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温香在怀[重生]-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今日这件事,他实在是做梦都没想到。婵儿本该是太子妃,因祸未能出嫁,想来再与皇族议亲是难上加难了,再嫁只能低嫁。如今王爷亲自上门提亲,自然是求都求不到的大好事。
可越是这样,秦盛之便觉得越危险。他总觉得背后还有什么别的原因,是他未曾看破的。
媒人瞧准时机,立刻绽出一张花朵似的笑脸,凑上来道:“丞相大人,您就别再犹豫啦,这可是天大的好姻缘啊!您是有所不知呀,送来府上的那对大雁,都是咱们王爷昨儿披星戴月奔出城打的,夜里黑压压的,到处都是鬼魅树影,下属们别说打雁了,没撞树就不错了。可咱们闵王爷是何许人也,他的本事可太大了,一抬手抛出两枚石子,一双大雁就竖直掉下来了,再趁着清早城门刚开时回来,送到丞相您的府上……”
媒人的三寸不烂之舌一经发力,便越说越来劲,也不知是真是假。秦盛之嘴上附和连连,实际正趁这功夫琢磨答应婚事的利弊。
能嫁进皇族自然是风光无量,可两家结了亲,从此便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来日发生什么意外,秦家再想独善其身也是不能够了。
庆王一心要争皇位,且胜算大,闵王偏偏半点野心都没有,两位王爷素来又不对付,这时候与闵王结亲,难保来日庆王登上皇位,不给秦家穿小鞋。
正在他深思熟虑之际,阮芳舒来了,借端茶的时机,在秦盛之耳边小声道:“婵儿对婚事有自己的主意,要亲口对老爷说,正在后头等着呢。”
秦盛之一怔,心道实在是胡闹。他正犯难,怎么她也出来搅和。可到底是偏疼的女儿,秦盛之思索片刻,想着听听她有什么话说也无妨,故寻了个借口去见秦婵。
“你有什么话就赶快说吧,王爷还在等着。”秦盛之匆匆到了,面色有些不愉。
秦婵把心一横,当即跪下:“爹,女儿愿意嫁给王爷,您不妨直接答应了他。”
她知道父亲的顾忌,上一世父亲就是这般,对结亲之事左思右想,并不敢贸然答应,秦婵心里亦没有主意,经秦妙反复劝了,她终于拿定了主意,才说决计不嫁闵王的。父亲骂了她一顿,到底心疼她,终是将这事按照她的意思给摆平了。
若她不来,想必父亲今日要寻理由糊弄过去,她与王爷的亲事定不下来,不知之后又要生出多少关节。
“胡闹!”秦盛之果然发怒,气得摔了茶盏,指着她面门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你自己跑过来说三道四,传出去没得给秦家丢脸!”
“老爷,您别责怪她。”阮芳舒忙上前揽住秦盛之的手臂,忍不住来劝,“婵儿大了,她有自己的主见了,这是好事呀。”
“哎呀我说婵姐儿,都不用传出去了,就是自己府上的人听见,都替你害臊,哪有把嫁不嫁的挂在嘴边的,这么大姑娘成了什么了。”周姨娘闻风而来,她倚在门框处抱着胳膊,见老爷对秦婵发怒,她便有底气开腔,来一个火上浇油。
秦盛之一听,愈发生气了。
“爹!”秦婵拽住他的袍角,面色恳切。
“女儿此生,非闵王不嫁。”
话音一落,满屋寂静。
阮芳舒讶然,她想不到婵儿会有如此决心。周姨娘眼珠儿滴溜溜转开了,心想秦婵这样顶撞老爷,老爷待会必要盛怒,到时就有好戏看了。小姐这话说得莽撞,饶是青桃,都开始替秦婵担心。
然而,秦盛之旋紧的眉头渐渐松动,看着秦婵决然的样子,心情缓缓平复下来。
身为父亲,他平日面上从不显露什么,甚至关怀的话都少,可其实他很了解婵儿是什么样的人。
婵儿的性子随他,很倔,也肯经营。但凡她认准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另要下一番苦工去做。别看她总是柔柔的,和和气气的,其实心里早有准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
前三年,婵儿知道要嫁太子,她自己做主,托人打听太子吃穿喜好,日夜绣嫁衣,勤练宫廷礼节,甚至皇后娘娘身子有什么病,吃什么药她都了然,把身为太子妃该知道该做的事,做得周周全全。那时候,秦盛之便知道,这个女儿和他太像了。
如今见她态度坚决,必是早就盘算好了,说不定已经费过不少的心经营了。
“也罢,也罢。”秦盛之叹气。
秦婵的话使他不再犹豫。闵王既然有本事立下赫赫战功,他必有本事自保。皇族难进,只要女儿这一遭顺顺利利嫁进去,从此他们秦家便是一门皇亲国戚了,仰仗这个身份,再有他秦盛之苦心经营着,结局未必能差到哪去。
“你既非闵王不嫁,我这就回去,答应王爷的求亲。”
秦盛之匆匆离开。阮芳舒扶了秦婵起来,替她掸掸膝上的尘土,“你父亲最是疼你的,他不愿你受委屈。”
“婵儿知道。”秦婵目中隐有泪光。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父亲都成全了她的倔强,这一次,她再也不能辜负父亲了。
周姨娘惊掉了下巴。
她不信老爷是这样的人,便飞奔出去,又跑回刚才那墙角去听。
“媒人,大雁,庚帖,本王都带来了,还缺什么?”霍深舒展了脊背,又懒洋洋靠在椅背上。
媒人的话虽然夸张了些,不过那双大雁确实是他亲自出城打的,他未换衣服,身上穿的还是一件麂皮的大氅。
秦盛之回来后,媒人还想继续撮合,被霍深止住。
“回王爷,什么都不缺了。王爷亲往议亲,微臣喜不自胜,岂有不应之理。”秦盛之恭敬回话。
周姨娘吃了一大惊,身子不稳,咣当跌坐在地上,屁股火辣辣地疼。
“嗯。”霍深微一点头,直起腰板往前坐了坐。
媒人更是欢天喜地,嘴角快要咧到耳后去了,“恭喜,贺喜呀丞相大人!换了庚帖,回去再合八字,这婚事就算定下来了!”
霍深忽道:“怎么,合了八字才算定亲?”
“这……这个是自然。王爷,上到天子,下至庶民,若要定亲,必得合过八字才行,若八字不合,互相有碍,这亲事便定不下来的。”媒人解释道。
霍深沉默,脸色也不好。
“本王亲自来一趟,就是要把婚事当场定下来,若非要合过八字才许定亲,那就立刻就找人合去。”
媒人道;“王爷不可随意找人合八字呀,须得是德高望重且精通命理之人才可,如此才不会伤了姻缘的福气。”
秦盛之也来劝,说早一时晚一时没什么要紧,王爷不必心焦。
霍深却没了耐心,他板着脸思忖一会儿,喊了个手下进来,下令道:“你带着庚帖,去广济寺找玄智大师,请他合八字。”
“是。”手下领命而去。
玄智大师?
秦盛之暗暗心惊。玄智大师乃是本朝最负盛名的高僧,就算是皇上想见,都要提前派人去请,请得到请不到还要两说。
王爷这般下令,恐怕两人早就相识。可是,大师会给这个面子吗?
作者有话要说: 霍深: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现在,立刻,马上,订婚o( ̄ヘ ̄o)
秦盛之:都,都听宁的QAQ
第十七章
霍深来时,时辰尚早,秦盛之便问:“王爷可用过早饭?如若不弃,便在府上随意用些。”
霍深答应下来。他赶着回城,确实还未吃饭。他带来的东西不仅是一对大雁,还有些山林里顺带打的其他活物,下人们须得一样样捆好了送到后边厨房去,这才在前头折腾了好长时间。
阮芳舒那边早就考虑到王爷要用饭,已提前做了安排。除了王爷,还有王爷的一群手下,今儿来的,无论谁都不能怠慢了去。
王爷前脚到,阮芳舒便在后院张罗开了,不怕做好了没人吃,浪费东西,就怕人家留下来要吃饭时,府里不能立刻端饭端菜,失了体面。
前院的倒座房腾了出来,供王府众人吃喝,秦盛之招待霍深,请他挪步到正厅里用饭。媒人早被阮芳舒迎到后头陪着去了。
吃喝完了,又坐等一阵,接近正午时分,去往广济寺的下属终于回来。下人们见了,纷纷往这边张望,周姨娘等这时刻也等了多时,府里顿时安静许多。
上辈子,秦婵没同意与闵王议亲,自然没与他合过八字,她不知结果如何,故而坐立不安。她打发青桃去小隔间里守着,听有什么结果,听明白了立刻跑回去告诉她。
“回王爷,玄智大师写下书信一封转交王爷,另有红玛瑙佛珠一串赠与相府二小姐。”下属道。
霍深不紧不慢打开信封,两根手指插。入,捻出信笺。信笺纸张灰黄,有股极淡的香火气,上头书写内容也简单,只有四个字——
天赐良缘。
霍深笑了笑,将信递给秦盛之与阮芳舒看。
秦盛之与阮芳舒都很紧张,生怕算出个八字不合来,各自脸上都不好看,好在信上写的是大喜的消息。
两人终于彻底放心,渐渐露出笑容。秦盛之更是仔细端详了上头的四字,是玄智大师的墨宝无疑。
“玄智大师赠佛珠给婵儿,是何用意?”阮芳舒问。
那属下道:“大师说,二小姐有上苍眷顾,是福泽深厚之人,只是近来多有心绪不宁,长久下去于身体有亏,故赠开过光的红玛瑙手串,此物最能压惊宁神。”
阮芳舒大为感激,捧着手串念了几声佛,喜极之下眼眶红了许多。有高僧说婵儿一句“福泽深厚”,当真是比什么都强。
媒人立刻放声笑起来:“大喜,大喜呀!玄智大师亲自为王爷与小姐合过八字,还写下‘天赐良缘’四字,这婚事便定下来了!再也拆不散的!”
她这么一喊,许多人都听见了,府里下人知二小姐婚事定下,都是又惊又喜。青桃撒欢儿跑回去,把好消息告诉殷切盼结果的秦婵。
“婵姐儿,恭喜呀!”陶冰真也在场,听完青桃带回的消息,十分欢喜道:“我早就看你是个有福气的,现在连大师都这样说,保准错不了。婵姐儿……不,现在该叫你‘闵王妃’了。”
夏露在一旁坐着听完,也道了声喜。
秦婵脸上发烫,也不知该怎么高兴好了。原来她真正的好姻缘果然在闵王身上。
“哎呀,我来时只是想着玩的,本就两手空空,现在你定亲了,我却连礼都拿不出。夏露,咱们赶快各自回府,给未来的闵王妃备份大礼去。”陶冰真拉着夏露要走。
秦婵连忙追在后头招呼:“急着走做什么,也不缺你们的东西,晌午要到了,快留下一齐吃饭。”
“不留了,不留了,你们正忙着呢,我们再留也是添乱。”
秦婵实在留不住她们,只得亲自把两人送出后府门,目送她们离开。
亲事已定,秦府上下欢腾。后厨里又忙开了,王爷带来的山货是现成的鲜味儿,挑些肥的烧了,再添油鸡红鸭、鸳鸯鱼片、四喜丸子、香菌百合等菜肴,昨夜备下的许多点心摆成二十个果碟子,糖葱并各色糖果装成什锦盒子,每桌都放上。
秦盛之又陪着霍深吃了一顿,正赶上秦律也回来了,还带几位友人回来,席间更热闹了些,秦律还特地敬了往返广济寺那位王爷手下的酒。
后院里,丫鬟婆子们纷纷围着秦婵道喜,亦极羡慕她手腕上开过光的红玛瑙串儿。周姨娘站在不远处看了一会儿,待人渐渐少了,她才扭扭捏捏走过来,道了声喜。
她勉强笑了笑,局促不安道:“……姐儿,往日都是我不好,我有眼不识泰山,你别同我计较,你是个有福的,纵然做不成太子妃,将来也要嫁到王府里去,总归是做皇家的儿媳妇。别人的话不信,大师的话我能不信么?你说是不是?”
秦婵莞尔。这个周姨娘,虽能闹腾却翻不出什么大浪,与她较真儿实在没用,还白瞎许多功夫。
“姨娘快回去吧。您在府上这么些年,什么事看不明白,也不必我多说什么。”秦婵笑道。
周姨娘涨红了脸。这句话是自己想要到王爷跟前送菜,两人争执起来时说的。当初她想巴结闵王,想给自己儿子争出路,殊不知眼前人正是来日的闵王妃,这才是她该讨好的人呢。
她心虚得很,暗怨自己小瞧了婵姐儿,往地上啐了一口道:“我懂什么!还不是太太处处忍让着我,才有了我今天的日子!”
青桃捂着嘴偷笑。
“征哥儿还小,往后多仰仗姐儿照拂了……”眼瞧着周姨娘又要提起儿子,秦婵连忙打断她:“秦征是我弟弟,不必谁来说,我自然会照料。姨娘,只要你往后谨守本分,好日子便在后头等你,记得这点便足够。”
秦婵一转身,领着青桃与小丫头们,寻母亲吃饭去了。
周兰愣在原地,想着只要婵姐儿肯照拂征哥儿,便没有什么是她不能做的,给她跪下道歉也成,更打定了主意,往后是决计不能得罪婵姐儿的。
媒人也在女人们的席上,她今儿挣足了脸面,无论王爷还是相府都给了她老多赏钱,现已喝得满面红光,拉着秦婵的手好一通夸。
“我做媒人几十年了,头一回见着这样快定亲的!越老越开了眼界了!”媒人笑呵呵道。
阮芳舒道:“都是老天保佑,也是沾您的光。”
都说得罪谁都别得罪媒人,媒人的一张嘴,愣是能把黑说成白。秦府这样的大户人家,更怕外人说三道四的,是以媒人虽没诰命,不富贵,阮芳舒也不能怠慢她分毫。
秦婵端起酒盏,也敬了媒人一杯。
那媒人喜滋滋喝了,又对阮芳舒道:“太太顶好的福气!大公子温文尔雅,国之栋梁,来日也做个丞相。大女儿做了侯夫人,二女儿要做王妃,哎呀呀,这是什么样的福气呀!当真了不得!”
阮芳舒一拍腿:“您不说我竟把妙儿忘了。快,快差人往侯府送消息去,就说她婵妹妹与闵王定亲了,让她回来吃酒。”
下人领命去了。媒人眼珠儿一转,又道:“大公子怎么还不成亲?两个妹妹都成家了,唯独哥哥不娶妻是什么道理。”
阮芳舒微一垂眸:“都是他自己的主意,我给他张罗过,他说不愿。”
媒人觉着又遇到了好生意,立刻压低嗓音道:“可是没遇着满意的?”
“他只说不娶,什么缘由也不肯告诉我,得亏是个男子,耽误得起功夫,若女孩这样闹起来,可真真要耽误前程了……”
秦婵坐在这里听她们说话,渐渐觉得没趣儿,便借口吃多了腹胀,回房歇会儿去。
回去路上,她都在想一桩事。
王爷为何这样急着定亲?
她回房趴到床上,闭着眼胡乱一摸,便摸到了枕下的羊脂玉蝉。
这时候,她忽然想起来了,想起她与王爷骑马的那天。
她喝完红豆粥,感念王爷温存,将有人想害他,将球杆子伸到马腿下的事说了。
“王爷,庆王……恐怕想对您不利,您可要多加小心……”
王爷笑了,“你关心我?”
“自然……自然关心。”面对他时,她总会笨拙一些,说话都磕磕绊绊的。
王爷忽然攥住她的手,她受惊松手,小竹筒掉到了地上。
“我早些娶你可好?”他俯身,在她耳边低声道。
王爷的手掌温热又宽阔,轻松将她的手包裹着攥起来,掌心的粗茧擦过她的平滑手背,格外酥痒。
她心脏跳得飞快,像是快要蹦出来似的,颤声应道:“好。”
这事太赧然,一回想起来便要闹个大红脸,故渐渐被她抛到脑后去。原来,王爷提早来定亲,竟是这句话的缘故。
她红着脸埋在枕间,只觉身上愈发热了。
侯府那边,秦妙收到消息后,惊愕了好一阵,又笑脸盈盈打赏了报信的奴才,说收拾收拾,备份儿礼,最迟明儿回家去。
青杏端茶送来,艳羡道:“二小姐可真有福,议两回亲,都是与皇家议的,还得了玄智大师一串珠子。”
秦妙捧着茶抿了几口,目中失神,讷讷道:“是啊,她最有福了,从小到大,什么福份都是她的,半点都不剩给旁人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白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儒月当空 3瓶;588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八章
秦妙本想撮合婵儿与伯府董二爷的婚事的。
董二爷早对婵儿有意,她是知道的,他也是个可靠人,婵儿嫁过去不会受委屈。更要紧的一点,婵儿嫁去伯府,而她嫁的是侯府,侯府比伯府爵位高上一档,那她自然就比婵儿嫁得好,二十来年了,她便终于能有一样比得过婵儿。
她以为这事十拿九稳了,怎料闵王忽然提亲去,不出半日功夫竟连婚事都定下来了,这样快这样急,任谁都插不上半句话。
“太太,药来了。”青杏端来一碗浓黑的药汁,这是阮芳舒之前让秦婵送来的方子,帮着怀孕的。
秦妙放下茶,接过药碗,舌头被苦味儿激得发麻。她眉头一紧,将药打翻在地上,流着泪道:“喝又有什么用,你看侯爷一个月里能有几天留在我这的?他不来,我又有什么办法?”
她又道:“我什么都比不过婵儿。”说完,趴在桌子上哭起来。侯爷在家时,一个月顶多留宿一日两日的,有时他出门去,个把月不回来也是常事。
青杏一惊,连忙把碗捡起来,用软布在地上胡乱蹭几下,安慰道:“太太快别这样说,您是婵二小姐的嫡亲姐姐,相府的嫡长千金,再怎么说,这一层关系总在的,哪里就什么都比不过婵二小姐了。”
秦妙的哭声一噎,声音立时小了些。
青杏又从柜里取个小铜罐子出来,哄着秦妙道:“太太的母亲托人头两天里送来的,我才想起来,这是找太医配的一罐白芷玫瑰膏,说是涂在有斑处,三五个月就能见效。太太,您瞧瞧。”
她把罐子打开,摆在秦妙面前。秦妙抬头看了一眼,药膏乳白中透着粉,又有花瓣香与药香的混合香气,似是极好的药膏。
“太太,别难过了,瞧老太太多疼您,什么事都想着您的。”青杏见她好些了,总算稍稍放心。
秦妙却仍怔怔的。母亲到底是真疼自己,还是心里有愧,觉得自己可怜。
她处处可怜,最可怜之处,就是她根本不是丞相秦盛之的女儿。
秦妙仍记得三年前她十七岁时,春光明媚的那日,母亲带着她与婵儿,去薛家布庄购置东西。
掌柜薛扬是个极和善的叔叔,从她记事起,薛叔叔就常带她放风筝,结草人,骑大马。人人都说阮家与薛家的主仆关系好,多年来都互相照应着,秦妙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一天,母女三人到了布庄,薛叔叔照例对她嘘寒问暖,送衣送食,午间吃过饭,她与婵儿就睡在布庄里,她早些醒来去解手,回来时途经一处小屋,听见母亲与薛叔叔在说话。
“芳舒,这么多年,是我让你受苦了。”
只这么一句话,就叫她定住步子。这是薛叔叔对母亲说话的声音。她发觉有异,立刻左右看了看,四周并没人在,便寻个角落蹲下,继续偷听。
母亲道:“事情过去那么久,就别说这个了,好在如今一切都好,你也亲眼看着妙儿也平安长大了。”
“是啊。瞧她办事爽利的,很像你未出阁时的模样。”
屋里两人沉默了一阵,薛叔叔又道:“这些年,秦老爷可有怀疑过你?”
母亲忽然呜呜咽咽地哭了:“他有什么好怀疑的,他的心思从来不用在家里的事儿上,满心想着君臣社稷,唯指望青史留名。杨嬷嬷知道了你我的事,便教我办法在新婚夜遮掩,她叫我蒙紧被子时,往甬道内里伸小勾子划出伤口,这样便有血了,因疼便会更像初夜。杨嬷嬷说,疼都是我自找的,咬牙忍着去吧。这法子果真好用极了,我身下淅淅沥沥渗着血,一夜都止不住,我也痛得哭了一夜,他脸都吓白了,只以为我不经事,还能有什么怀疑。”
蹲在墙角的她,早都听傻了。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明知你已经定了亲了,那夜却仍没停下,害你怀着身孕心惊胆战嫁人,这些年没少受惊。我该死,我该死。”薛叔叔声音哽咽。
“你别再揽扯我!”母亲忽然发怒。
“我这一辈子都安分守己的,唯独与你疯魔了这么一场,起先全然不后悔,近来却渐渐悔了,都是年轻时候做下的孽,现在留下这么一份后怕。我知道我亏欠老爷,亏欠整个秦家,是以万事都退让三分,但求一团和气,家里姨娘作威作福的,我也没底气与她计较,谁叫连姨娘都比我身子清白呢。妙儿不是老爷的女儿,我只求这桩事早早烂了,谁都不记得了才好。我嫁来京城,你偏要跟着来,说不放心我,妙儿出生了,你说想她,想常见见她,我都依你了。现在妙儿大了,没多久就要嫁人,咱们便渐渐地断了吧。你我的儿女都大了,咱们也老了,往后你过你的日子,我过我的日子,能不见就不见吧。”
“芳舒,别这样,我不求别的,只想守在你们母女近处,护你们一辈子……”
两人还在说话。秦妙记得自己那时候,脑子轰隆隆的,一点点的什么都听不到了。她木然走回去,看见床上的婵儿蹬掉被子,睡得正香。她躺回去,身子抖如筛糠,冷得牙关颤抖。
眼泪无声淌下,她抬手抹泪,盯着自己淡棕色的手背,终于找到了答案。她的生父是薛扬,她的肤色身高便都像他,薛扬的几个孩子里也有如她般长斑的……原来一切是这么一回事。
倒不如死了干净!
她难受极了,放声大哭,把熟睡中的秦婵给惊醒。秦婵问她怎么了,她一愣,就说做噩梦了。
“多少先生都说过我这斑了,天生的东西,怎么消都消不掉的,快拿下去吧。”秦妙用食指拨了下罐子,把罐子拨远些。
青杏只得重新收起来。
秦妙叹了一声,问道:“我母亲的乳母,府里都称她杨老嬷嬷的,近来过得如何?”
青杏道:“难为太太惦记。自从杨老嬷嬷被他儿子接回家孝敬以后,她精神就愈发不好了,经常犯糊涂,有时候连人都认不清。我依照太太吩咐,带着东西去他家中看的那几回,杨老嬷嬷回回都吃药呢。”
秦妙说声知道了。
“罢了,不说这些没用的,快把库房清单取来,我看看挑什么礼送婵儿好。”
青杏忙领命去了。
秦妙倚在小靠垫子上,揉搓指尖歪头等着。她想,母亲终归是天真。那件事要想烂了,光在心里求是没用的,只有知道的人死光了才行,别的法子都靠不住。
定亲的第二日,霍深便被皇后召进皇宫。
玉仪宫的正殿内,满目金银珠翠,熏香缥缈如雾,柳皇后端坐正中,挑起眼皮看了霍深一眼,厉声道:“我是你的母亲,定亲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早些知会我!你挑谁定亲不好,还偏偏挑的是她!”
一提起秦婵,柳皇后就要动气。沅儿在与她大婚的前一夜去了,这样不吉利的女人,竟还敢娶回宫里来,往后逢年过节见了那女人,她不被气死才怪。
“退亲,你立马退亲去!”柳皇后猛咳了几声,脸色大不如常。
霍深待她咳嗽止住,才不紧不慢道:“母后,父皇早说过,他不管我,万事全凭我自己做主,孩儿自然谨遵父皇之命。”
“深儿!”被霍深顶撞,柳皇后怒极,抬掌拍在桌上,“那都是早几年时说过的话了,皇上因晴贵妃之死,难免迁怒于你,你一个做儿子的,不该把这话记在心里!”
柳皇后身居后位二十余年,气场不怒自威,此时真的动怒,满殿宫人都跪下磕头。
霍深自然不惧她,只淡淡道:“若母后觉得不妥,自可去找父皇说,孩儿还有事,就不久留了。”
他站起身,不顾柳皇后做何想,直接告退离开。
摔打声在背后的正殿中响起,霍深头也不回,大步走出玉仪宫宫门,迎面撞见进宫探望母妃的庆王霍沥。
霍沥见了霍深,立马拱手眯起笑眼道:“三弟,恭喜呀!天赐良缘,啧啧啧,这可真真是了不得。”
霍深回了话,也不和他多说,自顾出宫去了。
霍沥玩味揉搓着下巴,往李淑妃所居的永棠宫走去。李淑妃与庆王妃正聚在一起说闲话,见他来了气氛更活络了些。
李淑妃道:“沥儿可听说了,闵王与相府家的二姑娘定亲了。”
霍沥笑道:“这哪能不知道,我刚还同三弟道喜了呢。”
李淑妃又道:“他家的二姑娘端的有能耐,太子妃没做成,还能做王妃。上回皇后娘娘生日时,我见过她一回,长得确实端庄标致,却谈不上倾国倾城貌,怎么一个个都灌了迷魂汤似的,非要娶她?”
庆王妃道:“兴许是个有手段的人呢。”
李淑妃点头,“不无可能。”
霍沥忍不住道:“你们好好想想,这件事最有意思之处,其实并不在秦婵身上,而是在三弟身上。三弟娶的是大哥下过一回聘的女人,岂不相当于娶了大哥剩下的女人,就好比吃人剩饭,你们说是不是?”
霍沥觉得这事有趣极了,他自己一个人笑开了。庆王妃虽然不觉得有趣,也只得僵着脸赔笑。
李淑妃让他快别笑了,说点正事要紧。
她道:“前头你说的伯府不老实,须得下手整治,是怎么一档子事,快说来给我听听。”
第十九章
霍沥冷哼一声:“那忠勇伯暗中搜罗我私占铁矿的证据,想寻机会参我一本呢。”
李淑妃惊道:“这还了得!可不能让他得逞,更不能让他告到你父皇那儿去!”
庆王私占铁矿,从中牟取暴利是真,这事隐秘,知道的人很少,偏偏忠勇伯听到了风声,派人去查,渐渐搜到了证据。庆王恐被断了财路,亦怕被父皇斥责,令父皇不喜,已准备尽快出手料理此事。
“母妃勿忧,忠勇伯的消息不如咱们灵通,他要动手,是自不量力,快不过咱们的。”
霍沥笑眼一弯,又道:“随便扣他个罪名,叫伯府人等全部下狱,磨光忠勇伯的气焰,到时候看他老不老实。”
到了夜里,董映庭便收到了永棠宫宫人递出来的消息,得知庆王要对伯府不利。
董映庭口中念一句“好险”,抬起袖子,擦一擦额间沁出的冷汗。若没有婵妹妹写信提醒他注意些,他便不会想到在宫里买通几个眼线,更不会知道这样的事,过些日子恐怕真要稀里糊涂被庆王算计了。
父亲派人去查私占铁矿之人,却查出背后主使是庆王,把庆王给得罪透了。事到如今,想让父亲收手,别再查下去,依照父亲的性子实在不可能。纵然把实情禀告皇上,难保皇上偏帮庆王,为保全庆王颜面,仍要拿伯府开刀。
董映庭急得满屋乱转。这时候,他脚步一顿,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