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别夜-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是那女官攸华尖锐的声音骤然割裂了沉寂的夜空,“太后崩了!”
☆、98
冷落的秋风哗啦拂进了长秋殿。
藻绘云龙的殿梁上是一条长长的白绫。长风穿堂而过,拂得那白绫飘飘荡荡,好像还依附着无处可归的忧伤魂魄。悬梁的人早已被解下,唯有白绫上的刺目血迹提示着方才发生的一切——
痛苦是真的,死亡也是真的。
那血深到极处便成了黑,仿佛殿外永无尽头的黑夜。
顾渊走进来时,脚步猛一踉跄,一旁的薄暖连忙扶住了他,转过头去,脸色亦成惨白。
小黄门呈上一只漆盘,盘中赫然是一方蘸血的白布。“陛下,此是太后遗物。”
顾渊看过去,灯烛点起来了,遽然的明亮令他视域一眩,映照出白布上三条血淋淋的横杠。
这是什么意思?他的心在不断地下沉,下沉,仿佛被按进了水里,被水草缠得窒息了……
薄暖双目微红,“她是不愿看陛下受臣下的胁迫……”
顾渊闭上了眼。有了灯火,黑暗反而显得更暗,隐在朦胧的角落里,似乎只要他稍一表露出虚弱和疲惫,就会立刻扑上来将他吞噬干净。
他何尝不知道?
他何尝不知道,阿母在帮他。阿母用一条性命在帮他!
顾渊死死地抓住了薄暖的手臂,好像唯有这样才能汲取到一点继续挺直身躯的力量。突然,他回过头去,对孙小言厉喝:“传朕的中旨,捉拿薄安、薄昳及其党羽,立刻!”
孙小言带着内侍们跑了出去,便如暗夜的羽翼在长安城里张开了,刹那了无踪迹。薄暖的身子晃了一晃。顾渊突然紧紧抱住了她,下颌抵在她的肩窝,嘴唇轻擦她的颈项,好像要咬断她的喉咙一般——
“不要离开我。”他喃喃,突然发狠一般收紧了怀抱,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血肉之中,“不要离开我!”
大正四年九月,皇太后文氏自经于长秋殿。皇帝力排众议,为太后定谥孝怀皇后,与孝怀皇帝合葬思陵。
这一年的生离死别似乎来得太过频繁和密集,顾渊站在母亲的梓宫之前,听着内外命妇山崩地坼一般的滔滔的哭声,心里却空寂如死。
他的母亲,生前到底有没有过快活的日子?
他不知道,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薄太后走到他面前,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臂,然而这老妇人的安慰似乎也并没有多少效用,她悲哀地抬起眼帘道:“待你母亲的丧期过了,祖母便归政于你。”
顾渊没有说话。
如果不是他母亲的死,薄太后会这样乖乖地让他亲政吗?
握着母亲用生命给他换来的权力,他只觉得羞耻。
薄太后长长叹了口气,“你将广元侯府的人全拿下了,老身并无异议。只是这样一来,你让阿暖如何自处?”
顾渊低低地道:“你们薄家早就抛弃阿暖了,这时还有脸提她?”
薄太后却没有生气,只是一瞬也不瞬地看着他,“老身只是怕她变成第二个孝愍皇后。”
顾渊猛地抬起冷厉的眼,“她不会!”
***
廷尉黄济,三角眼,瘦削的脸上透出十二分的精明,不似他的前任朱昌那般耿直到死。
他领着廷尉的官员们守在大门前,恭迎帝后的车辇。
顾渊先自御辇上下来了,再回身去扶薄暖下车。四年来,这已成他的一种习惯。薄暖抿着唇将手放入他的手心里,一言不发地随他走入廷尉寺。
黄济躬身延请道:“广元侯府一门上下一百二十三人,俱在狱中关押,听候陛下发落。”又迟疑了片刻,“只是赵王太傅还未找到。”
薄三郎?顾渊目光一沉。他看了看身边的人,彼沉默的面容上化了浅淡端庄的妆,清丽,而虚无。他握紧了她的手,“有劳黄卿带路。”
黄济提了一盏灯领帝后二人往牢狱中去。薄安身份不同于一般的薄家人,单独被关押在一间四壁空空的干净牢房里。狱卒打开了门,薄暖却止住了步子。
“去吧。”顾渊温声劝慰,“去跟他说说话。”
薄暖看了他一眼。她的丈夫,目光安定,好像从来没有害怕过什么一样。她心中腾起的孤勇终于战胜了恐惧,举步迈进了这间囚室。
囚室的门在身后关上。她转过身,面前一盏孤灯,灯下,她的父亲抱膝坐在墙角发呆,看见她来,茫然地抬头,又茫然地低了下去。
灯火清晰地照映出父亲鬓边的白发,她的心中倏然一痛,下意识往前走了几步,“阿父!”
薄安身子一震,却拼命往里缩,“你……你别过来!”
她愀然,“阿父,您这是……这是何必?我是阿暖啊。”
薄安突然笑了,语声凌乱一如疯癫,“你是阿暖,你是恨我的阿暖,你是阿默生下的阿暖……”
“我怎么会恨您呢?”
“你宁愿让自己全家受诛,也要保住自己的皇后之位。”薄安疯癫的声音泛着冷冷的金属感,“一个男人,在你眼中,比家人重要得多!”
“不是这样的,阿父。”薄暖恻然摇了摇头,“您在暗地里招兵买马,打通关节,制作大靖将亡的符命……这些事情,子临早就知道了。若不是因为我,”她微微一笑,笑容里的情绪难以名状,“他也不会这么迟才下手。您害死了民极,还逼死文太后,子临才终于忍无可忍……”
薄安惊恐地睁大了眼睛,“你说什么?他……他都知道了……什么?!”拼命地抓挠着自己的头发,“谁告诉他的?谁告诉他的!”眼睛倏忽一亮,“我知道是谁了,是——”
“阿父。”薄暖镇静地截断了他狂乱的自语,“没有人害你。是你自己害了你自己。”
“是仲恒!”薄安却好像全没听见她说的话,一下子扑将上来抓住了她的衣领,“是仲恒!仲恒,他是阿慈的朋友,他……他要害我!阿慈,阿慈……”疯狂的老眼里倏忽涌出了滚滚热泪,他坚持了大半辈子,终于还是在最后一刻暴露出了自己的全部脆弱,“阿慈,我为什么要放弃你……”
荒芜的世道上,他竟是真的放弃了她!
“你放手!”“哐”地一声,牢门被撞开,顾渊冲了进来,一把将纠缠不休的薄安扯开。薄安踉跄着后退了几步,薄暖又欲伸手去扶,薄安却像见了鬼一样躲开了她,“你走开!你,你不是我的孩子!”
薄暖呆住,“您说什么?我怎会不是您的孩子?”
“你不是!”薄安大声嘶吼,泪水纵横恣肆地流下脸颊,“你这孽种!我只有一个孩子,那就是阿暖!我为了你,忍气吞声了十多年,可到头来你还是要背叛我!”
薄暖已吓得不知所为,转头向顾渊寻求帮助。顾渊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把你认作你阿兄了。”他说。
仿佛一道闪电划过脑海,薄暖骤然明白过来,那一刻她竟至于趔趄了一步。
薄暖突然转过头盯着顾渊:“你知道?!”
顾渊微微叹息,修长的手张开,与她十指相扣,“我也是刚刚才知道。黄廷尉对他用了药,逼他说出了大半真相。”
“真相……”薄暖的声音在颤抖,双眼中蓄起了泪,“真相是如何?”
“真相是,你父亲已将长安南军收买,而宫中四处都是他的眼线。”顾渊一字字道,“你还记不记得你遇险多少次?弄田边的林苑里那些刺客拿着来自南军武库的箭,椒房殿大火时有一个小黄门声称你不在殿内,还有——”
“够了,够了!”薄暖捂着双耳哭喊,身子沿着惨白如雪的墙壁滑了下去,“我……我全都错怪了文太后……”
顾渊沉默。
黄济也带着人进入这逼仄的牢房中来,见薄安犹自发疯,大手一挥,几个健壮的狱卒上前拿着铁链子三五下绑住了他的手脚。薄暖忍不住哭道:“不要动我阿父!”
狱卒们迟疑了,回头看顾渊,等候皇帝的指示。顾渊冷冷掠了一眼黄济,那目光竟令这个见惯残忍的酷吏一个寒战,连忙喝止了狱卒。然而薄安甫一脱离控制,便狠狠使力将头往墙壁上一撞——
“啊——!”薄暖尖叫。顾渊立刻伸手捂住了她的眼睛,她一下子扑进了他的怀里。他抱紧了她,但听得一声钝响,薄安的头软软地垂落在地,雪白的墙上泼溅上斑驳淋漓的鲜血……
顾渊揽着薄暖一步步后退,始料未及的众人反应了半天,才有人上前去探薄安的鼻息。
“禀、禀陛下,”黄济的声音在发抖,“广元侯、广元侯薨了……”
薄暖突然在他怀中大哭出声。顾渊给了黄济一个眼色,便抱着她走出了这阴暗无边的牢房,而她犹攥着他的袖子不断反复地说:“他为什么要这样?他为什么要谋反,他为什么要做那些蠢事,他为什么要自杀……”
顾渊没有给她一个字的回答,只是不断温柔地轻轻拍哄她的背。他抱着她上了御辇,正是残阳如血,落叶在风中翻舞,一季将尽,大梦将终,梦中的人们一个个地都离去了,只剩下他们二人在寒冷中相偎。
他如何能回答她呢——他如何能告诉她,权力是怎样腐蚀了人心与王朝,而嫉妒的怨毒是怎样让一颗温柔正直的心扭曲成这般模样?他如何能告诉她,薄安甚至已在广元侯府周围设置了埋伏,将前去搜查的羽林郎都杀得片甲不留?
他如何能告诉她,她的父亲爱着她母亲的姐姐,她的母亲被先帝所幸御,而她的家,其实早在玉宁八年,薄安休弃陆玄默时,就已经覆灭了。
☆、99
车马辘辘,带他们回到了未央宫中的黄金牢笼,仿佛是命定的终点。她已全身乏力,他急急命人准备浴汤,将她小心放在柔软的褥子上。
她渐渐干涸的双目失神地望着他,呢喃:“子临。”
“我在。”好像知道她要问什么,他一遍遍肯定地重复,“我在,我不会走。”
她伸出手,他立刻握住。她动了动身子,他便也躺上床来,将她整个兜进了怀里。
“我阿兄呢?”她怔怔地问。
他顿了顿,“还没有找到。”
“你说,”她突然道,“阿兄是不是也参与了阿父的……筹谋?”
“你阿兄的真实身份,还没有几个人知道。”顾渊深深吸了一口气,“他……他若真是先帝的骨血……”
“是他——是他!”薄暖痉挛地抓紧了他的衣袂,“你还记不记得文太后留下的血书?”
顾渊心头一凛,想起那三道血淋淋的横线——“三?薄三?!”
他陡地坐起了身,她也随而坐起,长发披散,双眸黯淡。
“若果真是他,”顾渊咬牙,“他便是逃到天涯海角,我也绝不放过!”
“阿父说他为阿兄做了很多事……”薄暖慢慢地道,“大约便是指这个吧。”
仲恒封事上的一道道证据飘过脑海,顾渊闭了闭眼,似乎想将那些可怖的东西消灭于无形,“这些事交给我,你不要再烦心了。”言罢便欲起身去拟旨,她却伸手挡在了他的胸口。
他一怔,而她的手不容置疑地将他缓缓推回了床上。他顺服地躺下,她侧着身,双眸幽静,“今日好好陪我,好么?”
他话音一窒:“好。”
她长长的睫毛掩落,在苍白的脸上覆下一片淡淡的阴翳。她伸出手,一言不发地除下他的发冠和外袍,他随着她的动作时而抬臂,而目光始终一错也不错地凝注着她。
外间宫婢低声禀报:“陛下、皇后,浴汤已备好了。”
“一起去洗洗吧,今日不少泥尘。”他声音沙哑。
她没有动。他起来,将她打横抱起,走到浴汤边。
他的手轻轻搭上她的衣领,小心翼翼地一拉。而后她低头,看着这个帝王蹲着身子仔仔细细地解开她的衣结,仿佛在完成一种神圣的仪式,神容肃穆,姿态虔诚。她轻不着力的手臂缠着他的颈,由他抱着自己一同走入了浴汤。热水淹没自己的瞬间她感到恍惚的迷醉,好像今日、昨日与明日发生的一切都成了天下洪荒里的一点无足道的微尘,被温柔的水波一卷,便了无踪影。
他始终抱着她,始终不放手。她眷恋地蹭着他的胸膛,“子临,”她乏力地说,“你还在。”
“我在。”他再度重复。
“可是他们都不在了。”她闭上眼,“你的父母亲,我的父母亲,我们的孩子,他们都不在了……”
他抱着她,飘荡的温热的水涤去了他们身上的尘垢,而毫无怨言。
“子临,”她轻声,“给我,好不好?”
他一震,怀疑自己听错了,抬眼看她,她的眼里却全是恳求。“让我忘了那些事,好不好?”
“好,好……”他慌乱地答应,这一刻她脆弱得宛如一碰即碎的琉璃,他怎么敢违逆。隔了飘渺的烟波,她柔软的身躯散发出的兰香也似有若无,他不得不珍惜地捧住了,才能感受到她是真实的存在。他小心地取悦着她,温柔地引逗着她,她渐渐地迷失了——
*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至少在这一刻,她不必担心他的离去,就如她过往里每一个日夜所担心的那样。
她环着他颈项的手慢慢地下滑,轻轻覆在他的胸膛,他难耐地“嗯”了一声。她倾身过去吻住了他,他加倍轻柔地回应,唇舌缱绻厮磨,水汽氤氲蒸腾,他用身体去询问她,她用身体来回答他,再不需更多言语。
自民极夭折,丧事不断,他们已很久不曾欢好。今日薄安方自戕,此刻的偷欢于他们而言亦有悖礼法。然而在这一段无限温柔的光阴里,他们谁也没有提及这一点,就好像他们是被一个透明的笼子给罩住了,时间在这一刹那慷慨地停驻,前尘后世,浮生魅影,都与他们再也无关。
“抱着我。”他低声,轻轻地托住了她。流水带给她虚幻的快感,她不由得抱紧了眼前的男人,而他的力量是那样准确、坚定、真实,他是她的方向,漫漫的世路上啊,他是她唯一的光。
水影幽幽,水声湛湛。天地无情,而彼此的心跳却灼烫一如梦幻。
一如绝望的梦幻。
***
皇太子夭折,文太后悬梁,薄太后归政,薄安自戕,薄昳失踪,顾渊算是终与薄家撕破了脸。公卿百官都不会在这个时候为薄家说话了,而在掖庭狱中受尽折磨拷问也不吐一字的梅慈,也终究被放了出来。
皇帝特旨,命赵王太后留于宫中照拂赵王。
她对皇帝已经没有用了,她知道。但是她儿子对皇帝却是有用的,她也知道。皇太子暴卒,宫中风向陡转,她从掖庭狱出来不过数日,清合殿的门槛几被踏破。
梅慈好不容易送走了又一批命妇,一直在旁边作陪衬的顾泽忽然歪着脑袋问了一句:“阿母,我们在思陵的时候,她们怎么不来?是因为思陵太远吗?”
梅慈一怔,笑容有些尴尬,“是啊,思陵太远啦。”
顾泽却摇了摇头,“我看她们都是虚情假意。”
“为什么?”梅慈没想到四岁多的孩子竟会说出这种话,竟不知该欢喜还是惊讶。
“夫子说的。”顾泽撅起嘴来。
他口中的夫子便是赵王太傅薄昳,半月前皇帝搜捕广元侯一宗,薄昳便不见踪迹了。梅慈叹了口气,不知说什么好,着保傅来将顾泽领走,自己慢慢地步入寝阁中去。
寝阁之中,帷幄之内,却有一人披发盘坐案间,一手执简而读,意态安闲。
那人眉目柔丽,气质文雅,正是天下通缉的广元侯之子,薄昳薄三郎。
见她进来,他放下书册,抬首微微一笑。梅慈眉宇间的愁云不散,并不想迎合他的笑容,“你要在此处躲藏多久?”
薄昳温润的目光一错也不错地盯着她,“你怕了?”
梅慈顿了顿,“我不想再与皇帝作对。”
“那也容易。”薄昳悠悠地道,“我束手就擒,你快拿了我,去找顾子临邀功吧。”
他现在说话已没了分毫顾忌,听得梅慈一颤。“你……”
“你还是怕。”薄昳站起了身,双臂展开,当真是束手就擒的姿势,又仿佛是等她入怀,低头朝她微微一笑,“你向前也怕,向后也怕,便连一个名字,你都害怕。阿慈,你真是……”
她咬着唇,眸色浅淡得仿佛没有了自己,他便这样静静地凝注着她,一片温柔宁静之中,他知道她已要沦陷了,于是他一把拉过了她的手。
她猝然跌进了他的怀里,男子的气息浓雾一般包围了她,叫她再也看不清一切。他嘴角微勾。他是了解她的,一个脆弱的女人,一个怯懦而容易妥协的女人,她只会包庇他,而不会有告发他的勇气。
“三郎。”她闭眼,轻声,“你,收手吧……你的家人都……”
“家人?”薄昳眸光微凝。他知道广元侯府的人已全被下狱,薄安本人更是已然自戕,但他的表情却没有分毫的波澜,“那不是我的家人。”
梅慈没有听懂,也不想再问。“你们兄妹真奇怪。”她微微叹息,“自家人遭了祸,却都不在意似的。”
“她?”薄昳冷笑,“她除了顾子临,还在意过谁?”
仿佛被刺了一下,梅慈自他怀里抬起了头,半晌,挣脱了他的怀抱,后退几步盯紧了他。
“那我呢?”她颤声道,“我在你眼里,又算什么?一个只在意男人的傻子,是不是?你知不知道,陛下让黄廷尉来审我——”她惨笑一声,“黄廷尉的手段……”
薄昳怔了一怔,眼前的女人好像突然把全身的刺都竖起来了,目光里犹带着晶亮的水迹,却已凝成了冰。他突然觉得一颗心很不舒服,这种被人怀疑和怨恨的感觉,很不舒服。
“阿慈,”他平静了下来,许久才开口,声音放得极低、极温柔,轻轻地飘荡在空中,“我知道,我都知道。你受苦了。”
梅慈低低地道:“我没有说出你的名字。”
“你在担心什么呢?”薄昳的声音轻柔,似一种诱哄,“你在我眼里,便是你自己。”
梅慈眼里的泪突然就涌了出来,恍似冰晶一般,义无反顾地坠落。
这句话是多么好听啊。
她在先帝那里,做了一辈子的“阿慈”,而唯有在他这里,却能做回她自己。她之所以会与他走上这样不伦的道路,也就是为了他这一句而已吧?
可是……可是薄三郎说了那么多好听的话,她却只觉心里空荡荡的,好像被一块巨石砸出的洞,再也不能弥补完全了。
面对她突如其来的眼泪,他好像终于有些慌了神,想上前又不能,只有低声问她:“怎么哭了?我对你——我对你是真心的啊……”他的话音那么温和,正是翩翩君子的风仪,却又让她后退了一步。
他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事已至此……你以为你还能逃开么?你在掖庭狱里的罪,都是白受了?”
她不说话了,脸色已是惨白。
“好阿慈,”他柔声道,“这是我最后一次求你了。这一次若不能成事,你便……你便忘了我罢。”
☆、100
“啪”地一声,竹简摔落在地。
皇帝的声音自上方冷冷传来,冷冰冰的两个字:“再找!”
“是,是!”黄济连忙领命退下。
一时间殿中只剩了那孤独站立的少年,天已冷透,他披一领玄黑鹤氅,愈加衬得面如冰玉,一双眸子湛亮出尘。内殿垂帘微动,薄暖走了出来,看见他的样子,低声:“还没有找到么?”
顾渊咬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薄暖没有做声。她记忆里的阿兄总是温润如水的彬彬君子,如何能与那乱国贼子联系起来?然而一桩桩一件件地点检过去,她才真的凛然心惊——
阿兄的心计之深,用意之远,几乎令人不能细想。
他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好了。”薄暖轻轻开口,自后方环住了顾渊的腰,将头靠在他挺直的背脊上,“不要多想了。”
顾渊低头,轻轻摩挲着她放在自己腰际的手,“阿暖。”
“嗯?”
“你的家人,与谋逆案无关的,都可宽赦。”
薄暖微微一笑,“多谢陛下,只是妾早已没有家人了。”
顾渊皱眉,“又说什么浑话。”
“我与我母亲不同。”薄暖想了想,“我父亲抛弃了她,她却毫无怨言。我做不到。我只要想到父亲将我丢在睢阳北城,十三年不闻不问……”她的眸光微微黯淡,垂下了蝶翅般的眼睫,“死者已矣,父亲当年的选择也自有他的苦衷,可是我心里的难受不是假的。”
顾渊静静地听着。她与他何其相似,多情又无情的父亲,痴情又断情的母亲。他这几日来反反复复地想,父皇当年对孝愍皇后罔顾天下物议的宠爱,怎么最后却换来孝愍皇后自投莲池的悲剧呢?原来说到底,父皇才是最可怜的人啊。
陆氏姊妹,艳冠长安,却没有一个当真爱他,反而都是为广元侯前赴后继地去了。
感情这事,真是幽微玄冥,难以计算的。
他默默地握着她的手,不自知地用力。“你害怕么?”
“怕什么?”她惘然。
“你也怕我会丢下你吧?”他的声音沙哑,“我是皇帝,天下一身,不是都说帝王薄幸?你怕不怕?”
她稍稍抬眉,似乎感到几分有趣,抿了抿唇,却又感到些微的苦涩。她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了。
怕么?自然是有些怕。
可是,难道因为害怕,就可以回头,就可以不爱了么?
因噎废食,那又是多么愚蠢啊。
她渺渺然笑了。
他问:“笑什么?”
“你要让我不害怕,便加把力气。”她笑说,耳根微红,娇羞的声音似细碎的蚂蚁爬得他脊椎一阵酥麻,“待到你丢下了我,我还可以陪儿子。”
他的眉毛都拧在了一起,“你这是怪我不够花力气了?”
她将脸埋在他宽大的鹤氅里,笑而不言。
“真是放肆。”他低低地骂了一句,倏然转身,捧起她的脸,便重重吻了下去。
***
十月旦,因在国丧,免朝贺,薄太皇太后颁下懿旨,宣布皇帝年岁已长,足可亲政,此后一应事务,都不需再奏白长乐宫,望皇帝勤修祖业,善勉庶务云云。
承明殿上首的那一道垂帘终于撤去了。顾渊站在丹陛之上,望向泱泱臣僚,身后再没了那两道犀利的目光,竟然也觉出了几分寂寞。亲政之后,他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让仲隐抽调云州兵力,往益州平叛。
天下叛乱蜂起,他不断下旨赈灾、抚兵、安民,然而内库竟竭,新任的大司农连领旨都不肯了,赈济灾民、抚恤士卒、调拨粮饷,处处是钱,处处无钱。顾渊拆了东墙补西墙,顾此失彼,不遑宁处,大正四年的冬天,竟是要在一片哀鸿中度过了。
薄暖轻轻挑了挑灯芯,回头,书案上的奏简永远堆叠得高如小山,而那个人奋笔疾书时紧皱的眉头,好像永远都不会松开。
她没有别的话可以安慰他,只能在这样的深夜里一次次握紧了他的手,给他按揉着疲倦的肩。他抬眸,眼中的光影依旧冷亮,并未因国事疲敝而磨损了丝毫的锋芒。
“苦了你了。”他轻声,“我若成了亡国之君,只怕你真要做倾国祸水。”
“史笔曲直,哪里是我们能管得到的?”她顿了顿,“我只知道我的男人是千古一帝,不是亡国之君。”
他眸光一颤,仿佛风中之烛倏忽变灭,寒风拂过,殿宇萧瑟,他将她的手捧起,放在心口细细地煨着,“你相信我吗,阿暖?”
这个问题他问了太多次,惶恐地,忧悒地,静默地,她并不觉得这是个需要回答的问题,然而她还是安静地回答了:“我相信你。”
他回过头,将竹简轻轻抖了一下,墨汁微颤,“我要下一道罪己诏。”
她闭了闭眼,“这些不是你的错。”
“这些自然是我的错。”他微微一笑,“如今我既已揽了所有的权力,便也要揽下所有的罪过。阿暖,帝王之道,便是如此。”
*****
仲隐出征之前,最后一次来见顾渊,是在长安城北,孝怀皇帝的陵庙里。
大正五年正月,天子下罪己诏,痛陈己过,天下无言。正月的一切朝贺都免去了,年轻的皇帝带着宗室勋戚,径往长安城外郊祀,并祭祖庙。
巍巍山陵,纵目望去,本朝高祖、太宗、孝安、孝桓、孝恭、孝钦、孝怀诸帝的陵寝一一整齐环列,封土比天而高,仿佛无声的威压。天色阴沉,不过片刻便落下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将这片天下最高贵的坟场所掩盖。
帝后的御辇迎着风雪迢迢行过,黄旄旗帜静默收卷,沉闷得逼人窒息。顾渊偶尔往车外望去,祖宗山川沉默得如一个个巨大的黑影,上一回来时,还是给民极落葬。
这样的时候,他总忍不住想,自己百年之后,便会在这里长眠吗?
冰冷的身体,在名贵的七重漆雕棺木中,在数不尽的珍宝环绕中,在华丽的金缕玉衣中,慢慢地腐烂。没有人可以陪伴他,没有人可以与他共享这一份山河无垠的孤独。
手指忽然被温热的掌心握住了。他回过头来,看见薄暖沉静的眸子。
如果说他的性情明亮似火,那么她便是温柔的水;如果说他的性情冷锐如星,那么她便是从容的月。
她静静地凝注着他,“在想什么?”
他低头,右手将她的手整个包裹住,五指渐渐扣入她的指缝间,这是最牢的禁锢,她便是想逃,也逃不掉了。
“在想,”他说,“我要与你合葬。”
她笑了。
他紧紧盯着她,似乎怕她不理解,又补充了一句:“同穴而葬。”
这一回,她的笑容微微一滞。
大靖帝后合葬,往往同茔异穴,不扰先死之棺。故文太后虽与孝怀皇帝合葬,实际是在思陵冢茔下另开墓穴安置文太后的棺椁,这也是比较合情理的合葬方式。
然而顾渊眸亮如火,却是一意孤行:“我一定比你先死。我先下去探探地形,待你死了,你把羡道打开,我便来接你——”
“胡扯完了没有?”她狠狠地皱眉,“鬼话连篇!”
他朗然一笑,眼中光影浮动,“可不就是鬼话。”
然而这笑声过后却是静寂。她抿了抿唇,往他怀中靠去,他伸臂揽住了她。听见他有力的心跳,她才感到自己纷乱的心情略略安定了些。
他闭上眼,鼻尖在她柔软发丝上轻蹭,声音沙哑地飘散在风雪声中:“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我信。”
她轻声回答。
薄暖随着顾渊一个个陵庙地拜祭过来,终于来到先帝的思陵时,已是黄昏时分,大雪将晚霞的光焰都盖去了,天地间只剩下簌簌的寂寥的雪声。
绵延的山陵一言不发,拜祭过了先帝,顾渊屏退众人,独留下仲隐。
薄暖也欲出门去,被顾渊叫住。薄暖回头,顾渊修长的身影后是幽幽的灯火和沉木的灵牌,陵庙空旷,云幕相萦,冷铜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