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犀利王女谋[榜推]-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说“妖道”二字。皇帝陛下便想起了飞天玉虎蒲阳或者说云阳子,最近根据情报部门收集来的资料,那个云阳子是个会点巫蛊之术的人。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勾搭一个会巫蛊之术的道士,还召进宫里来,还给他那么多尊荣,意欲何为?
  小猗那丫头不就是有块封地么?这些年居然一次又一次地对她下手,太贪婪了!上次“云阳子事件”因为顾忌太后的面子,和照顾娘舅家,不痛不痒地就放过了,没想到纵容得他们胆子越来越大了!
  韦家的人又特能生。儿子女儿一堆堆的,四处联姻。还嫌不够!确实是心太大了!
  皇帝陛下转念间,就在心里做了两个决定:第一。这次朕一定要狠狠地收拾他们一番,剁他们四处乱伸的爪子,不然他们还以为朕是姓韦的!第二,李猗的夫婿不管招谁也不能招韦家阵营的人,“广陵侯”的位置绝对不允许和韦家搭边,嗯,还有,和其他世家也不许搭边!
  皇帝做了决定后,便有了心情和姑姑以及小侄女聊天,问了问李猗近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又情深意切地缅怀了一下自己的好兄弟吴王殿下,然后便提出让李猗就长住京中,毕竟她所有的亲人都在京城中,他实在不忍心让一个小娘子孤孤单单地呆在江南,而且大长公主膝下空虚,也实在需要晚辈陪伴慰藉,至于封地上一点小杂事,派人打理就行了。
  李猗只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皇帝陛下龙心大悦,他原以为李猗会找借口推脱,没想到这小姑娘一下子就答应了,立刻下了口谕让人赏赐了几样珍贵的摆件,给小娘子装饰屋子。然后又许诺道:阿猗这次剿灭匪患,为民除害,乃大功一件,等案子审结后,一定要重重地封赏!
  皇帝笑眯眯地看着李猗谢完恩后一脸慕孺地对着大长公主抿嘴浅笑,他发现这个小娘子或许确实被他的堂弟教得很能干,可毕竟是个小娘子,还是挺好哄的。
  可惜愉快的时候,总有人来破坏气氛,皇帝陛下正在对李猗小朋友说要好好孝顺外祖母时,太后身边的嬷嬷来传话,说是太后想看看郡主,请大长公主和郡主过去。
  这个韦太后身边的老女官一开口,大长公主的笑容就消失了,捂着胸口,皱着眉头咳了两声,满脸的难受模样。
  李猗忙扶着公主的手臂,担心地问道:“外祖母,你怎么了?”又回头一脸求救地望着皇帝陛下。
  皇帝也忙关心道:“姑母怎么了?”
  大长公主捂着胸口,哽咽道:“看到阿猗,我就想起我的明珠来,这心口就一阵阵地痛!”
  皇帝顿时无语。
  江明珠是非正常死亡,而且十之*是和韦家有关,基本上是大家心中的共识。
  所以他的好姑姑的意思是:韦家人害死我女儿,现在我女儿的女儿又遭他们暗算,老娘不想见她!
  不想见太后,别人没这个底气,可是大长公主有这个底气!
  于是,皇帝陛下便道:“姑母想必累了,阿猗啊,你快陪着你外祖母回府,稍后,朕便派御医前去为姑母诊治!”
  李猗扶着大长公主起身,谢恩告辞离去。
  走过那个嬷嬷身边的时候,看着那嬷嬷一笑,黑眸深邃莹亮,那嬷嬷心神一荡,“这丫头眼睛长得甚好!”就在她这么想的时候,耳边忽地响起一声极低的骂语:“老妖婆!死贱奴!”
  那个嬷嬷脸都绿了,她在宫中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被人这样骂过,还骂得如此粗俗难听!
  于是立刻扭头喝道:“站住!”
  ………
  作者这两天生病了,状态很差,码字有点少,请亲们原谅!
  另,说明一下:郡主娘子进京了,此后便用她的大名李猗,那个小时候的名字“翩翩”便不用了。
  ……

  ☆、第159章 反下马威

  这位嬷嬷这一句呼喝出来,顿时殿中所有的人都惊讶了,包括皇帝陛下!
  她虽然是太后身边的嬷嬷,可是毕竟只是个宫人,居然对着大长公主殿下和郡主呼喝?
  话说皇帝陛下都不能这样对他的嫡亲姑母这么说话!
  大长公主殿下回过头来,冷森森地问道:“你是在跟本宫说话么?”
  那个嬷嬷一个激灵,脑子清醒了些,看着公主殿下阴沉的表情,眼角余光又撇到了陛下惊讶恼怒的神色,幸好她反应也够快,立刻普通一下跪倒叩头:“公主殿下恕罪!是老奴魔怔了,老奴罪该万死!”
  公主殿下冷哼一声:“我可不敢!”
  那婆子张嘴就想分辨自己出言不逊是因为广陵郡主骂她,可是随即想到人家骂她的声音很低,根本不会有别人听到,公主殿下也许听见了,但是肯定不会说,至于李猗则更不会承认自己骂人了,她还会冠冕堂皇地说自己根本没有理由去骂一个完全不认识的老宫人!
  这分明就是一个坑,引诱她往下跳,话说这种小手段她都曾经用过!好烂俗的伎俩!可是自己刚才那会儿怎么就一时冲动没忍住脾气呢?
  大长公主看向皇帝陛下,也不言语。
  皇帝陛下的好心情此时全没了,一个传话的老奴才居然敢这样当着他的面呼喝大长公主,这是完全是把他视若无物,践踏皇室尊严!
  “拖下去,重责二十大杖!”
  “原来一个奴才只需挨二十杖就可以驳斥陛下的旨意啊!”大长公主幽幽叹了口气。
  原本这个这个婆子的罪过是以下犯上,可是现在大长公主提醒皇帝,这丫的罪行是悍然驳斥陛下的旨意!
  那么挨二十杖这个代价还真是微不足道!
  皇帝陛下的脸色更阴沉了,他刚刚说了让大长公主回府。这个死奴才就悍然喝令公主站住,就因为她是奉了太后的旨意么?当着他的面都这样嚣张,而且还是对着皇室中地位最高的几人之一!那么在其他时候岂不是更加无法无天?难道她真以为这个皇宫姓韦么?
  皇帝陛下又想起了他的父亲先皇陛下临终前一再强调。不可让韦氏涉政,不可让韦家地位抬高。他一直心中愤愤然,不知道为何父皇就是不信任他的母妃,虽然最后封他为太子,并让他继位,可是始终把他的母亲压得死死的,宁愿让后位空闲着,都不肯给她母亲,甚至连个贵妃都不肯给!让他很没面子
  更可气的是。他那父亲还留了一道诏书,言明韦氏一旦有乱政的苗头,即刻赐死!
  最无奈的是,这道遗诏他知道是给了二皇叔、三皇叔以及大长公主这三位中的一个,却始终不知道是哪一个,以至于他动都不敢动把这个诏书夺回来的心思,也不敢动这三个人,因为他不知道在谁的手中,只要他动了其中一个,另外两个就会拿出这道遗诏。让太后去死!
  他一直不明白也很愤慨,他的父亲为何对他的母亲这样刻薄,近年来。他终于明白了,在明知道有这么一把刀悬在头上,他的老娘和娘舅家都能做出无数的怪来,要是没有这道威胁她的遗诏,她不知道会干出什么无法无天的事情来!
  他现在后悔继位之初不该怀着愤慨之情和要补偿母亲的歉疚之情,去捧高韦氏和韦家一族!
  有些人就是得陇望蜀,欲壑难填的!难怪他的父皇要这么做!(话说,穿越而来的李弘陛下真的对韦氏很有阴影!)
  皇帝陛下转念间,想到此处。便对身边的内侍吩咐道:“你去监督行杖,这个奴才悍然抗旨。必须重责,不得徇私!”
  语气又冷又沉。那内侍立刻明白,皇帝陛下这是动真龙之火了,虽然还是二十杖没改,但是之前的二十杖很有可能在太后的影响下,只会臀部红肿几天,但是,现在这二十杖显然含义不一样了,这个奴才的狗命必须得在二十杖内给交代掉!当然咯,区区二十杖就挂掉了,只能怪这个婆子身体不好,太娇气太不扛打。
  皇帝陛下这道很含蓄的命令,很显然那个婆子也听懂了,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忙不迭地叩头求饶命,但是立马就被殿门口的侍卫堵住嘴抓走了。
  大长公主这才幽幽叹了口气,带着李猗向皇帝陛下谢恩告退。
  走出宫后,上了大长公主的车辇,公主笑着点了下外孙女的额头:“你这个促狭鬼儿!”
  李猗娇笑道:“祖母听见了?”
  大长公主将她的手握在掌心,轻轻摩挲,“你们小孩子就喜欢玩这些小把戏!不过,倒是也算出了一点点气!”
  李猗撇撇小嘴:“这样至少可以气得那老妖婆不想见我,我才不想去见她!”
  “嗯,你不想见她就不见!”公主宠溺地拍拍她的手背,“我一想起四年前,她们那样逼迫你骂你,我的心就气得生生地疼!”
  “外祖母那时候就知道我是您外孙了么?那您为何不告诉我?”李猗低声问道。
  “我怕吓着你,那时候你年纪又小,伤心难过不说还要扶灵南下,已经够心力憔悴了,我不想再往你心里搁事儿!”公主叹了口气,所以她选择了悄悄帮助和维护这个孩子,想了想,公主问李猗道:“阿猗,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我是这两年才知道的,父亲给我留了信,但要求我及笄之后才能看。后来我虽然知道了,但是又担心您不喜欢我,所以我就没有联系您,也没在您面前尽孝……”李猗低着头轻声解释道。
  公主眼眶又红了,搂住了她,“傻孩子!我怎么会不喜欢你?”
  ………
  太后/宫中,此时一片忙乱,因为太后娘娘晕倒了!宫人们有的忙着伺候倒在床上的太后娘娘,有的跑去请太医,有的忙着去禀报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听了宫人的禀报之后,心情更阴郁了,又来这一招,表示她又被自己这个“不孝子”气病了的意思么?她就这么热衷于暗示朕很不孝么?
  每次干了错事不承认不说,还要装病;装病不说,还要表示自己是被气病的,错的都是别人!
  朕堂堂一个天子,惩罚一个无法无天的奴才,她就要装病,落朕的面子,这是一个亲娘该做的事情吗?
  于是皇帝喝斥那个宫人道:“太后病了,你不去请太医,来朕这里嚷嚷什么?难道朕会医术么?下次做事再这样没有章法,就自己滚去领罚!”
  那宫人很是愕然,一直孝顺的皇帝陛下听到太后晕倒了不是应该很着急么?怎么和往常不一样?难道皇帝陛下以为不严重?
  那宫人想了想,脸上神色更加着急和哀戚:“陛下,太后娘娘真的晕倒了,很……”
  她话还没说完,皇帝陛下就对身边的内侍吩咐道:“拖下去,掌嘴!”
  当这名红肿着脸和嘴的宫人回到太后面前复命时,太医正在给太后娘娘诊脉,太后眯缝着眼睛看到了自己身边那位很能干的宫女那副样子,顿时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忍不住怒了,骂道:“混账!”
  把个正在聚精会神地给他搭脉的太医吓了老大一跳,太医青白着个脸,慌忙退开请罪。
  “罢了!哀家不诊了!”躺在床上的太后娘娘愤然地坐了起来:“哀家死了倒也清净,省的受罪不说,还可以见到先皇!”她一面说一面拿着一块丝帕擦着眼泪。
  太医尴尬地站在一旁,心中哀叹道:这么中气十足的骂人,您是要病死的模样么?
  ………
  作者这两天生病了,状态很差,码字有点少,请亲们原谅!
  ……

  ☆、第160章 留居京城

  没有皇帝的响应,太后的怒火只能在她自己的宫中小范围内的燃烧,出不了院墙。
  而且既然太后病着,皇帝陛便下传了口谕,任何人都不准去骚扰太后养病,包括后宫妃嫔以及外命妇。
  太后这一“病”就病了很多天。
  韦家和賀家急坏了。
  他们原以为这次的劫匪事件,李猗虽然剿灭了匪窝,抓住了匪首及匪众无数,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和賀家有关,至于匪首的供词,可以说是攀诬,也可以说是有人指使。就如同上次在江南的“青云观事件”一样,最多被陛下斥责一顿,把官位降一点罢了。
  可是没想到,大理寺卿刚刚把供词呈上,皇帝陛下御览之后,没有询问,没有征求朝臣意见,第一时间就下了圣旨,圣旨的内容叫朝堂内外所有人都惊掉眼珠子,没想到一直很“温和”的陛下居然这样雷霆万钧起来!
  徐州刺史贺興养匪自重,残害百姓,谋害皇室,图谋不轨,斩立决;賀家包括在京城的贺氏父子兄弟等所有的男子全部流放岭南,女子全部没入掖庭为奴!
  立刻就有大臣提醒陛下此事不可如此轻率地下结论,皇帝陛下冷冷地问道:“难道一定要等到人家养了几千几万土匪,揭竿而起了,才算证据确凿,再来惩处他才不算轻率么?”
  众臣立刻明白这次韦家和賀家触到逆鳞了,立刻免了劝谏的心思,免得这把邪火烧到自己头上来,反正最着急的是韦家,韦家自然会去想办法。
  賀家,虽然算不上大世家。但是原本也是蒸蒸日上,人气很旺的,尤其是在娶了韦家的女儿之后。可是现在这么一个家族,就这样从京城倏然消失了!
  韦家嫁到賀家的那位夫人也被凶残的羽林军给一起抓了。进了掖庭,成了一名宫奴,而且那主事的官员居然不肯通融!
  韦家的女儿侄女再多,也没有做宫奴的啊!于是韦家夫人立刻想到进宫去求太后,可是,却连宫门都没进得去,因为陛下口谕,任何人不准打扰太后养病!
  在严惩了賀家之后。皇帝陛下又重赏了广陵郡主李猗,还赐了郡主府一座,而且还非常体恤地选了紧挨着公主府的一座府第,那是从前的一位王爷的府第,在那位王爷被贬到云南去后就一直空着,在白昭仪所生的四公主出嫁时,曾经向陛下求要过这座漂亮的大宅子,想和大长公主做邻居,可是陛下没同意,现在却及其大方地赏给了李猗。
  不过李猗却没见得领情。在接完圣旨后,回到房中,她向大长公主笑道:“陛下一直把这座宅子留着不赏人。怕是早就想好了,要召我留京,不要我再回江南去了!”
  说完还撇了撇小嘴,其实就算她没有剿匪立功,这栋宅子也一样会赐给她,作为长辈对小辈的关爱,冠冕堂皇地把她留在京中,此后所谓广陵郡主、所谓广陵王,就都会变成一个头衔而已。
  大长公主叹了口气。她自然是理解李猗心中的怨气,任谁失白白去了父母。心里都不会好受的,就像她失去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一样。这么多年了,心中依旧伤痛和愤恨。但是公主不能让李猗的这种负面情绪生长和蔓延,因为这种情绪只要稍微流露出来一点,就会害死她自己的,她又会重复自己父母的老路,不得善终。
  “阿猗,我知道你心中难过,不过陛下也是被韦氏一家给蛊惑蒙骗了,陛下这些年其实心中也难过,阿猗你还小,凡事看远一些,不要再挂记着这件事了!”
  李猗低头垂眸道:“这些年其实是韦家一直不肯放过我!”
  “我知道!”大长公主点点头,搂住了她,“陛下留你在京中,也是一片关爱之心,你留在我身边,任谁再也欺负不了你去!至于韦家韦氏,我也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嗯!”李猗乖顺地靠在了公主的身上。
  ………
  进京第一场交锋,广陵郡主完胜!
  皇帝陛下的态度如此鲜明,于是这些日子前来祝贺和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大长公主也不像以前一样对于社交活动兴致缺缺,而是大张旗鼓地给外孙女办了一个接风的宴会,各路皇亲国戚,豪门世家全都接到了请帖。
  话说京中的夫人和小娘子们都对这位郡主充满了好奇,一个带着二百甲士,端了五百多山匪老窝的小娘子,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还有郡主那天进城的穿着打扮,也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自从四十年前少年的大长公主着男装让贵女门纷纷效仿,掀起过一阵男装风潮后,这么多年,那股风尚早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又被广陵郡主引领起来了。还有那精致华美的面具,也成了一时风尚,一时间各大首饰店都推出了做工精美的金银掐丝面具,都只覆盖到鼻尖和脸颊,有蝶形的、孔雀型的、凤尾型的等等,精致而又华丽,还镶嵌着晶莹闪亮的宝石。再普通的闺秀,一戴上之后尽显神秘与优雅。
  但是当李猗郡主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却并非如传闻的那样,啥啥冷艳、凌厉、彪悍、冷硬、甚至还有威猛等等,而是如京中的贵女一样,举止高贵淑雅,相貌也是秀美端庄,就是人们心中最标准最理想的那种皇家贵女的模样。
  各位来宾既失望又惊喜,尤其是那一帮同龄的小娘子们,失望是因为他们并没见着一个另类的郡主,八卦之心有点失落,惊喜是这位郡主姐姐貌似很好打交道,谈吐温和文雅,很有修养的样子。
  于是在李猗做为主人,招待这一群小娘子的时候,还是有好奇心强的小娘子问起了剿匪故事,因为流传的版本太多,今个儿终于见着正主儿了怎么也得问上一问。
  李猗淡淡一笑,“我只不过站在另一边的山头上看着罢了,冲锋陷阵的都是手下的甲士!”
  问话的是武家的小娘子武蕙儿,听李猗这么一说略略有些失望,因为在传说中,李猗是剑气如虹、大杀四方的形象,想了想又问道:“听说猗姐姐剑术很厉害?”
  李猗笑道:“你从哪里听来这么多稀奇的传闻?我幼年体弱,确实习过武,以求强身,也仅此而已!你莫不是以为我像那些剑侠一样厉害吧?”
  武惠儿出身高,一直是被捧着长大的,生性活泼开朗,闻言灿然笑道:“我倒真希望猗姐姐是那样儿的呢!”
  话说,武惠儿长这么大了,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京郊的骊山,所以她最爱的便是那些仙侠和剑侠故事,这次李猗剿匪进京盛况让她心中的剑侠之火熊熊燃烧起来,小说中的虚无缥缈的人物顿时就附在了李猗的身上。
  虽然李猗这么说了,但是武惠儿还是有些不死心,她知道有本事的人一般都爱深藏不露的,尤其实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她继续:“我过两天再来拜访猗姐姐好么?”武惠儿的算盘打得很好,两人私下相处,只要她拿出十二分的诚意来,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李猗盈盈笑道:“好啊!”
  这时候又有一个小娘子轻言慢语地说道:“大家闺秀,应当温文娴雅,舞刀弄剑的不太好吧?”
  公然扫面子拆台?
  此话一出,顿时在坐的小娘子都看向了她,这位是白昭仪的亲侄女白素妍,长得娇妍秀丽,酷似白昭仪,不过她一直走的是气质高冷路线,以秀外慧中、知书达理的形象示人,做为太子殿下的嫡亲表妹,白素妍的人气一向很高。
  武惠儿和她一直不对付,当然了,一个是太子的表妹,一个是三皇子的表妹,要是很和睦那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武惠儿正要反驳,却见李猗轻飘飘地一个眼神过去,扫了白素妍一眼便收回了,继续和武惠儿说话:“武妹妹打马球么?”
  武惠儿立刻收了要讽刺白素妍的话,和李猗兴致勃勃地谈起了马球,一说起马球,爱好此道的贵女不少,立刻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好不开心热闹。
  于是白素妍便被冷落在了一边,白素妍并不擅长这个,因为白家从前是小官,生活小康,也就是在她姑姑得势和她父亲有军功之后才迅速崛起,成了新贵,但还是没得这些世家大族的底蕴和雄厚的资产,马球她只会和几个和她差不多的普通闺秀玩闹一下,只是粗浅入门的功夫,和这些豪门贵女们比起来,差了几条街。
  武惠儿聊天之余还不忘去看看白素妍的样子,见她虽然还是端着一副清高娴雅的姿态,但是作为“宿敌”,她知道白素妍心里一定感觉像在大街上摔了个四脚朝天,丢人丢大发了!
  于是她对李猗愈发亲近起来,以前总要费一番口舌才能打击到白素妍,而且还要小伙伴们帮忙,因为白素妍比她会讲大道理多了。可是今天的猗姐姐一句话没说,仅仅一个眼神就成功地将气焰极高的白素妍打击得没法还手。
  我连话都懒得跟你说,你还拽什么呢?
  ………
  推荐一本好看的书《总裁你只是备胎》书号3299080
  简介:重生之后,林真想对前世老公卢天民说的话是:总裁你只是备胎。今生,我只想留住我的小凡。
  ……

  ☆、第161章 舌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哈哈,就是这个样子,不光武惠儿心中大爽,和她同一国的贵女们都爽了,心内立刻就将李猗纳入到自己这一国来了,言语中的亲近之意开始多了些真心。
  当然白素妍也有不少好友,见她受了冷落,自然同她热热络络地说起话儿来,不她们说的却不是马球,而是琴棋书画、衣着首饰等非常有品位和高雅情趣的话题。
  这时候一个衣着华贵张扬的小娘子幽幽叹了口气,“两个月前的菊花会上,姑母和表妹还我们在一起赏花品茶,可是现在却……真是叫人心中伤感!”
  另一个小娘子也微微蹙眉叹道:“賀妹妹好可怜!”
  与她们一起的几个小娘子看向李猗的目光便都带着些控诉和指责。
  武惠儿这边闻言,立刻飞快地看了李猗一眼,李猗嘴角一弯,表示自己明白。
  她只听那个“賀”字,便知这两个妞在感叹的对象是刚刚被砍头的贺刺史的夫人韦氏以及他女儿,这母女几个正在掖庭中做宫奴。称韦氏为姑母的那个是韦太后的亲哥韦老侯爷的嫡孙女韦瑶晴,另外一个帮衬的是韦家的姻亲忠勇侯姚家的小娘子姚蕤。
  武惠儿和她们不对付是明朗朗的,当下便出言道:“你们是替乱臣贼子鸣不平么?”
  韦瑶晴和姚蕤一滞之后,韦瑶晴怒道:“我家六姑姑才不是,她是冤枉的!”
  李猗笑道:“若他们是冤枉的,那么就是说陛下断错了么?”心中对这个韦瑶晴极为不屑,明摆着就是个没脑子的,想来下她的面子,却提了个这么敏感万分的话题。这不是作死么?至于姚家的那个更傻!没看见连白素妍都不搭话么?
  白素妍本来是不想介入这两个蠢货的话题,但是现在显然这两个蠢货收不了场,只好帮忙。她依旧慢言轻语地说道:“陛下自然是不会断错的,只是陛下圣明。但是有时也会免不了会被小人蒙蔽,再说,即便贺刺史确实与匪类有些牵连,但是韦夫人和她女儿居于深闺之中,又怎会知道?弱质娇女如今为奴为婢,何其无辜?”
  韦瑶晴和姚蕤两个顿时大松一口气,白家姐姐就是道理懂得多,也会讲道理。
  李猗点点头。也一样慢言轻语答道:“白妹妹真是菩萨心肠,我今天受教了,原来我朝的《大唐例律》乃是严苛酷法!”
  白素妍脸一白,正要辩驳,李猗却不给她这个机会,又接着问道:“白妹妹可知道江南名士杨继么?”
  江南名士杨继,在座的贵女们都知道,杨继的诗文,这些贵女们都很推崇,只是这一年来。都没听见杨继的消息,也没有他新的诗文流出。
  白素妍心中疑惑不知李猗为何突然提起这个不相干的人,就听李猗说道:“一年前。杨先生携妻女进京访亲,可是在路上却被这群土匪给劫了,杨先生被杀,他的妻女不堪凌辱也自尽了,杨家的仆妇和仆人也都被杀,只有一个老仆,他想若是他被被杀了,便不会有人知道他们杨家的遭遇,于是便向那土匪求饶示忠。忍辱活了下来,这次我手下甲士剿灭山寨。救出了一些被土匪掳掠的人,这杨氏忠仆便将杨先生的遭遇告知。”
  说罢。她叹了口气:“江南与京城相隔两千多里,山长水远,杨家只以为他们已经到京了,而京中的友人以为他们有事耽搁了,若不是此次凑巧,杨先生一家的遭遇只怕还要再过一年半载的才会被人知晓!”
  若是别的不相干的百姓,即便遭遇悲惨,这帮子贵女也没多少感触,可是名士杨继的诗文以及他的雅情逸事都是广为流传的,作为一个这些贵女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因此,这群贵族小娘子们便被深深地触动了。
  李猗不动声色地继续进行思想教育:“那帮土匪,甚是精明谨慎,每次先选好目标,劫掠财物之后,不留一个活口,并且将现场清理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将尸体都运到山中一个大坑中丢弃,故此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亲友是丧生哪里。我手下的甲士搜寻到那个坑边,只见那坑中白骨累累,层层叠叠,数年来不知道多少人被害,也不知道多少人从此家破人亡,失去了父母兄弟和亲人。”
  一众小娘子们哪里听过这等血淋淋、悲惨残酷之事,一个个都脸发白,捂着嘴说不出话来。
  李猗的目光又扫过白素妍和韦瑶晴,“那帮土匪在那里盘踞多年,从几十人发展到五百多人,徐州刺史牧守一方,怎可能不知情,为何不去剿灭?为何不上报朝廷?任其肆意残害百姓,任由山匪坐大?正因为他为匪众隐瞒踪迹,所以这些年来,这么大一股土匪,朝廷丝毫不知!若说没有关联,你们相信吗?其人不轨之心,昭然若揭!”
  武惠儿这边的几个小娘子们立刻接茬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就是,这样祸国殃民,还说冤枉!”
  “哼,这样为他们鸣不平,只怕自己也不干净吧!”
  听着这些言语,韦瑶晴几人都脸色发白,包括最能言善辩的白素妍都说不出话来。
  武惠儿立刻加了一把火:“看吧,心虚了!”
  李猗心中冷笑,本来就是和你们韦家有仇的,谁乐意请你们来呢?请你们来是外祖母气度恢弘,你们若是知道老老实实地奉承便罢了,偏偏做客还想出幺蛾子,不把你的脸扫掉一层才怪!相信现在那边一堆夫人聊天的地方,韦瑶晴的母亲和姑姑也被安乐郡主等几个宗室贵女在言语上虐够了。
  韦瑶晴在各大宴会上,一贯性是被人捧着的,这次面子被落光了,顿时就羞恼成怒,一跺脚,站起身来。哼了一声:“姚姐姐,我们走!”
  姚蕤也随之哼了一声,站起身。随之来往外走。
  白素妍感觉有些不妥,正要劝上一句。李猗已然起身开口道:“是我招待不周了,两位慢走!”说着,扭头向自己的大丫鬟吩咐道:“你们两个带人送送两位娘子!”
  韦瑶晴和姚蕤顿时愕然,她的本意是走出这个花厅,去别处转转,散散闷气,没想到李猗借机故意理解成她们要离开公主府,直接把她的行为定义成了一言不和。拂袖而去!
  韦瑶晴张嘴想说什么,可是都已经被人逐客了,还要腆着脸解释自己其实不是要翘席离开么?那个更伤自尊!
  于是这两个人真的就带着丫鬟离开公主府回家了!
  武惠儿和几个小娘子互相交换着目光,很是赞慕地叹气道:“一言不合,拂袖而去,还真是有风骨!”
  另外一个道:“哪有这样做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