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农为本[农]-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秾脑子里暂时没有想法,但有一个办法可以先排除了,“村里人家都住得近,想把菇房搬进村建在家附近,以便就近养护、防备旁人窥视,这行不通。
而且最合适建菇房的地方,还是树林里。建出来的话,光是比照树林里的样子,就要费很大功夫。”
夏五斤思忖片刻,接着说:“建在树林子里的菇房,被发现了会不妙,这只是一点。去山脚晃荡的人一多,要是把我们用段木栽种香菇的那处,也发现了,就更加不妙了……”
夏婶听了儿子的话,稍一想还真是!
“平菇和香菇的两大间菇房四周,已经挖了陷坑,架了拒马栏,能拦得住野兽,却拦不住人。村里人如果见到我们的菇房,虽一眼就能晓得那是有主的,可小偷小摸地偷采的人,也不会没有。
只偷采半斤一斤的蘑菇,这也还算了,怕就怕那些人或无意间碰坏、或刻意使坏来破坏菌包,亏得那才叫大了!
而且,菇房那里还有陷坑和拒马栏,用段木栽培香菇的那处,却是直接堆放在野地里,若被人发现,怕是就没我们的份儿了。”
虽说今天白天,周翠娘在与杨婶说话时,特意的叫苦卖惨了,也就最多给这事遮掩润色一番,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这件事。还得另想办法。
姜秾想到以前许多合作对象的合作经历,提出来一个建议:
“合伙吧。让村里人也参与进来合伙,一起栽培蘑菇一起赚钱,如此我们就都是一伙的了,总不至于还会使坏。
只是,需要注意一下蘑菇出产的数量与卖
价,以防止卖价下降太多而分薄利润。”
第22章 心脏且心黑
让村里人也参与进来; 合伙一起栽种蘑菇?
周翠娘与夏婶对望一眼,眼神很快变得肯定; 显然都觉得这法子可行。
村里人也参与进来一起栽培蘑菇之后; 那他们就是一伙的了; 一起赚钱也一起亏钱; 那还会在这事上使坏?定然是不会的; 就算有人宁愿拼着自家少赚钱也要使坏; 村里其他人也是不会允许的。
就在周翠娘与夏婶两人,觉得姜秾的法子可以时,一旁的夏五斤看了姜秾一眼,无奈摇摇头。
夏五斤心里暗叹; 秾妹子这人; 实在是太过厚道了!便是针对那些使坏的人; 提出的解决法子也是这样温和厚道的,甚至显得还有些上赶着的; 去让那些人赚钱。
这样诱之以利、施之以恩,不是不行。但若是按照他的想法; 不仅不会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赚到哪怕一文钱!还要把他们吓唬得服服帖帖的; 再不敢找两家麻烦。
而这只需要把他在县城里的那群‘朋友’,请到村里来转上两圈; 就妥妥足够了。
但夏五斤想到他阿娘一直在他耳边叨叨的,‘少与人结怨’之类的话,还有秾妹子又本性良善; 她们怕是不喜欢他这样做的。那就折中一下,恩威并施罢。
夏五斤暂时不说其他,只是问道:“村里人平日里论交情时,虽然常说‘是一同经历过生死的交情’,但那共患难的交情,真的让村里人好到如同一家人,不分你我了?”
周翠娘闻言,毫不犹豫地摇摇头,“各家各户的亲人,大多都死在了逃荒途中,如今村里各家之间都是无亲无故的,互相间的交情哪就会真的好到亲如一家了?处出来的交情也是有的,但大多都是寻常邻里之间的面子情罢了,何况还有许多处不来的呢!就像我们家与南边的严家。”
“无亲无故的,就连辈分都是看着年纪大小,随便排的。对方年纪比我们这些大人大上一轮的,我们就随你们这些小一辈的,叫爷爷或奶奶。年纪与我们相仿的,就随你们叫叔或叫婶。虽我家与村里大多人家都相处得不错,但亲如一家却还不至于。”夏婶跟着回道。
只要不是天性就极独的,稍微懂些人情世故的人都知道:宗族人多势众才不易被旁人欺负了去。
如今温宁村里的人家,经历了那场逃荒后,宗族亲人是早就散的散了、死的死了,可谓是人少势微。若是村里人再不团结,很容易就会被别村的人欺负了去。因此,村里绝多数人家之间才会显得格外团结,时不时说一说‘一同经历生死的交情’。
但这只是在对外时,才会团结一体。一旦关起门来,村里人家之间起点口角,三五不时争吵两句就是常事了,大体上勉强维持住面子情就罢了。
可一旦谁家有了让人眼热的东西,被惦记着分杯羹更甚至被谋夺,也不会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像这次姜夏两家似乎赚了大钱的事一出,可不就被人惦记上了?
闻言,夏五斤作神情诧异状,接话说到:“既然没有亲如一家,那为什么要像对待一家人一样,去对待那些人家呢?像我们两家合伙一样,带着他们一起合伙栽培蘑菇一起赚钱,他们使坏肯定是不会使坏了的。他们不用操心就跟着赚了钱,还学会了一门赚钱的手艺,可是赚大了呢!”
“但我们能得到什么好?我们首先要费心教他们如何栽培蘑菇,为了控制蘑菇产量、以防卖价太低赚不了钱,还得适时劝阻他们不要栽培过多。起初劝阻时,应该还是容易的,但等到他们学会如何栽培蘑菇了呢?
明白人还罢了,那些短见贪财的,就会觉得我们是在拦着他们发财,时日一长、人心走偏,就会不听劝阻地偷偷栽培更多蘑菇,再偷偷拿去卖。这样做的人一多,蘑
菇价钱不就降下来了?
我们操心费力的,到最后怕是不但没得到一句‘多谢’,还会被埋怨,就连赚的银钱也会变少。我们不但得不到好,反而会吃不少亏!”
周翠娘跟着夏五斤的话一细想,嘿!还真是很有可能!
“都是从那样一场逃荒里活下来的人,谁还不知道谁呢!便是以前真有那纯良知恩的人,怕是也都变了。五斤所说,是很有可能的!我只要一想到我们好心还会没好报,最后还要少挣钱,我就不甘心!”
都是从逃荒时的人间炼狱爬出来的,便是真有那纯良本性不移的,如今怕是也都与村里其他人一样,同样养成了贪多的劣性。只因这些人,逃荒时实在是饿怕了,总想着往自家扒拉更多钱粮。其实周翠娘也没免俗,她也是这样的人,这没甚可说的、也没甚大不了的。
村里人到时真学会了栽培蘑菇的手艺,极有可能劝阻不住,会偷摸着去栽培更多蘑菇,然后把卖价给拉低……
夏婶的想法也与周翠娘差不多,“五斤,你的担心很对。那要怎么办?”
夏五斤好像脑筋一转,然后出了个主意:“我们两家自己来扩大蘑菇栽培规模,然后比照县城里雇佣力夫的价钱,选雇一些村里人来做帮工。我们付他们工钱,他们给我们做活,也给我们看场子,使那些使坏的人无处使坏。
这样一来,就更易控制蘑菇产量和卖价了。而且蘑菇栽培规模扩大,带来产量增加,卖得的银钱比现在多得多了!这样到了最后,即便因为雇请帮工而多出来了工钱开销,也不仅不会亏,反而能赚得更多。”
姜秾:“……”
夏五斤说了这半天,无非就是否决了她提出的合伙人分红制,改行员工薪酬制。很符合他的奸猾本性,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在他身上展露无疑。
“对对对!五斤你这法子好!”周翠娘连连点头!
“虽然无亲无故吧,但处得好的那几家,让他们合伙、带着他们赚钱,我还是乐意的。可是那些处得不好不坏只有些面子情的,更甚至处不来吵架结怨了的人家,我是不甘心带着他们赚钱的!结果不仅可能会受他们埋怨,而且还会让我们少赚钱,我是万分不乐意的!”
夏婶也同样觉得,她儿子出了个好主意,“县城里的力夫,都是五大三粗的壮劳力,我们菇房里的活儿都是轻松活儿,雇请的帮工便是老人妇女也能,可却是比照着县城力夫的工钱给得,他们哪会不愿意?
而且,去县城做工,路远不说,再节省每天也还是要有吃住花销,可如今就在村里、就在家门前,就能赚到与在县城一样的工钱,他们肯定再愿意不过的!”
夏五斤:“就从和我们相处得好的人家里雇工,这样碍于交情和工钱,雇来的帮工也会尽心尽力。还会看着不让有坏心的人去使坏。否则,就是没有尽职尽责,我们可以更换人来做的。”
“对!要是有人使坏,那就是帮工没尽心,我们厚道、不要人赔钱,但肯定要更换尽兴尽力的帮工来做的!而我们是比照县城里雇工的工钱给的,一天十文钱,就在村里没有吃住花销,活儿又轻松、妇女老人就能做,这样的好事可不得好好抓紧?”
周翠娘觉得这样很好!到时村里有想挣这份轻松工钱的,可就要好好巴结她了,但往日那些和她相处不好的,像是南边严家的婆娘,她是绝对不会雇他们的!可算是让她扬眉吐气一回了!
“就是姜婶说的这个理了!”夏五斤伸手竖起大拇指,夸奖道。“想要扩大规模、栽培出适量的蘑菇,同时还要防着有人见钱眼红来使坏,既可以让人参与进来合伙一起赚钱,也可以花钱雇人来帮我们做活儿看场子。那既然都可以,何不选赚钱更多
更省事省心的?”
夏婶点点头,深以为然。
一旁的姜双五,也点点头表示赞同。坐在姜双五膝上的小豆丁,虽然不懂,但也小鸡啄米似的,使劲点头。
“五斤你说得很对啊!”周翠娘表示赞同后,又对姜秾说:
“浓娃儿,你呀还是太小,心太好了。让村里人就近赚一份不低的工钱,这就够了,可喊他们合伙一起赚钱,这就好得太过了!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会让我们少赚钱呢,可不能对他们太好心了。”
姜秾:“……”
她不像夏五斤一样心脏,还真是对不起了哦。
夏五斤赶忙帮着姜秾说话,“秾妹还小呢,还不知道人心险恶,对待旁人这才都是一样的好。她太厚道心好了,这也不能怪她,要怪只能怪那些心黑的。”
姜秾:“……”
心黑的?是在说你自己吗?
夏婶伸手拢住姜秾的手,“我们秾娃儿啊,心好又善良,很容易招外面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惦记。不过你也不必急,慢慢地去学着辨识人心好坏就是了,在这之前还有我们在呢,不会让人来骗你的。”
可不能让外面那些人,把秾娃儿骗了去,她得好好看着。
“对!五斤和夏婶说得是。”周翠娘表示很赞同,又对姜秾说到:“你才九岁呢,心善好骗也是正常,但以后可要长点心,别轻易就被人骗了去,要是有拿不准的,就来问我,我会给你把关的。”
“……”所以,话题究竟是如何从讨论如何防止村里有人见钱眼红来使坏,偏到了说她心善好骗上来的?话题偏移得太过离谱了吧!
果然不比她以前的同事,既在讨论实验,话题就绝不会偏到晚上吃什么上面去。
姜秾看了一眼夏五斤。还是个小破孩呢,就这样心脏且心黑了。
“哦。我不会轻易就被人骗到的。”她除了乖乖地接受他们的好心叮嘱外,也不好去和他们争辩她并不好骗。否则那样子的话,就真坐实她与九岁小孩一样了。
如此一来,最近担忧万一被村里人发现两家建的菇房,进而见钱眼红、偷摸着使坏的事情,也就有了解决办法。
接着,几个人又商量好了具体要怎么去做,这才散去。
散去时,外面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伸手不见五指,若要在哪犄角旮旯藏个人,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但因为姜家大敞着大门,也没人敢跳进院子里,扒门外、扒窗下来偷听,而且他们商议时有注意压低声音,便是有人蹲院外篱笆根下,也听不见的。
周翠娘把夏家母子两送出门外,转身回屋时,听见南边严家的方向,传来一声门扉‘吱呀’声……
“哼!还能再让你听去了不成!”
周翠娘嗤笑一声,转身昂首挺胸地进屋去了。
……
之后的几天,按计划周翠娘首先出马,在村里去转了一圈,也和村里人说话聊天了一圈。
“……对啊,赚的都是辛苦钱,哪有甚么一夜暴富啊……不拘种蘑菇、种庄稼还是种其他甚么,有谁见过土里刨食赚了大钱的?……多栽培些蘑菇啊?要忙田地庄稼,忙不过来呢!挣的那么些个钱,哪能荒废了田地庄稼?”
“……实话实说,忙不过来去雇人帮忙栽培,亏倒是不会亏,可也能就赚点操心费和跑腿钱,并不多划算……倒也是,邻里邻居的,之前忙着秋播种麦,如今稍微闲下来一些了,也能帮扶着些村里人了……”
“……比照县城里力夫的工钱给,农忙时少几个人轮换也行,不耽搁地里农活儿……像王婶你这样的行,王奶奶您婶子健朗也行,养护
蘑菇这活吧确实要非常精心,却不是重活儿……”
周翠娘在村里走完一圈过后,夏五斤就把他在县城里耍作一堆的那些个‘朋友’,请到家里来吃了顿饭,然后在村里转悠了一圈。
这一番动作过后,雇工也很顺利地就确定了下来。
麦子都已经种下去了,田里也就没多少活儿急着要做,一天能得十文钱的工钱,是多大的好事啊!即使不是每天都会上工、不是每天都能领工钱,但隔三差五的做一天就有十文钱,也已经让人很高兴了!
之后只用了两天,树林子里原先那两间菇房旁边,就又建起了两间菇房。再又两天,一大堆培养料也调配出来了,放置发酵完毕后,又用了两天,四五百个香菇和平菇菌包就捆装好了……
姜家麦田里的麦子开始出苗时,新增两间菇房里的香菇和平菇,俱已接种完毕。只待时候一到,就会出菇并且长成,接着就采收了或是晒干蘑,或是直接卖鲜蘑给袁屋杂货,全看到时干蘑和鲜蘑各自的价钱了。
之前估算的是,每家每月稳定能有五六百文钱的进账,等段木栽种的香菇长成时,定然还会有所增加。
可是如今又新增了两间菇房,等到这些平菇或香菇出菇、长成,最后采收并售出后,除去雇工的工钱,每月每家应该还能再增加四五百文钱!
这样一来,也就是到今年年底时,姜家和夏家每家每月,就能有一两银子的进账了!
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和期待的事情,周翠娘和夏婶万分上心,她们每天或隔上一天,就会去树林子里的四间菇房里转一转。
被长期雇请的两个帮工,实在很珍惜这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做事非常精心,上工期间就一直盯守在菇房里,而那些被短期雇请的帮工,平日在也会帮忙去注意村里一些有劣习的人,防止有人小偷小摸或故意使坏,还一直没发生有人使坏的事情。
万一姜夏两家的蘑菇种不下去了,那他们不也就做不成工了?做一天工就有十文钱,这样的好事哪里有?姜夏两家栽培蘑菇这事,可得一直做下去才好!
……
至此,栽培蘑菇的事情,才算是真正步入正轨了,不需要姜秾再去多操心。
她试种的晚播小麦,也已经种下去,到时就去观察它们各阶段的表现。期望这一茬小麦,能表现良好吧,能有助于改良驯化出良种。
闲来无事的一天,夏五斤找到姜秾,“嘿哟!秾妹子!明儿我们到山里打猎去,你要跟着一起去玩玩吗?”
姜秾疑惑问道:“去山里打猎?不是说山里野兽多,不能进去吗?”
夏五斤摆摆手,语气轻松地为她解惑:“对,去山里打猎!虽然山里野兽确实多,但我们只要不进深山去,不去招惹大虫豹子那等猛兽,只是猎些麂子、兔子和野鸡等小野物,是不会有什么事的。而且,我又不是只带你一个人去,还有村里的其他几个好友呢?”
“在村里,你还有能一起进山打猎的其他好友?”
“……”夏五斤心头一哽,“嘿,秾妹子!你这话说的,你五斤哥我朋友遍天下!我不仅在县城里有许多玩得来的好友,在村里也是有好几个好友的!比如,村长葛贡士家那个天生会读书的葛圭章,还有张家那个又高又壮力气大的张武壮,可都是我好友!”
姜秾神色怀疑,“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明天进山打猎的,就有他们一起!你不信的话,明天跟着一起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吧,明天我就去看看。”反正最近没事,那明天就和他一起去打猎玩玩吧。
第23章 班底聚首
第二天早上; 因为和夏五斤约好了今天一起去山里打猎,姜秾就换下她平日里常穿的上襦下裙装束; 换上了一套便于行动的破旧短褐长裤。
这一套短褐长裤; 还是两年前周翠娘用她的衣服改做的; 改做出来了两套; 姜秾和姜金姐弟两一人一套。
小孩子抽条快; 姜秾现在穿这套衣裤已经显得短了; 不仅脚踝就连小腿都露出来一小截,前臂小胳膊也是露出了半截。
所幸她没横着长胖多少,这套衣裤除了裤脚和袖口短些,还能够穿上。
姜秾脚上的布鞋; 换成了草鞋。
家里周翠娘和姜双五两人; 除了冬天是穿稍微保暖的布鞋外; 其他季节都是一双草鞋。
姜秾和姜金姐弟两就要好些,一年四季除夏季为了凉爽穿草鞋外; 其余时候大多穿布鞋。不过像是她之前下田做活、播种麦子,或像是这次这样进山去; 都会换上草鞋。
姐弟两的小草鞋,姜双五每年都给他两新编了一双的。
因为一对儿女不像两个大人; 脚上有厚厚一层粗糙老茧,儿女的脚皮很嫩。姜双五特意寻到了更柔软的韧草; 耐心地揉捶得细软,最后细致地编织成了。
如此精心细致编织出来的草鞋,与大人寻常穿的粗糙草鞋; 当然是大不相同的。
姜秾觉得,这草鞋的美貌度,和后世工艺品草鞋的美貌度相比,也不差多少了。
而且草鞋是不露趾的,不用担心走路不小心踢到脚趾,编织得细致也不硌脚、不磨脚,透气性更是绝佳,穿着还蛮舒服的!
姜秾收拾好自己,吃过了早饭,就提着个小竹篮,篮子里放上一把镰刀,用手帕包了一个饿了时吃的馒头,就和院子里等她的夏五斤一起出门,往玉皇山而去。
……
姜秾和夏五斤两个人,到达约好的上山小路的路口时,有两个人已经到了。
一个是嬉皮笑脸、站没站相的王五七,看上去比夏五斤还更加吊儿郎当,他和夏五斤会是朋友,这不令人意外。
而两人之中的另外一个,虽同样是一身短褐长裤的利落装束,可那通身的清隽秀气的少年书生气质,便是短褐长裤也遮掩不住。
这个与夏五斤年龄相仿的清隽少年,就是葛圭章无疑了。
平日里时常出现在旁人口中,天生就会读书的、聪明绝伦的、葛圭章,竟然真和夏五斤一起,进山去打猎了。
夏五斤脸上笑呵呵的上前,伸手拍拍葛圭章的胳膊,“圭章,等久了没?”打过招呼,又大力拍拍王五七的肩膀,“哈哈哈,五七!”
葛圭章回以夏五斤一个颔首,王五七则也拍了拍夏五斤的肩膀,三人就算是见过面、打过招呼了。
夏五斤立即将两人介绍给姜秾,“秾妹子,这人就是葛家圭章了!另外这人呢,是王五七。”
然后,转头又将姜秾介绍给两人,“圭章,五七,这就是姜家的姜秾了。”
“秾妹子好哇!我是王五七,你叫我五七哥就好。”
这时的人无论大小,多半都精瘦精瘦的,于是长脸小眼的王五七这一瘦吧,就显得有些尖嘴猴腮了,加之又嬉皮笑脸的,实在是很难不让人以貌取人。
“王五七你好,我是姜秾,直接连名带姓称呼我就可以。”姜秾面无波动地回应道。
夏五斤时不时就要哄骗她一下,让她叫他‘五斤哥’,她都一直没如他愿呢,何况是面前的王五七?
其实在他们这一带,称呼年纪稍大的相熟男性时,名字后面加‘哥’作称呼,是很平常的事,比如,五斤哥,五七哥
等。
但姜秾虽然已经接受了很多,融入了姜浓的身份,比如最近已经称呼周翠娘为‘阿娘’、姜双五为‘阿爹’,不再别扭地避开称呼。
可‘五斤哥’、‘五七哥’或者‘哥’,这种称呼,她是绝不会妥协并接受的!再怎么说,她也是灵魂年龄近三十的人了。
王五七‘嘻嘻’笑了一声,这姜秾妹子的表情若无其事一般,实在是正经得可爱了!没在意姜秾的称呼。
村里连名带姓称呼人的,也不少。
“姜小姐好。”葛圭章向姜秾微微颔首示意,“久仰大名。”
果然是读书人,称呼都这么文雅讲究。
大半年都没人称呼她‘姜小姐’了,如今猛然听见,竟然有些不习惯。
姜秾也颔首点头回应道,“葛……圭章你好,久仰大名。”
葛公子,这个称呼,她实在是叫不出口。
这个打招呼、互相认识的场面,虽然似乎有朦朦胧胧的尴尬在萦绕,总归是顺利结束了。
夏五斤手搭凉棚,向村里来路上张望着,“张武壮还没来,怎么这么慢?我们等会儿吧。”
王五七附和道,“等会儿吧,反正也不急。”
姜秾和葛圭章也都没意见,没说话只点点头表示同意。
四人站在上山小路的路口,一边有句无句地闲聊着,一边等了近两刻钟。
就在夏五斤以为,张武壮是爽约不来了,这样他就会在秾妹面前掉面子时,远处田埂小路上终于出现一个高大的人影,慢慢地靠近……
又等了会儿,那个高大的人影才走到近前来。
“你人高马大的,走个路怎就那么磨蹭呢?你那两条长腿,是长来当摆设、好看的?”
王五七冲着正跨步上坎的人讥道。
来人手长脚长体格高大,一身粗布短褐长裤,遮不住他一身腱子肉,很不像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这人就是夏五斤口中的张武壮了。
“嘿嘿嘿,让你们等久了。”张武壮对四人憨厚地笑了笑,然后转身伸手将一个小女娃拉上坎来。
原来张武壮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六七岁大小的女娃,难怪走这么慢并来得晚。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小女娃被拉上田坎,站定后就立即道歉。
“我叫沈甜,是武壮哥家邻居沈家的女儿,因为我缠着武壮哥要跟来,可我阿爹阿娘不放心,早上和他们说了好久才同意,就耽搁了一会儿才出门,来晚了不好意思。”
夏五斤笑呵呵地摆摆手,“没事,反正也不急。我叫夏五斤,这边的是姜秾、葛圭章和王五七。”
沈甜,人如其名,长相甚甜,声音也是又甜又糯。
夏五斤介绍完,她跟着就声音甜糯地挨个打了招呼。“五斤哥好,浓姐好,圭章哥好,五七哥也好。”
沈甜六岁,是在场六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依例称呼‘哥’‘姐’是当然的。
沈甜白软甜糯的样子,实在讨喜!令人不忍为难于她,而且本来也不急,只等了两刻钟而已,没什么关系!
姜秾首先回应道:“甜甜好!”这么可爱,果然是女孩子呢。
之后,另外几个人也一一回应问好过。
人已经到齐,一行人互相招呼着,踏上狭窄得几乎落不下脚的上山小路,一路闲聊一路往山上走去。
……
“所以说,夏五斤你方才为什么要为我们引见?”姜秾疑问道。“一村二十三户人家,还都住在那一块,同村住了五
六年了,还能没见过?”
刚才夏五斤的言行太理所当然了,以至于她当时都没有发现不对经。
一个村里住了这么久,就算平日里不是一起玩的小伙伴,也都是认识的,互相引见,有必要?
“……”夏五斤霎时无言,噎了一会儿,立马就胡编道:
“虽然以前确实都认识,但……但我既把你带来一起打猎,就是说明我把你也纳入了可以一起玩的好友之列,这样的话,我不得为你和五七他们互相引见?”
夏五斤话音一落,葛圭章就语调温润而平和的,淡淡道:“在你心中,我竟已入你‘可以一起玩的好友’之列?在下深感荣幸。”
王五七‘哈哈哈’就是一阵大笑。
张武壮其实没懂,但看王五七在笑,他也跟着笑了一阵:“嘿嘿嘿……”
姜秾原本还觉得,夏五斤的解释听起来很有理的样子,可听了葛圭章的话,再看王五七的反应……
一直以来的涵养,让她控制住了没翻白眼,只冷冷淡淡的说了三个字:“真会编。”
果然,主要是为了向她炫耀,才特意引见一次的。
夏五斤的脸皮厚似城墙转拐,被拆台了也不觉得难为情,“我们这几个,就是可以一起玩的好友!难道不是吗?”
一时间,没人反驳夏五斤的话。
如果说他们不是可以一起玩的好友,那他们现在为什么会一起进山去打猎?又没有必须要否定的理由,所以,还真只能是好友了。
于是,夏五斤三言两语把他们的好友关系给坐实了,平白多得了几个好友,也是很赚了。
姜秾和夏五斤他们这几个人,一番拆台互怼,平平淡淡的并不多激烈,无形中还加深了感情,向真正的好友更进了一步。
……
然而,走在张武壮前面,被他护着以防摔倒的沈甜,心中就不像她表面一样平静了。
在听姜秾问起夏五斤,同住一村多年明明都互相认识,为何还要互相引见时,沈甜心中陡然一紧,生怕她会跟上一句:为何还要自我介绍?
沈甜不想在试探出这个姜浓是否是穿越的之前,就先把自己给暴露了,那样就会丧失主动权。
如果这个姜浓是穿越的,万一她不想和自己认亲认老乡,还防备着她,又或是有其他谋算的话,那她就太被动了!
她沈甜,穿越前也是活了二十二年的人了!
而且,从初中开始到大学毕业,她看过的不计其数。最新的穿越,也看了不少――但凡比较火的都看了。
她穿越之前,流行的最新类型的快穿、穿越和重生里,重生或穿越的炮灰、女配以及反派逆袭,原女主重生反杀穿越女主的,两个穿越或重生女主相争的……
这样反古早狗血玛丽苏的剧情,不要太多好吗!
她看了那么多,学到经验不少,她可不会像古早穿越里的女主,那么高调张扬的。
她要谨慎小心地生活,尤其是在发现这姜浓,疑似也是穿越者之后。
第24章 熏兔子洞
一行六人; 夏五斤和王五七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前面,把路边伸出来的荆棘和树枝用镰刀挥砍掉; 免得后面的姜秾他们不小心被划脸; 或者被钩坏可衣裤。
走了约莫一刻钟; 就到达了目的地; 一片主要生长着松木的树林。
这片地势相对平缓的树林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