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女主的嫡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子第一次站立相见,纵是对这个儿子没有倾注太多的心血,明帝此时的心情也是极为激动的。
    为帝者,先是君,再是父。
    送邑儿出使夏国时,他曾有过纠结。不过他膝下唯有三子,域儿和池儿都是想容所出,权衡之下,只能送邑儿去。
    传来邑儿毁容腿残的消息时,他很是伤心了一阵。每每想起,都觉愧疚难当。邑儿的身体一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眼下瞧着能站起来的皇儿,自是喜出望外。
    “毛太医医术高超,朕重重有赏。”
    当即命人拟了旨,厚重封赏了毛太医。
    福禧宫里一派欢乐,连宫人都感染到主子的开心,走路都轻快了许多。
    不多时,连贵妃赶了过来。看到腿好了的越千邑,饶是心里做了万全的准备,依旧难以接受。不过脸上却是欢喜至极,险些落泪。
    “陛下,臣妾听闻寿王腿疾已好,喜不自胜。特意来恭喜陛下,恭喜皇后。”
    “你有心了。”明帝很满意。
    她眼神绕在佟锦素身上,闪了闪。
    陈皇后看着,眸光微冷,趁机进言,“陛下,邑儿腿疾能好,锦素这孩子功不可没。若不是她悉心照料,邑儿的腿哪能好得这么快。”
    明帝一听,看向佟锦素,眯起了眼。

第55章 送命题
    佟锦素半低着头; 从神情举止上看颇为乖巧懂礼; 完全不似别人口中不敬亲长的不孝子孙。而且她长相貌美,本就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明帝眯眼看了她一会儿; 手转动着扳指; 一脸若有所思。
    陈皇后也看向她; 脸上却是带着笑的; “陛下,臣妾瞧着这孩子最近都清减了不少; 想是操心的事多,要照顾邑儿; 还要管着王府的庶务; 可把这孩子累坏了。臣妾看着心疼; 恰巧今年各地上半年的贡品也到了; 臣妾便从自己的份例中拔一份给这孩子。”
    明晃晃的赏赐连贵妃哪里能忍; 她就是怕陛下一个高兴,忘记李老夫人那档子事了。皇后明显就是想含糊过去,这万万是不能成的。
    “寿王妃照顾寿王确实有功,想必是天天侍候着; 一刻都不得空。怪不得自从嫁进王府后都没有回过李家看望过长辈们。”
    一听她提到李家; 明帝眼里的深思更浓了。
    陈皇后脸上的笑意慢慢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冰冷。看向连贵妃的眼神平静无波; 却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冷意。
    “贵妃莫不是忘记了,李家已做主将寿王妃除了名。长辈们舍弃骨肉,骨肉为遵从长辈的意愿; 哪敢随意回去。这孩子孝顺,再是心里挂念亲人,没有长辈们的允许,也是不敢轻易登门的。”
    “话是如此,李家也是无奈之举。寿王妃生母有遗命,他们只能照办。然而生养之恩,寿王妃却不能忘记,便是不能回去探望,也不能派人回去索要钱财。李老夫人年迈多病,托着病体入宫求见臣妾,臣妾听她所言字字都是无奈,深感同情。想着或许寿王妃如此行径,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何不说出来,让李老夫人宽心。”
    佟锦素做出吃了一惊的模样,问道:“这是何时的事情昨天李小姐来王府找我哭诉,说是家道艰难,李府的日子越发的不好过了。我十分诧异,便说了一句祖母手上有我母亲嫁妆里田产铺子的十年收益,怎么会日子拮据。谁知李小姐矢口否认,说是听李老夫人提过,那些田产铺子十年都囫囵过,没什么进项。我很是纳闷,便提议让李老夫人查账,不想李老夫人竟然进宫找贵妃娘娘哭诉了,还说我索要钱财,这更是让人无从分辩。”
    陈皇后皱起眉来,“佟氏的那些嫁妆,本宫可是一清二楚。那些田产都是良田,庄子大多都是好庄子。铺子也都在好地段,便是不做些买卖,仅是租赁出去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怎么就十年没有进账呢这事古怪得紧,得好好查一查,莫不是让黑心肝的下人贪墨了。”
    “皇后娘娘说得极是,这事是得好好查个清楚。李老夫人好像提过说是庄子上的下人都是佟氏生前得用的人,她是一个都没有动的。那些胆肥的奴才,眼瞧着主子不在了,小主子年幼,就起了贪心。臣妾听着气愤得很,寿王妃也是太心善了,听说还用着那些人。”
    连贵妃这话里话外,只差没有说佟锦素自己唆使下人欺瞒李老夫人,私自得了钱财,却还要反咬李老夫人一口。要换成是别人,这样的下人,哪个不是打死或发卖,哪里还能留着放在新庄子上。
    明帝冷哼一声,“寿王妃,贵妃所言可是属实那些背主的奴才,你为何还要留着”
    “回陛下的话,贵妃娘娘所言并不完全属实。儿臣生母留下的那些下人中,确实有存了异心的,都让儿臣给发卖了。留下的都是忠心的下人,替儿臣打理母后赐下的新庄子。至于那被发卖的下人,也并不贪了银钱,而是勾结外人,欺瞒暗害儿臣这个主子。”
    陈皇后做出吃惊的表情,“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怎么从未听你提过你这孩子就是太心善了,背主的奴才怎么能一卖了之,应该扭送官府,从重发落。”
    敢背主的下人,便是乱棍打死也不足为过。
    佟锦素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是她圣母,而是她实在做不到视人命如草芥,可以随意结束一个人的生命。
    无论是朱绢还是红绫,换成这个时代的标准,都够得上死罪了。
    “母后所言极是。当时儿臣身边的两个丫头生了异心,一个偷了儿臣的东西去卖,一个竟然把儿臣的贴身之物险些传了出去。儿臣心惊不已,若不是发现及时,真让那些东西落到有心人手中,儿臣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只能以死明节了。审问之下,其中一人攀咬出了李老夫人,一人扯出了李夫人,道是两位长辈指使,她们是迫不得已。事关重大,儿臣原想好好盘问,不想李老夫人执意要将两人打死。儿臣觉得事有蹊跷,便请求李大人,只将两人发卖了。”
    陈皇后惊得用帕子捂住了嘴,连连惊呼。
    “李家也是清流人家,李大人一向在朝中耿直进言,十分重礼数讲规矩,怎么后宅如此乱糟糟的。府中的姑娘身边丫头都背了主,两人还分别牵出了府里的两位夫人,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本宫以往在闺中时,也曾听说过一些各府秘辛,却无一有今日听到的这般匪夷所思。事关自家的名声,又涉及自己的长辈,你这孩子,一肚子的委屈说不出来,心里必是苦得很。”
    佟锦素适时低头,情绪低落。
    殿内一时静得出奇,过了一会儿,只听见越千邑清冷的声音响起。
    “王妃心中委屈,却还要顾及李府名声,不愿声张,不想竟有人恶人先告状。依儿臣看此事还得李老夫人在场,才能说个明白。儿臣请父皇下诏,召李老夫人进宫当场对质,还王妃一个清白。也让世人看看,这世间不光有不孝的子孙,还有不慈的尊长。”
    明帝目光沉沉,看了一眼连贵妃。
    连贵妃也很是震动的模样,喃喃道:“不应该啊,李老夫人说得可怜,臣妾实在是看不出来她是一个恶毒的长辈。也好,这事是得问个明白,臣妾可不想白白误解了人。”
    这般解释,倒是让人挑不出错。
    明帝下了诏,常氏以最快的速度被请进了宫。
    一进大殿,跪地请安。
    明帝也不叫起,径直问道:“听闻你状告寿王妃逼迫长辈,索要银钱,可有此事”
    “陛下明鉴,确有此事。臣妇原不想扰了贵妃娘娘的清静,实在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寿王妃向臣妇索要佟氏田庄铺子上的十年产出,臣妇这些年都没看到银子,哪里拿得出来”
    “李老夫人,你莫怕,今日本宫与陛下一定会为你做主,你只需将事实说出来,陛下自会定夺。”
    连贵妃的话,让常氏吃了定心丸。在陛下的心中,连贵妃的地位无人能取代。陈皇后便是皇后又怎么样,还不得给贵妃娘娘面子。
    那个孽障以为自己现在是王妃了,就能爬到李家的头上作威作福了吗哼,简直是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
    “臣妇谢陛下和娘娘。”常氏半直起伏地的身子,道:“当年佟氏去世时,寿王妃年纪尚小,那些田庄铺子无人打理,臣妇便接过了手。这些年,也只是挂了一个虚名,并未做过什么。也是怕那些下人起了异心,派了人过去看着。不知怎么的,别人家的田庄铺子年年有盈余,这些田庄铺子却是年年不赚钱。臣妇顾及到底是儿媳的产业,不敢盘查。不想寿王妃一直误解臣妇,竟然……”
    说完,常氏委屈落泪。
    连贵妃一脸受感动的模样,“本宫瞧着,你也不像是个说谎的。这其中的缘由,怕是有什么隐情。”
    陈皇后冷冷看着,便是佟锦素都一脸的平静,听完常氏说的话,心里波澜不惊。
    常氏进宫,穿的是诰命服,头上的首饰却是自己的。一枝实心的镶宝石金簪,价值不下两百两银子。更别提手上那只水头油润的绿镯子,一看就价值不菲。
    陈皇后眼神闪了闪,似不经意地道:“老夫人早年拉扯李大人读书,吃了不少苦,听说曾替人浆洗过衣物。本宫看你手指关节略粗,便知此事定是真的。”
    她提到了常氏的手,众人便跟着看了过去,自是也瞧到了那手上的玉镯。
    连贵妃心道不好,这个常氏,哭穷还戴什么玉镯子。但愿皇后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其它的意思。
    可惜,事实不能如她所愿。
    皇后已经开了口,“本宫瞧着你手上的戴的那只玉镯,看着应该值不少钱。你那孙女向寿王妃哭诉家道艰难,想来也不尽然。本宫记得不错,你父亲常如年官至六品,你不过是个庶女,出嫁时嫁妆轻薄,为供李大人进学,已是当得七七八八。不想这些年李府越发的富贵,你连这样的好物件也能置办了。”
    常氏心一惊,忙不自在地掩了袖子,“不怕皇后娘娘笑话,都是些看着好看的玩意儿,为了不失仪,用来充门面的。”
    陈皇后点头,“倒也有几分道理,只不过本宫听说你府上的那个妾室,每日还能喝上一碗燕窝,吃穿用度半点不逊一般人家的当家夫人,也不知有没有此事”
    常氏背生冷汗,急忙否认。
    “皇后娘娘明察,绝无此事。也不知是哪个乱嚼舌的胡说,臣妇自己都喝不上燕窝这样的好东西,哪里轮得到一个妾室皇后娘娘若是不信,大可问臣妇的儿媳,她也没有喝过燕窝这样的稀罕物什。”
    巩氏嫁妆薄,又是二嫁,自然是喝不上燕窝的。常氏倒是精怪,把巩氏推出来。当家的主母们都喝不上的东西,想当然妾室更是喝不上的。
    只不过李府不同于别府,主母喝不上的东西,妾室却是天天能喝到。
    陈皇后淡淡一笑,“本宫自是信李夫人没有喝过的,只不过若是一府主母都喝不上的燕窝,在一个妾室那里却是寻常之物,这就是颠倒纲常了。”
    连贵妃心下暗恨,皇后这是在指桑骂槐。她虽是贵妃,受人景仰,但在皇后的眼中,她永远都是一个妾!
    “皇后娘娘此言差矣,燕窝这玩意儿,有银子便能买到。寻常人家的贵妾,也有银钱傍身,若是自己嘴馋了,想吃些什么东西,使钱也能吃上,万万扯不上颠倒纲常这样的罪名。”
    说完,委屈地看了明帝一眼,明帝心里便有些不悦。说李府和寿王妃的事情,皇后做什么扯到一个妾室的头上。
    陈皇后垂了眼眸,心里冰冷一片。
    “贵妃这话在理,只不过据本宫所知,李家的那位贵妾,虽是担了一个贵字,出身却极为普通。安家别说是小富,早年更是连饱饭都差点吃不上,试问这样的妾室哪里来的银子买燕窝”
    明帝贵为天子,自是从不在意臣子内宅的一些小事。毕竟哪个府上都有妾室姨娘,是以,他并不知道安姨娘与常氏的关系。
    连贵妃连忙解释,“皇后娘娘有所不知,李家的这位妾室是李老夫人的亲外甥女,情系表哥这才自愿为妾的。老夫人心疼外甥女,贴补一二也没什么过错,皇后娘娘何必一直拿这个说事。那妾室不过是太过爱慕自己的表哥,放着别人家的正头娘子不做,甘愿做个妾室,已是极为令人感动,便是老夫人和李大人偏宠一些,也是应当的。”
    她就是明帝的表妹,也是一个放着正头娘子不做,甘愿做妾室的痴情女。明帝听了她这番话,想起赐婚的那一天,她哭得是那么的伤心。
    最后,她以侯府嫡女的身份成了他的侧妃。想到这些,明帝心里柔情泛起,觉得陈皇后今天是故意挤兑他的想容。
    连贵妃与明帝的眼神对上,露出伤感的模样,道:“或许在皇后看来,天下的妾室都应该过着惨兮兮的日子,整日吃糠咽菜,以泪洗面,方能解恨。”
    这话就说得有些诛心了,陈皇后心下一沉。眼神徒然凌厉起来,竟是半点不想再与连贵妃费口舌。
    “本宫万没想到贵妃会如此曲解,本宫之意在于弄清楚李府是否如李老夫人说的那么艰难,不想勾起了贵妃的伤心事。李常氏,本宫且问你,你供儿子进学差不多当光了嫁妆,哪里来的银钱贴补做妾的外甥女”
    “皇后娘娘…”
    常氏伏着身,似是受到了极大的羞辱。
    佟锦素向前一步,“陛下,儿臣也有话要问李老夫人。”
    “准。”
    “正如皇后娘娘所说,李老夫人自己的嫁妆都当得差不多,安姨娘一个妾室也没有银钱傍身,李大人更是为官清廉,只有俸禄,那为何李府的大公子名下会有田产还有铺子且都是在我母亲死后才置办的,这做何解释”
    常氏私下置了产业,这事连李复儒都不知道,她做得极为小心,也不敢记在自己的名下,而是将那些东西都放在李显晟的名下。
    陈皇后一听,暗自给了佟锦素一个赞赏的眼神。她就知道这个孩子,向来是个成算的,绝不会贸然出手。
    “李常氏,本宫问你置办产业的银子从哪里来的你不要告诉本宫,是李大人的俸禄。李大人一年的俸禄都买不起你手上的那只镯子,还要养你们一府老小,根本不可能置不下任何产业!”
    常氏浑身抖了起来,怎么可能这个孽障是如何知道的她自以为做得隐蔽,谁也想不到产业会放在晟哥儿的名下。
    佟锦素哪能一语揭过,未怕常氏否认,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单子,“陛下,这些就是李显晟名下的产业。二十顷良田,中田三十顷,另有庄子两处,都在京郊。还有铺子四处,一处在城南,三处皆在城西。另外,京外的郊县,还有不少的产业。儿臣算过,置下这些产业,需花白银十几二十万两。李大人为官至今,便是不吃不喝,不花一文钱,能积攒下的银子不足五千两。请问李老夫人,这些产业是如何置下的”
    这是一道送命题。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为官者若是全靠俸禄过活,那便连日子都不要过了。只不过李复儒一向爱惜名声,就算是收了一些好处,也不会太多。
    常氏若是咬定置办产业的银子是李家自己的,那便是间接承认李复儒为官多年,捞了不少的油水。若是肥差,也还罢了,关键李复儒是御史,一个最要求立身严明的官职。真要是认了这些钱,官途也就到头了。
    可银子若不是李复儒赚的钱,银子是哪里来的
    毫无疑问,自是常氏昧下了那些田产铺子的钱。一旦常氏担了贪没儿媳嫁妆的名声,李家的名声也完蛋了。无论如何选,不是李复儒倒霉就是常氏自己倒霉,就不知常氏是保儿子的前程还是自己的名声。
    总之,佟锦素是彻底赢了。
    铁证如山,常氏再如何巧舌如簧,连贵妃再是泼得一手好污水,也改变不了事实真相。不用再多问,事实已是很清楚了。
    连贵妃心知不好,暗骂常氏愚蠢。做事这般不小心,还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害得她白费心机,空欢喜一场。
    事到如今,她可不能惹陛下生疑,于是痛心疾首地斥责常氏,“亏得本宫还替你叫屈,不想你竟是这般为人,害得本宫差点错怪了寿王妃。你好大的胆子,欺骗到了皇家头上!”
    常氏只觉兜头一盆冷水,倒在身上瞬时凝结成冰。令她仿如坠冰窟,赤身跪在极冰之地,抖得上牙和下牙磕在一起,恨不能当场晕死过去。

第56章 钉死
    千不该万不该念着骨肉之情留下了这个孽障; 当年佟家出事; 她知道迟早有一天会连累他们李家。那时贵妃娘娘召她进宫,暗示佟家不可能翻身; 只要是和佟家有牵扯的人一定会倒霉。
    她心惊胆颤; 揣摩着贵妃娘娘的意思。思来想去; 都觉得佟氏是个祸害。她怎么可能留着那么一个祸害在儿子的身边; 还占着正妻的位置,那岂不是时刻提醒别人他们李家是和罪臣有姻亲的; 让儿子前程处处受阻。
    佟氏那个女人,看着是侯府贵女; 行事却令人不喜。哪家嫡妻会天天霸着男人不放的幸她这个婆母还得处处讨好; 也是受够了窝囊气。幸好身子不好; 进门几年不开怀; 她这才把莲儿接进了府里。
    莲儿进府后; 佟氏终于有了一点正妻的样子,不再缠着儿子了。
    佟家获罪后,佟氏倒还算识趣,主动请求和离。
    只是这怎么可能; 若是和离了; 他们李家就要落个薄情寡义的名声。她绝不允许儿子的前程受到半点的影响。
    最后,佟氏如自己所愿自尽了。她答应过佟氏; 会抚养这个孽障长大。就因为这一念之仁,反倒落到今天的地步。
    她悔啊,恨不当初。
    明帝威严地俯视着她; 嫌弃地问道:“李常氏,寿王妃说言可是事实,你还有何话要说”
    “陛下,臣妇不知寿王妃的单子是从何来的,臣妇一概不知啊!”
    常氏想得好,干脆来个不认账。反正是家务事,她就不信贵妃娘娘会眼睁睁看着寿王一派占了上风。
    她不知道,事到如今,垂死挣扎是没有用的。佟锦素知道她难缠,若不钉死此事,日后说不定还会有反转。既然出手了,就得将对方死死钉在耻辱架上,永不得翻身。
    “回陛下,儿臣所言句句属实。李老夫人说她不知这些事情,那么请问李显晟名下是如何多出这些产业的。地契房契田契皆据可查,何人经手,何人转卖,何人从中拉线,何人收钱办事,儿臣样样都能说出名来。”
    常氏不可置信地睁大眼,死死不敢抬头。这个孽障,完全是有备而来的。怎么可能,这个孽障一向蠢笨,怎么会突然之间开窍了
    难道真是被佟氏点醒了她心中胡乱猜测,浑身颤抖着。
    佟锦素看了她一眼,从这个角度看去,能看到常氏煞白的脸和微微抖动的身形。
    “李老夫人身边的柴妈妈有一个表兄,名叫王全。王全先是寻到一位叫李老四的人,由李老四去和各个牙行的人打听,哪里有卖田地铺子的,再逐个私下带王全去看,王全再把消息报给柴妈妈。柴妈妈转告李老夫人后,由李老夫人定夺。至于交钱的事,自是由王全出面,李老四跑腿,因为是个两头瞒的差事,王全渐起了私心,私下克扣了不少银子。不仅买了大房子使唤上了奴婢,而且还添了两个美妾。”
    王全两头吃的事情,常氏显然是不知道的。只不过这个时候也是顾不上了,听完佟锦素的话,句句说得不差,心里已是死灰一片。这个孽障,真是他们李家的克星!
    她死死掐着手心,当初就不该心软!
    “陛下,寿王妃说的这些事情,臣妇完全不知情啊!一定是柴妈妈,辜负臣妇的信任…臣妇实在是冤枉的…”
    她求助的眼神看向连贵妃,连贵妃却连一个眼神都没给她。她当陛下是傻子不成,下人再是胆大,也不可能替主子做主,又是买田地又是买铺子。
    明帝冷哼一声,“李常氏,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连贵妃气愤不已,眼神闪过懊悔,“陛下,这个李常氏,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昨夜里还有脸来找臣妾哭诉。万不想是这么一个黑心烂肝的玩意儿,坑得臣妾好苦。”
    “你居于宫中,怎知外面的人事复杂,此事哪能怪你。”明帝轻声安慰着自己的爱妃,哪里舍得责骂。千错万错自然都是别人的错,贵妃不过是听信偏言,生了误会。
    连贵妃一脸感动,“臣妾谢陛下信任。”
    佟锦素心下不耻,看了一眼至始至终都只说了一句话的越千邑。纵使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想来他定然是一脸的不屑。
    明帝和连贵妃眉来眼去后,不自在地轻咳一声,“寿王妃,如今事情真相大白,李常氏确实昧了你生母田地铺子上的钱,你想如何处置”
    常氏再是贪心,再是不慈,总归是佟锦素的亲祖母。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贵为一国天子,总不能替别人处理后宅事务。
    况且这事说破了天,也只是个内宅阴私,不值得大惊小怪。若是他一个天子来判决,实在是有些不妥。
    佟锦素知道在这个孝义大过天的时代,纵是再不慈的长辈也不会受到律法的制裁。她想了一想道:“李老夫人是儿臣的亲祖母,儿臣孝敬是应该的。若是那些钱全是用在祖母身上,儿臣不会说半个不是。倘若儿臣的生母在世,想必也是如此想的。如果不是李老夫人向贵妃娘娘哭诉此事,儿臣是不是吐露半个字的。毕竟无论祖母也好,庶姐庶弟也好,总归都是亲骨肉,儿臣万不会让自己的亲人难堪。”
    这话说得极为大度,明帝频频点头。这么孝顺的孩子,到了这个时候都爱护姐弟的人,想来品性上是错不了的。
    孝悌有加,方是为人之根本,寿王妃倒是个不错的。
    连贵妃暗咬银牙,这个寿王妃,真是精怪的不行。什么不会让亲人难堪,什么不会吐露半个字。若真是不计较,哪里会暗中查得这么清楚。
    她恍然有些明白,李常氏这是掉进寿王妃的阴谋里了,寿王妃怕是早就等着李常氏自己跳出来。她怎么这么大意,枉费深宫多年,连这样的计谋都没看出来。
    眼神看向佟锦素时,多了好几分深思。
    佟锦素感慨了一番,缓了一会儿,对常氏道:“纵使李家不认我了,可是在我的心中,李老夫人您始终是我的亲祖母。我原本就打算好好孝敬您,便是今天事情说开了,那些东西我也不会要回来,就当是我对您的孝敬。”
    “好孩子,你真真是个懂事的。”陈皇后感动泪盈,“这么懂事的孩子,做长辈的怎么忍心苛待李常氏,本宫真不知说你什么好了,你今日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半分都怨不得旁人。既然寿王妃不追究,不打算要回东西,这事也就这么了了,你以后要好自为之,万不能再仗着自己长辈的身份,为难他人,你可记下了”
    常氏还能说什么,浑身冰凉,除了谢恩,是半个字都不敢多说。
    事情按理说,至此也就了结了。
    不想,佟锦素跪了下来。
    “你这孩子,这是做什么”陈皇后惊呼,明帝和连贵妃都看了过来。便是越千邑,都略略地皱了眉,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陛下,母后,儿臣还有一事。”
    “快起来说话。”陈皇后出了声,佟锦素便顺势站起来了,道:“儿臣生母自嫁入李家,上敬婆母,贤惠大度,替李大人管着后院,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她故去已有十一年了,儿臣也已出嫁,被李家除名。李家现住的宅子,亦是儿臣生母的陪嫁。当年为了李大人的名声没有外传。闹到今天的地步,儿臣也是极为难的。那些银钱就算了,只是这处宅子,若是还让李家人住着,只怕儿臣生母在地下也会魂魄不宁,九泉含恨。还请陛下与母后做个见证,儿臣今日便收回这处宅子,以慰亡母之灵。”
    常氏遍体冰凉的听完她这番话,心往下沉了又沉。
    没错,李家住的宅子是当年侯府备下的,是侯府不忍自己的嫡女窝在小宅子里,私下置办的。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在找宅子的房契,连孽障身边的丫头都收买了,都说没有见过房契。
    她猜想,或许房契佟氏没带到李家,应该是在佟家人手上,不想东西竟然果真是在孽障的手上,当成是和佟氏一样,心机如此之深,她竟是看走眼了。
    只见佟锦素拿出了房契,重新跪了下来。
    房契和大笔的银票都藏在那个猫形布偶中,佟氏那般玲珑心肝的女人,哪里猜不到李家不会善待自己的女儿。常氏薄情爱财,女儿年幼,根本没有能力保住那些嫁妆。
    佟氏一片慈母之心,呕心沥血替自己的女儿留了后路。只可惜,原主到死都没有体会到这深沉的母爱,反倒是被巩氏的虚情假意哄骗,忘记了自己的生母。
    佟锦素磕了三个头,陈皇后急了,亲自走下来,将她扶起。
    “你这孩子,孝心可嘉。你生母在天之灵,想必是十分欣慰的。本宫今日便替你做主了,这宅子李家人再住着确实不合适,应该归还于你。”
    明帝点头,“皇后言之有礼,李常氏,你可听清楚了朕限你们三日之内搬出宅子,将宅子归还给寿王妃。”
    常氏拼命磕头谢恩。
    这个孽障好狠的心,是要把他们李家往死路上逼啊!
    孽障没有要回那些东西,别人只会说其孝顺大度,指责李家眼皮子浅,连儿媳的东西都霸着不放。说是放过了他们,实则比要回东西还要恶毒。
    而且还要收回宅子,没有那宅子,他们一家住到哪里去以李家的条件,怎么有能力再买这么一座大宅子。以后一家人住在小宅子里,别人会怎么看他们
    孽障好毒的心思啊!
    她为何当初心软,留下这么一个祸害!
    殿中之人,没有人多看她一眼。她浑浑噩噩地被宫人送出了宫,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她知道,用不了多久,事情就会传开。那到时,她哪里还有颜面面对世人
    巩氏朝段雯秀使眼色,段雯秀便和李锦笙一起上前扶她。若是往常,她哪里会让段雯秀亲近,只不过现在她已是什么都顾不上了。
    段雯秀心里诧异着,面上不显。
    到了荣安常,还未坐稳,宫中皇后的申斥旨意就到了。巩氏越听越是心惊,不敢置信地看着常氏,又看着安姨娘母女。
    “母亲,这是怎么回事”
    常氏哪里会回答她。
    李锦笙松开了扶着常氏的手,猛烈摇头,“不,不可能的,皇后娘娘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祖母,贵妃娘娘就没有说什么吗”
    他们李家,一直向着贵妃娘娘。难道贵妃娘娘眼睁睁看着皇后娘娘为难祖母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说明贵妃娘娘视他们李家为弃子了
    不,不行。
    她还没有嫁进伯家,伯大人还没有步步高升,她还没有受尽别人的羡慕,事情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前世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安姨娘惨白着脸,手里绞着帕子,在巩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