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清沅-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和安平公主临出宫前来她这里请了安,她特意嘱咐了太子不许饮酒,又问他们带了多少人去,都是谁跟着。
  问到安平时候,安平说了几个名字,都是她身边的女官和嬷嬷。顾皇后就问:“你不带着你的伴读?”
  安平道:“我本想带清沅和棠婳去的,但她们推辞了。说是要准备办集社的事情,忙得没空出宫。”
  听到清沅和棠婳的名字,太子就微笑了一下。顾皇后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道:“她们真是想到哪做到哪,集社办可以,但你不许胡闹,不许以集社为名整日偷懒。”
  安平公主马上就要出宫玩,不耐烦听皇后这些教训,她还什么事都没干呢,皇后就好像认定了她会胡闹一样。
  顾皇后也看出来太子和安平的心已经不在这儿了,没耐心听她教训,于是挥挥手,放他们走了。
  等安平公主一走,顾皇后就同身边的女官道:“清沅和棠婳看来确实是比其他人要老成些,想得多些。”
  迦楠道:“这两个人天天在一处玩……俨然抱团了,剩下三位姑娘和她们两个仿佛不是一起的。”
  顾皇后知道迦楠的毛病,她对人苛刻,总爱挑刺。不过迦楠的目光有时候也准,挑刺的时候会挑到些旁人没注意的事情。所以顾皇后才一直留她在身边。
  顾皇后又向谢阿竹道:“听说安平要办的那个集社,请你去做掌事?”
  谢阿竹应是,又说若皇后不同意,她就不去。
  顾皇后笑道:“你去帮我盯着点。”
  她不用再说,谢阿竹就知道顾皇后是她盯什么。除了看着安平公主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观察顾清沅和叶棠婳。
  看来顾皇后对这两人格外关注。
  太子与安平就去了寿真府上。寿真不敢马虎,与驸马两人携全家立在门口迎接太子。
  太子下了马车,在人群中,一眼就瞧见了怀恩。只见她的气色很好,正是春天该有的样子。
  寿真公主此处宅邸十分广阔,来人众多也不觉拥挤。寿真见安平身边没有跟着伴读,心中高兴。她今日只想太子与怀恩多相处,若是来了那几个伴读,就是来坏事的。
  太子与府上的驸马,驸马的父母都说了话,寿真就引他去花园了,道:“今日难得出宫,松快一下。不必拘束。你母后最是紧张你的身体,不过我瞧着你过完年之后好了很多,以后会越来越康健的。”
  花园里安平公主已经和一群人玩起来了,见到太子来了,大家纷纷行礼。
  太子就走过去,与怀恩说话。
  他问怀恩有没有看到他送的东西。
  寿礼前一天就从宫中送出去了,怀恩当然已经见到了。
  太子赠了怀恩一把好琵琶。怀恩昨夜捧着琵琶,已经练过了。听太子这么问,怀恩点点头:“多谢殿下,这把琵琶是名物。”
  太子微笑道:“你用才相称。”
  怀恩心中此刻心烦意乱。这一天本来就是她母亲寿真公主的安排。她心中不由就想了许多。这样大张旗鼓,万一太子最后不选她怎么办?
  昨夜抱着琵琶,怀恩心中满是纠结。她知道自己与那些入宫伴读的女子相比,身份高贵许多。也正是因为出身高贵,所以要她放下身段,去示好太子,她不容易做到。
  对皇后之位,她看得并不像寿真那么重。只是这话她不敢对母亲寿真说。
  而且太子的态度也使她心焦。有时候她觉得太子对她是有情的,但那太缥缈了,抓不住。她为这一点情愫难过。
  怀恩知道,皇后与母亲寿真之间并非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要好,她若真做了太子妃,夹在母亲和皇后之间,又不知道会如何。
  此刻听到太子温言软语,怀恩心中却越发悲哀,竟然没了话。太子看她脸色,就又道:“回头还想听你用我送的琵琶弹一曲。这会儿又怎么了?”
  怀恩就道:“新琴我不顺手。你要听,我还是用我用惯的那把琵琶。”
  太子就笑道:“果然是旧物用着顺手么?还是你念旧?”
  怀恩轻声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琵琶于我是老友,也是一样的。殿下说呢?”
  太子知道她是在试探自己。
  对他来说,怀恩是从小玩到大的。新入宫的几个姑娘是新人。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太子妃注定要在这些人中挑选。
  萧重钧舒了一口气,才道:“新的也好,旧的也好,只要你喜欢,还不是想多少有多少。”他含糊过去了。
  怀恩就知道太子对她并没有非她不可的心思。
  此时宫中也有游园会。清沅和棠婳却没有去,只在整理旧书。她们之前推辞去寿真公主那里,找的借口就说是要为集社做准备。
  所以这会儿装也要装得像点。两人整理完了书,又列了张单子,商议要置办些什么。
  一直忙到午后,两仪宫那边有女官过来,送了许多东西来,都是皇后赏赐的,大都是文具,还另外赏赐了两盘异域水果,说是给懿光园的伴读尝尝鲜。
  女官说皇后知道安平公主要办集社,辛苦几位了。
  清沅请女官留下来用杯茶,女官笑着拒绝了,说要赶着回去,还有别的事情。
  女官还告诉她们,虽然燕王离宫小住了,可马上齐王就要回京了。
  这个消息对棠婳来说,只是随便一听,但清沅知道,这个齐王一来,离宁馨离开的时间就不远了。


第39章 
  齐王是太子和燕王的二哥,是皇帝活着的儿子中最年长的。他今年已经二十四岁,离京有好几年了。不过每年都会回京一两次,总有几个月住在京中。
  齐王封在平州,有临海的港口,东海上来往的船只,都从平州入境。因此齐王每次回京,都会带许多舶来之物。
  前一世的时候,清沅这些入宫不久的伴读并不知道齐王频繁回京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原来齐王一直想离开平州,每次回来都是漫天撒钱,送了许多礼物给皇帝皇后,想离开平州。
  但他这样做,丝毫不能改变皇帝皇后的想法。似乎齐王越讨厌那个地方,皇后就越要把他按在那里。不许他动弹。
  清沅记得这一年齐王到来京中,也是为了此事。这事本不与她们几个伴读相干。只是齐王给安平公主送了许多东西,安平又分了一些赏赐给她们。
  这在宫中本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本不会有齐王有什么关系。谁知道金泉公主戏弄了宁馨,竟让宁馨从此就跟了齐王。
  这事情是宁馨后来临出宫时候,私下里哭哭啼啼说出来的,但当时木已成舟,她再恨金泉已经来不及了。
  宁馨说那天正是赏花宴,金泉公主骗她去一间房间里取东西,结果醉酒的齐王正在里面休息,她一慌张不小心碰翻了花瓶,反而惊动了更多人。宁馨整个人都乱了,解释不出来理由,只能说自己是来向齐王道谢的。
  齐王与皇帝一样,生性风流。他醉酒休息,轻薄的若是普通宫女还罢了,没想到轻薄了安平公主的伴读,还闹出动静一事。让皇帝大为不快。
  结果就是顾皇后让齐王纳了宁馨,而且从此不得皇帝召唤不许回京。齐王已有王妃,宁馨跟着齐王只是一个妾室,而且从此远离京中。齐王又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纳的宁馨,怎么看也不会对宁馨太宠爱。
  宁馨是她们当中第一个出宫的,为她送行的时候,宁馨把这内情悄悄对她们说了,几人都哭了。清沅还记得宁馨那时候说的话,她说:“我知道这些日子我不能哭,一哭,更要惹人不快。可我总算是看清楚了。这宫中别对谁太真心了的!在公主眼里,我们原来就和阿猫阿狗差不多!”
  她走之后,清沅几人更加小心翼翼。所以后来玉苓被指做燕王妃的时候,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恭喜她。与宁馨的遭遇相比,玉苓风光多了。燕王未婚,又是与太子最要好的兄弟。玉苓嫁过去,是皇家三书六礼的亲王王妃。
  清沅之后也想过宁馨的事情。宁馨说得含糊,只说金泉公主骗她去那个房间。金泉是怎么骗的?虽说宁馨对金泉言听计从,可在宴席上一个人连贴身的宫女都不带,悄悄儿孤身去一个房间,有些说不通。
  而且从宁馨遮掩的态度来说,金泉骗她的幌子说不出口。清沅怀疑金泉骗宁馨在那个房间里休息的是太子。只有个诱饵才足够让人利令智昏。宁馨私下里是不是与太子有过接触,清沅不好说,也许没有,也许已经从金泉那里尝过一两次甜头了。
  所以这一次金泉骗她,她不疑有他就去了。没想到在房间里等着她的是一个陷阱。
  清沅觉得宁馨因此上当就说得通了。这件事情里,宁馨贪心,金泉阴险,齐王轻浮,缺一不可,缺一个这事情都不会发生。
  这事情在宫中引起一阵波澜,又随着齐王离开京中渐渐平息。十几年过去了,京中早就忘记宁馨这个人了,许家在外也从来不说这个女儿的境况。
  齐王的王妃后来病故,齐王另娶一位续弦,也没有宁馨的消息。似乎她就这么湮没在齐王的后宅中了。
  后来清沅还是偶尔会想起这个第一个就出宫嫁人的许宁馨,想来想去,这事情当中,仍有一点不明之处。
  出了这事情,许宁馨失去了太子妃的资格,甚至连公主伴读也做不成了。顾皇后顺水推舟,将她许给齐王。顺手解决了齐王的事情,不许齐王再往京中跑。
  对顾皇后来说,能找个由头解决齐王的事情,虽是好事,但也不一定非要用许宁馨做棋子。毕竟许宁馨也是顾皇后选进宫的。这是没闹出太大的事情,若是真闹得不可收拾,丢的还是顾皇后的面子。
  对顾皇后来说,许宁馨和齐王都算是得到惩罚了。那始作俑者金泉公主为何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许宁馨在当时不敢咬出金泉,但事后顾皇后也知道了是金泉公主骗了许宁馨。
  若是安平公主干出这种事情。顾皇后一定会震怒。对金泉公主,顾皇后谈不上十分宠爱。但出了这事情,顾皇后并没有重罚金泉公主。
  十几年后,金泉公主还活得好好的。这事情就这么轻飘飘的过去了。顾皇后似乎一点没把金泉闯下的这个祸放在心上。
  清沅始终记得这件事情。
  如今齐王又要进宫了。清沅若想阻止齐王在宫中醉酒,那是不可能的。但她可以试着拉一把许宁馨。
  只是许宁馨这几个月早已跟金泉公主打得火热。清沅和棠婳几次劝说她,她都不听。委婉的话都说尽了,总不能直接和宁馨说“金泉公主一看就心眼多,你要真信她,哪天被玩死了都不知道!”
  清沅觉得依照宁馨的性子,她要真把话挑明了说,宁馨说不定转头就会告诉金泉公主。
  听说了齐王就要入京的消息之后,清沅就格外沉默。棠婳注意到了,就笑着问:“怎么不说话了?想什么呢?”
  清沅回过神来,道:“也没想什么……就是几件事情在心里捋一捋。头绪太多……”
  棠婳道:“是想事情呢?还是想人呢?”
  她以为清沅是在想太子的事情。
  看看时候,这会儿太子应该正在寿真长公主府上,与怀恩县主在一起。寿真公主为了怀恩的这个生辰,可花了心思。听说不仅让花园中的花同时盛开,还请了好几班伶人,有玩杂耍的,有歌舞的,有演滑稽戏的。说是京中这一日最好玩最好看的,全在寿真公主府上了。
  清沅听棠婳这么说,就道:“我能想谁?你倒说说看。”
  棠婳就抿嘴笑而不语,道:“我是怕你后悔,今天人家那里可太热闹了。”
  清沅道:“是啊,人家的热闹。我们就不用去凑了。”
  棠婳见她有些不开心,怕她真恼了,就道:“我也没那么想去。想想也是,今日是怀恩县主的生辰……”
  清沅无法告诉她,自己有点闷闷不乐,是想到了宁馨的事情。
  安平公主在寿真长公主府上痛痛快快玩了一日,直到天全黑了,车辇才回到宫中。
  清沅早就用过晚食了,才听说安平公主回到懿光园。因天色晚了,嬷嬷来传话说伴读不用过去了,公主也要准备安歇了。
  清沅给传话的嬷嬷打赏,笑说:“这么晚了麻烦嬷嬷跑一躺。”她问公主喝酒了没有,有没有醉。
  嬷嬷笑道:“公主这一天真是玩疯了。喝了酒,不过寿真公主看着,没给她多喝。醉倒还好,就是一天累坏了。说是跟着她跑的宫女们都累坏了。”
  第二日一早,伴读们去安平公主那里,几个人到了,就听到安平公主正欢声笑语,说昨日看的滑稽戏。
  滑稽戏宫中不常演,因顾皇后嫌粗俗。安平公主不管这些,偏偏最爱看。太子也是。
  大家都叫安平公主快别说了。
  “让皇后听到了可不好!昨日寿真公主不是还嘱咐公主了么?”安平身边的宫女笑着提醒她。
  一见到清沅入内,安平公主就冲她招手,要她坐在自己身边,陪她一起用朝食。清沅笑问:“公主昨日玩得开心?”
  安平公主就道:“要你去不去,错过多少好玩的。”
  清沅又问:“公主玩得开心,可没有忘记把我们的礼物带给县主吧?”
  清沅送的是一把自己绘的扇子,绘的是一个美人,还有题诗。总之是称赞县主的娴雅美貌。中规中矩的东西。
  宁馨也笑着问安平公主,县主有没有看到她们送的东西,有没有说什么。
  清沅看了一眼宁馨,她对将要发生的一切还毫无察觉。
  安平公主道:“我怎么会忘记?她都很喜欢。尤其是沅姐姐绘的那把扇子。她说一入夏就会用,十分风雅。”
  清沅微笑着向公主道了谢。
  说到礼物,安平公主就说起了太子给怀恩县主的礼物。那是一把名贵的琵琶。怀恩县主练琵琶,是宫中人都知道的事情。从小到大,好琵琶也收藏了不少。
  因顾皇后爱琵琶,宫中练琵琶的人不少。怀恩县主练琵琶,也难说与此无关。
  安平又道:“后来县主还亲自为我和太子弹了一曲,又比从前更精进了。”她感叹怀恩一定下了许多苦工练琴。
  清沅像是随口一问:“怀恩县主用的是太子赠的新琵琶吗?”
  安平看了她一眼,随口一答:“不是。似乎是她原来的旧琵琶。”
  两人这一问一答很快,大家似乎都没注意,话就溜过去了。但清沅很清楚,安平公主虽然看似大大咧咧,但心思细腻,不在顾皇后之下。
  她早就该想到了,安平公主的态度,并不简单。
  就像寿真长公主能对皇帝施加影响一样,安平公主是太子唯一的同母妹妹,必然会对太子和皇帝皇后影响重大。
  清沅不再提怀恩县主,安平也笑着问:“对了!我听说二哥要回来了?是不是?”
  宫人立刻回答:“是的。昨日宫中接到的信。说是已经启程了。”
  安平就告诉大家,齐王一来,一定会带许多东西来。又笑说齐王自从去了平州,被海风吹得变黑了许多,这次不知道是不是更黑了。
  清沅又看了一眼宁馨,宁馨听得入迷,满脸憧憬。
  宫中并不缺好东西,安平公主说来高兴,大家听得高兴,不过是因为外面的事情实在太精彩,大家都爱议论。大家说说笑笑一阵,就陪安平一起去上课了。


第40章 
  燕王在宫外已经安顿下来。
  他住在青云寺附近。宅邸很旧,但萧广逸很满意。因为此处位置甚佳,又有隐蔽的后/门,出入方便又不引人注目。
  既然住到外面,大家都以为他是出来消遣寻乐子的,那他正好天天出门,四处走动,不必遮掩。
  有时候他大半天都不出门,只是在家写写信看看书。
  有时候他一大清早就起身,步行去青云寺看和尚们做日课,然后去骑马,去城中有名的景点逛逛。午后休息片刻,下午或去看斗鸡,或去看赛马,几处流连,到了晚间才会打道回府。
  有时候燕王也会在宅子里办个小宴,与朋友小聚,再请些乐伶来助兴。
  每日作息不定,行程不定,看起来都是在京中闲逛就是了。
  但燕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身边只有几个贴身的人能信得过。就算这几个他信得过的人,有些消息他还是不放心,要自己亲自去打探。
  只是苦了那些跟随保护他的侍卫。燕王偏爱私服出行,不用亲王仪仗。还特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钻。若是高雅之处还好些。看斗鸡赛马的场子,除了几个京中贵族子弟常去的地方,燕王还喜欢挑平头百姓多的地方去。那种地方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燕王挤在人群中,侍卫们都心惊胆战,生怕出个什么意外。
  燕王此次出宫,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静珑真人的炼丹事情。一件是丹支邪人在京中的动作。
  静珑真人炼丹,与皇帝之死相关。他要把皇后,静珑真人,以及与这两人有关的整个炼丹事件全部摸清楚。炼丹一事,并不是皇后下个指令,静珑真人一人就能完成的。
  此时弄掉一个静珑真人十分简单。但会打草惊蛇不说,皇后很快就能找到静珑真人的代替者。那顾清沅给他提供的内/幕就全没用了。
  另一件事是丹支邪在京中的活动。丹支邪与西戎之间也有长达百年的纷争。丹支邪去年老国王去世,新国王继位,还没有得到皇帝册封。此次使臣进京就是来请求册封的。
  皇帝册封了这个新国王。没想到一年之后,丹支邪的新国王就与西戎联手了。才稍稍平静几年的西境立刻又燃战火。
  当年册封的时候,燕王在宫中。谁也不认为这册封有什么不对。这一次,他想跳出宫中,到宫墙外看一看,摸摸丹支邪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不过除了这些正事,燕王确实感到出宫对他的心神和身体都有好处。
  自从回来几个月,他在宫中渐感压抑。除了暗中谋划和在宫中躲人耳目还稍有些意思,其他时候,他很难享受。
  他在行军中早习惯了一切从简,宫中奢华他经历过一世,再来一世,也没什么意思。
  他能喝酒,但不喜欢喝到醉醺醺,放纵对他没有好处。
  至于女人……他不像太子,对各式各样的女孩儿都能东西。这一点太子嘲笑过他,说他假正经,又说呆板,总之不像天潢贵胄。
  他若只愿为一种颜色倾心,该说是不好色,还是太好色?
  出宫之后,萧广逸感到自在了许多。他私服走在人群中,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反而乐在其中。
  一边是暗地里查探消息,一边是优哉游哉在京中游玩访友。
  酒也喝了,花也赏了。他心中多少满足了些。至于女人……和宫中不一样,到了宫外,向他示好的女人陡然变多。
  除了有名有姓的名媛,偶尔也会有道旁的普通女子向他掷花。
  燕王看过去的时候,她们就快步走掉,笑声却不停。
  他会想起那个怪异的梦。顾清沅是他现在最不想也最不能纠缠在一起的人,偏偏入了他的梦。他是不信梦有什么启示,但心中总不太舒适,仿佛心头硌了一块小石子一般。
  顾清沅想着要做第二个顾皇后,她也确实有那个本事,对着他,她时而恳求,时而装傻,时而柔弱,时而尖刻,时而从容,她此刻看起来像是最坚定的盟友,但他们都心知肚明会有分道扬镳的那一天。
  燕王并不担心她在宫中的情况。上辈子那么多事情,那么多波折,顾清沅都好端端地活下来,还把自己风光嫁去了国公府。这辈子他要看看顾清沅在宫中能扑腾出什么水花来。


第41章 
  太子去寿真长公主府上玩了一天,之后宫中风平浪静,有关怀恩县主并没有传出什么好消息。宗室中有几个为寿真公主做说客的,都在顾皇后那里没得到回音。
  寿真长公主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没有灰心。
  顾月姝才早殇没了几个月,顾皇后不会那么快转变心意。她还需要时间。幸好还有时间,太子妃的人选不会太快定下来。
  顾皇后至少要等到明年才会选定太子妃。对这件事情,寿真心中十分有把握。
  因为她把静珑真人引荐到顾皇后身边,就是为了这件事情。静珑真人进宫不久,就取得了皇后的信任之后,之后又告诉顾皇后,太子不宜早婚。
  顾皇后本想是让太子今年就与顾月姝成婚,早些生下孩子。静珑真人下了判定之后,顾皇后犹豫了些。没想到之后顾月姝就病死了,太子也生了一场病。
  因此顾皇后对太子的婚事和太子妃的人选都愈发慎重,她对静珑真人的信任也愈深。
  寿真公主还不想那么快就放弃此事。
  但怀恩县主有些意懒,不愿再进宫,寿真公主又教训她一通,到底逼她过了两日又去宫里了。
  三月初六时候,安平公主要办的书社终于开张了。
  顾皇后身边的女官谢阿竹做总管事,掌管银子。每人只要出十两银子,就可以入社。几位公主,县主,安平身边的伴读,女官都出了这十两银子。还有一些太妃也送了银子过来,顾皇后送了两百两银子,最终小金库里存了有五百多两银子,交由谢阿竹打理。
  太子送了十两银子过来,陪她们闹着玩一样。
  为这书社,清沅忙了段日子。她心思活,棠婳做事细致,两个人配合默契。安平公主一会儿一个想法,她们也能应付得来。
  书社是办在懿光园的藏书阁,藏书阁有一个大厅,正好用做集会。
  三月初六,怀恩县主和德静县主都来了,宫里的人都齐全,顾皇后放了谢阿竹和两个女官过来安平这边,大家聚在一起,办了个开社小宴。
  安平公主向大家说明了办书社的宗旨。有了这个书社,大家可以在一起或者看书,或者写诗作画。书社还可以互通有无,尤其是古书旧书,大家可以互相借书看。还有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书社还会刊书。
  宫中自有一个印坊,专为宫中印书。书社结成之后,大家写的诗,做的画,都会被刊印出来。
  这个主意是清沅向安平提出的。她建议安平将几位公主平日做的诗和画都收集起来,然后刊印成册,献给皇后。
  安平对此十分赞赏,一口答应下来。
  她让清沅做了执事。
  清沅既是执事,也少不得说了两句,只问大家有什么想刊的新书旧书,都提上来,若社中过半人都同意,就慢慢刊印出来。
  大家都说好。
  小宴时候,太子也来了。他一到,安平公主就问他:“今日怎么得空过来?我还以为初三去姑姑那儿玩了一天,你该定定心心读两天书了。”
  太子道:“你不也是?只是父皇今日亦有宴席,我刚刚从天极宫那边过来的。那里宴席实在无趣,我躲来你这里,轻快自在。”
  安平笑道:“既然你出了入社份子,那我也不好赶你。请随意。”
  大家吃过小宴,就做了诗和画。清沅几个伴读就将诗作和画作都整理好。其他人又去园子里玩耍。
  整理时候,太子就与她们说话。清沅含笑听着。
  太子问她们:“你们一年打算刊多少书?”
  棠婳看了一眼清沅,清沅道:“不会太多。主要是将自己做的集子刊出来。若是有大家都想要的话本,也会刊两本,但话本要皇后同意才行。”
  太子道:“外面的话本是多,可毕竟不如宫中做的精美。”
  宁馨就问太子看过的话本,她是她们几人当中最活泼的。棠婳与玉苓都矜持些,至于桐儿,只要太子一出现,她几乎就没了声音。
  清沅心中自有主张,她唤了桐儿和她一起去把东西捧进藏书阁去收好,两人带着自己的宫女离开了。
  她行了礼就离开了,只留着太子和另三人说话。
  太子微笑着看了她一眼。今日清沅又穿了绿裙子。他渐渐注意到了,一些特别的时间场合,顾清沅确实喜欢穿绿裙子。
  清沅和桐儿收好东西,她就笑着问桐儿:“怎么见着太子就说不出话呢?”
  桐儿摇摇头:“我说不清楚,总有些怕。”
  清沅温柔地看着她,她总不能说,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是该怕。桐儿是她们当中最没有争太子妃心思的。当初顾皇后把她选进来,一定没想到她进了宫会如此战战兢兢。
  桐儿后来离开宫中,就是因为在宫中始终不能轻松,后来生了病,怎么都好不了,只能出宫养病去了。
  清沅捋了捋她额角的头发,道:“去吧,你休息去吧。我回头和公主说一声。”
  桐儿求之不得,向她道了谢,正好不用再去见太子与公主了。
  清沅放好东西,又看着桐儿离开,然后原路返回。刚刚太子在的那个隔间,棠婳,宁馨,玉苓都已经不见了,只有太子在。
  他在等她。
  清沅一入内,见到只有太子在,她不禁展颜一笑。
  “殿下。”她大方向太子行礼。
  太子就佯作生气:“怀恩生辰那天,你就真有那么忙?”
  清沅转过身,侧身背对着他,慢慢随手收拾着桌上的纸张。背对着太子有些不太恭敬。但清沅知道自己的背影窈窕,腰肢在这个角度看起来最纤细。她决不会为这一点心机感觉羞耻。
  “是啊……”她稍稍冷淡地说,不把太子的诘问放在心上的语气。
  太子一时没了言语。她穿着白衫绿裙,颜色太冷清,反而使她的眉目都格外清晰。他几乎想叹气。
  太子又小心道:“那天在两仪宫,我就想问了,你不肯去,是因为担心我和怀恩么?但母后在,我不好直问。”
  清沅这才转过身,道:“亏得你没在皇后面前问。我也不好说……总觉得去了不好。”
  太子就温柔笑了。
  他们两个人不好单独呆太久,宫女还在外面候着。两人就一起出去了。清沅注意到跟随太子的宫人当中有一个生得有些面熟。
  安平又让宫人放风筝了,这次她放的是一只仙鹤风筝,又大又漂亮。
  一见太子到来,安平就笑道:“太子哥哥,你上次拿走我两只公鸡,我就换一只仙鹤。这就叫,鹤立鸡群!”
  大家都笑。太子也笑,他问清沅:“这也是你画的?”
  清沅笑着摇摇头:“我的还没画好呢,这是公主自己画的。”
  她想了起来,太子身边的那个宫人,应该就是曲盈衣。上次燕王说过太子拿她的风筝去逗曲盈衣。这下安平当众说出鹤立鸡群,曲盈衣心里肯定要别扭。
  她想,安平还真和太子不对付。


第42章 
  太子并不把安平的嘲笑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安平自己做的这个仙鹤风筝,虽然漂亮,但不如清沅做的那个公鸡风筝有趣。上次那只风筝他拿回去,周围的人都十分喜欢,盈衣也被逗得直笑,特意嘱咐小宫女收好了。
  太子不放在心上,可有人放在心上了。
  从安平那里回去之后,曲盈衣就有些不太高兴。但太子又匆匆去了天极宫,一直到晚间才回来。盈衣最近是太子身边得宠的宫女,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