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言]娶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娶悦》
文案:
    N年前,
    男:你这般粗俗无礼,以后怎么嫁得出去?!
    女:我要是嫁不出去,我就嫁给你!
    N年后,
    男:你,嫁给我吧?
    女:这个,恐怕得先让我娘点头同意。
    某男信心满满,却求错了婚,订错了亲。
    这倒霉女婿该如何取悦做敦伦礼婆的丈母娘?
    至于敦伦礼婆是做什么的?
    其实,就是指导新婚男女XXOO的。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一章 敦伦之礼

    我娘是一名敦伦礼婆。

    “敦伦”,是“婚义七礼”中最关键的环节。直白的说,就是夫妇间的爱爱。我娘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教导那些即将出嫁的女子如何与夫君爱爱。

    我娘从一名职业家庭主妇改行做了敦伦礼婆,大约和我有关。

    我五岁那年,有天和隔壁的秦三妹蹲在自家院门外玩泥球,突然有个过路的瞎子戳了过来,对我娘说我命硬克亲人,劝她把我送人消灾。

    我娘觉得那瞎子嘴贱,赏了他一记白眼就抱着我进了门。

    几个月后,突然接连下了四天四夜的暴雨,镇后的竹溪发了大水,将我那领头救灾的爹和包括秦三妹的爹在内的好几个叔伯卷走了。

    回想起瞎子的话,秦三妹的娘从此就看我不顺眼了,恨我不但克死了自家亲爹,还把她的男人克死了。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她咬牙把秦三妹卖给了外地一家大户当丫头。

    好在我娘既没信那瞎子的话,也没受秦三妹她娘蛊惑,把我送人或者卖掉。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家庭主妇,我娘一心相夫教女,没有主动学会任何需要抛头露面的谋生技能。我爹走后,家里就彻底断了经济来源。柴米油盐、吃穿用度,一日紧似一日。

    眼见我们娘俩就要开不了锅,里三巷的宋婆子就披红着绿,带着一脸皱纹堆叠的笑容,摇晃着胖胖的身子迈进了我家。

    宋婆子是竹溪镇最有名的媒婆,虽然年近七旬,却依然搽脂抹粉,春风满脸。

    宋婆子说,镇西头张铁匠的老婆也是洪水那日走的,这灾荒年月,看我们娘俩混日子不容易,就发了善心想和我娘凑合一处过日子。

    我猜想,莫非是我娘计较张铁匠的儿子张小山抢了我的木牛玩具,怕我再被他欺负,所以一口拒绝了张铁匠托宋婆子送来的一袋小米?

    我眼巴巴的望着宋婆子站起身来,慢腾腾的将那袋系着红绳的小米收进了她手里的提兜,竟忍不住砸吧了一下嘴。

    我娘立马给我抛来一记凌厉的目光。我爹是个教书先生,平生最好面子,我娘的准则就是饿死也不能丢他的脸。

    临走前,宋婆子却突然走到墙角的米缸前,抬手掀了木盖。我娘顿时黑了脸色。我却一阵喜悦,以为她是要把那袋米倒进那个已经见底的缸子。可她很快就又将盖子搁下了。

    转过身来,宋婆子的脸上就多了一层怜悯和同情:“苏家娘子,你看看你这日子过得!”

    原以为我娘会发飙赶人,她却只是垂下眼眸,抿紧了嘴角。

    宋婆子的语音越发悲切:“苏先生在泉下有知,也一定替你们娘俩难过……”

    听得这句话,我娘抬手捂住了脸,肩头也跟着耸动了起来。除了听闻我爹噩耗的那一天,我还从没看见过她这般神态。我学她平时哄我的模样,踮起脚尖去拍她的肩膀。

    宋婆子那双有些昏花的眼睛一直盯着我娘,停顿了好久,才又说:“你既是不想再嫁,为着小囡着想,不如跟了我学做喜媒吧?再说,我年纪也大了,这镇上男娶女嫁,总是少不得媒人的……”

    我娘耸动的肩头顿住了,抬袖抹了眼眶,摇头道:“谢谢宋妈妈好意,我嘴笨木讷,只怕做不了这事。”

    “苏家娘子长得一副好相貌,和我年轻时有得一比,加之性情又亲和,街坊邻居都处得好,做媒人再适合不过了。再说哪有天生的喜婆?这里面也是有技巧的,我当年还不是跟着师傅学了好几年,才慢慢学会的……”

    宋婆子抹得艳红的嘴唇上下开阖,唾沫横飞,从她的就业经历一直说到竹溪镇水灾后寡妇鳏夫增多,认为这正是喜婆大有作为之时,此时入行正是天赐良机云云。

    不记得她说了多久,想是我娘先前拒绝了她的说媒有些愧疚,最后居然点头同意了跟着她学做喜婆。

    那一天,宋婆子最终将那袋惹眼的小米当做收徒的见面礼,倒进了我家的米缸。

    我娘那以后就开始跟着宋婆子走街串户,四处说媒。

    有宋婆子的指导,加之我爹往日留下的影响,镇里人很给面子,不善言辞的我娘还真说成了一门婚事,将镇南巷李木匠的女儿,说给了镇东街茶旅店王老板的独子。

    收到大红绸子包裹的谢媒礼后,我娘带着我去街上吃了一顿久违的肉包子。好久没沾荤腥了,我们娘俩那天是扶着墙角走回家的。

    那以后,我娘又说成了两门婚事,谢媒礼不但够我们娘俩吃喝,也让我在我爹去世一年后,第一次穿上了新衣。

    宋婆子和我都以为我娘会在喜婆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却不料出了个意外:李木匠新婚才三月的女儿李娟突然就跳河自尽了。

    我娘多方打听,最后才知道王老板的儿子身患隐疾,无法行敦伦之礼。为了给王家传下香火,王老板就自作主张每天夜里帮他儿子行礼。

    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叫敦伦,也想不明白既然王老板好心帮他儿子行礼,李娟为何还要跳河?但看见我娘一脸震惊诧异兼后悔不迭的神色后,我就乖乖闭嘴不去打搅她了。

    “苏家娘子,这事不怪你。那王公子长得一表人才,行事温文尔雅,谁能想到他有那么个毛病呢?你现在去李家退礼,不是往刀口上撞么?”宋婆子及时拦住了要去退还谢媒礼的我娘。

    我娘愣了很久,终究还是把手里的东西搁下了。

    “我不做了。我不能把人家辛苦养大的好闺女往火坑里送!”

    “怎么是往火坑里送呢?你也要看看那些过得好的,那才是我们喜婆的功劳。王家这事,不过是意外罢了……”

    “这事我真不做了。”我娘横了心。

    见我娘这般固执,宋婆子最后竟是僵直了脸走出去的。

    过了几日,我娘就把房子换了银子,又把银子换了票子,揣进贴身的衣袋里,打包收拾了细软,带着我离开了竹溪镇。

    火烧火燎的大太阳下,我和娘一人背着一个布包,走在尘土蔽日的官驿上,活像大水后逃难的灾民。

    我一边不停抬袖抹汗,一边不停在心底诅咒茶旅店的那个王老板:死胖子,若不是你自作主张帮你儿子行那个什么礼,你家儿媳就不用跳河了,我和我娘也不用离开竹溪镇了……

    已完结作品:'《碧落仙梦》''《梦回西窗共剪烛》'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二章 路遇贵人

    暑热之中,我和娘沿着官驿走了两天,遇到了改变我娘和我命运的贵人。

    那日午后,我和我娘从驿站打尖出来,我就被前面行走的一队人马吸引住了。一行七八人,衣着佩饰统一,走在中间的是一乘镶黄着绿的四人肩舆。我还从未见如此豪华的乘舆,楠竹轿身,丝绸包覆,就连轿夫着肩的地方,都有绸布包裹。

    为了看清楚这肩舆的模样,我不顾我娘的阻拦,快步跟上了这队人马。我娘无奈,也只能疾步追上我。

    我正寻思坐这肩舆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就见轿旁的青衣女子掀着绸帘惊慌失措呼喊:“夫人,夫人!”

    随即,轿夫们便停住脚步,将肩舆小心搁了下来。肩舆前牵马载物的几人也都折回来,围聚到肩舆旁。

    “怎么了?”

    “老夫人突然晕过去了……”

    “晕过去了?早上出门不都好好的么,这可怎么办?!”

    一阵惊慌失措的对话从那乘肩舆四周响起。

    我娘在竹溪镇就是个出了名的热心人,听到这里,便也围了过去。

    后来,我才知道那乘肩舆中坐着的是汝州大户程家的老夫人。老夫人年过七旬,原本身体就不太好,一路坐在密闭的肩舆中赶路,竟中暑晕了过去。

    程家经营着闻名天下的汝州温汤池,连皇亲贵族都常来光顾,程家的富庶便不难想象。若不是遇到特殊情况,这样的富贵人家,原本是不屑搭理我们这般模样的乡下人的。

    我爹在竹溪镇,除了教人识字读书,也还懂些医理,镇里人但凡有些头疼脑热的小病痛,都会找他要个方子抓药。我娘耳濡目染,也懂些粗浅的医术。

    见了程老夫人的模样,我娘当即指挥人将程老夫人从肩舆中抬到路边树荫下的石台上,替她松解了衣领,又掐了人中、合谷,还让人到路边溪流中取了泉水擦拭她的额头、颈窝。

    好一番忙碌后,程老夫人终于悠悠醒转。那名青衣女子这才一脸欣喜地向我娘致谢。

    看程老夫人的状况,不适合继续长途赶路,我娘建议青衣女子送老夫人回家去。

    程老夫人听了我娘的话,当即辩道:“那怎么行?两日后就是明珠大喜的日子,我这当姥姥的不去看看怎么行?!”

    原来,这程老夫人冒暑上路,是要赶去洛阳参加外孙女的婚礼。程老夫人的女儿程素是原鹿侯阴识的侧室,而她即将出嫁的外孙女阴明珠,即将嫁与兴义侯耿?m的侄子耿夔为妻。

    我不知道原鹿侯和兴义侯是些什么人,但从我娘略显惊诧的表情上可以猜到,他们一定是很厉害很重要的人物。

    我娘听完程老夫人的话,劝慰道:“老夫人这么疼孙女,阴小姐一定会很高兴的。这时辰,日头正毒,老夫人不妨在这里多歇息一阵,待日落凉爽些了再赶路。”

    “苏家娘子有心了。这日头确实好生毒辣,你看你这小女娃,也热得直吐舌头……不如你陪老身聊聊天,稍后我们一起赶路?”

    我娘回头看了我一眼,我忙把舌头缩回嘴里。我以为我娘又会批评我没有淑女形象,没想到她转身就同意了程老夫人的提议。

    就在这宛洛驿道旁的树荫中,我娘陪着程老夫人聊了小半个下午。从汝州程家经营的温汤池,聊到原鹿侯阴家的各种规矩,从我娘帮老夫人解暑的干练镇定,聊到我爹当年给人治病的细节,再又聊到竹溪镇一年前的大水,我感觉拉拉杂杂、絮絮叨叨,好生无聊。

    得知我娘打算带着我去洛阳谋生,程老夫人便执意要我娘跟她去阴家:“苏家娘子,你们孤儿寡母的,纵使去了洛阳,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营生。不如带上你这小女娃,跟我去阴家谋个差事。你这般伶俐能干,要是阴家不留你,你就跟我回汝州去,帮我打理家务……”

    我娘就这样被程老夫人说动了,果然带着我跟着老夫人一路直奔洛阳阴家。

    我们抵达原鹿侯阴识的侯府时,已是深夜。而此刻,府里灯火通明,正乱得不可开交。

    门房通禀了足足一顿饭的功夫,才见一个丫环提着风灯,引着一位丰容盛?的中年美妇从门楼内走出来。

    美妇一见程老夫人,似有些吃惊,随即抬袖抹额,疾步上前道:“母亲,你怎么来了?”

    原来这美妇就是程老夫人的女儿程素。见程素走近前来,程老夫人嗔道:“我来不得么?明珠出嫁这么大的事,你也不提前告知一声?”

    程素似被程老夫人的话问住了,灯光下圆润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为难。

    一旁的丫环道:“老夫人,不是二夫人不禀报,只是五小姐她,她……”

    “明珠她怎么了?”程老夫人一时急了起来。

    “春娥!”程素及时阻止了丫环的话,随即上前搀扶起程老夫人:“母亲,你赶路辛苦了,我先送你去客房休息。明日一早,我让明珠过来给你请安。”

    程老夫人面色一冷,停住脚步道:“我先见了明珠再去休息。”

    “二夫人,侯爷在书房等你,请你快些过去!”又一个丫环提着风灯小跑过来。

    “我这就过去。”程素打发了通禀的丫环,随即吩咐道:“春娥,你先送老夫人去后院歇息,我先去见侯爷。”

    目送程素匆匆离去,程老夫人越发着急:“春娥,这是怎么回事?!”

    叫春娥的丫环这才详细道来。说那阴明珠与耿夔的婚事,是两位侯爷在一次酒宴后突然定下的。阴明珠从下人嘴里听闻姑爷耿夔性情粗旷,凶蛮霸气,曾一怒之下挥刀劈落下人的脑袋,就哭闹着不肯出嫁。

    眼看婚礼临近,阴明珠这一闹弄得满府的人都不得安生。大夫人薛氏躲进斋堂说是祈福去了,二夫人程素一面要安抚寻死觅活的女儿,一面又要应付斥责她教女无方的阴老夫人,还要小心侍候为这事暴跳如雷的侯爷,日子过得好生艰难。

    听完春娥的讲述,程老夫人哪里还有心思去后院休息,当即要春娥带她去阴明珠住的院子。

    同行的那些下人,早已跟着门房去侧院搬卸程老夫人送来的丰厚嫁妆,我娘带着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正是犹豫不决时,叫春娥的丫环喊了声:“你们走后面留心些,这风灯芯子快燃废了,远了看不见。”

    我娘愣了一下,只好牵起我的手,跟在程老夫人身后去阴明珠的闺房。

    不知道是出自天意,还是某人故意,总之这时间掐得太准了。我们前脚刚迈进那镶金嵌银、软罗温香的闺房,就瞧见阴明珠踢翻了脚下的小几,把自己用一根白绫长愣愣的挂在了房梁上。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三章 侯府后院

    一旁的丫环石化了一般,傻愣愣的望着双脚挣扎不休的阴明珠,不知道该做什么。

    “我的明珠喂……”程老夫人目睹这一幕,一句话没说完,人就软瘫到了地上。春娥一时搀扶不住,也被带倒在地,手里的风灯一坠地,便引燃了绸布灯罩,光焰大增。

    见这边火光大盛,那木楞的丫环却似突然醒悟过来一般,忙忙端了案几上的鱼缸扑将过来灭火。

    “糊涂!”我娘疾呼一声,丢开我的手,躬身拖了床旁的榻几往房间中央挪。一挪近阴明珠,她便爬上榻几双手抱住挣扎得越发剧烈的阴明珠。

    “悦儿,赶快替我找把剪刀来!”我娘死死抱住阴明珠,头也不回的吆喝我。

    我慌忙在屋子里四处搜寻剪刀。我在房里来回转了好几个圈都没找到剪刀。后来不知哪来的灵感,抬手抢了丫环手里的空鱼缸摔了,选了块锋利的瓷片,爬上榻几配合我娘把那丝滑的绫缎割断,将那阴明珠救了下来。

    我娘将惊恐不已的阴明珠安置到床上后,便俯身耐心安抚她,我就走马灯似的看着一波接一波的人进进出出:有慌张抢救程老夫人的,有急切来探望阴明珠的,还有责罚那个险些闹出人命的丫环的……这些场景幕幕都很新鲜生动,但我没能熬过困到极点的瞌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歪在榻几后的软毡上睡了过去。

    第二日,当我从一间陌生的屋子醒来时,我娘已经成为侯爷府的“功臣”,享受着贵客的待遇,从阴家老夫人屋里领回了一大堆绸缎、珠花和若干白花花的银两。

    在阴家侧院的客房中,我穿上了平生最漂亮的衣裙,吃着平生最好吃的早饭,感觉跟梦境一般舒适合意,忍不住就说了句:“要是爹爹也在就好了。”

    我娘不禁脸色一沉。

    爹爹过世以来,但凡我提起爹爹,我娘的眼神总是象刮风天儿一般萧瑟阴沉。往日看见她这样的眼神,我会觉得气闷难受,此刻却感觉格外踏实:原来,美食华服都是真的,不是在做梦!

    早饭后,春娥过来接我娘,说是二夫人请她再去看看五小姐。

    果然就应了那句古话: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我娘一听春娥的话,赶忙就带着尚未吃饱喝足的我,赶去阴明珠的闺房。

    沿着白石小径,一路穿花拂柳,四周山石玲珑,亭台错落,让我感觉侯府后院就像爹爹往日喜欢看的那些画卷一般,美得缺乏真实感。

    我脚步赶急跟着我娘,脑袋却一路东张西望,进阴明珠房间时,终于就被那道门槛使坏绊倒了。

    我娘俯身拉起我,在她还没责我走路粗心时,我就“哇”的一声哭起来了。

    “悦儿,摔哪里了?”我娘的脸色有些紧张。她清楚我不是个皮肉娇贵的人,一般的磕磕碰碰我是不会哭的。

    我抽噎了好一阵,才克制住心底的委屈难过,翻转衣袖道:“呜呜,衣袖破了个洞……”

    “噗……”一旁的春娥竟忍俊不禁笑起来:“不就是个洞么,哭得这么难过,回头我带你去领一套新衣服!”

    “真的吗?!”望着春娥那张笑意盈盈的脸,我的委屈难过顿时烟消云散。

    春娥点点头:“这阵你娘有事要办,你就在院子里玩会儿,待会儿我就带你去领新衣服。”

    我转头望向我娘,发现她正皱眉看着我,嘴唇微微翕动,好一阵才流畅说出:“听话,不要乱跑,见了人要有礼貌……”

    我娘叮嘱了我几句,就跟着春娥进了阴明珠的闺房。我抬袖抹开了脸上的泪花子,开始认真研究这画卷一般好看的院子。看了镂花的门窗,摸了凿孔的假山,数了廊道的柱子,玩了没人推送的秋千,我娘还没出来。有些无聊,我看院子里没人,就摘了把青碧碧的石榴,跪趴在白石小路上玩弹弹珠。

    “该你了,秦三妹!”

    “哇,这颗弹得好远!“

    “哈哈,看见了吗,我比你弹得更远!”

    一个人玩很是无聊,我就想象是和秦三妹在一起玩弹珠,右手代表我,左手代表她。

    往日在竹溪镇,我和秦三妹弹杏子核,她总是弹得比我远,赢了我一大包,让我好生郁闷。这次我发现象有神助一般,右手总比左手有弹得远,总是我赢秦三妹,于是我得意哼哼:“秦三妹,你该认输了吧?”

    “谁是秦三妹?”

    “秦二狗的妹妹呗!”

    “她人在哪里?”

    “不知道啊,她被她娘……”

    答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分饰两角自言自语了。我坐直身子抬起头来,就看见一张惊讶无比的脸定在离我一尺的位置。

    “哥哥你好!”想起我娘的叮嘱,我压下心底对这张比我还白的脸蛋的不屑感,弯了弯嘴角,挤出一个礼貌而友好的笑容。

    那张耀目的白脸明显抽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来,临走前摇头嘀咕出一句:“居然遇到个神经病……”

    “什么意思你!”我猛地站起身来,一把抓住他的衣袖。虽然不懂“神经病”是什么意思,但从他的表情动作,我感觉出他是在侮辱我。

    “你松开!”他压低声音喝道。

    “你不说清楚,就别想走!”我一个人玩得好好的,又没招惹他,他凭什么要侮辱我?亏我还那么礼貌的叫了他一声“哥哥”。我拧着他的衣袖不肯松手,非要他给我一个说法。

    “你一个人趴在地上自言自语,不是脑袋有病是什么?”

    “果然本小姐有先见之名,就知道带‘病’字的词儿不是好话!”我猛然使力,一把将他推了出去。

    虽然他比我还高半个脑袋,但我这一推弄了他个措手不及,他身子一晃,就重重跌坐进了身后的花圃之中。

    或许是跌得不轻,他一时竟站不起来,只是木楞楞的望着我,好一阵反应过来后,便抬起手指着我恨恨道:“你,你居然敢推我?!”

    “我爹爹说‘谦谦君子,以礼相待’,我礼貌的招呼你,你还侮辱我,分明是小人行径,摔死你活该!”

    他的脸上多了恼怒:“你叫什么名字?!”

    “凭什么告诉你!”想打听了我的名字以后报复我,我才不上当呢。

    “悦儿,悦儿!”身后突然传来我娘嗓门清澈的呼喊声。

    倒霉!我娘这声呼喊真是太煞风景了。我无奈叹了口气,瞥了他一眼,转身向我娘走去。

    “喂,你拉我起来!”

    “没门!”我扭头朝他做了个鬼脸,高调的加快了脚步。

    虽然姿态上很高调,其实我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看他的穿着打扮,应该是这侯府里有身份的人,要是被他记住名字告上一状,我娘铁定是要责罚我。

    (近期工作比较忙,更新可能会不太稳定。喜欢本书的读者亲,可以等养肥再宰。ps:本人厌憎太监,不会入宫,请放心收藏追文。)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四章 明珠出嫁

    一连两天,我都缩在侧院的客房里不敢出门。

    我娘这两天很是忙碌,每天除了吃饭和我在一起,其它时间都花在了阴明珠的身上,没多大功夫来注意我的举动。

    憋到第三天,我终于是忍不住了。一大早就听见前院鼓乐笙歌,一片热闹。不知道前院在做什么,我吃早饭时就一直在张望窗外。

    我娘看出我的心猿意马,笑着说:“今天是阴家五小姐出嫁的日子,你想去观礼的话,就快些吃饭吧。”

    我有些吃惊:“她同意出嫁了?”

    我娘点头道:“那耿姓的姑爷我去看过,人还不错。我这几日功夫没有白费,总算把她说通了。”

    我却不知道我娘竟然还去见过那耿家姑爷,更不知道我娘是怎么说服那早先要以死拒婚的阴明珠的。为了躲避那日院子里遇到的人,我竟错过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早饭过后,我娘替我选了件桃红的衣裙,说是去观礼不能穿得太随意。

    “悦儿,你记住,这是侯府千金出嫁,来的客人非富即贵,你千万不能在仪式上做出无礼之举,……”临出发前,我娘还替我重新梳理了发髻,系上了和衣服同色的桃红丝带,仔细叮嘱我观礼时要斯文守礼。

    一踏进侯府后院,我就发现这里和往日大不相同了。一路上张灯结彩,烟帐丝罗,白石小路上铺上了大红的地毯,廊檐上的风灯全换成了大红的灯笼,就连往来奔走的丫环仆从也都统一换了朱红的吉服。

    啧啧,这阵势,这规模,比茶旅店王老板和李木匠女儿的婚礼热闹了不知多少倍!

    我娘牵着我刚走进阴明珠的院子,就遇到了一身大红吉服的程老夫人。那个侍奉她的青衣女子也换了身鲜色的装扮,比驿路上看起来好看多了。

    程老夫人一见我娘,就几步走上前来,脸上笑开老大一堆皱纹:“苏家娘子,这回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遇到你,这阵还指不定是办喜事丧事呢……”

    “母亲,今儿是明珠大喜日子,你这话要是让下人听了半头传出去就不巧了。”程老夫人的话还没说完,程素就从阴明珠房里走了出来,阻止程老夫人继续说下去。

    “哎,你们这些官家府邸,说个话都不自在。等送了明珠,我就回汝州了,一刻也不想多待。”

    程素脸色有些僵,看见我娘后又勉强笑道:“苏家嫂子,你来得巧,正还有件事想麻烦你呢。”

    “夫人吩咐就是。”我娘含笑点头。

    “就是,那个,明珠自小跟在大夫人身边,和我这当娘的也不太亲近,大夫人昨夜从斋堂赶回来了,今早却说发了偏头疼,需要静养。这个,我都不知道怎么和明珠说,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

    “我明白了。难得夫人这么信任我,我这就去找明珠小姐谈谈。”

    程素说话的表情有些为难,话里这个那个的,让我听得稀里糊涂,这样哑谜似的话,我娘却居然听懂了,我望向我娘,一脸崇敬。

    我正好奇程素要我娘跟阴明珠谈什么,程老夫人就抬手摸着我的头说:“小丫头,走,奶奶带你去前面转转,给你找好吃好玩的。”

    “去吧,跟着程奶奶,要懂礼貌啊。”我娘叮嘱道。

    我娘总是叮嘱要我懂礼貌,听多了,我就有些反感:难道在娘眼里,我就是个没礼貌的野姑娘?!

    程老夫人牵了我的手,一边带我往前院走,一边问我这两天吃住可还习惯。

    和竹溪镇相比,这里的吃住我自然是十二分的满意,就是为了躲避那人,我接连两天都窝在侧院,好生无趣。

    想到这里,我就撅嘴道:“吃住都是极好的,就是不好玩。”

    程老夫人笑道:“也是,这府里没有和你一般大小的孩子,没人陪你玩。要是在汝州,我膝下到有好几个和你一般年纪的孙子孙女儿,你一定玩得开心……”

    可能是她想念汝州的孙子孙女了,不过从后院一路聊到前庭,程老夫人就表达了对我的喜爱,侧首跟侍奉她的女子说:“春娟,这小丫头好生伶俐,我很喜欢,回头把她带回汝州去,和家里那帮丫头一起养,你说好不好?”

    “好得很呢,公子小姐们多个伙伴,一定很高兴。”春娟迎合着程老夫人的话头,一脸笑意。

    除了随程老夫人进府的那个晚上,前庭我还是第一次白日走来。一见这般高阔的门楼,这般轩敞的庭院,我就觉得自己比往日更矮小了些,不由得步子也迈得小了,头也垂得低了。

    侯府的丫环仆从们群集在此,有的在挪移桌椅,有的在铺放地毯,有的在提笼熏香,有的在张贴喜字……一片忙碌却安静的景象。

    “早晨我明明听见这边有鼓乐的,为何现在却这般安静?”我好奇问道。

    “呵呵,那是耿家迎亲的预告,是在通知侯府做好送亲准备。傍晚的时候,耿家姑爷就会带着接亲队伍过来……”

    程老夫人牵着我从那些仆人身边走过,竟没有一个人转过身来问声好,仿佛压根就没人看见我们这老少三人似的。

    “哎,在官家,就连奴仆都是这般势力,眼睛只能看见权势和地位。”程老夫人突然轻叹一声,摸着我的脑袋喃喃道:“小丫头啊,你以后选夫君,不要选这样的人家。我家素儿那般的人才,要不是她当初死心眼看上了侯爷,我怎么舍得让她嫁进这样的人家做侧室?委屈自己不说,生个女儿还不能自己养着,结婚了连嫁妆都这般寒碜,要不是我带了些来……”

    春娟急急阻止道:“老夫人,小声些,这些人不定都是向着大夫人那边的。”

    “哎!”程老夫人又是一声叹息。

    在前庭逛了一圈,大致看了看院中整齐排放的几十台大红妆奁,程老夫人就说有些困乏了,要去客房歇息。

    虽说我很想留下来一台一台仔细看看这些精致的妆奁,但想着我娘的叮嘱,也只得抬步跟程老夫人回后院。

    “悦儿!”

    一道熟悉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让我听得头皮一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