来。
张氏私底下揪着他耳朵问:“你吃哑药了?怎么这几天你都低头耷脑的,抬不起头来,做什么亏心事了?”
姜知正敷衍道:“没有。”
“你骗谁呢?是不是你在外头,不学好,弄了什么不干不净的女人?”
姜知正烦躁的道:“我是那样人吗?现放着好日子不过,我会作妖?”
张氏对儿子半信半颖。这男人一有钱就变坏,她自己的亲儿子她也信不过。
可嘴上还不依不饶的道:“你知道就好,我可告诉你,你别有了俩钱就嫌弃袁氏,不说她在你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的情况下肯嫁给你,又陪你过了这么久的苦日子,还给你生了个大儿子,你要敢对不起她,老天都不饶你。”
姜知正敷衍的应了,问张氏:“娘,你说妹妹和妹夫过得怎么样?”
张氏道:“不是挺好吗?你又多什么事?”
姜知正问她:“您在妹妹那儿住了些日子,总能瞧见他俩夫妻相处吧?”
张氏心虚了。
姜知正一看她知情,立刻就火了:“娘,你有事瞒着我?”
张氏气怒交加的道:“我怎么瞒你了?你倒学会敢忤逆你娘了。”
姜知正瞅了她一会儿,道:“娘你就瞒吧,等到事情不可收拾那天,我看你还怎么瞒。”
他撂了狠话要走,被张氏拽住,问:“你说什么不可收拾,到底怎么了?”
姜知正道:“您瞒着我,我也瞒着您。”
张氏给了他两巴掌,拉他坐下道:“不是我有意瞒你,可你妹妹毕竟是顾家人,日子过得好不好,咱们能帮得上什么忙?”
姜知正震惊又失望的瞪大眼,半天才说:“娘的意思是,不管她过得好还是坏,咱们就眼睁睁的瞅着?”
这是大实话,可好说不好听,张氏不免烦忧,恨铁不成钢的瞅着姜知正道:“你倒嫌弃我没良心了。”
姜知正梗着脖子道:“难道不是,咱们家有现在,难道是娘自己挣来的?还是你儿子被天下掉的馅饼砸中了才得来的?”
张氏气得哭出来,打他道:“你这混帐,我是那种没良心的白眼狼吗?可你让我怎么做?我又不是她亲娘,就算有什么心底话,你看她可肯同我说?”
姜知正的脖子终于活动了。
这继母与继女相处,除了两人都是好性子,没坏心,还得看老天。
要是真的合不到一块,他也没办法。
张氏又哭骂道:“就算她说了,我又能怎么办?咱们家就是土里刨食的人家,顶破天就认识一个族长。可族长也就是在咱们村里耍耍威风,出了村,你看他还有什么颜面?姑爷又没毛病,就是夫妻不相合,时日还短,等日子长了,两口子总能把日子过下去。我再跟着嘀嘀咕咕,这不是挑事嘛。”
姜知正知道他娘说得都是大实话,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这话说得容易,可没经过的人,怎么也说不到痒处。
真要是顾二爷嫌弃姜知甜,他身边又有小妾通房,他真能晾她一辈子。
一辈子,这是上下嘴皮一碰,三个字一说就过去了的事吗?
一日一夜,一月一年,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啊。
姜知正忽然问:“娘,我一直都没问过,妹妹怎么就嫁给了顾二爷?”
张氏讪讪的道:“你问不问也是那么回事。”
“娘就说吧,若是我从妹妹那里知道……”
知道又怎么样?他敢对自己又打又骂?
张氏含着两汪泪,半天闭了闭眼,道:“你现在大了,不听娘的话了,又有了儿子,有了基业,瞧着娘就不顺眼了。”
姜知正无声的笑了笑,道:“娘不说我也知道,当初娘不就是想给妹妹招个张三那样混混小偷,为的是给我换亲嘛。后来张三不成了,你就又想方设法把妹妹卖出去,是为了给我治病吧。”
张氏羞愤交加:“你……”
姜知正抬起脸来,问:“我说得不对?到底哪句哪个字说错了,娘指出来。”
指什么指?他说得哪儿有错。
姜知正的脊背一下子就塌了下去,他沉闷的道:“早知如此,我当初还不如没醒过来。”
张氏气得差点儿没哽过去,她一巴掌扇在姜知正脸上,骂道:“你这是,什么话?你想气死我吗?”
姜知正老老实实挨了这一巴掌,一动都不动,整个人都像是僵硬了,只有脑子在转,却越转越乱,这会儿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他缓缓的道:“娘,从前我能理解你的苦衷,日子艰难,没什么道德理法可讲。这世道就是如此,男人比女人值钱,所以卖儿卖女的时候,先卖的是闺女。就算妹妹是您亲闺女,或者是慧慧,用得上的时候,您是舍得下把她卖出去,就为了我。”
他这话还不如不说,越说张氏越是难受。她捂着嘴,不敢哭出声,只喃喃道:“我救你还救错了?这是哪儿的道理。我是你娘,你是我儿子,我做什么不是为了你好。”
姜知正无声的笑了笑,道:“我是您儿子不错,可妹妹也是别人的闺女。”
张氏一下子就愣在那儿,连哭都哭不出声儿了。
姜知正垂头道:“我没有埋怨娘的意思,说到底都是我无能,我没用。妹妹的事,我会想办法,希望娘不要再管。”
张氏无力的道:“我哪儿还敢管?不过多几句嘴,就得了你的怨恨。”
“我没怨恨,我怨恨我自己。”
娘俩闹得不痛快,袁喜儿看在眼里,却也没办法。她还在月子里,试着劝姜知正。
谁料他只是说:“没什么要紧事,不过是我跟娘口角了几句,你不必放在心上。”
劝张氏,张氏倒想跟她埋怨几句姜知甜,可又怕被姜知正听去,母子又要闹龃龉,只得强颜欢笑:“没事没事,你只管好好做你的月子,把我大孙子养得白白胖胖的。”
张氏把姜知甜送给孩子的金项圈拿给张氏看,道:“小姑是真舍得,我瞧着这金项圈不得好些银子?这么重的礼,接了是真手软。”
张氏有些悻悻的道:“她手里有,要不然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